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亮文/图
金平县者米乡巴哈村的壮族群众,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早上都要集体举行出门仪式活动。举行完出门祭祀仪式后,村民才可以出门远行。
农历正月初三早上太阳刚出山,全村男子每人都会手拿两炷香、鞭炮若干,有的还背着祭祀长刀,不约而同地跟着祭祀师敲锣打鼓地到村子两三百米外的公路旁举行“出门”祭祀活动,祈祷新的一年一切平安。
巴哈村壮族群众的出门祭祀活动,首先祭祀建寨子的历代祖先和师公,最后祭祀有史以来为保卫村子而战的官兵。
出门祭祀用品需要一碗米、一个鸡蛋、一只手镯、一米(长)白布、一尺红布、两炷香、两碗生肉、两碗熟肉、两碗汤圆、6个杯子、6碗酒、6碗茶。
到达祭祀地点后,祭祀师走在祭祀队伍的最前而,全村男子则自觉地在公路两侧排成两行长队。祭祀用品摆放好后,主祭师念道:“30天为1个月,12个月为1年;旧年完新年来,新年有新肉来,新年有新茶来,新年有新酒来……请寨子历代祖先、师公、官兵享用,喝足酒、喝够水、吃饱肉就回家了,好好保佑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生命及财产,保佑村子平安。新的一年,要让村里的牛马肥壮、鸡鸭成群、五谷丰登,没有爹妈的要好好成长,做生意的要发财;保佑全村人不管到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好好去、好好来,说话准、做事勤、成果丰,村子一年比一年好。”
祭祀师念完祭祀语后,参加祭祀的村民(全是男的)同时放响手中的鞭炮(过去是同时朝天鸣枪),并把手里拿的两炷香插在公路边,集中放鞭炮的时间一般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完毕,祭祀队伍又陆续跟着祭祀师敲锣打鼓地回村。
初三那天,男人出门祭祀活动举行完毕后,全村女人(有小孩的背着小孩)于上午11点至12点到村口祭祀保佑村子繁衍生息的龙树(一棵巨大的果树),每人烧两炷香、磕3个头。祭祀之意为:新年到了,希望子孙后代像大树一样枝叶茂盛、儿孙满堂、长命百岁。
据巴哈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黄炳荣介绍,在巴哈村,年初三是全村人新的一年出门共同祭祀的日子。在正月初三出门祭祀之前,全村人都不得随意出门,直到大年初三举行完出门祭祀活动后才能出门。村民干活则要到正月十五日以后才可以。从农历大年三十到新一年的正月十五,村民一般会在村里敲锣打鼓、跳舞,一直到正月十五才把传统的春节过完。而到了农历正月二十八至二月初二,全村妇女又相约组织共同欢度“男人节”,纪念过去为保卫家园而与外敌浴血奋战而未能过上春节的勇士们。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