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建筑原是古代壮族地区极为常用的建筑形式。但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这种建筑形式正在逐渐的消失。
第1、2、3幅照片估计应该是六、七十年代以前建造的干栏;现在能够拍到这种照片,已经不容易了。第4幅照片是近年建造的干栏;用红砖和水泥建造的近代新房还能保持干栏的形式,在其他地区已经极为少见!楼主能拍到这张照片,确实难能可贵。
与金龙乡相邻同为壮族地区的龙州县下冻乡,相距不过几十公里,农村中的建筑形式却不尽相同;同是泥草或泥瓦建筑,甚少做干栏。数年前中越边境沿边公路开通后,笔者经沿边公路作田野考查,仍可见到少部分旧建筑物存留至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遗留的旧建筑形式也将很快的消失而不复存在;经过数年,我们将很难再看到这些实物。
[attach]6869[/attach]
图1:龙州县下冻乡留存的泥草结构建筑,是解放前农村百姓的基本居住形式。 [attach]6870[/attach]
图2:龙州县下冻乡留存的泥瓦结构建筑,是六、七十年代以前农村百姓的基本居住形式。 [attach]6871[/attach]
图3:图左为泥草墙结构(造价较低),图右为泥砖墙结构(造价稍高)。 [attach]6872[/attach]
图4:龙州县下冻乡留存的砖木(图左起第二间)建筑,是改革开放前农村百姓的基本居住形式。 [attach]6873[/attach]
图5:已经废弃的泥瓦建筑,使我们能直观了解房屋的结构形式。右边角是新式砖混建筑。
楼上照片的地域旧时分属金龙峒土司和上下冻州土司管辖,虽然两地相距不远,但由于土司制度的封闭性和近代外来文化影响的深度不同,除了两地传统民族服饰不尽相同,传统的建筑形式也不相同。县志载:“1949年以前,本县逐卜、金龙、武德等地区农民住房多是高栏木屋,霞秀、八角、彬桥、下冻、水口等地区农民住房部分为泥砖木屋或简陋茅房。(p628)”
未来的几年这些照片实物将不复存在。根据县志载:“解放前农民居住条件差,除地主豪绅外,有砖瓦房住的不多,多数人家住篱笆泥墙、木架篱笆茅房。下冻、彬桥地区部分村屯,因缺茅草,则以稻草盖顶…… 解放后,住宅条件逐步改善,由砖瓦房代替过去的茅草屋。据县建委调查,至1985年,农村新建房面积495.89万平方米,农业人口人均住房面积24.12平方米。1985年全县有1800农户建新房,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茅房,稻草房。上降乡呼咬屯49户,1985年本年就有8户建新房,建筑面积827平方米,该屯住宅总面积10881平方米,人均30.90平方米。下冻乡南街村32户,过去全是茅房,到1985年已建砖房28户,住宅人均面积35平方米。龙州镇新华村336户,1960年还有169户住茅房,1985年减少到38户。该村1950至1985年共有277户改建了住宅,占总户数的82%……(p768)”——以上的数据是1985年的,距今历史又经过了二十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时代发展突飞猛进,社会日新月异;在楼房林立的现代化乡村,旧时的景象越来越难寻踪影;今天,金龙、下冻两地的民族服饰和建筑形式已经由差异走向了同化。楼上发表的几幅照片,是摄影者不畏艰辛深入山区老寨,从一栋栋新的建筑群中偶拾觅得。通过这些照片,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壮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谢谢老怪!!
[attach]6904[/attach]
图:龙州县新民宅一角
续几幅与楼上不同的干栏图片。相距楼上发表的金龙板池干栏不过十几公里的金龙布双,村中遗留的干栏建筑形式有所不同;其中之一是每间房屋建设使用的木料和石料明显要多得多:大块的木方料、数十方计的石料普遍使用,该地区大部分的旧式房屋都是按如此形式建造。
还是老活一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遗留的旧建筑形式也将很快的消失而不复存在;经过数年,我们将很难再看到这些实物。” 作田野考察或者旅游观光的贝侬,有时间就要抓紧啊,去迟了就看不到了。 哈哈
[attach]7095[/attach] [attach]7096[/attach] [attach]7097[/attach]
那坡县全县的农村地区还是以干栏建筑为主,大都也是和上面的龙州干栏一样,为斜梯的干栏,梯子多为木制,而邻近的靖西和德保的干栏建筑却大都是正梯干栏,且多为石砌。这么靠近的地区干栏建筑却有不小的区别。
在隆安壮族地区,更加流行的是房门面前垒高一个蛮大的高台,平门口的
可以晒玉米,衣服等的.
那坡县全县的农村地区还是以干栏建筑为主,大都也是和上面的龙州干栏一样,为斜梯的干栏,梯子多为木制,而邻近的靖西和德保的干栏建筑却大都是正梯干栏,且多为石砌。这么靠近的地区干栏建筑却有不小的区别。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