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推荐]靖西行记(一)壮文化初探 [打印本页]

作者: 英树    时间: 2004-12-20 04:03
标题: [推荐]靖西行记(一)壮文化初探

出发

16日晚上23点,我接到广西壮剧团谢团长的邀请,说明早(17日)去靖西,19日回来,你要不要一起下去看看?于是匆匆收拾简单的行李,17日早上乘壮剧团的车出发了。

谢团长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为壮剧团新近创作的一台壮剧到靖西征求老艺人的意见,请老艺人为该剧出谋划策,一起参与该剧的创作。

从15岁就开始写末伦(壮族一种说唱艺术)、毕生从事壮文化艺术工作的谢团长,对壮文化十分深厚的靖西情有独钟,靖西壮剧团的演员大部分是他招进来的。对靖西壮文化的传承问题,他感到十分忧虑。他说:

“靖西壮文化的传承不是‘传’的问题,‘传’是‘传’了,但没有‘承’,没有人继承。”

随谢团长下靖西的还有壮剧团的黄学良老师、谢团长的两位搞音乐的朋友。到了田东还要接上一位专程从百色赶来的陆老师,谢团长说她会唱靖西全部四十多种山歌。

在兴奋和期待中,我们出发了!这将是我第一次踏上靖西的土地。

(未完待续)

本文鸣谢: 广西壮剧团谢团长,是他给我这个免费靖西行的机会; 壮族在线站长红棉树,他在广东遥控指导我的靖西行; 靖西在线站长猎人、苹果龙,他们给我的靖西行提供了许多热情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0 7:04:39编辑过]

作者: 英树    时间: 2004-12-20 04:20

靖西壮族博物馆

17日下午三点多到达靖西。靖西方面已安排谢团长一行与县有关领导共进晚餐,晚上还有可能彻夜长谈,因此他们要睡一觉养足精神。我则把行李放在宾馆,拿上相机,出门找靖西壮族博物馆去了。 靖西壮族博物馆。位于一个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后面,前面摆很多五花八门的货摊,我走过了还不知道。 壮族博物馆大门对面摆的摊子卖光盘,除了流行歌曲,还有不少山歌、壮剧等民间自己制作的原生态音乐光碟。电视上正放着人们对唱山歌的影碟,很多人驻足观看,一些老人更是坐着不走了。 博物馆大门。前面的地摊卖的是“超级猛男”“美国超人”这样的东东,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博物馆院子里一抹红叶。 院子一角。看起来象一个普通院宅,没有什么特色。院子很小,只有30平米左右(我对面积没有概念,如果估得不对欢迎指正),民俗文化演出就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进行。谢团长跟我说,靖西的财政是比较困难的。这可能造成博物馆现状的主要原因吧。 演木偶戏的舞台。 夕阳透过布帘射进静寂的舞台,木偶们在等待着那些千古传说的到来。 木偶戏舞台前面的石狮子。 博物馆简朴的办公室。博物馆不收门票,大门随便进,包括办公室。我进去的时候有几位老年人在大厅、院子、办公室里聊天看报晒太阳。只是收藏文物的藏馆锁着门,说是只有馆长有钥匙,他出去买东西了,一会就回来。我从四点钟一直等到将近5点才有一位副馆长来了,她也有钥匙,才得以进藏馆匆匆忙忙遛了一圈,拍了点照片。 在办公室里我一边等馆长一边与一位老者聊天,他对博物馆竟然非常了解。下面是他对博物馆的介绍,因为不是馆长本人介绍,不一定完全属实,大家自己取舍吧。 他说来博物馆参观的大多是国外、港澳游客,中国内地的也有。北京有两位专门研究靖西壮族文化的博士生来参观过。云南有个外国留学生来过好几次。其他多是国外的旅游团。如果游客有需求,博物馆会组织民俗文化演出(就在木偶戏舞台前面的小院子里),有十几种节目。演员都是业余的,服装道具都自己置备,有演出时就把他们召集过来表演。演出大约持续一个多小时,游客需支付200-600元不等。总共有20多位演员,因此演出收入分到每个人手里的没有多少。今年从一月份到现在这样的民俗文化表演总共演出了40场。这样的演出质量如何?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顶门的石墩子从前是秤砣。

下面是博物馆藏馆内拍的照片。拍照时已是傍晚,藏馆里又不开灯;馆长等着我这个唯一的参观者赶紧看完关门下班,因此我没敢提要求开灯什么的,只好凑合着拍了,图片效果不好还请大家谅解。

世界上最大的绣球。据副馆长介绍说是凌云?的残疾人为庆祝香港回归制作的,因为体积太大无法搬运过去,只好留在博物馆里了。 博物馆里的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纸扎马鹿,是靖西一种民间表演的道具。 纸扎鸿鹄。鸿鹄是壮民族的神鸟,传说壮民族先民的庄稼曾经遭遇蝗灾,后来祖公派了神鸟鸿鹄来消灭了蝗虫,拯救了壮民族先民。 图片资料。 纸扎龙船。 壮锦背包、蜡染。展品美丽,摆放也非常艺术。 舞蹈面具。

(未完待续)

本文鸣谢: 广西壮剧团谢团长,是他给我这个免费靖西行的机会; 壮族在线站长红棉树,他在广东遥控指导我的靖西行; 靖西在线站长猎人、苹果龙,他们给我的靖西行提供了许多热情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0 7:08:13编辑过]

作者: 英树    时间: 2004-12-20 04:27

靖西壮族博物馆

左边那个展品是高跷吗?没有说明。 木偶戏脸谱 木偶戏服装 壮族民间乐器。有懂行的来告诉我们都是些什么乐器吧! 说明材料。 木偶戏脸谱 纸扎龙头 日常生活器具。有捕鱼工具、筛子、镰刀,和我家从前用的一摸一样。现在我们那边已经几乎看不见了,可能是没有鱼可捕了吧。右边那个没底的桶不知道是干嘛用的。 织布机。我在现实生活中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了,不知道这种古老的东西哪儿还有人在用。只有一次我在丽江古镇曾经看到一位老太太在自己织布,不过用的织布机很小,和这个完全不一样。 壮锦绣出的香荷包、鞋子。我曾经在山东一个农贸市场买了几对民间工艺做的婴儿鞋子,但论漂亮和精致比起我们老祖宗的这个来可差的远了。听副馆长说,靖西壮锦厂已经停产,只有别人跟他们订货,他们才会开工。我问她民间还有人生产壮锦吗?她说好像果乐乡还有人做结婚时用的壮锦被。不过用的线和以前不一样了。从前用土线,就是自己用棉花捻成的线。后来(好像是解放后?)用丝线,丝线做壮被很贵,一床被子600元左右。现在人们多用细毛线,比较便宜,一床被子大概200元左右。 壮文书籍。封面设计非常雅致,完全是国际水准。现在的很多图书拿来和它们摆在一起的话,一定会显得很俗气。 壮族医学书籍。 陶器。 土陶器。它们复杂古朴的凸纹令我震惊,实在太美了!可惜闪光灯下完全拍不出效果。 陶片。 壁画模型 二楼一个用竹子做墙的展馆。里面摆一些日常生活用具。可以看到博物馆已经很旧了。 那个最大的展品也是捕鱼工具。知道是怎么捕的吗?你先猜一下,猜不到的话再咨询我吧,不过要交咨询费,哈哈! 壮族日常生活用具。对面墙上挂的草鞋,小时候我老家还有人穿呢!

(未完待续。下面是和老艺人的座谈会记录,座谈会上针对壮民族文化做了很多讨论,欢迎继续关注!我会尽力在今天写完贴上来。)

本文鸣谢: 广西壮剧团谢团长,是他给我这个免费靖西行的机会; 壮族在线站长红棉树,他在广东遥控指导我的靖西行; 靖西在线站长猎人、苹果龙,他们给我的靖西行提供了许多热情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0 6:36:56编辑过]

作者: AAAAyingj    时间: 2004-12-20 10:36

Ndaem naz dwk bya, Ciengxma dwk yaen, congzriep eijcuk , ranzhaz neizciengz , vanjva dawh faex, yahfwen lwg coek ,beixnuengx dox dauq, guh mbanj guh loh , couh dwg doengh baez gij saedceij Vunzcuengh gyoengq geq laux !

Dangq moq Vunzcuengh aeu hag rox guh ok ceihgaih moq sak !


作者: 莹丽    时间: 2004-12-20 11:32
英树,怎么不买个绣球给我啊?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4-12-20 13:07
其实,在靖西是有许多独特的风情。但我们生长在那里,见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呵呵……,倒是偶尔去靖西看看的朋友容易感受到。
作者: 莹丽    时间: 2004-12-20 13:17

浪人,你家是靖西的?

聚会那天是不是你拿猪脚醋给我们吃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20 13:18:48编辑过]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4-12-20 14:39
不好意思啊.偶没有去聚会啊.
作者: 莹丽    时间: 2004-12-20 14:45
以下是引用浪人在2004-12-20 14:39:04的发言: 不好意思啊.偶没有去聚会啊.

对不起,那是我搞错了。


作者: 666    时间: 2004-12-23 13:35

十几年没变啊.


作者: 英树    时间: 2004-12-23 17:03
以下是引用莹丽在2004-12-20 11:32:43的发言: 英树,怎么不买个绣球给我啊?

我没买到,只有半个下午游玩时间,本来想去先澄阳湖再去旧州的,结果从澄阳湖回来天就要黑了没去成……


作者: 英树    时间: 2004-12-23 17:12
以下是引用浪人在2004-12-20 13:07:25的发言: 其实,在靖西是有许多独特的风情。但我们生长在那里,见惯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呵呵……,倒是偶尔去靖西看看的朋友容易感受到。

原来浪人在靖西,我竟然不知道!该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