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2005年目脑纵歌节(图) [打印本页]

作者: 宛世    时间: 2005-2-22 17:11
标题: 2005年目脑纵歌节(图)

发点图片给大家看看

景波族节日。。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5-2-22 18:20

好热闹的民族节日!

另外,偶从外表面貌看,景颇族和傣族有很大区别啊,是不是这样?宛世贝侬!


作者: 宛世    时间: 2005-2-23 15:53
的确,景波和傣族在面貌上的区别很容易就看出来了,他们的祖先来自西玛郎雅,第一张图跳舞的路线就是在演义他们迁徙的路线,此外德宏的景波族是景波中的一个支系,称为“文嘣仔瓦”系,语言上和缅甸的克倾族(缅甸景波族)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5-2-23 16:14

摘自http://www.yn.xinhuanet.com/ynnews/zt/2002/mnzg/

  "目瑙纵歌"意为集体歌舞,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歌舞"的美称,只要有场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起进行目瑙纵歌,因而,目瑙纵歌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集体歌舞。

  目瑙纵歌盛会历史悠久,源于美丽动人的传说:远古的时候,大地上的人们并不会跳"目瑙",只有天上的太阳神"木代"才会跳。有一年天空出现了9个太阳,不分昼夜的烧烤着大地,大地上河水被晒干,石头被晒炸,人类和各种鸟兽都面临死亡的绝境,就聚集在一起共商对策,公推百鸟到太阳宫去求太阳神。百鸟带上金银财宝,飞到太阳宫,请求太阳神每天只出一个太阳,并分出昼夜来。肩负拯救大地上的人类和生灵重任的百鸟,有幸参加了太阳宫里太阳神举行的"目瑙",并以优美的舞姿和歌喉博得太阳神的欢心,太阳神欣然答应了百鸟的请求,将9个太阳减去8个,只剩下如今的一个。百鸟返回大地时,见一棵黄果树上结满了香甜的黄果,百鸟一时高兴,便仿照太阳神的子女,在吃果子之前,聚集在一起推选孔雀做"瑙双"(即领跳者)在黄果树上欢快地跳起了"乌目瑙"(即"鸟目瑙")。一位名叫东堵卡的景颇族人路过这里,被百鸟那欢快的舞蹈场面所吸引,便情不自禁地摹仿百鸟欢跳起来。为了不至遗忘,东堵卡就把"目瑙"舞形图绘到在一块特制木板上,留传给景颇族先民。从此,"目瑙纵歌"活动便广泛在景颇族地区流传开来。

  如今,每当节日来临,景颇人民为了纪念这个首创"目瑙纵歌"的"宁贯娃"(总领头人),在盛会广场中央高竖"目瑙"柱,柱上画有孔雀,以示领舞的"瑙双"柱两侧各立一块栗木板,一块上画有喜玛拉雅山(螺旋式)的山脉图纹,以示景颇族祖先的发源地和迁徙线,也是"目瑙纵歌"的舞蹈简谱;另一块上画着许多农作物和家畜图,以象征举行"目瑙纵歌"活动预祝民族兴旺发达,庄稼果实累累。里侧两根的顶端,左边一个"月"字,右边一个"日"字,以示"目瑙纵歌"源自天宫。牌柱下面,十字交叉着长刀与巨斧,这里是景颇族的生产工具和防身武器,以示民族的神勇精神和勤劳习惯。柱子两旁搭接两个高台,象征着从上面可以看到雄伟的喜玛拉雅山,以示对祖先创业的怀念,同时可高视远方,纵情展望美好的未来。牌柱前面放有两个大鼓,两个吹"洞巴"乐器的竹台,八面 铓锣,四周用小竹片围成长方形,即目瑙乐队所在地。每年过节村村寨寨的景颇族男女老幼都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敲着锣打着鼓,兴高采烈地汇集到盛会广场参加"目瑙纵歌"。男青年戴有鲜艳醒目的红穗子的漂白包头,手持闪闪发光的长刀;姑娘们身穿黑丝绒对襟或左襟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围裙,佩戴熠熠发光的彩珠和银袍;老年人身背织有民族图案的"筒帕",扛着盛满喷香米酒的竹筒,齐集到盛会广场,由头戴兜鍪(用孔雀羽毛为顶饰)的男子在前领舞,尾随几百人或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在木鼓声中载歌载舞。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变化无穷,或似游龙,或似蛇陈,排列成阵,舞步有序,鼓点一致,节奏鲜明,声势豪壮,山谷应声,充分展现了大型集体舞蹈的高度水平。1983年4月9日,目瑙纵歌节被定为景颇族的法定节日。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