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声母中的喉塞音应该是自古就有的吧,如果不是近代才出现的,演变过程从何谈起呢?
在我家乡话中,带先喉塞成分的声母mb、nd所组合的音节多数为固有词,如:mbei(胆)、mbein(飞)、mboen(天)、mbin(月)、mboek(水不满)、mbvaep(凹)、mbvang(薄)、mbvaq(肩)、mbek(长大)、mbej(背负)、ndei(好)、ndan(楼板)、ndang(身)、ndaeng(鼻)、ndok(骨)、ndiu(活着)、ndaem(黑)、ndah(河)、ndoengh(垌)、ndaeuh(灰烬)等。带先喉塞成分的p、t、k、m、n、ng等声母,所组合的音节则多见于借词,如punz(盘)、toengz(铜)、ceib(十)、mvanh(万)、loengz(龙)、kongz(穷)、heingz(赢)、vungz(王)等。
我家乡话中,带先喉塞成分的音节比较多,声母为mb nd的音节多数为固有词,声母为p t k m n ng f l h c y v且带先喉塞成分的音节多数为借词。我的方案中把后一种情况处理为元音带先喉塞成分,这样可以免于设置大量的先喉塞声母。我家乡话有那么多带先喉塞或唇化的音节,估计很大一部分是我家乡的古代知识分子在引进汉字读音系统时为了尽量避免借词与固有词同音而设定的。
壮语声母中的喉塞音应该是自古就有的吧,如果不是近代才出现的,演变过程从何谈起呢?
//正解,临高话是只有喉塞音的,但海边的新盈话就受影响,有送气音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