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山村离贵阳21公里,与“高原明珠”花溪风景区毗邻,自然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村寨依山傍水,景色优美。
镇山村以其始建年代久远(420多年前)、民族风情古朴、民俗文化丰富而于1993年8月23日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贵州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1998年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文博专家通过考察,正式将镇山村列为中挪文化合作的国际性项目———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
镇山村东北角有座奇特壮观的半边山,崖壁如刀劈斧削,雄踞寨前,犹如山寨的守护神。关于半边山在布依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美妙的传说:张三丰得道后,云游各地名川大山,一日,来到这里,见一座大山挡在寨前,随手挥起赶山鞭把大山劈为两半,一半留在原地,一半飞到云南。花溪水库建成后,万顷碧波终年绕山而过,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的风光
镇山村是一座古老村落。最初这里是明王朝戍边军队的一个屯军要塞,清代中叶后成为以布依族为主的民间聚居点。整个村子是一座古头城堡,内有石头城楼、城墙、屋舍、器具、道路等。如今,虽历经400年风风雨雨,但多数石头“作品”仍坚实如故,村民们平静地居住在这些“文物”中,和历史与艺术和谐地融为一体。
古屯堡的城墙由规整的石礅构筑而成,城门用巨型条石拱制成型。房屋顶用畸形石板取代青瓦,房屋墙壁均用方形或长方形石板镶嵌。院坝以石板铺设,村民家里装水的水缸、装谷的干缸、猪槽、马槽等用具全是石头凿成,就连寨门口山神庙,庙中的土地爷都用石头雕成,村寨中的小街小巷也都是石板铺设。镇山村依山傍水,具有贵州中西部布依族村寨典型特色,上寨为古屯堡建筑原貌,民居均在屯墙范围内,有石巷道通至各户,房屋依山而建,栉比鳞次,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
镇山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是集真山真水、民族建筑、历史遗存为一体的文化品味极高的一个典型民族村寨。全村129户人家,布依族89户,苗族30多户,汉族仅1户。该村以布依族班李二姓为主。虽是异姓,但为同宗。据族谱记载,李氏始祖仁宇原为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大鱼塘李家村人,明万历年间任职为官,因南方扰攘,奉命率数千军入黔,屯守于石板哨,“入赘班氏始祖太之门,不数年,生二子,以长房属李,次房属班”。至今沿袭到第17代,具有419年的历史。
屯堡内有一座武庙,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该寨始祖李仁宇尚武的象征。现仅存大殿,两厢早已拆卖了。在镇山村的正南面有始祖李仁宇墓,墓碑碑文记载李战功卓著被明朝廷授四品军功顶带以及入黔移居镇山的历史,该墓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镇山村东对面山头上有二座墓,是李仁宇的两个儿子,被明朝廷封为德武将军和振武将军。
镇山村的布依族和苗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节日,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如布依族的“六月六歌会”,苗族的“四月八”等等。最为热闹的要数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十三、十四,这三天是镇山村苗族和布依族共同主办的“跳花场”,这种由布依族组织场地让苗族同胞跳场,在整个贵州乃至全国都是仅有的一种特殊民族节日文化形式。
跳场这天,布依族、苗族的小伙子、姑娘们衣着艳丽盛装、佩戴着耀眼的银质饰品。附近几个区、县的苗族、布依族村民也如潮水般涌到镇山村,达二三万人。场地中央树立一棵1丈多高的长青树,俗称花树,树上挂着红布条,跳场开始前要举行踩场仪式,先由两名儿童骑马绕花树转三圈,青年男女们围绕花树吹芦笙,唱歌,跳舞,这样的庆祝活动一直要延续三天三夜。
凡是到过镇山村旅游的人,都难忘那顿丰盛可口的“农家饭”。他们每家每户都用自己酿造的纯香可口的糯米酒、刺藜酒来招待你,特色菜有腊肉、香肠、荫辣椒、小豆酸汤、各种新鲜野菜等等,在那里,你可以大饱口福,席间还有那布依姑娘为你献上一首首敬酒歌。
旅游业已成为这个村的第一产业,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数达10万人次。
(朱桂祥 经济信息时报)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