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是德保开光节,拍了些照片,传上来大家一起分享(有很多,可惜我的权限一天只能传这么多张图,明天再接着传吧!)。
网络上查到的资料介绍:“春节初二,各地壮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举着各种吉祥动物模型和象征喜庆的其他物件汇集城镇。正午12时整,一位德高望重的壮族老人大声颂读 "风调雨顺" 、 "国泰民安" 等等祝词。颂毕,另一老人立即举刀切开公鸡冠取血,迅即滴在"长龙"眼上,示意从此龙眼大开,一年活动之始正式来到。顿时,鞭炮齐鸣,鼓锣大作,龙、狮、象、凤以及一切模拟动物大舞,大街小巷一片欢腾。”
德保的开光节是在年初三。这天中午十二点半,各社区组织的舞龙队、舞麒麟队、台阁、锣鼓队等等,从县政府礼堂门前向芳山进发。到了芳山上的龙神庙,拜过龙神后把蒙在龙眼睛上的红纸揭掉,就叫“开光”,之后开始环城游行、拜年。拜年活动就这样开始了,一直要拜到十五。十五这天龙舞上大街,旁边的人用猛烈的鞭炮把龙“烧”掉,叫“杀龙”。“杀龙”后在街上大摆筵席欢庆。
[attach]5693[/attach] 各路兵马在县政府礼堂门口集合。 [attach]5691[/attach] 麒麟队整装待发。旁边的两个人是赶麒麟的,碰到麒麟偷懒不走路的时候就拍拍麒麟屁股把它往前赶,很好玩。 [attach]5692[/attach] [attach]5694[/attach] [attach]5695[/attach] 排排坐,吃果果:四只小狮子太可爱了!真想抱一只回家! [attach]5696[/attach] 左边锣鼓喧天,右边大哥哥在教训不听话的小弟弟。“哎哟,别把我耳朵拧下来了!”有人认出来这是谁了吗? [attach]5697[/attach] [attach]5698[/attach] [attach]5699[/attach] [attach]5700[/attach] [attach]5701[/attach] [attach]5702[/attach] 台阁。台上三个小孩,中间一支高高的旗杆顶上立着一个小女孩。资料说,从前的台阁是“由四至五岁的孩童,穿着各种戏剧服装,有四个壮汉抬着,在五米多高的旗杆顶端,按戏剧故事剧情需要,表演各种惊险动作”。德保这个小女孩只挥一挥衣袖,不过整个游行时间持续两个半小时左右,也够累的了。 [attach]5703[/attach] [attach]5704[/attach] [attach]5705[/attach] [attach]5706[/attach] [attach]5707[/attach] 舞龙登上芳山去开眼。 [attach]5708[/attach] 到了芳山顶上,举行开光仪式。主持者手拿一沓红纸,高声念上面的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念完一张就传给别人去贴在墙上或压在墙亘上。念完之后鞭炮齐鸣,龙狮(麒麟)齐舞,非常热闹。扛摄象机和摄影机的也忙个不停。 [attach]5709[/attach] 开光仪式结束后舞龙下山,开始环城游行拜年。[attach]5710[/attach] 舞龙队散去之后的芳山顶,一位老太太在点蜡烛烧纸钱。以前芳山顶上有龙神庙,不知哪一年倒塌了,现在就只能在墙亘上祭奠,真是遗憾啊。开光节就是武龙武狮?看那场面真是热闹啊!!
很没见过武龙武狮了。
纯属主观臆测。首先左右不分。其次,那是左边人正要摘下右边人的脖子上挂着的摄影机,根本不是什么“拧耳朵”,英树贝侬想象力也太丰富了。
找不着北了?那找南好了!继续!
原来的龙神庙地址上用水泥砖随便搭了个台子供开光仪式祭奠龙神之用。
纷飞的炮花,猛烈的硝烟,艳丽的狮子,喜庆的旁观者。
“别跑,顶着炮火上呀,不上不是好汉!”舞狮的人其实是很辛苦的,炮火猛的时候硫磺呛的人喘不过气来,还可能会被鞭炮烧上身。据说有时为了表示勇敢,或者为了让人看起来刺激,还有打赤膊上阵的,真是可怕!
鱼兵,虾兵,龙阵。
老当益壮的鼓手。
好热闹啊!
龙船。水手怎么打扮的象是从新西兰还是西班牙哪儿来的?
台阁上的三个金童玉女。都是从普通人家里挑选出来的孩子,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物。小男孩有些傲世。右边的小女孩是个美人坯子。藏在后面左边的小女孩则柳眉微蹙,眼笼轻愁,另有一种风情。
好酷的老头!粉红帽子,草绿围巾,咖啡上衣,古铜色的皮肤,黑白两道眉毛——我看可以评上本次游行最佳服装了!大家注意他手里敲鼓的木棒,有一根好象是冒牌的——原来他把棒子敲断了一根,我去折了根树枝来给他继续敲,虽然轻了点,也凑合着用了!
可爱的珍珠小姐。
戴着眼镜上阵,真勇敢!
最后一张不是本次开光节的照片,是初五晚上贝侬歌会的主持人刘丽莎小姐五岁时的照片,也是在开光节上,她坐在大象背上的莲花座上。可惜今年没有大象。刘丽莎说,大象有房子那么高大,象身里可容6个大人,象鼻子可以转动(由人在象身下控制)。在这里感谢刘丽莎小姐提供照片给贝侬们分享!
拧耳的认出来了,红沛,而已!
哈哈!
不错。。。有回忆的照片。。。哈哈
这日子过得可还真红火。看节日情况可看天下是否太平。
好亲切的场景
看着照片,弥补了没回家过年的思乡之情
舞龙的队伍好多熟悉的面孔,打鼓的阿公,从小就看到他了
这样的活动是该每年都举行,这样才有过年的气氛嘛
那种叫“飘色”,两广地区极常见。
“飘色” 600 x 450 - 99k - jpg news.folkw.com | 岭南民间飘色
480 x 334 - 101k - jpg blog.9811.com.cn | 广州举行的民间飘
334 x 500 - 57k - jpg wenming.cn | 番禺沙湾飘色
500 x 668 - 72k - jpg gzlib.gov.cn | 飘色—— 1575 x 2100 - 539k - jpg zhanjiang.gov.cn | 飘色原是 300 x 394 - 127k - jpg panyu-shawan.gov.cn |
图为湛江梅菉民间 326 x 500 - 69k - jpg chinataiwan.org | 飘色-- 560 x 747 - 159k - jpg news.folkw.com | 吴川飘色
500 x 670 - 94k - jpg gdwh.com.cn | 高达4.8米,堪称民间 640 x 480 - 87k - jpg 360doc.com | 展演吴川飘
560 x 819 - 226k - jpg wuchuan.cc | 巡游“飘色
300 x 412 - 75k - jpg fsdcn.gov.cn |
顺德飘色
650 x 894 - 288k - jpeg foshan.gov.cn | 现代飘色
560 x 747 - 217k - jpg gdwh.com.cn | 1、 748 x 500 - 158k - jpg wh3351.com | 飘色—— 1575 x 2100 - 454k - jpg zhanjiang.gov.cn | 岭南民间飘色
500 x 388 - 74k - jpg chinataiwan.org | 代表性的飘色
450 x 700 - 110k - jpg news.folkw.com |
我的帖子: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