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历史之谜》 发布日期: 2000年11月28日 http://cul.sohu.com/lishi/mi/qinhan/200011/200011280029.htm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曾调用重兵南下攻打”百越“。多年来,每提到秦始皇进军岭南的人数时,史学家几乎是众口一词:五十万。这个数字是否可靠呢? 最早记载这个数字的是《淮南子·人间训》,其云: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瓯)君译吁宋,而越人皆人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尽管“五十万”是个见诸典籍的数字,但《淮南子》基本上属哲学著作,其中所列数字及史料的精确程度,是需要推敲的。如文中所云“发卒五十万”,后与西瓯交战,“伏尸流血数十万”,损失惨重。这样,秦始皇势必增派更庞大的援军,才能取胜,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诸郡县。如此,秦动用的总兵力远不止五十万。又如,文中说到秦五十万军队分为五军时,用了“塞”、“守”、“处”、“结”四个动词,词义均属“布防”、“集结”一类,并没有进攻的意思,不能据此得出五路人马进军岭南的结论。 除上述疑问外,再考察当时历史条件,也可发现“五十万”这个数字的漏洞。一,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秦将王翦已率“空秦国甲士”而凑成的六十万兵马,“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这支部队,经战争损耗,又要在刚占领的广大地区驻军安抚,三年后怎么可能再有五十万土卒可调用?二,秦始皇时代,领兵超过二十万的将领,均为名将。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曾任命年轻气盛的李信,率兵二十万攻楚大败,怎么可能六年后又用一位无名之将尉屠睢统率重兵呢?三,百越所在的岭南地区,山路崎岖,登涉艰难,一条灵渠是唯一的军用补给线,怎可能维持五十万大军的需要?况且岭南多原始森林,人烟稀少,总人口恐怕不足五十万,何需动用五十万大军? 既然“五十万”这个数字不可靠,那么在岭南的秦兵究竟有多少呢? 据《史记》记载,当时人越的秦军有两支,一支由尉屠睢率领,一支由赵佗率领。赵佗率军沿途未经激战而到达岭南;而尉屠睢的军队被越人击败,损失惨重,尉屠睢亦败死。秦亡之后,赵佗兼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时,赵佗有不臣之心,汉使陆贾以“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相威胁,遂使赵佗改容相待。汉武帝时,南越相吕嘉叛乱,汉出动“楼船十万师往讨之”,仅一年多就解决问题。汉代的南越,实力比秦末的百越诸部强大得多,汉以十万人马即可平定其地。由此推测,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用兵百越的人数,也在十万左右。《淮南子》所载的“发卒五十万”,应是指公元前222年至公元前217年间,秦军占领整个百越地区的兵力总数,尉屠睢率领入岭南的兵力,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人说,不管发兵多少,都是我族的灾难!更造成我们今日受制于人、地盘减少、贫穷落后的局面。汉人赢政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狂、战犯!!
曾有朋友呼吁,每一个“百越”后裔都应拒绝称呼其人为“秦始皇”。而以战犯、杀人狂等类似称呼代之。。。。
以上不一定代表鄙人观点。。。
汉代的南越,实力比秦末的百越诸部强大得多,汉以十万人马即可平定其地。由此推测,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用兵百越的人数,也在十万左右。
要不是西呕(瓯)君译吁宋已死,越人四散,加上秦开渠通路,汉再加十万人马又能如何!
[em69]
看看北宋时广西的地图吧,郡县移民少之又少!
明以后才增加,这也是明统治二百多年间不停的"平蛮"取得的劳动成果,血债累累.桂东北僚人,十去八九 明朝地图
不同意这种观点,首先秦军攻打岭南的时候,唯一发生长久战争的地方是现在的桂东北与湖南交界一带,与秦军发生战争的只是百越的一支西瓯的军队,而且战争开始的时候秦军仰仗统一六国之后的强大军力和秦朝雄厚的经济力量取得优势,西瓯拜退,西瓯君译吁宋阵亡,但刚强的西瓯人“皆入从薄中,……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继续坚持战斗,击毙了秦军主将尉屠骓,秦军几乎全军覆没。(《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
南越则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时期在岭南宣布独立的政权,南越族和西瓯本身都是属于百越的一支,拿南越的人口与百越比,显然是类似于拿某个县的壮族人口与整个壮族的总人口相比一样荒谬。
秦瓯战争发生在桂东北与湖南交界一带,而越人遍布整个岭南乃至江南,持续了6年的秦瓯拉锯战根本不可能将“大多数越人杀光”了,如果这样的观点可以成立,根本无法解释现代南北汉族在人种上的巨大差异,更无法解释现代壮侗语族将近1亿人口的来源。这种观点显然是主观臆测的,不尊重史实。
大家如果对闽越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发的旧贴
http://www.pouchoo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6686&page=4
有人说,不管发兵多少,都是我族的灾难!更造成我们今日受制于人、地盘减少、贫穷落后的局面。汉人赢政是十恶不赦的杀人狂、战犯!!
曾有朋友呼吁,每一个“百越”后裔都应拒绝称呼其人为“秦始皇”。而以战犯、杀人狂等类似称呼代之。。。。
以上不一定代表鄙人观点。。。
抱歉提醒一句,在赢政时代还没有汉这个概念。汉族是汉朝以后才形成的,主要是迁到南方的华夏族后裔和南方的土著民族融合成南方的汉族,而北方的华夏族后裔和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融合成北方的汉族。你们壮族并没有资格完全代表百越,明白!?
第二,百越从来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南方无数的原始社会部落的统称。仅区别于当时的华夏。但是在今天,无疑岭南的汉族人绝大部分都是具有百越的血统的。
汉代的南越,实力比秦末的百越诸部强大得多,汉以十万人马即可平定其地。由此推测,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用兵百越的人数,也在十万左右。
要不是西呕(瓯)君译吁宋已死,越人四散,加上秦开渠通路,汉再加十万人马又能如何!
[em69]
看看北宋时广西的地图吧,郡县移民少之又少!
明以后才增加,这也是明统治二百多年间不停的"平蛮"取得的劳动成果,血债累累.桂东北僚人,十去八九 明朝地图
一个已经合并所有原始部落又处于分裂中的国家当然比无数敌对的原始部落容易搞定得多了。想想都明白,楼主那样的推论割裂现实,并不可靠。
顺便问一句,移民增加和血腥屠杀有何等同关系?十倍的移民到来使土著的比例变成1/10,并不等于屠杀了90%吧!??
你说的“大多数越人杀光了,赶跑了”这个从何论证而来!?
一个已经合并所有原始部落又处于分裂中的国家当然比无数敌对的原始部落容易搞定得多了。想想都明白,楼主那样的推论割裂现实,并不可靠。
顺便问一句,移民增加和血腥屠杀有何等同关系?十倍的移民到来使土著的比例变成1/10,并不等于屠杀了90%吧!??
有点疑问的是:1、“十倍的移民到来使土著的比例变成1/10,并不等于屠杀了90%”,但至少也还剩下10%啊。那么现在10%在那里?2、宋、明时期还生活在粤西、桂东一带的稻作民族的俚僚人(不说百越,太遥远)为什么放弃了自己祖辈的家园和土地?他们又去了那里?是他们自愿的放弃富饶的土地和家园而向贫瘠的桂西“开拓疆土”吗?
有点疑问的是:1、“十倍的移民到来使土著的比例变成1/10,并不等于屠杀了90%”,但至少也还剩下10%啊。那么现在10%在那里?2、宋、明时期还生活在粤西、桂东一带的稻作民族的俚僚人(不说百越,太遥远)为什么放弃了自己祖辈的家园和土地?他们又去了那里?是他们自愿的放弃富饶的土地和家园而向贫瘠的桂西“开拓疆土”吗?
1、现在广西还有50%弱是少数民族啊……这样的论据够不够份量反驳你的猜想?
2、对这个我没有太深的研究,不好乱说。估计有两种可能,1、移民;2、融合。第一种情况我在我所阅览的书籍上都没有什么记载,希望共享一下你的资料可以吗?第二种就是有可能成为粤西、桂东一带原住民的祖先,因为缺乏历史资料记载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或者有汉族而演变成少数民族的,或者有越族而演变成汉族的,由于古代汉越杂处而居,互相通婚,所以估计情况十分复杂,无法言表。
1、现在广西还有50%弱是少数民族啊……这样的论据够不够份量反驳你的猜想?
2、对这个我没有太深的研究,不好乱说。估计有两种可能,1、移民;2、融合。第一种情况我在我所阅览的书籍上都没有什么记载,希望共享一下你的资料可以吗?第二种就是有可能成为粤西、桂东一带原住民的祖先,因为缺乏历史资料记载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或者有汉族而演变成少数民族的,或者有越族而演变成汉族的,由于古代汉越杂处而居,互相通婚,所以估计情况十分复杂,无法言表。
1、“现在广西还有50%弱是少数民族啊”没有错啊。但他们都集居在桂西。而桂东的俚僚人就算人口因为“十倍的移民到来使土著的比例变成1/10”,也应该还有人才对啊。是吗?可是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
2、“1、移民;2、融合”。也许是这样,但为什么俚僚人会“为什么放弃了自己祖辈的家园和土地”而“1、移民”,壮族没有文字,但民间流传的移民故事还是有的,但在学术上民间流传是不能作证据的。
3、“2、融合”。”,也许也是,但在桂东一带的人们都是自称从外地移民而来的 ,没有证据说明他们是土著融合而来啊?
“南越政权真正能控制的地区也就是南海郡及苍梧一带”不等于秦朝也是如此,不要忘了桂林在哪里,灵渠在哪里!
“南越政权真正能控制的地区也就是南海郡及苍梧一带”不等于秦朝也是如此,不要忘了桂林在哪里,灵渠在哪里!
桂林,灵渠不也是就包含在“苍梧一带”吗?都是桂江(上游漓江)流域啊。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