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记者调查:水资源大省广西缘何遭极度旱灾 [打印本页]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4-11-17 08:55
标题: 记者调查:水资源大省广西缘何遭极度旱灾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6日21:35 新华网

 广西自8月份以来遭遇50年一遇的极旱。记者日前深入旱情最严重的部分市县采访时看到,成片晚稻因缺水无法抽穗、灌浆,甘蔗大面积出现干枯、萎缩。千余座水库干涸,100多个县、700多万人畜饮水困难。目前,广西旱情还在持续加深,抗旱形势更加严峻,不仅今年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已严重影响明年春耕生产。

  广西水资源极其丰富,江河来水量居全国第四位,可今年秋冬却遭遇50年一遇的“极 旱”。记者在旱区实地采访时,当地干部把“十年九旱”、“连续受旱”等“帽子”戴到了广西头上。他们认为,广西此次遭遇“极旱”除与大范围、长时间不降水有关外,更主要的因素是水利体制改革滞后和水利设施投入欠账大,主动抗旱的能力亟待加强。

  晚稻无法抽穗 甘蔗蔗径萎缩

  广西遭遇极旱最严重的地区是桂中、左江两大旱片。11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地处左江旱片的扶绥县山圩镇那任村。

  田间的晚稻因缺水无法抽穗、灌浆,勉强拔出的稻穗显得十分干瘪,部分晚稻几近绝收。稻田里到处是纵横交错的裂缝,有的宽达四五厘米。

  56岁的村民陆新秀一边割着没有收成稻谷,一边在稻田里放牛。她对记者说:“这样的大灾,这辈子只见过两回。家里四五亩水稻只收100多公斤,大部分绝收,只好将干死的稻秧割回去喂牛。”

  那任村地势平坦,上百亩田间,不时可见有人在稻田里放牛。不少村民见收成无望,提前将成片稻秧割下来,晒干给牲畜打饲料。

  山圩镇山圩村村民方冠明种植10多亩甘蔗。他说,去年收割130吨,今年估计不到70吨。有的甘蔗因严重缺水,发育不良,细得让人难以想象。农民形象称其为“牙签蔗”。山圩镇镇长陆忠任说,尽管政府不遗余力抗旱,但全镇近9万亩甘蔗减产30%,晚稻减产60%。

  来宾市地处广西另一大旱片桂中地区。记者在来宾市兴宾区桥拱镇、迁江镇、来宾迁江华侨农场和合山市(县级市,来宾市代管)北泗乡等乡村看到,不少地方甘蔗大面积叶片变黄,蔗径干枯、萎缩。在桥拱镇周村,田间看上长势不错的水稻,但仔细放到手中一捏,每穗仅仅只有四五十颗谷子,且大多是空壳。

  据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张霍德介绍,截至11月3日,这次极旱造成广西106个县(区)、195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受害面积2100多万亩,成灾面积850多万亩,因灾减产粮食近52万吨,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1亿多元。

  千余座水库成死库 七百万人畜饮水难

  合山市东亭水库总库容12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2000亩。11月5日,记者在这里看到,整个水库已经干枯,坝底淤泥已经略露出来。合山市水利局局长张光孟告诉记者,这个水库从8月底就已经干涸。偶尔,上游煤矿老板从矿井里抽出的水流下来。

  龙降河是红水河一条支流,流经来宾市兴宾区等两个县区,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平时流量有10立方米。然而,记者在龙降河来宾迁江华侨农场段看到,这里的河水已经断流,河床外露。

  来宾市水利局副局长罗盛谋告诉记者,来宾市280多座水库,目前已有112座小型水库干涸。龙降河、凤凰河等12条河流断流。

  据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黄光强介绍,广西境内已有1100多座各类水库和大部分山塘已经干涸或失去灌溉能力,占水库数量25%,大王滩、那板等大型水库水位已经下降到死水位以下。作为广西积雨面积“晴雨表”的西江梧州站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少近40%。广西水库有效蓄水量仅为31亿立方米,占有效库容不到32%。

  扶绥县山圩镇山圩村守界屯有80户、280多人口。记者看到,几乎每家门口都放一个拉水车。有的用牛车拉,有的用手扶拖拉机拉。村民方冠明说,村里以前吃水靠村头水井,现在井干了,每天只能到4公里外的地方去拉水,拉一次要一两个小时。一盆水先洗脸或者洗菜,再洗衣服或喂牲口。从今年开春以来,村民一直都靠拉水生活。几户家里缺少劳力的,只能靠村民救济。干旱造成一些江河水质恶化,水环境安全系数大幅降低。

  截至11月3日,广西已有440多万人和近300万头大牲畜因旱灾发生饮水困难。

  旱情持续加深 抗旱形势严峻

  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总工程师黄绍坚告诉记者,广西部分市县9月中旬以来滴雨未下,无雨时间之长为历史之最。截至11月4日,来宾市、贺州市已连续55天无降水日。43个县降雨量在5毫米左右。11月上旬降雨量将继续偏少,14个地市平均都在10毫米以下。

  张霍德称,广西今年8月份以来发生的这场极旱,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活动偏东和稳定控制”的影响。罗盛谋说,来宾市遭遇连年旱灾,去年夏秋冬旱,今年春夏秋旱。

  旱灾发生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组织抗旱,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但就目前情况看,旱情有可能继续发展,广西将会出现秋冬连旱局面,抗旱形势更加严峻。”张霍德说。10月21日以来,已经新增加了220多万人以及170多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由于成片重旱区范围加大,重旱区部分农民今冬明春口粮将不足。

  张霍德说,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抗旱消耗,抗旱水源和物资等更为短缺。抗旱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持续少雨天气使广西水库蓄水量仍将大幅度减少,水库干涸、河溪断流数量增加,抗旱水源、水量不足;二是随着农作物重旱、干枯面积将继续扩大,抗旱设施不足。一些损害的水利工程没有得到全部修复,加之,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无法进行正常灌溉;三是因连续旱灾,群众反复投入,抗旱资金短缺;四是抗旱用电、用油紧张。

  “只要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地方,问题都不大”

  合山市位于广西两大旱片之一的桂中旱区,当地农作物以甘蔗和水稻为主,11月5日,记者在合山市走村串乡采访时发现,当地绝大部分农作物长势良好,减产幅度不大。这与不少地方农作物因旱大幅减产形成鲜明对比。

  “电灌站发挥了巨大作用,连续抽灌了35天,全市百分之七八十的水田实现了饱灌。”合山市副市长蓝宾北告诉记者。

  记者在广西崇左、来宾等地重旱区采访发现,凡是水利设施发挥作用的地方与合山市一样都成功抵御了旱灾。

  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张霍德说,广西受旱原因主要是工程性缺水,只要水利设施发挥作用的地方都能做到稳产,最严重的是减产,不至于绝收。广西水利设施主要是从1998年开始建设的,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财政投入200多亿元,建设了一批防洪抗旱水利基础设施和人畜饮水工程。在广西最缺少的桂西北大石山区,由于连续多年发展地头水柜,此次40万地头水柜在抗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至于沿海地区的旱情比大石山区还严重。

  “目前灾区群众都能平静对待旱情。如果时间倒退50年,今年肯定是灾民一片,即使是1998年那场大旱,我们也要到北方调粮。”张霍德说。

  眼下,广西上下正全力抗旱,通过打深井、挖旱井、筑塘坝、截潜流和刨山泉等措施,千方百计开发应急抗旱水源,同时加强对资源的科学调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灌溉、后发电,先重点、后一般”的用水、调水原则,合理分配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率仅有10%,病险水库达1300多座”

  据自治区水利厅防汛抗旱指挥部秘书长黄光强介绍,广西多年平均江河来水量1880亿立方米,在全国居第四位,每年实际利用量只有200亿立方米,利用率仅10%多一点,在全国排位比较靠后,这集中反映了广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非常薄弱。

  黄光强说,广西农田灌溉保证率比较低,抗旱能力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这次旱灾最严重的桂中旱片,竟无一座大型水库。

  自治区水利厅防汛抗旱指挥部总工程师黄绍坚说,从此次抗旱看,大型水库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中小型水库蓄水能力差发挥的作用有限。到10月底,广西水库有效蓄水量仅为31.36亿立方米,占有效库容的31.73%,比历史同期偏少14.65亿立方米。

  广西许多中小型水库大坝是上世纪50年代末建起的土坝,很多已老化失修,成为“病险水库”。目前广西4000多座水库中有1/3属于病险水库。为保证汛期安全,这些病险水库长期被限制蓄水,“吃不饱”,致使蓄水能力大大降低。

  来宾市水利局副局长罗盛谋说,全市各类水库共有283座,其中病险水库有64座。合山市水利局局长张光孟说,全市8座水库已干涸了3座,其他5座已处于死水位。

  六里水库位于合山市河里乡仁义村,是一座小2型病险水库。11月6日下午,记者赶到仁义村实地查看了这座水库。这座小型水库已处于死水位了,两处的放水涵管高出水位二、三米。

  “这座土坝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一直没有维修过。主要隐患是主坝不够厚,坝坡比较陡。距离322国道只有几百米,一旦发生汛情很可能冲毁公路。所以这座水库一直限水使用。”张光孟说,“降到死水位后,再往外抽水对坝身危害很大,但为了抗旱,今年村民还是抽了些水应急。”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呼唤改革与投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西由于水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基层政府对抗旱设施的重视程度都比不上北方干旱省份。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对水利设施依赖性不强,只要风调雨顺,没有水利设施也会有收成。然而近几年随着连续的旱情,加上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蔬菜、香蕉等经济作物对水的需求量增大,他们才意识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如今,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已成为广西上下的共识。

  广西旱区不少干部认为,小型水利体制改革滞后也是广西水利设施发展较慢的原因。崇左市水电局副局长廖德标说,广西小型水利体制改革步伐比外省慢,不少地方刚开始搞试点。因此很多小型水利设施缺乏日常管理与维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张霍德说,由于改革不到位,农民用水交费的意识不强。许多地方水利工程收取的水费,还抵不上负责工程运行人员的人头费。

  据蓝宾北介绍,合山市溯河电灌站属于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国家对工作人员的补贴没有变过。水费收不上来。为了抗旱,去年市财政帮助发放了3个月工资,今年帮助发放了7个月工资。

  记者采访了解到,广西各地全力推进小型水利体制改革,比如,对一些小型水利设施通过发包、租赁等方式进行经营。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旱区当地干部希望中央继续加大对广西各类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比如加固病险水库、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地头小柜等小型水利设施,特别期盼加强对桂中和左江旱片的治理。(完)   新华网广西频道 采写/杜新 刘伟 王勉 文/图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