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我现在我们全家都不过春节了,三月三才是我们僚人的节日。 [打印本页]

作者: bouxwarrior    时间: 2014-1-29 12:07
标题: 我现在我们全家都不过春节了,三月三才是我们僚人的节日。
    春节好像只是汉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才过,保护自己文化好的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乌兹别克族,哈萨克族等都不过汉人的春节,我们2000多万的僚人民族,为什么要过汉人的节日?

三月三放假,聚会,那就是我们的僚人的节日,壮族的节日,我们家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见:不过汉族人的春节。各位呗侬,你们还要继续汉化吗?变成汉人吗?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4-1-29 13:02
    节庆和一个民族的生计方式是有关系的。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乌兹别克族,哈萨克族这些族群多是游牧民族,肯定和农耕民族的节庆周期不一样。
     而壮族的节庆,和稻作生产周期相关。春节是春耕的开始,新的开始,需要一定的除旧迎新的过渡仪式,这是人类的共性。而春节正是这一过渡仪式的体现。壮族在春节期间一系列活动都和这相关的。为春耕而开展的春节活动有陇峒、蚂拐节等,都是为“  gyaeuz meuz”,伴随着歌唱活动,“土人曾云,若停禁此戏,年谷不登,人畜多瘟疫。”。这就是壮式的春节。
    农历三月初三,在汉人社会中早就形成了.据《韩诗》所云:“《溱洧》说(悦)人也。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辰,于两水上招魂续魄,祓除不祥,故诗人愿与所说(悦)者具往观也。”不说古代,现代很多地方都有过三月三的习俗,只是表现形式有差异,所以说三月初三也不是壮族独有的节庆.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4-1-29 13:15
我很同意贺大卫的一个观点,就是壮族文化的双重性,表面上我们用的是汉,其实内核是自己的东西。
没错,壮族也在过春节,在过三月三,但是我们很善于按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将外来文化形态本土化。
包括我看到外来的宗教形态,甚至天主教,都在本土化。
比如道教,在我有家乡,做斋的时候,道公们确实是按照汉字在实行仪式,但是回到本众本身,他们会有自己的解释方式。
做斋,民众叫vomx mbanj.并不是道公书里写的太平清醮。三叩九拜,走禺步,民众叫“caij naz”。
作者: 特荡    时间: 2014-1-29 14:02
自从知道有藏历、傣历、苗历、伊斯兰教历法之后我对春节已不感兴趣了。发现泰语里的“年”、“月”、“日”与壮话完全一样我开始怀疑我们壮族过去应该有自己的历法,而且壮族地区的气候与北鹅的又完全不同,汉族的春节基本就是吃的节日,已经没有什么文化意义。放鞭炮烧钱又不环保,我家三年前就已不再贴春联放鞭炮了,红包也不再发,哈哈…
作者: 窗前的雨    时间: 2014-1-29 14:27
似乎壮族过汉春节已经习以为常了,很难该掉的。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4-1-29 17:16
我对过年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所谓,过,也就与大家聚聚而已。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14-1-30 11:08
   春节是壮族的,所有过农历节日的,都是壮族的!自战国以来,农历是我们壮族人民农姓『古称神农,农姓世界上只有我们壮族有,其他族也有,但很少】按种稻谷的规律制定的时间年历,北方人过农历节是学我们过的!在中国,古时学我们壮族种稻谷的民族,我们壮族人帮他们起了一个名称给他们,叫百越族,百越的意思是赶牛犁田犁地时给牛往左,往右的口令,因为所有犁田犁地的牛都是我们壮族人训出来的,不叫百越,牛是不听人,犁田地时也不走的,所以,百越族指的是使用壮牛耕田耕地的民族!北方汉族人一般是是不过农历节的,因为他们有皇历,有皇帝颁发的各种节历!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种稻的民族越来越多,所以,过农历节就成了亚洲人民的共同习俗!自战国以来,你听说过中国那位皇帝立农历,把农历立为皇历吗?在汉族的历史里,是没有的,只有壮族的农氏族人才是农历的创历者,神农氏的故事也就是壮族人民祖先的故事!神农皇帝很可能就是壮族祖先的皇帝!

作者: 石灰岩    时间: 2014-1-30 14:36
本帖最后由 石灰岩 于 2014-1-30 14:39 编辑

原来我也觉得过汉族春节年也无可厚非,毕竟多年的传统了,已吸收过来的没必要再丢弃。

但现在我观点变了,不过春节年了。只过三月三。
为的是强化自己的民族感。

我现在浙江。前天放假上街买年货,附近小区突然多了一些少数民族盛装的人,一看便知是少数民族,平时都不见他们穿的,看来是为了迎新年换上了民族衣着。突然感触,虽然他们过是为了迎春节年才换上的民族服饰(也许他们没有本民族的年,也只过春节年),但他们穿着自己服饰很自豪地徜徉在小区附近,比起以前我在外面遇到的不承认自己身份或不愿意开口说僚话的僚人强多了。

如果我们这也不做,那也不做,都觉得那些只不过是些许小细节而已,没必要较真。那我们的民族印记又在哪里表现出来呢?通过什么方式去表达呢

       我现在在想着订制两套压箱底的僚服,每到节日的时候我也穿上去,强化自己的民族感,提醒我身边的僚友。
可是我淘宝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可以订制僚衣的店铺(非舞台用)。哪位呗哝知道有这类僚衣订制的,麻烦在这里回个贴或链接,也希望版主不要把链接当广告删除。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4-1-31 07:50
春节原名“元旦”。辛亥革命后引进公历,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正月初一对应的公历日期不固定,一般在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立春(2月3-5日的某个时刻)前后。

关于这个话题,补充两份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春节与公历的关系(2006-09-15 16:59:48)

   由于公历和农历有差别,故每年春节的公历日期总是变化的。不过它遵循着如下两个规律:

   如果上一年农历有闰月,本年春节要比上年推迟十九天到来;如果上一年没有闰月,本年春节要比上一年提前十一天到来。例如:1982年有闰月(农历闰四月),1983年春节为 2月13日,比1982年春节(1月25日)推迟十九天;1983年没有闰月,故1984年农历甲子年的春节(2月2日)比1983年提前十一天。这个日期差别的原因是:公历每年为三百六十五天或三百六十六天,而农历每年为三百五十三至三百五十五天,闰年为三百八十三至三百八十五天。两种历法的平均日数差为十一天左右。农历平均一年的天数比公历要少,所以春节提前十一天到来;而农历有闰月的那年,总数却又比公历要多十九天,因此春节也就推迟了十九天。

   春节所在公历日期十九年重复一次。例如1982年的春节是在1月25日,十九年后的2001年的春节也是1月25日。

以上摘自 天行健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d1233010006ux.htm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引用沙南曼森2013-8-22 15:34:56在僚人家园发的一个跟帖(帖子地址http://www.rauz.net.cn/bbs/rauz-50114-2-1.html)内容作为补充:

三月初三,清明,都是“农历”上的日期,如此而已。
正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初一,这就是爱好数字游戏的中国人喜欢选择的节日日期。清明、夏至、冬至,这也是中国人过节常见的节期选择。正月初一,在立春前后;三月初三,在清明前后;七月初七,在立秋前后;八月十五,在秋分前后,这应该是两套节期的关联。

关于二十四节气,用我的话语概述如下:按白天日照长短将一个地球年分成两半,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夏至,白天最短的一天是冬至(如2012年12月21日);在此基础上,将一个地球年分成四等份,另两个分界点即为春分、秋分;再往下分,分成八等份时即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一份再一分为三,总共分成二十四等份时,即有清明、谷雨等。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是干支纪月(甲子月、乙丑月等),每年(365.2422天)平均分成12个干支月,每个干支月约为30.4天,古人以大雪为岁首(冬至前半个月),今人以立春为岁首(正月初一前后)。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4-1-31 08:25
农历新年“元旦”改成“春节”之后,出现了“春节”过后春天迟迟未来到的新问题。因此,有人写了一篇文章建议改革农历置闰规则以使每年“春节”都出现在立春之后:

“大寒”中过春节、名实不符大理不通
http://www.chinesejy.com/shixi/jieri/chunjie/438103.html
作者: bouxwarrior    时间: 2014-1-31 09:48
石灰岩 发表于 2014-1-30 14:36
原来我也觉得过汉族春节年也无可厚非,毕竟多年的传统了,已吸收过来的没必要再丢弃。

但现在我观点变了 ...

你看见那种卖刀枪的基本都是藏族和加绒藏族,有些羌族人也冒充藏族,蒙古人包括伊斯兰教那些不穿服装人家不不过春节,因为春节本身就不是他们的节日,他们穿民族服装,只是为了跟汉人做区别,你误会这些人了。
作者: 石灰岩    时间: 2014-1-31 20:03
bouxwarrior 发表于 2014-1-31 09:48
你看见那种卖刀枪的基本都是藏族和加绒藏族,有些羌族人也冒充藏族,蒙古人包括伊斯兰教那些不穿服装人家 ...

没误会。呗哝误会我了
我没看见卖刀枪的。

作者: Mfm1992    时间: 2014-2-1 19:51
支持石灰岩。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混为一谈。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4-2-1 20:16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4-1-31 07:50
春节原名“元旦”。辛亥革命后引进公历,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正月初一对应的公历 ...

其实农历相对公历误差太多了,平均四年差近一个月,所以闰年要补一个月二十八天这样,公历四年补一天,而现代农历的二十四气节基本都是按公历来算的,而农历年期却没有改变,因此出现立春早过农历春节的年份,严格来说农历是错误的历法。
作者: 桂西布依    时间: 2014-2-2 12:22
有些贝侬还真是“极端”,呵呵。但是能有多少人可以那么“极端”呢?

想想所谓的“春节”到底是哪个民族先过的,又有谁说得清楚?
某大族剽窃和抄袭能力是世界第一,所以春节就不一定是他们先过的。
作者: 特荡    时间: 2014-2-2 16:56
桂西布依 发表于 2014-02-02 12:22:47
有些贝侬还真是“极端”,呵呵。但是能有多少人可以那么“极端”呢?

想想所谓的“春节”到底是哪个民族

你怀疑春节是布依族先过?
作者: 飘凌雁    时间: 2014-3-2 15:48
三月三我要过,春节我更要过,两个节日,意义不一样。
作者: miu    时间: 2014-3-14 22:05
本帖最后由 miu 于 2014-3-14 22:33 编辑

春节确实不是壮族的节日。如果我们非要过不可,那也只算凑热闹吧!怎么说呢?汉族过年了,吃的喝的热热闹闹。我们在旁边冷冷清清地看,也不好受,心里不是滋味。再说壮族也好吃好喝的民族,平常没事都要找事吃上一顿不可。那现在就有借口了--看人们汉族热热闹闹的,自己也过春节吧!这种心理上欲望不会没有,只怪我们自己不够强大。还有央视春节晚会,那攻势可不能抵挡啊!人家过春节有吃有喝,还制作节目给我们看。他们还可以表达思想、文化、艺术,我们只能做陪衬了。怪不得我们有一个壮族人上春晚,就沾沾自喜了。以为本族受到重视了,鸡犬升天了。但反过来想,那只能说明我们自己太弱了,太不自信了,太不了解自己了。所以才很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作者: miu    时间: 2014-3-14 22:26
Mfm1992 发表于 2014-2-1 19:51
支持石灰岩。一是一,二是二,不能混为一谈。

过不过节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身份。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