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粤语曾是古代普通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梦于故地    时间: 2004-8-10 22:53
标题: 粤语曾是古代普通话?
粤语曾是古代普通话?
2004年08月09日06:29 作者:程潇龙 陈炳文  来源:信息时报

  近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和封开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广东封开:岭南文化发祥地论坛”在封开举行。会上历史专家公布了经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的新成果:粤语源自于中国古“雅言”,并进一步确认广信(封开)是粤语的发祥地,粤语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对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延伸阅读:保护方言还是普通话? 粤语仍占统治地位 普通话在纽约华埠“吃不开”

  【粤语保存古“雅言”因素最多】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助理巡视员、广东省著名语言学家罗康宁经近十年考察研究得出成果:广东粤语源自于中国古“雅言”,并进一步确认广信封开是粤语的发祥地,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

  我国古代有一种民族共同语,先秦到两汉时期称为“雅言”,宋朝以后称为“官话”。今天汉语许多方言,都保存着雅言的一些元素,而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粤语。雅言的基础是原始华夏语,原来只通行于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雅言地位也就相应提高,成为当时的民族共同语。最早将雅言带入岭南的,是秦朝征服“百越之地”之后从各地征发到岭南的“垦卒”。这些“垦卒”多半是原六国的逃亡者以及赘婿、贾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 [从雅言到普通话]

  【广信是岭南文化和粤语发祥地】

  潇贺古道和湘桂水道(即灵渠)是唐代以前中原汉人进入岭南的两条重要通道。广信地处桂江、贺江与西江汇合之处,扼西江之要冲。在岭南是个交通枢纽。汉武帝派使者从徐闻、合浦出发,远航至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而出口的通道,是经潇水和贺江到达广信,再经桂东和粤西两条走廊,也就是北流江——南流江和南江——鉴江两条贸易通道到徐闻、合浦,广信就成为岭南早期的商贸重镇。商贸活动离不开语言交际,中原传入的雅言正是通过商贸活动而融合当地百越土著语言,形成粤语。

  广信又是岭南最早传播中原文化的阵地。陈元、士燮等在这里办学,使百越土著逐步接受中原传入的儒家文化,汉族移民也从百越文化中吸收了一些成分,从而形成以汉族移民文化为主体的早期岭南文化。随着文化交流的开展,以雅言为主体吸收一些百越土著语言因素的粤语,也就逐步成为这一带人们的主要语言。广信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粤语的发祥地。 [政协委员关注岭南文化传承问题 吁建文化研究所]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在广信】

  粤语在分布上的突出特点,是沿江分布。它以西江中部为中心,分四条渠道向东、西、南扩展。第一条渠道是西江——珠江,即沿西江向东至番禺(广州)一带。包括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佛山、广州、中山、珠海、东莞、深圳等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第二条渠道是西江——郁江,即溯西江、浔江、郁江直抵交趾郡。包括广西南宁、崇左、贵港三市及其所属大部分县。第三条渠道是北流江——南流江。包括广西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市及其所属各县。第四条渠道是南江——鉴江,即溯南江而上,越过云开山脉到鉴江流域。包括广东云浮、茂名两市及其所属郁南、罗定、信宜、高州、化州,湛江市及其所属吴川、廉江。

  除此之外,粤语还有两个次方言区:一是漠阳江流域。二是潭江流域,包括广东江门及其所属新会、台山、开平、恩平,这四个市(区)历史上称为“四邑”,其粤语次方言也就称为“四邑话”。通行四邑话的还有鹤山以及珠海市斗门区。四邑地区距广州并不远,四邑话却是粤语系统中跟广州话差异最大的一种次方言,其原因是潭江与珠江水路上并不相通。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早期粤语的中心不在广州而在广信。

  【粤语保持雅言音系长达数千年】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后,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交趾刺史部大部分时间设在广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州治也在广信,广信便成为岭南首府和政治中心。土著居民在学习汉文化和汉字之时,也就学习了雅言。这些土著居民的语言本来千差万别,互相无法通话,又没有文字,因此除了跟汉人交往时使用雅言之外,部落之间交往也不约而同地借助雅言。雅言便成为各土著部落的共同语。同时,古百越语言中一些元素,也就为汉族移民的语言所吸收,从而逐步形成为汉语的一支方言——粤语。在中原和北方长达数千年的战乱动荡岁月,从周朝以来一直作为中原汉语标准音的雅言逐步消失。而岭南地区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由中原雅言演变而成的粤语则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音系。

  【离开粤语岭南文化便不复存在】

  广东的地方传统文化通常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所依据的其实就是境内三大汉语方言。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广东和整个珠江流域最大的方言,它不仅蕴藏着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离开了粤语,广府地区许多岭南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在建设文化大省的过程中,有必要重新研究粤语的自身价值和保护问题。

  【专家呼吁 建立粤语馆保存活化石】

  粤语是古代雅言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建立一个国家语言文字博物馆,但一直没有实现。封开作为粤语发祥地,可以先行一步,在博物馆内建立一个粤语馆,收集、积累本地粤语的材料,包括语音记录、文献资料,以及粤语扩展和分布地图等等。特别是那些独特的语音现象,例如上面讲过的浊塞音等,正在消失过程中,及时将粤语这一不可多得的我国最古老的“普通话”的活化石,作为—个宝贵的历史遗存保存下去。

  相关发现

  汉时广东已具海洋文明雏形

  有力驳斥了外国专家“中国无海洋文明”的荒谬说法

  广东近十年来岭南文化研究与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专家确认中国汉朝时期广东已具有海洋文明雏形。

  自然人文环境造就海洋文明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宗认为,岭南地区位于五岭之南,南海之北,整个地域大都山峦起伏,江河纵横,平原盆地相对较小,海岸线长,江河出口多,造成江海一体之特色。这样的自然条件,是岭南文化的自然环境基础。岭南文化具有山、江、海相结合的特点,而又以江海一体为主要的特质,并以海洋性特强为优势。封开具有山、江、海交叉一体的自然环境,同时具有海陆丝绸之路对接点的人文历史与环境,才能集这些文化大成而形成具有江海一体特色和优势的新型文化。有关专家指出,中国两汉时期中国广东己具有海洋文明,这一点有力地驳斥了外国专家“中国无海洋文明”的荒谬说法。

  封开人比马坝人早2万年

  经过科学鉴定和测试,封开河儿口渔涝河泮的峒中岩遗址中发现的两颗人牙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其距今14.8万年,比马坝人头骨化石12.9万年提早近2万年。它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最早的人类化石。封开是岭南最早的人类生存和发源地之一已不容置疑。

  两广广州之名因广信得来

  “广信”之名,取自汉武帝时“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公元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由于新设的州旧治在广信,故名广州。这是广州之名的第一次出现。到宋代,将广州之地划分为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仍以广信为地标,广信以东为广南东路(后简称广东),广信以西为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广东、广西、广州之名由此得来。

http://culture.news.sohu.com/20040809/n221403754.shtml
作者: marsuncle    时间: 2004-8-10 23:30
光凭粤语保存的所谓的雅言音系就未必能推出粤语是古时普通话的观点来。观中国历史,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而非南方,官话随政权的变更而变更,凭什么当时的人们就用粤语来交流而不是当时的官话?要是真是古时的普通话的话,现在的汉语中最大的方言-官话里就应该可以找到粤语的痕迹,有吗?广西官话可能有,西北官话等有吗?
作者: WAXA    时间: 2004-8-11 09:15

古代的普通话是文言文,粤语的字音也许与古代相近,但说现代粤语是古语是错误的。

个人更相信吴语较近。


作者: marsuncle    时间: 2004-8-11 12:52
3楼此言差矣,古音今音有别是事实,在近体诗中不少该押韵的地方按今音不押韵,你不妨用粤语念念,很多都押韵,这点就可以证明粤语中包含古音。吴语接近?我看未必,你拿吴语念念律诗和绝句,看看韵脚处是否押韵?
作者: WAXA    时间: 2004-8-11 16:04

吴语当然是雅韵的,谁说不雅韵,你说的古代有是何代,漢唐宋明音不会相同的

你说的粤语是现代话,绝不是古汉语。它们太多不合汉语语法字意的话。

若说粤音保留古音特色倒有点道理


作者: 环江根    时间: 2004-8-22 22:34
文化、语言可以改变,但是基因是不能改变的,把广东人放到其他省份都能被一眼看出来(难道别的省份人都是外星来的?),这点足可以说明任何问题。这个人群真的是很让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旁边看看这样的闹剧如何收场。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4-8-23 18:35

不是太相信。老是说古代的诗歌用粤语来读还是压韵的这点来说事。但你试用西南方言来读啊,同样是压韵的。那么西南话是不是古代的“普通话”?

而且现在的粤语,特别是古老的粤语口语,有许多音根本就没有相对应的汉字。嘿嘿……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4-8-23 18:53
以下是引用浪人在2004-8-23 18:35:16的发言:

不是太相信。老是说古代的诗歌用粤语来读还是压韵的这点来说事。但你试用西南方言来读啊,同样是压韵的。那么西南话是不是古代的“普通话”?

而且现在的粤语,特别是古老的粤语口语,有许多音根本就没有相对应的汉字。嘿嘿……

不是啵,粤语保留了完整的入声韵尾,所以的确是最接近古汉语音系的现代汉语方言,这点西南官话是不能比的。

现代粤语当中许多音没有相应的汉字,大多数是古代壮侗语词汇的遗存,但是这些壮侗语底层词汇并不影响粤语音系本身最接近古汉语音系这个事实。


作者: 越僚    时间: 2004-8-24 02:01
我认为粤语并不等于古代普通话,入声韵尾的字词并不完全就是北方汉语,壮侗语言里也很多,而粤语的语法则更多的是越语的,粤语字词发音与古中原音韵相同并不必然推导出粤语等于中原古语.
作者: 越僚    时间: 2004-8-24 02:08
粤语和古代普通话的关系,大概相当于今天 的桂柳话和普通话的关系,桂柳话和粤语都受壮语和古越语的影响很深,都有很明显的少数民族语言的痕迹,但今天不会有人将桂柳话和普通话划等号.
作者: 湾湾虹    时间: 2004-11-26 11:31
絕對不可能。
作者: 上游傣    时间: 2005-2-12 20:35

“广”在我们上游傣族的语意是 汉语 “坡地”的意思

很多寨子的名字 就是于 “广”命名

请问 壮语 “广”是什么意思

请各位 仔 赐教!


作者: bbc    时间: 2005-6-4 14:36
按发音,应该是  脚的意思!
作者: bbc    时间: 2005-6-5 11:42
广附人在近现代跟北老接触多,所以已经被北化.
而桂西南人的壮族人自足自给,则更好保纯了古代普通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5 11:43:49编辑过]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5-8-23 19:18
外国语言学家不承认粤语是汉语方言,更妄论是古代汉语普通话了!
作者: 野狼    时间: 2007-2-15 21:11
好笑!
作者: vaiz    时间: 2007-2-19 13:52
看來廣東人也不夠自信,要拿北方正宗來說事
作者: 野狼    时间: 2007-2-20 23:34
没办法,北方人嘴巴厉害,还有汉字撑腰.
作者: kiegn    时间: 2007-5-14 00:40

"guang53"猪圈.


作者: 我为越狂    时间: 2007-6-11 19:25
中国北方三千年处于战乱期。根本没有什么“文明”。
作者: 我为越狂    时间: 2007-6-11 19:57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aerbeisi3    时间: 2008-8-27 02:12
QUOTE:
以下是引用vaiz在2007-2-19 13:52:00的发言:
看來廣東人也不夠自信,要拿北方正宗來說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語言學方面這是很公認的呀,粵語和閩語的發音是目前保留中古漢語音韻最多的,這個是事實而不是自信與否的問題。


作者: 使君子    时间: 2008-9-6 17:07
QUOTE:
以下是引用aerbeisi3在2008-8-27 2:12:14的发言:

在語言學方面這是很公認的呀,粵語和閩語的發音是目前保留中古漢語音韻最多的,這個是事實而不是自信與否的問題。

闽南、客家、粤、赣、越南(京)、朝鲜 这几门语言,均完整保留了汉代汉语的入声韵尾[p][t][k](上述地区均在汉代被朝廷征服)。

吴语、徽语、闽东语、湘语、晋语、江淮官话,可能是受到北方汉(胡)语的较大侵蚀,入声韵尾弱化为[?];江淮官话的部分片区,入声韵尾消失,只剩下入声韵调

江浙、徽州、福州(江南东路)一带的经济,在宋代起飞,在清代达到顶峰。因而我相信江南东路一带的汉语可能会受到宋代官话乃至普通话的较大影响。

但是,江南东路一带的汉语,也有比粤语广州话更为存古的地方。它们能区分清浊音尖团音,而广州话全清化、全团化。

在岭南地区,能区分清浊音、尖团音的汉语,就只有勾漏粤语 桂南平话 等等

此外,粤语还多产生了一个[m]韵尾,韵调较其他汉语为丰富,我相信是由百越语言带入的。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