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700多年前德东晋王朝,罗定地区居民仍是越族人。故历代王朝在罗定实行越族酋长自制制度。到东晋末年,在今罗定设置龙乡、夫阮二县时,县名便是来自越语译音。如“夫阮”就是越语“荒地的村”的意思。两县的行政长官亦由当地越族酋长担任。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居民因战乱灾难大举南迁,不少豪门大族亦随之落籍岭南。南朝的梁王朝时(约公元502—557年),原籍河南鄢陵,曾任新、石二州刺史的陈法念举族定居罗定。他们“以孝义训溪垌蛮族”,传播中原先进的文化,加速了罗定土著越族的封建化进程。陈氏家族一连五代都担任罗定越族酋长。和高凉冯冼氏、钦州宁氏合称岭南三大酋长。以使用铜鼓著称的古代越族,到南北朝时期被称为俚、僚族,主要原因氏分属两大酋长管辖:粤西南路至海南岛的部落尊冼夫人为酋长,叫俚人;西江南岸、高凉以北地区尊陈法念为酋长,叫僚人。唐朝,在岭南推行怀柔俚僚的政策,陈氏家族的陈集原官至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颍川郡开国公。其事迹入载官修的《新唐书》、《旧唐书》。
唐玄宗开元十六念(公元728念),泷州刺史陈行范领导僚族人民反唐称帝,攻占了粤西四十余城。唐王朝派宦官杨思 率十万大军围剿泷州,陈行范与六万多起义僚人被杀,许多僚人因此被迫西迁。留居原地的唐代僚人,到宋元年间改称僮族(今壮族)。
唐朝末年,原在荆楚地区生活的瑶族大举南迁,徙落今两广各地。此后历五代、宋、元、明各朝凡八九百年,罗定地区的居民以瑶族和僮族为主体。其僮族,清代大学者顾炎武说:“僮则旧越人也。”
宋元明时,罗定地区的瑶、僮两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统治压迫的斗争此起彼落,持续二百多年。到明万历年初,明王朝出动十万大军征剿罗定瑶民,历时一年,杀害四万多人。大量瑶民四散逃亡,少部分避居深山。
明初推行屯田制度,不少参加屯田的汉族士兵落籍罗定。与此同时,官府公开招募流民定居垦荒,大批汉族人纷纷迁居泷江两岸。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派往罗定围剿瑶民的官兵成批落籍罗定。此后,大批汉人继续迁入,罗定居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原来瑶、僮两族逐渐改变为以汉族移民为主体。
追溯历史,罗定长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沿袭至今仍然保留着少数民族诸多遗习。如今天罗定人喜食螺、蛤、蛇之类的动物,其烹饪仍是典型的古代越族遗存;罗定有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等民间节日;昔日罗定闺女出嫁前一连几晚吟唱一些如泣如诉的民歌,俗称“唱字眼”,这是典型的僮族遗风。先前罗定各地遍布雷王庙、开天庙、盘古庙供人顶礼膜拜,这显然是瑶、壮族传统文化留下的。
罗定方言也很独特,有白话(近似于广州话)、 “neng"(注:代替古汉字—左“人”右“能”)古话、客家话漳州话、阳山话及瑶话等。其中以 古话最具有地方特色,与广西东部的“地古话”较接近,是以古代俚语、僚语和中古音为基础,与多种语言长期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方言,它保留了许多古音成份,是罗定古代地方语言的“活化石”。“neng”古话最大的特点,一是复调,同一个字词,用作定语时读一种声调,用作宾语时却读另一种声调;其次是运用唇、舌、齿发音,在旷野中传播时十分清晰响亮。“ neng”古话主要集中在围底河流域丘陵地区,这里正是古代俚、僚族人聚居的地方。这种方言自成体系,极具稳定性,故能从古代流传至今而不被别的方言同化。
罗定还是岭南出土铜鼓最多的地方之一,已发现汉至晋代铜鼓出土点12处,出土铜鼓16面。这种古代民族用器至今仍在西南、海南各民族种以及东南亚各国民族中使用。
摘自《罗定之窗》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