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味道Yanh Gang [打印本页]

作者: 勒布农    时间: 2014-7-31 12:30
标题: 味道Yanh Gang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2-5 12:59 编辑

                  味道家乡
              (《古镇春秋》文集应征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晚餐时刻,一边享用美味佳肴,一边看央视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Cueng guek gwnz linx saem)》;夜深人静之际,登录家乡论坛,再次点击阿U大叔的系列美文《Dieg cuengh gwnz linx saem(舌尖上的壮乡)》,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家乡的名字叫雁江,她座落在美丽的右江流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是个小有名气的地方。那里有古色古香的骑楼老街,那里有宛如天籁的排歌和悦耳典雅的邕南土语,那里有美丽的西秀山和神奇的大雁湖,那里有九莲灯和打铁村,更令人赞不绝口的是,那里还有米粉、粉利、月饼、酸梅酒、粽粑等美食,和“没吃过的想吃,吃过的还想再吃(buox mbuoj gwn gvaq siengjgwn baez ndeubuox  gwn gvaq lij siengjgwn baez haem)”的“雁江靓菜”。
       一条玉带般的右江从上游蜿蜒而来,把整个雁江镇一分为二:这边是雁江社区和福颜、联隆等六个村,另一边是东礼、东义、渌龙三个村,因地处右江的另一边而常常被“这边”的人统称为“河那边(maenq baih dah)”的。
       河那边的三个村人口较少,面积却很大,是名符其实的地广人稀。如果说雁江社区是雁江镇的文化广场或者会客厅的话,把“河那边”比作雁江镇的后花园(suen va laeng)最恰当不过了。就在这个被誉为“岭上是银行,沟下是粮仓(Gwnz noi dwg haenz hangzlaj lueg dwg liengz cang”的美丽的后花园里,勤劳淳朴的主人们在肥沃的红土地上终年劳作,把收获的木材、柴禾、木炭、松脂原先用肩挑,用马驮,现在用车载,经过渡船横渡右江运到“这边的”圩场出售,换来花花绿绿的钞票。
       后花园里不但盛产木材、柴禾、木炭、松脂,好吃的东西也不少呢:龙眼、荔枝、番石榴、三华李等等。还有两种食材是必不可少——竹笋和酸梅(rangz cuk caeuq mak fong。新鲜的竹笋剥除外壳,切成薄片和猪肉或者鸡肉、鸭肉一起炒,只须放足油和盐,不用添加任何佐料,就是一道鲜美的家常菜。竹笋还可以细切成丝,放进陶缸里密封,过了一定时间就是腌好的“酸嘢”了。刚采收的酸梅果可以腌成“酸嘢”,也可以用来泡酒。若要盐酸的,放到坛子里加盐放置一段时间即可,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可加以入适量白糖。若要泡酒,只须加入适量冰糖和酒一起泡,几个月后,又酸、又香、又甜的酸梅酒就可以饮用了。这腌好的酸竹笋可以用来煮汤粉,也可以用来炒鱼腩、熬鱼头汤,但凡吃过的人没有不喜欢的。盛夏季节,当地人下田地做农活(bae noi guh hong,除了带足玉米粥和熟菜,总忘不了多带上几颗腌酸梅果。酸梅酒素有助消化、降血压的特殊功效,不但是待客佳酿,还是和香米、米粉、粉利、月饼平起平坐的本地特产,成为“美食雁江”的“拳头食品”之一呢!
       每年五、六、七几个月份,是龙眼、荔枝、三华李、酸梅果、竹笋的采收季节。每逢雁江圩日,满大街卖这些东西的,大多是河那边的人。不用讨价还价,也别担心人家会短斤少两。东西好吃,价钱也不贵,花钱不多,就能让你吃个够,吃个饱(Mbuoj cae gangj gyaq daeuj gangj gyaq baecaemh ngah lau vunz gwn da caengh mwngzDoh yiengh baenz gweheuh gyaq caemh mbuoj bengzmbuoj hauj lai ngaenzmwngz caemh doq ndei gwn can imqgwn can gaeuq
       毗邻右江之畔的雁江圩,很久以来就是本县的商业中心,商业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饮食文化,是近代外来的广府文化和本土壮族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发展的产物,是绚丽多彩的雁江地域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到雁江观光的游客,不仅要看龙舟比赛和骑楼老街,饱览西秀山和大雁湖胜景,不仅要聆听排歌和邕南土语,感受“壮乡天籁”的魅力,更应该亲口品尝地道的雁江美食才算是不虚此行(caengq suenq mbouj beg beg daengz gvaq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雁江社区开始一天从早到晚不停地忙乎。别看这制饼作坊很小,一年四季只有半个月的生产期,经济效益却不小。每年中秋前夕,本地的、外地的、机关单位的、社会团体、批发商的、街头小贩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订单象雪片一样飞来。由于订单多、任务重、时间紧,临时雇佣了好多人,白天时间不够用,晚上继续加班。半个多月以后,作坊停止生产时,一家人赚了个盘满钵溢。
      
       吃过雁江粉利的人无不齐声称赞,雁江粉利是“正抖靓嘢(方言:即正宗的、好吃的食品)”。然而,并不是任何时候来到雁江都能吃到粉利的。要吃到粉利,须等到冬季。
       每年冬季来临,田垌上的稻穗早已收割完毕,脱粒后的稻谷晒干后或上市出售,或入库贮藏。此后,气温逐渐下降,天变得越来越冷,雁江社区许多居住在骑楼里的人家也开始了一年里最繁忙的季节——笔者姑且自作聪明称之为“粉利季节(seiz cit faenj lweih)”吧。
      Faenj lweih faenj lweihdaih gaet daih lweih(粉利粉利,大吉大利)。”这是我们小时候吃粉利时常挂在嘴边的俚语。
      Gwn faenj lweih yanh gangseiz hawq ceiq gaeuq gyang(吃雁江粉利,运气最顺利)。”这是用粉利送礼时人们常说的祝福语。
      Baez duen daengz yanh gangfaenj lweih meih ceiq gyang(说到咱雁江,粉利味最佳)。”这是雁江土著人士(gyoengq vunz doj yanh gang对家乡粉利最好的描述。
       码放在木架上的粉利,象一排排元宝,白白的煞是可爱。从选材、泡浸、淘米、磨浆、一次下锅、搓揉、再次下锅蒸熟,期间花费的体力、心思是外人无法想象的。在雁江,不少人家正是依靠这门手艺赚取“外汇”来养家糊口,因此手艺的好坏不仅能看出主人是否心灵手巧,还是家境是否殷实的条件之一。
       粉利和月饼一样,“个头”不大,名声却不小,既是可口的食品,也是颇富内涵的送礼佳品。

作者: 勒布农    时间: 2014-7-31 12:33
本帖最后由 勒布农 于 2018-11-4 22:18 编辑

       如果哪一天,当你兴冲冲来到雁江时,既不是中秋期间,也不是“粉利季节”,没法吃到月饼和粉利,千万不要扫兴而归哦——因为,这里还有美味飘香的米粉等着你来品尝呢!
      “ Gvaq caoj leux la(过早了吗)?”这是不少雁江人早晨起床后和熟人、邻里之间互相搭讪常用的口头禅。
        所谓的“Gvaq caoj(过早)”源自粤语,原意是“用早点”、“吃早餐”,而在雁江话里,早就变成早晨去饭店吃粉的代名词。
        每天早晨,雁江的老街和开发区的饭店皆无一例外人满为患。机关单位里的“皇粮族”来了,在附近工厂上班的工人师傅来了,近郊村落的姑娘小伙子(lwg sau caeuq maq lonq guq )也来了,他们都稳稳地坐着,慢条斯理的吃着。一辆公共汽车在饭店门口停下,一群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的人下车后径直走进饭店。他们是在雁江上课却居住县城的为人师表者,他们很多人是空腹从县城搭车到雁江后,进饭店吃粉后才去学校上课的。还有那些去南宁进货的大小商贩们,在饭店里吃完汤粉后又要了几条卷粉带在身上,说是当天在南宁吃的午餐。
      “Bae haw gwn faenj loq(上街吃粉去啰)。”每逢雁江圩日,乡下人亲友、熟人之间总爱用这句话来互道喧寒。在圩场(Hangz haw)碰面(dox yangz),双方(song gyaeuj)大多会不约而同脱口而出:“Gwn faenj leux la(吃过粉未)?”河那边的贝侬老表们(Gyoengq beix nuengx laux bivj baih dah)素来生性豪爽,久别重逢的亲友相见,彼此拍拍对方肩膀:“Gwn faenj,bae mex song cenj gvaq gvaq yaenx(吃粉,去喝两盏过把瘾)。”于是,三五个知心好友肩并肩手拉手进了饭店。几样下酒小菜,几碗“土茅台”,每人面前总少不了一碗汤粉,或者两三条卷粉。接下来是杯来盏去,边吃边聊,生活的烦恼,人世的艰辛,早被抛到爪哇国(vit daengz din mbwn sot bae)。偶有喝得性起的,干脆挽起衣袖划拳猜枚,于是,“it dingh deng(一定中)”、“song beix nuengx(两兄弟)”、“sam moih gyang(三妹靓)”之类的声音此起彼伏。
       常在雁江吃粉的人无不知道,一边吃粉一边猜枚的九成是河那边的人。雁江“粉文化”能够传承和发扬光大,河那边的人是功不可没的。
在雁江,七一大叔绝对是个名人,和他一样有名的是他两公婆在雁江开的夫妻档饭店——富兴餐馆。几年前,七一大叔把店转让了,又到县城里开了另一家饭店,名字依然叫富兴餐馆,店子就在电力大厦附近,据说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
       象七一大叔这样的雁江人还有很多,他们不但把饭店开到县城和其他乡镇,还把“雁江粉”的金字招牌带到平果、田东、田阳、武鸣、邕宁等县区。
       雁江本土另一个“美食界名流”是五叔公,无论是老街、开发区,还是远近村落,乡亲们有什么红白喜事,都爱请五叔公来主厨,五叔公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不负众望。在五叔公和“本土美食界”众多大厨的巧手烹饪下,白斩鸡、柠檬鸭、叉烧、扣肉、粉蒸、芋圈、鱼生、鱼丸、鱼头汤,莲花蛋……一道道“雁江靓菜”,一阵阵诱人的香气,伴随着酸梅酒的醇香,醉倒了多少食客。

       肥沃的红土地,清清的右江水,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雁江人,并赋予雁江人特有的灵性,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一方水土”里的这“一方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表现在饮食方面,就是他们对“吃”的理解是深刻而独特的。民间嫁娶之类的头等大事,他们大秀厨艺,把煎、炒、焖、蒸、煲发挥得淋漓尽致,把对“吃”的理解巧妙融入色、香、味、形、神、意里;逢年过节,他们用粽粑、年糕、五色糯米饭、艾叶糍粑、月饼、粉利、年糕、酸梅酒来犒劳自家人的肚子和款待来客。然而,更多的时候,他们总能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似平淡无奇的普通生活中吃出花样,吃出味道,吃出水平,吃出境界,吃出与众不同的内涵来。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4-7-31 15:01
美文!
好有诱惑啊!

作者: 僚园星火    时间: 2014-7-31 17:35
没心情看长文章了,进来顶顶吧。。
作者: 李子    时间: 2014-8-4 21:47
不知道 【雁江公婆,互摔秤砣】的典故是怎么回事?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