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僚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点击进入授权页面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70337|回复: 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西民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申请书

[复制链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3-31 15:35: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选自:广西民族学院>>学院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申请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申请书(1)
  
         广西民族学院 一 . 语言学学科建设项目定义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的对象是人类的语言,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功能、结构及其历史发展,揭示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语言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主要涉及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本学科建设项目主要专业是壮、侗语,现代汉语,对外汉语等。 二. 语言学学科建设项目背景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的工具,是人的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作为信息载体或作为信息系统在社会交际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因此,语言学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引了包括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信息论,控制论等方面的广泛注意,语言学很自然地成为了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与国家经济发展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少数民族语言、汉语方言以及多民族语言比较是当今语言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心。广西是一座语言富矿,境内有12个少数民族,壮族是国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语的归属尚有争议,壮侗語的描写、壮侗语与东南亚各国语言的历时和共时的比较是当今国际国内语言研究的热门,广西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研究。
  本建设项目在国际和国内均有一定的优势。本学科少数民族语言于1998年获硕士点,学科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课题子项目1项,世界银行贷款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项,学院重点课题20多項。,共出版专著12部,教材2部,方言志6部,调查报告10部,论文近200篇;1997年主持召开了教育部"壮汉双语教学研究成果鉴定会"。1998年协助国家汉办召开了全国“语言与教言教学研讨会”。
  本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为覃国生教授和张晓勤教授。覃国生教授是硕士生导师,主讲壮语、语言学、汉语方言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壮侗语言及壮侗语与东南亚语言比较,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先进的地位。先后出版专著一部,主编教材一部,参撰地方志2部,发表论文20多编,获省部級科研成果奖2項,是广西语言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晓勤教授主讲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对外汉语等课程。研究的方向为应用语言,是湖南省高校首批跨世纪青年骨干教师,省级重点课程和院级重点课程建设主持人,中国修辞学会理事、广西语言学会理事、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参撰地方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广西社科成果三等奖,省教委论著二等奖。 三. 语言学学科建设目标
(一) 整体目标
  以壮侗语及双语比较研究为重点,广泛开展壮侗语、苗瑶语、汉语方言、双语比较、对外汉语等方面的开掘拓展研究,占领广西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制高点,争取区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产生影响,形成学科优势,在建设好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硕士点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力争上少数民族语言博士点。
(二) 具体目标
  1. 近期组织力量申报一项以壮侗语调查研究为重点的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同时申报1-3项自治区级社科规划课题,申报10项左右学院重点课程。
  2. 以壮侗語为研究重点,同时涉及壮侗苗瑶文化及汉语
方言、汉语史领域的研究,出一批特色鲜明、较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拟出版专著2-3部,发表论文10-15篇,撰写一系列语言调查报告。
  3.以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老师为骨干,创造条件,申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点。
  4. 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
三年内送培1-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力争引进一名博士和1-2名硕士。
  5.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①拟派出2-3名教师出国访学。每年派出3-5人次参加国际或国内学术研讨会;②成立“壮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建立“壮侗语言文化研究网站”;③拟在三年内于本院召开一次国际壮侗语及东南亚语言学术研讨会;④建立一个语言实验室,用以进行语言(主要是语音)描写分析。
  6. 建设项目完成后,在学科规模、人才梯队、科研攻关能力、学术成果诸方面跃上台阶,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① 学科结构趋于合理。多专业间相互渗透,横向打通,扩充内容。
  ② 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争取有1-2名教师晋升教授,2-3名教师晋升副教授,博士生要增加到3人。
四. 所需经费
  1、建立一个语言实验室  购买相关设备约10万元
  2、师资培训   约8万元
  3、学术交流   约5万元
  4、科研调查   约5万元
  5、资料信息化  约2万元
  共计约30万元

第一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31 15:45:04编辑过]

踩过的脚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帖子永久地址: 

僚人家园 - 论坛声明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立场,不代表本论坛管理方立场。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僚人家园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或转载本论坛原创文章时须征得作者本人及僚人家园论坛管理员的同意
4、发帖者承担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相关责任。僚人家园管理团队有事先不通知发帖者而删除或屏蔽本文的权利。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沙发
发表于 2004-3-31 15:41:00 |只看该作者
五、本学科已有的优势和特点
  1. 地缘资源优势明显
  广西地处中国的南部,与东南亚各国毗邻,堪称南亚文化与东亚文化交汇处,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广西具有丰富的语言资源,壮语、侗语、瑶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亟待深入调查研究,汉语方言的复杂性在全国首屈一指,广西具有的语言富矿已引起国际国内语言界的关注,并且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前来广西从事调研,广西的高校研究广西的语言责无旁贷。
  2. 师资优势
  本学科现有的师资22人,力量较为雄厚,结构较为合理。职称结构: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助教1人;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4人,本科17人;年龄结构:60岁以上2人,50-59岁4人,40-49岁7人,40岁以下9人。(名单附后) 另外,上海师范大学已获国家一级学科建设授权,该校正积极运作,拟与我院语言学科合办“少数民族语言”博士点。
  3. 科研成果颇丰
  本学科教师科研成果颇多,已出版专著12部、教材2部、地方志6部,论文近200篇。(列目见后)特别是壮侗语研究的方面,在区内乃至国内均处于先进行列,形成一定影响。
  4. 2000年10月,以本学科教师为基础,已成立了"壮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组建了一支较有力的研究队伍,"壮侗语言文化研究网页"已初具规模(投入了10万元)。

本学科教师: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任教课程
覃国生
1940、2
教授(硕导)
壮侗语
张晓勤
1959、9
教授
现代汉语
朱文雄
1941、2
教授(硕导)
现代汉语
韦 达
1943、11
教授(硕导)
壮语
陶 红
1942、5
教授(硕导)
对外汉语
王宗孟
1940、3
教授
古代汉语 
韦树关
1965、11
副教授
语言学
张增业
1943、12
副教授
壮语
海柳文
1950、1
副教授
古代汉语 
韦茂繁
1959、10
副教授
语言学
覃盛发
1943、2
副教授
现代汉语
黎曙光
1950、5
副教授
古代汉语 
朱峻之
1943、6
副教授
古代汉语 
张小克
1954、5
副教授
语言学
张景霓
1964、10
副教授
古代汉语 
熊 琦
1957、9
副教授
对外汉语
翟 红
1966、11
副教授
对外汉语
韦顺莉
1969、7
讲师
古代汉语 
韦翠梅
1965、8
讲师
对外汉语
盘美花
1965、8
讲师
瑶语
卢勇斌
1964、9
讲师
壮语
吕晓燕
1968、5
助教
对外汉语


重要学术著作:

书 名
出 版 社
作 者
壮语方言概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覃国生
壮语概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覃国生
南宁市志·方言志
广西人民出版社
覃国生
宁远平话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
张晓勤
零陵地区方言概说
广西民族出版社
张晓勤
宁远县志·方言志
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晓勤
新田县志·方言志
新华出版社
张晓勤
汉语语法教学论纲
广西人民出版社
朱文雄
现代汉语(教材)
广西民族出版社
朱文雄
汉壮翻译理论与技巧
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 达
老汉词典
云南教育出版社
陶 红
南宁平话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
覃远雄 韦树关
壮汉语比较简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张增业
说话艺术
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茂繁
语言文字原理(教材)
岳麓书社
张小克(副主编)
荀子集解点校
团结出版社
张小克
字义源流详释
广西教育出版社
朱峻之
壮语志
广西人民出版社
覃国生
平果县志·方言志
广西人民出版社
韦树关
田东县志·方言志
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树关
           

 第二页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板凳
发表于 2004-3-31 15:43:00 |只看该作者
课题情况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负责人姓名
关于提高教师壮汉双语教学的研究 教育部 覃国生
国家教委jg35号课题 教育部 韦 达
湖南方言研究 湖南省 张晓勤
湖南方言语法研究系列 澳大利亚默尔本大学 张晓勤
对越·泰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区教育厅 朱文雄 陶 红
壮语方言调查 自治区 覃国生
老挝语言调查 教育部 陶 红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自治区 覃国生
高栏人语言调查 自治区 覃国生
南宁平话词语调查 国家级课题子课题 韦树关

  △学院重点课题从略

 科研获奖情况:

获奖人
课题及论著名称
等级
覃国生 教师双语教学研究 教育部二等奖
覃国生 壮语概论 区教育厅二等奖
覃国生 壮语方言概论 区社科三等奖
张晓勤 扎扎实实搞好学校推普工作 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张晓勤 宁远平话研究 区社科三等奖
张晓勤 论语言教学 省教委二等奖
韦 达 汉壮翻译理论与技巧 区教育厅三等奖
韦树关 南宁平话词典 区社科三等奖
张增业 壮汉语比较简论 区教育厅二等奖
朱峻之 字义源流详释 区社科三等奖
朱峻之 字义源流详释 区教育厅二等奖

 △学院科研奖从略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高等学校: 广西民族学院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称
  承担项目建设的主要二级学科(限填5个)
  序号(代码) YYH ;名称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学位授予权:硕士
  YYF 应用语言学
  YYG 汉语研究
  YYB 比较语言学
 本项目主要学术研究方向(限填5个)
  1、壮侗语研究
  2、壮语与东南亚语言比较研究
  3、汉语方言
  4、汉语史
  5、对外汉语
 一、学术带头人
  1、学术带头人(限填5人)
  姓名 覃国生 职称 教授  学历 本科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姓名 张晓勤 职称 教授  学历 研究生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姓名 朱文雄 职称 教授  学历 本科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姓名 韦树关 职称 副教授 学历 博士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姓名 韦达  职称 教授  学历 本科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2、在国际学术团体或国内一级学术团体任主席(理事长)、副主席(副理事长) 人
  3、作为第一导师培养并获学位的博士 人;硕士 4 人

 二、学术梯队(包括带头人)
  1、学术梯队(教学、科研人员数)
  合计2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1人;
  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5人;
  应邀出国讲学2人;进修1人;合作研究3人
  2、梯队年龄情况
  61岁以上2人;51-60岁4人;41-50岁7人;40岁以下9人
  3、国外人员来本学科点讲学2人;合作研究1人
  4、区外人员来本学科点讲学9人;合作研究1人
  5、三级学位中有一学位非本校获得18人
  6、1996年以来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累计0人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累计0人
  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累计0人
  列入教育部骨干教师累积0人
  列入自治区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累计0人
  列入广西高校“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累计2人,
  7、出版教材2册;其中获国家级奖 项;其中获省部级奖1项
  8、出版专著12本;其中获国家级奖0项;其中获省部级奖6项
 三、人才培养
  1、在校生人数 约1400 人
  博士0人;硕士5人;本专科1400人;留学生88人;博士后0人
  2、授予博士学位0人;硕士学位3人
 四、科学研究方面
  1、本年度科研总经费(包括横向和纵向科研经费)
  合计12万元;其中国家攻关项目0万元;863项目0万元
  国防科研项目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万元;攀登项目0万元
  2、本年度与国外合作科研项目0项;与国内合作项目1个
  3、1996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项;二等奖 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4、1996年以来获国家发明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5、1996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0项;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6、1996年以来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7、1996年以来获国家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8、1996年以来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9、1996年以来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6项
  10、1996年以来获广西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11、1996年以来获广西高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12、1996年以来获广西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13、1996年以来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14、1996年以来获其它省、部级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15、1996年以来获其它厅、局级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16、本年度收录论文:SCI 篇;EI 篇;ISTP 篇
  17、本年度出版专著(除教材外)1册,其中六大出版社出版0册
  18、主办国际学术会议0次
  19、本学科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0种
  20、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
  21、本年度授权专利0个,申请专利0个
  22、本年度技术转让金额0万元
  23、目前本学科孵化的高新技术产业0个,正在孵化的高新技术产业0个
 五、工作条件
  1、仪器设备值20万元
  2、是否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是否建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是否建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是否建有专业和部门开放实验室
  3、本学科实验室、阅览室、资料室等教学科研用房面积120m2
  4、本学科图书的藏书 约5000册;国内、外期刊数(包括校图书馆藏书)种
  5、本学科开出的本科生课程11门;研究生课程14门
  6、本学科计算机70台
  7、本学科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课程3门
  注:本表填报的数据除特指外,其余均填报2000年度本学科点的实有发生数据。
                              

第三页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地板
发表于 2004-3-31 15:46:00 |只看该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申请书(2)
、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定义
  (一)项目名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大写作”人才培养
  (二)所属领域:语言学、文学、文艺学。主要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文艺学、对外汉语专业。该重点学位建设项目主要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承担。
二、 重点学科研成果建设项目背景
  (一) 项目建设的意义
  实施该学科建设项目,对改变民族地区文化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广西对外开放,提高广西民族学院教学质量和办学层次,都具有重要作用和良好的政治影响。
  1、 改变文化落后面貌的需要。 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相当落后,特别是缺乏对民族地区文化的研究、开发、规划发展的具有较高能力的“大写作”高级人才,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和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方针,广西应抓住这个极好机遇,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该学科建设项目能有针对性地培养民族地区需要的“大写作”人才,从而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文化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2、 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和办学层次。 广西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办了41年,壮语言文学专业也开办了18年,不但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已经培养出一大批区内外知名的民族作家,形成了相思湖作家群;还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文化研究、整理、开发的专家学者和具有较高写作能力的民族地区各类管理人才。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在已经招收壮语与东南亚亲属语言比较、壮汉语比较、民间文学与民俗、南方民族文学审美四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生。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实施该学科建设项目,能够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有利于大量培养社会急需的在大写作人才、为增设硕士点和为申报博士点创造条件,提高办学层次。
  3、 该学科建设项目有利于进行国际文化交流,有利于广西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广西高校中仅广西民族学院独家设置,属稀有保护专业,该专业除了培养本民族语言文化研究人才外,还培养对外交流人才。实施该学科建设项目,就能够增强我们与东南亚邻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睦邻关系的发展。
  (二)国际水平
  本学科的建设项目的承担者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较长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历史、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1985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开始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接着又比较长期地合作研究壮泰文化,出版《壮泰词典》、《壮泰亲缘关系论文集》、 《壮泰地名比较》等成果。学术带头人覃国生教授主编的《壮族》一书的历史部分,被泰国学者翻译成泰文刊载在《The Zhuang——The Thai in the Reople's Pepublic of China》(壮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台族)集刊上,介绍给泰国读者。
  近年来, 朱文雄、覃国生、农学冠、朱慧珍教授,以及黄秉生、张增业、韦树关、吴盛枝副教授先后到美国、泰国、越南、日本等国去进行访问、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有泰国、老挝、日本、越南、美国的多批学者到本学科点访问、交流。本学科点还先后接收过来自越南、泰国、老挝、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和瑞典来学习汉语或壮语的留学生近500名。现在有一项与日本的合作项目正在进行中。
  (三)国内水平
  1、本建设项目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壮)文学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子项目1项,教育部世行贷款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学院(地厅)级项目28项。公开出版专著、教材37部。发表论文252多篇。1997年主持召开教育部“壮汉双语教学研究成果鉴定会”,1998年协助国家汉办召开了全国“语言与语言教学研讨会”。学术带头人覃国生教授是硕士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广西民族语文学会副会长,公开发表、出版论著70多万字;学术带头人农学冠教授是硕士生导师,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的副理事长,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专家,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60多篇;学术带头人徐治平教授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散文家,出版和发表散文作品200多万字;学术带头人韦树关博士、副教授是广西民族学院语文学会副会长,发表论著20多万字;学术带头人黄晓娟博士发表论著10万字,年青有为、潜力很大。
本建设项目已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万人,留学生近500人。现在有本专科在校生1500人,硕士6人,留学生84人。
  2、本建设项目已着手建立国内唯一的“侗台语言文化”专业网站,该网站是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国际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东方语言联合网”的中心网站之一。这一网站建立了专门的 “壮——侗语各民族语言资料与研究数据库”,“广西与东南亚民族文化数据库”,争取成为国际上研究壮侗语言文化的中心网站。
  3、近10年来本建设项目已获教育部世行的贷歀3.5万美元。2000年学院又拔款10万元用于侗泰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网站的建设。
  4、 本建设项目所必须设备和条件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首先是教师队伍断层、民族语言教师队伍尤为严重,整个教师队伍博士学位比例很低;其次是图书资料不全,教学、科研经费短缺,设备陈旧、不足;再次是教学科研人员待遇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三、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
  (一) 本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整体目标
  本重点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五年内,在现有规模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拓宽专业领域,适当扩大规模;在侗台语研究方面达到国际水平;在地区文学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民族文化的开发建设方面达到区内先进水平,探索出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需要增设若干个本科专业,增设三个硕士点、一个博士点,使办学层次上一个新台阶。
  (二) 本重点学科建设的具体目标
  1、建设项目的主要目标 经过五年建设,以侗台语言文化中心网站为依托,成为全国研究侗台语族诸民族语言、文化气氛最活跃、人才较多、成果丰富的基地;以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专业为学科点申报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比较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扩大已有硕士点的研究方向,争取逐年扩大招收硕士生人数,争取申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
结合广西大力开发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需要,创造条件增设民族文化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文化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才。
  2、以侗台语族诸民族的语言文化研究,壮汉双语教学研究、壮汉语比较研究、汉语文研究、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主要研究领域。预计将产生《壮语24个空白点的调查报告》、《侗台语教程》、《散文史》、《语言比较论文集》、《海峡两岸文学同构》、《壮族文学史修订本》、《相思湖作家评论集》等重大成果。
  3、队伍建设和学术交流
  建设期间将以上述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组织力量攻关培养科研人才,要送1位教师到国外进修,在现有1位学成回国和1位正在国外攻读学位的基础上,再拟派3-5名青年教师到国外攻读学位。在现有中日傩文化研究和中美民族语言调查国际合作项目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引进高学历人才,涉及到有关专业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都派人参加。以2002年广西民族学院建院50周年为契机,召开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各1次。
  4、基地建设条件建设
  过去我们有毕业生教育实习学校,但没有办成稳定的基地,主要是缺乏资金。获得建设资金以后,我们将选择适合的地点建立教育实习基地。以利于提高实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侗台语言文化网站是我们建设的重点。至少还要增加一台印刷设备,解决120平方米的场地和工作必须的环境设备(如空调器、传真机等)。建立资料库加强侗台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建设。还要建设作家培养基地和田野调查训练基地。
  5、本建设项目完成后的能力
  本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具有6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留学生100名。拥有4个硕士点,创造条件申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点。学生总数达到2000人。每年完成国家或省级2-3个项目,出版著作2——3部。
四、本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所需总经费的说明
  侗台语言文化中心网站30万;
  基地建设费30万;
  软件及零配件购置20万;
  学术交流20万;
  课程和教材建设20万;
  人员培训10万。
五、本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已有的优势、特点
  本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已有如下的优势和特点:
  (一)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交叉优势明显
  现有的汉语言文学、壮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编辑出版专业已经形成了交叉、渗透、互动的学科优势。
  (二)师资力量雄厚,办学层次较多、规模大,效益好
  现有教师64名,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形成梯队,是本校师资力量最强的单位。办学规模较大,有专科生310人,本科生1041人,研究生6人,留学生84人,函授生1500人。也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单位。办学效益相对较好。
  (三)培养大写作人才成绩斐然,办学效果显著
  广西民族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写作课历来以培养写作人才著称,写作课是自治区的重点课程。近年来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而确立“大写作”人才培养目标,已在民族文化研究、文学创作以及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尤其是“相思湖作家群”,已成为广西文坛的活跃力量,倍受区内外广泛关注。
  (四)科学成果突出并具有鲜明地方性和民族性
  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37部发表论250篇,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成果更突出,特点更鲜明。最近,我们与上海华东师大联合创办的侗台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网站,为本建设项目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五)新建立的侗台泰语言文化中心网站是与上海华东师大联办的,得到著名学者潘悟云教授指导,目标是把它建立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壮侗台语族诸民族语言文化的研究资料中心。今后将由潘教授牵线,邀请香港和美国学者以该中心为基地联合攻关侗台语的系属问题。这在本学科建设项目既有显著的特点,又有强大的优势。
                 
                   
 第一页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5#
发表于 2004-3-31 15:47:00 |只看该作者
本学科教师
姓名
出生年月
职称
任教课程
覃国生 1940、2
教授(硕导)
壮侗语
张晓勤 1959、9
教授
现代汉语
朱文雄 1941、2
教授(硕导)
现代汉语
韦 达 1943、11
教授(硕导)
壮语
陶 红 1942、5
教授(硕导)
对外汉语
王宗孟 1940、3
教授
古代汉语 
韦树关 1965、11
副教授
语言学
张增业 1943、12
副教授
壮语
海柳文 1950、1
副教授
古代汉语
韦茂繁 1959、10
副教授
语言学
覃盛发 1943、2
副教授
现代汉语
黎曙光 1950、5
副教授
古代汉语
朱峻之 1943、6
副教授
古代汉语
张小克 1954、5
副教授
语言学
张景霓 1964、10
副教授
古代汉语
熊 琦 1957、9
副教授
对外汉语
翟 红 1966、11
副教授
对外汉语
韦顺莉 1969、7
讲师
古代汉语
韦翠梅 1965、8
讲师
对外汉语
盘美花 1966、8
讲师
瑶语
卢勇斌 1964、9
讲师
壮语
吕晓燕 1968、5
助教
对外汉语
农学冠 1936、4
教授(硕导)
民族文学
朱慧珍 1936、12
教授(硕导)
民族文学美论
黄秉生 1950、11
副教授
民族文学理论
杨宁宁 1961、3
副教授
民族文学比较
吴盛枝 1955、2
副教授
民族文学
陆凌霄 1960、12
副教授
民族古籍
黄可兴 1966、5
讲师
现代民族文学
韦丽珣 1966、9
讲师
壮语
王 芳 1977、8
助教
民族文学
  重要学术著作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壮族方言概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覃国生
壮语概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覃国生
南宁市志方言志
广西人民出版社
覃国生
百色市志语言
广西人民出版社
覃国生
来宾县志语言
广西人民出版社
覃国生
壮语简志(合作)
民族出版社
覃国生
壮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 达
南宁平话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
覃远雄、韦树关
壮汉语比较简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张增业
平果县志·语言
广西人民出版社
韦树关
田东县志·语言
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树关
壮语言文学概要
广西民族出版社
农学冠
瑶族文学史(合作)
广西人民出版社
农学冠
盘瓠神话新探
广西人民出版社
农学冠
民族民间文学原理(合作)
广西师大出版社
农学冠
岭南神话解读
广西民族出版社
农学冠
广西民俗志·民俗研究
广西人民出版社
农学冠
侗族民间文学美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朱慧珍
广西苗族文学评论集
广西民族出版社
朱慧珍
民族风情与审美
红旗出版社
朱慧珍
广西百科全书(合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朱慧珍
美学理论基础
广西民族出版社
朱慧珍
文艺欣赏心理学
广西民族出版社
黄秉生
仫佬族文学史(合作)
广西教育出版社
吴盛枝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论纲(合作)
青海文艺出版社
黄秉生
宁远平话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
张晓勤
零陵地区方言概说
广西民族出版社
张晓勤
宁远县志·方言志
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晓勤

书名
出版社
作者
壮族方言概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覃国生
壮语概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覃国生
南宁市志方言志
广西人民出版社
覃国生
百色市志语言
广西人民出版社
覃国生
来宾县志语言
广西人民出版社
覃国生
壮语简志(合作)
民族出版社
覃国生
壮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 达
南宁平话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
覃远雄、韦树关
壮汉语比较简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张增业
平果县志·语言
广西人民出版社
韦树关
田东县志·语言
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树关
壮语言文学概要
广西民族出版社
农学冠
瑶族文学史(合作)
广西人民出版社
农学冠
盘瓠神话新探
广西人民出版社
农学冠
民族民间文学原理(合作)
广西师大出版社
农学冠
岭南文化解读
广西民族出版社
农学冠
广西民俗志·民俗研究
广西人民出版社
农学冠
侗族民间文学理论
广西民族出版社
朱慧珍
广西苗族文学评论集
广西民族出版社
朱慧珍
民族风情与审美
红旗出版社
朱慧珍
广西百科全书(合作)
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朱慧珍
美学理论基础
广西民族出版社
朱慧珍
文艺欣赏心理学
广西民族出版社
黄秉生
仫佬族文学史(合作)
广西教育出版社
吴盛枝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意识论纲(合作)
青海文艺出版社
黄秉生
新田县志·方言志
新华出版社
张晓勤
汉语语法教学论纲
广西人民出版社
朱文雄
现代汉语(教材)
广西民族出版社
朱文雄
老汉词典
云南教育出版社
陶 红
说话艺术
广西民族出版社
韦茂繁
语言文字原理(教材)
岳麓书社
     张小克(副主编)
荀子集解点校
团结出版社
张小克
字义源流详释
广西教育出版社
朱峻之
宁远平话研究
湖南教育出版社
张晓勤
零陵地区方言概说
广西民族出版社
张晓勤
宁远县志·方言志
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晓勤
新田县志·方言志
新华出版社
张晓勤


目前承担科研课題情况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负责人姓名
壮侗语新材料调查 上海师范大学 韦树关、张增业
广西壮语调查 美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 覃国生、韦 达
广西南部巫见公文调查 日本东亚文化文化研究会 吴盛枝
瑶族文学史修订本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 农学冠
西南各民族文化互动关系 申报国家主题课题 朱慧珍
西南各民族文化原型与文化根据 申报国家主题课题 黄秉生
中原汉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互动关系 申报国家主题课题 杨宁宁
关于提高教师壮汉双语教学的研究 教育部 覃国生
国家教委j g35号课题 教育部 韦 达
湖南方言研究 湖南省 张晓勤
湖南方言语法研究系列 澳大利亚默尔本大学 张晓勤
对越·泰汉语语法教学研究 区教育厅 朱文雄 陶红
壮语方言调查 自治区 覃国生
老挝语言调查 教育部 陶 红
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自治区 覃国生
高栏人语言调查 自治区 覃国生
南宁平话词语调查 国家级课题子课题 韦树关
关于提高教师壮汉双语教学的研究 教育部 覃国生
科研获奖情况
课题及论著名称
获奖人
颁奖单位及奖级
教师双语教学研究
覃国生
教育部二等奖
壮语概论
覃国生
区教委二等奖
壮语方言概论
覃国生
区社科联三等奖
柳江壮语调查
韦 达
区社科联三等奖
汉壮翻译理论与技巧
韦树关
区社科联三等奖
南宁平话词典
张增业
区教育厅三等奖
壮汉语比较简论
农学冠
区社科联三等奖
瑶族文学史
农学冠
区文艺铜鼓奖
壮族文概要
农学冠
国家民委教材三等奖
盘瓠神话新探
吴盛枝
区教委社科三等奖
仫佬族文字史(合作)
朱慧珍
区社科联三等奖
侗族民间文学美论
朱慧珍
区社科联三等奖
美学理论基础
张晓勤
区社科联三等奖
扎扎实实搞好学校推普工作
张晓勤
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宁远平话研究
张晓勤
区社科三等奖
论语言教学
张晓勤
省教委二等奖
字义源流详释
朱峻之
区社科三等奖
字义源流详释
朱峻之
区教育厅二等奖
                                           第二页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

听众

3204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04-4-28
注册时间
2003-10-20
6#
发表于 2004-3-31 15:48:00 |只看该作者

广西民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学科申请书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高等学校: 广西民族学院  学校代码: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名称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与大写作人才培养

  承担项目建设的主要二级学科(限填5个)
  序号(代码) ;名称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学位授予权学士、硕士
  汉语言文学 学士
  本项目主要学术研究方向(限填5个)
  侗台语研究
  汉语言文字研究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
  广西各民族共生共荣研究
一、学术带头人
  1、学术带头人(限填5人)
  姓名 覃国生 职称 教授 学历 专科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姓名 农学冠 职称 教授 学历 本科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姓名 徐治平 职称 教授 学历 本科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姓名 韦树关 职称 副教授 学历 博士生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姓名 黄晓娟 职称 讲师 学历 博士生 是否国家级、省部级专家(称号)
  2、在国际学术团体或国内一级学术团体任主席(理事长)、副主席(副理事长)1人
  3、作为第一导师培养并获学位的博士0人;硕士6人
二、学术梯队(包括带头人)
  1、学术梯队(教学、科研人员数)
  合计4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7人;
  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
  应邀出国讲学2人;进修1人;合作研5人
  2、梯队年龄情况
  61岁以上3人;51-60 9人;41-50岁12人;40岁以下0人
  3、国外人员来本学科点讲学10人;合作研究5人
  4、区外人员来本学科点讲学17人;合作研究5人
  5、三级学位中有一学位非本校获得25人
  6、1996年以来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
累0人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累计0人
  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累0人
  列入教育部骨干教师累积0人
  列入自治区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累计0人
  列入广西高校“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累计 人,
  7、出版教材10册;其中获国家级奖0项;其中获省部级奖4项
  8、出版专著27本;其中获国家级奖 项;其中获省部级奖8项
三、人才培养
  1、在校生人数1590人
  博士0人;硕士6人;本专科1500人;留学生84人;博士后0人
  2、授予博士学位0人;硕士学位0人
四、科学研究方面
  1、本年度科研总经费(包括横向和纵向科研经费)
  合计12万元;其中国家攻关项目0万元;863项目0万元
  国防科研项目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万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万元;攀登项目0万元
  2、本年度与国外合作科研项目2项;与国内合作项目2个
  3、1996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4、1996年以来获国家发明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5、1996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特等奖0项;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6、1996年以来获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7、1996年以来获国家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0项;四等奖0项
  8、1996年以来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1项;四等奖0项
  9、1996年以来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10项
  10、1996年以来获广西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11、1996年以来获广西高校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12、1996年以来获广西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
  13、1996年以来获广西优秀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14、1996年以来获其它省、部级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0项;三等奖0项
  15、1996年以来获其它厅、局级奖
  一等奖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
  16、本年度收录论文:SCI 篇;EI 篇;ISTP 篇
  17、本年度出版专著(除教材外)2册,其中六大出版社出版0册
  18、主办国际学术会议0次
  19、本学科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0种
  20、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0次
  21、本年度授权专利0个,申请专利0个
  22、本年度技术转让金额0万元
  23、目前本学科孵化的高新技术产业0个,正在孵化的高新技术产业0个
五、工作条件
  1、仪器设备值20万元
  2、是否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否;是否建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否;是否建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 否;是否建有专业和部门开放实验室 否
  3、本学科实验室、阅览室、资料室等教学科研用房面积120m2
  4、本学科图书的藏书11万册;国内、外期刊数(包括校图书馆藏书)289种
  5、本学科开出的本科生课程22门;研究生课程12门
  6、本学科计算机70台
  7、本学科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课程3门
注:本表填报的数据除特指外,其余均填报2000年度本学科点的实有发生数据。
                                 
                   
                 
                         第三页


生为壮人 死为壮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主题

9

听众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24-3-15
注册时间
2002-7-6
7#
发表于 2004-7-17 23:57: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有为青年在2004-7-17 22:44:31的发言:

丢,别说了,你看看区政府里面有多少广西人,有多少热爱家乡的,我看外省的来镀金的多。南宁这几年卖地皮搞房地产得了不少钱,把南宁刷得光光亮,但你钱用完了怎么办,现在上海的房价已经下跌了,在那边引发了地震,我还真担心南宁像当时的北海那样,到处烂尾楼啊。政府什么时候目光才能长远点呢? 以前南宁人对区政府大楼有一句评价:“歪门邪道黑心肠。”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形象得要死。

自治区政府大院、大楼确实不耐看,但以前的建筑风格跟现在的人的行为风格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吧?

你说广西区政府里“外省来镀金的多”,这话有一定道理。倘若仅仅来“镀金”也就罢了,就怕不仅仅如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8 0:01:51编辑过]

社 会 的 主 体——人口,  社会存在的空间——自然环境,  社会联系的纽带——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主题

0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8-8-21
注册时间
2004-4-21
8#
发表于 2004-6-26 20:18:00 |只看该作者
同意!

[img]http://www.rauz.net/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812183381526.jpg[/img] 山清水秀在宜州,谷围高高站村头, 散开几排喝德米,人生得意亮歌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主题

0

听众

6098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3-11-20
注册时间
2003-4-27
9#
发表于 2004-6-30 15:39:00 |只看该作者

努力吧

成功的话,教育部会分两次给1000万

哈哈哈


陈洲 广东广大律师事务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

听众

354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0-1-16
注册时间
2004-7-13
10#
发表于 2004-7-16 10:03:00 |只看该作者
上中学时我们老师说,全国的民院中,广西的最烂。

八桂子弟 声震四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主题

6

听众

2万

积分

灶君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最后登录
2017-4-9
注册时间
2004-4-19
11#
发表于 2004-7-16 14:45:00 |只看该作者
我不知道上楼所说的是真是假,不过如果是真的,我觉得广西政府对民族教育的资金投入绝对是全国全低的,然后才有这个结果,这也许是我们所有壮民族的悲哀吧。

向布洛陀祈祷!!向侬智高致敬!!向傣僚勇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

听众

354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0-1-16
注册时间
2004-7-13
12#
发表于 2004-7-16 17:42:00 |只看该作者

其实广西高等教育最糟的地方是缺少优秀的理工类院校,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号称中国四大电子工业高校之一,但你看看它和其他三个电子工业学校差多远,天差地别!!连个博士点都没有。我一个同学就说:“要我上桂林电子工业学院,还不如跳邕江算了。"理工类人才才是振兴壮乡的主力军。区政府说广西重工业不行,要发展重工业,但你人材造血能力不足你怎么发展。 至于对民族教育的资金投入我的看法是广西的所有院校都是培养八桂子弟的学府,同样也是培养壮族子弟的学府。只要对广西各大专院校的投入也是对民族教育的投入。 广西民院其实汉族的学生最多,美女也多,但很多都去旁大款,估计卖淫的也不在少数。因为很多人是靠关系或靠钱进去的(并非专指任何民族的学生),所以民院的生源很差。说一个学校烂,不单指硬件烂,也指学风烂。


八桂子弟 声震四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主题

0

听众

8472

积分

贵宾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2-26
注册时间
2009-2-25
13#
发表于 2004-7-17 14:4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有为青年在2004-7-16 10:03:37的发言: 上中学时我们老师说,全国的民院中,广西的最烂。

不對。廣西民院算是可以的。真正爛的我知道不少,看他們的學報就知道了。不過就沒必要在這裏開名了。

廣西民院不一定每個都好,但肯定有一批真正的專家在裏面。你不知就裏就根據道聽途說否定一切,很不負責任。


Is-Peiq maz zaeng Hyanglgangv. Daeg Bei daj Yanghgangj daeu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

听众

354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0-1-16
注册时间
2004-7-13
14#
发表于 2004-7-17 15:22:00 |只看该作者

你不知就裏就根據道聽途說否定一切,很不負責任。

我是南宁的我还不知道,这可不是道听途说。


八桂子弟 声震四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5#
发表于 2004-7-17 15:42: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有为青年在2004-7-17 15:22:43的发言:

我是南宁的我还不知道,这可不是道听途说。

你这样说,就是道听途说,就是很不负责任。你是壮族的,你了解壮族几分呢?就说壮语吧,你能够说几句?所以说你是南宁的又怎么样,你根本是不了解广西民院。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

听众

354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0-1-16
注册时间
2004-7-13
16#
发表于 2004-7-17 17:41:00 |只看该作者

我承认我不会壮语,但也没有必要抹黑家乡啊。我平果老家的阿公阿伯们又对自己民族了解多少呢?和

这没关系吧。版主是广西民院的吧。说“多”是太过分了,但这种事,别说广西民院,西大都有,更别

说艺术学院了。而专门收钱的机动招生指标早就是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不公开的事实。广西民院当然有

自己的优势,例如小语种,但一个学院更看重的是整体水平。广西民院在区内是不错,可根外省比就差

了。广西教育落后,是无奈的事实,外省的民院都纷纷改成综合性大学的时候,广西民院何去何从。版

主既然热爱自己的学校,那就为建设广西民院努力奋斗吧,也好为广西贡献更多的优秀人才。


八桂子弟 声震四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

听众

3541

积分

铜鼓精灵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最后登录
2010-1-16
注册时间
2004-7-13
17#
发表于 2004-7-17 17:52:00 |只看该作者
上中学时同学们连西大都看不起,老师也鼓励我们去外省好的学校,不要加入“西大军团”,结果就是大家都养成了看不起区内院校的习惯,不知道这种激励措施是好是坏~~~~~加上在西大逛得太多了,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所以发言是太坑了,请版主见谅。

八桂子弟 声震四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

听众

5034

积分

东灵神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2-10-3
注册时间
2003-7-23
18#
发表于 2004-7-17 18:35:00 |只看该作者
可惜啊,12楼和14楼两位,还有17楼这位,都没在广西读过大学,只能“狗咬耗子”说几句“公道话”了。对于贝侬在11楼、15楼的一番话,暂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Nandao ni xianzai hai bu zhid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最后登录
2016-9-11
注册时间
2003-4-28
19#
发表于 2004-7-17 18:45:0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有为青年在2004-7-17 17:41:46的发言:

我承认我不会壮语,但也没有必要抹黑家乡啊。我平果老家的阿公阿伯们又对自己民族了解多少呢?和这没关系吧。版主是广西民院的吧。说“多”是太过分了,但这种事,别说广西民院,西大都有,更别说艺术学院了。而专门收钱的机动招生指标早就是中国绝大多数高校的不公开的事实。广西民院当然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小语种,但一个学院更看重的是整体水平。广西民院在区内是不错,可根外省比就差了。广西教育落后,是无奈的事实,外省的民院都纷纷改成综合性大学的时候,广西民院何去何从。版主既然热爱自己的学校,那就为建设广西民院努力奋斗吧,也好为广西贡献更多的优秀人才。

你平果的阿公阿伯纵然对壮族没有概括性的了解,但是绝对有细腻的了解,从他们从小说到老的母语里,他们用他们的身心体会到了自己民族的语言精髓。这点你是永远也不能够体会到的。

我没有在广西民院上过学,我也是在外省上的大学,但是我尊重广西民院在本民族文化教育上的地位,我也认识不少广西民院的教师和学生,我认为他们都是很又水平的可爱可敬的人。没有广西民院的许多教职工人员和研究生为壮族的研究所做出的努力甚至艰辛,就不会有现在世人对壮族的诸多认识,你我也无从在这里高谈壮族的历史和文化了吧。

广西的许多人,都是看不起本地的一切。这点是好是坏,我不想评述。好比我认识的一些南宁年轻人吧,总是看不起自己的城市,千方百计地要谋求离开南宁到外地发展(我当然不反对他们到外地发展因为我也是外地谋生大军的一员,但是我认为他们不该轻视自己的城市)。他们甚至看不起自己城市的母语,使得南宁大小街头都充满了有点肉酸的“南普”,却失去了昔日“粤语城市”的影子,南宁在20多年来的普通话普及之成功,成功到摧残了一个城市的母语,这在全国来说都是数一数二的吧。当然,不止是南宁,许多壮族城镇地区放弃母语(壮语)的势头也是愈演愈烈了。从这点上,我也不知道广西人对本地本族东西的排斥是好是坏。


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6

主题

1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最后登录
2017-10-2
注册时间
2003-1-29
20#
发表于 2004-7-17 22:00:00 |只看该作者
烂不烂,不是老师的错,更不是学生的错,要问政府,他们做了什么?他们真正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做过多少实事.

Mengz gaangc Xuangh,gul gaangc Qyaix,Haausxuangh Haausqyaix doc deg Haausrau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允许回帖同步到新浪微博  

Archiver|手机版|壮族在线    

GMT+8, 2024-6-2 08:30 , Processed in 0.16513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