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民族文化 多彩绽放——壮族文化(凌云)
[打印本页]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5-12-17 11:27
标题:
民族文化 多彩绽放——壮族文化(凌云)
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壮族文化以壮族婚俗泗城夜婚、朝里“吼喊”歌圩、泗城壮族72巫调音乐和壮族蛮歌犹为出名,这四项除壮族蛮歌外都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凌云泗城壮族72巫调音乐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泗城壮族夜婚内涵丰富,艺术性强,民族特色浓郁,是广西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婚俗之一,2007年12月2日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5月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朝里“吼喊”歌圩,据朝里那巴屯第十代北路壮剧承传老艺人闭克坚老人口述,朝里“吼喊”歌圩是泗城土司权势演变的一种壮文化现象,其中那巴歌圩在朝里“吼喊”系列歌圩文化的活动中最有代表性,朝里“吼喊”歌圩从最原始最古老的壮族祭祖文化,到宗教庙会的盛行,北路壮剧的加入,以及各民族的共同参与交融,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典型佳作。
凌云泗城壮族72巫调音乐,壮族先民历来有男耕女织的习俗,丈夫、儿子清早出门上山干活,往往就一去不回,被险恶的大自然夺去了生命;病魔也常常把亲人的生命夺去……心地善良的壮族妇女为述悲痛、为寄衰思、为避免灾难、寄托理想,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慢慢形成了壮族妇女独人演唱的72巫音乐,音乐优伤、美丽而又动听。由于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发生了变革,传承的主要途径、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师承断层等原因,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2014年凌云泗城壮族72巫调音乐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凌云蛮歌,古称唤蛮,因凌云壮族支系普蛮、普调、普陇所传唱的山歌取普蛮之音冠名而来,现也有部份译意者将蛮歌译为漫歌,皆系谐音其意相同。普蛮、谱调、普陇所操壮语与凌云壮母语当属一个体系,但其发声音调却是有所不同,故所传唱的蛮歌与县城、朝里乡、伶站乡的壮山歌也是风格各异,音韵有别。蛮歌有快蛮与慢蛮歌之分,旧时除了体现在节奏速度上不同之外,其表现的内容也有一定差异和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蛮歌中的快蛮、慢蛮已经不受局限,演唱可以快慢交替变换,使蛮歌在情绪的发展有了很好的提升,也丰富了蛮歌曲式的变化。
壮族蛮歌是凌云本土一种单声部壮族民歌,演唱者可独唱、同性对唱、异性对唱、群体合唱,除丧葬场合禁唱外,其它场合都适合演唱,不受天气场所制约,天文地理可唱,人文景观可歌,歌随景生声由心发,内涵丰富,艺术性强,民族特色浓郁, 2011年12月5日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供稿:凌云县委宣传部 编辑:刘蓉娜)
作者:
梧兰那依
时间:
2015-12-17 16:28
表弟娶了了漂亮的凌云妹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5-12-21 11:50
梧兰那依 发表于 2015-12-17 16:28
表弟娶了了漂亮的凌云妹
发糖发糖!
作者:
梧兰那依
时间:
2016-1-3 22:41
度莫 发表于 2015-12-21 11:50
发糖发糖!
轮不到我发啊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