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盟类!稻 nim 够哈港壮吖!依佣奥钱key啵!稻哩?
嘿!盟类!稻 nim 够哈港壮吖!依佣奥钱key啵!稻哩?
用汉字的读音来表示壮语读音,显然没有拼音壮文那么完整,因为汉字的读音和声调跟壮语差别很大。但是,应“方块壮字”来表示,意思明白,读音的问题交给读者自理,这样就省事多了。
上面那句话,用“方块壮字”可表述为:
嘿!你好!来和我学讲话壮呀!没用要钱的啵!来哩?
用汉字的读音来表示壮语读音,显然没有拼音壮文那么完整,因为汉字的读音和声调跟壮语差别很大。但是,应“方块壮字”来表示,意思明白,读音的问题交给读者自理,这样就省事多了。
上面那句话,用“方块壮字”可表述为:
嘿!你好!来和我学讲话壮呀!没用要钱的啵!来哩?
你没有理解我对老翁的问题。我想和他讨论的是具体如何应用的问题,而不是对这种文字表示赞同与否。
简单来说,也就是同一个方言里的同义词(如daeuj和ma并存),如果同一个意思的汉字不够用,该如何表示才能够区分。
又如,不同方言的不同源的同义词,如‘天’到底表示mbwn(北壮)还是fax(南壮)?如果是表示mbwn,那么fax应该用哪个汉字去表示比较合理?
白丽珠的那个关于三种壮文的文章,其实已经提到了老翁所提的方案,即“新方块壮字”。其实这种方案并不是什么新发明,民间应用古壮字的场合就有直接用汉字表示壮意的大量应用,而日本语里甚至早就将这种用汉字表示民族词汇的用法定义为汉字的“训读”。
另外,我记得这种“新方块壮字”方案似乎提到过北壮的mbwn和南壮的fax都用“天”字表示,在北壮的场合就读mbwn,在南壮的场合就读fax,我对此表示很不赞同。
第一,这样规定,就使得南壮和北壮一部分不同源但同意的词汇无法相互借用,而词汇量丰富的语言都是同义词、近义词很多的语言,这样规定就使得南北壮这些不同源但同意的词汇无法成为对方的同义词,不利于语言词汇量的丰富。
第二,有些方言是mbwn和fax并存的,在这种方言来看,只有一个“天”字显示不够用。
所以,在用汉字训读和音读去表达壮语之上,我认为应该有这么一个原则:同源词(如“吃”北壮的gwn、南壮的gin)应该“同训”即采用同一个汉字(如“吃”),不同源的同义词应该“异训”即采用不同的汉字(如mbwn--天,fax--宇)。
“新方块壮字这种方案并不是什么新发明,民间应用古壮字的场合就有直接用汉字表示壮意的大量应用。
同源词(如“吃”北壮的gwn、南壮的gin)应该“同训”即采用同一个汉字(如“吃”),不同源的同义词应该“异训”即采用不同的汉字(如mbwn--天,fax--宇)。
“新方块壮字”的确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但正是因为它被老百姓“创造”和使用,所以老翁才极力倡导。
文字方案和字典体例是两码事。文字方案大概是个总纲,主要是规定某种语言书写符号的表现形式和运用规则等等。字典则是词汇的总汇。字典的体例因编撰目的不同而不同。大部分的字典都采取这么一个体例:收录某一类型的词汇(包括或不包括方言词汇、偏僻词汇等等)、给各个字标示正确的读音并解释其意义。有的字典还举例说明词汇的用法。
至于mbwn和fax等同义不同源的词是用同一个字还是两个不同的字表示,我个人认为在文字方案中规定使用“天”这个字比较合适,因为方案越简便越容易学习和掌握,也有利于文字统一和推广。当然,字典里应该收录“宇”(fax)这个字,以便保留语言的文化信息,同时为丰富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准备物质基础。
小时候,老翁的家父经常用那种“读书音”来念汉文书,其语音跟壮族地区算命先生喃喃自语时讲的话接近,因为似懂非懂,老翁并没有在意要跟他学习。
家父懂得中文、英文、土俗字和拼音壮文,会讲两种壮话土话、客家话、汉语、白话和英语,但“读书音”只有他自己看书时才用。这似乎是老人读书的一种习惯。
壮族人发明这套“读书音”的原因大概在于用壮话无法流利“读”出汉文,要用汉话来读又跟自己的母语差别太大,因此弄出那套具有中介性质的读书音来。不过,要是文字表达方式分明是壮语的结构,能用壮语顺利念下去,那么,这套读书音可能就得让位了。
....
上面那句话,用“方块壮字”可表述为:
嘿!你好!来和我学讲话壮呀!没用要钱的啵!来哩?
If the so called "方块壮字" above is the proper written language for the Zhuang people, do we still need to learn it? Because it is obviously a Chinese sentence with maybe some minor grammatical mistake only.
In addition, how do you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I am from "横县". You are right, I can't understand what that sentence means by if I just read it using the 汉字的“读书音”(类似老借词发音系统).
If the so called "方块壮字" above is the proper written language for the Zhuang people, do we still need to learn it? Because it is obviously a Chinese sentence with maybe some minor grammatical mistake only.
In addition, how do you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掌握一定汉文的壮族人可能不必再学习以上那句碰巧跟汉文很一致的壮文,但从总体上看,新方块壮文还是需要学习的。原因在于:1、日文和汉文再像,也需要学习才明白;2、懂得汉文的壮族人觉得那句话很容易,但对于没有进过学校的孩童来说,那句话却是全新的东西。他们只有学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轻松、自豪地说:我的汉文水平不比汉族学生差甚至更高!这是新方块壮文的另一个妙处。3、壮语词汇跟汉语词汇并不完全对等,有一批壮语独有的词汇需要创造新的字体才能表达,而这部分具有民族特色的可能会对汉字词库做出贡献的词汇是绝大多数人要学习才掌握的。
这种方块壮文写出来的东西,有时候还蛮难翻译的。试想,如果以下山歌都写成新方块壮文,有多少人能把它翻译成象样的汉族山歌?
Hauhseng lij bauzcauq,
后生 还()灶,
gak nauq doq eu fwen.
隔 奶 即 叫(),
Mwngz wen gou caemh wen,
你()我也()
fwn rouj ndoq dangq viz.
毛 头 秃 当()
Mbouj miz maz goqcak,
没 有 啥()
dok seng cag roengz ndang.
落 生 绳 下 身
Haenjheiq ngaiz vunz bangx,
()气挨人()
miz blawz langx dah gou?
有谁[em06]我
注:以上标有[em06]的地方表示可能需要创造新的字体。
我也看得懂。
对的,正如清风客贝侬所说的。德靖土语里对“daeuj”和“maz”的语感是有别于其他方言的,daeuj一般用于从高处到地处的“来”,而“maz”是泛指“来”(无论地势高低),因为德保地势比靖西低,所以德保人看到刚从靖西来的人,一般就会说“ngamq daeuj lo?”(你刚来啊?),也可以说“ngamq maz lo”(你刚来啊?),不过这样用比较少, ,但是靖西人看到从德保来的人,就不会这么说,而只说“ngamq maz lo?”(你刚来啊?)。
同理,德靖土语里“去”也有两个词,一个是daeuj的反义词mwz,一个是maz的反义词bae。前者(mwz)指的是从低处到高处的“去”,后者是泛指的“去”。
我是说“我可以报名吗?”而你是说“你说什么?我不知道!”哈哈!别以为我看不懂。。。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