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壮汉双语教育特大喜讯:《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出版 [打印本页]
作者: 牛耕田 时间: 2014-8-15 11:00
标题: 壮汉双语教育特大喜讯:《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出版
本帖最后由 牛耕田 于 2014-8-15 11:29 编辑
壮汉双语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山巨著
——《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评介
□ 广西民族报记者 潘朝阳 唐 龙
[attach]67163[/attach]
韦兰明著的《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一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我区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工作33周年之际,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广西第一部关于壮汉双语教育科学研究的论著,堪称壮汉双语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山巨著。
高屋建瓴 内容精深
《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一书是作者主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壮汉双语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的科研成果。论述涉及壮汉双语教育的各个方面,内容精深。
全书共分为壮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壮汉双语教育的多维视角、壮汉双语教育体制、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壮汉双语教育课程、壮汉双语教学、壮汉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共7章。
壮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依次回顾和总结了1957—1966年壮文试教时期、1966—1979年“文革”停滞时期、1980—1999年试点恢复时期、1991—2009年实验调整时期、2010年至今试验转型时期等各阶段的壮语文教学实验、壮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
壮汉双语教育的多维视角。认真总结和理性地反思30多年来的壮汉双语教育实践。该章深刻论述双语教育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深入浅出地阐明双语教育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科学内涵,科学指出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区别;洞若观火地指出壮汉双语教育的5大认识误区;从功能、教育规律、语言发展实际、壮族群众意愿、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阐述壮汉双语教育的理性认识;精辟地总结了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实践30多年来留给人们的9大启示。
壮汉双语教育体制。理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制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制度、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制度、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制度;论述改革和完善壮汉双语教育体制,通过健全壮汉双语教育体制、完善政策制度、加强壮汉双语学校管理等做好壮汉双语教育的管理,有效实施壮汉双语教育经费管理,扎实开展壮汉双语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明确壮汉双语教研员职责及其素质;条清缕析地指出如何构建壮汉双语教育体系。
壮汉双语教育模式。从大处着眼,概述国外双语教育各类模式;简要阐述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的划分及构建方略;创新性地挖掘出壮汉双语教育的过渡性、母语递减性、保留性、多种模式实验并存性等基本特征;实事求是地总结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的基本做法、存在问题以及探究如何改进完善;简明扼要地指出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教学模式实验的主要内容、实施办法、活力及相关讨论。
壮汉双语教育课程。指出壮语文课程的性质及功能;探讨壮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及壮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原则又具体地提出如何开发编写高质量的壮语文课程教材(包括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教材主要内容、各学段教材编写内容及体例),合理利用并积极开发丰厚的壮语文课程教育资源;从课程教学课时管理、课程教学计划管理、壮语文教育活动课程管理等方面阐明如何科学规划并有效实施壮汉双语课程管理。
壮汉双语教学。明确提出壮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点探讨壮语文课程教学用语、如何做到“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语文教学与壮族文化教育结合等问题;结合翔实的说课案例让一线教师谈实际的壮汉双语教学,通过双语教师访谈真实展现壮汉双语的教学体会;具体而明晰地阐明做好壮汉双语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体系建设、基本方法等。
壮汉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调研数据对壮汉双语教师队伍的专任教师的现状(包括规模、性别、年龄、民族、年龄、学历等)进行统计、分析,实事求是地指出壮汉双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从大力推进壮汉双语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实施“百名壮汉双语名师培养工程”、创新“培训+学历”教育模式、定向培养壮汉双语教师等方面探讨壮汉双语教师培训机制创新;从壮汉双语教师本土化发展、壮汉双语教师发展平台、壮汉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等方面探讨壮汉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问题。
见解独到 拔新领异
通观全书,纲举目张,结构完整,内容详实。论著的行文,体现着作者躬行实践地调研,实事求是地作为,以一持万地思维,以理服人地辩证。该书的论述,既有大处落墨的视野,又有脚踏实地的论证;既有翔实可靠的调研论据,又有拔新领异的空谷足音。总而括之,该书是一部很全面、系统的壮汉双语教育著作,科学地总结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规律性,形成诸多有关壮汉双语教学的不易之论,特别是对壮汉双语教育功能、基本特征、转型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拔新领异的见解。
(一)壮汉双语教育四大功能。
壮汉双语教育是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学生的特殊需要,其功能有四:一是保障壮族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权利;二是利用母语优势开发壮族儿童智力; 三是利用壮语文教学功能提高壮族地区教育基础质量; 四是传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壮汉双语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为了推行推广壮文而搞壮文进校,为学壮文而教壮文,为学壮文而学壮文,这种指导思想和做法不符合民族双语教育规律。壮汉双语教育要符合教育的基础性、前瞻性、科学性的内在规律。开展壮汉双语教育还尊重语言发展实际,尊重壮族群众的意愿,将壮汉双语教育实验纳入壮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
(二)壮汉双语教育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过渡性。以人为本,追求教育的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教育的两大功能,决定了壮族学生要获得科学文化知识、融入主流文化社会,必须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接受国家主流文化教育。壮族儿童母语为壮语,壮族学生不但要思考课程内容,还要思考第二语言——汉语,不但要学习陌生的课程内容,还要学习不熟悉的语言,因而学习压力非常大,难免出现紧张、自卑、畏缩、不满、不在乎等现象,也为日后的厌学、辍学、失败埋下隐患。因此,壮汉双语教育具有过渡性的特征,就是充分利用母语开发壮族儿童智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发挥壮语文教学功能,帮助学生实现壮汉双语思维转换。从壮语过渡到汉语学习,通过“拐杖”作用提高壮族学生学习成绩,增强壮族学生的自信心。
二是保留性。这是由我国提倡多元文化、建设多语和谐社会的政策所决定的。其目的是保护并保留壮族语言,防止壮族语言的衰退或消亡,实现壮族语言文字在学校教育中的保留和传承,增强壮族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在壮汉双语教育中更关注母语或第一语言的教育问题。
三是母语递减性。从壮语文的功能来看,壮语文在壮汉双语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壮语文的社会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壮语是少数民族语言,壮文是后创制的文字,还处于推行使用阶段,社会使用比较少,使用范围小,壮文的社会功能有限,这就决定了壮汉双语教育具有母语递减性的特征。在实施壮汉双语教育中,壮语文教学量呈递减态势,越往高年级学习壮语文课时和内容越少,让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学习国家主流课程,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国家课程学习成绩,使壮族学生能有更多机会升学和就业,融入主流社会,谋取个人更大的发展。
四是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壮汉双语教育单一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壮族语言文字发展和壮族地区语言环境的实际。应该探索和建立多种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在语言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推行不同的壮汉双语教育模式实验,形成多种模式实验并存。实施“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早期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教学”、“晚期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教学”、“普通高中壮语文选修课”等模式实验。
(三)壮汉双语教育转型发展。
一是从壮文进校实验向壮汉双语教育实验转型。就是在认识上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从推行推广壮文转向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完全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以育人为本创新发展思路。二是从壮文教学向语言文化教育转型。重视壮语文教学功能,发挥壮语文教学的“拐杖”作用,不仅把壮文作为教学语言工具来看待,更要把壮族语言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开发利用,发挥壮族语言文化教育资源的作用。三是从阶段性实验向教育体系构建转型。长期处于阶段性实验不利于壮汉双语教育发展,实验成果没有得到推广运用,缺乏教育机制的连续性,极大地挫伤了壮汉双语教育的生命力,应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4个阶段有效衔接的壮汉双语教育新体系。四是从单一教学模式实验向多种教学模式实验转型。从各少数民族文字的诞生或创制的历史来看,壮文创制及其教育、社会使用等都属于相对落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化激发人口加快流动、广播电视迅速发展、推广普通话强势措施等等,都使壮族地区语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一的壮汉双语教育模式不适应壮族语言文字发展和壮族地区语言环境变化对壮汉双语教学模式的要求,应该在语言环境不同的壮族地区,积极探索并建立壮汉双语教育多种教学模式实验,形成多种模式并存的新格局。
尽职尽责 嘉谋善政
《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作者韦兰明,壮族,1962年出生,广西忻城县人。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壮文推行办公室主任。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专长少数民族教育实践研究,主要方向是民族教育政策、民族团结教育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主要组织者。主持或承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在《广西日报》、《中国民族教育》等报纸杂志发表多篇论文或专业理论文章,著有《民族团结教育论》,主编《壮汉双语文说课案例》、《壮汉双语教育研究》、《广西民族中小学特色办学集锦》等。
2009年底,韦兰明轮岗到民族教育处工作。指导全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是民族教育处的主要职责之一。由于业务工作的需要,韦兰明对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深感抓好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工作的责任非常重大。于是他便开始潜心研究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并结合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实践,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工作思路,改革创新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工作。亲自草拟《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壮汉双语教学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组织制定《壮语文课程标准(试行)》和实施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教学模式实验工作;组织专家学者开发、编写编译壮语文教材及壮汉双语课程教育资源,编译出版壮语文课外读物和音像教材,截至2013年已经正式出版发行壮语文教材148种、课外读物144种、教师用书12种、电子音像教材5种,初步建成壮汉双语教育课程教材新体系,组织摄制第一部教育文献纪录片《壮文》,出版发行10000套;创新壮汉双语教师培训培养机制,狠抓教育管理人员和壮汉双语学校教师培训工作,3年多的时间培训将近5000人次;组织全区性的壮汉双语教研活动,举办壮汉双语教学示范课、讲标准壮语故事比赛、壮语才艺表演赛、教研论文(学生作文)比赛、说课比赛、课件比赛等;组织召开壮汉双语教育工作会、现场观摩会、座谈会和教学研讨会等,积极推进壮汉双语教育实验工作。
可以预见,在《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我区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工作33周年之际,壮汉双语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山巨著——《壮汉双语教育发展论》的出版发行,是我区在民族教育领域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着力开展壮汉双语教育的全面经验总结,更是实践与研究紧密结合的硕果,理性认识飞跃提升的结晶。同样可以预见,作为一部呕心沥血而成的佳作,该书将成为指导我区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实践,引领我区壮汉双语教育科学、健康、合理发展的扛鼎之作。
作者: 牛耕田 时间: 2014-8-15 11:09
本帖最后由 牛耕田 于 2014-8-15 11:23 编辑
各位贝侬,我区壮汉双语教育又传特大喜讯:广西第一部关于壮汉双语教育科学研究的论著近期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敬请关注广西民族报及广西民族报网http://www.gxmzb.net/szb/html/2014-08/15/content_9846.htm的相关报道!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4-8-15 11:10
很多,多些壮文教育的研讨对促进壮文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推动意义。
作者: ker 时间: 2014-8-15 11:26
好帖,先顶了再说~
作者: bouxsai 时间: 2014-8-15 11:29
好贴,先顶了再说:韦兰明处长是个干实事的壮族干部!
壮汉双语教育是不容易做的事,但从报道中看得出,他认真用心做了很多研究,好样的!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14-8-15 11:33
顶一下!!!
作者: 韦偃 时间: 2014-8-15 12:00
强烈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落实自治条例,实现;-----壮文立法----。
作者: 达莎 时间: 2014-8-15 20:09
壮文是广西最难做的工作之一,而壮汉双语教育是广西最难做的教育工作之一。然而,我们壮族人民的韦处长,却迎难而上,想尽办法,做了很多是在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尽管这些成绩跟新疆、西藏、内蒙等比不算大成绩,但在广西而言,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赞一个!
作者: lwg_mbanjcuengh 时间: 2014-8-15 22:31
一直关注一直支持加油beixnuengx
作者: vc226 时间: 2014-8-16 14:47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部级领导,应当心中有愧,但是我们仍然看不到这种愧意。
作者: 韦偃 时间: 2014-8-16 19:12
没有法律作为保障后盾,一切努力都显得无力。就如同,广西教育现在实施的学校自愿申报壮校一样,完全取决于校长教导主任个人意识,想申报就申报,那怕该区域99%都是壮学生,不申报壮校,老师,学生,家长一样没办法。如果立法,像新西蒙一样,大家有法可依,工作,学习都很顺畅。壮文立法,太重要了!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14-8-18 13:09
壮族人搞壮汉双语的表现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是由于壮文化的落后和被汉文化的有意压制破坏的结果!壮族·要想有希望,就要把壮族文化搞起来,不能被汉族文化压倒!
作者: 牛耕田 时间: 2014-8-19 09:02
该书重点提到:
壮汉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并保留壮族语言,防止壮族语言的衰退或消亡,实现壮族语言文字在学校教育中的保留和传承,增强壮族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在壮汉双语教育中更关注母语或第一语言的教育问题。
壮汉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把壮文作为教学语言工具来看待,更要把壮族语言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来开发利用,发挥壮族语言文化教育资源的作用。
这些认识及其行动(政策、措施、做法)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把壮族文化搞起来!
作者: 韦偃 时间: 2014-8-19 14:18
牛耕田 发表于 2014-08-19 09:02:38
该书重点提到:
壮汉双语教育的目的是保护并保留壮族语言,防止壮族语言的衰退或消亡,实现壮族语言
有提到呼吁壮文立法作为保障吗?汉语正因为有法律作为保障,才使其变得更强大。藏语几大方言相互也难听得懂,有了立法保障,藏标得了到了强力普级,使得藏人自信的说在未来几代人藏语是不会消失的。壮语到底有何保护措施?从90年代到现在也有20几年,碰到了一个有责任心的韦处长,壮语才得了一点点发展,假设韦处长高升或不再管民教事务,换成覃处长,张处长上台,谁能保证他也有一颗推壮语的心?靠长官意志,不如立规矩。依法办事,谁也不用伤脑筋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