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五色糯” 民族风——一档成功创办的电视壮语栏目引发的“靖西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僚僚无己    时间: 2014-2-12 08:28
标题: “五色糯” 民族风——一档成功创办的电视壮语栏目引发的“靖西现象”
“五色糯” 民族风
——一档成功创办的电视壮语栏目引发的“靖西现象”
□百
   
  编者按:近期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调研参考》2013年第34期(总第11期)刊发了题为《“五色糯”民族风——一档成功创办的电视壮语栏目引发的“靖西现象”》调研文章,对靖西县创办电视壮语栏目给予充分肯定。现将调研文章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引
  2000年,靖西县曾开办壮语主持、配音的《壮语新闻》电视栏目,后因人才断层而停办。2012年又推出《五色糯》壮语栏目,很受群众欢迎,成为民族地区群众了解当地各级党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了解当地经济信息,服务基层群众的工具。该县成为全区利用民族语言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典型,引起各级民族部门的关注,被专家称为“靖西现象”。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民族宗教网、搜狐网、中国日报网、广西新闻网等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广泛报道,备受社会各界瞩目。“靖西现象”到底是什么?其奥秘在哪里?
  旧电视机拂去灰尘响起了乡音
  靖西县地处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居住有壮、汉、苗、瑶等11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过去靖西电视节目只有汉语的时候,仅能覆盖几万听得懂汉语的群众,听不懂的人,不开电视机,电视机蒙上一层灰。2000年,靖西县曾开办壮语主持、配音《壮语新闻》电视栏目,后因人才断层而停办。2012年,靖西县把原有《靖西新闻》栏目改为《靖西新闻》和《靖西民生》,周一、三、五播出《靖西新闻》,以时政新闻为主;周二、四、六播出《靖西民生》,以民生新闻为主。2012511日,创办电视壮语栏目《五色糯》,用壮语播出新闻,并将民间好人好事、道德典型、壮话电影、木偶戏、壮乡戏曲、才艺展示、本地民歌和民间故事搬上荧屏,每天播出3个小时(包括重播),开创了百色市各县区电视台用壮语展示壮语魅力、壮乡特色的先例,栏目收视率极大提高,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五色糯》比其它任何电视台、任何栏目收视率均高出8个点以上。据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提供数据显示:《五色糯》开播仅一年,全县已有3万多户农户加入了县有线电视网络(注:只有加入县有线电视网络才能收看县办节目《五色糯》)。目前,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入户率达80%,比栏目开办前提高15%。同时,广告费从交不起年发包费25万元,到2012年度突破30万元,县电视台首次荣获全区诚信广告单位。2013年度广告费大幅激增,预计突破50万元,成为该台创办以来广告费收入之最。
  “论故事”谈古道今吸引了关注
  “论故事”中的“论”为壮话,汉意为“讲故事”。《梁老师论故事》为《五色糯》一个品牌子栏目,该栏目由被称为“智多星”的退休老师梁福昌开讲,每周二、四、六进行初播和重播,故事内容主要有靖西历史人物故事、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好人好事、道德典型等等,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谨言励志、孝悌之道、文明之风、邻里和谐等内容融入故事,娓娓而谈。栏目以“内容精彩、取材本地、主持亲切、场景自然”为宗旨,成为群众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热门话题,很多群众每播必看。
  地州乡坡豆村坡豆屯60多岁的杨婆明不懂普通话,平时几乎不看电视,现在每到《五色糯》、特别是《梁老师论故事》播出必看。问起原因,她笑了:“以前看电视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看到别人笑了自己也跟着笑而被当作笑柄。现在看壮语栏目,内容全部听得懂,节目又多,每到播放时间我都收看收听,很少错过。”在靖西,全县60岁以上的老人约7.5万人,他们中大部分跟杨婆明一样听不懂普通话,《五色糯》的开办,使他们跟儿孙一起坐到了电视机前,精神文化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截至20137月底,该栏目共播出30多期,收看人数超1亿多人次,在2013年度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组织的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评选中,获得栏目在线包装类二等奖,成为全区县级台唯一获奖节目。
  “兴曼楼”兴了文化乐了万家
  “兴曼楼”是壮话,翻译过来为“家乡戏”。《兴曼楼》栏目为《五色糯》一子栏目,《兴曼楼》中的“风情靖西”文艺展现主要以录制县非遗中心艺术团、城乡业余文艺团体的精品节目和新编排节目进行编辑播出。节目形式以末伦、戏曲、山歌、舞蹈、小品、快板等为主,内容有历史故事、身边故事、政策法规宣传等,历史故事有壮剧表演的《穆桂英挂帅》、《三国演义》等一些经典片段,身边故事有壮族末伦的《哭寿增》、《弃婴谣》等,政策、法规类如小品《赌博害死人》、末伦《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人心》、快板剧《农合养老保险好》、《不要去赌六合彩》、《执行计生政策好》、《注意预防艾兹病》等。节目取材百姓身边人身边事,用本地方言播出,群众百看不厌,从中深受启发,深受教育。《兴曼楼》自开播到20135月,《风情靖西》共播出80多个节目240多期。
  谈到《五色糯》,新靖镇亮表村村支书卢文远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五色糯》开办真好!现在一到节目播出时间,群众聚拢电视机前收听收看壮语节目的多了,家家户户都久不久传出欢声笑语,而一直困扰我们的聚众喝酒、赌博等一些不良现象基本没有了。”     
http://epaper.bsyjrb.com/yjrb/html/2014-02/11/content_157305.htm


作者: 僚僚无己    时间: 2014-2-12 08:29
该县计生、法律、防艾、征兵等中心工作的宣传,每年都要开展文艺下乡,而文艺节目演出和资料发放只能局限于当天看到节目和收到资料的群众,宣传范围有限。如今电视覆盖面广了,只需将文艺节目和宣传资料录制后,在《兴曼楼》栏目中滚动播出,可以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家喻户晓。对此,县人口与计生局局长岑永华深有体会:“以前计生宣传服务月活动,我们都要逐一到各乡镇进行宣传,现在有了《兴曼楼》栏目,我们排演好一台节目在《兴曼楼》定期播放,能够收到电视的乡镇、村屯不用另行安排,宣传效果不减,却省了人力又省了经费开支。”

  “三贴近”接了地气实现双赢

  为了使《五色糯》栏目更好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节目组注重从播出语言、节目内容、表达形式等方面大力改革,提高节目质量,让整天忙于应付时政新闻的记者深入一线摄制节目,访民意,听民声,充分反映最基层老百姓的民意和诉求。同时,广开演播室之门,增强互动,节目录制无门坎,只要有老百姓自编自演自导的节目,随时可以走进县电视台演播室,录制自己的节目,真正做到“人民电(视)台人民办”。节目播出后,不仅是自编自演自导的人看,同时也带动了身边一大批人看,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五色糯》创办后,靖西县电视台停掉了原来刊播的医药广告,杜绝虚假广告,增加了公益文明广告和党的政策宣传力度,获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广告收入不减反增。

  可以说,《五色糯》以一桌颇具靖西民族特色的文化套餐,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很好地抓住了民族地区不同层次观众的文化实际需求之“胃”,刺激了消费,为传承、保护与弘扬本地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实现了栏目社会价值最大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该品牌栏目也为县级电视台寻求本土化生存和发展壮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启示与思考

  领导重视是打造品牌栏目的前提条件。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自治区十届二次会议通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若干意见》,将文化建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精神,县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带队深入调研,提出必须加强广播电视壮语节目播出、译制和节目覆盖,打造本地文化品牌,并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安排50多万元购置了相关设备,为打造壮语品牌电视栏目提供了保障。县委宣传部领导对改版、提升、做大做精以《壮语新闻》为基础语言的特色栏目召开多次会议进行分析和研讨,听取多方意见,带队赴云南富宁等地学习取经。对栏目定位、名称选定、子栏目设置、栏目背景音乐、主持人服装及出镜要求等各项事宜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栏目质量。

  把握好机遇是打响品牌栏目的重要途径。2012年11月29日是国务院颁布《壮文方案》55周年的喜庆日子,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庭望发表了《“靖西现象”的奥秘》文章,首次谈到“靖西现象”,高度肯定了壮文的功能与作用,并指出:“‘靖西现象’是一种可喜的现象,说明壮语文有其功能,可以弥补汉语文功能的不足。两种功能实现互补,定会促进壮族地区的发展”。文章一刊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民族宗教网、搜狐网、中国日报网、广西新闻网等全国数几十家媒体相继转载,区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备受瞩目。靖西县相关部门紧紧抓住机遇,争取各方面大力支持,将《五色糯》栏目打造成为优质文化载体,打造成为区域文化品牌。

  在方言浓重的少数民族地区创办方言品牌栏目,是县级媒体传播党的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的最佳方式。作为全县唯一的县级媒体,靖西县改变大部分县级电视台只播新闻、广告等方式,充分利用县电视台创办《五色糯》栏目,从播出语言、节目内容、表达形式等方面着力,用本地民族语言播出,让电视台记者深入一线反映民生,广开演播室之门,让老百姓用自己的语言自己在家里边看电视边“坐”着宣讲、深入田间地头“站”着宣传、在演播室“唱”着宣传等,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等宣传到位,使之成为传播党的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最佳途径。

  不断创新是办好县级电视台的生命源泉。透过“靖西现象”的文化本质,从传播学及其演进规律来看,在汉民族文化包围、不断加快同化趋势下,电视与民族文化成功结合仍是振兴传统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可行之策。靖西《五色糯》壮语栏目要想继续承担其重任,必须坚持以优质取胜,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品牌维护意识,不断延展子栏目链条,同时仍需各方面大力支持与关爱,共同注重品牌的打造和维护,充分发挥品牌资产的效应,才能永葆栏目优势及其生命力。

作者: 僚僚无己    时间: 2014-2-12 08:33
僚僚无己 发表于 2014-2-12 08:29
该县计生、法律、防艾、征兵等中心工作的宣传,每年都要开展文艺下乡,而文艺节目演出和资料发放只能局限于 ...

透过“靖西现象”的文化本质,从传播学及其演进规律来看,在汉民族文化包围、不断加快同化趋势下,电视与民族文化成功结合仍是振兴传统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可行之策。——从“百宣”这样的语境下讲出这样的话——有点进步!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14-2-12 10:08
真的好棒!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4-2-12 10:17
ndei.baenz.ak.daemx hwnjbae.
作者: 韦偃    时间: 2014-2-12 10:27
抛开为壮民族服务,广西电视台如果再不办壮语卫视估计他们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城里的人大部份都在使用电脑,手机玩。特别像是广西台这种,没创意,收视更低下,开播壮语卫视打开新的市场,也是他们不错的选择!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4-2-12 11:35
不是很地道了,呵呵!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14-2-12 14:46
先搞起来再说,逐步完善。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4-2-12 16:24
好!希望能持久发展。
作者: 五色糯米饭    时间: 2014-2-12 18:12
办下去,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各个县都这样办才好。。。。。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4-2-15 14:24
此举意义重大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