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zt河南回族历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4-11-3 19:27
标题: zt河南回族历史

河南回族历史

转帖自:回族在线 原发帖者:单眼皮的猫

唐朝东都洛阳,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由陆路向西,沿古丝绸之路,可抵中亚、西亚。水路向东可至扬州、杭州,进而远航直达阿拉伯。由于各国客商云集洛阳,致使当时的河南有不少“胡商”和“蕃客”。这从北宋李盼等所撰的《太平广记》卷四○二《李勉》条及卷二十八《郗鉴》条中,可找到佐证。

北宋时,开封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时,大食、波斯诸国的穆斯林商人、学者、使者、宗教人士纷纷到中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今来大食诸国蕃客,乞往诸州及东京(开封)买卖”(《宋会要稿》职官四十四)。宋朝和大食、波斯等穆斯林国家关系密切,来往频繁,这在《宋会要稿》蕃夷四、蕃夷七、《玉海》、《宋史.大食传》等书中都有记载。从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至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的148年中,仅大食人就来朝贡46次。

宋王朝对大食、波斯诸国穆斯林一向采取友好态度,对东来或要求定居者都给予适当的安排(《咸阳王抚滇功绩》)。据安徽安庆和湖北襄樊《马氏族谱》记载:马依泽,西域鲁穆人,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入华修历(历法),越二年书成,经王处纳(北宋人,宋太祖时,上新历二十卷,拜司天监卒)上之,授钦天监监正,世袭候爵,后定居陕西省泾阳县永安镇,成为巨族。至第十一代马乾玑,号枢仪,南宋宁宗庆元丙辰(公元1196年)进士,于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四月十二日任南阳府知府,遂入籍河南新野县,新野县至今仍有马乾玑的后裔。安庆、河北省中部、湖北等地有的马姓回族是由新野迁出的。

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的梁全智先生讲:其家谱序言中记载,他家是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从西域古教之地来到汴京(开封),做金疮科御医,皇帝赐其始祖姓梁名柱,二代以后转入地方,成为开业学医,御赐堂号“滋德堂”。

明代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一八《真教寺条》记载:“先是宋室徙跸,西域夷人安插中原者,多从驾而南”。

南宋人周密《葵辛杂识》中记载,汴京的“万岁山大洞数十,其洞中筑以雄黄及炉甘石……后因经官折卖,有回回者知之,因请买,凡得雄黄数千斤,炉甘石数万斤”。

白寿彝先生在《元代回教人与回教》一文中说:“蒙古西征前,回教人之在中国者,虽间有赴内地贸易之事,但其集合及长期居留中心,仍限于京师及通商口岸”。开封和洛阳即为元以前的京师之地。

以上事例说明,唐宋时期,河南省确有“胡商”、“蕃客”前来定居,这些定居在河南的大食、波斯等国穆斯林商人和他们的后裔,就成为河南回族来源的一部分。

蒙古军西征胜利后,不断扩充军队,把大量的回回军士编入“探马赤军”和蒙古军队一同作战,准备统一中国。回回大将葛斯麦里率军于窝阔台汗(元太宗)三年(公元1231年)讨伐金国,驻军于怀(今沁阳)、孟(今孟县)。第二年任怀、孟州达鲁花赤,后来晋职为怀、孟、河南二十八处都达鲁花赤。能古蒙哥汗(元宪宗)元年(1251年)葛斯麦里去世,其次子密吉里袭任怀、孟达鲁花赤。密吉里去世后,孙忙兀代又先后为怀、孟达鲁花赤。葛斯麦里祖孙四代在怀、孟为官(《孟县志》、《回族人物志.元代葛斯麦里传》),其部下多系回回人。怀、孟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回回驻屯之地。原怀、孟州的地方,回族大姓为回族特有的姓氏,如闪、拜、买、丹等姓。

《元史.兵志二.镇戎》记载:“河洛、山东居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回回军士和妇孺被编入屯田。“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立南阳屯田总府……。屯田一万零六百六十二顷七亩”(《元史》二五六六页,卷一百,兵三)。在屯田区,回回人有的是聚居,有的是同汉族或其他民族杂居,回回聚居的地方逐渐发展成为回族村镇。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记载:在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南阳尚存61屯,其中石桥屯、瓦店屯、玉池坡(即黄池坡)等12屯,至今仍是回族聚居之地。明朝建文帝时任兵部尚书的铁铉,就是元朝时居住在邓州市的回人后裔。《元史》卷一九、成宗本纪,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十二月记载:合刺鲁军士在襄阳、南阳等地屯田。大德五年十月记载:畏吾尔人在南阳屯田,这些畏吾尔人后来有一部分融合于回族之中。

从淮阳到沈丘一带,西域的穆罕默德'阿力率穆斯林到此屯田。沈丘县槐店回族镇的“至元清真寺”中,原来立有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的建寺碑。

元祖至六十八年(公元1281年)诏令“括回回炮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开封)屯田”《元史.世祖本纪》。造炮专家、宣武将军、管军总管阿老瓦丁率炮兵进驻开封一带,今开封的“回回寨”就是当年回回炮手屯田处之一。距开封四十里的“荆**”(现名荆乡回族乡,属封丘县管辖,原属开封县)也是回族聚居地,回族李姓有“军李”和“民李”之分,“军李”系元代屯田的军人,而“民李”则是明洪武初年由北京宛平县而来。

洛阳一带也有回回炮手屯田处。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四月所立的《赐伊川书院碑》记载:“伊川鸣阜镇炮手总管瑁实戴诒回回人而屯成河南者欤”。明嘉靖《巩县志》记:“回回凹在县西南三十里,元时牧马之地”。

另外,据元朝许有壬《至正集》卷五三《西域使者哈只哈心碑》称“哈只之孙凯霖葬其祖及兄嫂弟侄于安阳”。这也说明当时安阳有回回人居住。从地名来看,河南有不少地方有回回寨、回回营、回回凹、教门街等地名称谓,这些多是元代回回人屯田的地方。上述事例进一步证实元代“今回回人皆以中原为家”之说,元代来的回回人是河南回族来源的主要成分。

宋代,有500多家、70个姓氏的犹太人,从印度来中国,定居于开封。经过五六百年的历史变迁,至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仅留有七姓(李、赵、艾、张、高、金、石),即所谓的“七姓八家”,尚有200余户。他们与回族杂居共处,在长期的交往中,有一部分融合于回族之中,这是因为他们杂居在回民聚居区,在经济上有一定联系,并得到回族帮助,在习俗等方面与回族有相似之处。在宗教信仰方面,犹太人后裔的礼拜寺也叫清真寺,每天“寅、午、戎(早、中、晚)三次礼拜”,礼拜前需沐浴更衣,他们不塑像、不崇拜神鬼、不信于邪术,诵读希伯来文经卷的人称为“满喇”,也有白日不吃不喝的“斋期”,禁食猪肉,男孩行割礼等,因平时多戴蓝帽,所以人们称之为“蓝帽回回”。由于信仰和生活习惯的相似,使犹太人后裔融合于回族的阻力较小。开封犹太人后裔融合到回族之中也是河南回族来源的一个特点。

摘自胡振华主编:《中国回族》 本文作者:河南省民委、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马达 陈廷良 王惠民

声明:本文版权归单眼皮猫回族在线共同所有,转载请标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3 19:27:46编辑过]

作者: LOOK顶公    时间: 2004-11-3 19:41

有一点我不明白,难道中国回人都信伊斯兰教吗?难道汉人没有伊斯兰教徒吗??

难道中国的伊斯兰教徒都是回人吗???


作者: 知影唔    时间: 2004-11-3 19:42
看起来回族的形成也不过才几百年的历史。那些所谓少数民族就是天生的纯正血统,汉族是杂血的说法。简直就是天大的笑料。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4-11-4 10:11
改信伊斯蘭教的猶太人就變成回族,獲得少數民族身份,而堅持猶太教的就不被承認是少數民族,而只是被歸類為漢人。是猶太人人口太薄弱又還是當初共產黨歧視猶太人呢?
作者: 迪椰    时间: 2004-11-4 11:03
以下是引用知影唔在2004-11-3 19:42:01的发言: 看起来回族的形成也不过才几百年的历史。那些所谓少数民族就是天生的纯正血统,汉族是杂血的说法。简直就是天大的笑料。

55个“少数民族”又被老兄并成了一个新民族,


作者: 越僚    时间: 2004-11-4 12:05
以下是引用知影唔在2004-11-3 19:42:01的发言: 看起来回族的形成也不过才几百年的历史。那些所谓少数民族就是天生的纯正血统,汉族是杂血的说法。简直就是天大的笑料。

谁说少数民族是纯血的?中国有 55个少数民族,民族之间族情的差异很大,某个民族怎样,并不等于少数民族都怎样,不要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作者: 伊麦酒长    时间: 2004-11-4 13:15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4-11-4 10:11:38的发言: 改信伊斯蘭教的猶太人就變成回族,獲得少數民族身份,而堅持猶太教的就不被承認是少數民族,而只是被歸類為漢人。是猶太人人口太薄弱又還是當初共產黨歧視猶太人呢?

我看过凤凰卫视“唐人街”的一期节目,说的是一家中国开封犹太人在以色列申请移民的经历。那个开封犹太人讲到中国的犹太人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当年开国大典时,各民族都派了代表去参加,毛主席接见各民族代表时与他们一一握手,到了犹太人这里,问你们是哪个民族,答我们是“犹太族”,毛愣了一下,没有握手走了过去。后来在民族认定工作时,开封“犹太族”的民族申请没有批准……

我也有点想不通为什么当时政府不认定他们为一个少数民族,也许是因为他们原来的民族语言已经丧失、宗教信仰也不够强烈、人数也太少(解放初好像有几千人),还是什么其它原因?


作者: nonme    时间: 2004-11-4 16:17
以下是引用LOOK顶公在2004-11-3 19:41:59的发言:

有一点我不明白,难道中国回人都信伊斯兰教吗?难道汉人没有伊斯兰教徒吗??

难道中国的伊斯兰教徒都是回人吗???

中国全民信仰伊斯兰的有民族有十个, 维吾尔,回族,东乡,保安,撒拉, 裕固, 柯尔克孜...

回人改信基督..或不信教的极少

汉人当然有信伊斯兰的, 不过,所谓的“汉族穆斯林”在回网上是有点声名狼藉的, 人家说你别有居心... 哈哈哈


作者: nonme    时间: 2004-11-4 16:30
以下是引用越僚在2004-11-4 12:05:00的发言:

谁说少数民族是纯血的?中国有 55个少数民族,民族之间族情的差异很大,某个民族怎样,并不等于少数民族都怎样,不要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他的意思应该是许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喜欢炫耀自己民族的血统纯正, 而恶意攻击汉族是大杂烩。其实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是同花顺,无一不是融合的结果。

汉族有文化上的统一毫无疑问,血缘上,有人只看到横向的其他民族加入,却有意无意的忽略,a) 汉族人中家庭/宗族观念相当强烈,父系血缘传统近乎顽固。b)外族的融入除文化生活各方面的融合外,通婚/血缘上的联系是一个较长而重要的方面。c) 每次外族的融入,都没有明显改变汉人在文化/心理意识等方面,都是汉族同化他人,除了文化上的质的强大外,人口上量的绝对强大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4-11-7 13:36
以下是引用伊麦酒长在2004-11-4 13:15:36的发言:

我看过凤凰卫视“唐人街”的一期节目,说的是一家中国开封犹太人在以色列申请移民的经历。那个开封犹太人讲到中国的犹太人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当年开国大典时,各民族都派了代表去参加,毛主席接见各民族代表时与他们一一握手,到了犹太人这里,问你们是哪个民族,答我们是“犹太族”,毛愣了一下,没有握手走了过去。后来在民族认定工作时,开封“犹太族”的民族申请没有批准……

我也有点想不通为什么当时政府不认定他们为一个少数民族,也许是因为他们原来的民族语言已经丧失、宗教信仰也不够强烈、人数也太少(解放初好像有几千人),还是什么其它原因?

这种野史传闻不足为信,而且也没有说明毛泽东不和犹太人握手的原因。 开国大典的时候恐怕也没有自称“壮族”的代表参加,因为当时“壮族”的名称也没有正式确立。

开封犹太人聚落最早形成于北宋,并于金朝占领开封年间兴建犹太教堂。 明末李自成攻打开封时引黄河水灌城,开封犹太教堂被冲毁,教众流离,开封的犹太聚落由此衰落。至清光绪年间(1905年),开封最后一位“拉比”(主教)逝世,随后“脱拉”(圣经)和教会的地产被售予他人,当地的犹太教传统从此消失。 上世纪初,上海来自中东的犹太社团曾组织“中国犹太人救援会”,帮助开封犹太人恢复当地犹太教,但终究没有成功,反而由于把部分开封犹太人接到上海工作,加速开封犹太人数量的减少。到上世纪30年代,开封犹太教已经完全停止活动。到50年代,上海犹太人陆续迁往以色列及欧美,部分原开封犹太人才从上海迁回开封。由于其民族特征已经消失殆尽,因而被纳入回族群体中。


作者: vamoiz    时间: 2004-11-8 16:50
以下是引用LOOK顶公在2004-11-3 19:41:59的发言:

有一点我不明白,难道中国回人都信伊斯兰教吗?难道汉人没有伊斯兰教徒吗??

难道中国的伊斯兰教徒都是回人吗???

1.中国回人都信伊斯兰教,不信的,基本都改成汉族了

2.汉人如果信了伊斯兰教,基本上都改成回族了。除了回族,还有几个其他少数民族也是全民信伊斯兰教,例如维吾尔,东乡,保安,撒拉, 裕固, 柯尔克孜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