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nrb.gxnews.com.cn/news/20040908/fkwy/103445.htm
□ 李尚安
横亘在中越边境的金鸡山,屹立于友谊关右侧,是中法战争的古战场,为国捐躯的英烈长眠之万人坟就在山脚,山上留下许多神秘的遗迹,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
初秋的一天,我来到金鸡山。登山一望,奇险夺目,主峰巍峨挺拔,四周悬崖峭壁,犹如金鸡昂首啼鸣,极为壮观。山间古迹处处,如同一座露天古代军事博物馆——豪气夺人的三座炮台倚山而建,呈犄角鼎立之势,非常雄伟;威势犹在的一道道石墙战壕,显示着“战能胜,守则固”的威姿;坚固的地下隧道观察瞭望台,犹如雷达千里眼,内可俯视南关大门,外可看到越南同登、谅山;醒目的一幅幅碑记、诗文及纪念碑让游客悼念瞻仰。更勾发游人乐趣的是南炮台那门大炮,炮身可旋转180度,射程可达数十公里,且能连发。我站在古炮前,不禁想起镇南关大捷的历史,当时清军以低劣的武器,战胜优良枪炮武装的法军,且能斩死军官63人,杀死法兵2300余人,俘获高级将领2名,他们靠的是爱国的信念,靠的是广大边民积极参战支前,金鸡山的一草一木、一柱一阶都凝结着南疆军民的鲜血和汗水,铭记着爱我中华的精神。
金鸡山三炮台,建于十七世纪八十年代,由爱国将领苏元春亲自督建,边民自愿投工投劳,所需资金全由社会各阶层捐赠,花了数十两黄金,从德国购买大炮,海运到广州后,转河运至龙州,再用人工抬到山上安装。遥想三百多年前,既无公路又无汽车,数吨重的大炮如何扛上山呢?扛炮难度之大,边民爱国热情之高,可想而知。三炮台建成后,戍边将士提高了战斗力,巩固了边防,震慑了“法夷”,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从此,法国侵略军不敢来犯,保边民安居乐业。
战争随时光散去硝烟,和平的日子里不少人也许遗忘了金鸡山的身世。它的原名叫梅梨岭,是人们与花果一齐笑的花果山。后来,西方列强到处发动战争,侵略弱国,掠夺资源,自从1882年法国侵略者占领越南后,法军野心勃起,经常侵犯我边境地区,梅梨岭变成边防军事要地,火药浓烟笼罩了山头,梅梨树也在战争中“牺牲”,渐渐由杂木山藤代替。一位哲人上山观光,看见苍然一色的奇峰状如金鸡昂首,扼守南关,他灵机一动,便吟出“豪兴上界人初到,金鸡啼鸣一目中”。由此,大家便将梅梨岭更名为金鸡山,沿称至今。
溯观历史,忆古看今。在战争年代,昂首的金鸡从嘴里不断吐出杀敌飞弹,为国为民立下战功。在和平年代,金鸡生下无数的金蛋银蛋,惠泽两国边民。当年山上山下,硝烟弥漫,炮声震谷,弹飞如雨,炮息烟散后,只有野草残石相伴,风寒露冷。如今山上游人潮涌,笑声连连;山下弄尧、浦寨成为中越两国边民的贸易点。战场成为商场,拓展了商品无国界的空间,两国边民、商人相互经商交易,年贸易额数十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给凭祥市提供了财源,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成为广西边境地区最亮丽的明珠。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