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楼主: 莫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壮族通史》——僚人不可不读的历史

[复制链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61#
发表于 2010-12-26 17:06: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是通过运用色彩或线条把实在的或想象中的物体形象在特定材料上描绘出来,给人以视觉感受。绘画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画师们对于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观察、提炼和再创作。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绘画形式、内容和风格。先秦时期,是岭南瓯骆民族的绘画艺术承前启后和富有成就的一个时代,它不仅有各种造型独特优美,线条纤细流畅,构图规范均衡,寓意丰富神秘的图案,而且还开创了运用色彩构图,成功地表现本民族群体活动的绘画艺术。

这一时期瓯骆民族主要有刻画和绘画两种。

一、刻画

刻画是指瓯骆工匠用尖状刀类在陶坯和铸造青铜器的模范上刻划所要装饰的花纹图案。

在陶器上刻划由各种线条组成的纹饰图案,是人类原始的绘画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瓯骆先民就已开始在粗制的陶器上刻划纹饰。但由于当时的刻划艺术尚处在初始阶段,所以其纹饰还很简单草率,没有章法。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瓯骆先民的刻划艺术才有了一定的提高,刻划的纹饰逐渐多样化,线条也比较流畅且简洁明了,富于变化,除了弦纹、绳纹外,还出现了水波纹、漩涡纹和云纹等,构图也比较规整,而且具有特定的寓意,表达人们的某种意念和思想情感,正因如此,瓯骆先民的刻划装饰艺术才向着新的台阶和新的境界发展迈进,从而为后来更富魅力的装饰艺术和其它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先秦时期瓯骆刻画装饰艺术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一时期的刻画艺术主要是在陶坯上刻划所要装饰的花纹图案,刻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仍然沿袭传统的方法直接在陶坯上刻划;另一种是在印模上刻划出花纹.然后再用印模压印于陶坯上。方法不同,纹饰的艺术效果也不同。直接在陶坯上刻划的阴式纹饰,虽然技艺娴熟,刀法明快,一气呵成,线条流畅,深浅一致,但其艺术效果显得较为简朴、拘谨。因这种刻划装饰方法基本上是沿袭传统,虽然有诸多量的发展变化,但都没有质的突破。这种阴刻的装饰方法主要施于小型器物之上。

采用在印模上刻划花纹图案的装饰方法,无论在艺术手法或者是艺术品位以及效果上都是对传统的超越和突破,其技术显然要比前者复杂得多。这种刻划装饰方法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刻划印模压印于陶坯上;另一种是刻划在铸造青铜器的内范上。但其艺术效果是相同的,即在印模和泥范上阴刻所要装饰的花纹图案,但压印或浇注成器后的花纹图案皆呈阳性(即纹饰凸出)效果。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装饰,不仅可以提高工效(即一模可多次使用),而且纹样清晰,线条圆润饱满,布局匀称和谐,构图规整美观,富有艺术魅力。如贺县桂岭出土的一件陶和一件陶釜,腹部遍饰变形夔纹,构图规整,疏密有致,线条圆润,形态飘逸,可谓是瓯骆陶器装饰艺术的珍品和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韵味无穷。在平乐县银山岭战国墓和湖南省发现的越式青铜钺上所饰的云雷纹、身佩刀剑的人物形象,造型别致,生动美观,寓意深刻。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瓯骆人民刻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升华。

这一时期瓯骆工匠刻画装饰于陶器和青铜器上的花纹图案,多取材于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物,并且经过了工匠们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提炼、概括乃至夸张,使之既具有装饰艺术美感,又反映人们特定的意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民族风格。例如常见的水波纹,应是取材于人们长期生活在水乡从事水上劳作,对水有着深切的感受与依恋之情而将之图案化和抽象化的结果;常见的漩涡纹的来源亦然;云雷纹则是人们长期生活在云雾缭绕的山岭地区,通过对缥缈的云雾的观察与感受,并且通过水的圆心波纹引申到雷声的震荡轰鸣声,创造出方折和圆形的纹饰,其中已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原始宗教意义;夔纹乃是蛇形纹的抽象和艺术化了的纹饰,亦是龙纹的早期形态,很可能源于瓯骆人对蛇或蛟龙的崇拜观念,并且已与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相交融,是中原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图案;网纹当源于瓯骆人传统的渔业生活和织网捕鱼的艺术创造;叶脉纹(或称鱼刺纹)同样来源于人们采集或渔猎生活中的观察与审美偏爱.把自己熟悉或喜爱的树叶脉纹艺术地再现于陶器或青铜器的装饰上。锯齿纹或蕉叶纹(即平行有序排列的三角纹),很可能源于瓯骆人世代居住在山岭地区,将绵延起伏、突兀耸峙的高山图案化,使之既有审美的特征,又表达人们对山体的崇拜之情。总之,瓯骆人在陶器和青铜器模范上所刻划的装饰图案,大多取材于他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中经常接触和耳濡目染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物体。这些自然物不仅是他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有的还是他们所敬畏和崇拜的对象(如天上的太阳,雷公、行云,地上的江河、高山等),并赋予其神秘的属性。先民们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与自然景观的观察,产生灵感和创作激情,然后运用艺术的创作手法,采用抽象、夸张乃至变形的刻画形式,使之得以艺术的再现。这种原始的艺术创作,是先民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审美情趣的升华和艺术创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这些形象化了的花纹图案,可以使人们印证自己的生活经历,唤起无限的遐想,增强宗教观念,调动审美情趣,获得美的享受。

二、绘画

先秦时期瓯骆先民的绘画艺术及其成就主要表现为用色彩(即赭红色颜料)绘制的崖壁画--一左江流域崖壁画群,它亦是壮族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绘画艺术遗迹。

左江流域崖壁画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宁明、龙州、崇左、扶绥等县境内的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在大新县恩城乡的黑水河畔也有发现。目前左江流域已发现的崖壁画共81 个地点180 处,尚可辨认的各种画像4500 多个。其中宁明县8 个地点29 处,龙州县21 个地点39 处,祟左县28 个地点67 处,扶绥县23 个地点44 处,大新县1 个地点1 处。从左江上游的龙州县岩洞山到下游的扶绥县青龙山崖壁画地点,其间绵延200 多公里,形成一条规模宏大的崖壁画长廊。特别是宁明县花山崖壁画,在宽200 米、高约40 米的临江一面的崖壁上,密密麻麻地布满各种色彩鲜艳的画像,尚可辨认的画像有1800多个(许多画像已被雨水侵蚀得斑驳不清),最大的人物画像高达2 . 41 米。规模如此宏大,画像如此众多的崖壁画,在我国已发现的崖壁画中是首屈一指的,国外亦为罕见。

崖壁画皆用赭红色颜料(经化验为赤铁矿粉并掺入动物胶)绘成。画像种类主要有人物、动物、器物三种,其中以人物画像为主,占全部画像的85 %以上,是各处画面的主体画像;其次为犬类动物画像。人物画像为正身和侧身形态,且一律作双手曲肘上举,两脚叉开呈半蹲姿势。动物画像以犬类居多,皆作侧身奔跑或站立状;也有的为鸟类画像。这些动物画像与身挂刀剑的高大正身人一样,多处在画面中心显著位置。器物画像有环首刀、长剑、钟、鼓、铃、面具等。此外,还有一些为太阳或星辰之类的画像。每处画面的图像多少不等,少的3 5 个,多的几千个,一般以15 20 个居多。人物画像一般高100 170 厘米。画像的基本组合和排列形式是以一个腰佩刀剑的高大正身人为核心,犬或铜鼓画像处于正身人脚下,数量不等的正身和侧身人有序地排列在左右两侧或环绕其四周。

左江流域崖壁画是战国至两汉时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瓯越人所绘制,是当时人们举行集体祭祀仪式的形象反映。具体地说,是瓯越人为消除水旱灾害,祈求神灵禳灾赐福而举行集体祭祀活动,并且以歌舞娱媚神灵之后,由画师们将其祭祀仪式绘于江边的崖壁上,以达到长期祭祀神灵、祈求功利的目的。因此,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左江崖壁画产生的基础,祈求功利的宗教意识是崖壁画创作的动力和目的。从人们举行宗教祭祀仪式到崖壁画的完成,均依赖画师们的艺术创作。这种创作首先需要画师们对生活的细微观察、深刻的体验和缜密的思维以及深厚的民族感情,亢奋的创作灵感。当然,还需要画师们具有一定的绘画艺术造诣,才能创造出这么宏伟的、千古不朽的崖壁画艺术。

从崖壁画的分布来看,约有8o %的画面位于水流湍急的江河转弯处的悬崖峭壁上,距离江面2o 40 米,崖壁突兀而出,上无岩隙可攀,下无台坎立足,无疑增加了接近崖壁作画的难度。推想当时人们只有用竹木构搭简单的立架,或用藤索自上而下悬吊,才能接近作画崖壁。人们甘于冒着生命危险,选择如此险峻陡峭的崖壁作画,应是受着强烈而神圣的原始宗教观念的驱使,或是对于位于水深流急的江河转弯处的高峭悬崖产生某种神秘观念的结果。此外,由于这类崖壁面上多凹凸不平,缝隙横生,故而更增加了作画的难度。作画时不可能像在低矮平整的石壁或纸面上从容地仔细描绘和自如挥洒,而只能在取得大效果的视觉前提下,采取粗线条的概括性构图进行简炼的绘画。有鉴于此,当地的瓯骆画师们选择醒目的赤铁矿粉(赭红色)为颜料,采用剪影式的色块平涂法进行绘画,即用粗笔类勾画出物像的轮廓(影子)。为了使人物双手曲肘上举,两脚叉开半蹲的线图上下对称,左右均衡以及挂于人物腰间的长剑线条笔直,画师们根据石壁的大小布置图像的布局,然后用笔墨点上圆点,再将圆点连接起来,而后用色块填满,不作细部描绘(即不画出五官)。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采用概括、写实、夸张乃至变形等手法进行创作绘画,使举手顿足人物舞蹈形象描绘得生动传神,具有粗犷的风格和远距离观赏的效果,极富艺术韵味.在下无立足之处的陡峭崖壁上,画师们面壁而作,挥洒自如,把一个个高大的人物形体画得左右均衡,上下对称,笔调圆润饱满,刚劲有力,粗犷传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其它图像也错落有致,疏密得当,使之构成一幅幅相对独立、内容完整、意境深邃的画面,充分体现了画师们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富于进取的创造才能。左江崖壁画正是以其鲜艳的色彩,宏大的画面,险峻的地势,丰富的内涵,神秘的意境以及鲜明的地方民族风格闻名海内外。这些崖壁画集中体现了当时骆越人民的绘画艺术成就,是骆越民族杰出的艺术创造。它们不仅在中华民族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而且在世界古代岩画艺术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62#
发表于 2010-12-26 17:06: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先秦时期瓯骆先民的雕塑艺术的突出成就体现在青铜铸造的模范与雕塑制作方面。

先秦时期是瓯骆青铜铸造业从产生定向兴盛的重要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必须有相应的模具及较高的制作技术。因而,青铜铸造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着雕塑艺术的发展;而雕塑艺术的发展,又促进了青铜铸造业的发展与繁荣。

据考古发现,先秦时期铸造青铜器的模范材质有石范和泥范两种。石范的材料是选用硬度中等且有较好坚韧性的粗砂岩,使用金属类工具凿刻。泥范是用经过筛选的细粘土掺和石英砂等材料拌合形塑而成。石范多用于铸造结构简单的实心体或半空腔类器物,如兵器类的刀、剑、矛、镞、钺、镦和生产工具类的斧、锛、凿、铲等;泥范则主要用于铸造结构较复杂,纹饰也较细腻繁缛的空腔类器物,如尊、鼎、钟、鼓、人首住形器等。工匠们在凿刻和塑造所要铸造的模范时,必然先要构思和设计器物的形体造型,考虑其实用功能及结构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再运用艺术的灵感与手法进行创造。

这一时期常见的瓯骆人特有的扁茎短剑,剑身与一般无异,工匠们将剑柄巧妙地设计铸成人形,既可增加剑柄的重量,便于持握和增强博杀力量,又增加了剑体的装饰美感。又如瓯骆工匠制作的靴形钺,造型别具一格,既可击杀又能勾拉,美观实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63#
发表于 2010-12-26 17:07:00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音乐舞蹈

瓯骆民族与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一样,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的音乐舞蹈就已经萌芽和产生。由于年代的久远,岁目的湮没,现在已难以详知其原来的面貌。我们只能根据考古学及民族学资料,来窥探瓯骆民族先秦时期的音乐舞蹈概貌。

一、音乐

声乐的最初形式是协调劳动的需要而发出简单的号子,如众人抬扛重物、多人划船等,为了统一步伐节奏,激发热情,驱逐疲劳,增添勇气,人们逐渐懂得齐声高呼“哎唷!哎唷!”的号子。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号子声调的延长与变换,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旋律和节奏的号子歌,而后在呼喊劳动号子的同时,又刻意地哼唱与之相关内容的词语,于是便形成了原始的歌曲,并且约定俗成,相互传唱。在此基础上.经过人们的不断充实、发展与创造,逐步形成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山歌。到了春秋时期,瓯骆民族的山歌已形成较为独特的形式与韵律,据刘向《说苑?善说篇》 所载,楚国令尹鄂君子晰泛舟湖中时听到的越人歌,释成汉语的意思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歌的曲调虽然已不得而知,但歌词所表述的思想感情是十分丰富、委婉动人的。无怪乎鄂君子晰听了之后,“乃(木翕)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复之。”这首歌是湖中划船的越人触景而发,即兴而唱,越人的机智和能歌善唱,由此可见一斑。

最早的吹奏形式应是口哨。以口哨示意大概在原始的狩猎时代已经出现。原始人在狩猎时,为了不使野兽发现,又需要互相联络和指示,在不能高声喊叫时,只能打呼哨向同伴发出讯号。瓯骆先民长期在山林里游动,各种婉转悦耳的鸟啼声,令人心旷神怡,从而诱发人们用口哨模仿鸟啼声自娱斗趣。久之,随着人们模仿能力和技巧的增强,口哨的声调婉转自如,惟妙惟肖,几与鸟啼声乱真。于是,人们的口哨由斗鸟发展为诱鸟,使鸟以为是同类,循声飞来,不加提防,瞬时就成为猎手的囊中之物。现在民间仍常有以口哨诱鸟捕鸟的方法。口哨既能模仿鸟啼,也就能吹出随心所欲的曲调。而后又逐渐发展成为用木叶吹奏各种曲调,用以自娱和伴唱。现在壮族民间的男女歌会中还流行使用,而且声调悦耳动听,朴实自然,简捷易行。这可能就是瓯骆人吹奏乐的萌芽和先声。

商周以至战国时期,随着原始舞蹈的发展,各种敲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中原文化逐步传入瓯骆聚居的岭南地区,也推动着瓯骆地区乐器音乐的发展。这在考古学资料中有直接的反映。目前已发展的先秦时期的乐器主要有以下种类:

石磐:1957 年发现于钦州县大寺镇那葛村马敬坡上。石磐用青黑色石灰岩制成,通体磨光,形制呈长体三棱形,长53 厘米,宽17 厘米,厚2.4 厘米,上部中间钻有一小圆孔,供系索悬吊,敲击时音质清脆悦耳,其形制与中原地区发现的商代石磐相似,故其年代应与之相近,这是瓯骆故地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打击乐器。

铜钟:在恭城、灌阳、忻城、宾阳、横县、南宁等地均有发现,形制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一时期铜钟相似,其横剖面呈橄榄形,中空,两面有排列密集有序的小柱形篆,上部有供悬吊的甬钮。《释名》 曰:“钟,空也,空内受气多,故声大。”因铜钟音质清脆悦耳,故被列为敲击乐器之首,常用于歌舞伴奏。瓯骆故地的先秦铜钟虽系内地传入,但当是瓯骆人已有这种需要才会引进,并且运用于祭舞与音乐的伴奏。

铜铙:也是一种打击乐器。《通典》 云:“铙如编钟无舌,有柄,摇之以止鼓。”这种乐器过去在桂北地区有发现。

羊角钮钟:这是瓯骆民族自己铸造和使用的一种富有地方民族风格的打击乐器,其功用与中原地区的铜钟相似。在瓯骆故地的浦北、容县、贵港市等地均有发现,在浦北还发现5 个大小依次的羊角钮编钟,在宁明县高山崖壁画上也出现挂于架上的4 个羊角钮编钟图像,并且与欢歌跳跃的舞人相伴,说明其钟是在隆重、神圣的祭祀歌舞中用以礼神和伴奏。因其钟上部铸有两个呈倒“八”字形的羊角状钮,故名。钟体上篆刻有别于内地常见的甬钟。

铜鼓:瓯骆人制作和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目前瓯骆故地上发现的先秦时期的铜鼓仅在田东县祥周锅盖岭和联福村发现3 面,但绘于战国时期的左江流域崖壁画上,则发现有许多个铜鼓图像,说明当时瓯骆民族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中已使用铜鼓以礼神和节律歌舞。

铜铃:伴奏乐器,在武鸣县元龙坡战国墓和西林普驮等地都有发现,在花山崖壁画上也有铜铃图像。

在南越国时期和西汉早期的墓葬里,还发现有木鼓、瑟、竹笛、、筑、角、钹等乐器。《 通典》 云:“铜钹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隐起如浮沤,贯之以韦,相击以和乐也。南蛮国大者数尺。”角是用动物的角制成以吹奏,后来逐渐发展为用竹、木、铜等质料制作。这些乐器虽然发现于南越国或西汉早期的墓葬,但其器物应是在此前已经使用无疑。

先秦时期瓯骆民族的乐器,目前已知的打击乐包括:木腔皮鼓、铜鼓、铜钟、羊角钮钟、铜铙、铜铃、铜钹、石磐等、吹奏乐有笛、角、弦乐瑟、筑、箜篌等,由此可窥见瓯骆民族乐器及其音乐发展的梗概。而乐器及音乐的发展又与歌舞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舞蹈

关于先秦时期瓯骆民族的舞蹈,我们已无法详知其全貌。但是通过对左江崖壁画以及铜鼓上的舞人图像的考察与研究,仍可揭示当时丰富纷呈和别具地方民族风格的代表性舞蹈。

如前所述,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左江崖壁画上,人物图像众多,而且一律作双手曲肘上举、两脚叉开半蹲姿势,排列整齐,队形多变,有呈横排、纵排的,也有众多的人物围成圆圈形,动作整齐划一。每一组画面都有一个形体高大,身佩刀剑、头戴羽毛或高髻的正身人像,其身旁或前面画有一面内带芒星的铜鼓或羊角钮钟图像。这是典型的集体祭祀舞蹈场面的形象反映,是舞蹈过程中对其代发性舞姿的定格式写照。画面中心形体高大、装饰与众不同的正身人物,既是氏族部落的首领和主持祭典的巫师,同时也是集体舞蹈的领舞者。其旁侧的铜鼓或铜钟,是节律和伴奏舞蹈的乐器,犬类图像是瓯骆人的图腾崇拜物。众人在巫师的带领下,随着激昂宏亮的鼓乐节奏,狂欢起舞。

根据民族学的考察,拟蛙舞是左江崖壁画所展示的舞蹈的主旋律,这是瓯骆人民对蛙神崇拜的体现。人们企图通过拟蛙舞蹈,表示对崇拜物的亲近和娱乐,以祈求功利。其舞蹈主要是通过双手的曲肘上举和两脚的叉开弓步,上下对称,构成蛙跃姿势。这种拟蛙舞蹈,动作虽较简单朴实,但适合于多人参与的集体舞,并且具有刚劲有力、粗犷豪放、原始古朴的风格。

此外,在拟蛙舞的队列中,还有人头戴面具跳舞,这是瓯骆民族早期的面具巫舞的实例。现在红水河流域的壮族蚂拐舞、跳岭头舞以及师公舞中,还流行着面具舞。面具舞是戴着画有神灵脸谱的面具而舞,以示与神同类或有亲近之意。

拟鹭舞或称羽人舞,是瓯骆民族极富地方特色的另一种舞蹈。在广西的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出土的铜鼓上饰有羽人舞蹈图像8 组,每组23 人。舞人的装束精致独特,其头戴插有鸟羽的华冠,身穿以羽毛为饰的长裙,裙前幅略过膝,后幅则拖曳于地,似化妆装扮成鹭鸟之形。舞人上空以烘托的笔法饰有飞翔的鹭鸟,其暗示,比照鹭鸟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从舞蹈人物图案的布局来看,舞蹈者23 人为一小组,每组舞人之间都用几何形纹饰相隔而独立成一画面。如果将这些画面接连展开,则是一幅长的画卷。可以想象,这些相对独立的舞蹈小组,同时一起蹁跹起舞,无疑就是一种多姿多态的大型集体舞了。舞人姿态优美,身体重心微偏后,上体微微昂起,双手向左右或前后轻盈摆动,双腿叉开,似作行步状,而胸、身、头各部分亦保持相应的协调姿式。这种舞蹈模仿的是鹭鸟的形态,是舞蹈过程中一种典型舞姿瞬间的定格式造型的形象写照。从静态的图像仍可看出,舞人双臂前后或左右屈伸,并作上下摆动,步伐轻盈婉转,动态一致;羽冠和羽裙随着进退转动的步伐和头部的摆动而飘然摇动,表现鹭鸟的振翅之姿,故称之为“鹭舞”。从其动态一致,手脚与头身统一规范的舞姿来看,当时舞者肯定是在鼓声的伴奏下有节奏地舞蹈。尽管这些舞人图像所表现的只是鹭舞瞬间的舞姿造型,但其舞律的优美已跃然图上,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鹭鸟是瓯骆人崇拜的一种候鸟。其拟鹭舞如同拟蛙舞的性质一样,希望能获得鹭鸟的灵性,以弥补人们自身能力的不足,达到预知气候变化,飞越高山,遨游长空和避凶趋吉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鹭舞者的图像虽然始见于西汉早期的铜鼓装饰上,但它作为一种民间舞蹈艺术,无疑是先秦时期已经在瓯骆地区产生和流行,从而为铜鼓的装饰艺术的创作提供素材和依据。早在先秦时代,工匠们便长期生活在民族艺术的沃土里,耳濡目染,对民族的舞蹈艺术有着浓厚的感情和深切的感受,他们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和提炼,一旦有机遇,便把人们喜闻乐见、富有民族情调的鹭舞反映在铜鼓上,使人们得以领略这种舞蹈的动人风采。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64#
发表于 2010-12-26 17:08:00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原始宗教


    


    


    
一、神与巫


    


    


    
原始宗教是古人类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能科学地解释字宙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与变化,而以非现实的想象和幻想来表现对自然物的征服和支配的产物。人们在大自然的威胁下没有能力反抗,转而祈求神,请神恩赐,妄图通过神的护佑战胜各种灾难和困难。这是原始人类在大自然的压迫面前软弱无力的表现。


    


    


    
一般说来,在人类旧石器时代的中期,生产力有了重要的发展,采集和渔猎范围扩大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加强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已能够进行一些比较复杂的想象。当人处在紧张的生活劳动中思维便活跃,在睡觉时,大脑皮层不能马上得到休息,因而产生了梦幻。一觉醒来,就感到自己仿佛曾到过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遇到了什么东西,就觉得自己本身之外,还有一个幻影存在,名之为灵魂。


    


    


    
壮语称“灵魂”为“hoenzngaeuz ",而“hoenz”含有火烟或烟雾的意思,所以hoenzngaeuz 实际上含有“火烟的影子”的意思,说明壮族古代把灵魂当作一种如火烟、烟雾那样飘渺的东西。


    


    


    
当人们在梦幻中见到死去的英雄,或者是亲人、熟悉的人,就认定死去的只是他的肉体,但还有灵魂存在。这种灵魂观念,导致有鬼神的观念存在。所以在壮语里梦幻这一词念作:“fangzhwnz, fangz 就是鬼(或神), hwnz 是半夜,连起来就是“半夜里见到鬼魂”。


    


    


    
当人类战胜大自然获取了丰富的食物或者击退外来入侵的强大敌人时,就觉得有某些神、鬼护佑自己;然而当抗拒不了自然灾害或被敌人战败时,就觉得有些邪神或邪鬼帮助了别人,甚至怀疑自己触犯了鬼神而受到惩罚。这样,就产生对神、鬼的崇敬与畏惧。因而就产生对护佑自己的神、鬼的祈求而祭祀并念祝词;对邪恶神、鬼则咒骂和威吓,妄图通过语言的神秘力量,吓退这些邪神或邪鬼的捣乱作祟。原始的巫术活动就这样产生。


    


    


    
开始时,人人都会念祝词或咒语,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祝词、咒语都是灵验的。有的人由于观察事物现象比较精辟,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比较深入,所以他的巫术就比较灵验,人们就以为他是人与神之间的交通使者,于是就产生了巫师。


    


    


    
原始巫术和原始宗教就在这里分野。既然都是同样有鬼、神观念,同样对神祈祷和诅咒,但原始巫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有掌握了咒语和祈祷词之后才能做到;而原始宗教是由巫师作神的使者来施行。


    


    


    
先秦时期,瓯骆人盛行巫术,笃信鬼神。瓯骆的巫术与楚地的巫是不尽相同的。《列子? 说符》 云:“楚人鬼而越人”。说明楚人凡鬼必信,而越人是先行卜术,以确定应该信的鬼魂,以便有针对性地施行巫术。另外,楚巫不见鬼形,越巫却能见到鬼形。《 史记?孝武本纪》 载云:“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 。…… ’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成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
     


    


    


    
从创作绘制于先秦时期的左江流域崖壁画以及铜鼓上的装饰图案来看,越巫的装束是头戴翎羽冠,身着羽衣,羽衣羽冠象征着巫师能飞上天去谒见神灵,与神交通。这可说明越巫自认为本身就是神的使者,可代神传言。在氏族部落时代,部落酋长往往就是巫师,是行卜和祭神祈福的主持者。由于人们认为巫师可与神交流,是神的代言人,所以他的话就是神的旨意,具有无上权威。因此,凡部落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往往依靠巫师来判定和调解。由于对于神的敬畏,人们的心理总是怕触犯而招来灾祸,于是就逐步形成种种对神的禁忌习俗,进而又演变为氏族部落内部的习惯法规,用以约束部落成员的行为规范。


    


    


    
随着鬼神观念的加强,在阶级社会里,在巫术的滥觞中,最残酷无情的莫过于“神判”仪式。在氏族部落中若出现难以辨明之事,就要举行神判仪式。例如甲丢失某种物品,怀疑乙偷窃,而乙认为受到冤枉,双方争执不下,其头人也难以判决的,就采用神判的形式来解决。壮族民间遗留的神判形式主要有“捞油锅”或“捞沸水锅”、“砍鸡头”等形式。“捞沸水锅”即由巫师主持神判仪式,烧沸一锅水,水中放置一些石子,由争执双方依次用手伸进沸水中,捞出锅底的石子,以手不被沸水烫伤为胜。“砍鸡头”是由争执双方在神坛前发誓,互表清白,然后由巫师砍鸡头祈神判决,据说是理兮一方,日后必会遭到神的惩罚报应。其实,从科学的角度看,“神判”纯属无稽之举,无论是“捞油锅”和“砍鸡头”,都不可能判明真相。但是在巫术的信仰者看来,神判却具有极大的心理威慑作用。人们既敬畏鬼神,就不敢在神灵前儿戏,所以一般理亏者,是不敢轻意进行神判的。


    


    


    
瓯骆原始的巫文化是建立在以血缘结合在一起的氏族部落基础上,因而同一血缘相近的部落联盟之间都有自己独立的神祗。各个部落之间或各个部落联盟之间都有各自不同的主神,互不统属,因而没有统一的大神。当部落之间的战争或部落联盟之间兼并,形成更大的部落联盟,产生更大的部落酋长以后,反映到神的观念上,便产生了统一的大神。被兼并或战败的部落神就成为大神管辖下的小神祗。神的谱系亦依现实所产生的人际谱系排列出来。


    


    
同时,人们认为灾难来临之前,保护自己的神、鬼会给予人们以某种暗示,这就是征兆。然而这种征兆并不是人们所能知晓,必须通过巫师问神,这就产生了巫卜。其中最流行的是鸡卜和蛋卜。巫卜的方法,据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 中注云:“鸡卜,用鸡一、狗一,生,贺愿讫,即杀鸡狗煮熟,又祭,独取鸡两眼骨(疑为两股骨之误),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吉,不足(疑为‘不是’)则凶。今岭南犹(存)此法也。”


    


    


    
又唐人段公路在《北户录》中亦云:“南方当除夜及将发船,皆杀鸡择骨为卜,传左法也。”又云:“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之南有善行术者,取鸡卵墨画,视而煮之,剖为二片,以验其黄,然后决嫌疑祸福,言如响答。据此,乃古法也。”由此可知,鸡卜有鸡骨卜和鸡卵卜二法,皆越人的传统巫术,并一直流传下来。现在红水河流域的壮族民间在蚂拐节活动中仍流行“蛋卜”, 其卜法与古代相同。


    


    


    
巫师既掌握了祈神和念咒,又掌握了预见未来的神圣职责,无形中他们的权力是最神圣高尚的。因此,在古代,巫师也兼任氏族部落的酋长和头人的职责。


    


    


    
巫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往往把当时民间流传的神奇故事和事迹加以编造,用以解释神的指示,这些故事就是神话。这样,原始神话就披上了宗教信仰的外衣,成为宗教神话了。因此,原始宗教的神话,往往保留有原始神话的胚胎。


    


    


    
二、原始宗教信仰


    


    


    
瓯骆民族最早的宗教信仰,也与世界上许多古老民族一样.是自然崇拜。但是,人们对大自然并不是什么都崇拜,而是选择那些与人类日常生活有利害关系的自然现象。由于人类生活之地域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滋长的生物有差异,所以崇拜的自然对象也有所不同。


    


    


    
火神崇拜:火,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对象之一。在原始时代,火既能给人类带来诸多好处,如照明、取暖、熟食和驱赶野兽等,但熊熊烈火也常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原始人对火的特性无法理解,认为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火的作用,于是就产生了火神崇拜的观念,在民间神话里,壮族先民的始祖神布洛陀,就曾因为有了火,才能使人类和动物分家。传说在太古时候,天上的雷,水中的蛟龙,森林的老虎,决计要把始祖神布洛陀杀了分肉吃。就靠布洛陀放了一把火.把雷赶到天上去,把老虎赶到森林去,把蛟龙赶到水中去。雷被火熏黑了脸,老虎被烧得身上有斑痕,蛟龙被烧焦了皮肉,伤好了结疤,成为身上的五彩斑鳞。《布洛陀经诗》 中还提到,在人们没有学会用火时,只知生食,身体多病,有了熟食,身体才健壮起来。因此,逐步产生对火神的崇敬。火灶,是火的房子,人们绝对不能把脏污的东西放在上面,也禁止把脚踏在灶上。火灶的火绝对禁止用水泼熄,只让它自然熄灭。壮族至今仍然把大年除夕称为“ndaep ( dap7 ) ,汉意是“熄火”的意思。其古代习俗是这天要把旧火熄掉(古时灶火是常燃的,因为当时还没有火柴或火镰,重新点火是很困难的),到第二天大年初一,才重新燃起新火。可见对火的神圣信念。


    


    


    
水神崇拜:瓯骆及其先民聚居地河流纵横,人们傍水而居,常年在水上从事捕捞作业,原始农业出现后,对水的依赖进一步增强。然而,水既给人们带来了生产和生活之利,同样也时常给人们带来灾害。一旦暴雨来临,山洪暴发,淹没田园,冲毁房舍,卷走人畜,人们惊恐万状,纷纷逃离。时而又炎炎烈日,久早不雨,河水干涸,人畜受害。人们无法认识造成水旱灾害的原因,在“万物有灵观念”的主导下,认为水中有一种神灵主宰着河水的涨落,壮语称为“图额”(即蛟龙)。于是产生了对水神的崇拜,既敬之又设法镇压之。著名的花山崖壁画,就是瓯骆民族崇拜水神的产物。汉文化传入后,瓯骆的“图额”崇拜逐渐演变为龙的崇拜,壮族人民常在江河险滩处建立龙王庙,供奉龙王,祈求风平浪静,清水长流,也有的在险滩处建塔和将铜铁(包括铜鼓)抛入水中,以镇压水怪,使之不再兴风作浪,祸害人民。


    


    


    
树木崇拜:树木也是壮族先民祟拜的对象之一。人们崇拜的大树多是具有旺盛生命力、枝繁叶茂、四季长青的参天巨树,如榕树、樟树、木棉树、枫树等。人们往往以树喻人,认为这些卓立不群的大树是神的寓所,故而长青不老,析求树神的荫护。民间传说樟木是撑天树,古时候天地分家时是用它把天顶上去的,至今壮族的村寨中间多保留有这类大树,土地庙宇就建在大树下面,任何人不敢随意砍拆神树,否则会引祸招灾;有的地方人们还有寄认樟树,以求祛病消灾之习俗,这些都是古代树木崇拜的遗风。


    


    


    
土地崇拜;土地也是瓯骆及其先民最早崇拜的自然物之一。这是因为人们世代依赖土地生存,土地滋润和生殖万物,给人们提供着丰富的食物资源。但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而且时而果实累累,时而又遍地枯叶,时而地陷物毁,人们对广袤无垠、深不可测的土地缺乏了解,以为是神灵主宰支配,由此产生了对土地神的崇拜观念。从民族学的观察,壮族民间至今仍保留着土地崇拜习俗。如村寨多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神,各家各户的香火台上和台下,也多立有土地神位,逢年过节,必烧香祭拜,祈求五谷丰登。壮族每在建造新居前,先立土地神位,并备牲醴祭祈之。壮人还认为,每一块田地,也都是土地神主管,所以每到生产耕种季节,都要带祭品到田头地边进行祭祀。祈求土地神保佑生产丰收。壮族民间的风水观念及其勘舆之法,亦是土地崇拜的反映。


    


    


    
壮族及其先民的土地崇拜观念以及赋予土地神的神性或职能也经历一个从单一到多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即由最早的一地之主和主管农作物之神逐步演变为一村之主,既掌管农业生产又为全村驱鬼避邪,消灾祛难,护佑村寨人畜平安。其居所也由户外移至家里的神台上,与天神、祖先神并列,逢年过节受到祭祀。壮族民间的土地崇拜,无疑是古代土地崇拜的遗俗。


    


    


    
山石崇拜:瓯骆聚居的岭南地区多为石山分布区,到处群山绵延,峰峦叠嶂,岩洞密布,植被茂密,各种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远古时代,瓯骆及其先民多栖息于天然的山洞里,依靠猎取山林中的动植物为生。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人们对嵯峨的高山、陡峭的悬崖、幽深的洞穴、多姿的怪石、葱郁的山林和捕之不尽、采而复生的动植物以及山崩石裂等现象,时而感到喜悦,时而感到恐惧和神秘莫测,于是,就将之神秘化了,其崇拜观念随之而产生。现在壮族民间,还有许多奇山怪石、幽洞的神奇传说。凡村寨附近传说所指的地方,都被视为神灵寄居之处,行人不敢随意进入其地。龙胜各族自治县金竹寨寨后的一块巨石,逢年过节村民烧香敬拜,多病小孩还寄认该巨石。此类现象,在壮族地区比比皆是,古来壮人进山打猎,先要立石祭拜,祈求打猎平安丰收。所有这些.都是山石崇拜的反映,也是远古时代灵石和山林崇拜的遗风。


    


    


    
雷王崇拜:在壮族先民的诸多自然崇拜谱系中,当首推雷王崇拜。壮族民间有“地上舅公大,天上雷公大”的俗语,并且流传着许多雷王神通广大的神话故事,如《雷公的故事》、《布伯》 、《洪水淹天》 、《古时候的天》 、《盘古》等。 人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勾划出雷公的形象:青蓝色的脸,鸟喙状的嘴,竹笼般的双眼,背上长有一对带羽毛的翅膀,鸡脚人身。雷公右手持板斧,左手拿凿;左手可招风,右手可挥雨,它的舌头就像蛇芯一样,吞吐皆闪火花。雷公一发怒,就擂响铜鼓.发出隆隆的轰鸣声。雷公神通广大,威力无边,不仅掌管刮风一下雨,而且还管人间善恶,专门惩治那些为非作歹、专干坏事、不忠不孝之人以及兴风作浪、危害地方的妖孽。


    


    


    
在壮族人的观念中,雷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它既是风调雨顺的赐予者,又是水旱灾害的制造者。因此,人们对雷王极为惧怕和崇敬,形成了崇拜雷王的传统习俗。过去许多壮族村寨建立有雷王庙,供奉雷神,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过“雷王节”,人们杀猪宰羊祭祀雷神,祈求风调雨顺。每遇久旱不雨,人们备牲醴祭祀雷神,祈求雷神播下及时雨。


    


    


    
雷神崇拜观念的产生可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代。壮族先民居住在多雷地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观察,发现每次暴雨来临前,总是先刮风、闪电,后响雷,再下雨。这一现象反复作用于人们的头脑,人们很自然就把雷电风雨四者联系在一起,在迷惘中认为其主宰者是发出霹雳声的雷王,天上的雷电风雨由雷王掌管。这样,先民们便把对雷电的错误认识和屈服于其威力的心理状态人格化,创造了雷神的形象和神话故事.并逐渐形成求雨祭雷神的习俗,世代相传下来。


    


    


    
太阳崇拜:太阳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天体物之一。壮族民间流传的《特康射太阳》、《候野射太阳》 等神话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壮族先民铸造的铜鼓鼓面上,皆铸有光芒四射的太阳纹。铜鼓是娱神的乐器,先民们运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将本民族崇拜物汇集于“通神之器”的铜鼓上,祈求增强其神秘的威力,达到娱神祈福禳灾的功利目的。花山崖壁画上也出现多处表现太阳崇拜的祭日舞蹈图像。魏收《五日》诗中也有“ 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君(太阳)”之句。 直到近代,壮族民间还保留有太阳崇拜的遗俗。
     

     

     


    


    
此外,瓯越及其先民还曾流行过月亮崇拜、星星崇拜、竹子崇拜、葫芦崇拜等等,并且一直传承下来,直到近现代,壮族民间还保留有上述崇拜遗俗。


    


    


    
三、图腾崇拜


    


    


    
宗教观念是不断发展的,开始是对某个自然物崇拜,是单一的,进而才有概括能力。当人们还没有摆脱大自然的制约,正当饥饿时突然间找到丰盛的食物,就认为有某种神力护佑。而当生活资料受到某种凶悍的动物威胁时,又使人畏惧,因而产生寻求某种力量来帮助自己的意念。当时,人们认为祖先和自己的血肉关系,最能保护自己,并把自己的祖先联系到某种自己崇拜的自然物上面,这就产生图腾崇拜。


    


    


    
自然物崇拜与图腾崇拜所以不同,就在于自然物崇拜只当他有某种神灵作用,而还没有人格化,而图腾祟拜不但图腾对象是人格化的神,而且和自己有亲缘关系。


    


    


    
图腾崇拜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而且不知人是由于男女交媾后生下来的。人们认为,母亲生下孩子,是某种神灵赐予的生命。


    


    


    
关于瓯骆的图腾崇拜,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详知。通过有关的民俗学资料、民间神话传说及史籍记载综合研究,其图腾崇拜因部落或氏族及居住地不同而异,主要有下列诸种:


    


    


    
花图腾:壮族民间传说人的生命是花给予灵魂的。神话认为,人类始母神姆六甲是从花中生长出来的。至今壮族民间习俗中还认为:结婚几年未生小孩的妇女,必须去求花,才能怀孕。怀了孕的妇女也要通过巫师的接花仪式才能给小孩生命以灵魂。民间的母亲床头都有花婆神位,以便保佑小孩长大健康成人。这可能是古人在采集经济中看到花开结果联想到最初的人也像这样,是从花里长出来的缘故。直到四五十年代,在产妇卧室的床头还立有花婆神位,每月初一和十五日要烧香祭拜花婆神,祈求护佑孩儿健康成长。


    


    


    
龙蛇(鳞虫)图腾:为壮族先民的重要图腾崇拜。《说宛? 奉使篇》 所载“彼越……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汉书? 地理志》 亦载:“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粤分也。…… 其君禹后,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应劭注云:“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龙和蛇,都属于鳞虫一类,所以有时龙、蛇和鳞虫,常常互称,三者并无严格区别。《说文?虫部》 释“闽”字云:“南蛮,蛇种。”又云:“闽,东南越,蛇种也。”《吴越春秋? 勾践阴谋外传》 则记了这样一个故事:越王从文种计后,“乃使木工三千余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十二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便楠,巧工施效,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治磨砻,分为丹青,错画文章,罂以白璧,镂以黄金,状类龙蛇,文彩生光,乃使大夫种献以吴。”同书《阖闻内传》 亦载:“子胥乃使……,选筑大城,……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 欲东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 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示越属于吴也。”同书《勾践入臣外传》 又载,越王勾践,战败为臣,获赦回国,吴王送勾践“于蛇门之外”。可见,蛇是越的象征。《 淮南子?原道训篇》 亦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鳞虫就是龙、蛇。可见西南越也崇拜龙、蛇图腾。壮、黎等民族民间至今仍广泛流传有“蛇郎”的神话传说。故事大意为;从前有一个年轻的寡妇,丈夫虽死,晚间经常回来与她同居,久而怀孕生子,人称“勒架”(意为死去父亲的孩儿)。房族觉得奇怪,乃设计捕之,得一条大蚺蛇,知为蛇精化装原夫而来。“勒架”长大成人,特别善良能干,最后进京当了皇帝,人称“勒架王”。后人建庙祭祀“蛇郎”,很灵验。


    


    
鸟图腾:是壮族先民的另一重要图腾崇拜。《淮南子》 卷l 载:“夫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国,…… 其唯心行者乎?”高诱注云:“羽民,南方羽国之民。”同书卷4 又云:“自西南至东,南方。结胸民、羽民、头国民、裸国民、三民……。”《 神异记》 卷2 亦载:“南方有人,人面鸟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有翼不足以飞,一名(月鸟)兜。书曰:放(月鸟)兜于崇山。……”“(月鸟)兜”, 亦作“兜”,郭晋《 山海经?南海经注》 云:“兜,唐尧时人,与共工比周为恶,舜放之崇山。”“兜,尧臣,自投南海而死。帝使其子居南海而祀之,则头即兜之后也。”


    


    


    
以上所说“羽民”、“羽人”、“羽国”、“鸟人”、“兜”、“头”,实际上都是鸟图腾的氏族部落。南方、南海、崇山皆岭南越人地区。可见壮族先民岭南越人中有以鸟为图腾崇拜的氏族部落。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绘棺的盖板和四壁外表,都绘有神态栩栩如生的羽人,有的正在骑马持矛,与持钗的头人交战,羽人且战且走,犬人站稳脚跟追之。可能是描绘当地民间传说的关于鸟图腾部落(越人的一支)曾北上长沙,被犬图腾部落(苗人的一支)击退的故事。


    


    


    
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扶绥岜赖山与崇左楞庙山的崖壁画中的人物画像,有的头顶一只鸟或戴着鸟头冠帽,均与鸟图腾有关。


    


    
《 绝越书》 也有明确的记载:“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其故何也?曰: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半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峒棺,穿塘七尺,上无漏泄,下无积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庙。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教民鸟田,一盛一衰,…… 。”《 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 亦载:“尧崩,天下属禹也,……凤凰栖于树,銮鸟巢于侧,麒麟步于庭,百鸟佃于泽。……禹崩之后,众瑞并去。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大小有差,进退有行,一盛一衰,往来有常。”类似这样的传说故事,还见于《十三州志》等书。近年,在江苏六合县发掘一座春秋战国时代的墓葬,出上一具残铜。器内饰以细纹刻划图案。观察其图案,乃是“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生长稻谷。田间的近处,有躬身的两个农夫。似在插秧。远处田间,停立着四只昂首长喙鸟类。田间左前方是一座大型台榭建筑。分上下两层。……远处田间的鸟类是大田的卫士,它们昂首而立,密切注视着作物的敌人。这是一幅春狩、春耕前的祭祀图,也是一幅生动的‘鸟田图’。”这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鸟图腾。说明鸟图腾在百越地区的分布是很广泛的。


    


    


    
蛙图腾:是壮族先民的重要图腾。蛙.壮语称goep ,音译近“越”。


    


    
据《韩非子?内储篇》 载,越王勾践很崇拜蛙,“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现怒蛙,乃为之式。从者曰:‘奚敬如此?’王曰:‘为其有气故也’。”古越人铸造和使用的铜鼓,鼓面上经常铸饰立体蛙、单蛙或群蛙的图像,也是出于对蛙神的祟拜。左江流域崖壁画画面上的人物,动作姿势千篇一律地做两手上举,两脚叉开,跳跃前进的姿势,就是蛙神的形象,它是壮族先民祭祀崇拜的对象。解放前,壮族地区流行的巫术,巫师替人避鬼时,口中念念有词:“Duzbyaj dawz van roengzdaeuj bag bagyag gaem cax caez bae faenz。”(壮文)意思是:“雷公举斧下来劈,青蛙持刀同去砍。" 青蛙与雷公,同为壮族崇拜的神物。今广西东兰、南丹及天峨一带壮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或十五,还举行隆重的祭蛙活动,称为“蛙婆节”。该日清晨,村中青年便争先恐后到田间捉青蛙,被先捉到的青蛙称为“蛙王”,另找一只与之配对,再用桃枝把它们击死,装入竹筒中。然后由两人抬着竹筒,到村中挨家挨户祈祷,村中男女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跟随在后,一边敲着铜鼓,一边唱着“蚂拐歌”。最后,村人还要为它们举行隆重的祭祀和葬礼。《蚂拐歌》 的内容,大多是叙述蛙神的神奇故事,其中有一首译为汉语的歌词,大意是:“青蛙青蛙叫呱呱,个子虽小志气大;日夜巡逻在田坎,辛勤捉虫保庄稼。青蛙青蛙从天下,神仙派来帮农家;谁敢轻易触犯它,雷公叫他头开花。”至今壮族民间还流传有许多青蛙与壮族先民特殊关系的故事。《蛙王的故事》 说的主要内容是,从前红水河沿岸有一个土皇帝(其实是一个土官),受到异邦蕃王的侵略后,出榜招募有能战胜蕃王者,愿给他高官厚禄,并将公主许配给他。蛙王带着几个兄弟骑着水牛,把榜揭了。只见蛙王拿着铜鼓、环首刀和宝剑,骑水牛去同蕃王作战。当夜在前沿阵地,战鼓震撼山岳,风火交加,杀声此起彼伏。土皇帝见前来领赏的竟是一只大青蛙,就食言了,改口说:“只能给你封官爵,不能把爱女许配于你。”蛙王却坚持要娶公主,什么高官厚禄都不要。土皇帝问公主愿意不愿意嫁给蛙王?在公主眼里,蛙王是一个才貌双全、英雄盖世的青年,公主一见钟情,满口答应愿意嫁给蛙王。土皇帝认为把爱女嫁给青蛙,实在有损祖宗体面,便阴谋在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把蛙王杀害。时日来临,蛙王打扮成邻邦王子,穿着一件举世无双的龙袍前来贺喜。进屋就把龙袍脱下,同公主谈情说爱去了。土皇帝见到龙袍好看,顺手拿来试穿一下,谁知一穿便紧紧地枯贴在身上脱不下来,并立即变成一只癞蛤蟆,呱呱地叫着走了。蛙王乃同公主正式结婚,世袭岳父做了土皇帝。从此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出现了一个兴旺发达的盛世。于是,后人就把蛙王当做民族英雄来加以崇拜和祭祀。《田蛙显灵的故事》 所叙述的内容是:从前红水河岸有个心地狠毒的土官,强占了当地农民3 块良田,作为他母亲的墓地,葬后3 天,土官就听到田里的蛙声四起,闹得土官通宵无法入睡。土官便叫长工烧了几大锅开水倒进田里,把青蛙全烫死了。不久,土官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只得依照一个“巫师”的话,把他母亲的坟墓迁走,把良田还给农民,把死蛙捡起来举行隆重的葬礼。《蛙神替人求雨的故事》 流传于东兰、凤山一带。传说蛙神是雷神与水神结婚所生的子女,天使亚良伟把它送到人间替人类求雨消涝。只有它们,才能上通雷神,下达水神。如果天上久旱无雨,它们就叫雷神造雨;如果久雨成涝,它们就叫水神疏通河流,消涝祛灾。它们神通天地的法宝就是铜鼓,所以铜鼓是蛙神不可须臾离开的法器。据说现在青蛙叫时鼓起的大脖子,就是它们敲击铜鼓,呼天唤地的法器。壮族民间常说:“青蛙叫,暴雨到”, “蚂拐呱呱叫,大雨就要到”,就是相信青蛙的法器(铜鼓)具有神通广大的威力。壮族及其先民都珍爱铜鼓,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在左江崖壁画上的蛙神,也往往离不开铜鼓,又何尝不是这个缘故呢! 所以以上种种民间活动及传说故事,是壮族先民蛙图腾祟拜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稻谷图腾:同样是壮族先民的重要图腾。如前所述,壮族先民古越人是稻作文化的发明者之一。百越人将普通野稻种栽培成普通栽培稻,即籼稻之后,人们的食品更加丰富,生活也更加稳定了。但是,当时人们还不可能正确理解稻谷的来源,以为是神赐之物。因此,便逐渐对稻谷产生神秘感,并对它怀着高度的敬仰和感谢心理。人们往往用稻谷、稻米名来做地名、人名和氏族、部落名。古越语称稻谷为“耗”或“蒿”,亦译为“无”、“毋”、“吾”、“吴”、“瓯”、“乌”等字样,于是乃有“句吴”、“仓吾”、“瓯越”、“瓯骆”、“乌浒”、“毋敛”(地名,在今贵州独山、广西南丹一带)、“毋单”(地名,在今云南华亭至广西西隆一带)、“谈蒿”(地名,在今云南陆良至广西西林一带)等地名及“无”姓、“毋”姓,以致如今壮族民间还普遍信仰谷神,每年六月初六为“祭谷节”,亦称“尝新节”、“祭田节”。并以为谷神会经常寓居于谷仓、炊具和桌子、碗筷之中。故民间忌讳敲击桌子、碗筷及炊具,怕惊走谷神。以上种种,皆为稻谷图腾的表现形式或其遗迹。


    


    


    
由稻谷图腾分化出来的有水田(称“那”或“纳”)、黄牛(称“莫”、“思”、“四”、“泗” )、水牛(称“韦”、“怀” )等等。这是因为稻作文化一旦出现,人们便将沼泽地带开发成稻田,而后又逐步学会利用水牛、黄牛的粪便来做肥料,赶着牛群把田土踩松与翻新,以后学会用黄牛、水牛来犁田、耙田,因而使稻谷的产量增高,产品更加饱满好吃。由于当时人们不能正确理解这些食物的来源,以为是神赐的缘故。于是,壮族先民便对稻田、黄牛、水牛产生浓厚的感情和无限的敬仰,甚至达到崇拜的程度。故壮族先民往往用稻谷、黄牛、水牛的名称如那、纳、思、洒、四、韦、怀等等来命名其地或其氏族、部落(以后又演变为姓氏)。这就是自古以来江南各地,特别是两广云贵壮侗语族诸民族地区之所以有那么多冠以“那”、“纳”、“思”、“怀”、“莫”、“摩”、“墓”字的地名的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冠以“那”字的地名,仅广西就有1200 个,海南有26 个,广东新会有那伏,化州有那楼,中山有那州,台山有那扶,清远有那落,高要也有那落,新兴有那康,阳春有那乌,电白有那花等等,不胜枚举。至于韦姓、莫姓、吴姓均为壮、布依、侗、水等民族之大姓。今壮、布依、侗等民族民间还普遍流行“祭牛魂”节,亦称“牛皇”节、“拜秧”节、“洗牛身”节,也是牛图腾的遗风。


    


    


    
犬图腾;犬是原始人类最早驯养的一种动物。在狩猎时代,犬是人类最得力的助手。由于人们对犬的灵敏嗅觉、快捷的奔跑及其爱憎分明的特性无法理解,于是赋予其神秘的属性并加以崇拜,并以之作为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在瓯骆人绘制的左江崖壁画上,犬图像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形态雄健,众人围绕四周举手欢呼,生动地体现了犬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壮族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犬的神话传说。有一传说讲:古时有一条九尾狗,不畏艰难,冒着生命危险上天给人们带回谷种。从此以后,人们才会种植稻谷。人们不忘狗的功德,所以在每年农历6 月收割新谷时,都煮新米饭先喂狗吃。古来壮族乡村流行在村口宅前立石狗像以避邪,用狗血驱瘟和禁吃狗肉等习俗。所有这些,都是古代先民的犬图腾崇拜的遗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8 23:42:03编辑过]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65#
发表于 2010-12-26 17:08:00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口头文学


    


    


    
神话和传说均是由于先民的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而是用联想推理的方法来认识自然的产物。但是,神话传说又是超越现实、渲泄感情、表达愿望、寄托情思和理想的重要方式,反映了古代人类对大自然不懈的探索精神和不畏艰难、勇于改造世界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是鼓舞先民们不断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先秦时期,是瓯骆民族口头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是瓯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生产关系发生剧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人们的社会经验有了丰厚的积累,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所有这些,都为民间文学的丰富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综观这一时期的民间文学,其形式和内容主要是反映瓯骆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自然神话传说。比起前一时期,其神话传说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并逐渐由前期的“独立性”神话传说发展为“体系性”神话传说,并且具有更多的合理成分和朴素的唯物主义及辩证法。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解释宇宙成因的神话:天和地原来是结合在一块的。是由于大气滚动旋转而成气团,变成一个球状的东西。后来出了拱屎虫把这球状的东西滚动起来,以后出现了一个裸蜂,把这球状的东西咬裂,然后出现3 个蛋黄,飞到上面是天,飞到下面是水,中间出现大地。裸蜂上去平天,因为懒,所以天小;拱屎虫平地,因为勤,所以地大。这样天盖地不满。大地像铺开的布,人间始祖女神姆六甲便把它从中抓起,地缩小了,天可以盖地了,但出现了很多绉痕,这些绉痕高的是山脉,低的是河流、湖泊和大海,字宙就这样生成了。


    


    


    
日月星辰的神话:太阳是女的,月亮是男的,因为当时都赤身露体,女的害羞,所以就带着很多金针,出来时到处放射,使人眼受刺,不敢望她。


    


    


    
又有一个说法:太阳是父亲,月亮是母亲,他们结合以后生下12 个太阳,把大地晒得焦燥,后来人间英雄用箭射下10 个太阳,剩下两个把它们阉了,但阉得不干净,所以生下的儿子只能发出弱小的光,这就是星星,但太阳仍怕人们怪罪于他,所以他一出来,见到儿子们就把它们吞食下肚去。做母亲的月亮很悲伤,只得到晚间才敢把孩子们带出来玩。但太阳一出来,又把他们吞掉,洒下满地血痕,这就是早霞、晚霞的来历。而做母亲的月亮只能暗暗哭泣,这就是清晨起来看到的满草地的露水。


    


    


    
人祖来源的神话:壮族对人的来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是神。人类始祖母神姆六甲是花生出来的;人类始祖男神布洛陀是从大水冲击石崖出现的山洞里走出来的。第三代是泥人时代,是人类始祖母神在地上撒了一泡尿,把泥土弄湿,用泥巴捏出人来。但他们分不出男女,布洛陀告诉母六甲,到山上去采集辣椒和洋桃,撒在地上,由他们自己去拣,拣到洋桃的便成女人,拣到辣椒的便是男人。第二代才是真正的人,洪水泛滥时天下人都死光了,只剩下兄妹两人,两人婚配,生下一团肉,他们以为是妖怪,便用刀来剁碎,到处乱撒,结果每片碎肉都变了人,从此,到处有人。
     


    


    


    
和大自然作斗争的神话:著名的是射日神话传说,太阳和月亮交配,生下20 个太阳,把大地晒得焦燥,草木也都枯焦。始祖神布洛陀请来善射的郎汉,叫他来射太阳,结果射掉了10 个,剩下两个逃到海底躲藏起来。 始祖神布洛陀又让公鸡去请它们出来。出来后便把它们阉了。后来虽然也生下孩子,但都不成材,光亮不够,这就是星星。直到今天,壮语还把日蚀和月蚀叫做“交胎”(壮语:gyau daih ) ,意思就是“交配”( kja : u ' t ai 5 )。


    


    


    
还有《 布伯斗雷》 。传说天上管雨水的雷王气恼人间对他不供奉,便罚天下大旱3 年。人间的英雄布伯到天上找雷王论理,雷王还想劈死布伯。布伯便设计擒住了雷王,关到谷仓里,限雷王3 天给雨。后来雷王欺骗了布伯的孩子伏依兄妹,得到水喝。雷王喝了水就有力气,逃到天上,发誓要杀绝人间所有生灵,遂发下洪水。洪水淹到天门,世界上凡人全部死完。只剩下伏羲兄妹躲藏到葫芦里才活下来。由于世界上只剩下这两兄妹,兄妹便结婚,繁衍人类。
     


    


    


    
口头民歌:由于没有文字,古代的口头民歌是靠口碑流传下来,至于汉文古籍有记载最早的要算是汉朝刘向所著《说苑》 中记载的一首《 越人歌》 ,经壮族语言学家韦庆稳先生研究,用当时的汉语记音和今壮侗语言对应,证明是古越人的口头民歌。《 越人歌》 所反映的是楚国时江汉地区的越人歌谣。从内容上反映,是奴隶对奴隶主的赞颂和恭惟,已经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了。根据历史记载,楚国于周夷王之时,楚王熊渠“伐庸、扬越,至于鄂”。封其三子为这个新征服的地区之王,可见当时江汉的越人已沦为楚国的奴隶,于史实是符合的。


    


    


    
口头民歌最原始的应与原始宗教有关,那就是祝词和咒语。我们应该从这方面去寻找,现代壮族民间还流行这样的咒语:例如:大家在一起烤火,火烟冒上来熏得眼睛流泪,便念咒说:“烟火走开,烟火走开,那边煎蛋香喷喷,这边猫屎臭崩崩。”或念:“烟、烟、烟,烟过那边天,那边有糯米,这边有鸡屎。”据说烟火听了这些咒语,便向另一边走去。又如:人们厌恶乌鸦,据说乌鸦报丧不报喜,一听乌鸦叫,不是好兆头。于是便念咒语解禳:“丫、丫、丫,砧板在下面,刀子在上边,请你乌鸦过中间。”据说就可逢凶化吉。


    


    


    
从现在收集到的民间咒语中,表现采集经济的有《爬树歌》:“生像猴相,长在猴山,爬树采果,样样领先,穿山走崖,我都在前。哪个不信,看看眼前;一二三四,我到树颠掏鸟蛋;五六七八,树下分蛋返家园。”


    


    


    
据说这个咒语在小孩学爬树时边念边爬,就可以练好爬树,说明保留先民意识的痕迹。


    


    


    
又如反映狩猎经济的有《 狩猎咒》 ,是打猎前领队念的咒语。咒语如下:“打肉进深山,先把火把点。一路火不熄,人人长神眼;打猎物脚印,进山就发现。旧脚印,新脚印,一眼就能辨。过草丛也见,过石板也见,爬上树也见,淌过水也见。管他飞,难逃我的眼。”


    


    


    
“打肉进深山,先把火把点。一路火不熄,人人长神眼。闻肉物气味,爱犬鼻子尖。旧气味,新气味,一嗅就能辨。种类都能辨,大小都能辨,公母都能辨,肥瘦都能辨。管它刁,管它奸,难逃我爱犬。”


    


    


    
“追踪跑得快,就像插翅飞。守坳射得准,神明来引箭。发发中,箭箭穿。家里煮水等,不空落那餐。过路见者就有份,大家才心安。”


    


    


    
古人相信语言有某种神秘力量,能够帮助自己增添与大自然斗争的力量。但是狩猎时忌讳讲“兽”、“猎”等词汇。其实,这些咒语都是在总结生产经验,提高生产技能,用以指导人们进行生产斗争。《吴越春秋》 所载的一首《 弹歌》 就是这样:“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肉”也是指野兽,是忌讳用语。其实也直接明白,没有神秘感。只是进入人为宗教以后,才把咒语神秘化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28 23:36:59编辑过]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66#
发表于 2010-12-26 17:09:00 |只看该作者

第七节 教育

在壮族先民社会独自发展时期,始终伴随着以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的、尚属自然形态的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孕育在壮族先民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受着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制约,虽然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与处于人类发展初期的其他地区具有许多共同点,但在教育内容上却一开始就呈现出本地区的特点,是后来壮民族自身文化传统的起源和初级形式。

一、生产工具制造及生产技术的传授

生产工具的制造是“人猿相辑别”的标志。打制石器是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工具,它不但在旧石器时代,而且在新石器时代很长时期内,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生活在岭南西部岩溶洞穴、河旁滩前的壮族先民们,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石器选料、制作及类型用途等技术,并通过示范模仿等活动传授给后代,因而逐步形成与华北同时代文化相区别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石器打制风格。从原料上看,华北地区是石片石器为主,而瓯骆地区以砾石石器为主,这并不是随意性的,而是对砾石的硬度、岩性、加工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有了比较明确认识后交流、传播的结果。从打制技术、加工方法看,华北地区旧石器普遍修理台面,有单向打击和转向打击等方法,而瓯骆地区多用单向锤击法,在石器背面和手握处普遍保留砾石面,器形上也比华北的厚大粗重。这种风格的差异,就显示出壮族先民在打制石器基础上教育活动的痕迹。磨制石器出现后,器形更多样,制作更复杂,教育训练活动更为细致严格。从瓯骆地区出土的磨制石器看,有斧、锛、凿、磨盘、杵、石刀、石矛等。尤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众多的加工非常精致且造型美观独特的大石铲,无疑,壮族先民是石铲制作的创造者。其形制规整,通体磨制光滑,棱角分明,美观精致,制作工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说明壮族先民已掌握了对称、平衡、曲线、弧线、抛线、直线等物体造型的规律。这种技巧的掌握无疑是长期根据劳动生产的需要不断改进提高的结果,是后代在接受前辈经验基础上的不断创造。

除石器制作外,竹、木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也包含着教育的过程。岭南多生竹木,狩猎又是原始时期主要生活来源之一,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竹、木制作细长的箭杆和木器进行狩猎,在壮族先民中应是很普遍的。从广西地区出土的打制石器来看,没有明显细小化的趋势。间接打击和压制的加工技术至今没有发现,这并不说明制作工具技术没有进步,而很可能是一些精细的工具由竹、木工具担任了,这从有些石器的刃缘损坏情况可说明,只不过竹木工具易腐烂,不能保存至今。人类原始农业的最初阶段是点耕,即用尖木棒挖穴点种,木、竹工具在这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壮族先民同样经历过这一阶段。此外,壮族地区有关制作弓箭射太阳的神话流传不少,并已形成用什么竹、木能制作强弩硬箭的经验;“拿大楠竹来刨成箭,拿青冈木来弯成弩。”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竹木工具制作的经验传授和积累下来,工具种类愈益增多,用途也逐步多样化。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一次划时代的飞跃。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是桂林甑皮岩人即壮族先民制造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C14实验室与北京大学考古系C14 实验室对濒皮岩遗址年代综合分析了13 个侧试数据后认为:“甑皮岩遗址以第二钙化板为界,分为早晚期,晚期年代距今约七千五百年左右;早期年代距今在九千年以上”。陶器大部分是在早期地层中发现的,说明早在9000年以前,壮族先民就已经发明创造了陶器。而北方中原地区,发现有最早陶器的遗址是河南裴李岗遗址,其年代距今约在8000 年以下,比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陶器晚1000 年左右。瓯骆故地出上的陶器器形主要有罐、釜、钵、瓮和少量三足器等。陶器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生产技术教育的范围,使教育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高的水平,壮族先民的陶器制作经厉了手制到轮制工艺的进步,制作工序趋于复杂。这种技能的传授包括选料、定型、装饰、烧制及用途等多项内容或程序,没有细致、具体的指导传授是难以掌握的。同时,器具装饰工艺的出现,使美的观念教育进一步发展。人们美的观念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启发的,壮族先民的陶器是模拟编织器制造的,当人们在一件编织物内用粘土糊成相似的器型,用火焙干后,将编织物拆掉,在陶器外部就留下了编织物的印痕,令人愉悦。此后,人们就有意识地在陶器上装饰纹饰以使美观。经过传授和推广,几何印纹陶成为壮族先民居住区域普遍制作和使用的陶器,具有地方特色的压印法、拍印法和划纹等几种装饰工艺也由此形成。这就比石器、木器生产工具的制作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情趣。

青铜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武鸣县马头元龙坡西周墓葬和安等秧岭坡西周或春秋战国墓葬出土的铜铃、铜手镯、铜钺、铜斧、铜矛表明,西周末期,壮族先民已开创了自己的铜器冶铸业,它是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进行的。青铜器冶铸过程,一般经过采矿、碎矿、冶炼、合金、制范、浇铸、修饰等主要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具备专门的技术及其知识,包括物理、化学、数学、力学、美术或雕塑等,而且还要具有娴熟的操作技术和默契地配合协作,如果没有相应的教育活动是难以传续下来的。然而,这种技能传授已与氏族公社初期生产技术较公开、普遍的示范和模仿教育不同,它已是作为一种从农业、畜牧业分离出来的行业技术进行小范围的、有限制的秘密传授。因为只有这样,工匠们才通过这些技艺来获取或巩固自己在氏族中的地位。同时,瓯骆工匠制作的青铜器具有自己的风格特征,但铸造工艺多师承五岭以北,加上铁器的传入,使瓯骆故地青铜铸造业没有在生产中充分发展,只能转移到当地的特殊产品即铜鼓铸造上去了。其工艺传授亦有严格限制,只传给男子而不传女子,因而在壮族先民中掌握冶炼青铜器技术的是极少数。

生产技术的传授是使人类具备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它包括生产劳动经验和生产工艺制造技术两个方面的教育活动。

在劳动生产经验方面,壮族先民积累了从采集渔猎经济到原始农业、畜牧业经济的许多经验,反映在教育活动中,其内容是由简单而复杂,由单一到多样。

在采集、渔猎经济时期,妇女是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负有教养儿童、传播经验的重要责任。主要教育儿童怎样从茂盛的林木中识别和择取可吃的块根、嫩叶、树蕊、浆果和坚果,怎样捕捉动物、打捞水产等。壮族一些古歌谣唱道:“赶儿进山林,教他采野果,叫他独生活”,即在山林实地中学会和增长生活的知识。田阳县的一首歌词是教人们“修弓又修箭,修弓游天下,修箭射月亮,修弓把野猪打”。反映当时采集和渔猎的教育内容,培养后代利用自然求生存的能力,从劳动中掌握经验。

人工取火,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经验,是人类支配自然的伟大进步。不同的原始氏族有不同的人工取火方法,而这种取火经验,是借助于教育活动而传授推广的,壮族古老而宏伟的创世史诗《布洛陀》中叙述了壮族先民人工取火方法的传授。壮族始祖布洛陀教人造火:“拿枯木来钻咯勒,把火造出咯览!" “枯枫树在天角山,金风钻在地角坳”;又教人们做三脚灶,即用兰块石头摆成“品”字形把火收藏好,并立一个灶神即灶王爷来关照,以免酿成火灾。这说明壮族先民借助于教育活动传授、推广钻木取火和火种保存方法,并在这种传授推广中逐步加深对火的认识,把火运用于狩猎、农耕活动之中,提高了人们的生存和生产能力。

壮族先民很早就开创了原始农业,是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因此,也必然产生农作、畜牧的教育活动。在壮族中流传着这样的神话故事。说稻种是他们的祖先带一只黄狗到天上的仙田里去打滚,沾了一身稻种带回凡间,但沿途被草木刮掉了,只剩下尾巴上的,所以现在的稻穗形如狗尾巴一般。抹去它的神化色彩,便可看出,故事反映的是壮族先民带着猎犬到山野中打猎时,猎狗把野生稻种粘回来了,启发了人们把野生稻改为人工栽培水稻的事实。《布洛陀》“造谷米”一章中,提到布洛陀教人种植粳米、糯米、玉米、小米、高粱等作物,并教人们有关犁田、耙田、播种、施肥、收割等农事方法。当然,从当时生产发展水平看,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系统化程度还不高,其中有些内容是后人逐步加上的,但它反映了通过教育推广谷物种植这一基本事实。饲养牲畜的知识传播也是如此。桂林甑皮岩遗址家猪骨骼的发现,把我国饲养家猪的历史从原来7000 年以前推到9000 年以前,这一地区是我国家猪起源最早的地方,除猪以外,还有狗、牛、羊、鸡等的饲养,从拘禁驯化、野牧发展到圈养的畜牧业经验的积累,同样经过代代相传、不断发展的过程,《布洛陀?造牛》 一章说,从前没有牛,是猪狗来拖犁耙,猪狗拖不动,不愿再拖了,人们就去请教布洛陀。布洛陀教人们造牛,穿牛鼻拉着走,后来牛群因一头牛被杀而逃散,布洛陀又为牛赎魂,使它听使唤,为人们耕田,这反映壮族先民驯服野牛的经验,并通过口耳相传的史诗传授给后代。采集、渔猎、钻木取火、种植、饲养等这一系列生产劳动经验,既在生产劳动中获得,又在生产劳动中传授,并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推动了壮族先民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二、生活知识教育

以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等日常生活习惯、观念和能力的培养、训练为内容的生活知识教育,先秦时期,往往是和生产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的。二者既有区别,但又不可截然分开,这是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衣饰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一大进步。寓于其中的教育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审美观念和美化自身的能力训练,二是利用自然资源制作服饰的知识和技术传授。

关于第一方面,在壮族地区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当时人们佩戴的石环、贝饰和玉石器,说明壮族先民审美认识的不断提高。壮族先民还有直接在自身躯体上表现美的独特方法,这就是文身,即在自己的额头、胸脯、后背、四肢刺画花纹。其具体内容与壮族先民不同部落的习俗有关,后来慢慢变成一种装饰。文身所用颜色全为青黑色,与壮族后来的服装颜色基本一致,表现了壮族祖先以蓝黑为美的审美观。在发型、头饰上也逐步讲究。在桂林甑皮岩、横县西津、南宁豹子头等遗址中,都发现有骨制发笄出土。在花山崖壁画上,也可看到早期壮族先民的发饰,画上男子是剪短头发的,有少量男子头上插着迎风舞动的羽翎;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是编发,身后长辫随着舞姿迎风甩动,翩翩动人。这就是《说苑? 奉使篇》 所讲的:“剪发文身,烂然成章”, 《 战国策?越策》 所说的“被发文身,错臂左任,瓯越之民也。”成人们在自己装扮或为儿童装扮过程中,影响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装饰能力。儿童们通过模仿而沿袭下来,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服饰。

关于第二方面,即如何利用自然资源来制作服饰。岭南自古盛产内含丰富纤维的麻、葛、芭蕉、木棉等类植物,很早以前,壮族先民就懂得利用植物纤维捻线。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后,又学会了纺织。壮族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如平南县石脚山遗址等,曾发现一些圆饼形或算珠形陶纺轮和一些网坠,即是利用植物纤维捻搓成线,织网捕鱼的工具。有了线就可进一步织布,从1985 年在武鸣县马头安等秧17 号战国墓中出土的包裹铜片的麻布看,战国时期壮族先民织的麻布就已相当精致了,经纬纵横,结构紧凑平整。利用植物纤维制作服饰,包括捻线、染色、织布、缝制等多种工序。这方面的教育活动主要在女子之间进行。女孩们出生以后,就受到母亲在这方面的熏陶和指导,训练出各自巧夺天工的本领和审美的情趣,奠定了后来为人们称赞为“壮妇手艺颇下”的基础。

饮食,亦是壮族先民生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吃什么的教育,从壮族地区遗址出土的器具、动物遗骨来看,在农业出现之前,壮族先民主要是采集野果、植物块根和猎取各种动物,或到河里捕捞鱼、虾、螺蛳、蚌、蚬作为食品,其中就有哪些吃得,哪些吃不得的区分及教育;农业经济产生后,壮族先民就开始逐步从块根茎类食物过渡到以稻米为主食,配之以各种块根、水果、动物类食物。这种食物构成,在以后的发展中基本不变。这既是自然环境和条件所造成,也是代代相传而形成的习惯。

其次是怎样吃的教育。从遗址中用火的痕迹看,在母系氏族阶段,人们已用火把食物烧熟了吃,而陶器的出现,说明人们已从烧熟了吃进步到煮熟了吃。除煮的吃法外,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吃法。如壮族地区至今仍保存的竹节筒饭(把米放在竹节里,封好之后放在火里烧),可能在远古时代就已出现了。随着社会的进步,食品种类逐渐增多,吃法也日愈多样化,各种制作食物的器具和技术的出现及不断改进,使青少年一代通过生活中的耳闻目睹、口手相传和亲身体验,逐步训练和掌握了在饮食方面的基本技能、进餐习俗和各种礼仪,促进了壮族先民文明的发展。

壮族先民从洞穴、巢居到干栏建造等居住方式的变化,也有相应的教育活动。

旧石器时代晚期,壮族先民对住处的选择就有一定的原则。分布于壮族地区的洞穴遗址、贝丘遗址、山坡遗址都分别有其共同的特点,从洞穴遗址看,洞穴附近都有水源;所在的石灰岩山多为孤峰或峰丛山麓,以便辨认;洞口大致向阳,朝南或东南较多;洞前或周围有比较开阔的适于狩猎和耕种的平地等。从贝丘遗址看,多位于近河或近海及河流交汇处,背山面水;附近有较开阔的平地,近海处附近多为山岗等。从山坡遗址看,都在平缓的丘陵半山土坡上,周围有平坦的土地,前面有河流等。这种选择居处的原则,是长期积累的一种生活经验,它在形成和运用过程中传给了后代。同时,人类是由少到多发展的,每个原始家庭,至迟经过几代以后是一定要分裂的,分裂出去的部分在选择居处时运用了原有的知识也就使这一知识得到扩大和传播。

巢居方式代替洞穴居式,是人们在付出巨大的生命代价后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离开地面居住,既可避免地面潮湿对于人体的侵蚀,又干燥通风,减少了闷热和瘴气的熏染,还能防止毒蛇野兽的袭扰。这种优于洞穴的居式,为人们所乐于接受,“依树积木以居其上”的巢居方式及知识就容易得到较普遍的传播和交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壮族先民对“巢居”进行了改进,逐步创造了别具一格、独有民族特色的“干栏”房屋,这种房屋,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是壮族人民房屋建筑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树积木”的做法,采用木料于地面上立柱,在柱上‘缉茅索陶,伐木驾楹”,构建成双层楼房,“人栖其上,牛羊犬采畜其下。”这种房屋的建造,包含了杠杆、平衡、对称、合力、分力、应力等力学原理,而且在择址、定向、形体、布局中还反映了壮族先民的社会组织特点及审美观念、崇拜观念、婚姻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等。如:按聚族而居的习惯形成若干干栏群落,是氏族社会家族组织的反映;以神龛为中心、火塘辅之的布局规矩,显示出祖先崇拜的庄严和父系家庭中男子的至尊;夫妇居住异室,反映出壮族先民野外交媾的普那路亚婚和对偶婚的婚姻习俗。这些知识和观念是在建造“干栏”过程中承上启下不断形成和传授的。每一干栏的建造,都加深了人们对有关知识的记忆,成为生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壮族先民的行,与人类发展一样,经过负载行走到逐步创造和利用各种运载工具的日益进步的过程。

壮族地区山多,在山道上负重行走是生产生活中常有的。壮族先民发明了扁担(最早可能以竹竿充当),练就了善挑的本领,无论山多高,路多险,只要不是用两只手攀山崖,他们都能挑担行走。这里面就包含了掌握平衡、脚步配合、左右换肩的知识,这种知识的掌握一是通过模仿,二是通过生活中的训练。儿童们在成人们带领下,由轻而重地实践挑的能力。至今,以扁担肩挑在壮族人民中仍普遍存在。

行的效能的提高还表现在各种运载工具的发明。壮族地区河流分布很广,壮族先民很早就借助于水上工具来补充人力之不足,使行“假于物”,实现了行的方式的进步。反映原始氏族社会解体时的壮族神话《布伯的故事》里,说布伯乘坐打谷槽(有的说是伞船),随水而上,去与雷公搏斗,所说的打谷槽即是以浑木瓠成的瓠瓠木舟,是壮族先民在氏族公社解体时,用的古老的交通工具。这是一种整木瓠成的独木舟,船体狭长,中间瓠成长方框状,两端尖而微翘。这种形式,可从武鸣县马头元龙坡第56 号西周时期的船形墓坑得到印证。此外,当时还有木筏、竹筏、藤舟等。这些用木、竹、藤制作的水上交通工具,浮力大,划起来省力,易于掌握,在河流湍急处不易翻覆。成人们进行筏木、砍竹、割藤、瓠木、编扎、修造时,儿童们在一旁观摩或帮干一些简易的活,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儿童们学习的过程,反复多次逐步掌握.这种“善假于物”的能力的培养,既开发了人们征服和利用自然的创造力,又促进了自身社会的发展。

人类从群婚(包括血缘家庭和普那路亚家庭)到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的进步,既是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产物,也是人类相互教育的结果。在原始社会,这种教育通过各种禁例、习俗来进行。在壮族先民中,大概至少有下述两种:

一是通过氏族的不同区别以禁止氏族内婚配,氏族成员把其看作一种禁例来教育后代。不同的氏族、部落分别在自己额上、身上刺画本氏族崇拜的图腾符号,不同氏族的男女一看图腾记号就知道是否可以发生婚媾关系。《布伯的故事》里就有这样的情节:因洪水危害天下仅剩兄妹二人,但兄妹二人鉴于血缘婚已为社会习俗所不容许而不肯结合,各走他方,把脸涂黑,再相遇时彼此视为异族,才肯结合。

二是通过以歌择偶的形式进行教育。壮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有盛大的歌圩活动。歌圩主要源于远古的族外婚制。即是说,歌产生于劳动之中,反映了生产生活中广泛的内容,但作为一种集体性的共同活动,则主要是由婚配的需要。以对歌作为族外婚的一种手段,可产生一定的生活教育效果。一方面,增强了歌在壮族先民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族外婚的观念教育得到加强。因为婚配是在一氏族与他氏族之间进行,对歌也只能通过族外求偶来起作用,对歌的对象就只能限制在族外人员,这种观念在历次对歌活动中益发深刻地印在人们的头脑里。至今,仍可在壮族歌圩里发现这种反映远古普那路亚婚姻形态的遗风,各村屯男女青年均互找别村的人对唱山歌,而同村的则不能相邀对唱。可看出以歌择偶活动所产生的教育效果。

婚姻形态的进步,推动了家庭观念和人伦道德教育的产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从母居制和母系继承制是进行敬母观念教育的最重要基础,母亲得到普遍的尊重。父权制取代母权制后,父权思想抬头,妇女地位有所下降。但在壮族地区,由于壮族先民女性作为劳动支柱的地位未曾减弱,女性仍有一定地位,一些维护母权的习俗仍能被人们接受和传存下来,如至今仍残留的“不落夫家”、“入赘婚”的习俗,显然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尊母心理定势有关。同时,随着族外婚的出现,母系家庭向父系家庭的发展,亲属制度也产生了,有了辈分夫妻、兄弟、姐妹、外甥和外甥女、侄儿和侄女、叔伯姑舅、表兄弟表姐妹的区别,上下长幼之道的教育也随之出现。儿童们首先受到了各种称谓的教育:在家庭里,祖父叫“公” ,祖母叫“雅”;父亲叫“波",母亲叫“姆”;并以“特”和“达”区别男女性别。在家庭里,所有的辈分统一排行,如爷爷辈称“公大”、‘公二”、“公三”……;父辈称“父大”、“父二”、“父三”…… ;同辈称“哥大”、“哥二”、“哥三”……等,祖母、母亲也如此依次排列。这种称谓教育.从小孩一出生就开始了。其次,儿童们还受到根据家庭、家族关系进行的伦理道德教育。如敬老教育,老人尤其受到尊重,反映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壮族先民,对积累了丰富生产生活经验的老人的重视。又如舅权教育,这在壮族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至今仍有很大影响,外甥家的重大事务均须舅父到场做主,母亲或祖母死了,要等舅父或舅公到场亲自察看以后,才能入殓埋葬。这种家庭的辈分秩序、伦理道德的教育在壮族先民生活的各种场合都可表现出来,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形成了后来一套具有壮民族特色的礼规习俗。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壮族先民,生活在一个充满敬畏鬼神的世界。前辈的经验和自己的经历使他们确信,他们所处的环境都是由一种超然的力量所控制,这种力董影响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要使庄稼、牛羊或人类多产,就必须去祈求、取悦这种力量。因此,人们就有宗教和巫术去达到他们所希望的目的。并不断向后代直接或间接地传授有关这种神秘力量的知识以及取悦这种力量的方法,以保证后代生活的安全和富足。这就在壮族先民中朦胧出现了另一种内容的教育,即产生于人们思想和信仰的原始宗教观念的教育。

壮族先民原始宗教信仰包含自然祟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方面,这一系列原始宗教观念教育,一般都是在宗教活动中进行的,主要有三种途径:

其一,在集体性的宗教仪式的场合下,潜移默化地给氏族成员及其后代传授了有关心灵和环境中神秘力量的知识。历史上最原始的宗教礼仪是由氏族部落成员共同进行的,即使在西瓯、骆越社会中高低贵贱等级观念已经比较明显,阶级已开始萌芽之时,原始时代宗教礼仪的全民性和集体性依然有着强烈的影响和较多的保留。氏族的少年儿童置身于这些庄重神秘的巫术礼仪和娱神的祭奠舞蹈表演中,既感受到对神灵的恐惧、崇拜及祈求恩福的狂热,又从祭神演唱内容中,了解到神的力量、宗教的历史和祖先的遗教,从而形成一种对自然神、祖先、鬼神的情感、信仰和追求。这种直接而又形象的活动,是少年儿童们接受宗教观念教育的主要途径。著名的左江崖壁画,就是壮族先民集体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真实写照。

其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们进行的各种小型宗教活动的耳濡目染,由于迷信各种鬼神,在壮族先民的日常生活中祭鬼求神活动较为频繁,大多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寻求安慰。包括人们的起居出行、生老病死及婚嫁等,无所不卜。占卜的种类有鸡骨卜、卵卜、虎卜、紫姑卜、牛蹄卜、灼骨卜、鸟卜等。而且,各种宗教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生。从幼年、少年、成年到老年,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宗教活动。儿童们通过这些活动的观看、参与和遵守某些禁忌,逐步获得了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其三,职业宗教活动者的传授。随着宗教的发展和宗教活动的增多,逐步出现了专门从事这一活动的职业宗教活动者,如巫觋等。他们接纳一些男女青年,把他们的特殊技艺传授给其中能胜任这项专门技术的人。待他们掌握有关进行宗教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后,就能成为这项“职业”行列中的一员。在壮族地区,有的巫觋往往通过这种传授,能垄断附近方圆数里的重大宗教迷信活动。当然,其中多数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员并非专联,无宗教活动时也从事生产劳动。但这种“职业”人员的存在,对传播宗教观念和迷信思想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原始宗教观念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一样,是和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其教育目的,也是为了使儿童们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而生存发展下去。但这种教育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包含了某些自然常识的教育。例如对青蛙的崇拜,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观察,发现了蛙叫与天气的晴雨有关,他们就认为青蛙是雷神的使者,雷神总是依照青蛙的叫唤声,来决定向人间施播雨水。为使农业风调雨顺,因而就崇拜青蛙。这是把自然界各事物联系起来的思维成果,可以说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一种思想萌芽。但另一方面,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产生的“万物有灵”的观念,通过教育的蔓延、流传,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妨碍后代的创新和发展,容易积淀为一种“天生天养”的处世观,对以后社会的发展起到消极的作用。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

听众

1048

积分

枫树精灵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最后登录
2012-8-29
注册时间
2008-1-11
67#
发表于 2010-12-30 17:51:00 |只看该作者

Gyoengq beixnuengx dwgrengz lo!


贝侬,一起努力吧! 民族的才是永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68#
发表于 2010-12-26 21:53: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法帝国主义对我国南疆的侵略和壮族人民的抗法斗争

19世纪70-80年代,法帝国主义寻求殖民地,发动对越南和我国南疆的侵略战争,使我国南疆领土遭受严重威胁。在这民族危机的历史时刻,首先奔赴前线抗法的是刘永福率领的、以壮族为主构成的原吴凌云起义余部黑旗军。吴凌云起义失败后他们转战越南北部抗法已10几年,屡挫法军之锋。与此同时,岑毓英率领的清军几度出关,广西桂军数万,驻守边疆。壮族和其它各族人民在参军参战、全力以赴支援前线的同时,打击法国“传教士”在境内的阴谋捣乱活动,安定抗法后方。军民共同战斗,取得了镇南关和临诏战役的重大胜利。可恨的是,向洋人屈膝投降的清政府,竟在抗法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刻,不是乘胜进军,而是与侵略者签订屈辱的条约,乘胜撤兵,使抗法战争不败而败。战后,壮族地区被迫开辟口岸,并被法国控制为势力范围,壮族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步步加深。法帝国主义在我国邻邦越南建立殖民统治后,壮族地区时时在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之下,壮族人民为卫国保家,踊跃参加南疆国防工事建设。壮族人民为抗击法帝国主义侵略,保卫祖国边疆,谱写了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章。

第一节 法帝国主义对越南和我国南疆的侵略活动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一是从东部沿海而来,一是首先吞并与我国相邻的国家,然后以它们为跳板,入侵我边疆地区。边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聚居的地方,他们最先受到侵略者的威胁和奴役。我国南疆从临北部湾的钦州、防城到云南的马关延至河口,与越南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是壮、傣、苗、瑶、京等少数民族分布聚居的地方。他们世世代代开拓这片广阔肥沃的土地,与越南以至东南亚各国往来密切。壮、傣、京等族成为我国与邻国的跨国民族,邻国的安全与我国的安全休戚相关,列强侵吞邻国,意在以它们作为跳板,图谋我西南地区富饶的土地和资源。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法殖民主义者就开始争夺东方这块土地,展开他们的种种侵略活动,而法国是侵吞越南、入侵我国壮族地区的魁首。早在16世纪80年代,法国就派出传教士进入印支半岛的越南等国,以传教作外衣进行种种阴谋活动。1787年,法国传教士在多年的活动之后向路易十六奏议,要在越南建立一个法国的殖民地,夺取这个国家的天然资源,进而“建设一条到中国中部去的商道”,以便“获得那个人们不识的国家(中国)的资源”。这不是传教士口中说的“平等”与“仁爱”,而是殖民主义者赤裸裸的掠夺险恶用心。19世纪50 -60年代,英国终于占据了缅甸,法国则占据了越南南部(南沂)6省,各自都想建立其包括我国西南地区在内的势力范围。为此,法国冒险家李维业组织“探险队”,由嵋公河逆流而上,进入我国云南、四川,企图通过湄公河进入我国西南腹地。但湄公河滩险流急,不易通行,因而又另选择新的入侵道路。法国的另一位军火商堵布益组织起“远征队”,企图“以兵力开辟一条道路”来寻求红河(由越南之海防通往我国云南的河流)的“自由通行”,使“我们西贡殖民地与云南省相连结。”他们在做建立“法兰西东方帝国”的迷梦。19 世纪70 -80 年代,西方列强已先后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的帝国主义阶段,其结果正如列宁指出的:“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在这个瓜分殖民地的高潮中,帝国主义者狼争虎斗,从四面八方侵吞我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以便掠夺资源和建立其商品市场。于是法帝国主义冒险发动了对我国邻邦越南北圻的武装侵略,将其魔爪步步伸向我国南疆的壮族地区。英国为与法国相争夺,派人从缅甸进入云南,因而发生了震撼清王朝的“马嘉理事件”。光绪元年(1875年),英国翻译官马嘉理前往云南与缅甸边境,被当地少数民族所杀。英政府暴跳如雷,向清政府要求惩办所谓“凶手”。清政府即派李鸿章查处,继而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烟台与英使威妥玛签订《烟台条约》,除赔款外,广西之北海被迫开放为口岸。1873年冬,法国海军上尉安邺率领侵略军悍然攻占越南河内及红河三角洲之海阳、宁平和南定等城。18743月,强迫越南签订《 法越和平同盟条约》,开放红河通商,允许法国在河内、海防设立领事馆和驻兵。但因刘永福黑旗军英勇抵抗而没有得逞。法国对越南北部的军事侵略,己直接威胁到我国广西和云南等边疆地区的安全,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首当其冲。当时清朝无论是当权者还是在野人士,无不感到边疆的极大危机。云贵总督(前任广西巡抚)奏云:“法人志终在必得越南,以窥滇越之郊而进通楚蜀之路”, “边省者,中国之门户;外藩者,中国之藩篱。藩篱隐则门户危,门户危则堂室震矣。” 翰林院周德润(广西籍)则惊呼法国侵略越南,“此震邻切肤之灾也,此唇亡齿寒之患也”。甚至光绪皇帝也感到震惊:“滇粤藩篱尽为他族通处,后患不可胜言。”

1882 年初,法帝国主义扩大对越南北部(北圻)的侵略战争,法海军上校李威利率侵略军再次攻占河内及红河三角洲。年底,法政府胁逼清政府,并派驻华公使宝海与清政府李鸿章在上海签订备忘录,要在广西和云南界外与红河之间划一条界限,界限之南归法国保护,界限之北归中国保护,其侵吞越南的面目暴露无遗。18833月,新组成的、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茹费理内阁,拨出550万法郎的巨款,增派数千侵略军支持扩大对越南和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加强他们的战争布置:派遣何罗铓为负责组织保护国工作的共和国总民政特派员,进驻东京河内;派波滑将军为陆军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孤拔为东京湾海军司令。一切准备就绪,于78月间,以3000多兵力分水路和陆路向红河沿岸的怀德、丹凤、山西等地疯狂进攻.与此同时,又占领越南首都顺化,乘越南国王阮福塒去世之机,逼越南签订《法越顺化条约》,要越南接受法国的保护,外交由法国驻顺化的外务官办理,并把平顺省割让法国,法国可以无限制地在越南通商,可以在红河两岸驻兵等等,实际上是把越南当作其统治的殖民地.法国的海军殖民部长伯兰训示何罗铓曰:“总民政特派员既是一个谈判者,同时又是行政官和组织者,他必须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办法防止中国的干预。把安南政府重新拉到法国方面来,粉碎顺化和北京之间仍然存在的相互勾结”, “负责组织我们在东京的保护国制度”, “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已占领的领土内的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并替我们进行征税”。何罗铓与越南签订条约后,说“我们必须毫不客气地以文明、正义和人道的名义把整个安南王国并吞下来。”法国殖民主义者的面目已一清二楚。188434月间,法侵略军攻占河内北面的北宁之后,接着向靠近广西边境的谅山进攻,叫嚣“从中国军手中夺取凉山,在我们实在是一种必然的义务。声称“和与不和,三日内定要谅山。”1885213,法军占谅山,23日陷我国南大门镇南关。与此同时,出兵封锁北海,占我国钦州江平地区,法国侵略者的魔爪伸到我国领上上来了。

法国侵略军攻占谅山和广西镇南关时,全国上下震动,尤其是壮族聚居的广西,从边关到内地,“游勇水陆肆掠,难民、逃军蔽江而下,关内大震。沿江自南宁、梧州、浔州达于桂林省城,无不惊扰,纷纷请兵,南宁戒严。”法军占领我国镇南关,竟无耻地插上牌子,上面写道:“保卫国境的不是石头的墙垣,而是条约的履行。”他们的逻辑是,中国的门户己不再存在了,只有履行签订的投降条约才是出路,侵略者的气焰是何等的嚣张。侵略者所到之处,掳掠杀人,无恶不作。在越南,他们把人家的整块国土完全焚烧,屠杀人民,使遍地鲜血淋漓,对“所有捕获的安南(即越南)人,一律枪杀不赦。”他们侵占我国镇南关后,更是到处烧杀,罪恶累累,罄竹难书。目睹当时情景的老人控诉侵略者的罪行时愤怒不已,声泪俱下。据1960年调查,凭祥市92岁的潘岐记老人说:“老番(老百姓称法国侵略者)打到镇南关那天,风流街(关后面一个村落)有个妇女背着小孩子跑。老番像打猎一样开枪打她,一枪将母子两人打死。”凭祥市弄尧村72岁的梁振升说:“番鬼打镇南关时,有一支兵经过我们弄尧村,村里的几个老人跑不动,番鬼要他们带路打镇南关,老人家听不懂番话,当场被杀死。”宁明县谢志周调查;法国入关“见人就开枪,像疯狗一样。从同登到古坡一路上,满山遍野都有尸首”。凭祥市蒙村蒙老太太说:“番鬼来到我们村,百姓全都跑光了.番鬼到处屙屎,房屋搞得破破烂烂,看见猪就打死,单吃瘦肉,猪皮肠肚丢得满地都是。”凭祥市76岁的郑惠祺说:“番鬼打到镇南关,凭祥周围几十里的老百姓都跑光了。财主佬、广东生意佬跑到上金、雷平、南宁等地,耕田人搬不走耕牛农具,就躲到附近的山洞里。” 镇南关附近的凭祥、龙州、宁明一带是壮族的聚居区,亦有少量汉族和其他民族,壮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遭受法国侵略者的烧杀掳掠,灾难深重。

壮族地区人民由于受法帝国主义的直接侵略、掠夺和屠杀,对侵略者有深深的民族仇恨,因此,在反抗法国侵略,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他们始终站在斗争的第一线。他们和我国各族人民、越南人民一道并肩作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在我国近代反侵略的斗争史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69#
发表于 2010-12-26 21:53: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刘永福黑旗军和岑毓英的抗法斗争


    


    
法帝国主义步步吞并越南,并把魔爪伸向我国西南边境,使南疆的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遭受到严重威胁,国家和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为了捍卫我国南疆的神圣领土,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首先奔赴抗法斗争的最前线。

刘永福黑旗军是咸丰、同治年间桂南地区壮族农民起义军的余部。咸丰初年,新宁州天地会首领吴凌云、吴亚终领导新宁州的壮族农民举起了反清斗争的义旗,转战于南宁、太平府境内的壮族聚居区,队伍发展到数万之众,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建立“延陵国”农民政权。挣扎在贫困破产之中的七思州农民刘永福早就投入吴凌云的起义队伍。他的祖先是博白县汉族,但从其祖父起就先后迁居于钦州、上思壮族地区,长期生活在壮族人民中间,“延陵国”失败后,吴凌云余部由其儿子吴亚终率领从新宁州退至镇安府之归顺州,与那里的农民起义队伍相会合,继续展开反清斗争。刘永福率领的一支农民队伍走归顺,又投入吴亚终的队伍,以安德、隆临一带为活动的根据地,当地壮族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同治六年至七年(1867-1868年)间,由于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兵力,步步围剿农民起义队伍。起义队伍因受清军的强大压力,弹尽粮绝,不得不以分散的形式先后进入越南北部与中国相邻的地区展开活动,以图再起。入越南后的刘永福队伍在越南的六安州建立了“中和团黑旗军”。因仿造安德州北帝庙神像手中的七星黑旗作标示,故称“黑旗军”。黑旗军建立后,转移到越南西北部与我国云南河口相对的保胜(今越南老街)一带驻扎,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并在红河上设卡收税以自给,数年之间,黑旗军壮大到2000余人,后来成为抗击法国侵略者的一支劲旅,在越南抗法的过程中,刘永福曾几次派人回广西边境壮族聚居的州县招兵。黑旗军主将黄守忠、吴凤典,原来都参加桂南壮族农民起义,后入越南投入黑旗军,成为主要将领。

187311月,法国海军上尉安邺率领一支侵略军攻占越南河内、海阳、产平、南定等城,烧杀掳掠,而赢弱的越南阮氏王朝毫无抵抗之力。在此情形下,越南嗣德王立即派人请求刘永福黑旗军前往,以解河内之危。刘永福黑旗军身居越南国土,认为帮助越南驱逐侵略者是义不容辞的事,也是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于是率黑旗军1000多人马驰进,绕过宣光大岭直赴河内,与法军在河内城西展开战斗。黑旗军面对法国侵略者,将士人人“奋勇向前,悉力攻敌,势极猛烈。少时,法军大败,遂退向西城门而奔。”法军在奔逃的过程中,司令安邺被黑旗军将领吴凤典击毙。黑旗军的首战告捷,“折法人沙酋之锋”,使“法人寝谋不敢遽吞交趾(越南)者,将逮一纪。”汹汹而来、不可一世的法国侵略者第一次接战就遭沉重打击,损兵折将,以至法国政府也感到“安邺司令远征的惨痛结局在中国的回响,及其给我们的威信以几乎很严重的打击。黑旗军的胜利,使清政府的主战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国内人民和越南华侨受到很大鼓舞。云贵总督为此奏请清王朝“密谕越王,信用其人(刘永福),给其兵食… … 亦可效指臂而助威”。自告奋勇请缨赴越联系刘永福黑旗军抗法的吏部主事唐景崧,也赞扬黑旗军“皆晓勇善战之材”, “非独该国(越南)之爪牙,亦即我边徼之干城也”。过去一向仇视和镇压农民起义,把他们诬为“盗匪”的清朝官吏,如今也赞扬起黑旗军来了,这是观念上很大的转变。越南阮氏王朝对刘永福黑旗军之援助抗法,驱除敌寇,也不没其功,封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刘永福是中国人,也接受了越南的官职。

安邺之失败,使法国侵略者不得不退出红河三角洲之河内等地。但他们并不甘心。法国议会及内阁又增兵遣将,拨出巨款,酝酿着新的侵略战争,“伟大的法兰西东方帝国”的梦越做越大。1882 年初,法国海军上校李威利,率侵略军再次进攻红河三角洲,占据河内等城。法国北圻全权大臣何罗铓竟以占领者的无耻姿态,在河内城中贴出“告示”,扬言“誓灭尽此类(指黑旗军),而报几年前之仇”。把黑旗军视为其占领越南和进攻中国的主要障碍。黑旗军也自然把法国侵略者视为国家和民族的仇敌,与他们誓不两立。刘永福《黑旗檄布四海文》 云:法国“用兵于越南,无异用于中国”, “越南土地,岂法人所得而分之?”认为它“不独虐越南,实欺中国也”; “永福,中国广西人也,当为中国捍蔽边疆;越南三宣副提督也,当为越南削平敌寇。”援越抗法,捍我边疆,黑旗军将士之凛然大义,震撼中越边疆。1885519日,刘永福率黑旗军再度举师奔赴河内,在城西2 里的纸桥地方与法军激战。大将杨著恩率领右营为先锋,占据大道右边的有利地形白帝庙,壮族将领黄守忠,率领前营扼住大道为正兵,另一壮族将领吴凤典,率左营埋伏于道左为奇兵,统帅刘永福居中作总指挥,互相支援,合力攻敌。法军上校李威利、副帅韦翳率法侵略军数百人,喝酒壮胆,持快枪,列队发起冲锋,妄图一口吞掉黑旗军。黑旗军将士挥大刀用近战、伏击的战术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非常激烈。当时战场上“枪炮齐举,瓦飞栋折,人语不闻。”白帝庙争夺战,墙壁上弹痕累累,密若蜂房。黄守忠之前营正兵抵挡不住而后退;吴凤典左营伏兵猛然冲出.杀声震天,与敌军混战一团。黑旗军发挥近战、肉搏战之优势,“短刃交下,法人枪不及施”,杀得“法尸山积”,大败法军。这一仗,击毙法军军官30余人,士兵200多人,其司令李威利、副司令韦翳均被打死。纸桥战役的胜利,使黑旗军威震中外,使中越两国人民的抗法斗争受到极大鼓舞,“一时谅营大小将牟、华商、越庶,以及巡抚、布、按文武各官齐来致贺”,而被打得龟缩于河内城中的法国侵略者,“夜辄自论哗,惊呼黑旗来,敌胆已落,一鼓可克。” 纸桥大捷,更沉重地打击法国侵略者,使他们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面前不能不懊丧地低头承认“这是一个失败,使我们丧失体面,并使我们无力保卫河内。”纸桥战役之后,黑旗军撤离河内地区,退守红河沿岸的怀德、丹凤和山西,扼守重镇,防御法国侵略者沿红河而上入侵我国边疆。

1883 8 9月间,法国议会和内阁再次调军、拨款,进一步扩大对越南北部的侵略战争。法东京陆军司令波滑,调遣3000多侵略军乘兵船侵犯怀德、丹凤。黑旗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815,法军1800余人分三路进攻怀德,黑旗军与之激战十几个小时,打败法军,使他们败退河内。91,法军3000多人再侵犯丹凤,黑旗军与敌人隔堤对射,血战3日,斩法军官兵80 余人,伤敌200余人.黑旗军也伤亡千余人。两次战役,黑旗军都阻止了法国侵略军的进攻,许多黑旗军将士流血牺牲。12月,法驻东京海军司令孤拔率军6000 人进攻红河中游重镇山西。驻守山西的除黑旗军外,还有清军唐炯部。法军攻城时,黑旗军顽强抵抗,而清军却逃回云南,致使黑旗军孤立无援,寡不敌众而撤退,使山西陷于敌手。接着兴化、宣光也被敌人攻占。战火已经烧到了越南西北部,云南边疆受到了严重威胁。怀德、丹凤、山西、兴化、宣光的失陷,不是刘永福黑旗军作战不力,而是清政府投降路线,清军不战而逃的结果。法国利用对其有利的军事形势,一方面守住山西、宣光,一方面对清政府增加压力,并施以诱降政策,同时将军事力量集中于东线,进攻北宁、谅山,矛头指向广西边境。188412月至18853月,刘永福黑旗军与岑毓英之滇军相配合,围攻宣光之法军达3个多月,负责截断敌援军的任务。宣光包围战之后,又参加了临洮战役,取得临洮大捷。

以壮族为主体的刘永福黑旗军在越南抗法十几年,功勋卓著。时人曾有许多评价。兵部尚书彭玉麟云:“刘永福黑旗军与法侵略军相持数年,大小数十战,屡挫凶锋,献其枭帅,为越南之保障,固中华之藩篱,其功亦云伟矣。”浙江道监察御史丁振铎(清末任广西巡抚)认为,黑旗军以长矛大刀能“频歼丑类”,而清官军“铁甲炮船,海防机器,岁费以千余万计,若竟不能御敌,又何必以无限之财空掷之洪涛巨浪?曾是中华全力,乃永福之不如乎?亦太自馁矣。”两江总督曾国荃亦云:黑旗军在越南抗法的胜利,“令十八省军官闻知,势均力敌,彼可胜我,我亦可胜彼,沿海各口之神愈定,必有继永福而起之人,中国之强更有几分把握矣。”清王朝下令撤军,黑旗军要回国了.越南百姓为此惧怕法国人乘机再来,“我们南人,一个个皆做老番奴隶牛马,下贱卑污,不堪言状。”他们把黑旗军当作保护神,是何等的依重。当国家领土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威胁,中华民族危机深重之际,黑旗军不计较当年清王朝的残酷镇压,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接受清政府的联络与援助,走上反帝斗争的第一线,体现了壮族人民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博大胸怀。

在越南西北部山西、宣光、兴化、临洮一带抗法的除刘永福黑旗军外,还有清朝云贵总督岑毓英率领的清军(滇军)。他们的抗法活动在时间和地域上都在黑旗军之后。

岑毓英,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人,壮族,其先祖为上林峒长官司世袭土官,清康熙时改土归流,设西林县。岑毓英即为岑氏土官后裔。咸丰、同治年间,在太平天国起义影响和推动下,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岑毓英为维护清王朝统治和自身的阶级利益,在西林、广南一带举办“团练”,参加镇压云贵回、苗、壮、彝等农民起义,屡立“战功”而官至云南巡抚,光绪八年(l882年)升任云贵总督,加兵部尚书衔,为近代壮族在清政府中官阶最高的人物。他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镇压农民起义是有罪的,但他维护祖国边疆领上,率军抗法,其功亦不可没。


    
岑毓英之滇军有一半是来自少数民族。“云南夷民,种类甚多,有惈儸、摆夷、沙人、侬人、(?)人、璞刺、古棕、栃莎等类,统而名曰夷…… 臣(岑毓英)所部各营勇丁,汉名居其半,四夷居其半。”这些“夷人”中,沙人、侬人就是广西、云南的壮族。记名提督覃修刚是滇军的著名将领,是西隆州壮族人。由于岑毓英是西林人,在云南任官近30年,故乡壮人投奔其下者自然不少,如在抗法军中,岑毓英的兄弟子侄就有11 人之多。

1882年春,法军再次攻占红河三角洲之河内等城之后.不断增兵北上,给云南、广西边疆造成严重威胁。身任云贵总督的岑毓英,即加强边疆的军事防守,并拒绝法、英进入云南内地通商的要求。他在与越南相接的河口、白马、新现、窑头等地,增加驻防军队,并联合那里的少数民族土司、头人,共同防御。另一方面派人入越联络刘永福黑旗军,暗中支援其军饷、武器,于云南境招兵以补充黑旗军的队伍等。1883 11月,岑毓英根据抗法斗争形势,调滇军万人出关,布防于越南兴化、山西、宣光一带。次年211日,岑毓英亲自率军至越南兴化,会见越南北场总督黄佐炎和刘永福。35被清政府任命为前敌统帅,节制、调度滇军和粤军各路部队,布置防守,是抗法斗争中第一位出关亲临防线的最高层人物。但是,由于清政府中妥协、投降派占据主导地位,不是积极抗法,而是以“剿匪为名”消极防守,采取“衅不可自我开”的被动作战方针,加上前线指挥将领的腐败无能,不相协调,致使山西、北宁、太原相继失守,云南巡抚唐炯、广西巡抚徐延旭等被撤职拿问。作为抗法的清军统帅的岑毓英,受着妥协投降的影响,是负有责任的,因而受到降级留任的惩处。

1884 7 8月间,法国侵略者在越南的陆路战场上,集中兵力于东线向北宁以北地区逼进,意在进入广西;另在海上进攻福建马尾清海军基地。清政府在全国人民的反帝呼声和抵抗派的压力下,被迫对法宣战。作为陆路西线清军统帅的岑毓英,于9月统率数十营清军再次入越作战。岑毓英的这次入越,改变过去的消极防守的战略,积极布置,配合刘永福黑旗军对法作战。调动滇军、桂军、刘永福黑旗军100多营的兵力,主动进攻宣光之法国守军,路路堵截,层层围困,以地雷战、地道战和肉搏战,对敌人展开不断的猛烈进攻。从188412月下旬至18853月初,在宣光与法军对阵2个月余,攻战之激烈。双方之伤亡,为前所未有。被围困于宣光城中之法军陷于绝望之中,不断用竹筒、玻璃瓶密封求救信投入河中飘流而下,向河内的法军求援。由波里也率领法军赶从东线前往宣光解围,减缓了东线清军的作战压力。宣光的包围战,虽未全歼法侵略军.但对他们的侵略凶势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有利于东线冯子材、苏元春的对法作战。

宣光之役后,岑毓英率领所部清军继续对法军作战。188539日,部将覃修刚攻复缅旺和清水、清山两县各寨。3月下旬攻占临洮,收复广威府、不拔县,大败法军于临洮,这是岑毓英率领清军于西线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当时战斗十分激烈,各路援兵四集。李应珍率众出营奋击,毙敌百余名,身受枪伤,仍力前阵斩五画1 名。韦云青、沙如理各身受数伤,亦奋进,斩三画一画各2名、真洋人首十余级。敌死力抵抗,覃修刚从后夹击,张文擎、阮文如、陈春擅亦奋力合击,皆以一当十,阵毙白帽法人200 余名,红衣洋人400余名,教匪千余名。战至亥刻,敌大败,四面冲溃。清军各部协力作战,将士十分英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反抗精神。


    
刘永福黑旗军以壮族为主体,岑毓英滇军中亦有许多壮族将士,他们在抵抗法国侵略军的斗争中,前赴后继,不畏牺牲,充分显示了保卫边疆的爱国精神。两支原来不同性质的部队走到一起,联合抗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4 0:06:14编辑过]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0#
发表于 2010-12-26 21:54: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镇南关大捷

镇南关,广西通往越南的门户,对面不远是越南北部重镇谅山。出镇南关经谅山、北宁可达河内,历来是我国和越南往来的必经之地。镇南关后面之太平府、南宁府各州县(土州、土县)居民80%以上是壮族,其东钦州、防城为壮、汉、瑶、京等族杂居区。18823月,法国侵略军再次攻占越南红河三角洲之河内等地,清政府即派少量军队“以剿办土匪为名”驻守于河内以北之北宁、太原一带。18843月上旬,法国兵分两路攻占北宁、太原,清军守将黄桂兰、赵沃溃退。5 11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法国侵略者签订《中法会议简明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并从北圻撤出清军,开放中越边境通商,越南遂落入法国手中。该条款签字的墨迹未干,法军即向北发动军事进攻,遭到清军的有力反击。法国以此为借口,扩大对我国的侵略战争,一方面派遣海军攻占我国福建马尾海军基地,一方面增加陆军对北宁以北的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火烧到中国广西边界。新任广西巡抚潘鼎新接管广西军务,部署关外防务,兵力50 余营约2 万余人,但潘鼎新是李鸿章的淮军系统,执行的是清政府的投降路线。

1885年初,法国纠集两个旅团1.6万余人向北攻击谅山.执行投降路线的潘鼎新部在敌人的进攻面前纷纷溃退,逃兵溃勇如潮水般地涌进镇南关内。213法军占谅山,23日攻陷我国南大门镇南关.潘鼎新逃至凭祥、龙州,州县官吏亦纷纷逃散。边关一带壮族人民一受法国侵略军的烧杀,二受清朝逃军溃勇的劫掠。人们拖儿带女、赶牛牵马到深山岩洞躲避。边关领土和人民处在危难之中。

正当边疆危急之际,清政府主战派、两广总督张之洞,起用了年及70的爱国老将冯子材率军抗法。冯子材,广东钦州人,咸丰、同治年间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有“功”而官至提督高位。1883 年退休居家。他在钦州一带用不到一个目的时间,招兵买马,召集旧部,组成了10 营“萃军”。钦州、大寺一带是壮族聚居区,许多壮族子弟踊跃加入“萃军加队伍,其中冯绍珠在大寺招的数营大部分是壮族人。1885年初,“萃军”路过上思、宁明、龙州,并在龙州等地设立招兵站,这里的壮族青壮年男子纷纷加入“萃军”,使“苯军”增加至18营,开赴镇南关前线。

原先在关外驻守的清军,有来自安徽的淮军、湖北的楚军、湖南的湘军、广西的桂军。1884年北宁失守以前徐延旭任广西巡抚,曾在靖西、田东和南宁府境招兵数营,其中大部分是壮族子弟,故在桂军之中壮族士兵很多,驻守于关外。清军自谅山败退后.军无将帅,一片混乱,当法军占领镇南关时,清军已无踪影,惟有边关壮族人民面对烧杀成性的敌人,操起大刀、长矛自发抵抗,白天黑夜不断突袭敌营,人们发誓“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 。法侵略军不敢久驻,炸毁城墙后于225即退出镇南关,固守于越南边境的文渊、谅山,等待充实力量后卷土重来。

1885年初,冯子材率“萃军”到达边关前线后,召集各军将领会议,团结各军力量,严格军队纪律,增强了军队、军政和军民团结,设置各种后勤补给线,重整边关军伍,恢复了战斗力,并形成了以冯子材为统帅的军事指挥核心。他们选择了镇南关后高山峡谷有利地形,于距离镇南关约4公里的关前隘修筑了一条高7尺、厚1丈、长3里的长墙,与两面高山相连接。又在两边山上修筑防守碉堡,形成既可攻又可守的坚固工事网.还在镇南关东边的油隘,西边的水口关,驻兵防守、助攻。清军分成前、中、后三个梯队,分级防守,相互声援。在战术上,他们采取主动出击,诱敌深入,左右包抄,近战肉搏的方法,以我之长克敌之短.1885313,冯子材派出小股精悍部队突袭右翼扣波之敌,把驻守法军打得七零八落,因而激怒法军。321,又派出一支部队乘夜出关,突袭文渊法军,以诱敌深入。

3 23 日,法国侵略者果然忍耐不住,终于向镇南关的清军阵地进攻。3000多名法国侵略军在尼格里的率领下,于凌晨烟雾茫茫之际,越过镇南关关前隘。狡猾的敌人为攻破关前隘长墙,首先发起攻取左边山上碉堡的战斗,企图占领制高点,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从上午直战到天黑,法军攻占了两个碉堡,但最重要的碉堡仍在清军手中。第二天,敌人又发动进攻。清军打开长墙栅门,蜂拥杀出,预先埋伏在长墙外的300 多名“敢死队”,突然“从地下冒了出来,用大刀、钢矛、火药煲,与法军交合在一起,展开了肉搏战。刀光过处,敌人头下地,活着的法军惊呆了,或脱帽抱头求饶,或呼喊救命,逃往山边的八角林中。”漏网的法军上尉威锹埃后来回忆当时的战斗情景:“在我们(法军)的脚下,敌人(清军)从地上的一切缝隙出来,手执短戟,开始了可怖的混战,他们的人数比我们多十倍、二十倍。他们从我们的四周一齐跃出,所有的军官都被围住、侮辱,敌人由各方面射杀他们,然后割去他们的头。敌人作野兽狂吼之声,把这可怜、皱得可怕的头颅掷向空中,以满足他们的愤怒。”战争是残酷的,这是法国侵略者侵占我国领上、屠杀我国人民应得的报应。关前隘一仗,毙匪千余,擒斩数百,并夺获枪炮、干饼不计其数。”不可一世的法国侵略军丧魂落魄,退出了镇南关。法军中校爱尔明加于战后说;“我从没有想到中国军有这么坚强的组织,打得这么好,现在谁都不能怀疑这事了。我们自后在谅山十分危急了,阵地再不能保守了。”他们终于在中国人民面前供认出侵略者的虚弱本质。

冯子材率领的各路清军,在边关壮族和越南人民的支援下,乘胜追击。326日出镇南关,至29日,先后克复文渊、驱驴和重镇谅山。法侵略军司令尼格里身受重伤,接任司令的爱尔明加把成袋成袋的银子和大批武器弹药扔进河中,率败军拼命向南逃窜。330日至31日,清军紧紧追击败逃的法军,克复屯梅、谷松、观音桥,直捣郎甲、船头。镇南关、谅山大捷,扭转了中法战争过程中陆路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是中国近代反帝斗争中从未有过的大胜利。法军司令波里给法国茹费理内阁的电报云:“我痛苦地报告你,尼格里将军受重伤,我军撤出谅山。中国军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地涌出三个纵队,势不可挡地攻击我军在驱驴前面的阵地。爱尔明加中校在这敌军数量的很大优势面前,又以弹药告尽,通知我,他不得不后退至谷松和屯梅。我集中所有的军事力量于船头和郎甲。敌人在红河流经地上面总是不断地增加。不论事势如何,我希望可能守住三角洲地带。我请政府很快的给我派来增援:军兵、军火、牲口。”反映出法侵略军的一片哀鸣。茹费理内阁也因凉山惨败而倒台。

在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本应乘胜前进,但把持最高朝政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投降派,却以此为“资本”,屈服于侵略者,下令“乘胜撤兵”,出卖了抗法将士用无数鲜血换来的胜利局面,出卖了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清廷给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命令云:“撤兵载在津约,现在允照津约,两国画押,断难失信。现在桂甫复谅,法即据澎(即台湾之澎湖),冯(子材〕、王(孝棋)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益无把握。纵再有进步,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晌绝,一失难复,彼时和战两难,更将何以为计?”并“著该督(张之洞)遵旨,垂电各营,如电信不到之处,即发急递飞达,如期停战撤兵。倘有违误,惟该督是问!”投降派散布失败主义,限令停战撤军,引起前方将士激愤不已,聚集于营门,拔刀砍地,“恳求愿出生死力,灭此法夷”,甚至上书要求诛杀议和之人。爱国者和卖国者形成了极鲜明的对照。

镇南关、谅山之战,以至整个中法战争的中越战场,边疆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战斗。他们参军参战,在冯子材的“萃军”、徐延旭和苏元青的桂军、唐景崧的景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岑毓英的滇军,都有大批壮族,他们和所有的抗法部队一道,进行了一场正义的民族战争,表现了积极、勇敢的精神,留下许许多多动人的事迹。关前隘附近蒙家村的蒙大,壮族人,他身高力大,武艺高强,为人正义,敢于反抗压迫。冯子材到镇南关时拜访蒙大,并住其家。蒙大不仅带领冯子材勘察地形,保护他的安全,而且提出诱敌深入,采用“抓人摊”(即肉搏战)的办法去战胜敌人,被冯子材所采用.关前隘之战,“蒙大率领敢死队三百多人,埋伏在天桥到摩沙一带,等法军过了一半才突然起来,杀得人头滚滚,老番死了四五百人,经蒙大杀死伤的也将近一百。溅得蒙大满身是血,双手都是血浆,因用力过久,手指不能松开,要两个人帮拉松才能把大刀取下。” 镇南关附近有个青年人因父亲被法侵略军打死,于是找到冯子材,要求参军报仇。关前隘一仗打响.他当了先锋,战斗英勇无比,“杀死了不少老番,因为用力过猛,两手都僵了,冯宫保(冯子材)立即提升他为正哨。”当时,“隘口一带老百姓主动参加打仗,他们拿着菜刀、棍棒上阵,各村的男女老少都喊杀助威,每个山头都站满了人”; “冯公动员老百姓打番鬼,在镇南关方圆十多里的山头上,敲锣打鼓,摇旗呐喊,有的群众拿着斧头、菜刀去参加肉搏”; “老百姓恨死老番,拿着刀斧锄头,带着猎狗,成群结队上山,像找黄猄一样将老番一个个拉出来。”在云南省麻栗坡,苗族领袖项从周率领的苗、瑶、壮、汉族组成的抗法队伍,与法国侵略者战斗,大小数仗.收复了被占领的马关和麻栗坡一带领土。可见中越边境抗法战争的场面,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场面。

1884 年冬至1885 年春,抗法战争高潮期间,边关前线的抗法部队约有5 万余人。如此庞大的作战部队在山岭绵亘的地方作战,后勤支援的艰巨任务,都是由边关的壮族人民来承担的。当时从广东来的武器弹药、银钱,从湖北、湖南来的粮草和各种生活用品,汇集于南宁,通过左江运往龙州,再由龙州或船运,或肩背马驮,才能到达前线。担任运输的人成群结队,日夜兼程,络绎不绝。从南宁至龙州200余里的左江航道上,有数十个险滩,水流湍急,而大小木船往来如梭,摇橹、牵绳的号子震天动地。当时“每天从龙州来往的船队像蚂蚁一样,船队一到就是成百只,在鸭水滩卸货。土官负责征集民夫,一个村有二百人的要出一百名民夫,公家给钱。老百姓非常踊跃,到处都看见十个八个人一帮挑东西”, “先时鸭水滩很热闹,驻有两帮人专门起货、装货,还有很多民夫.人来人往,连山坡上也搭棚住满了人”, “打仗时……有很多船,川流不息地从南宁运东西来鸭水滩,四处搭棚住满了人,专门负责卸货、装货”;“从前边关一带很荒凉,山林又大又密,没有马路,只有些羊肠山道,军用物品只能用肩挑马驮,一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去”.从凭祥挑子弹到北宁要走7 天,“肩膀都磨破了。群众是很踊跃的,因为大家知道,老番打来,就难住得安宁。”支援前线打仗,既是卫国,也是保家,故边关的各族群众不怕苦不怕累,充满爱国主义精神。

在生活上,边关壮族人民热情帮助作战部队。部队的军粮很多,老百姓用竹磨磨,用石碓舂,“家家户户,从早到晚,从黑夜到夭明,都是一片舂米声,赶给军队煮饭”; “冯子材的军队来到前线打老番,很多老百姓做豆腐、杀猪挑到隘口去卖给他们”;军队“没有日常用品,很多小贩到南宁买针线、小刀等杂货挑到前线给军队”; “小青山脚下的板幕村,有十多个青年去帮助冯军送饭。他们送饭上小青山,又把伤兵抬下来”,他们“找到中国士兵的尸体,就抬到镇南关或隘口去集中安葬,现在这两处都有一个万人坟”。边疆壮族人民热情帮助部队加工粮食,煮饭送饭,送生活用品,救护伤员,掩埋尸体。军民团结,共同作战,打击侵略者,一幅民族自卫战争的壮烈画面,将永远感召后人。镇南关大捷,扭转了中法战争的被动局面,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这个胜利被投降卖国的清朝政府断送了,但抗法将士为国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壮族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保卫祖国边疆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水载于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1#
发表于 2010-12-26 21:54:00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壮族地区的反洋教斗争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往往以教会、传教士为先锋,披着宗教外衣搜集情报,为其经济、军事侵略服务。同时,通过教会、传教士的活动.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培植其势力,为其侵略作内应。他们通过教会活动制造事端,然后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干涉我国内政,正因为如此,我国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不断发生,是反帝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鸦片战争以后洋教开始传入壮族地区,其中法国天主教的传入及活动最为突出。18546月,法国天主教神父马赖,从贵州省贵阳潜入广西西林县,建立传教点。1871年至1880年间,法国传教士富于道、司立修等先后进入广西上思、贵县等地,设立教堂进行所谓传教。1880 年以后,随着法国对越南军事侵略的步步扩大,染指我国广西、云南已是其战略目标。天主教在壮族地区的传教便迅速扩大,活动猖撅,上思、龙州、南宁、贵县、桂平、象州、武宣、柳城、西林、田林、百色等壮族地区均设有教堂或传教点,这与法国军事侵略的扩大密切相关。据资料记载:1878年全广西已有天主教徒508名,到战后的1891年升至1110名。

法国天主教在壮族地区设传教据点、建立教堂后,进行各种非法活动。他们通过欺骗诱惑,施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骗人入教;进而霸占田地、山林,收租放债,盘剥群众,勾结坏人,包揽诉讼,干涉当地政府事务。更难容忍者,通过所谓入教仪式,奸污妇女,禁教民与非教民通婚,强制教民放弃信仰祖宗和其他信仰。他们的种种罪恶活动,引起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1856 年春,在西林壮、苗、瑶、彝、汉等民族杂居的定安、常井、白家寨等地“传教”的马赖、白满、曹桂英等人,因逼迫群众放弃敬奉祖宗,改从天主教,干涉群众的家庭婚姻等,引起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白家寨已入教的白三,其妻是异教徒,马赖逼她入教,并要白三扔掉祖宗神台。于是白三提出退教,其妻拒绝接受传教士的所谓“洗礼”,遭到马赖的怒责。马赖欺骗白三之女、侄女入教,在“洗礼”时将她们奸污,以致白三之侄女含恨自尽。更有甚者,当时在西林一带行劫的“绿林”,为了避免官府捉拿追究而投靠洋教士,洋教士为搜罗打手和扩大势力便与“绿林”相勾结,于是土匪和教士狼狈为奸,危害地方。洋教士的种种不义行为引起各族绅士、群众义愤,将马赖等人告于官府。知县张鸣凤传讯马赖,马赖不但不低头认罪,反而说传讯他是违反天主教之意愿,违反1844 年签订的《 中法黄埔条约》 ,态度非常傲慢。张知县怒责马赖非法入境传教,勾结匪徒,煽动坏人反叛朝廷,败坏民俗,奸污妇女,制造命案。在马赖拒不认罪的情况下,对他动用大刑,杖死于公堂,同时将白满、曹桂英斩首示众。这正义之举,扬了中国人之威,平了民愤,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这就是近代史上壮族地区的“西林教案”,它充分体现了壮、苗、瑶、彝、汉各族人民和有民族正气的官员不甘屈辱、敢于伸张正义、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精神。“西林教案”发生后,法国和英国相勾结,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派遣军舰先是攻进广州,继而攻占天津大沽,其他如俄国、美国等也乘机而入,强迫清政府分别与它们签订《天津条约》,除赔巨款外,还增开通商口岸,减低关税,取得传教自由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从抵抗走向投降卖国,进而依靠列强进行统治,变成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从此,中国进一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对于严惩马赖、维护中国主权和尊严的张鸣凤知县,清政府竟将其革职调离,但西林各族人民却赠予张鸣凤“为民除害”的大匾挂在县衙门中堂,当他离开西林时又送给他一把“万民伞”,表示敬意,并上书巡抚,为他辩护、鸣冤,与清政府形成鲜明的对照。

中法战争期间,壮族地区各族人民反洋教斗争风起云涌,是抗法斗争的第二战线。贵县三板桥的法国天主教,购置田产,出租放债,对教民和群众进行残酷剥削,引起当地各族群众的强烈不满。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传教士通过欺骗煽动,破坏我抗法后方。1883 年秋,贵县当局招兵支援抗法前线,传教士却从中散布说他们是“到越南去送死”,并对支援抗法的群众进行“夺田”和威胁,引起了反洋教的怒潮。投军抗法的江三开等数十名热血青年忍无可忍,闯到教堂与法国神父论理,李神父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开枪威胁。应募的新兵和群众冲进教堂,搜缴其枪支,烧毁债簿,开仓分谷,拘押李神父,把他驱逐出境。与此同时,属于贵县教区的玉林、桂平、武宣、象州等地,都发生了各族群众攻击教堂,驱逐传教士的斗争。

桂南上思州是壮族和瑶族的分布区,地近越南北部,从州往南可进入越南,往北可通南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在中法战争之前,法国传教士富于道就在州境十万大山瑶区米强村设教堂,赖保理、周绍良、马若望、苏西叶等传教士也在这里活动,成为法国天主教在广西活动的重要基地。后来又在上思州治地方设立教堂。他们和其他地方的天主教堂一样,用小恩小惠手段诱收教徒,购置田产,收租放债,扩展势力。1882 年至1884 年,法国扩大对越南北部的军事进攻,上思的法国天主教亦蠢蠢欲动,阴谋制造暴乱,与其在越南的战场相配合。1884年初,他们“行踪已极诡秘,近则遣人四探,添修坚房,勾结匪人,执持军械,出入无忌,不服盘查”; “教士马若望、周绍良来自钦(州)、灵(山), 辎重甚多,并不许人过问,形迹愈觉可疑,民情因之浮动。且传闻教士富于道有阴带悍匪赴援河城之语。” 天主教堂的这些阴谋活动,已为清政府广西当局密切注意,遂调军队及团练武装加以防范。18841月下旬,清军及地方官绅搜查教堂时,愤怒的群众亦蜂拥而进,翻箱倒柜,推墙掘地,以至把教堂全部推倒,把法国传教士富于道等押送出境。上思州各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安定了抗法后方。在南宁、太平一带,法国天主教请求购买土地建立教堂,都遭到了各族人民和政府当局的拒绝。18848月,法国以舰船封锁我国北海,北海的传教士纠集教徒,为法招人往越助乱,钦州、合浦一带的各族群众闻讯愤然前往,与清军、团练一起查封教堂,驱逐传教士及教徒,制止他们的暴乱行动。总之,中法战争期间,壮族地区人民对法国传教士的各种图谋活动给予有力的打击,配合了前线的抗法斗争。

中法战争以后,壮族地区被法国划作势力范围,天主教士的活动更为猖撅,教堂和传教点分布更广。因而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不断发生。1897年凌云县里乐发生的“游勇”怒杀传教士就是一起突出的事件。里乐是山区的一个好场,是南宁、百色通往西林的必经之地,传教士、教徒往来都在此地投宿。传教士在这里设教堂,购置田地和山场,出租给教徒或群众耕种,收租放债,进行剥削。佃户如果交不出租、还不清债,其田地往往被教堂占去。佃种教堂田地的人还要为他们做工、挑东西等劳役,自带伙食,挨打挨骂,受到难以忍受的人格侮辱。18973月,法国传教士马仙(人称邓神父)由百色回西林常井,路宿里乐,得悉教堂的租谷、债钱尚未收完,于是限佃户、债户在3天内交清,并亲自去遏债。正值春荒时节,佃户、债户难以按时交清,感到灾祸临头,于是求助于“游勇”首领游维翰。曾投冯子材军参加抗法的游维翰,是龙州壮族人,对法国传教士如此欺压、剥削我农民群众感到十分愤慨,连夜冒雨奔赴教堂与传教士论理。传教士马仙初则将他们拒之门外,继而向他们开枪射击伤人。游维翰率领的“游勇”及群众对马仙如此猖狂愤怒不已,开枪还击,将马仙等3人击毙,并开仓分谷,以度春荒。这就是广西近代史上有名的“里乐教案”。惩罚作恶多端的传教士,为民除害,大得民心,是一件伸张正义的事。而法国使馆立即为此事向清政府提出照会,施加压力,要求赔款和惩治“凶手”。清朝朝廷完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令广西巡抚史念祖调兵镇压“游勇”,捉拿了游维翰。1897 6 月初,游维翰被俘牺牲。壮族人民为了生存惩罚了那可憎可恶的传教士,而清政府不仅不支持他们的正义斗争,反而调兵捕杀敢于反抗的游维翰以谢洋人,充当帝国主义镇压中国人民的工具,其腐朽反动、投降卖国的面目充分暴露于各族人民的面前。

法国天主教传教士苏安宁等人从象州龙女村窜到永安州传教,居住罗家寨,后又迁至州城。由于他们吸收了一些做了坏事的人入教,入了教可受到保护,并可以教徒的身份欺压群众,故群众对天主教十分痛恨。1898年清明节时,龙潘村李家兄弟去拜坟山,路上正遇教士聚会活动,便进去观看。苏安宁竟无端将李家兄弟毒打一顿后又送到衙门坐牢。群众对洋教士如此凶残行径十分僧恨,特别是入教妇女遭受奸污,规定入教的人必须扔掉自家的祖宗神位,更引起各族群众的反感,故许多村寨都禁止人们入教。这是壮族人民自觉抵制天主教的表现,亦反映了原来信奉祖先崇拜的壮族人民,视天主教为异己而加以排斥。有一天,传教士苏安宁等人在官府士兵的护送下坐着轿子从永安回象州,在古排塘休息吃饭时,看到墙上贴着“禁止村民入教”的禁约时,大发雷霆,行凶打人,毁坏酒店。群众见传教士如此蛮横行凶,便打锣集众,与洋教士抗争,追赶他们。洋教士竟拔枪威胁。群众怒不可止,追上去用锄头、木棍把苏安宁等3 人打死,这就是“永安教案”。“教案”发生后,法国立即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捉拿“凶手”,赔偿巨款。清政府屈服于法国的压力,电令广西巡抚黄槐森速办。结果永安州知州被革职,并杀了3 人以赔罪,又赔款建教堂。由于各族群众的激烈反抗,使法国在永安建天主教堂的行动没有得逞。

鸦片战争后壮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从本质上说,是反对传教士打着传教之名,实为帝国主义侵略服务。壮族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是他们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 壮族与边防建设

中法战争,由于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反胜为败,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 及其有关边贸通商、界约、电报通讯等专条章程等,越南沦为受法国保护的殖民地.广西、广东、云南边界的壮族地区,直接暴露在法国侵略者的枪炮之下,随时都有被侵犯的危险。形势的变化,使边防建设提高到与国家的安全、壮族人民的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地位。中法战争以后,原来参加抗法的淮军、楚军、湘军和川军,随着战争的结束而陆续撤回各自地方,建设边防、保卫边防的主要任务落到桂军和边疆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身上。由于中法战争后官府财政空虚,经费极度困难,因此,边防建设主要依靠主事者节衣缩食,依靠壮族人民艰苦奋斗来开展。经过十几年奋战,东起宁明,西至小镇安(今那坡),数百里边防的高山险要地方,修建了大小炮台100多座,购买新式大炮安装于炮台上,并建设坚固的大、小连城作指挥中心。

中法战争以后,苏元春提督广西军务,以桂军20余营部署于广西边防。其中10个营驻守镇南关一带,4个营驻守镇南关以东的宁明、上思边境,6个营驻守龙州以西的归顺、小镇安一线,以镇南关为中心,连接东西两翼,相互支援。为加强边防指挥,以广西提督兼边防督办,督署由内地迁至龙州,便于指挥防军作战。

在险峻的高山之巅修建炮台,要把怪石嶙峋的山头削平,将盘山道路开通,将一块块砖、一桶桶水和其他建材背上去,将数万斤的大炮一步一步地拖上去,其工程之艰辛不亚于当年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正如《屯甲山炮台碑记》 所云:“是山也,形势险峻,自下而上曲折四五里许,始达其巅。佥曰‘树山’,盖树木丛杂,故以是名”; “登高四望,东俯明江、宁明、馗(?)等处,南瞰越南之文渊州、谅山省;西望平而关,北抵凭祥土州,直接连城。据此雄胜,虏或狡焉思逞,而尽在目中,固不待聚米指画,亦是破隗嚣也”; “山之巅本极峭削,念凿平如砥,垒石为台,内横板作半数,籍休军士;外圆其顶;厚数尺,以避炮;其西南北开三门,惟东向外,山势稍空,无捍蔽,然虏或来,东南、东北两炮可环击,故垒以壁,而门从缺。三门内各空半壁为完,藏子药;外开暗道,以转动炮位,当门外,留山石如堵墙作屏障;其两侧炮口所向,或左左,或右右,无不推行甚利”,建筑设计科学周详。工程施工非常艰苦,“几半砖滴水,皆工匠勇丁等如蚁载粒,出入于蛮烟瘴雨之中,往来于累獻重岗之上,其胼砥情形,甚于他处,有难尽以言语形容者.”建小青山炮台时,“乃庀材料,发夫役,辟峰之顶,以为炮台。拓石逾亩,破乳凸以为深凹,沿凿如蜂窠形,嵌镶砖石,砌结如窦,前后洞然。左右间壁,门相对而不窥见.顶拱如圆,盖以合土,筑坚楼覆其上,足御风雨,且肆远望焉;其外垒上垣为捍护,台内可藏甲士数百人。役夫以万计,费累干金,工巨矣。”据调查,“当时运石头和拉炮上山很艰难,要在很远的地方修一条大路通上山顶。大炮很重,没有办法抬,就在炮身下垫几根圆木,几百人用大绳子拉,喊一声,拉一下,一天才拉上几尺”。“拉炮时死了许多兄弟。有一次,因为绳索断了,大炮往下滚,压死了十多个人,还有二、三十人受伤。”在修建众多炮台的过程中,以部队将士为主力,日日夜夜,经年累月,数度春秋,才能建成。除将士外,还有“役夫”,所谓“役夫”就是从附近征集来的壮族工匠和农民。“役夫以万计”,可知人数之多,他们与边防部队共同奋斗,为保卫边防作贡献。各处修建炮台的官兵,少者数十,多者过千,伙食供给赖边疆壮族人民的大力支援。他们“需要吃的用的东西很多,附近的老百姓就挑肉挑菜和日用品来工地卖”;修宁明县的牛头山炮台时,“苏元春的军队在那里起营房,士兵和老百姓一起种莱。苏元春也亲自到菜地来问老百姓的生活情况。” 是军队和边疆壮族人民共建了边疆防御长城。

开辟边疆交通道路,招民开垦,发展圩场贸易,是边防建设的另一重要方面,它使边疆的防御得到有效的经济支援。与越南相接的边境一带,山岭绵亘,森林密布,炎热多瘴,向为荒凉、交通闭塞之地。边防建设中,“在边关一带修筑了简便公路一千多里,原来连人都无法攀越的地方,可以骑马和用车运输。为了运输大炮和建材,在崇山峻岭之间,修筑了许多人行道和盘山道,这无疑是便利了边疆的交通。龙州一大连城一凭祥一镇南关、龙州一下雷一归顺等大道纵横,往来堪称便捷,对边疆的防御起了重要作用。为了支持边防建设,军民共建圩场。镇南关东面的隘口,原来是荒凉的地方,只有一间卖粥的草棚。中法战争后,为了守隘口,建兵营,开马路,招人来做买卖,鼓励群众来“赶圩”,遂成圩场。归顺州的葛麻圩,镇边县(今那坡县)的平孟圩,龙州县下冻的布局圩、水口圩都是在边防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为了动员群众来赶圩,苏元春不惜叫士兵或请人建好房屋分给群众住,还借钱给群众做小本生意。凡到大连城赶圩的人还发五文钱,买碗米粉吃.”那时候部队很关心边疆农民的生产。龙州闹饥荒,群众缺吃、缺牛,部队招待群众粥饭,买牛给他们耕田,还建一些房屋让他们住。部队帮助群众生产生活,群众支持部队建炮台戍边,军民共建边疆长城,目的是共同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共守边疆。

由于边防建设耗资巨大,军队生活非常艰苦。起初部队士兵月饷36钱,够吃够用,全力以赴修建炮台,纪律很好。但工程延续十几年.工程浩大艰巨,费用不敷,加上部队扩大,而清政府又不增加经费,一饷而2人吃。工程费用超支,粮饷短缺,吃不饱的士兵,于是离队觅食,偷摸抢劫,纪律变坏,危害了地方。这不是部队的错,而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造成的恶果。离队觅食的士兵变成了“游勇”,有的进入越南,打劫法国殖民者,使法国在越南的殖民统治不得安宁,于是给苏元春施加压力。苏元春不得不招抚“游勇”扩大10营防军。扩大的部队俱无薪饷,恶性循环,越搞越乱.有的“游勇”就分散在左右江一带,以劫掠地方豪绅和富商为生,社会矛盾犹如干柴烈火一触即发。上节所述之“游勇”首领游维翰,就是其中之例子。

边疆壮族地区的人民,在抗法战争中立下了功勋。在战争结束后又支持和投入边疆的国防建设事业,如今在千里国境线上依然遗留着许多炮台,它们记载着边疆壮族和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光辉业绩。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2#
发表于 2010-12-26 21:55:00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壮族与辛亥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后领导的一次伟大革命运动。这次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创立了中华民国。壮族是这次革命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辛亥革命前,壮族地区“会党”斗争蓬勃发展,为辛亥革命准备了群众基础,因而成为革命党人从事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接连发生几次以革命党人为领导的武装起义。以后又响应武昌起义,在各地宣布独立,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壮族人民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第一节 清末壮族地区蓬勃发展的“会党”运动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期间,清朝政府对壮族地区进行长达20多年的残酷镇压,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变成了“城市萧索,巷里膳腥,狐兔纵横,盈心骇目”的局面。接着而来的是中法战争,壮族人民为反击法国侵略而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无法进行正常生产。连年的兵燹,民间已“十室九空”,各地官府同时陷于“府库告匮”的困难局面。中法战争以后,龙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按与法国签订的通商章程,法国及其他国家“洋货”输入中国者,其税额较各沿海开放口岸的关税额减十分之三,出口货减税十分之四,这完全是按帝国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需要而规定的。法国还通过在龙州设立领事馆和东方汇理银行,干涉广西政治和控制金融,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铁路的修筑权.把广西、云南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加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更严重的是,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为减少军费开支,将数万人的抗法队伍大部分就地裁减,这些失去生计的官兵和破产的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相汇合,形成浩大的失业大军,流动于壮族地区.他们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在不断激化。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强追清政府签订《 辛丑条约》,赔款银4亿5千万两,在40年的赔款期间,连同利息等各项赔款数达9 亿余两之巨。当时清政府摊派给广西的赔款额每年为30万两,加上补平、补色、汇费各项共达34万两。此外,中日甲午战后,清政府先后向英国、俄国、法国、德国等大量借款,摊派给广西每年的还款额为22万两;清朝末年,清政府为维持统治而实行所谓改革,推行“新政”,如招练新兵,举办实业和新式学堂等,于是又大量搜刮“新政”款,广西每年上纳“新政”款数达21万两。各项赔款、还款、“新政”款共达77万两之多。由于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素来“地瘠民贫”,每年各项赋税收入仅一百万两左右,入不敷出,尚须广东、湖南、湖北等省协晌数十万两才能维持。而《辛丑条约》 签订之后,要负担赔款、还款、“新政”款.数额又如此之巨,广西各族人民的负担极为沉重,难以承受。当时广西巡抚丁振铎奏云:赔款之“数巨期迫.事关大局。近年司局垫付边饷,常年经费,不敷甚巨,加以盗贼充斥,商民皆困,筹款之事,实较各省尤难。”广西各级官府为完成清廷摊派的各种款项,层层搜刮,既加大原有的税捐数额,又新增许多税捐,其中突出的有:增加糖、酒、油领贴税,规定凡民间糖、油榨房和酒坊,每年各缴纳20元;整顿契税,规定民间买卖田产、房舍者均要纳税,旧契则须补纳,值1俩收45厘;押店加饷,每店年交银400 两,帖费20两,捐银200两,共计620两;增改厘税,对蓝靛、蚕丝、牛皮、糖斤、云土(云南出的鸦片)等都须增税;开设赌捐,招商承缴。种种增税,不仅搜刮不义之财,而且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在征税的过程中,各级官吏和承包人,从中渔利,加倍勒索,凶如狼虎。摊派赔款、还款和“新政”款及官吏从中勒索,把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逼上了生活的绝路。钦州之“三那”(那彭、那丽、那思)地区和横县人民反抗增加捐税的斗争由此而起,规模巨大,遂成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清朝末年,对外投降卖国的清朝政府,政治上已极端腐败。吏治不修,各级文武官吏鱼肉百姓,残酷异常。有“官而匪者”、“兵而匪者”,因而激起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极大愤怒。1903 年,两广总督兼办广西军务的岑春煊奏称:广西“祸患之来”,是“由于吏治败坏而生”,是“由于营伍废弛者半,由于吏治废弛者半”, 而“民匪消长枢机,实视吏治为进退”。可谓是洞察秋毫,切中要害的了。辛亥革命爆发前数年间,广西大小文武官吏,上至巡抚、提督,下至知州知县、哨牟,无不贪赃枉法,玩视民膜,民处倒悬之中。上引岑春煊之奏折中有不少具体披露,如前任巡抚黄槐森,“用人惟凭贿赂”,荒乐无禁,于是“牧令中之贤者相率引去,留者多半不肖。以不肖牧令而膺民社,小民遂不堪命矣”。这些不肖牧令纵容下属进行种种敲诈勒索,情状令人惊奇。“凡民间报劫或获盗送官者,必任吏役勒索规费,种种刁难,始肯收察;及票差后,又纵其肆行骚扰,贼未惩办,事主已先破家”;继任巡抚王之春,与前任如一丘之貉,作事“但图欺罔”,属下“各守令尚有藉办团为名,抽收团谷,较正赋多至数倍者。抽收担(?)捐,盈千累万,尽入私囊者。”广西学政刘家模,“考试梧州之时,座船满载私盐,经委员查验,起出五千余石之多”,实属贪鄙;南宁府知府惠荣,“勒索滥杀”,并纵容幕友姜思燮 “招摇纳贿,赃款累累”。惠荣在任知府期间,“以截获贼牛为激尝。其实贼牛,实为民牛也。计所截获者不下数万头,不还之民,尽驱归农场,其余则发卖充饷,时称为大牛贩云”。《清实录》、《 东华录》 所载这些官吏贪赃枉法之事还有很多。如平乐县知县徐步赢,在办团练时任意苛派,对百姓动枷锁押,将人倒悬于木架之上,所得赃款充盈,平民百姓则怨声载道。部队官兵,由于粮饷不敷,散为寇盗者十分普遍,苏元春后期的防军就是如此。据监察御史周树模奏:苏元春部25 营官兵,“经年累月,不给饷项,往往饥军乏食,脱巾狂噪”, “奸淫抢夺,习为常故”,致使广西“沿边各处,人迹稀少,捧莽塞途;内地诸郡,亦复蹂躏大半,民不聊生”。岑春煊奏劾千总潘继周,“勾结土匪,无恶不作”;管带熊瑞清,“截获匪掳妇女,私售得财”等等,乃属“兵而匪者”。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吏治不修,造成“官通民反”是必然的。

清朝末年,不仅人祸频行,而且天灾接踵,更增加壮族和各族人民的痛苦。1902年,广西雒容、贵县、平南、柳城、苍梧、藤县、桂平、象州、来宾、武宣、岑溪、容县、宾阳、上思、崇善、新宁、宣化、永淳、宁明、永康、西林、荔浦、贺县、迁江等24个厅、州、县,频遭旱灾、水灾、虫灾危害。 广西巡抚王之春奏云:广西“水旱迭伤”,全省“饥民亿万,待哺嗷嗷,卖妻鬻子,惨不忍言。” 残酷的阶级压迫剥削,严重的自然灾害,把壮族和其他各族人民推上了生活的绝路,除了起来抗争之外,别无选择。辛亥革命前壮族地区大规模会党运动就是在此形势下发生的。

18925月,泗城府西林县韦卜正,“纠集土苗,聚至一二千人,称左右承相、大将军、大元帅等名目”, “围困官军”,其规模相当大。

1893年冬、平乐府属有“哥老会煽惑起事”,永安“州属与荔浦、修仁等县界连,有匪徒拜会放票,预谋图事”。传票人蒋海标“俱供其开堂放票,覃因祥、莫溢山、陈万金,名目均在坐陪堂之上,辗转纠夥(伙)至三百余人,约期起事”。

18957月,来宾、武宣等地旱灾,米粮缺断,群众聚义劫粮。“武宣县韦老恩、杨亚儿据县属纸扎村,陆老种、黄老十、谭老明、何老记等相率蜂起,分据合龙、恩布、方学等十数村,各建炮楼、纳众。来宾县属有陈阮湘、陈地金、张振鹏、余七等,聚众于新村、勒竹、良寨、高安各村,与武宣县韦老恩串联结盟,四出抗击官军。”

19002月,右江道何耀章电称:“思恩、泗城等府属探有‘匪徒’句集,冀图起事。” 4月间,广西西隆州城“城匪阑入”, “游匪罗四、叶大、高卫、黄三等为首,句集夥党,由西林县边界窜至四隆州属古障、克长等处。…… 四月初一卯刻阑入州城抢劫,匪众四百余人,势极汹涌”; “州署被劫钱粮米折银一千三百两,衣物荡然,州印亦失。”

1902年初,南宁府知府惠荣称:“现在各匪聚散无常,分股甚多,游匪、会匪、土匪三者时分时合,勇多则逃窜,勇少则抗拒。虽未攻占城邑,而村庄时被蹂埔,道路为之梗塞。恩隆、迁江、凌云、西林,永淳等县纷纷告急,若不亟筹剿办,后患正不堪言。”两广总督德寿亦云:“伏查广西全省十五属,现在无匪者桂林、平乐、梧州三属,其余悉遭匪患,备极蹂躏。而各属患匪情形又各不同,如西北、西南之泗城、百色、镇安、太平、上思、归顺一带游勇最烈;柳、庆向患土匪,近亦间有游勇窜入;南宁、思恩游土参半,而巡南与广东接界之玉林一带会匪更甚。”1902年之后,壮族地区以会党活动为主的壮族和其他各族农民反清王朝统治的斗争,逐步走向高潮。清军柳庆镇总兵马盛治,就是在壮族人民反清斗争蓬勃兴起的时候在隆安被起义军击毙的。

1903 年春夏之际,桂西北的南丹州、东兰州被反清起义队伍攻陷。广西巡抚柯逢时惊呼“广西地处边陲,实关南疆全局,近年糜烂至此,兵久无功,残贼生灵,为害最酷”; “左右江一带已有匪巢,负隅踞险,可以智取,难以力争。近则头目愈多,党羽愈众,溃兵散勇与匪相合,枪炮快利,气焰愈炽”,以至到了“全省糜烂,悍匪纵横”的境地。刚上任的两广总督兼督办广西军务的西林那劳壮人岑春煊,看到广西各地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已是“羽翼日广,有会而匪者、兵而匪者、商而匪者、官而匪者,与黔、滇接壤各地,几于无人不匪”;广西“游土各匪,四起句合,除桂、平、梧、郁四属粗安外,其南(宁)、泗(城)、镇(安)、(百)色、柳(州)、庆(远)、思(恩府)、浔(州)、思恩(县)等属,无地不匪,大者千余为一股,小者数十为一股,匪巢匪,奚止百千。”在岑春煊、柯逢时眼里,人民的反抗斗争自然都成为“匪”,广西已成了“匪的世界”,而人民群众则称之为“满地红”。壮族和各族人民以“会党”的组织形式展开的武装斗争已成大火燎原之势。

1904年,壮族地区的“会党”起义运动大爆发。南部起义以王和顺、黄五肥、关云培、滕正宜等人为领导,活动于南宁、太平、思恩、镇安等府及当时属于广东的钦州、灵山等地;北部以柳州为中心有陆亚发、诸大、欧四等起义,活动于柳州、庆远、桂林等府境.各支起义队伍小者二三干人,大者逾万人,攻夺城邑,杀官吏。清政府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在如此形势之下,清政府破了“当地人不能做当地官”的常例,调头品顶戴、兵部尚书衔、当时任四川总督的广西西林人岑春煊为两广总督兼理广西军务,坐镇桂林,并拨帑银300 多万两,集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安徽等7 省的数十万官军及地方乡团,对壮族地区的“会党”起义运动进行残酷镇压。这次反清大起义为辛亥革命在广西的活动准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以南宁为中心的会党起义,以王和顺、黄五肥、关云培、滕正宜为大股。他们有时联合行动,有时独立战斗。王和顺,字德卿,宣化县(今邕宁县)东门乡那造村人,壮族,贫苦农民,曾做过衙门差役,因事而被拘捕坐牢。其兄弟5人曾在反抗捐税的斗争中死于清政府的屠刀之下,因而对清朝统治和地主豪绅有刻骨的阶级仇恨。逃出狱后,与李八等“聚众拜台”。当时“会党”组织遍地皆是,数十百人一股,“惟和顺聚党尝千数百人,火器精利,出没于泗、镇、柳、庆、恩南一带,下与钦、廉诸匪相流通。此拿彼窜,飘忽无常,杀人火村,视为常事,大为地方害者六七年”。1904年王和顺所部已有3000余人,活动在武鸣、忠州、新宁、隆安、宣化、上思等地,并北至马山、上林、都安、宾阳一带与柳州方面的陆亚发起义相呼应,后与黄五肥、滕正宜、黄三等相联合,力量更为壮大。这年冬天,王和顺率精锐五六百人回据宣化县四塘大桓村,清军副帮带吴胜贵率团勇前来剿捕,被王和顺部击毙30多人,吴帮带中弹毙命。接着,王和顺部在宣化之潭洛圩与清军战后转入武鸣,与当地黄五嫂、周特先部联合,攻高井寨巡检司,击毙巡检司巡检程宪章。继而回师五塘、二塘,围攻团总林绅,怒杀曾掘铲王和顺祖坟的林绅等4人。为此,清军管带谭炳荣、夏文炳、裴广德及宣化、武鸣县令被“摘顶”,限令捉拿王和顺,率兵围攻那安村。王和顺同清军抗战,又毙团总李守信等人。清军团练步步围攻,王和顺义军处处与敌抗战,直到1905年以后,起义才逐步衰败。

南宁一带起义的另一重要人物黄五肥,永淳县壮族人,“会党”首领。他与王和顺所部活动于同一地区,相互联络,攻击州县乡村。早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六月,黄五肥据隆安,击毙清军柳庆镇总兵马盛治于丁当桥.1904年初,黄五肥率起义部众千余人活动在宣化、武缘(武鸣)交界地方,左江道观察余诚格遣统领陆荣廷率清军往攻。遭义军设伏,毙敌数十名,击毙清兵管带黄锦仁,督带覃秋被击重伤。三月,黄五肥、王和顺义军聚于武缘之陇烈,联合滕正宜、周特先、蒙特七等约3000人,分扎于陇洞、乔建等地,遂据永康州、罗白县。广西提督丁槐率官军攻永康之屯村、陇巩、岜炭、艮赖等地,黄五肥率义军与清军鏖战两天两夜,突围时牺牲。滕正宜,南宁八塘人,壮族农民,“会党”首领。其部有时独立战斗,有时与王和顺、黄五肥等会合,攻击州县。1904年初据宣化县之五塘,清军团练攻之不克,后转战思恩属之安定土司地。五月初,滕正宜义军于邕江之乌望河面截击清军巡逻船队,击毙船长2名及丁勇、团练50余人,船队几乎覆没。胜利的义军转战于宾州境,与那里的起义首领黄四相会合,有众六七百人,据上林之三里圩。关云培亦是南宁地区“会党”的著名首领,据隆安之乔建圩,在与清军相遇而发生激战时,不幸牺牲。其妻仍率部七八百人与清军团练继续坚持战斗。

以柳州为中心的“会党”起义,势力更强。1903 年初,柳州北部雒容、永宁、永福一带,与柳城、融县相通,境内以四十八界为中心,周围300 余里的地方,有覃老发领导的起义,队伍有五六千人之众。永宁、柳城、雒容三州县之清军团练分三路围攻四十八弄。义军于油麻界大败清军、团练,毙敌200余人,清军管带周天长率残部夺路而逃。柳州知府祖绳武以阴险狡猾的手段派人多方引诱,将覃老发杀害于中渡。19046月,爆发以陆亚发为领导的柳州起义。陆亚发,宣化县大塘坪壮族人,曾在苏元春防军当过哨长,后被裁减而成为游勇,活动在柳庆地方,曾攻陷南丹州和东兰州,后被清廷招抚,编为绍字营,陆亚发为管带,驻柳州。19046月,清廷借故调绍字营往广州,以便乘机歼之。陆亚发觉事有诈,乘机于柳州发动起义,攻占府衙及马平县衙门(驻柳州),放出所有被关押的犯人。接着占领电报局、支应局,夺库银20余万两,攻下柳州兵备道衙门,夺得枪械弹药无数,以枪械武装犯人,发展了起义队伍。柳州知府祖绳武因城失守而畏罪自杀。起义的成功,府衙及道台之守军300多人倒戈加入起义军。柳州附近的“会党”队伍也纷纷投入起义军,起义军从1000余人扩大到6000余人。起义军据城3 天后即退出柳州,其中一路由陆亚发率领进入雒容、永宁之四十八弄,与覃老发余部相会合,战斗于雒容、永宁、永福、柳城一带,并向省城桂林进逼;一路由诸大、欧四率领,经柳州向融安、罗城进发,战斗于庆远府境。陆亚发到四十八弄与原来覃老发部会合后,势力强大,控制着柳州通往桂林之要道,西可通庆远府境,并威胁着桂林,为清政府所恐惧。于是两广总督岑春煊,集7 省官兵、团练围剿四十八弄。陆亚发之起义军于油麻奔与清军战斗7 7 夜,牺牲惨重。最后,陆亚发在古板饭洞被俘,遇害于桂林。四十八弄遂被清军团练所攻占.起义军归于失败。诸大、欧四率领起义军向融水、罗城进发后,先与清军战于三防,后攻陷罗城,进入思恩五十二峒,攻占思恩县城。清廷令丁槐调道台龙济光、统领陆荣廷,率清军团练数千人围攻五十二峒。诸大、欧四起义部众万人与清军战于思恩之广南、官桥等地,最后都壮烈牺牲,被屠杀者三四千人,斗争也失败了。

辛亥革命前夕壮族地区大规模的“会党”起义,是由于清王朝行将灭亡时政治上的极端腐败,吏治不修,经济上残酷勒索,增税加捐,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游勇生活无着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而爆发的。起义遍及广西、云南、贵州所有壮族地区。夺城池,杀官绅,给清王朝在壮族地区的统治以最沉重的打击,使清朝统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综观“会党”起义,有如下的特点:一是“会党”的力量是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及游勇,他们行动的目标是反对封建官府豪绅,没有革命纲领,纯属群众自发性革命运动。二是以“会党”为主要组织形式,聚众拜台,“堂会”林立,具有浓厚的封建帮会色彩。三是分散性,各“会党”之间虽有相互呼应配合,但无统一的组织指挥,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充分显示了壮族和各族人民的伟大力量,使后来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因此受到极大鼓舞。孙中山指出:清朝的“军队在任何战场上都不足与我们匹敌,目前爱国分子在广西的起义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他看到了广西起义的群众基础,从而选定广西作为革命党人发动武装起义的重要地区。不少“会党”首领在“会党”起义失败后投奔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继而回来召集“会党”旧部,投入辛亥革命的斗争中.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3#
发表于 2010-12-26 21:55: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孙中山革命党人在壮族地区领导的几次起义

19058月底.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它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组织。壮族的留日学生曾汝璟、曾彦等参加了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初,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又在越南河内设立同盟会的总机关,其目的是领导广东、广西、云南三省的革命活动,发动武装起义。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便利,壮族地区“会党”起义失败后,其首领王和顺、黄明堂、关仁甫等人都先后进入越南,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的民族革命思想和同盟会制订的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民国的革命纲领。并接受任务回到广西联络各地“会党”起义余部和“新军”,先后在广西南部地区发动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和钦防上思起义及云南河口起义等,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而浴血奋斗。

一、19079月钦州、防城起义

由于清政府为筹集巨额赔款、还借款和“新政”款,加税增捐,搜刮民众,引起民众强烈不满。1907年春、夏之际,钦州之那彭、那丽、那思(俗称“三那”)爆发了以刘思裕、陈鸿畿为领导的人民群众抗捐斗争,参加抗捐者2万余人。两广总督周馥调遣道员郭人漳、北海镇总兵何长清前来镇压。抗捐斗争失败,刘思裕牺牲,余众退入十万大山。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看到“三那”人民的英勇斗争的形势,乘机任命已加入了同盟会的王和顺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同黄兴一起进入钦、防,联络“三那”起义和“会党”旧部,发动钦廉防城起义。95日,王和顺、黄兴率部200余人攻打防城,驻守城内的清军起而响应,一举攻而占之,杀知县宋鼎等官吏。防城的壮族和各族群众热烈欢迎革命军,并拿起武器加入革命军的队伍。攻占防城后,王和顺以“南军都督”的名义发布了《告两粤同胞文》 、《 告海外同胞文》 和《 招降满洲将士布告》 等文,揭露清政府黑暗统治,宣传革命军行动之宗旨,号召广大民众起来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新的民主制共和国。接着,王和顺、黄兴指挥革命军东进攻打钦州。由于钦州清军已有准备,城防坚固,难以攻克,于是挥师北上攻打灵山。沿途得到壮、汉各族人民的热烈响应,不断加入战斗队伍,使革命军队伍迅速发展到千余人。革命军正猛攻灵山县城之际,各地清军源源而来支援灵山守敌。革命军既要同灵山之守敌激战,又要同前来增援的清军作战,腹背受敌,战斗相持数日,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不得已而分散退入上思境的十万大山。此次钦州、防城之役虽然失利,但它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运动过程中在广西发动的第一次重要战役,队伍的基本力量是“三那”抗捐余众和原来的“会党”旧部。它标志着壮族农民革命运动已从自发的“会党”斗争自然地转变到接受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领导。这在壮族历史上的意义是巨大的。

二、190712月镇南关起义

镇南关曾是壮族人民和清朝抗战部队大败法国侵略者的战场。22年后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壮族人民又积极投入了战斗。这次起义原计划攻占镇南关后直取龙州、南宁,建立根据地,进而北伐桂林,以达长江。孙中山在策划镇南关起义时,任命黄明堂为“南关都督”、凭祥土官李幼卿为“副都督”,具体指挥镇南关战役。黄明堂(图三九),钦州大寺壮族人,曾参加“三合会”的反清斗争,后又参加“三那”的抗捐斗争,失利后入越南,成为活动在中越边境的游勇首领,后接受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而加入同盟会。李幼卿出身于土官,但对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极为不满,遂在越南加入同盟会,投入推翻清朝统治的起义斗争。

1907122,黄明堂、李幼卿率领一支活动在中越边界的由“会党”、游勇组成的武装队伍100 多人,一举攻下清军控制的镇南关,占领右铺山三炮台,缴获清军各种大炮16门,枪400余支,取得作战的胜利。第二天(123)孙中山率领黄兴、胡汉民等同盟会要员上镇南关,对黄明堂、李幼卿的战斗胜利表示祝贺、嘉奖,激励义军将士继续奋勇杀敌,并亲自指挥发炮,轰击敌人。对革命党人武装攻占镇南关,清王朝十分震惊,立即下令给道台龙济光、统领陆荣廷“克日会合进攻,立即克复,毋得稍涉延缓”。龙济光、陆荣廷紧急纠集数千名清军,分四路向镇南关反扑,争夺战非常激烈。黄明堂率领的起义军坚守镇南关阵地,与十数倍于义军的敌军激战7 7 夜,终因敌众我寡,武器弹药补充不及而被迫退入越南,以图再举。镇南关之役,是壮族人民同汉族人民一道为参加辛亥革命而进行的又一次战斗演习。对这次起义,孙中山于战后致南洋同盟会的信中写道:弟自攻破镇南关之后,默察广西全局,大有可为。月来所图,较前极有进步。盖我军苦战八日,未尝少挫,军心坚定,无虑涣散。而各乡民,视革命如亲友。不独乡民为然,即各处团练亦多暗附。以军心民心而论,诚可无优。盖革命军之根本已立矣。” 从孙中山的这一评论,不难看出壮族地区人民对辛亥革命的积极支持,以至投入起义斗争的行列,同时也可以看出革命党人对壮族地区人民对革命的支持和参与表示钦佩与信赖。

三、1908 3-5月防城、上思之役

镇南关起义虽然失利了,但革命党人并没有放弃在广西举行武装起义的计划。19083月,孙中山任命黄兴为中华国民军南军总司令,在越中边境组织“会党”、华侨200多人的武装队伍进入钦州、东兴,沿途得到壮、汉等各族的欢迎和支持,群众纷纷加入,队伍很快发展到600 多人。他们先后在小峰、大桥、马笃山一带屡败清军,击伤管带龙某,擒哨官数名,收降清兵数十,接着向上思进军。清将郭人漳率官军数千包围革命军,黄兴组织“敢死队”以炸药夜袭敌营,使清军自相惊扰,不战而溃,“闻革命军之名,辄望风披靡。兴于是横纵于钦、廉、上思一带,如入无人之境”。“是役也,兴以数百人,转战月余,大小数十战.所向无前,先后破清兵逾万。而数百人中.死伤不过数人。”但由于革命军步步深入,战斗历久,弹药渐罄,后援不继,不得不再次分散,复入越南。这是孙中革命党人与“会党”联合在壮族地区发动的第三次起义。

四、19085月云南河口起义

1908年春,孙中山在部署黄兴率部进入钦、防、上思发动起义的同时,任命黄明堂为总指挥、关仁甫和王和顺为副总指挥,组织领导云南河口起义,计划攻打昆明。关仁甫,广西上思县人,壮族,与王和顺同为“会党”首领,后在越南加入同盟会。1907 8 月间,受孙中山之委派回到故乡上思县联络“会党”和民团队伍,响应钦、廉、防城起义。后组织了100多人的武装队伍进攻东兴、上思。1908 5 月,黄明堂、关仁甫、王和顺率领的300多人武装队伍从越南攻仃云南河口并占领之,击毙清军河口督办王玉藩,收降清军600 余人。攻占河口后,兵分两部,一部坚守河口。一部由关仁甫和王和顺率领北上,连克新街、南溪、坝西,直逼蛮耗和蒙自。河口的失陷和义军的向内地发展,使清政府十分恐慌,电令云贵总督锡良调清军前来抵御,并电令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紧急调军前去共同堵剿。正当起义军攻占河口,进军节节胜利之际,孙中山即委派黄兴前往河口督师指挥。黄兴在前往河口途中,被法国殖民统治者拦截不能前往支援,由于起义军得不到支援,弹粮俱绝,被迫退守河口,与清军苦战一个多月,终因寡不敌众而退入越南。数百人的义军队伍退入越南后又为法国殖民统治者所不容,被迫解除武装,遣往新加坡,起义告失利。

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防城、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具体组织指挥者大多是壮族同盟会会员,革命军的基本队伍是原来的“会党”队伍和游勇队伍,他们之中既有壮族,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为推翻清政府而共同斗争。

五、参加广州“三?二九”起义

1911年4月27(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派遣黄兴为总指挥,率100多人的“敢死队”攻打两广总督衙署。这就是近代史上有名的广州“三?二九”起义,是武昌起义前夕革命党人举行的最重要和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参加这次战役的广西籍志士有20余人,其中韦姓者有韦云卿、韦统铃、韦统淮、韦荣初、韦树摸、韦五洲、韦四海、韦北、韦裕明、韦能宝等10多人,占一半以上。在广西,韦姓是人数众多的大姓,他们绝大多数是壮族。韦云卿,永淳县(一说南宁)壮族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190712目的镇南关起义和19085 月的云南河口起义。1911427参加攻打两广督署时与清军靡战不利,退守源盛米店、不幸受伤被俘。在审讯时,他痛斥清王朝统治的腐败黑暗,慷慨陈述他投入革命车争之经历,说:“我今日既以身许国,精神更壮。”就义时年仅38 岁。 他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韦统铃、韦统淮、韦荣初、韦树模4人都是平南县人,参加攻打两广督署的战斗,英勇牺牲,是七十二烈士之列。他们都是壮族人,邹鲁《黄花岗烈士事略》 中的记载提供了依据。载云:“韦统铃,平南县川一里都兴村人,父昌,…… ,以反清复明为志,洪杨起义时(即太平天国起义)投其族人韦昌辉部下,抵南京,官至千夫长”;韦统淮与韦统铃、韦树模、韦荣初几位烈士皆为韦平公之后裔,世居故乡,性格相似,年龄相当,平时在一起,形影相随。广州起义时,几人毅然下广州参战,并下了战死的决心。韦统淮行前嘱其兄统潮曰:“侬不幸,父母早世,余妻又亡,此行未必生还,遗孤烦兄抚养。” 这些记载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韦昌辉族人”,韦昌辉是壮族,金田起义时率领全族100多人参加起义。既是韦昌辉族人,当是壮族无疑;二是“侬不幸”, “侬”:壮语,弟弟之意。操壮语者自然是壮族的了。这4个人居同一地,又是形影不离的同辈兄弟,皆是壮族,可信。韦云卿、韦统铃、韦统淮、韦树摸、韦荣初等,参加广州“三?二九”起义,下为革命拼死的决心,作战勇敢,或在战场上饮弹捐躯,或被俘就义,可歌可泣,如孙中山所云:“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可传世而不朽!”壮族人民同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共创辛亥革命之伟业。继为太平天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之后,再一次为辛亥革命铭刻丰碑。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4#
发表于 2010-12-26 21:56: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壮族人民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1911年(辛亥年)1010,在全国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推翻清朝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全国各省纷纷发表通电脱离清朝政府,宣布独立。壮族地区是革命运动高涨的地区之一。武昌起义和清政府被推翻的消息传来,壮族地区各族人民欢呼沸腾,梧州、浔州、柳州、南宁等地的革命党人加紧活动,召集政界、学界、商界和各地民军,对政府当局施加强大压力,要求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在柳州、柳城、雒容、忻城等州县的民军(民军实际上是会党起义后坚持斗争的壮族农民武装队伍),南宁的革命党人为广泛联系民军,设立“民军征集所”,重点征集在四塘、五塘一带坚持斗争的王和顺、滕正宜等会党起义旧部;浔州的革命党人不仅团结拥护革命的进步人士,而且团结、组织贵县、桂平、平南、武宣、藤县一带的民军进攻浔州。团结和联络各地民军,壮大革命力量,给梧、柳、南、浔等中心城市政府当局以强大的压力,从而先后宣布独立。各地纷纷宣布独立,对广西当局是强大的压力。1911117广西宣布独立,并推举沈秉堃为广西都督,王芝祥和陆荣廷(武鸣壮族)为副都督。不久,沈秉堃和王芝祥先后离开广西北伐,陆荣廷当上了广西都督并掌握了军政大权,开创了“桂人治桂”(实际上是陆荣廷治桂)的历史。

武昌起义后的第二天,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成立,废除清朝年号,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1912ll日,孙中山于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 日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然而在北京,清政府的大权却落到袁世凯的手里,他指挥清军南下武汉,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面对袁世凯的军事进攻,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却采取妥协让步的态度,孙中山声明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当即辞职,让袁世凯当总统。这一妥协态度,使袁世凯篡权有了可乘之机,他开始了镇压革命党人,复辟帝制的阴谋活动。

由子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引起革命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愤慨。19137月,孙中山发动和领导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声明脱离袁世凯北洋政府,宣布独立。在广西的柳州,以刘震寰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兵变,围攻府衙,并召开各界人士大会,宣布袁世凯勾结帝国主义镇压革命党人的种种罪状,并通电讨伐袁世凯。壮族人民支持和参加了讨袁斗争,革命党人农实达、龙禹门等壮族志士在讨袁的战斗中牺牲。

19155月,袁世凯为了称帝,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为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以换取日本的支持。1211 日,袁世凯复辟称帝,年号“洪宪”,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全国各族人民更为震怒。孙中山立即发表《讨袁宣言》 ,痛斥袁世凯的卖国称帝,发动了讨袁护国战争。云南省首先通电全国,宣布独立,蔡锷、李烈钧、熊克武、唐继尧等云集昆明,组织护国军北伐讨袁。19113 ,广西都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参加讨袁。袁世凯为镇压护国运动,兵分三路向云南进攻。其东路,令其心腹、广东都督龙济光假道广西进攻云南。龙济光派遣其兄龙觑光率20营约8000人至百色,然后分四路向云南开进。陆荣廷遣部将黄自新、马济、陆裕新等率军于百色,田东一带伏击,收缴龙觑光部,缴获枪械万余,银60万元。龙觑光全军覆没,解了云南护国军的后顾之忧,打乱了袁世凯的作战计划。接着陆荣廷在柳州宣布讨袁,并就任广西都督兼两广护国军总司令,进军湖南,大举讨袁。同年4月中旬,陆荣廷与梁启超在广东肇庆成立护国军两广都司令部,岑春煊为都司令。5月上旬,改都司令部为中华民国军务院,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副抚军长,陆荣廷等为抚军,与袁世凯北洋军相对抗。66,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中死去,80多天的皇帝梦结束。

陆荣廷在辛亥革命前曾残酷镇压过壮族地区的“会党”起义,镇压过革命党人发动的镇南关起义,维护已风雨飘摇的清朝统治,是有罪过的。但在武昌起义后,看到清朝灭亡的形势已不可逆转,因而赞成广西独立,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就任广西都督后,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广西临时约法,吸收不少革命党人参政,给人民以有限的民主,尽管不很情愿,但却是一种进步。可是后来又接受袁世凯的委任,并镇压柳州的“二次革命”,这又是他严重的罪过。反复无常是军阀陆荣廷政治生涯的特点。后来孙中山发动护国讨袁,陆荣廷也参加了讨袁运动,并做出了贡献,称他“再造共和”未免言过其实,但其讨袁的行动在客观上对历史的前进起了推动作用,不能抹煞。陆荣廷起家行伍,其将士多是亲信,而且多是壮族,他们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应该给予历史的肯定。一手扶植陆荣廷、曾做过两广总督和邮传部尚书的岑春煊,在武昌起义后曾通电要清帝退位,后来又参加“二次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其积极的这一面,也是不可否定的。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5#
发表于 2010-12-26 21:57:00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桂系集团的统治

桂系集团作为军政地方实力派,是近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从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上看,有旧桂系集团和新桂系集团之分。这两个集团对广西的统治,旧桂系从1911年至1921年,新桂系从1925年至1949年,共计36年之久。其势力范围以广西为中心,曾扩展到湖南、广东和安徽,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地方实力派。以陆荣廷为首领的旧桂系,是中法战争后在左、右江壮族地区聚合的散兵游勇,受清朝招抚以镇压会党而结成军人小宗派,后在辛亥革命广西独立时兴起,并在护国、护法战争中发展形成的。1921年粤桂战争后,旧桂系逐步衰落,而从中崛起了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纮为首领的新桂系。在孙中山的支持下,新桂系统一了广西。他们在追随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中逐步壮大起来。大革命失败后,新桂系在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抗争中几起几落,在残酷镇压左、右江苏维埃运动后巩固了在广西的统治地位,于抗日战争中再度发展,并最终附和蒋介石集团。抗战胜利后,他们一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面又企图在国共斗争中谋求以“李”代“蒋”. “划江而治”,搞当代的“南北朝”。结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中,与蒋介石独裁势力一起被驱逐出中国大陆,从此走向覆灭。桂系的形成发展及其所谓“桂人治桂”, “建设广西,复兴中国”口号的推行,对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较深的影响。

第一节 旧桂系集团的兴衰

一、旧桂系的草创

旧桂系是在19世纪末的中法战争结束后,从左、右江壮族地区开始发迹的。

1884年至1885年发生的中法战争,壮、汉等各族参军参战的人很多。后来成为旧桂系集团首领的陆荣廷,就是这时期投入清军参加抗法的。

陆荣廷,字干卿,壮族。年幼而孤,流浪行乞。广西武缘(今武鸣)县垒雄村的破产农民。壮名特宋,讲粤语的人称他阿宋。后到龙州,做过烟馆侍仔、厅衙号役、船上帮工,在清军中做过卫牟。后组织“三点会”,成为小首领,常出入中、越边境。中法战争爆发后,率众加入清军唐景崧景字军,为“先锋营”,驰骋抗法斗争前线,名声渐起。18854月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将抗法部队就地大量裁减。法国亦根据所签条约,逼迫清政府将“在中国境内会合意图往剿法国所保护之民者”,一律予以“解散”。被裁减的士兵失去生计,进退无路,遂持械上山,被称为“游勇”。他们和各地会党相结合,游动于广西及云南、贵州边境,其中以广西左、右江地区为最多。邕宁人王和顺、陆亚发,龙州人游维翰,武鸣人陆荣廷,是清末广西会党、游勇首领。按出身地域和所操方言不同,会党游勇又分成“广帮”、“客帮”和“土帮”。来自左、右江一带的绿林会党和游勇,一般都是壮族人,操壮语,被称为“土帮”。主要活动在壮族聚居的左、右江地区及红水河流域和云南、贵州等与广西相连的地方。

陆荣廷率领的“土帮”会党游勇,主要活动于左、右江一带及中、越边界,常出入越南,不断打击法国占领者,颇得民心。越南有不少侬人,也参加他们的队伍。18928月,陆荣廷率众在越南那兰袭击法军,击毙法国多威大卫官兵23名。由此,陆荣廷会党游勇队伍渐得洋枪武装,声名显赫.“慕义者渐来归,至数千人”,为法国最忌恨,屡向清政府抗议,扬言要进兵广西讨伐。清政府惧怕为此又开边患.命广西提督苏元春剿灭陆荣廷会党游勇。但苏元春仪招抚而已。陆荣廷受招抚后,被编为清军建字营,任管带,后升至巡防营统领,所属谭浩明、韦荣昌、莫荣新等人充哨长。后来陈炳焜、黄培桂、林俊廷、申葆藩、曾少魁等先后投陆荣廷麾下,逐渐结成了以陆荣廷为中心的军人小集团。

1898 年至1904年,广西爆发了李立廷、游维翰、王和顺、陆亚发等领导的会党游勇起义,南以南宁、北以柳州为活动中心,横扫州府,斩杀官将,几遍于广西,声威大振,众达数十万人。清朝迫于内外压力,对会党游勇起义实行“剿抚兼施”,命四川总督岑春煊南下镇压。

岑春煊,壮族,广西西林人,因此又名岑西林。系岑氏土官后裔,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子,光绪举人。1900年后,历任甘肃布政使,陕西、山西巡抚,四川总督。1903年,奉旨调署两广总督,兼办广西军务,剿办广西会党游勇起义。1903年至1904年间,岑春煊按朝廷旨意不用桂军,先后调邻省清军重点围剿右江地区壮、汉各族会党游勇起义,捕杀该地区起义首领游维翰于乐里,并提拔重用陆荣廷,令其以原来游勇首领的关系,招抚右江地区各路会党游勇。百色、凌云、西林、田东、田阳、东兰、南丹及云南的广南、富宁等地的会党游勇,有的投入陆荣廷部下,不服招者相继被镇压。接着陆荣廷又奉命北上,协同云南入桂军首领、道台龙济光征讨柳州、庆远地区陆亚发、欧四、诸大会党,攻下柳州、四十八弄和五十二峒,颇受岑春煊赏识。岑春煊奏报朝廷,准授陆荣廷为右江镇总兵。1905年春,陆荣廷回师左江镇压龙英、下雷、安平等地会党游勇。与此同时,与官军迂回激战于邕宁、武鸣一带的王和顺、关云培、黄五肥等各部会党游勇终因寡不敌众,也先后失败。陆荣廷在岑春煊的扶持下,势力不断膨胀,称雄于左、右江壮族地区。

二、广西独立与旧桂系的形成

旧桂系是在辛亥革命广西独立前后各种政治势力的较量中,因缘际会而崛起的。

1905年至1907年,崇尚新学,倾向进步的广西青年学生纷纷前往日本、欧洲留学,计有260多人,其中不乏壮族子弟。留日学生邓家彦、陈协五、刘崛、曾彦等六、七十人,先后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成为广西首批革命党人。其中靖西县的曾汝璟、曾彦,是壮族中最早参加同盟会的革命志士。他们还鼓励和帮助凌发彬、陈鲁、张丙朝、邓鸿韶、邓鸿绪等壮族青年东渡日本留学,接受革命思想。1906 年,陆荣廷经岑春煊向清朝廷保荐,赴日本考察军事,与广西留日学生过从甚密,得以引见于孙中山,并由曾彦介绍加入同盟会。从1909 年起,广西留日学生陆续回国。各省的同盟会会员也借各种关系进入广西活动。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全国革命运动的逐步兴起,广西新、旧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也日益尖锐起来。广西的局势起了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首先表现在广西革命运动的继续勃兴。鸦片战争后,广西反清的会党起义此伏彼起。19108月,同盟会会员刘古香、李德山又在柳州发动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它扩大了革命影响。大批留学生中的同盟会会员回到广西,成为会党起义被镇压后再次突起的新军,在广西形成了很大的势力。

其次是立宪派势力的借机发展。广西的立宪派,是从1897 年前后康有为在桂林讲学,组织成立圣学会开始伸张的。后来戊戌变法失败,康、梁亡命海外,但在桂林仍有体用学堂(1902 年改建为广西大学堂),为广西在思想文化上的面向世界,开一代新风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维新立宪派后来演变为保皇派,与孙中山的革命派形成尖锐对立。清末重臣岑春煊,于1906年向清朝荐举张鸣岐任广西巡抚,龙济光为广西提督。张鸣岐接受立宪派的思想,为了稳定局势,借革命勃兴和清朝衰微之机,从外省罗致蔡锷、赵声、郭人漳、庄蕴宽、钮永键、李书城、何遂、耿毅等一批同盟会会员到广西来,推行改良主义的“新政”,以东洋模式编练新军,兴办实业,派人出国考察、留学等,使广西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在他的主政下,从府署到军队,大都是湖北、湖南、河北、安徽等外省来的“新派”官员。他们自成系统,并与清朝旧官僚结合起来,把持广西军政各界,歧视广西籍各级官员和学生。清朝末年,广西从府署、咨议局到军队,几乎无处不是立宪派旧官僚的渊蔽。1910年张鸣岐升任两广总督后,湖南人沈秉堃继任广西巡抚,河北人王芝祥为布政使。一切萧规曹随,专权弄柄,成为革命的一大障碍。

再者,与革命的兴起和立宪派专权相关,就是封建守旧势力的集结。清朝末年,因苏元春以“纵匪为患”被弹劾,一批旧官僚受牵落马。他们纷纷投奔陆荣廷足下,如崔肇琳、李静诚、陈树勋、李开先、韦锦恩、苏绍章等,将重兵在握的陆荣廷拥为新主.成为陆荣廷所依重的谋士。各地方豪绅团董亦投靠陆荣廷,以求苟且生存。陆荣廷便成为封建旧势力在广西的代表,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19116月,清朝诏命原广西提督龙济光调任广东陆路提督,陆荣廷接任广西提督。陆荣廷从龙州移驻南宁。以陆荣廷为首的南宁提督府,既对桂林立宪派旧官僚的广西抚署阳奉阴违,又与活动于民间基层的革命党人若即若离。

革命派、立宪派、封建军阀派三股势力的矛盾和斗争,形成了广西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三派势力中,起初革命派与执掌政权的立宪派的矛盾是主要的。1911年旧历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失败,参加起义的革命党人回到广西,与浔州、梧州、南宁、柳州、桂林方面的革命党人分头宣传,组织民军,鼓动新军,发展革命力量。他们遵照孙中山、胡汉民的旨意,把手握重兵的陆荣廷作为争取的对象。陆荣廷对革命派的请求合作,只以“赞成革命,时机未到”为词以对,而静观局势的发展。19111010日革命党人发动和领导的武昌起义一举成功,湖北、湖南、广东等省相继脱离清朝政府,宣布独立。117日,迫于清朝名存实亡,各省断给广西“协饷”,桂林同盟会组织的新军、学生准备举行武装起义,加上梧州已率先宣布独立和各市县纷纷响应的强大压力,广西巡抚沈秉堃宣布广西独立。基本上由立宪派和清朝忠臣组成的咨议局变成了议院,甘尚贤任议长,推举沈秉堃为广西军政府都督,王芝祥、陆荣廷为副都督。督府“除抚院改为军政府,咨议局改为议院外,一切机关用人行政均仍旧制”。革命、独立只给广西换了一块新牌子,立宪派旧官僚攫取了革命的成果。

革命党人及倾向革命的新军对此无比愤慨,准备以武力推翻以沈秉堃为代表的冒牌军政府。他们利用广西各民族的革命情绪和地方情绪,提出“广西省广西人之广西”, “桂人治桂”口号。坐镇南宁、政治上多变的陆荣廷,顺势发出“我父兄子弟苦沉沦久矣”, “兹者以汉人办汉事,荣廷复以桂人办桂事”之声与之呼应,给沈秉堃施加压力。这时,从南洋回来的革命党人王和顺,在西江下游与刘古香一起组织民军,准备攻占梧州,进取广西各地,给沈秉堃的广西军政府以更大的压力。在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下,119日,桂林巡防营旧军哗变,都督沈秉堃慌忙逃匿。南宁方面以太平思顺道李开先,龙州新军标统陈炳焜为首,致电省议院,推举陆荣廷为广西都督。广西军、商、绅、学各界也通电已独立的各省,拥护陆荣廷主桂。陆荣廷称“惟迫于大义,不敢固辞”,表示同意接受广西都督职。接着,广西军民联席会议在南宁召开,议决由革命党人组成广西军政府。但是软弱的、无武装力量作后盾的革命党人掌握不了大权,乃以陆荣廷为都督,责其督师响应孙中山北伐。陆荣廷大权在握,省议院亦无力抗拒,也只能接受现实。陆荣廷审时度势,即率兵25个大队北伐,声言“廷此一去,誓灭此朝食,有死无退。获凯歌立奏,廷当任地方,共同治理,决不敢置身事外。”并强令桂林广西军政府从藩库拨付饷银百万两,以资北征。沈秉堃在广西已无法立足,带领数十名亲兵悄然离桂。不久,王芝祥亦以“援鄂”为名开拔。陆荣廷登上广西的最高统治地位。

1911年11月24,陆荣廷通电各省,宣布就任广西都督职,并接受革命党的建议,组成军政府,派革命党人分赴各地联络和调查响应北伐的民军,委任刘崛、王冠三、任墨卿、李应元分别为梧州、柳州、南宁、浔州民军征集所所长,从中征集训练民军l 万余名,以期达到“首在推倒清朝政府,次在保持地方治安”,实现“桂人治桂”的目的。接着,陆荣廷亲率数千人自南宁乘轮东下至梧州,一路扫荡扰乱地方的山盗艇匪,以定地方。191228,陆荣廷在桂林正式上任广西都督职,改军政府为都督府,下设军政、财政、教育等司,以陈炳焜、严端、唐钟元分任各司司长,并在各地设府,任命各府府长。在原桂林陆军小学堂的基础上创办桂林陆军速成学堂,在南宁开设南宁中学校。至此,陆荣廷终于掌握了广西的军、政、财、文大权。陆荣廷出身于游勇、绿林会党,其用人多凭宗派行帮。这样,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军阀集团便形成了。

三、旧桂系在广西的统治及其势力的扩张

1912年,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登上广西的统治舞台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加强了与孙中山革命党人的联系,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2月,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它的软弱性,在“南北议和”中屈服于北洋军阀袁世凯的军事压力,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袁世凯军政大权在手,逼宣统皇帝溥仪下诏宣布退位,并表示“拥护共和”。孙中山要求袁世凯到南京就职,以防其专制独裁。袁世凯拒不就范,坚持建都北京。粤督陈烔明对袁世凯抗议。16日,陆荣廷致电声援粤督,并声言“迁都北京如果实行,陆荣廷当亲率精兵百队,随陈粤后,克日出发,与各都督会师中原,务望前敌诸公,努力争持。”并致电孙中山:“国都地点现在必定南京,袁公未到南京之前,孙大总统万万不可退位。”孙中山表彰陆荣廷“倡言率师北伐的勇敢无前精神”。旧桂系在危难时期站在孙中山一边,在革命派及群众中赢得了一个进步的形象,对巩固其地位是有利的。

旧桂系在袁世凯公然违抗众意于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仍以孙中山此前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榜样,以广西都督府的名义公布《 广西临时约法》。约法规定,“凡本国人居住广西境内者,皆为广西人民”,“人民一律平等”。但又同时颁布了《 广西官制大纲》,规定“都督代表广西政府,总揽政务”;“都督统帅全省水、陆军队”。都督之下设直辖官房和政务司,各司其职,一切得听命于都督。“都督对于政务司所发命令,认为不适当时,得取消或令自取消之”,而不需通过议会。旧桂系以法律的形式,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旧桂系为“统一广西军政”,建立自己新的统治体系,撤销南宁军政副府和柳州、梧州、龙州军政分府,对广西全省建制实行重新编定,府设府长,县设知事,目的在于把革命党人排除于政权之外。接着督剿各地会党武装,并将省会从桂林迁到南宁,以巩固其统治之基础,形成南拒法越,北抗湘鄂,西窥滇黔,东望粤穗的主动格局。旧桂系统治地位稍得巩固,陆荣廷便以“南北统一”为名,靠到袁世凯那边去了。陆荣廷称:“袁公调和南北,其热情天下共见。”袁世凯遂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义,正式任命陆荣廷为广西都督,授陆荣廷陆军中将并加上将衔。1913l,又命陆荣廷以都督职兼摄广西行政长官。后又改都督为督军,行政长官改为民政长,都督府改为督军府,新组民政公署,下设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司。将前清广西11府改划为桂林、柳江、苍梧、南宁、镇南、田南六道。并在壮族地区继续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为了适应新的行政建制,旧桂系对旧有的军制实行改编,将全省南北新军和老巡防营的一部分整编为两个师,陈炳焜任第一师师长,驻兵于桂林;谭浩明任第二师师长,屯守于龙州。两师南北呼应,拱卫南宁。后又编一个陆军混成旅,黄榜标为旅长。此二师一旅,为旧桂系的嫡系部队和主干力量,其余的巡防队一律改编为国民军共7个军,各以统领率之;第一军谭浩明,驻龙州;第二军黄培桂(后林俊廷),驻百色;第三军龙觐光,驻邕、梧;第四军夏约白,驻玉林;第五军刘古香,驻柳州;第六军陈朝政;省防军秦步衢,驻桂林。后取消省防军,设南宁警察厅,韦文林任厅长。又将原有的水师4个军分别改为水上警察厅;梧州以陈凯为厅长,辖桂林、昭平二分署;浔州以李立廷为厅长,辖柳州、贵县分署;南宁以马德龙为厅长,辖驮卢、平塘二分署。整个旧桂系约有兵员2.6万人,布防于广西各地。以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从拥护孙中山到投靠袁世凯,并在袁世凯的“正统”之下,建立其统治体系,表现了旧桂系政治上的投机性,亦是其封建军阀、旧势力本质的必然。

旧桂系在镇压“二次革命”中,强化了自己的统治。1913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与之对立的国民党人宋教仁,激起革命党人及全国人民的震怒。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宣誓“非去袁不可”。袁世凯兴兵讨伐。孙中山及岑春煊要求旧桂系支持“二次革命”。但旧桂系却声言“只知有国,不知有党”。陆荣廷公然暴露背叛其早年加入同盟会的初衷,与袁世凯的“中央共安危”。旧桂系陈兵粤湘边境,压迫宣布脱离袁世凯而独立的革命党人,并以大量兵力、饷械支持被袁世凯任命为广东正、副镇抚使的龙济光、龙觑光从梧州进攻广州。在旧桂系镇压“二次革命”的过程中,老同盟会会员、宁明壮族人农实达在南宁策动独立,被以“结党叛乱”为词而杀害。武昌首义者之一的蒋翊武被旧桂系杀害于桂林。同时,旧桂系柳州巡防营统领刘古香因响应孙中山“二次革命”,组织和参加讨衰而遭受杀害。先后被陆荣廷旧桂系杀害的还有王冠三、李友梅、吴挺生、吕士宾、龙禹门、黄体仁、张继元、李秉辅、周毅等壮、汉各族革命党人。由于陆荣廷旧桂系镇压革命党人“有功”,深得袁世凯的器重,“特授以勋二位,用彰殊绩”。通过镇压革命党人发动的“二次革命”,旧桂系的统治地位暂时得以巩固,并为它后来势力的扩张打下了基础。

191512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加紧密谋复辟帝制,遭到孙中山革命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孙中山的支持下,于云南昆明组织护国军兴兵讨袁。各省先后脱离袁世凯中央而宣布独立。1916 年初,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广西进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革命形势又高涨起来。在这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的时候,进退维谷的旧桂系陆荣廷先以桂林镇守使陈炳焜暂代广西都督职,托病回到老家武鸣宁武,静观局势的发展。终于在315通电全国,宣布广西独立,就任两广护国军总司令职,与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一起签署、发布讨袁檄文,指责袁世凯“猛虎班羊”, “玩五族于股掌,希万世之帝王”。决心联合“三省父老兄弟”, “洒涕中原”, “誓除专制之余腥,重整共和之约法”。

旧桂系陆荣廷从拥袁到反袁,是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和各派反袁力量所促成的,同时也是旧桂系与北洋军阀既勾结又矛盾,袁世凯以龙济光压迫陆荣廷,陆不得不反抗的结果。

1916年春,蔡锷率军攻四川叙、沪,李烈钧统兵经桂攻粤。袁世凯除派大兵入川应战外,又命龙济光派龙觐光率军由粤经桂攻滇。311 日,陆荣廷从柳州电令百色黄自新、马济、陆裕光,率军10余营从龙觑光背后进击。龙觑光四面楚歌,请求息兵停战,并令其子龙运乾(陆荣廷亲女婿)致电谭夫人(陆荣廷之妻),请求“救命”。谭夫人遵照陆荣廷指示,要前线的马济“勒令龙军缴械,而贷觑光父子一死”。马济、陆裕光将龙觑光部就地缴械遣散.缴获山炮10余尊,机关枪30余挺,步枪7000余支。陆荣廷以所缴龙觑光枪械组编武卫军10个营。315,陆荣廷在南宁与梁启超、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等联名致电各省,宣告广西独立,陆就任两广护国军总司令,梁启超任总参谋长,陈树勋任广西政务厅厅长,并发出《致北京最后通牒电》,令袁世凯辞职。广西起兵讨袁并宣告独立,客观上给西南各省护国军的战斗以极大的支持和鼓舞,护国战争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有力地推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好转。

4月初,陆荣廷下令桂军30个营由莫荣新率领挥师入粤。5月,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在广东肇庆成立,为推动旧桂系讨袁而奔走的岑春煊被推举为都司令,梁启超为参谋。后都司令部改为西南军务院,推岑春煊、陆荣廷、刘显世等为抚军,唐继尧为抚军长。组织护国军六个军一个旅,其中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等都是旧桂系的部队。在军务院的筹划下,陆荣廷以粤桂联军总司令的名义率谭浩明、马济、陆裕光等部进军湖南,湘督汤芗茗被迫宣布湖南独立而北遁。李烈钧的护国军由广西入广东经粤北进军江西,被龙济光军夹攻于北江韶关。陆荣廷即电莫荣新进军广州,把龙济光赶到海南岛.旧桂系既得广,又支持李烈钧部北进江西。66,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中和护国军的打击之下暴亡。黎元洪继任总统,任命陆荣廷为湖南督军,陆谦辞不就。后又命陆荣廷为广东督军,陈炳焜为广西督军。陆以病不就广东督军职,而以谭浩明为广东督军。1010,总统黎元洪嘉奖陆荣廷“再造共和”之功,授予“勋一位”和“一等大綬嘉禾章”。19173月,特命陆荣廷为两广巡阅使,改谭浩明任广西督军,陈炳焜为广东督军。陆不就两广巡阅使职,隐居故乡宁武。但桂粤事无不经宁武者。这时,统治两广的旧桂系,兵力约7万人,拥有德、捷等西洋武器装备.

袁世凯暴亡之后,黎元洪、冯国璋相继为总统,但实权掌握在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手中。段祺瑞“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以武力统一南方。于是1917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召开非常国会会议,恢复《 临时约法》,展开护法战争。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为元帅。孙中山以陆荣廷“再造民国,勋在宇宙”而请其“速出主持大计” 。但陆荣廷并未就位,而是拥护冯国璋,反对段祺瑞。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与护法军政府的护法战争目标相一致。191710月,陆荣廷以谭浩明为总司令,率粤桂军5.4 万余人进军湖南,段祺瑞的北洋军败退,段亦被迫辞去国务总理职务.冯国璋任命新的内阁总理,电请全国“罢兵息争”。陆荣廷听命于岑春煊,于1128日通电停战。粤桂联军总司令谭浩明宣布兼任湖南军民政事,湖南便成为旧桂系统治范围。

19181月,旧桂系莫荣新以4万兵力雄踞广东,以实力排斥孙中山。于是,旧桂系与孙中山摩擦迭起。13,孙中山命海军炮轰莫荣新督署,桂、孙矛盾激化。410,广州非常国会举行第七次会议,护法军政府秘书罗家衡提出废除大元帅,改设总裁的改组案,选举唐绍仪、唐继尧、孙中山、伍廷芳、林葆择、陆荣廷、岑春煊等7 人为总裁,实行合议制,排斥孙中山的领导地位。旧桂系的势力控制了广东。孙中山斥“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北如一丘之貉”,愤而离粤。西南地方实力派以军政府名义支持北京政府冯国璋,并发出通电“拥护约法”。南北各派代表议和,护法战争结束。在这一系列复杂的斗争中,旧桂系以其武力为后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武装扩张到15万人以上,统治桂、粤、湘三省,成为号令西南的地方实力集团。

四、粤桂战争与旧桂系的衰落

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后,陆荣廷旧桂系所部谭浩明、陈炳焜、莫荣新先后被北京的北洋政府任命为广东都督,控制广东军政大权,引起广东军民的强烈不满,“粤人治粤”之声迭起。1919年冯国璋死后,直系和皖系矛盾尖锐,不久引发战争。旧桂系为了巩固其在广东的统治,一方面与直系新主曹锟谋求妥协,支持和怂恿其部属吴佩孚由湖南抽师北上应付直皖战争,以解除直系对粤北的威胁。另一方面又展开与云南督军唐继尧争夺驻粤滇军统帅权的斗争,将其李根源部和李烈钧部夺入桂手。

19207月,直皖战争以皖系失败宣告结束,直、奉二系共掌北京政权,曹锟任总统。旧桂系为争取主动,欲乘势剪除驻福建漳州并日益壮大的粤军陈烔明部。为争夺广东地盘,桂、粤矛盾升级。孙中山趁此机会,电令徐绍祯组织“救粤军”数千人由江门进攻广州,拉开了粤桂战争的序幕。旧桂系挥师北指漳州,粤桂战争爆发。

陈烔明是以孙中山委任的“援闽粤军总司令”名义率大元帅府警卫军20营挺进福建漳州的。面对旧桂系的进攻,陈烔明以“粤人治粤”, “广东人不打广东人”为号召,奋起迎战。旧桂系马济、林虎、沈鸿英等部共10万余人,在“广东军政府陆军部部长”莫荣新的统帅下,分三路向漳州进军。8月中,桂军沈鸿英部在河源首先失利。旧桂系中的粤籍官兵纷纷倒戈。粤军将领许崇智、邓铿攻占潮汕,桂军大败。桂军主帅莫荣新及沈鸿英、韦荣昌等重要将领,因不服被陆荣廷宠信的马济在前线擅下命令,声言“不为马家打天下”。将帅不和,军心离散,导致失败.陈烔明在海外华侨及广东军民的声援下挥师回粤,形成讨桂大势。旧桂系分崩离析。9月,陆荣廷致电莫荣新不再固守广州:“民心已去,守之有损”,令其收缩兵力。 孙中山则电请湘军谭延闿、赵恒惕及海南岛、高雷、钦、廉民军南北夹攻桂军。1027日,岑春煊、李根源等军政府要员离广州去香港,莫荣新走上海,马济、林虎收容溃败官兵5-6万人退回广西。29日,陈烔明粤军占领广州,粤桂战争以旧桂系失败而告结束。旧桂系虽失去广东富庶之区,但并不甘心失败。陆荣廷接受北洋政府委任的粤桂边防军务督办之职,所部谭浩明、李静诚分别任广西督军、省长,林虎为边防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屯兵玉林、陆川等处;沈鸿英为第二路军总司令,驻贺县、富川、钟山一线;马济为第三路军总司令,扎横县、贵县郁江沿岸。以韦荣昌为总指挥,驻于梧州,组织10万兵力,准备对粤用兵。

19214月,非常国会在广州举行,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陆荣廷、谭浩明等联名通电,与北洋政府共同反对广东另立政府。孙中山命陈烔明进军肇庆,直趋梧州。又命许祟智部由北江直指桂林。湘军赵恒惕、黔军谷正伦、滇军朱培德、赣军彭程万等响应孙中山号召出兵桂北,配合陈烔明合击旧桂系。623,桂军刘震寰部在梧州倒戈附粤,粤军进入广西。25日,桂军各部溃退。粤军占领梧州,沿江直捣浔州,韦荣昌通电降粤。8月,附粤桂军韦荣昌迎接粤军进南宁。陆荣廷偕谭浩明退守龙州,并命谭浩澄率部占靖西,意欲连结中、越边界一线。粤军沿左、右江攻占龙州、靖西,陆荣廷残部遁入越南。而散在广西其他地区的旧桂系各部,或如沈鸿英之“独立”,或如蒙仁潜之“自治”,统治广西10年的旧桂系集团遂瓦解。桂、粤交兵,壮、汉各族人民深受其苦。桂军在溃散中,抢掠左、右江的壮、汉、瑶、苗各族人民,以不值分文的纸币夺民衣食。土匪趁势蜂起,打家劫舍,人民如煎于鼎釜。而陈烔明的粤军,壮民称之为“东军”,拉“革命”作虎皮,搜刮淫掠,所向为墟,故而引起广西壮、汉各族人民的抵抗。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6#
发表于 2010-12-26 21:58: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桂系的兴起和瓦解

一、新桂系的兴起和两广统一

旧桂系崩溃后,粤军总司令陈烔明师驻南宁,控制广西,孙中山藉陈烔明粤军势力,任命广西临桂籍老革命党人马君武为广西省省长,随军开府于南宁。但陈烔明与孙中山目标各不相同。陈“欲据广东自治”,搞封建割据;而孙中山则想以两广为基地,“主张组织大规模的中国国民党,以北伐为目的”。所以,陈烔明的粤军司令部与马君武的广西省政府貌合神离。1921年,马君武以粤军为后盾,将广西划分为邕宁、横州、浔州、柳州、百色、龙州等6个行政区,次年3月,将广西省政府所属军队一律改编为梧州、浔州、武鸣、百色、玉林、柳州、泗城、桂林等8个路警备军。这时,溃散各地的旧桂军则纷纷打起“自治”的旗号,划地为牢。林俊廷、韩彩凤、陆福祥等拉拢并推出拥护孙中山的黔军总司令卢焘(广西宜北壮族人)为桂军总司令。1921124,孙中山于桂林设北伐大本营,与南宁的马君武遥相呼应。翌年,陈烔明所属粤军退回广东。孙中山命所属部队由广西分两路潜经梧州、韶关进逼广州。6 月,陈烔明发动叛变,被孙中山所属部队赶往潮汕。广西省长马君武因失去军队支持而无法立足,遂赴广州投孙中山。广西“自治军”的始作俑者蒙仁潜、林俊廷相继自封为广西省省长。旧桂系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广西又陷入混乱局面。

与此同时,旧桂系驻玉林五属的李宗仁部和退守百色壮族地区的黄绍竑、白崇禧部逐步兴起。李宗仁是广西临桂县人,早年入陆荣廷旧桂系办的陆军速成学堂和将校讲习所,后入旧桂系林虎部任连长、营长。粤桂战争桂军失败后,李宗仁从广东退回广西玉林,归附于陈烔明粤军,自称“粤桂边防军第三路”以自保,任统领。陈烔明回粤后,李率部数营两千余人进驻六万大山,整军经武等待时机。白崇禧亦是广西临桂人,保定军校毕业后回广西。黄绍竑、黄旭初均为广西容县人,原来均在旧桂系马晓军模范团分别任营长等职。李、白、黄等人都是旧桂系中的新派人物,接受过现代军事政治教育的军人,他们在军阀混战的过程中逐渐倾向孙中山、马君武,当时具有一定程度的革命性。1921 7 月,马晓军模范团在百色宣布追随孙中山革命,被盘据在该地区的旧桂系残部刘日福、陆云高“自治军”所攻击。马晓军率部突围至灵山后离职去广州,将部队交给黄绍竑。黄率部投奔原已投粤后又叛粤的旧桂系残部沈鸿英,被任命为旅长,与沈部冯葆初旅共驻梧州。白崇禧在百色战斗中负伤,辗转到广州治疗。他们与孙中山取得联系,“终于决定参加以三民主义建国为号召的广州革命政府” 。孙中山委任黄绍竑为“广西讨贼军第一军总指挥”,白崇禧为参谋长。他们在粤军师长李济深的支援下,通电就任“广西讨贼军第一军”各职,向广西内地推进,并与玉林方面自封为“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的李宗仁部合作。李宗仁又改其部为“定桂军”,自任总指挥。

1923 10 月,北洋军阀政府看到广西空虚,为破坏孙中山利用两广为革命基地的计划,委任陆荣廷为“广西全省善后督办”。陆于11 10日回到南宁,企图“东山再起”。白崇禧与李宗仁即将二军合称“定桂讨贼军”,乘陆荣廷北攻桂林沈鸿英部南宁空虚之时攻占南宁,推李宗仁为“定桂讨贼军”总指挥,黄绍竑为副总指挥,白崇禧为前敌总指挥兼参谋长。陆荣廷部被沈鸿英包围于桂林,后突围入湘。后沈鸿英亦被白崇禧赶出桂林。李、白、黄接着又分兵消灭桂南、桂西的旧桂系残部,广西全境几为他们所控制。

1925 年3 月12 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谋求一方霸主的云南唐继尧,以大本营副元帅之职,命龙云率3 个军由滇出桂下粤,又令其弟唐继虞统3 个军经贵州、湘西出武汉。二军目的在于会攻两广,坐镇广州。李、白、黄利用在粤滇军范石生同唐继尧的矛盾,请广州国民政府令其率兵经桂回滇讨唐。龙云抢先占领南宁。范石生部与李宗仁部会合于昆仑关,包围南宁。白崇禧从桂林出师击败唐继虞于柳州,断龙云之援军。龙云退出南宁。白崇禧部回师桂林,消灭沈鸿英部2 万余人。至此,广西逐步统一,成立“广西全省绥靖督办公署”于南宁。广州国民政府任李宗仁为督办,白崇禧为参谋长,黄绍竑为行政长。1925 年,各地的“自治军”被消灭,国民党广西省党部成立,新桂系终于掌握了全省政权。

1926 l 26 日,广州国民政府派汪精卫、谭延闿到广西慰问桂军将士,与李宗仁、黄绍竑就两广统一问题进行会商。后李、黄派白到广州,与国民党政府进一步协商两广统一事宜。3 25 日,国民政府通过两广统一方案,将李、白、黄的桂军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白崇禧为参谋长,黄绍竑为国民党党代表。6 月,改督办公署为广西省政府,黄绍竑为省主席,广西的统一,使李、白、黄首次掌握广西大权。两广统一,为孙中山革命党的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北伐战争的发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李、白、黄则着眼于利用广东的财源,以解决广西“地瘠民贫”, “财源有限”的困境,谋将来自我的发展。

二、新桂系的形成

1924 年国共合作建立后,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广西一批壮、汉族青年投军入学。广西的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大好的革命形势,为北伐战争打下基础。

1926 年初,广东革命政府准备北伐。4 月,李、白、黄的桂军于湘桂边界支援倾向广东革命政府的湘军唐生智部,赶走吴佩孚、叶开鑫部北洋军阀势力。7 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为北伐军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总长,白祟禧为参谋次长兼前敌总指挥。李宗仁率第七军随北伐西路军进军两湖,屡报捷音,并支援蒋介石中路军,征讨江西孙传芳部,皆有战绩。白崇禧指挥东路军入福建、上海。黄绍竑驻守广西地盘。

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4 18 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7 15 日,汪精卫在武汉公然反共。黄绍竑自上海电令黄旭初、黄华表等在广西实行“清党”,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广西的革命运动被镇压下去。许多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遭到杀害。

1928 年,李宗仁先后被任命为武汉政治分会主席和第四集团军总司令。白崇禧为该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率领李品仙第十二路军由京汉线参加“第二次北伐”。12 29 日,奉系张学良“东北易帜”,北伐“完成”,全国“统一”。在北伐过程中,广西、湖南、湖北和京、津地区,都在李、白、黄势力的控制之下。他们名义上服从“中央”,实则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自成系统,成为与蒋介石相抗衡的强大军事政治集团,新桂系终于形成。

1929 3 月,爆发蒋桂战争。蒋介石利用新桂系内部俞作柏与李宗仁、白崇禧的矛盾,遣俞作柏策动重要将领李明瑞、杨腾辉于前线倒戈拥蒋。新桂系在战争中惨败,李、白被迫逃亡国外。蒋介石命俞、李、杨回师主桂。9 27 日,俞作柏和李明瑞又跟随张发奎反戈讨蒋。蒋介石任命吕焕炎为广西省主席,杨腾辉为第四编遣区主任,讨伐俞、李,俞、李败走。蒋桂之间的关系反复叵测。11月,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先后回桂,在新桂系旧部的拥护下,于南宁组织国民党改组派的“护党救国军”,李宗仁任总司令,黄绍竑任副总司令,白崇禧任前敌总指挥。李、白、黄新桂系重掌桂局。

193045 月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爆发。新桂系出师湖南支援冯玉样、阎锡山,兵败于衡阳,退回广西。后黄绍竑因主张“息兵和谈”而与李、白不相合,辞去广西省政府主席职投蒋。1932 年,新桂系重组班子,黄旭初为广西省主席。恢复“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番号,李宗仁任总司令,白崇禧为副总司令,叶琪为总参谋长。李宗仁以“国府委员”长驻广州,省内事务由白、黄、叶主持。

新桂系重掌桂政后,于1935 8 月,通过《广西建设纲领》,宣称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指导,“穷干苦干”,致力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大建设”。提出以“建设广西,复兴中国”为目标,“以最大努力,从事军事建设,充实民族自卫能力”,推行“自卫、自治、自给”的“三自”政策和“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兵于募”的“三寓政策”。通过“组织”和“训练”步骤,使“民团组织”成为各项建设的推动力量,目的在于巩固统治和壮大实力,以争夺全国的统治权。

新桂系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视壮族聚居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心腹大患,加紧实行严酷的镇压。1926 2 月,新桂系龚寿仪团“围剿”东兰农民自卫军,制造惨绝人寰的“东兰惨案”。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新桂系在田南道、镇南道,分别成立“清乡总办”,镇压左、右江工农运动。派刘日福率军进攻东兰壮、瑶族革命人民,以恶毒的“清野”办法封锁圩镇乡村。193034 月间,新桂系梁朝玑部剿灭以龙州为中心的左江革命根据地。1931 3 月,新桂系派廖磊率第七军一部及地方民团大举进攻东兰、凤山革命根据地。同年11 月,又派张发奎第四军协同廖磊军对东兰、凤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清剿”,大批屠杀革命人民。次年秋冬,廖磊军对东兰、凤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清剿”。白崇禧从百色到凤山、东兰亲自督战。重点对西山纵横三、四百里的弄场实行层层进逼搜索,焚屋烧寨,大批捕杀革命人民。强令壮、瑶族人民搬出山弄,到指定的“集中营”居住。成立“东、凤善后委员会”,对壮、瑶各族人民勒索核发“良民证”, 实行军事统治。与此同时,新桂系还对桂平、平南的壮、瑶、汉各族革命人民进行“清剿”。新桂系的形成和统治,使广西各族人民深受其害。

三、抗日战争中新桂系的发展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新桂系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推动下,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主张“抗日救国”。李宗仁在广州对记者发表关于中日问题的谈话,力主“立即对日作战”。

1933 年,李宗仁在广州发表“焦土抗战”论。认为政府、军队抗战固然重要,而中国的每一分子亦责无旁贷。1936 6 1 日,陈济棠、李宗仁等趁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蒋介石大举进攻西北红军之机,在两广发动反蒋运动,宣言北上抗日。新桂系的部队2.5 万人于月中进抵湖南衡阳附近,湖南湘军立即响应。蒋介石则兵压西南,策动粤系空军40多人驾机投蒋,粤军将领纷纷附蒋。陈济棠被迫下野,李宗仁离粤回桂。蒋介石欲借此机消灭新桂系。李、白、黄抓住“抗日”旗帜,声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与蒋对抗不屈。蒋调兵50 万包围广西,企图以武力解决,但又顾忌与新桂系开战于“剿共”不利。后在程潜、何应钦的调停下与桂系言和,承诺“抗日”,并以国民政府名义任命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为军事委员会常委,黄旭初为广西省主席。新桂系表示服从“中央”,准备整编军队北上抗日。1936 12 12 日西安事变爆发后,李、白联名致电周恩来,赞同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努力。次年6 月,中共中央代表张云逸到达南宁与李、白商谈合作抗日。

1937 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全面的抗日战争。8 4 日,白崇禧赴南京就任国民党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职。新桂系将常备军14 个团扩充为44 个团,被统编为第十一、第二十一和第三十七等3 个集团军,分别以桂系将领李品仙、廖磊、夏威为总司令。李宗仁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徐州,统军驻防于津浦路一线。1938 4 月,在李宗仁的指挥下 ,桂军及其他友军在台儿庄歼灭日本侵略军2 万多人,取得国民党战场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后撤入皖西、豫南,在大别山区开展抗战,以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为主,建立大别山根据地。李宗仁、廖磊、李品仙、夏威等相继兼任安徽省主席。抗日战争时期,新桂系先后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随枣战役、豫南鄂北战役、桂南会战、豫湘桂战役等重要战役,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做出了贡献。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曾一度比较开明,允许八路军在桂林设办事处,吸引一批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到桂林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使“桂林文化城”名盛一时。在抗日战争中,新桂系的官兵中有许许多多的壮族子弟。他们以高度的爱国热忱拼死抗战,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中华民族的生存,以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扶绥县人173 师中将师长钟毅,在鄂豫边界苍台抗日前线宁死不屈,被誉为抗日民族英雄.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抗日战争期间,新桂系在后方强化军事统治,增加税赋,以配合前方的战争和巩固其在广西的统治。

(一)实施兵役法,建立广西学生军。为了保证和扩大抗日兵源,1938 3 26 日,新桂系颁布《兵役法广西施行条例》,实行征兵制度。当时全国各地实行募兵制,而广西则实行征兵制,规定18 40 岁的男子必须服兵役。兵役分国民兵役和常备兵役两种,着重于常备兵役。常备役分现役、正役、续役三类。18 30 岁男子须服现役,为期3 年,通过抽签入营服役。现役期满后退伍转入正役,至40 岁为止。壮族和其他各民族的壮丁,由原来的民团转入兵役轨道,但民团组织仍然存在。实行征兵制,大批的壮族子弟应征入伍,或上前线打仗,或修路架桥、开辟机场,或担任运输支援前线。在抗战中,新桂系乘机发展其武装力量。为了充实部队,新桂系除大量培养训练军政干部外,还从1936 6 月起,组织“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广西抗日救国学生军”,规定高中以上的学生必须实行军训,每期3 个月。第一期学生军3000 人,先后从南宁赴桂林、湘桂、粤桂、黔桂边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各县也组织学生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主要从各大、中学校中征集300多人组织第二届学生军,于1937 10 月在桂林集训2 个月,后开赴鄂豫皖抗日前线。1938 11 月,征集第三届学生军,成立学生军团共6000 余人,以第十六集团军夏威任司令官。学生军团人员有许多是来自南宁、柳州、百色、龙州等地区的壮族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广西学生军,是广西战场上的重要一员,不论在前线,不论在后方,敌占区的两侧,游击区的四方,都有他们的足迹。”在壮族地区,他们或同敌寇和奸伪作战,或发动沦陷区群众罢市,抵制敌伪“军用票”, 或动员壮丁脱离敌占区。实行兵役法、民团、学生军制度,成为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扩大武装力量的主要途径。

〔二)强化军事统治,镇压共产党和异己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新桂系为保持其在广西的统治地位,加强了保安措施。1940 4 月,将广西划分为12个行政督察区和保安区,在全省实行军事控制,柳州、桂平、宜山、武鸣、南宁、百色、天保、龙州等壮族聚居区被认为是“多事之区”,都设立保安区。对乡、镇、村、街实行长官负责制,擅离职守者,给予撤职、拘留或50元以下的罚金。1937 8 月,对都安县壮族群众反对检验私枪一事,曾出动县警和民团2000 余人围困数月之久。为排除异己,新桂系以“托派”罪名枪杀其内部的王公度,谢苍生等人。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更是竭力镇压。1937 年,新桂系当局逮捕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黄松坚及原南宁工委巡视员莫凡西、南宁市委书记彭懋桂等6 人。6 月,南宁区民团杀害中共那马中心县委负责人李凤彰、徐泽长等4 人。1939 1 月,万岗县民团截捕中共广西省工委特派到右江地区开展抗日工作的黄孔修、李艳芳,并杀害于百色。2 月,万岗、东兰两县民团1000多人,“围剿”东兰西山革命根据地。6 月,田东县军警包围那恒屯,捕杀中共天(保)向(都)田(东)中心县委书记韩平波等12 人。1940 3 月.赴皖南的广西学生军汤凤英等中共党员及进步人士45 人,被新桂系通缉迫害。皖南事变后,新桂系逼走桂林八路军办事处李克农等人。1942 7 9 日,逮捕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苏曼及工作人员罗文坤、张海萍等,随之被捕的桂林、灵川、临桂等县共产党人30 多名。1943 1 13 日、15 日发生了“一?一三”、“一?一五”事件,在玉林、南宁等地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及进步人士。新桂系在抗战中不忘“反共”、“剿共”,消灭异己,并在各地查封进步书店、报馆、学校和群众团体,摧残革命进步力量。

〔三)加强征税征粮,办仓敛财。1937 7 13 日,广西当局在各县办理村、街仓库。规定每村、街设一公仓,每年由所谓有余粮的农户以累进方式进行摊派,征集入仓,为该村、街的公产,由村、街公选委员保管。每村、街又提出若干,储存于乡公所,以济贫村。贫农可无息借谷,但归还时每百斤多交若干斤,以补损耗。并下令禁止熬酒,节约粮食,以此救济战时饥荒。但由于政治腐败,农村政权多为豪绅掌握,这些措施适成为乡村封建统治势力敛财之道,或名不符实。1939 12 月,广西各县市组织行动委员会,由县长、民团司令、县参议长、县党部负责人、驻军长官各l 人组成,专办征兵、征夫、征粮等事宜。他们中不少人以抗战之名,趁兵荒马乱之机从中敛钱财,掠夺各族人民口粮。又成立广西税务管理所,实施营业税征收章程,所有壮族地区圩镇,货无巨细,层层征收。为了广开财源,新桂系派大批兵工到南丹、上林、贵县、靖西等地开采锡、金、锰等矿产。1941 3 月,广西省政府规定党、政、军公务人员每人每月从薪水中扣出一半左右,认储“节约建国储蓄”。一般居民“力多者多储”,少者每人月储l 元。抗日战争期间,广西壮族和其他各民族既遭受日寇践踏之苦,又受新桂系盘剥之灾,加上溃逃兵勇一路劫掠,“所有民间遗下之农禽牲畜,尽被九十七军官兵搜杀食用。” 壮族及其他各民族百姓的生活十分艰难。

由于新桂系在抗日战争期间加强种种统治措施,增强军事力量,故其势力得以发展。抗战胜利时,李宗仁被升为北平行营主任,管辖第十一、第十二两个战区和河北、山东、察哈尔、绥远、热河等5 省以及北平、天津、青岛3 个市。白祟禧任国民党国防部长、军委副参谋总长。黄旭初为广西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部司令。新桂系不仅重新控制了北伐战争后期从京、津、两湖等地到广西的广大地区,而且控制了安徽,政治势力和军事实力大大膨胀。

四、新桂系在解放战争中的溃亡

抗日战争胜利后,新桂系将流亡百色的广西省政府迁回桂林,极力贯彻国民党中央军令、政令“统一”的专制政策。他们和蒋介石高喊“和平”、“民主”,实际上是在蒋介石的指挥下,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

1946 6 月全面内战爆发后,新桂系首先在华东战场上失败。1947 2 23 日,新桂系的第四十六军被人民解放军消灭于莱芜战役。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后,国民党成立九江指挥所,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兼任指挥官,统辖苏、豫、皖、湘、鄂、赣6 个省,负责“围剿”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后来白崇禧又被任命为战略顾问委员会主委兼华中“剿总司令”,驻守汉口。为了争夺最高统治地位,李宗仁竞选担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副总统。1948 11 月以后,国民党相继在辽沈、淮海战役中惨败,在无可奈何中做出“和”的样子,将华中“剿总”改为“华中军政长官公署”,以白祟禧为长官。1949 1 月,平津战役结束,北平解放。蒋介石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和新桂系“和平运动”的压力下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新桂系名义上登上了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宝座。李宗仁同意中共提出的八项和谈条件,并派张治中、黄绍竑等到北平谈判。但白崇禧宣称“应备战以求和,勿求和而忘战”,妄图以“总体战”对抗人民解放军,暴露了新桂系假和谈的阴谋。4 11日,黄绍竑将北平谈判的结果带回南京向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何应钦等报告。南京政府否决北平谈判达成的条款,公开暴露新桂系假和谈面目。4 21 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23 日,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李宗仁却飞回桂林,白崇禧从武汉迁署衡阳。8 4 日,长沙和平解放。9 13 日,在衡宝战役中新桂系的精锐部队第七军被人民解放军消灭,其残部约17 万人向广西溃退。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在全国的执政舞台几已崩溃。

在广西,新桂系为了保住其统治地盘,一方面谋求与广东搞“粤桂联防”,一方面在广西扩充兵力,通令全省恢复民团制度,组编各市县民团后备队,加紧所谓“戡乱”活动。1948 11 月,广西省政府颁布《 戡乱时期广西健全基层组织办法》。省主席黄旭初亲赴广州商谈两广联合“剿共”。19495 月,新桂系杀害与中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将梁翰嵩。7 月,广西绥靖公署成立6 个督导团,到各军政区督察“剿匪”和强化治安、民政、财政等,成立新兵训练处,到处抓壮丁,增补兵源。10 月至11 月间,白崇禧回到桂林,布置实施“总体战”计划,推行“一甲一兵一枪”运动,成立“总体战督导团”,分赴广西6 个军政区督战,作最后的挣扎。至11 25 日,桂林、柳州、梧州先后解放。李宗仁从南宁飞往香港,迁居美国。从11 27 日至12 11 日,人民解放军在岑溪、容县一带歼灭国民党第十一兵团残部4000 余人,击毙兵团副司令胡若愚;在博白歼灭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三兵团司令张淦所率的新桂系部队2 万余人,张淦被俘获。12 3 日,白崇禧、李品仙、黄旭初逃到海口。4 日,南宁解放.新桂系残部2 .2 万余人在逃往钦州湾的过程中,被人民解放军消灭于小董、钦州。11 月,五星红旗插上镇南关。国民党第六绥靖区司令官张光玮在百色地区的西隆县城率部起义,靖西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赖慧鹏起义,桂西军政区司令官莫树杰接受和平改编。至此,溃退入广西的新桂系和国民党其他部队,除l 万多人漏逃到国外以外,其余悉数被歼。1950 年至1951 年,新桂系的残余势力在广西,各地暴乱,被人民解放军清剿歼灭37 万余人,终告彻底覆亡。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7#
发表于 2010-12-26 21:47:00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
     

     


    


    


    
宋代土司制度的实行,使壮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领主制转变。社会生产力得到新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教育的进步。在这一时期,壮汉文化交流逐步广泛,出现于羁縻时期的壮族民间“土俗字”在此时流行起来,许多山歌、唱本、师公调都使用这种“土俗字”作记录。封建中央王朝采取以教化辅助统治的政策,在壮族地区兴办学校、书院,推行科举。尤其是明代后期至清初改土归流的实行,封建领主制度代替了奴隶制度,基本消除了土司时代各自为政、相互攻掠的混乱局面,加强了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桂西壮族聚居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各种书院、学校、乡间私塾在明清以后逐渐遍及壮区各地,一批颇有影响的壮族封建文人成长起来。


    


    


    


    


    
第一节
     
州县学的普遍兴建科举的广泛推行


    


    


    
一、州、县学的普遍建立


    


    


    
宋以后,历代中央封建工朝加强对壮族地区的统治和开发,对教化日益重视和扩大,使壮族地区汉文化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州、县学普遍兴办起来,羁縻制时期,只有为数较少的一些郡县兴建了学校,共有州县学11 所,而且多集中于壮汉杂居地区,壮族聚居地区仅有柳州州学1 所,经过土司时期几百年的发展,不论桂东桂西、桂北桂南,不论流官地区还是土司地区,各府、州、县都基本上设有学校。


    
据广西地方志记载,宋朝在壮族地区共设置府、州、县学41所。其中隋唐时期创办、宋代修复的12所,它们是:灌阳县学、桂林府学、古县学、永福县学、柳州学、象州学、容州学、岑溪县学、博白县学、北流县学、武缘县学和灵山县学。而宋代创办的则有20所,即:来宾县学、天河县学、宾州学、陆川县学、浔州学、郁林州学、兴业县学、贵州学、宜州学、全州学、永淳县学、贺州学、梧州学、苍梧县学、灵川县学、融州学、宜山县学、昭州学、藤州学、上林县学。另外,有9 所州、县学创建时间不详,但志书有宋代修葺和迁建活动的记载,即阳朔县学、兴安县学、义宁县学、洛容县学、荔浦县学、邕州学、横州学、廉州学、钦州学等。


    
由此可知,宋代在壮族地区重建、修复和新设的州县学在数量上比前代增加了两倍多。设学的范围也由东到西,由北向南扩大,虽然大部分分布在广西的东北部、东南部和中部,而桂西的土州县还未见设学,但在壮族聚居的一些州县,如庆远、横州、融县、宜山、来宾、天河等地也出现了州县学,许多州县学校都是在庆历兴学以后相继建立的。其设置和发展的时间基本上与宋代整个教育的发展历程相吻合。侬智高事平之后,宋朝的统治者一方面在壮族地区建立土官制,另一方面则注重施以教化,兴办学校,使地方州县学的设置迅速增加。但到南宋后期,教育发展的重点由学校逐渐移到书院。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财政匮乏,无力兼顾地方学校。宋末,州县学就愈益有名无实,在壮族地区所办的州县学也不例外。


    

    
元朝恢复宋前期的学校制度。恢复、修葺了宋前期41所学校中的35所,并设置了一些专业学校,在桂林创设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各1所。由于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而当时壮族地区长期处于战乱,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不安,无暇顾及教育,致使许多州县学徒有其名,处于停滞状态。


    
明朝建立以后,为培养服务于封建王朝的人才,扩大和巩固统治基础,大力推行封建的学校教育。中央设国子监,地方设府、州、县学,乡村设社学。目的是“化民成俗,以善其乡,成德达材,以资于邦。”壮族地区的府州县学设置也因此大大地发展起来。《广西通志?教育志》统计明代广西府州县学为69所,其分布是:桂林府10所,柳州府13 所,庆远府5所,平乐府9所,梧州府5所,直隶郁林州5所,浔州府4所,南宁府7所,太平府4所,思恩府2所,思明土府1所,廉州府4所。另外还在桂林设立武学1所,培养军事人才。这69所府、州、县学,除明王朝陆续修复以前各朝设立的学校外,有20余所是在明代先后创办的。如:马平县学(在今柳州市)、罗城县学、迁江县学(在今来宾县境)、河池州学、平乐县学、恭城县学、富川县学、永安州学(在今蒙山县境)、桂平县学、平南县学、宣化县学(在今南宁市)、隆安县学、上思州学、新宁州学(在今扶绥县境)、太平府学和左州学(均在今崇左县境)、养利州学(在今大新县境)、思明土府学(在今宁明县)、永康州学(在今扶绥县境)、思恩府学(在今武鸣县境)、合浦县学、怀远县学(在今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另外,昭平县学、武宣县学、修仁县学未见于唐宋元三代,而见于明代,也可能创建于明代。


    
与宋代相比,明代州县学的设置已逐步推广到壮族聚居的桂西一带,一些土府、州也建立了学校。如:


    
思恩土府学(今武鸣县北部),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 当时明朝统治者应思恩士知府岑瑛之请,在思恩“设儒学,置教授一员,训导四员”。景泰五年(1454年),明朝廷又“从瑛请,建庙学。”土官建学自此始。


    
思明土府学(今宁明县明江镇).嘉靖间(15221566年),土知府黄承祖曾有建儒学之议,后经两任流官同知鼎力促成其事。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总督戴耀上奏要求“于府治设教授一员,量给廪生六名,其寄附太平府者,悉归本学,嗣后续增其祭祀廪饩之用,则地方可安,文教可兴。”明神宗诏悉从之。思明土府学于万厉三十五年(1607年)建成。


    
归顺土州州学(今靖西县), “归顺州儒学,明弘治年间在旧州”建立。


    
武靖土州学(今桂平县北部), “在州治南,隆庆间建。”万历末,武靖土州废,州学亦不复存在。


    
明统治者还在“改土归流”的府州县建立学校,太平府(今崇左县境)于洪武三年(1370年)改流,洪武只十八年(1395年)便“首建学校,复兴社学。”当时附近一些土州县的士子亦来附读。左州(今广西崇左县北部)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改流,万历二年(1574年)“始建学校”。思恩府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流,随后发生反改流的动乱,嘉靖七年(1528年)动乱平定后,立即建立了儒学。养利州(今广西大新县)于万历三年(1575年)改流,当年便建立州学。永康州(今广西扶绥县北部)于万历三十八年(1600年)改流,两年后创建州学。


    
明代开了在桂西壮族聚居区设立官学的先例,为清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清代从康熙起“文风渐盛”,各类学校纷纷设立。清代基本沿袭明代旧制,在各地设置府、州、县学。不同之处是在改土归流地区还增设了厅学。有清一代在壮族地区共设置府、厅、州、县学86所,其中84所在今广西境内,2 所在今云南文山境内。85所中69所是兴复前代的,16所是新办的。新办学校基本上是在壮族聚居区,它们是:


    
镇安府学(今广西德保县)、泗城府学(今广西凌云县)、太平土州学(今广西大新县)、奉议州学(今广西田阳县)、土田州学(今广西田阳县境)、崇善县学(今广西崇左县)、西林县学、东兰州学、归顺州学(重建,今广西靖西县)、西隆州学(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天保县学(今广西德保县)、恩阳州学(今广西田阳县)、镇边县学(今广西那坡县)、百色厅学、防城县学、开化府学(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广南府学(今云南广南)。


    
清代这些学校的创设,推动了壮族地区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桂西及西北部,包括左、右江流域和红水河流域及云南文山地区,各府、厅、州、县都基本设立了儒学。


    
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央王朝对教育政策的贯彻和实施也略具特殊性,如对教官资格的适度放宽等,壮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中原落后,汉文化教育起步迟,因而在教官的资格和配备、学额的配备等尚未能完全按规定办,教官往往不足额,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教职,绝大多数为各类贡生,举人是极少数,进士只是个别人,甚至还有生员担任教职的。在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上则基本上是与全国一致的。各府、州、县学所用教材都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宋时是九经、五经、三礼、三传。王安石变法期间用《三经新义》 。明时规定府、州、县学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清代则责成提调教官课令生儒诵习讲解四子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纲目、大学衍义、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书。壮族地区学校基本是遵照朝庭规定办理。


    
封建朝廷建立学校的目的,是培养服务于封建王朝的人才,以巩固封建政权的统治。对于壮族地区,封建统治者设学还在于使少数民族“经习诵”、以“训其顽犷之性”,否则“滋事多有”。通过教化来防止少数民族的反抗,达列同化的目的。有的地方官员还在中央学规基础上再颁行一些地方学校的条规。如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庆远府学教授唐仁制订了《庆远府学条规》 ,道光三年(1823年),巡按费丙章请督抚颁行全省府、州、县学,以参照实行。《庆远府学条规》分《训条》 、《戒条》 两部分,训条为:一曰敦实行,二曰居实心,三曰致实功,四曰收实效。戒条为:一戒不守学规,二戒不安本分,三戒恃矜欺压,四戒悸衿包揽。凡省内府、州、县学之生员有上述行为者,给予应有的处分。总之,是强化封建沦理道德的教育和约束少数民族学生,使之封建化与汉化。


    

    
壮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先进的中原地区相比,还处于落后的位置。早在东汉时期,中原一些先进地区已是“学校如林,庠序盈门”;隋初“讲诵之声,道路不绝”,而壮区地方学校在唐宋以后才开始兴建,大量的是在明清时期,桂东与中原相差六七百年,桂西则相差一千三四百年,但经过唐宋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对教化的不断提倡,到明清时州县在壮族地区已普遍地建立起来,仍可谓之一个很大的进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客观上加深了汉文化对壮族人民的影响,有利于壮汉文化交流,利于壮族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科举考试的推行


    


    


    
土司制时期壮族教育的发展,还表现在科举考试的推行上。


    
创始于隋唐的科举制度,经过宋朝的大力提倡,很快发展起来,成为封建社会中后期统治者选拔官员,控制人们思想的主要制度。在壮族地区也不例外。


    
其一,考试的地点固定下来。宋规定设考试场所于各路治所,广西设立专供科举考试的贡院于桂林。明、清因袭之。


    
其二,乡试中额逐步成为定制。乡试取士有定额限制开始干明洪武初年(1368年),当时规定各省定额“广西、广东皆二十五人”, 但“才多或不及者,不拘额数”。后时有增减。直至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广西定额为45名,从此成为定制。


    
其三,应试对象有了严格规定。宋代规定不许有逆人缌麻以上亲,及诸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应试。元代只限于“倡优之家及患废疾、若犯十恶奸盗之人”,不准应试。明代规定四种人不准应试:(1)学校训导专教生徒(2)罢闲官吏(3)倡优之家(4)居父母丧者。清代规定倡、优、隶、皂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不得参与考试。对壮族地区亦是如此。清嘉庆三年(1798年)“令准土司除娼、优、隶、卒…… 永不叙考外,其他平民,凡年纳粮赋及任地方义务者,概准应考。”土官往往以此阻挠土民应试。


    
其四,防止考试作弊。宋朝规定:“凡诸州长吏举送,必先稽其版籍,察其行为;乡里所推,每十人相保,内有缺行,则连坐不得举。”考试时实行“糊名”、“誉录”;不准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子弟必须复试,实行“锁院”、杜绝交通等方法,以减少作弊。清时为“严防弊窦”,实行乡、会试的复试制度,乾隆以后成为定例。同时,对受贿营私的考官和科场舞弊的考生严厉惩处。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土田州土司岑文栋之子岑照贿赂乡试办内供给官、永安州(今蒙山县)知州叶道和及其家人曾兴,代请幕友湖北举人曹文藻入场代作文章,竟然考中解元。事情查出后,传旨处斩叶道和,革去曹文藻举人,立正典刑,岑照亦处以重刑。


    
明清时,科举考试要用八股文,府、州、县学把读写八股文当作必修课,以应科举考试。这样,生徒入学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从而有做官的机会;教官教学是要争取学生及第人数增多,以博得晋升机会。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和附庸。学校办的多,科举亦推行广。壮族地区亦是这样。随着学校的普遍建立,科举在壮区也日益得到重视。封建统治者也希望通过科举,为其“用复变夷”的民族同化政策服务。


    
土司制度时期,由于有了较完善的考试制度和对壮族子弟应试的保障措施,壮族地区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逐渐增多,范围日益扩大,及第数额也不断增加。在宋代壮族地区应举之士,十倍于昔。宋代广西中文科进士共279名,比唐代增加了数十倍。唐代广西进士都分布在壮汉杂居的桂东、桂北地区,而壮族聚居的桂西地区尚无参加科举的记载。宋代就不一样了,如庆远府,宋时“声教之所登,文轸之所薄,每应书之士,不下五六百人。桂西、桂南壮族聚居的各州、府、县都出现了进士。宋时融县、宜州(后为庆远府)、邕州、象州、柳州、宣化、横州、宾州等地共有进士76 人,占宋代广西文科进士总数的24%。


    

    
宋代壮族地区科举情况虽比唐代有了发展,但与中原相比仍有距离,科举正取人数仍属不足。淳祐十二年(1252年),广南西路向上奏报考试情况:“所部二十五郡,科选于春官者仅一二,盖山林质朴,不能与中土士子同工,请授两淮、荆襄例别考”,朝廷从其请。加上壮族地区地处边远,中原士人视为畏途,不愿来任官。为了补充岭南科举选官之不足,宋朝专为广南设置了“摄试”。它是经过漕司而不经过尚书省的一种独特的考试。如周去非所云:“二广试场有三:曰科举,曰铨试,曰摄试。今铨试废矣,唯摄试、科举而已。岭外科举,尤重于中州,盖有摄官一门存焉。”


    
“摄”即代理、非正式之意。在岭南摄试,是为了就地选拔人才,这是唐代“南选”制度的继续。摄官可以转入吏部正额,但有一个过程。周去非说:“两厂得解人士,许赴漕司摄试以缺员为额。缀名者,漕司给公据、服绿、参南选,出而茬民矣。…… 摄官有三等:一待次摄官,二正额摄官,三解发摄官。待次历两任,无过,漕司再给公据印纸,为正额;又两任,漕司解发吏部,补递功郎,自是通行仕路矣。”摄官名额始50员,后减为30员,但“解额颇宽,虽左右江溪峒,亦有解额二名。”摄试的设置,扩大了壮族地区知识分子参加政权的机会。


    

    
明代科举,对壮族地区取士有一定名额和保障。上府、州、县子弟入学有增无减,学业优秀者应试出仕已不为鲜,参加科举考试与及第人数比宋时又有增加。明代魏【睿】(原文加“氵”旁)《诸夷慕学》中记载土官子弟常到流官地区参加科举考试:“两江诸土酋子弟,向慕文风尤甚,来试者曰土童。”据新编《广西通志?教育志》 统计,明朝广西常科考中进士238人(含恩赐),其中桂林府108人,柳州府34人,庆远府12人,梧州府32人,太平府1人,南宁府11人,浔州府7人,平乐府16人,思恩府3人,廉州府14人。中举人共5098人,其中桂林府2442人,柳州府556人,庆远府99人,梧州府713人,太平府74人,南宁府455人,浔州府249人,平乐府249人,思恩府163人,廉州府98人。另外,柳州、临桂、平乐、贺县、宜山、上思、镇安等府、州、县有武举124人。柳州、庆远、太平、南宁、思恩等府是壮族聚居区,当有不少中进士、举人者。


    
清代科举在壮族地区比明代有了进一步发展。雍正八年(1731年),已有土官、土目子弟“俱应童试”。嘉庆九年(1805年)朝廷规定“土民等读书应试”, “不准土司阻抑”,次年(1806年)又谕内阁:“嗣后退种土司粮田之正民、杂民,准其呈明应试”。清代科举基本上因袭明代旧制。当时广西乡试考场设在桂林王城,而童试的考试则分布于各地,土司地区也增设了考舍。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庆远设立考棚,思恩县(今环江县)学子无须再赴柳州府赶考。清初,泗城、镇安之武生员都要到南宁搭考,路程遥远,能赴考者仅及半。道光十九年(1839年),泗城、镇安府绅士上书朝廷,获准在泗、镇两府接壤之地奉议州城(今田阳县)合建考棚,便于两府武生考试。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云南广南等县也建起了考舍。


    
清初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代广西乡试首度举行。有清一代,壮族地区各地士子参加科举比明代更普遍,广西文科乡试共99科,中试举人5075名,其中桂林府2516名,柳州府258名,庆远府26名.梧州府454名,太乎府104名.南宁府331名,浔州府401名,平乐府299名,思恩府150名,直隶郁林州451名,镇安府16名,泗城府16名,廉州府53名。壮族聚居的柳州、庆远、太平、有宁、思恩、镇安、泗城7 府,中试举人共901名,当中不乏壮族子弟;文科进士585名(含恩赐),其中桂林府298名,柳州府27名,庆远府5名,梧州府5o名,太平府7名,南宁府38名,浔州府42名,平乐府38名,直隶郁林州62名,镇安府4名,思恩府7名,泗城府3名,廉州4名。壮族聚居的7府,共中进士91名,其中必有壮族子弟者。镇安、泗城两府突破了零的记录。此外,还有武科举人1104 名,武科进士57名。广东连山壮族,也有人参加科举考试,有的考取了监生或庠生、贡生。云南文山壮族亦有科举考试中试者。


    
总之,土司制度时期,壮族聚居地区,包括柳州、庆远、太平、南宁、思恩、镇安、泗城等府,共有文科进上228名,举人2248名,另外还有若干武科及第中举的。当然,这些及第中举的,不一定全是壮族人,但一般说来,壮族聚居各州、府、县的进士、举人,大部分是壮族人,则是勿庸置疑的。如果包括壮汉杂居地区的壮族进士、举人,一定还不止这些。


    


    


    
三、壮族的知识文人


    


    


    
宋以后,由于学校的兴建和发展及科举的推行,促进了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广泛传播,使一大批壮族的知识文人涌现出来。


    
宋代融县人覃光佃、覃庆元、覃昌一家三代都是宋朝进士;象州人谢泽、谢洪兄弟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一同考中进士,被称为“谢家双凤”;明代中后期科举出身的柳州人周琦、戴钦、佘勉学、佘立、张羽中、孙支强、徐养正、龙文光对当时柳州政治、文化影响较大,被称为“柳州八贤”;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宜山人周文、周立、周齐、周衮、周【王玄】(原文为左“王”右“玄”一个字)父子叔侄兄弟先后参加乡试,均中举人,被称为“五桂联芳”;清代获得“一门三总督”称号的岑毓英、岑毓宝、岑毓冥以及后来出任两广总督的岑春煊,都是读书出仕的。


    
中举及第后的壮族文人,有的出仕做官,有的在学馆教书,有的以诗文传世。其中有的成为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如宜山龙水人冯京,宋皇祐元年(1049年)三元及第,从将作监丞到参加知枢密院拜太子少师,成为宋代的一位名相。明代中期,马平(今柳州市)人徐养正、张羽中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于朝廷做官,不畏权势,刚直不阿,敢于揭发、弹劾宰相严嵩及其儿子严世蕃的贪横丑行,不幸被贬、被关,一身正气,在当时士大夫中颇有影响,受到世人的崇敬和称赞。此外,庆远府的韦昭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进士,由翰林当到大理寺丞;庆远府人韦广,明宣德二年(1427年)进士,官至巡按御史,在政治上有一定影响。


    
以诗文传世,在文学史上较有成就的壮族文人,宋代7人,明代7人,清代(1840年以前)30多人。如李璧、石梦膦、张鸿翮、刘新翰、农赓尧、黎建三、黎君弼、余明道、农余三、黄体正、黄彦坊、韦继新、韦丰华、黎申产、黄君铿、凌应梧、凌应柏、谢兰、黄焕中、韦陟云、韦麟阁、曾鸿桑、农嘉庚、黄诚沅等等,都给后世留下了不少好作品。


    
在教育方面,亦有许多壮族知识文人从教。据苏浚《广西通志》记载,明代广西郡县学中的教师,本省的教师什居其九,有的还成为有一定名望的教育家,如李璧、刘定【逾】(原文“卣”加“辶”)、张鹏展都是有名的壮族教育人士。


    
除了科举出仕的壮族知识分子外,一般粗通汉文化,其名不显于世的壮族文人数量就更多了。如贺县壮人“敦诗悦礼,所在皆有,身列胶庠者,后先相望。由明经、孝廉入仕者,且相接踵。其余耕凿相安,皆知教子弟读书识字,几不辨其为僮矣”。


    
土官中亦有不少文化人,思恩府永乐至成化间的上知府岑瑛不仅自己“好学”、“崇儒敬道”、“积书满家”,还十分热心汉文化教育。景泰间(14501456年)思明府土官黄【肱】(原文“王”旁)“喜读书”。明末恩城土州官族赵养素,“昆玉三人,咸有才名。”而他本人“幼习诗书,长[谙]韬略,……善能右军楷书,更优文词。”清乾隆间,白山巡检司土官王之纯“少年好学,博闻强记,甫应童试,遂列黉宫,具所著制艺词赋诗歌,修家乘司志,以及事记诸作,皆出风入雅,液经融中。”明万历间(15731615年),泗城土知州岑绍勋、忻城土知县莫元相、莫景隆、隐士莫震;清嘉庆间(17961820年),思明州平民黄体元等,都以汉文化素养甚高,有作品传世而被载入壮族历史,对于土司制时期壮族地区知识分子涌现的情况,明代邝露作了精辟的概括:“予游诸夷户,有【搞】(原文左“扌”右“离”)文而宗淮南者,有称诗而薄少陵者,有黜元、白而消长吉者,有谈古今而凿凿者。於戏!礼失而求诸野矣。”


    
壮族知识分子的成长与壮民族整体汉文化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壮民族整体汉文化水平的提高为壮族知识分子的成长奠定了基础,而壮族知识分子的成长又反过来促进壮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


    


    


    
四、土官的愚民政策


    


    


    
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土官在其统治区域内实行两种不同的教育政策:对土官家族,实行倡文事政策,以保证其子弟承继官任,料理政务;对于土民百姓,实行愚民政策,政治上限制土民子弟,不准其读书,经济上残酷剥削土民,使他们贫穷,没有钱读书。


    
明清时王朝虽有“土民”可以读书应试的规定,但同时又对他们的入学应试作严格的限制。如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 “议准广西土民,佃种地官之田,向听土司役使充兵,若准其应试,一经上进,势必不服差徭。其果有志上讲,退还所佃之田,实无原籍可归者,方准令土司送考。如退田准考之后,仍隐占土官田地,托避徭役,该地方官严查究处。”嘉庆十年(1805年),清廷又重申,番哨隶置等项土民,身免贱役,向不准报考,嗣后仍照旧规办理。这些规定成了土官实行愚民政策的依据。


    
首先,土官统治,等级森严。如南丹土州,人分七等,一等土官及官族,二等客人(汉民),三等目家,四等归内民家,五等哨民,六等农奴,七等家奴。规定第三等以上,即官族、汉民、目家可以参加读书考试,而广大的哨民、农奴、家奴则不能读书,更不能参加考试,怕土民参加考试后脱籍。如赵翼所云:“土民虽读书,不许应试,恐其出仕而脱籍也。田州与镇安之奉议州一江相对,每奉议州试日,田民闻【袍】(原文“石”旁)声但遥望太息而已。”又如忻城土民韦景新读书有成,报考童试,因他父亲当差兵,土司不准他报考。太平土州岜零村,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全村土民备款上交土司,请求解置免役,他们的子孙才获准出应考试。


    
其次,土官利用自己送考的权力,多方抑勒、刁难土民参加考试。据朝廷规定,平民参加科举考试须经原籍州县考录,保送府考,土司不保送,土民即无法赴考,土司利用权力,设法阻挠土民应考。太平土州(今大新县)振武庠生覃敷方考中了贡生,因没有给土官贿赂,发下的报书,土官不转给。后给土官贿赂才得报书。思明州(今宁明县)平民黄体元,由于“才高博学”,深招当地土官黄某的嫉恨,先是不准参试,后黄体元再应童子试,土官竟“讽使同考童生殴辱之,内伤而死。”这是凶残愚昧的土官统治制造的悲剧。


    
其三,土官通过各种经济盘剥来使土民无法上学。土官的官田、土目的目田要土民先予耕种,然后土民才能耕种自己的土地。还被强迫从事几十种名目的杂役,如搬砖运瓦、挑柴草、修衙建庙、扛旗抬轿、挑水煮饭、取薪守坟等等。土官还要农奴四时供奉财物,名目层出。繁重的无偿劳役,定例和不定例的实物供奉,使广大土民一年劳动到头,裹腹尚且不能,更无能力送子弟入学读书。


    
在土官愚民政策之下,能接受学校教育的只有土官、官族土目和富有的农商之家。如忻城土县在上千年的科举制度中,只中举人3名,其中莫氏土司官族2名;贡生21名,其中莫氏官族20人。清代茗盈土州(今天等县)29个有功名的人中,官族占13人,外来客人占15人,土民只l人。广大壮族农奴和贫苦农民95%以上为文盲,粗通汉文字的人不到5% 。许多地方壮人不懂汉语,明成化间,柳州山乡的壮族“能通官语惟村老。”清康熙间,云南广南壮族仍“蛮语难通”。东兰壮人“不通官语,鲜诵诗书。”白山土司壮人至道光十年(1830年)还是“官族外,解汉语者甚稀。”云南马关侬人(即壮族)直到近代才“男通汉语”。由此可见,土官的愚民政策是壮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一大障碍。当然,语言障碍是汉文化普及的另一大难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8 15:37:09编辑过]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8#
发表于 2010-12-26 21:47:00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书院的建立和发展


    


    


    
一、书院的建立


    


    


    
书院名称,始于唐代。五代时期,书院逐渐成为边读边研究学问的场所.北宋时,书院的兴办逐渐广泛,成为封建社会培养士子的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


    
壮族地区书院的初创是在南宋时期,共建了11所。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北部有:全州的太极书院、清湘书院和明经书院,桂州的宣城书院,融州的真仙书院.柳州的驾鹤书院,宜州的龙溪书院。东部有:容州的勾漏书院、思贤书院,贺州的江东书院,梧州的龙泉书院。


    
南宋书院有祀先贤、祀一个学派大师的规矩。壮族地区书院的建立,几乎都与此有关。宋代,许多被贬官员充军来到壮族地区,他们虽然离开仕途,身处逆境,但能与当地人民息息相处,并以自己的学识兴教化之风,深受人们的爱戴。所以,当他们去世之后,当地人民或立祠庙、或建院,以示纪念。广西最早的书院是容州的勾漏书院,是为了纪念吴元美在容州热心办教育之劳而建立的。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31160年),宋安抚机宜吴元美被贬到容州,在容州招士子从学,教育兴起,当地人对他非常敬佩。他病逝后,地方人士便集资在他曾经游览过的勾漏山建立书院。宜州的龙溪书院是为了纪念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而立的。黄庭坚,号山谷,江西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举进士,在文学诗词上与苏东坡齐名,世称“苏黄”。后为当朝权贵章【淳】(原文为“忄”旁)、蔡卞、赵挺之诬陷,于宋崇宁三年(1104年)被贬到宜州。他在宜州仍设坛讲学,教育青年、儿童读书写字,广开读书之风,深受壮族入民的爱戴。崇宁四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代理知州张自明与地方人士商议,在城西门外的龙溪旁黄庭坚所住故址重建山谷祠,并建龙溪书院,以示怀念。桂林府的宣城书院,是为纪念宋代理学大师张【木式】(左“木”右“式”)(谥号宣公)和出生在桂林的理学家吕祖廉(谥号成公)而建立的。合二谥为名(即宣成书院),一方面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同时也表明宣成书院的政治倾向和学术宗旨,是保持张、吕理学学派的特色。从建书院祀先贤、祀学派大师的事实可以看出,书院的兴起是与外来文人学士的积极传播汉文化有关。


    
壮族地区书院的建立,虽较中原晚,但颇有名气。据《文献通考》载:南宋全国各地书院请理宗皇帝御书赐额者有119所,其中广西就占了两所,即清湘书院和宣成书院。清湘书院是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郡守林岜为纪念北宋散文学家柳开而建立的。柳开(917l001年),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是宋初古文运动的最早倡议者之一,为“将开古圣之道时”而改名“开”。雍熙丙戌(986年)柳开出守全州2年,为全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将宋太宗赐20万钱用来建舍办学。邑人尊其故居为祀祠。南宋全州牧遂劝助捐资,于柳开读书屋改建为书院。宝庆元年(1225年)(一说宝庆三年),郡守程榆奏请理宗皇帝御赐“清湘书院”额,清湘朽院便成为南方有名书院之一。


    
元代,壮族地区未新建一所书院,只保留或发展南宋旧有的书院而已。由于壮族地区对蒙古统治者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反抗起事连绵发生。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破广西静江府,至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元灭亡止的92年间,广西共爆发过44次有较大影响的起义事件,处在这样动荡的情况下,书院、郡县学自然建得很少。


    


    


    
二、书院的发展


    


    


    
至明代,壮族地区书院经历了由衰而兴的过程。从洪武初年至成化初年的100多年间,书院很不景气。原因是明初几代皇帝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鼓励荐举、兴办官学和提倡科举方面。到了明中叶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国学制度日益败坏,科举弊端日见突出,加上在残酷的封建制度盘剥压榨下,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统治者深深感到用程朱一套办法来控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效果不快,已不适宜,因此“破心中贼”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被认定是快速办法而加以提倡。“破心中贼”的倡导者王守仁,是明王朝的重要官员,他一方面指挥官军镇压各族农民起义,为封建统治者“破山中之贼”:另方面又到处设书院讲学,宣扬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唯心主义学说,救治人心的“陷溺”,“破心中贼”。他的文武两手很得到统治者的赞赏。从此书院出于统治者的需要渐兴起来,至嘉靖年(l5221566年)达到极盛。壮族地区书院此时也进入繁荣时期,建了66所。其中著名的是王守仁在南宁办的敷文书院。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以两广总督兼巡抚广西,招抚思恩、田州土目之乱后又镇压人藤峡和八寨壮瑶农民起义。为从根本上消除壮瑶人民的反抗情绪,他认为必须兴教育,用文德来感化,于是在嘉靖七年(1528年)创办了敷文书院。他在《敷文书院记》 中说:“凡乱之起,由学不明,人失其心,肆恶纵情,遂相侵暴,【澹】(原文不清)成叛逆,中土且然,况夷狄。”可见王守仁办书院的目的就是为了“诞敷文德”,以免人们“肆恶纵情,遂相侵暴”。王守仁建敷文书院的主观动机是反动的,然而客观上又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南宁一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后在思恩、武缘、宾阳等地以“敷文”、“阳明”命名的书院相继建立,培养了一些地方人才。书院原本不是为了“学为仕”才相聚的,但工守仁却强调敷文书院要顾及有关科举的功课,把书院和科举制度挂钩,让地方从学者也可以中举做官。据县志载,明朝统治276年间,宣化(今邕宁)有举人258人。若分前后两期考察,前期由洪武至熹靖七年的161年间,中举人120人;后期由嘉靖八年到崇祯的115年间,则出了举人138人。书院对传播文化和培养人才是很有效的。


    
清初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曾规定“不许别创书院”,原因是统治者深怕人们利用书院作议论反清之基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相继离开人世,人们的反清情绪逐步减弱,清统治者也逐渐找到了控制书院的办法,如书院师长的延请,学生的择录与考核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之后,便放开发展了。在清代壮族地区书院发展到198所,且逐渐西移。从乾隆八年(1743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161年里,桂西壮族聚居地区也先后建立了秀阳、云峰、仕城、道南、毓秀、镇阳、经正、鹅城、崇正(两所同名)、云麓、南阳等12所书院。这些书院发展虽然缓慢,规模也小,如泗城府到清末已有人口14万多,但学额仅有6名,比例相当悬殊。但其影响是大的,过去“越俗不知文化近,何时弓弩暂离身”,而到道光庚子年(l840年)已变成“年来况是文风盛,夜半声声入听遥”。可见书院建立后,文化之风在边远的壮族山区也逐步兴盛了起来。桂西壮族地区书院的兴起,与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有直接关系。流官统治取代了土司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农奴人身依附关系的解放,客观上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壮族地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桂西地区改土归流后,全广西各府、州、县基本上都有了书院。


    
云南省的开化府、广南府等地与广西西部地区相接壤,文化之风相互影响。清代,开化等府、州、县也相继有莲峰、江那、培风、明新、开阳,文山等10所书院。广东壮族聚居的连山,在清代也建象山书院l所。至清末,大凡壮族聚居的地方均有了书院。


    
从壮族地区书院的发展情况看,跟全国书院发展一样,时兴时废,时起时伏,原因都与统治阶级所施行的政治路线和文教政策有关。当他们认为对自己的统治有利时,他们就放手发展,但当他们认为对自己统治不利时,他们就禁办,这也表现出封建教育的腐朽性。同时发展也不平衡,以桂西地区所建书院而言,一是起步晚,直到乾隆八年(1743年)才建起秀阳书院,较之广西最早的书院落后了500年;二是发展速度慢,从乾隆八年首建的秀阳书院至光绪三年建的最后一个书院—南阳书院,中间相距61年,平均10多年才一建1所;三是书院数目少,别说与先进的桂东南、桂北相比相差甚远,就是与壮族聚居的南宁地区比,差距也较大。清代,南宁地区已建书院51所,而桂西的百色地区仅有12所。这些都与当地的经济基础、人们的思想意识基础与开发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壮族地区书院山长的延聘,和其他地区书院山长的延聘一样,讲究真才实学。书院官学化后,山长多为官府聘请,或由督抚任命,条件都比较严格。龙州同风书院在院章中就规定:“延请山长无论本省、外省,并无论贡生举人进士,必须经明行修,品学兼粹可为经师人师者,由道备关礼延主讲。”不分地域,不论显贵,只要“经明行修”、“品行兼粹”,能为人师表的,就能充任山长,这是书院的一个传统,对办好书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壮族学者中办学颇有成就的也不乏其人,如武缘县的刘定【卤】)(原文加“辶”),清朝进士,就曾任过省级桂林秀峰书院的山长。他不仅自己学问渊博,而且教学有方,手订书院学规,勉励诸生立志学习,而为怠惰者戒,培养了不少优秀学子,受到社会的好评。


    
壮族地区的书院也分官办和民办两种,其经费来源有的是政府拨给,有的是靠向私人筹措、捐献。方式有两种:一是由政府拨田或由私人捐田,书院再将这些田租给农民耕作,靠收田租所得供给书院一切费用。据《归顺直隶州志》载,道南书院的田每年总共“收租一千六百四拾伍头”。“头”为壮族地区习惯的量法,每头50斤计,道南书院每年收租谷达82250斤,为数不少;一是靠政府或私人捐钱,书院再将这些钱拿去做生意生息,或存典生息所得用于开支。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泗城知府朱淇源倡率僚属“共捐廉二千金,发商生息”,说的就是将所捐的钱拿来做生意得息以补助书院费用的。书院的经费管理也比较严格。宾阳书院有租谷3593斗,由各绅士公举殷实绅衿4人董理其事,“每年收贮变卖数目立薄报州,其岁底支用各数由州造册报销,免致书吏人等从中侵蚀。”


    
壮族地区的书院,大都制订有学规、院约,对生徒进行严格的管理。学规是书院根据培养目标,进德和为学的基本要求、标准而作的明确规定,即对生徒在思想品德修养和求学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的“法规”。龙州同风书院《学规》提出了“明伦”、“进德”、“修业”、“亲贤”的要求。道光《庆远府志》记载的《书院学规》中提出了“崇道统,进性学,尊严师,重益友,会讲章,勤著作,戒怠惰,慎言语,防静驰,遏嗜念,乐为善,速改过”的要求。有的书院也直接仿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为院规,如宜山龙溪书院“揭白鹿洞学规于堂”便是。除制订学规外,还制订院约,即用纪律约束管理。同风书院在院约中规定:所有房内桌椅床凳“均须爱惜,不准残毁”;斋舍“不得另用火炉”,以防火灾;对山长,每逢朔望日,由学长早起领诸生集中拜见,非朔望日,则“每见山长,必须整衣肃立,诏之坐始坐”;课余,“不准嘻笑调谑或闹酒呼么喝六”;有事外出,“必须禀明山长,回院亦须禀明,不得任意自便”等等。从学规和院约中,可以看出书院非常重视学生的品行修养,注意对学生在接人待物和言行举止方面的严格要求。这里面虽有些封建道德观念的东西,但其重视学生品德教育,注意用严格的纪律管理学生,是办好书院所必须的。


    
壮族地区的书院,在教学上也强调以自学为主,把讲习与自学相结合。书院的教学内容从性质分主要有读书、写字和练字三方面。读书则以“四书”、“五经”、三十一史、诗赋、策论、文选等为主,教学方法则强调生徒的自学和在自学基础上的讨论、质疑为主。山长一般都定期讲课,但讲课重在启发,如抽讲《四书》、《五经》中的墓些章节,深入阐发其微言大义,便引导生徒学习。《邕宁县志》记载了书院学生读书的情况:“每月朔望,或逢三八期,释菜于先师,诸生环侍讲堂,相次执经问难,考论六经异同,与夫国家治平之略,人己义利之辨。以故圣贤大义微言,赖此延而勿坠。既退,复课以文艺,以觇其才,而旌奖之。此书院之制也。”《龙州县志》也载有当时书院对生徒读书提出的要求:“诸生名山风雨聚首为一堂,既有经师人师为主讲席,则同学之贤必多尚其诵,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句以相与虚衷集益。”不过,这些好的教学传统,后来随着书院官学的严重附庸于科举之后,便逐步消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8 15:45:06编辑过]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79#
发表于 2010-12-26 21:48:00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社学、义学、私塾

一、社学

社学,是地方学校中最基层的一种,是州县学的预备学校,有启童蒙、兴教化之意。元代已创立社学,规定农村每50家为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任社学教师,农隙令子弟入学读书习礼。明代,统治者实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政策,除兴建府、州、县学外,还重视社学的建立。洪武八年(1375年)诏令天下立社学,曰:“昔成周之世,家有塾,党有庠,故民无不知学,是以教化行而风俗美。今京师及郡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有司其更置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导民善俗,称联意焉。”于是乡社皆设学,使民间子弟在接受儒家文化教育的同时,兼读“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正统元年(1436年),诏令社学凡有俊秀向学者,许补儒家生员。弘治十七年(1504年),又令各府州县选择明师,招民间幼童15岁以下者送入社学读书,讲习冠婚丧祭之字礼。

壮族地区的社学建立最早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崇善县知府陈维德兴建。正统初年,庆远府南丹州土官莫祯上奏,要求授其土官知府一职,“专备蛮贼,务擒捕殓绝积年为害者,其余则编伍选册,使听调用。……各村寨皆置社学,使渐风化。”并说,如不能做到这些,“乞究臣诳罔之罪。”英宗皇帝阅后,敕总兵官柳溥:“以蛮攻蛮,古有成说。今莫祯所奏,意甚可嘉,彼果能效力,省我边费,朝廷岂惜一官,尔其酌之。”可知正统年间庆远府一些地方已建社学。据史籍不完全记载,明代广西创建社学232所,其中壮族聚居区95所,其分布是:崇善县20所,田州1所,养利州4所,思明土府2所,南宁府4所,左州2所,武缘19所,永康州l所,隆安42所。

据明代壮族聚居区社学建置记载情况,第一,上面所列只有思明土府1所社学是生员陆峦建办,其余全是由地方知府、知州、知县所办。第二,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为壮族聚居地区社学兴盛时期,大多数社学都是在这个时期兴办的。万历年间,广西郡邑,处处有社学之建,大县l0余所,小县l所,教读蒙师,官或给饷,以示作兴。而明末除思明土府的四塞社学外,几乎没有什么建办社学记载了。第三,社学分布地区还不是很广,大多集中在武缘、隆安和崇善几县,而有的县发展较慢。壮汉杂居的桂东南、桂东北社学建置分布较为均匀。

清代壮族地区社学的设置大多在康熙以后。清初统治者对社学的兴办仍是重视的,顺治九年(1652年)就令“每乡置社学一区,择其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补充社师。免其差役,量给廩饩优赡,提学按临日,造姓名册申报查考。”顺治十五年(1658年),壮族地区社会日趋安定,社学开始兴办起来。雍正元年(1723年), “定各州、县设立社学、义学之例。旧例各州、县于大乡巨镇各置社学,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下有志学文者令入学肄业。至是复经审,将学生姓名造册申报学政。…… 如有能文入学者,社师优赏;若怠于教习、钻营充补者【被】(原文看不清)革”。因此,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壮族一些地区相继建立或兴复社学。但与明代相比,由于义学的兴办,社学的数量已减少许多,尤其是嘉庆、道光以后,社学逐渐为义学所取代,各地社学的创建已较少见到了。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广西地区共建社学69所,比明代少了许多。其中:桂林府5所、平乐府17所、梧州府l所、浔州府2所、柳州府4所、南宁府24所、思恩土府4所、镇安府4所。

从清代社学分布看,壮族聚居的柳州、南宁、思恩、镇安等府较多,有社学36所,约占总数的一半,范围也比明代扩大,如马平、柳城,罗城、忠州土州、归德土州、果化土州、迁隆洞土巡检司、天保县都在清代新设社学。

社学的教育对象,明、清有所不同,明代是815岁儿童,清代是1220岁少年。所学内容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蒙学教材及儒家经典外,明时还强调讲习冠、婚、丧、祭之礼,兼读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但实行的结果,有的却与初衷不符,“学于社学者,期于知文墨,记名数,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节射御书数之文,则渺乎其未之闻”。使社学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学校。统治阶级也是把社学作为兴礼施教、用夏变夷的工具。明万历二年(1574年),广西巡抚郭应聘题奏,认为怀远(今三江侗族自治县)“习性犷悍,久沦夷【佰】(原文“犭”旁),不知礼义,要求设社学,使夷风丕变”,其措施为:“合将县内外,各立社师,择其嗜学敦行者,凡残民八岁以上俱入学听其教诲,其子弟内有谙晓文字者,县官申请学道给予衣巾,以示激劝。其社师果训迪有方,亦听本县申请,提学准其充附帮补。若子弟不率教及社师虚冒名目者,亦听县申处。”用这些奖惩办法来约束各村社学。

社学一般设有讲堂和生员宿舍。如武缘葛圩社学有讲堂一座,生员宿舍20多间;合浦廉湖社学有讲堂3间,学舍12间。官办的社学还由官府拨置田亩作为经费来源。

作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学校,社学也以培养封建统治人才为目的。学生有功名的多寡亦成为社学办的好坏的标准。武缘县葛圩社学就因此受到地方官的称赞。成为壮族社学的一个典型。葛圩社学是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县令杨大韶在壮族刘氏宗祠的基础上创建,后因经费拮据,由刘氏子孙集资改建3次,有一定的规模,经常在学人数有5060人。在这里就学出功名的不少,从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十三年(1713年至1748年)的30多年中,就有进士1人,举人l人,拔贡4人,生员(秀才)12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县慈士衡巡视葛圩社学,特写碑记赞扬刘氏族人的办学精神。这就反映了统治者的提倡所在。

二、义学

义学是清初统治者抑制书院政策的产物。宋代以来的书院,在教学上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倡自由辩论,不同学派的学者可各标其宗旨,各讲其主张,并经常举行不同见解的讨论会,以教学带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具有比较宽松的学术争鸣气氛。因为这一点,引起刚入主中原的清统治者的惧怕。他们怕人们利用书院作为议论、宣扬反清复明思想的基地,进而煽动起民族思想,动摇其统治地位。因此不仅不提倡书院,而且加以禁止。顺治九年(1652年),颁布了“不许别创书院”的禁令。宣谕天下:“各提学官督率教官,务令诸生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结党,及号召地方游食之徒,空谈废业。”既然不准创办书院,而地方各级官学人数又极为有限,不仅广大士子无读书之所,地方官员也痛感教化无门。清虽禁书院,但是否重视学校教化,仍然是清代衡量各级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这样,一些有识的地方官员,即谋设义学以代书院,以补地方官学之不足,于是义学应运而生。

壮族地区义学的创办始于清康熙十年(1681年),兴盛于康、雍、乾时期,嘉、道、咸时期处于低潮,光绪时期又出现新的在乡镇办义学的高潮。

这个过程与壮族地区地方官员的重视与否和清廷统治者施行的文教政策有密切关系。康熙二十年(1681年),永安州知州丁亮工创建永安州义学,得到广西布政使崔维雅的重视,为之写了《永安州义学碑记》 。接着,康熙皿二十二年(1683年),西林县知县唐如则建西林县义学。次年,上思州知州戴梦熊建上思州义学;永康州知州许延邵创建永康州义学。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崔维雅对这种办学形式加以提倡推广,发表《立义学以广文教议》 ,朝廷令各府州县设立义学。由此义学大兴。在清王朝定义学之制前,壮族地区地方官员已在临桂、兴安、永福、永宁、苍梧、贺县、怀远、武宣、思恩、北流、浔州府、桂平、贵县、容县、南宁府、宣化、永康州、隆安、横县、西林、上思州等23个府、州、县创建了25所义学。清政府逐渐重视由地方官员创办的义学形式,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定义学小学之制,四十四年(1705年)准贵州各府设立义学,准土司承袭子弟送学肆业。五十二年至五十四年(17131715年)间,“令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延请明师,聚集孤寒生童。”又令在“穷乡僻壤,皆立义学。”壮族地区地方官员紧跟而上,康熙五十四年巡抚陈元龙、雍正九年(1730年)巡抚金【拱】(原文“钅”旁)都曾发檄文令各府州县建义学,使壮族地区义学的创建越来越多。康、雍、乾时期共创建义学142所,其中属广西区域的112所,属云南文山地区的30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反清情绪逐渐减弱,清统治者对书院的禁令也逐渐放开。雍正十一年(1733年),谕各省在省会设书院,并根据义学的经验,使书院官学化。对创办书院的程序、书院师长的聘请、书院学生的择录和考核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从过去对书院的消极抑制发展为积极控制,书院也就得到放开发展。乾、嘉时期,书院创办达到高峰,义学的发展因此受到影响。尽管有的地方官员仍然提倡,如嘉庆间广西巡抚成格修建临桂县蒙泉、兑泽、爱日、培风4所义学,以示倡导,但义学创办数量是有减无增。在嘉庆到咸丰共66年的时间里,壮族地区仅建义学21所,原有的义学有的停办或改办书院,义学逐渐为书院所取代而处于低潮。

据已有的历史资料统计,壮族地区共建义学237所(有的创建年代不详),其中桂林府50所,平乐府14所,梧州府19所,郁林直隶州7所,浔州府12所,廉州府8所,南宁府14所,柳州府17 所,上思直隶厅2所,太平府12所,归顺直隶州4所,思恩府14所,镇安府10所,田州8所,百色直隶厅6所,泗城府3所,庆远府7所,云南开化府12所,广南府8所,邱北县10所。义学遍及壮族地区的所有府、州、厅,而壮族聚居地区共有127所,均占总数的6o%。而且在壮、瑶、汉杂居区还专门设有供壮瑶子弟上学的义学,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桂林府通判摄县事吴中朗在兴安县建瑶壮义学1所;乾隆三年(1738年)岑溪知县何梦瑶分别在大【碰】(原文“氵”旁)、水汶圩和南渡埠建瑶壮义学3所,雍正十三年(1735年)象州知州张昕在安中平圩建瑶壮义学1所。

从壮族地区义学的创办过程看,义学的性质、作用前后是有变化的。清初创设的义学,大多具有一般书院的规则,起着书院教育的作用,担负着比推行教化、普及教育更高一级的教育提高任务。其设置以州、县一级为多。而清末设的义学,则属于启蒙、普及阶段的教育。它与社学、义塾相似,是一种带普及、教化性质的初等教育学校,多为乡镇一级。当然,有些义学这两种作用兼而有之。

因此,清初大多数义学对学生、教师、教学都有较高的要求。招生对象一般为生员和童生两类。如太平府义学,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甘汝来就有《示召生童入义学告谕》 ,明确义学招收的是“合郡生童,凡有志入学肄业者”,要求他们“悉赴儒学报名,汇齐造册申送。”还有荔浦县义学、平乐义学、来宾雷江义学、上思州日新义学都有“生童肄业其中”的记载;横州浮槎义学记有康熙年间知州柯宗仁每月到学内考试生童分其高下;永淳义学(今横县峦城镇)亦记有康熙年间知县凌森亲自考试生童、批阅作文卷子、督学甚严的情况。这些生童,即是生员(获得参加乡试资格的秀才)和童生(准备参加县府院试考秀才者)。也有的义学招生不限于生员与童生的,如创办于乾隆年间的田州功饶义学主要是教授州署官员子弟和在战场上阵亡军官的遗孤;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土官莫振国捐建的忻城土司义学,是“聚官族子弟暨目民俊秀者,肄业其中。”康熙间创建的武缘县岭山义学则是吸收家境困难的子弟免费入学读书的。正如广西布政使崔维雅《立义学以广文教议》上所说的:“不但士之子恒为士,可使佣贩之子亦事诗书,瑶蛮桀骜之徒驯归礼义。”

对于教师,则要求“选取儒学中老成有学、行谊端方之士”为之,有的义学还聘请孝廉(举人)、明经(贡生)充任教师。如灵川义学“聘名孝廉授徒其中”;横州浮槎义学雍正时先后聘请孝廉陈翌熹、金嗣英主教;永宁州义学“每年择本地孝廉或明经品学兼优者为师”;永淳义学在康熙末创建时聘请县贡生苏桓主教,环江义学曾延请明经吴三俊、廪生刘祖沛执教。

在学习要求上,也较严格,有的义学制定义学“条规”,严加管束。永淳义学有条规七条,详细规定了学生学习经书文艺的具体要求,从看、听、读、写字、作文、实用等方面作出严格规定,以达到“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章求其旨”,并“时时刻刻依据而行”,以达到成为“一乡之善士,一国之良臣”的培养目的。横州浮槎义学的《义学训学记》亦用朱熹“居敬穷理”的修养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学习要辨义利,去私欲,明理义。忻城土司义学则有《教士条规》十六条,要求学生“崇道统,讲俭学,博经史,文礼乐,敦实行,谨士趋,尊严师,重益友,会讲章,勤著作,戒怠惰,慎言语,防靖驰,遏嗜念,乐为善,速改过”。这些要求都较普及教化一类学校要高,说明清初壮族地区大多数义学担负了府州县级书院的教育任务。

义学在壮族地区的创办,不像府、州、县学和书院创办那样,先在北部、东部壮汉杂居区,然后向南延伸,最后向壮族聚居区西部发展,而是壮族聚居区的义学与壮汉杂居区的义学儿乎同时出现。广酉地区最早的义学有6所:永安州义学、西林县义学、上思州日新义学、南街义学、永康州康山义学、环江义馆都建于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6811684年)间,除永安州义学外,其余几所都分布在壮族聚居区。而且后来义学设置的数量两种区域也不相上下。这说明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汉文化对壮族的影响已普遍而深入了。

三、私塾

私塾是指由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根据设置人的不同可分为家塾、族塾或村塾、私馆等几种形式.

壮族地区的私塾,比中原地伏出现较晚。中原地区早在春秋时就有闻名全国的孔子私塾。壮族地区则始于汉代苍梧的陈氏家塾。当时官学设置甚少,一些世家富户子弟的教育就由父兄承担或聘请塾师来家就教,也有外出求师的。这些私塾教育虽是以儒家经籍为内容,但多含对某一学派的师承关系,在思想上学术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能就读的人非常之少。土司制度时期,壮族地区虽已逐步形成府州县学、书院、社学、义学等较为完整的官学制度,但是直接在官学里学习的人数毕竟不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汉文化影响的加深,壮族地区要求受教育的人不断增加,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于是,私塾的设置也就逐渐普遍起来。它在壮族教育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私塾的作用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授识字和基本知识的,如家塾、族塾、村塾和私设蒙馆等多属这一类;另一类是为了年龄较长,程度较高的学生从事学问或学习科举文字之所,如私设经馆即是。

壮族聚居区的私塾在汉代已有出现,随后相继发展。田州土官与豪门宋朝以后都办有家塾。宋嘉祐时中进士的融州壮族人覃昌,及第后在家乡闭门讲学,以六经教授生徒;武缘县刘氏家族于宋末就办有专教育本族子弟的刘氏族塾;宋末元初时,张天宗跟从文天祥抗元失败后到归顺州那莶,也曾在此设乡塾,延师教授弟子。明清以后私塾发展更为普遍。明洪武年间,田州土官岑伯颜设学延师,专教岑氏官族子弟;嘉靖年间,忻城土官莫廷臣在县城办学,延请名士专教莫氏官族子弟。清康熙时,百色少数土官绅商亦设私塾教其子弟。雍正《太平府志》记:“太平、安平、万承、恩城,土官皆延师教其子弟,亦娴文艺。”嘉庆时田州十里莲塘屯人辛辉宗(修职郎)出资创办十里莲塘私塾,主要教授本族子弟。

除土官豪门外,民间私塾也逐步办起来。康熙三十年(1691年),武宣县三里乡台村人陈西台就在其家开办私塾;同治时,怀远县属八江廪生龙献瑞曾先后于平流、程阳、马胖等10多个村寨开设私塾;武宣县通挽乡尚黄村举人黄山甸于光绪年间也在家乡开办私塾;思恩县龙水乡壮族大约在嘉庆年间,“不仅已经有了传授汉文的私塾,而且已经有了培植富家子弟应科举考试的经馆(高级私塾)。”天峨县白定乡壮族亦相继于嘉庆年间(17961820年)“从外地聘清识字的人来开办私塾,教育自己的子弟。”武鸣县双桥乡清时“各村都有了‘子曰馆’(私塾)”,龙胜龙脊乡侯家寨和廖家寨清时“有时合并成立一私塾,有时分设。平安屯独自设立。”百色县两琶乡田丁屯清时亦“有一姓田的地主,为了培养自己的子弟,从凌乐请来一个壮族私塾教师在该屯办学。”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明末清初时期,在今马关县马酒壮族聚居区也延聘塾师开办了私塾。

总之,凡是交通比较方便,人口比较集中,商业比较发展的圩镇一般都断断续续地办有私塾。如武宣县清末有私塾23间,塾师27人,学生407人;融县有私塾15间;柳州知名私塾就有28间。时壮族地区私塾的特点是:规模小,无论城镇或乡村的私塾,一般仅有塾师1人,学生几人到十几人不等;学童无年龄限制;私塾设备非常简陋,绝大多数私塾桌凳由学生自带;无固定学制,无固定教材和教学计划;不受官府干预,不经官府备案,创办、停办由民间自行决定,时办时停,能连续开办几十年的私塾不多。

在教材与教法上,壮族地区的私塾与中原地区大同小异。教材虽然一般由塾师根据当地传统及塾师爱好自行选定,但都不外乎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中原著名的蒙养教材。除此之外,有的私塾还分别选用一些有关封建道德教育、历史文学等方面的教材,如《增广贤文》、《劝孝歌》、《唐诗》、《古文观止》、《声律启蒙》等。清末壮族地区有些塾师还开展女子教育,如柳州府欧岳楼、柯孟垂、欧阳以圭等私塾兼收女学童,女塾师胡淑媛,专设女塾,因此教材之中另有若干专为女子学习诵读的“课本”,如《女儿经》之类。

在教法上,吸收和融合了汉民族传统蒙养教育的方法。首先,非常注重基本功夫的训练。一般每日功课总是读书、写字、讲经、作对、背书、吟诗等项目,各项都有其具体的要求。道光十五年(1535年)广西学政池生春撰写了《塾规二十四条》,颁发广西各府州县,提出了私塾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其中对于读、写、作的基本训练要求甚严。读书要“烂熟于胸”,注意字音字义,字句要有抑扬顿挫之节奏,四声有高下低昂之准,读经读史读文要有先后次序;写字“须知把笔”、“须临唐碑”、字画端正;作文要知相题、讲字法、用典故、分层次。其次,注重温故而知新。每天早晨,学童首先要温习旧课,在能背诵或熟读的基础上再授新课。许多蒙馆规定每3日、每旬、每月、第年,都要回头温习旧课一遍,做到边讲边背边温习,前后贯通,熟读精思。其三,注意培养学童符合封建伦常道德的品质、习惯,读书是为了“明理”,做“正人君子”,把所读之书化与心成,落实到学童的言动视听行为举止上。“读熟书以沃其义理之根,看生书以扩其变通之趣,写字以观其用心之静躁,作文以验其养气之浅深。”这种教学方法对训练学童扎实的读写作基本功有其长处,但它重注入,不重启发,重背诵,不重理解;重训练,不重兴趣,主要是为八股考试作准备,培养封建统治者所需要的循规蹈矩的“人材”。

社学、义学、私塾的举办,对于壮族教育的深入发展,汉文化在壮族民间的传播起了较大作用,使壮族各地风气有了新的变化。清以后,永安州“士知教化”, “礼教渐趋于文”, “壮、瑶仿慕汉人革陋习者,十之六七。”修仁县,“僮而不囿于僮,读书应试,列于士林。”昭平县恩来里,“清康熙、雍正后,则人知向学,上习诗书,文风日启,科名仕宦,振兴一时。”象州同治时,“僮与疍家久习华风,渐更夷俗,其衣装则已改矣,其语言则已通矣。富者均读书,贫者均力田,愚者均安分,黠者均滋事,即不习官语,皆知畏官法。”武缘县“疆界改革,风俗隆替”, “穷经好义,直追李白。”“办香蔚然,有中华盛。”恭恭城县“诸僮咸弃卉服,而袭冠裳,挟诗书而讲礼义,游痒食饩,不乏其人。”这些都反映出壮人接受汉文化教育的结果。

壮人学习汉文化,有不同的动机.有的是出于对这种较高文化的仰慕崇尚;有的是为参加科举考试,寻求出仕,以期改变社会地位;还有一些官族中人,则主要为标榜夸示,借以伪证其为汉族后裔,在民族歧视的社会中提高自己的身份。许多土官族谱,标榜其祖先是从某省迁来广西,把自己打扮成是汉裔,就是例证。当然,壮人学习汉文化,最根本的,还有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先进的民族文化往往影响和带动后进的民族,在社会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处于后进的民族,为了自身的发展,也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文化。壮民族在自身发展进程中,对于外来文化尤其是先进的汉文化是乐于和善于吸取的,这些是造成她以后成为汉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处缺失,详情请看原书第812页)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

听众

318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6-10-16
注册时间
2010-11-3
80#
发表于 2010-12-26 21:48:00 |只看该作者


    
第六编
     
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和旧、新桂系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清朝中叶至民国)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壮族地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嘉庆、道光以后,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落,中国的封建社会已走到了末期。与此相反.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正在蓬勃发展,疯狂地向外寻找殖民地,倾销商品。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行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遭到清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于是使用武力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强迫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其他资本主义列强接踵而来,步步攫取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特权。清政府从抵抗走向屈服,以至与侵略者相勾结。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壮族地区与广东相毗邻,易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冲击,政治、经济、文化上逐步发生变化。政治上,由于列强侵略,广东等东南沿海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大量涌入壮族地区,使社会矛盾更为尖锐复杂;中法战争后,法、英直接干涉广西内政,壮族地区已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经济上,鸦片输入,白银外流,农民破产,进而开放口岸,洋货充斥,土产矿产被掠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文化上,列强取得传教的特权。在此刺激下,壮族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也逐渐萌芽并缓慢发展。


    


    


    


    


    
第一节
     
清代壮族分布地域的变化


    


    


    
清代以后,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壮族分布有了明显的变化。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和北部之梧州、桂林、平乐、浔州等府,汉族逐步成为多数,壮、瑶族逐步减少,而且多居住在山地丘陵之间。如平乐县,“东曰东方里,北曰西平里,东南曰下厢里、乐山里、安乐里,西北曰上厢里,凡六里,民村一百二十五,瑶村七卜一,壮村一百零四,统按之村,凡三百。时承明季,兵资之后,户口尚属寥寥。幸自康熙迄今二百余年,造蒙圣朝休养生息之恩,生齿日繁,其民村之星罗棋布于六里间,周围且密,即诸夷种类,亦多渐染,华风大变。其【昌】(原文左“夫”右“昌”)舌【号】(原文左“号”右“鸟”)音之陋将旧,所谓瑶村、僮村者,今无几焉。”至民国时代,“上盆乡,民治村之牛角园,自然村旧有瑶族僮族各数户,久已与汉族同化;古营乡,上启善村僮族约三百人,下启善村僮族约四百人。莲塘村僮族约四百人。查本邑瑶僮两族户口本不止此数,但因与汉族同化已久者,自忘其为瑶族、僮族外,人亦几难于分辨。”桂北之恭城县,清时“南坪东寨一带,有周家湾、东寨、西寨、小东寨等十余僮村,周、黄、陈、石数村聚族丛居,刀耕火耨。”必壮族之分布已极少。梧州府属各州县,明代壮族不少,清时余者寥寥。在苍梧县,壮人“居外垌者,与民杂居,深山者与瑶杂”;藤县之大黎里、杨峒里、大任里有壮人,“在山者又多瑶、僮,耕作采樵”;容县“瑶与僮杂居”,“所居曰六便、六青,曰龙坟山、鸡笼山、东叶山、东瓜山、石羊山、横山,各有酋目隶属。而石羊山独蕃盛,山巢崎险”。梧州府属各州县之壮族只零星分布在山岭之中。江河平地已为汉族所居。昭平县于明代时尚是壮、瑶之区,但到清代有很大变化,“僻居偏隅,瑶僮杂处;地当冲要,土客丛集”, “恩来里昔为僮薮,明末经剿平后,民多来自粤东。”信都县(今属贺县)明时为壮、瑶之区,至清末民国初则“汉族为最盛,瑶族次之,僮又次之。瑶居大桂山,僮居石牛寨。僮与汉同化,其人口不及汉族百分之一”。贺县亦是“以汉族为最盛,僮次之,瑶又次之”, “僮与汉族同化已久”。浔州府位于郁江和黔江之交汇处,境内大藤峡方圆600 余里,包括贵县、桂平、平南,北面柳州府属之象县、武宣,平乐府属之荔浦、昭平、藤县,明朝时为壮、瑶之渊薮、清朝时虽有汉族大量移居,但壮族依然很多,且聚居连片。如“桂平宣一、二里,……各村多有僮人”,“贵县郭北……诸里皆有僮人”。而桂平县,“僮居北河…… 宣一、二里则无村无僮,十罗九古之名皆僮村也。其有自粤东、福建、江西迁来者,杂于村中,谓之客籍,而土著者为僮人”。十罗者“谓罗旺、罗欧、罗坪、罗行、罗交,在宣二里;罗塘、罗活、罗山、罗宜、罗壁,在宣一里;九古者谓古宜、古冬、古带、古程、古楞、古到、古林、古望、古重,俱在宣二里”, “邑中僮人散居于城西武平里者甚众,风俗虽已由质趋文,而家常言语犹存”。上述资料说明,清代以后桂东、桂北一带,江河平地的壮族,或大部分已为外省(特别是广东)来的具有较高经济文化水平的汉族所同化,或有部分己离开平原而徙入山区,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贺县之南乡以及广东连山一带,尚有一片壮族的聚居区。清代以后,特别是到清朝中叶,桂东和桂北地区人口,汉族约占十之七八,壮瑶占十之二三。桂中、桂南、桂西以及云南东部之广南、开化府,清代仍是壮族的大聚居区。“柳州一府二州十县,东西八百里,南北九百里,重山迭嶂,僮七民三。其南尤远自柳州至南宁五百余里,而宾州、上林、迁江、来宾、武宣等州县,瑶、僮尤为顽劣。庆远府属之河池县,“瑶、僮十居八九。宜山县“民居其三,休、佯、伶、侗、瑶、僮六种苗蛮,居其七八。“南丹民族,僮人居十之七。广西民族学家刘锡藩,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于左右两江之间,僮人村落,星罗棋布。”桂林府属之永宁州,是壮、瑶、汉民族交汇之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城厢内外,汉民四百八十有一户,僮民一百一十有五户,计口三千六百八十有七。长安里汉民六百四十有一户,僮民六百一十有一户,瑶民四十有二户,计口共六千五百一十有八。新安里汉民三百三十有二户,僮民五百二十有四户,计口共五千,三百六十有九。新兴里汉民三百七十有八户,僮民四百七十有一户,计口共五干七百五十有七。吉良里汉民六百四十有五户,俺民一千二百一十有八户,计口共七千五百四十有四。崇良里汉民一百七十有七户,僮民四百八十有二户,计口共二千七百六一有七。仁良里汉民三百五十有一户,僮民五百二十有九户,计口共四千五百五十有一。永盈里汉民八十有一户,僮民二百八十有九户,计日共五千五百七十有六。永安里汉民三百有八户,僮民九百三十有六户,计口共五千五百六十有二。安和里汉民四百四十有四户,僮民八百九十有八户,计口共五千三百七十有六。安宁里汉民二百八十有二户,俺民九百四十有一户,计口共五千九百六十有四。总计一万一千一百七十有六户,五万八千六百七十有一口。”按总户数之比,壮族户7014户,约占62% ,汉族4162户,约占40%。由桂林、柳州至南宁一线壮、汉杂居各州县,壮、汉分布,各占比例大体如此。

桂西左江、右江和红水河两岸以及滇东广南、开化地区,自占以来为壮族聚居区,宋代以后至明代,虽已有一些汉族人或因戍边、经商,或因犯罪流放而进入壮族地区,但多为壮族所同化。但至清初,南明政权以广西为中心开展抗清斗争,李定国、何腾蛟等部十数万南明军队活动于桂林、柳州以西各地。南明抗清失败后,有一大批汉族士兵流散于桂西各州县。另一方面,清军南下时,四川、湖广一带汉族百姓逃至桂西的不少。他们无法立足于平地,便分散居住在山区,称为“高山汉族”,南丹、天峨、东兰、风山、隆林、西林、凌云、乐业等地之“高山汉族”多数是清初以后移入的,保持着他们原有的文化特征。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广西111直隶州,人口共742.9万,其中桂林、梧州、平乐、浔州4府和郁林直隶州桂东地区,人口378.8万,壮、瑶等少数民族约占其中十分之三,即113.6万人,其中壮族约80万人。桂西柳州、南宁、太平、思恩、镇安、泗城、庆远7 府,人口362.8万,按“壮瑶占七、汉族占三”,壮、瑶人口为254万,其中壮族约为230万,广西壮族总人口约310万,占广西总人口约42% ,加上云南、广东、贵州的壮族人口,壮族总人口约350万。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东等东南沿海大里汉族沿西江进入广西东部,加速了壮族同化于汉族的过程,使桂东壮族人口不是增加,而是逐步减少。宣统元年(1909年),广西人口780万,壮族总人口基本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上,约300万,占总人口约40%。加上云南、广东等地壮族人口,全国壮族总人口约在350万左右。清嘉庆以后,现代壮族人口的分布和所占比重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清朝以后,广西东部和北部的壮族大量同化于汉族,形成汉族占多数,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明代在桂东之岑溪、府江、大藤峡,以及广东西部的罗旁地区,桂中之古田、柳江,桂北之怀远(今三江),桂西之八寨等,爆发了长时间的、大规模的壮、瑶、苗等族农民起义。明王朝先后派遣数十万官军到壮、瑶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镇压活动,壮、瑶族人民被屠杀者不下十数万起义失败后,许多壮族被迫改称汉族,或迁移山岭间。明王朝又在许多府州要地设置卫所,调兵戍守、屯田,东部壮族之大量减少,与明王朝长时间的大规模镇压不无关系。


    
二是南明政权以广西壮族地区为抗清的根据地,军队集结于广西。加上长江流域大批汉族不甘受清军的压迫而逃到广西壮族地区,使广西汉族大量增加。他们与壮、瑶等少数民族杂居,使壮族不仅在人数比例上,而且在分布地区上都发生了变化。


    
三是清朝初年,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抗清斗争非常激烈。郑成功的扰清队伍渡海抵台继续抗清活动。清王朝为了割断大陆与台湾抗清力量的联系,封锁海疆,于是福建、广东沿海大量汉族人向西部的广西流动。


    
四是清朝嘉庆、道光以后,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泞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鸦片和其他商品,打开了广东、福建沿海之大门,造成这些地方大批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的破产。他们沿着西江而上进入广西东部地区,再沿桂江、郁江、黔江进入壮族内地,一般先以经商和手一业为主,然后置土地田产。他们以经营上和文化技术上的优势吸引壮、瑶等少数民族,通过通婚形式及生产生活交往等进而同化了壮人,桂东地区的壮族便逐渐失去原来的文化特征,这在上述的大量历史资料中可以得到印证。


    
五是清朝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对壮族地区土司制度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原来的土府、州、县,委以流官治理,历史卜各土司互不统属的分割局面被打破。流官治理之后,汉族人深入到壮族地区的增多。随着州学、县学、书院、义学、社学的蓬勃兴起,使壮族地区逐步转变成开放的社会。


    
所有这些,都是壮族分布地域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壮族分布地域的变化,对近代壮族社会的发展,对我国近代史的发展,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它更进一步密切了汉族和壮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壮族社会的进步;它促进了壮、汉族人民的联合,共同举行反封建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由于外省汉族的大量移入,客(汉)土(壮)之间为争夺土地而发生了矛盾和斗争,桂东南地区的“来土斗争”和“租佃关系”时起时伏,与近代壮族分布地域的变化不无关系。


    
现代壮族的分布格局,是清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从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的观点观察,是历史的进步,是壮族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2-13 23:44:21编辑过]

让流浪的心灵找到归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7 14:44 , Processed in 0.27092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