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火药世家
[打印本页]
作者:
真言
时间:
2017-5-26 16:16
标题:
火药世家
作者:
真言
时间:
2017-5-26 16:16
标题:
火药世家
火药世家
赵正云(壮族)
杨崖灵接到电话,使他大吃一惊!真想不到——竟……
杨崖灵是个小包工头,常年在县城乱活。最近活儿多,为了避免“野鸡”们的骚扰,他 关机了几天。当他一开机,就接到妻子从家里不断打来的电话:你是不是忙着打“野鸡”,怕 家人打扰你?一直关着机呢!杨崖灵也气愤愤的回话:活都忙不过来,打什么野鸡?再是我还不是怕“野鸡啄烂我的鸡鸡!妻子说,不打“野鸡”就好。吿诉你:还不赶快回来,爷爷病得很严重,没吃没喝几天了!他盼着你回家,有重要事情交代。听了这话,杨崖灵着急了,怎么会这样呢?爷爷虽然年纪大,但是个身体健康的人,从来没犯过什么大病,偶尔犯点小感冒,也从不吃药,熬几天就好了。前久也是犯点小感冒的,本来他是打算回家看爷爷一下,不过因为活多而复杂,忙着忙着竟又忘了。杨崖灵自幼丧父,是爷爷支撑着这个家,帮着妈妈把他抚养成人的。对于爷爷,是他最敬重的人,最值得报恩的人!
杨崖灵急急忙忙赶到家,见着许多亲人坐在屋里,一见到杨崖灵,都说来了来了,总算盼来了!老人盼的就是你,不然......
杨崖灵扑到爷爷的病榻前,看到爷爷瘦削的脸庞和那深陷的眼窝,紧闭着眼,艰难地抽着气
。酸涩的泪水立即充盈了他的眼眶。他轻轻地呼叫:阿爷,阿爷!老人没有反应。杨崖灵哽咽着,大声呼叫:阿......阿爷,我是崖灵。我是崖灵!我回来了!
“崖灵”这名字立即触动了老人的神经,他立即掀开了耷拉的眼皮,眼睛一瞪,浑浊的眼珠滴溜溜地扫了周边,当看到病榻前这个人是自己渴盼的孙子时立即激动了起来,伸出枯瘦的双手,一手抓着孙子,一手无力地挥了挥手让其他的人全部退出。
确实,爷爷是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后人,不然他怎么会忍受病魔摧残的痛苦,死死地支撑着等着孙子崖灵的回来呢?
杨崖灵立即会意,俯身侧耳听老人的交代。老人费劲地断断续续把话说完,而后严肃地看了看杨崖灵的表情。听了爷爷的话,杨崖灵十分诧愕,这叫重要的事吗?老人看着孙子那心不在焉的样子,郑重地说:听清……清楚了没……没有?杨崖灵说,听清楚了。老人叫孙子重复着他交代的话。当杨崖灵把爷爷的话一字不漏地重述完毕,老人安然地瞌上了眼睛。
原来老人交代的事是向他传授一个秘方——制造火药的配制秘方。
火药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在军事上和建设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自火药发明之后就应用于军事上,利用抛石机改为抛掷火药包攻击对方。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到了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据《宋史.兵记》记载,公元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镞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公元1000年,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制作火箭、火球、火蒺藜等武器广泛应用于军事上。到了北宋末年又出现了威力较大的“霹雳炮”、“震天雷”,公元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围攻。到了公元1259年,寿春地区又有人用火药制成了“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渉及古今中外,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是动用火药的威力把侵略者轰走,清末太平天国攻进南京定都天京、后又被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双方在拼死夺城的战斗中火药发挥到极致!总之,每一场战争中的隆隆声响、滚滚硝烟、熊熊火光,难道不是火药的疯狂发作!至于民用,开山炸石,凿渠垒坝,哪能离开火药?作为火药世家的杨崖灵,对有关于火药的史料他是清楚的。不过,那些史料记载的火药战例与现在的导弹、原子弹氢弹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老人还把这柲方当成传家宝!在杨崖灵的心目中这秘方简直是一文不值,甚至觉得可笶。
虽然火药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有着眩目的辉煌业绩,但自从有了炸药之后,它便悄悄地隐退了下来,只是在打猎中使用的火药枪才用到,不过气枪出现之后,打鸟也不用火药枪而改用气枪了,而现在公安部门又加强对爆炸物资及枪支的严格监管,就连釆石头都改用挖掘机了,火药更是一文不值了。何况父亲的遭遇使他对火药产生怨念和排斥的心理——要是不是为了火药,父亲肯定不会发生那不幸、令人疾首蹙额至今的事!怎么爷爷没有一点悔意,竟然把它一直当作金宝卵传给子孙!当然,爷爷早已是过时的人,与现在年轻人的见识是不一样的,这点杨崖灵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对爷爷的传授只好违愿自已装出认真接受的样子,让他老人家放心地走好。
爷爷的逝世杨崖灵很悲伤。他早年丧父,从襁褓中慢慢长大直至成人,都是在爷爷的周密照料和精心扶持。他杨崖灵是个懂理而孝顺的男儿,想着爷爷一生的艰辛,所以不管怎么着也要把丧事办得像样些。收殓之前得为亡人净身。净身的责任是儿子们。老人的儿子——杨崖灵的父亲早已不在人世,那么净身这事,作为孙子的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了。当地习俗,净身的水不是自然水,而是摘来黄果树叶,洗净放在净锅里煮了,滤其渣后,用其水来清洗。当然并不清洗全身,只是象征性的。做儿子的把手巾浸在叶汁里,扭干后从亡人的面部轻轻地往下抹,直至脚尖,反复两次,然后最后一次又从脚尖上往上抹至头顶。最后一次往上抹,今后子孙才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当杨崖灵把拧干后的手巾往老人的脸上抹,触到爷爷疙疙瘩瘩的面部时,如触电般地缩了手,手不由地颤抖着!
这疙瘩脸是他老人家今生引以为荣的的标志?在他老人家和一些人的眼里,确是这样认为。可是在杨崖灵的眼中却是一种伤痛。
爷爷这疙瘩脸是被火药烧伤的。
那可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小小而简陋的碓房里,奶奶把着碓尾,在半昏半醒的状态下规律地重复着舂碓的老路数,她此时只用耳注意珑璁珑璁的碓声,没有用眼注意到碓窝边正在打盹的爷爷,舂着舂着竟然轰的一声爆出一团大火球,把爷爷的脸给烧了!爷爷从爆炸中惊醒了过来,看到碓窝里的半成火药没有了,并感到脸部麻辣辣的,继之灼痛了起来。爷爷暴怒之下奔过去痛打了奶奶。可奶奶并没半点怨意,而是乐意地接受爷爷挥来的巴掌,并感到深深的自责。其实,这责任怎么能全怪奶奶呢?他也有些责任呀!村子里的许多人都这么说。当然,发生这件事的那时杨崖灵还没出生,这些事是他懂事后听人家说的。在现在杨崖灵的眼里,不该怪奶奶也不该怪爷爷,要怪就怪那该死的火药。其实也不该怪火药,火药是人为的,干麻要怪火药呢?那么该怪谁?根椐事情的原由,那该是怪那条路。要是没修那条路,就不会需要大量的火药,也就不会为了火药的事而忙累了爷爷奶奶,以至于舂火药的过程中使爷爷打盹,没有注意舂窝中半成火药的湿度,也没有翻弄碓窝里的半成火药,使得在碓嘴一个劲地敲击原处中摩擦发热燃起了火药。那时村里修一条新路,以打通跟外界的联糸,而这条路要从半山腰通过,山腰尽是一块块的大石头,没有火药炸开锄头是挖不动的。幸好村里有许多人会做火药,不过其他人做的火药不拿力,太大的石头炸不开,唯独爷爷做的火药最拿力,再大的石头也崩开,所以这条路用的火药大部得靠爷爷的火药了,这就造成爷爷奶奶劳累过度的原因,也因这原因导至爷爷脸部的烧伤。爷爷做的火药为什么比人家的拿力?那就是制作火药的配料问题了,这就是祖上把它当作金宝卵传下来的秘方。据讲,制作火药时,要根据火药的用途:是用来炸石头的还是用来打枪的。要是用来炸石头的就注重其橫力,要是用来打枪的,就要注重其直力。虽然做火药的主要原料是火硝、硫磺、木炭,但在横直这方面的发力一般取决于配料中木炭的类别,如横力就釆用火星子会炸开的硬木青岗栗炭之类,直力的一般釆用木质比较松软的柳炭之类,如果加上野花椒树木炭,被打伤的动物便会麻木跑不了。当然爷爷的配方比这精奧得多,不仅仅是木炭的问题,还外加少量比例的竹茹、麻菇、桐油、磺蜡、磺丹、定粉等等之类的佐料,从不外传。
自从爷爷被烧成疙瘩脸后,人们把杨家的火药叫做疙瘩火药,这叫法不知是根据火药的形状还是根据爷爷的脸形叫的。确实,杨家的火药像现在的尿素一样粒粒均匀,一疙瘩一疙瘩的,颜色灰黑,至于被烧后的爷爷脸形更是疙疤脸了。可是爷爷对杨家火药的叫法并不感到羞辱,反而感到自豪!他常常当着众人表演自制的火药的质量:拈起火药放在自己的手掌上,然后拿火炭一点,刹那“噗”的一声燃得干干净净没留一丝痕迹,手掌也没一点感觉;要是展示横力的火药,他就找来一大张薄如蝉翼的白棉纸,拈上火药放在棉纸的四角,然后点上其中的一堆,刹那“噗”的一声纸上的火药全部爆光,可棉纸却完好如初。这时,他洋洋得意地说:这疙瘩火药好不好?!
的确,疙瘩火药不仅横力大,直力也是了不得。
直力的火药一般销售给爱打猎的苖族朋友们,他们个个是打猎的能手。有一年,山那边的苖族村寨的庄稼遭灾很严重,带了浆包谷的包谷地被野猪糟蹋得到处都是,其中不知从哪里跑来一头大公猪,估计高齐人的胸脯,它白天隐藏在箐沟里,深夜就出来,肆意横行,它到哪里,哪里的庄稼就一片狼藉。本来它吃不了多少,可它偏爱糟蹋,大片大片的包谷地被糟蹋得令人痛心!守夜的猎手们不知遇到了多少次,不知对着它打出了多少枪,可是这头公猪的皮就像坚硬的甲冑,打到它身上的铅弹都被弹回,对它毫发不损,并且,在被惹怒之下还向猎手们攻击,在多次人与猪的搏斗中,造成猎人一死三伤。常说“头猪二虎”,这话一点不假。苖民们在悲痛中不仅对它毫无办法,还产生畏惧心理,也只好眼睁睁看着庄稼被糟殃。可是有一个猎手不服气,他知道制服不了这头野猪是火药出了问题,不然怎么打都打中了几枪还让它跑了呢?于是他便慕各前来买疙瘩火药回去。当夜他潜伏在自家的包谷地里等着这头大公猪。半夜时分,这头大公猪从箐沟里钻出来了。由于多次受到猎人们的伏击,它十分机警,钻进包谷地时还时不时地竖起耳朵倾听。守候了大半夜的猎人兴奋得心都跳了,可他强抑着激动的心情静静地蹲着不动,等着野猪向他这边拱来。十米、五米、三米……当野猪拱到跟前时,搭在板机的手指竟而僵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一次危机四伏的生死较量,如果疙瘩火药的力头仍没把铅弹送进它的体內,那被激怒了的这庞然大物一定张着长长的獠牙向自己扑来……不过只在一念之间他立即镇定了下来,下定决心不能放过它。这时这头野猪也似乎闻到了异味、有了异常的感觉,便立即竖起耳朵,机警地抬头四处张望……可是,早已从包谷叶缝中伸出的枪口“嘭”的一声响了,从一束火光中射出的铅弹瞬间穿透了那甲冑般坚硬的猪皮直透进了猪的肺部,这头庞物便重重地跌在地上,发出怪异的喘息声。当它发现跟前那黑影是个人时,便瞪起血红的眼珠,竖起脊梁上的鬃毛,张着獠牙的大嘴,咣咣咣地敲打着下巴壳……可是它再也直不起来向对手发起攻击,无奈,只有像大蟒一起顺着坡下滑行直到沟底,那刷刷刷的滑行怪声令人毛骨悚然,滑道上的生物受到了灭顶之灾。到了沟底,恰好又有一根大腿般粗的老鸦藤横拦着,野猪从底下钻不过去,于是挣扎着想从上边跨过,不过事得其反,跨过半截身子后再也跨不过去,反而仰身翻了过来,头朝上屁股朝下,这样,它再也无力往上爬行。它想调整身子使头朝下,但沟中狭窄,动弹不得,终被猎人制服。
猎人打死野猪的事传遍了四周,这个猎人成了英雄,疙瘩火药的名声也更大了。
办爷爷的丧事杨崖灵想到了父亲,因为父亲直至现在还抛尸荒野,还没进行安葬,他想,即便找不回尸骨,也要招回阴魂进行安葬,不然作为儿子的他于心何安?父亲的阴魂在什么地方?当然是在他遇难的地方——那个阴森而深不可测的落水洞。父亲为什么到那地方,把自己的生命丧送在那里?当然是为了火药的事——去采集火硝。
蜿蜒的达南河从高达 村发源,由南向北流入南盘江,虽然流经不是很长,但水量丰富,百里长的河畔的河谷里,撒落着许许多多的僚人村寨,布乜寨就是其中之一的僚人村落,离落水洞不远的地方。落水洞是周边几百里唯一有火硝的地方。这地方的僚人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因之生产也就落后,生活辛酸。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落水洞产有火硝,那布乜寨的人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有利的矿产资源条件,于是许多人家都去采火硝做火药卖。布乜寨在这里扎根多久了,没有人知道,村人们只认得祖祖辈辈一直在这里生活;布乜寨做火药做多久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只认得是从祖上一辈传一辈地做下来。这个问题不禁令人置疑:这么个偏僻闭塞落后的地区很早以前难道就发明火药了,可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呀!不过这并不奇怪,从当地流传下来歌谣中的《拍肖》,是讲述他们的祖先从北向南迁徙的过程。又根据资料记载,僚人是古越人的后裔,但由于灾荒、战乱等诸多原因,他们从长江中下游一带渐次地往南迁徙,最后落脚在祖国西南一带,除了广西最多,贵州、云南均有数量不同的分布,甚至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泰国也有分布。他们古辈在迁徙的过程中自然不会忘记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稻作、织造、铸造、锻造等等一些生产技术,那么火药的制作方法当然也不会丢弃。
釆火硝是一种劳累艰辛惊险的活儿。只有敢于冒险、吃得苦、有耐力并掌握攀爬技巧的人才去做火药这个行当。否则,一年四季只好盘弄着河边那几块烂田和半坡上的几片薄地,过着酸巴巴的生活。不知道是因遗传基因,还是耐不住苦涩的生活,杨崖灵家世世代代都做火药,做火药填补生活。做火药其实也是填补生活中的油盐而已,并淡不上致富,日子有时还是捉襟见肘。爷爷不仅是做火药的能手,也是采火硝的高手,别人无法攀爬上去的台坎他有本事攀上去,别人不敢跨越的峡道他有本事跨过,别人不敢过的独木桥他敢过,别人不敢悠荡的荡绳他敢荡过去。因为爷爷要把年轻的父亲打造成与他一样精练的釆硝能手,逼着父亲去冒险,才使刚当上爸爸的父亲墜落在落水洞那深不见底的峡道中,英年早逝。因之,这落水洞对于杨崖灵来说,至今一直是耿耿于怀。
落水洞,故名思义,就是在落水的地方的山洞。达南河穿越丘峡缓缓地流到这里,突然被南盘江之阳的高大耸立的石山锁住,河水在这里顿足之后,找到了一道山缝钻进去,经过一段长长的黑古隆冬的地峡,再从那边的山洞涌出,跌进南盘江。在落水上方山腰的那个山洞就是落水洞。虽然洞口并不显眼,可你进去之后就显得别具奇特怪异的阴森境地:在时儿宽、时儿狭、时儿上、时儿下、时儿直、时儿曲的的空间过道里,或巷或厅,或坎或窝,或缝或峡;乱石丛生,石钟乳石垂吊,看似奇禽怪兽;穿越其间,脚下不时出现黑黝黝的深不可测的暗道低鸣着潺潺的水流声,夹着寒气上升袭来,不禁令人毛骨悚然。火硝就产生于洞中的坎坎道道缝逢窝窝中,采硝人就是要钻进洞里越过沟沟坎坎、攀爬悬崖峭壁去釆集。可想而知,采硝是多么艰险,稍有不慎,就会变成山野孤魂。自古至今,布乜寨的采硝人在这洞中丧命了多少?人们不忍去回顾,就像杨崖灵不愿回首父亲的遭难一样,尽管他只是听说的,并不亲眼看到,但他也不愿让人提起那事。进洞采火硝的第一道是在怪石嶙峋的陡壁间溜下去,到了一个较大的坎台,顺着一个巷道往前走了一段,又得从犬牙交错的陗壁攀附而上,不管是从洞口溜下还是往上攀爬,采硝人必须用脚趾抠石,手板石缝一步一歩地艰难移动着身子,千万不要有所闪失。尽管十分小心,时刻注意,但仍然不免发生闪失的事。不过,杨崖灵听人家说,爷爷从没闪失过。爷爷在攀爬岩壁中简直就像一只壮实的猴子,灵活自如,他对每一个突出的尖石、每一道石缝都了如指掌,就像瞎子熟悉自已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坎台阶一样,随意乱转也不会失脚。进去越来越深,巷道越来越多,有些巷道橫拦着两米左右的深壑,人跳不过去,于是就有大腿般粗的圆木相连两端,成了一座独木桥。这些独木桥不知什么时候搭建的,人们都说老辈时候就有了,不过现在还是好好的,一点也没有杇。无疑,这独木桥一定是用当地的金丝榔树心部分做的了,不然怎么不会杇呢?这么长的树木怎么抬进来,又是怎样把它摊上去?看着悬崖峭壁的通道及难以跨过的深壑,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不过,人一受到了诱惑,办法是有的。人们为了采硝,过不去的去处就绞尽脑汁想出了办法,例如一些丈许宽的过峡,想在这里搭建独木桥,根本无法弄进这么长的木头,于是人们就将皮绳(因为那时沒有尼龙绳)套在从洞顶垂吊下来又斜伸出呈镰刀型的尖石上,双手抓紧皮绳荡过去,回来的时候又通过皮绳荡过来。也许有人不禁会问:那么高的洞顶有人能攀上去栓绳吗?有。杨崖灵的爷爷就能!不过也可用长竹竿撑起把套绳套上。再是还有个疑问,荡过去后一松手绳索不是垂吊在峡中间使人够不着吗?这不要紧,峡的两边会分别放着一根带钩的条子,随时可以把垂吊着的绳索钩过来。这些过峡深不可测,黑洞洞的,只听底层隐隐传出潺潺的水流声。有的地方上边是台坎,有火硝,而上去的通道只一米宽,两边是垂直的滑石板,没有缝隙提供手爪去抠,人们只是望硝兴叹,可是这样难爬的通道,那时的爷爷还是叉开了双臂和双腿,像叉开了四腿的青蛙,通过撑力慢慢地撑上去……这么艰险的岩洞通道,要是一般人,轻身空手也难以进去的,可釆硝人还要把釆到的火硝背回来。在洞中采硝,有时不注意还会遇到蟒蛇。有一次爷爷刚过独木桥却与蛇相遇,手臂粗般的大蛇把头扬起老高,鼓起扁平宽大的脖子,吐出长长的信子,喷出灼人的气浪,做出攻击的姿势。此时他进不能退也下能。要是被蛇咬住,那必定是死路一条!他一不做二不休,想着:只有先下手为强。爷爷立即把手中的电筒用口衔住,用电筒光直射蛇的眼睛,同时伸出粗糙的双手一下紧紧地钳住蟒蛇的七寸,用嘴撕咬它的肚皮……倏忽间,蟒蛇卷起身子把他紧紧地缠住,人蛇就这样展开一场生死的大搏斗……最终,爷爷还是耐住了呼吸的困难,把尖锐的牙齿撕裂了蟒蛇的肚皮,掏空蟒蛇的内脏,蟒蛇才渐渐地松开了它的身子,掉进深渊里。以后,爷爷还是学着吸了他讨厌的旱烟,因为烟味能避蛇,所以釆硝人几乎个个会吸烟。釆火硝虽然是在白天,可是落水洞中永远是黑夜,不过从爷爷这辈起已有了电筒,方便得多。至于还没有电筒的年代,那些釆硝人不知怎样进洞采集的?
对于杨崖灵 要招回父亲的阴魂以安葬也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按当地的习俗,凡是非正常死亡的(如溺水的刀杀的枪打的)先得为亡人“盎防”。父亲是坠落过峡,也属非正常死亡,当然要“盎防”。“盎防”是当地僚人的话,用汉语来说是相当于超度阴魂的意思。“盎防”了,既解救亡人的阴灵,又消除步入后尘,后人不至再出现非正常死亡的现象。后来杨崖灵听母亲讲,出事那天早上,父亲情绪很不好,本来他是不想去釆硝的,不过爷爷说家里没有火硝了,用啥做火药?没火药卖哪有钱买补品?娃娃的奶水不够咂嘎!听了爷爷这话,后来父亲还是去了。父亲是在进洞的路上就遇难的,他背着一袋细土,准备荡过那道过峡在适宜的地方卸下,然后取回火硝。由于世世代代的采取,洞中的火硝已釆尽。不过,怪就怪,落水洞中的土会变火硝。后来人们试了试:把细土背进洞中,置放在台坎上或石缝中,让地下河水升腾的寒气经过长时间的侵蚀,竟然会含有火硝。以后,人们就采取这种方式采集火硝,自家取回自家置放在洞中已变成火硝的细土,“河水不犯井水”,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没有明文的规定的釆硝规矩。父亲出事那天没人进洞釆取火硝,所以也就没人知道他出事,直到天都黑了好一阵,还不见他回来,这时爷爷才慌了。凭以往,直接去洞中把火硝(早巳置放的细土)取回,应该老早就回来了,到这时候还不见父亲的影子,爷爷能不慌么?这就意味着出事的可能!进洞采火硝的人,自古至今,把命搭上去的累见不鲜。爷爷顾不上吃晚饭(因为一直在等着父亲还没吃)了,拿起一把电筒气急败坏直奔落水洞……当然,落水洞中的每一堵崖壁、每一条通道、每一台台坎、每一道过峡、每一座独木桥对于爷爷来说都是轻车路熟,他在洞中的所有的旮旮旯旯都翻了个遍,最后发现那道过峡的荡绳下半截不在了,只有两尺来长的上半截悬挂在岩石上。他一下知道是发生了怎么回事了——荡索断了,人掉进深渊里了!当时的爷爷几乎晕过去。不过过一会他就明白了道理:采火硝,这种事免不了是要发生的,就像打仗要死人一样,只不过这事古往今来该轮到哪家而已。是呀,别人荡过去荡过来绳索都没断,偏偏断在娃他爹手中,怪谁!于是,爷爷也就没多想了。奶奶说,过后爷爷说娃他爹是不是名字犯忌了,小罗(父亲的小名),小罗,咋听起来罗就是落呀。于是爷爷对孙子的名字就很重视,到了七岁能读书,他亲自把孙子领到学校请老师取名。老师揣摩到他的心思,取名为杨崖灵。意思是像猴子爬崖一样灵便。爷爷很满意这名字。作为火药世家,人生离不开进洞釆取火硝。
现在落水洞的洞口早已被荊棘封住,里边以前采硝人的足迹早已消失,怎样子才能进去为父亲“盎防”把亡人的阴魂招回呢?何况“盎防”是要请抱摩的。抱摩是当地的文化传承人,阴阳两通,是两界之间的使者,通过他唱诵的祷词把亡灵从深渊里托出,使之摆脱苦难。抱摩一般都是老者,怎能进洞为你“盎防”呢?既然这样,那只好在洞门口“盎防”了。
请来相帮的人们按抱摩的吩咐砍来了芦苇、割来山茅草,将两棵大芦苇栽下,间隔丈许,然后又将搓好的茅草绳索橫系在两棵芦苇顶上,并顺着苇缠绕下来,草绳间插上许许多多尖利的竹刀,这就成了一洞刀门。门外那边不远处立着用稻草扎成人形并套上衣服的鬼怪,门这边安放一口棺材,装亡人的。父亲是掉进洞內中的无底深渊,根本没法捞到尸体,那就只好捉来只鸡充填抵、填上衣物。伙子们手执大刀、棍棒、石块、响炮(以前是子弹枪或火药枪,现在没有只好用大炮竹充抵以震慑鬼怪)等严阵以待。一切就绪,抱摩脚穿铁犁头,头套铁围箍,身披白布(从头顶至脚跟),手握大砍刀,俨然一位威武凛然下凡的天神,很郑重地唱诵着:
……
你不要藏在洞中
那里憋得难受
你不要躲在水底
那里冷得要命
伱不知道洞中有魔鬼
你不认得水中有水怪
那里是魔鬼的家
那儿是水怪的穴
……
如果魔鬼抓住你
你咬断绑索逃出来
我已请来三十六员天将来接你
如果水怪捉住你
你掰开它的手爬上来
我已请七十二万神兵来护你
来吧,你的家人盼着你
来吧,你的儿子等着你
.. ......
抱摩不顾烈日的炙烤,不顾蚊虫的叮咬,像一尊雕塑似地站在那里反反复复地唱 着摩经,三天三夜了,抱摩的声音都沙哑了,但还是没有把阴魂招来。以往,顺利的话,头天就能把阴魂招来,最迟也是到了第三天下晚阴魂也会出现的,招来的阴魂或变成蜻蜓、或变成青蛙、或变成蟋蟀之类的动物出现在盎防的场地。当阴魂(变成的动物)出现,随着抱摩的大砍刀一挥:杀!把鬼怪杀回去!伙子们手中的石块、大刀、棍棒立即向鬼怪发起猛烈的攻击,伴着“枪炮”声,刹那间用稻草扎成的鬼便被打得“粉身碎骨”,它再也不敢把阴魂抓回。而现在,为什么抱摩这么认真、这么诚心地呼唤还请不来阴魂呢?请不来阴魂,杨崖灵就没法把父亲与爷爷一同安葬。正当他很为难很沮丧的时候,有人提出亡人的阴魂是不是被山神、或是山精拘留了?这提议立即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呀,要是真的这样,釆取这种强硬的态度、粗暴的口气来对待山神、山精是不行的,这样只会得出其反。落氺洞是在波由山的半中腰,高高的坡由山山顶植被茂密、猴子成群、经常云雾缭绕,是周围百里最高最大的大石山,周围僚人村寨的人们都叫它神山,每年四月二十四日,这些村寨都举行隆重的集体祭山活动,这座山神的尊称叫“赛坡仓光坡老”。“赛坡仓光坡老”是周边村寨僚人们的主宰,她掌管着人们的命运、庄稼、以及牲畜等等事务,有着至高无上的神权,谁也不敢触犯她。村民祭山,献上祭牲,烧香叩首,向山神保证不乱砍滥伐山林,侵害虎豹领地;祷告山神,乞求山神保护山民,维护庄稼和六畜,管制野兽不要伤害村民和糟蹋庄稼。关于山神的形象,有不同的传说,不过最流行的一种传说人们都比较认同。很久以前,一天黎明,她在梳妆,准备梳妆好后下山视察,她那长长的头发从山顶一直披到山脚下,一个村民一早出去找猪草,无意碰到飘下的长发,村民以为是山茅草,想着这么又长又结实的山茅草真好捆东西哟,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抓起几“根”扯了扯,不过怎样用力也扯不动。正诧异间,那长长的“山茅草”倏忽间往上撩起,山民顺着往山顶望去,看到了一位巨人立于山巅之上俯视着四周,她身躯那么壮实,身子那么高,直耸云霄,长发随风飘逸……这个村民颤栗着跑回家里,没几天就死了。但是,父亲从没触犯过山神呀。这时又有人想到了爷爷遇蛇跟蛇搏斗的事,是不是……?是呀,不管什么动物,修炼极至也会成精。落水洞就有一条蟒精。关于这条蟒精也有些人看到,也是很早以前的一天早晨,太阳刚刚出来不久,一个村民去砍柴,到了落水洞洞口却看到一截水桶般粗的树筒子从洞口上边垂吊下来,他正诧异:哪来这么大的树筒子拦住洞口呢?往常没有呀!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便走到跟前摸摸,这一摸,感到确是一种实物,并不是眼花,而且通过触摸感觉到不是树筒子,而是一种活物!他吓得连连后退,不敢转身跑,一直盯住那东西。当他退出老远老远,看到洞口高处的台坎上还盘着一大堆灰褐色的东西,从中伸出的一截还板板地摊在岩石上,端头两侧齐排着两颗小碗般大的东西,亮亮的发光。大蟒!大蟒在晒太阳!这个村民被大蟒吓得吊了魂,回家后不吃不喝,尽管家人请来抱摩为他招魂多次,但还是无法把魂招回来,没多久还是死了。据说这条蟒精一直深藏在落水洞中,它一张嘴,那些蝙蝠旋即被吸进腹中,难怪落水洞中很少见到蝙蝠在飞掠。据讲成了精的蟒吃的极少,多是修炼,也很少活动,几年才偶尔出来晒一次太阳。那么,爷爷在洞中与大蛇搏斗咬死的这条大蛇是不是这蟒精的子弟?如果是,那么,既然触犯了蟒精,那他的儿子遭到了报应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父亲的遭难究竟是因山神还是山精(蟒精),谁也说不定,因为进洞釆集火硝,也是触动山神的,落水洞在坡由山的山腹中,釆硝等于是钻进她的肚子里捣鼓,能不恼怒吗?既然得罪了山神,或是得罪了山精,那只好向山神山精都道歉,请求放归亡人的阴魂。第四天,抱摩把鬼怪的塑像改成威严尊崇的神像,伙子们手中的武器给撤了,严阵以待的阵势改为伏首膜拜的仪式,“盎防”的唱诵之中改变了口气,很虔诚地唱诵着:
尊敬的赛坡仓光坡老
您是至高无上的神圣
心宽如大海
心软似豆腐
不会计较村民的过失
尊贵的山精(蟒精)
你是大地的精灵
呼出的气热乎乎
爬过的地平荡荡
不会计较釆硝人过错
……
回来吧,山神已经宽恕你
回来吧,山精已经赦罪你
你的家人盼着你
你的儿子等着你
……
果然,这下真凑效了,下晚,突然间有一只蚂蚱蹦跳着跳进了“盎防”的场地,大家高兴得欢呼了起来。杨崖灵十分激动,泪盈眼眶,他轻轻地走过去,小心翼翼把它抓住放进棺柩里。
父亲的阴魂找回来了,总算了却了久悬挂在杨崖灵心中的事。
父亲的丧事与爷爷的丧事同一天举行,两具棺椁一齐抬往荒郊,入土为安。在以前,出产火药的布乜寨在出殡时都鸣着很多很多的火药枪为亡灵开路,场景热闹而壮观。可是爷爷出殡时却没有一支火药枪开路,只是放了一挂鞭炮,比以前冷清多了,与做火药的世家极不相称。许多人都这么认为,不过杨崖灵却没什么反应,不知道他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丧事结束,杨崖灵急匆匆地往县城赶去。他挂心工地。到了工地一看,他的心凉了,看来不仅不能按时完工,还存在着亏本的危机。本来,他回来时就安排手下的一个模工为他监工,可是,不知是这个监工没责任心还是缺乏方式方法——不会分派活路,导致严重的窝工现象,工日多而活计做不出。要是这场再亏,那他如何面对……
自从杨崖灵做了小包工头,村里的人对他刮目相看,都说爷爷了不得他也了不得,出人地头,比人家有本事,比人家有钱。于是个个都想给他借钱,连县城里的“野鸡”也时常打电话骚扰,想在他身上捞上一把,弄得他哭笑不得。确实谁知道他的苦处呢?其实他是“马屎外面光”,没整得多少钱。包工头,不仅精通活路、精打细算,还要懂得收买小工的心,让小工愿意为你出力,分派活计要有条有理,这样才能提高工效,也才盈得一点利润,不然,在每一点环节上稍有疏忽,便不盈还亏。看来,这次他上来后如果抓得紧,也许会能搬本的——不盈也不亏。最近他从老板那儿包到一幢九层楼的模活,可是活做到中途家里却发生这样的要事,耽搁了他这要命的一段时间,导致他承包的这个工程面临白干了。像这样的白干的工程他也挨上了几次了,不过他并不灰心,他认为,做什么事不会都是一帆风顺的,就像爷爷做火葯一样也经历多少曲折和艰险,他爱这个行业就像爷爷爱做火药一样。由于爱好,他肯研究,在给人家当小工那时他就学会看图纸,会看图纸之后就学包揽工程,从小工程做起。最近几年他包的工程有亏的,但盈的多,就是整不得多少钱,工程期间小工讨要伙食费常常是囊中羞涩。哎,乡下人掏生活竟这么艰难!他常常跟小工说起这句话。小工们有的认为是心里话,同情大家,有的认为是欺骗话,不想掏钱。其实他说的是真心话。有时他甚至想:出来掏生活这么难,是不是还是回家做火药?虽然现在火药被炸药取代了,但是节日间红白事间盛行的烟花爆竹不是还用火药的吗?当然这也只是不付合现实的胡思乱想,公安部门会允许你做吗?
面对工程进展缓慢,杨崖灵十分心急,他分派小工后,急忙带着小工们攀爬上去工作,他一边指挥,一边动手,还四处张望,看这个瞅那个,哪个偷懒了,哪个支得不合要求了,在既动嘴又动手中忙得不可开交,希望加速进度以弥补点前久窝工的损失。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在忙乱中不慎失脚从七层楼的手脚架上摔了下来,当他感到身边逆着自己呼呼往上窜起的气流,就知道自已马上面临的严重后果,绝望地哀叹:难道“盎防”父亲还没到位,才……可是没等他叹完,便是一片漆黑,一点也不知道。
联系地址 师宗县龙庆乡黑耳村
邮政编码 655706
电话 1376976717O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7-5-27 16:17
情节曲折,故事感人。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