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转载]阮西湖教授的人类学观点 [打印本页]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3-4-27 23:32
标题: [转载]阮西湖教授的人类学观点
摘自《世界民族》2003年第1期

题:五十年学术生涯的写照——阮西湖著《人类学研究探索》评介
作者:周用宜

   在庆祝阮西湖教授从事学术研究50周年之际,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阮西湖著《人类学研究探索——从“世界民族”学到都市人类学》。
   《人类学研究探索》是由阮西湖教授历年所发表的近百万字的著作中精选出来的、有代表性的文章组合而成的,共计27万余字,是他50年学术生涯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该书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他的学术观点,浓缩了他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及对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思考,按专题分为七章:种族理论的错误与种族歧视,民族理论初探,民族情况考察,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与实践,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都市人类学,学科建设和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人类学的应用性研究,重视民族理论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研究以及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强调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持久发展和繁荣,是该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该书可以说是中国应用人类学中重要的专著之一。
  以下将该书内容归纳为四个方面加以介绍。

一、较系统地研究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在加拿大使用,70年代澳大利亚也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概括起来,多元文化主义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社会,二是指多元文化社会里的各种文化相互尊重,三是指政府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
   阮西湖多次赴国外考察,率先研究和归纳世界各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并进行对比研究。他在研究了“同化政策”、“一体化政策”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后,提出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符合世界民族发展的趋势。这是因为:
   1.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民族一旦形成,就很难消失。
   2.由于国际交往日趋频繁,人员交流增多,从而造成各国民族成分越来越复杂,要使一个国家的民族成分单一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3.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和旅游业的发展,各民族的习俗、节日等民族文化和艺术活动不仅弘扬了各自的传统文化,而且使一些人增进了对本民族的情感,同时也使一些人增进了对他民族文化的了解。因此,民族文化不但不可能很快消失,反而会更加发扬光大。
  阮西湖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运用到中国民族理论的研究之中,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他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张,即在我国中学开设“中国多民族常识”课,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宗教方面的常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灵活多样,可以单独开课,也可以将多民族常识分别插入历史课、地理课和政治课。待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开设“世界民族常识”课。与此同时,他还建议在中国尽快开设多元文化电视频道,用我国不同民族的多种语言播放关于少数民族生活的电视节目,并配以汉语字幕,进行跨文化的教育。

二、借鉴、吸收国外经验,联系中国实际,探索中国民族理论

   阮西湖的几个重要观点是:
   其一,民族形成多元理论。民族的形成过程是错综复杂的。阮西湖从世界各国民族的基本状况出发,总结了各国关于民族形成的理论,认为民族形成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用某一个模式来套世界上所有民族形成的规律”。不管以哪种模式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均属民族。具体而言,有从部落发展为民族的模式(如中国的炎帝部落、黄帝部落发展为华夏民族),有未经过氏族阶段的民族形成模式(如因纽特人、萨尔西人、比弗尔人等的形成),有由异种族同居后代形成新民族的模式(如加拿大梅第斯人等混血民族的形成。这一模式在白人殖民时期较多),有宗教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民族形成模式(如南非的开普马来人等伊斯兰民族的形成),有政治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形成民族的模式(如由荷兰人、日耳曼人和法兰西人组成的阿非利坎人)……
   其二,在构成民族的要素方面,阮西湖在起初的构成民族的四个要素(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根据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后出现的因移民潮而形成新民族的情况,提出共同的民族意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历史渊源是构成民族的四个要素,并且这四个要素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识别民族,而不是逐条衡量、缺一不可。这种提法不仅符合各国民族形成的实际,而且有利于移居他国的人们共同体在异国形成民族后,享受民族平等权利。此观点在国际人类学会上得到各国学者的高度评价。
   其三,不能以社会制度来区分民族类型。民族属于人类学范围,可以生存于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
   其四,阮西湖于1982年考察北美印第安人以后,提出小民族不会因实行同化政策而消失。20年来,其观点已得到证实。如加拿大的印第安人正在不断壮大和发展,而没有消失。
   其五,强调小民族对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即一国之内务民族间的帮助是相互的,并非仅是大民族帮助小民族,小民族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是阮西湖对中国和北美地区国家的民族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其六,居民具有两种属性,即国家属性和民族属性。国家属性是第一位的,要突出国家意识,同时承认居民的民族属性。一个国家对于所属公民(居民)不仅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要重视民族属性,尊重民族意识。
  其七,建议不要使用“族群”一词。不论是联合国对当代社会人类群体的划分——种族、民族,还是我国的政府文献,都使用“民族”这一术语,未见过“族群”的提法。国际上广泛使用的ethnic group不能译为“族群”,因为它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们共同体”演进的各个阶段的表述,也不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对当代社会人类群体的划分,同时也有悖于世界各国人类学者所表述的“民族”的原意。当然,在研究过程中使用这样或那样的术语是无可非议的,但将“族群”作为术语使用,会使本来意见就不统一的一些术语产生歧义。因此,阮西湖建议今后不用或少用“族群”一词。

三、关于都市人类学

   都市人类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人类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分支。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方涉猎这一领域,其中阮西湖教授就是积极的倡导者与先行者。
   1988年,我国有城市432座;而至2001年底,我国的城市即增至662座,城市人口达3.6亿,城市面积达60.7万平方公里。城市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有56个民族,90%以上的县至少有2个民族共居。少数民族地区已出现了特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如乌鲁木齐。都市通过民族文化反映民族特点,各民族居民则在都市这一特定场所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来表现各民族的关系、民族的发展趋势和文化变迁等。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更要求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城市化问题进行研究。
  阮西湖教授多次强调开展都市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性,对该学科的理论建设做了多方面的思考。在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的领导与组织下,人类学专家特别是青年学者已就多元文化、城市社区、民族关系、汉民族及少数民族、城市人口等内容开展了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引进世界最新的种族理论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于1995年修正了人类生物学关于种族的概念,提出“生活在现今的所有人类属于单一人种,即智人(Homo Sapiams),并拥有共同的血统”。
   “种族”一词到16世纪方才出现,而“种族主义”一词出现的时间还要晚。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下,于5万年前逐渐形成了尼格罗人种、欧罗巴人种、蒙古人种等。目前,进步人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人种,即智人,而过去按人的肤色来区别优劣种族,则是与殖民主义者歧视、灭绝土著和弱小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是错误的,没有学术价值。
   当今,我们宣传“人类属于单一人种,即‘智人’”,对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都具有现实意义。
  在这本近30万字的著述中,反映了被同仁们誉为“焕发青春的老一辈人类学家”的阮西湖教授那种对事业孜孜不倦的执著态度,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性研究的良好学风。我们期盼他的新作不断问世,为中国人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周用宜,编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00720)
 [责任编辑:丁克定]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3-4-28 19:32
  长了些见识!
  多谢!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