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热烈庆祝长安高山庙重修工程竣工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3-11-3 00:25
标题: 热烈庆祝长安高山庙重修工程竣工
本帖最后由 江河 于 2013-11-3 00:31 编辑


高山文化放异彩  庙宇凤翔紫气来
热烈庆祝长安高山庙重修工程竣工
  “庙立高山麓吸瑞气降寰宇,福临长安村引祥云绕大千”,20131031日(农立癸巳年九月二十七日立)是武鸣县宁武镇长安村高山庙重建工程竣工庆典日,全村上下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庙宇披红挂彩,紫气聚来,明堂爆竹声声,欢歌飞扬,以廖氏为主的长安村人以独特的民间方式庆祝长安高山庙重现金光。
 长安村建村立庙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该村以廖氏居民为主,来源于江西省南昌市吉水县。据《长安廖氏宗源碑记》载:江西省宁都市是中国廖氏发祥地之一,开基始祖是崇德公。长安廖氏宗族的始祖上溯至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时移居南昌市吉水县的廖永安、永忠两兄弟随朱元璋起事征战,奉命征南有功,封永忠为建安伯、南镇将军,后遭明太祖忌功妒才而遇难,廖氏祖公携家人隐居于南宁府(今南宁市)。永忠公生男宗源,生孙二,即德兴、然兴。德兴公官封千户,生男三,即汉斌、郭斌、朝斌。汉武生男三,即宥宸、宥盛、宥昌。宥宸后迁灵湾(南宁石阜附近),宥盛后迁城外横塘(昆仑关附近),宥昌迁大明山脚,即今武鸣县马头镇小陆村板廖屯。宥昌公生男五,其后寿远公迁到今宁武镇长安村岽庄下屯东播(土名,播小往里)落脚建村。故长安廖氏一族系从大明山迁徙于此,始祖即寿远公。寿远公迁来时即将始祖流传之文明(信仰、传说、风俗等)带到了长安,族谱曾记载“传至廖敏公,中永乐丁酉科举人,由是风气日开,文物日盛,源流后世,永垂不失传。”寿远公携家人南迁长安岽庄屯于今已数百年,时区区数人,繁衍至今近3000人。由原来聚居岽庄下屯,又拆分至岽庄上屯、那庄和敢桑屯居住,劳作生息,同居此地的还有苏氏一族、黄氏一族和赵氏一族。后人为追念先人之功德,曾同苏氏、黄氏和赵氏于那庄屯后山山麓修建一祠堂,曰“高山庙”。
  高山庙建于凤凰山左侧,右侧山岭山腰均显仙迹灵气。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秀美的山川,激发了古人今人的想像,在村中留下许多的“高山文化”,山岽里保留着许多类似图腾样的“像形”文物。长安村以“廖”姓人口居多,人谓崇拜“凤”鸟的民族(廖字本凤化),长安村就有左观似“鸟”,右观“如虎啸天”的凤虎山;高山上有古装束髻的“仙人长老”石,山顶有“龙头人身”巨型石柱,山腰有“深山巨龙”、“仙人椅”、“莲花台”;还有陇香片龙角山的巨大石祖、巨型石龟,件件传递出古人对龙、凤、虎“图腾”和祖先的崇拜。骆越古风在这里深深的铬下了文化印迹,高山庙庇护着长安村的父老乡亲,传承着远古文化和现代文明,使长安成为人杰地灵、人才倍出之地,在武缘县,长安自古就有“文化之乡”的美名。且不说在京城工作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大有人在,就说在区、市、县里做领导的也璨若群星,特别是在当地鼎鼎有名的教育界领军人物,更是大受人们尊敬。
  长安人以拥有“文化之乡”的美誉而自豪,一代人激励一代人进取向上,人才倍出,人们在自豪中更加缅怀祖先的聪明睿智、重教复礼兴村。 然而,由于时代原因,上个纪五十年代后期高山庙被强行拆除,宗祠全毁,民间麽教经书被焚,险使民族文化失传。时代进入新世纪,国强民富,安定和谐。为了让后人祭祀先人,传承文化,长安廖氏、苏氏和黄氏族人决定重修高山庙。族人愿望之强烈,捐资之热情,盛况空前。值此庙宇修成竣工庆典之日,筹委会镌刻碑文纪念先祖功德,传承子孙以至永远。来贺者目睹高昂庙宇,感慨万千,无不口赞筹委们为家乡父老办实了一件利村利民的大好事。曾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耀宗谈论民族文化:“民间祭祀活动是根本文化的符号,是母体文化传承的载体,这一民俗对于中华民族具有寻祖归宗的意义,有净化心灵的意义,有内聚合力的意义。”那么,筹委会为大家所做的好事不正是具有为廖氏寻祖归宗以缅怀先灵的意义吗,对社会更具有净化心灵、促进和谐的意义,具有内聚合力、激励奋发的意义。我们真诚祝愿并相信:“圣德显英灵年年丁财永旺,神恩施善意代代福禄长隆”。

[attach]62838[/attach]

[attach]62839[/attach]

[attach]62840[/attach]

[attach]62841[/attach]

[attach]62843[/attach]

[attach]62844[/attach]

[attach]62845[/attach]

[attach]62847[/attach]

[attach]62846[/attach]

[attach]62848[/attach]

[attach]62849[/attach]

[attach]62850[/attach]

[attach]62851[/attach]

[attach]62852[/attach]

[attach]62853[/attach]





作者: 大溪連山    时间: 2013-11-3 11:23
几人繁衍了几千人,汉人可真能生啊!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3-11-3 11:29
女巫的服饰很特别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3-11-3 21:54
又是壮人冒汉祖?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13-11-4 13:19
现在,各个村都有钱了,有个更多资金从事这些活动。以后还会更多。
作者: LwgGwnzMbanj    时间: 2013-11-4 13:22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3-11-4 13:48
wenliqan 发表于 2013-11-3 21:54
又是壮人冒汉祖?

怎么是壮人冒汉人,本来就是壮人嘛,一说江西和廖永忠大将,就以为是汉人,那不是南蛮地吗,壮人就没有大将了吗,过去的战争,多是以壮人为士兵的,这也是壮族得族称的来源.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3-11-4 21:04
江河 发表于 2013-11-4 13:48
怎么是壮人冒汉人,本来就是壮人嘛,一说江西和廖永忠大将,就以为是汉人,那不是南蛮地吗,壮人就没有大将了吗 ...

呵呵,你的意思,当兵的都是壮壮的兵士,所以壮族的族称就因此而来?哈哈,搞笑。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3-11-5 15:04
wenliqan 发表于 2013-11-4 21:04
呵呵,你的意思,当兵的都是壮壮的兵士,所以壮族的族称就因此而来?哈哈,搞笑。

僮人并不是壮壮的人,而是做奴隶的,从古籍里可以找到答案.这是说的僮人,不包括什么楚人\僚人\侗人\濮人\土人等在内的现在壮族.那是后来大杂会的.最早僮人就是夷人,是居住在水边的夷人.强壮的调去守边了,留下的配给了土豪做奴隶使唤.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3-11-5 21:24
江河 发表于 2013-11-5 15:04
僮人并不是壮壮的人,而是做奴隶的,从古籍里可以找到答案.这是说的僮人,不包括什么楚人\僚人\侗人\濮人\土 ...

哦,那么你口中的楚人\僚人\侗人\濮人\土人等是什么人?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3-11-8 21:57
wenliqan 发表于 2013-11-5 21:24
哦,那么你口中的楚人\僚人\侗人\濮人\土人等是什么人?

这是后来演化为壮人的,在壮族地区随了壮人的习俗后,也认同了壮族.其中也包括江西南迁到广西壮族居住集中区的人.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3-11-10 20:57
江河 发表于 2013-11-8 21:57
这是后来演化为壮人的,在壮族地区随了壮人的习俗后,也认同了壮族.其中也包括江西南迁到广西壮族居住集中区 ...

你不知道壮族直系祖先越人广布长江以南一带吗?那些地方下来的人也大多是越人后裔。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3-11-13 10:09
wenliqan 发表于 2013-11-10 20:57
你不知道壮族直系祖先越人广布长江以南一带吗?那些地方下来的人也大多是越人后裔。

壮族直系祖先越人广布长江以南一带那是秦统一以后的事了,秦始皇在江浙立了一块会稽碑就成会稽了,其实之前就在广西南部的,准确的说吴国就在扶南至吴圩一带,越是近海的钦州和合浦一带的,吴攻打齐国后,就在现上林县的东吴立了城.大明山就是当时的泰山.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3-11-13 15:52
乱修族谱,乱建庙宇。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3-11-14 09:57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13-11-13 15:52
乱修族谱,乱建庙宇。

你没有下来考察,不要乱说话.高山庙在解放前是很有名的,听说也很灵,当年拆庙的两个人一个疯了,一个难产死了,都说得出名字的,现在恢复重建也是拆庙人的家属牵的头.现在的状态不比当年的风貌了,过去大将路过庙前都要下马叩首的.这个长安与陕西的长安有什么联系有待考察,巧的是陕西的长安区有个高山镇.估计刘邦当年是从广西泗水(凌云泗水城\榜圩长安村\武鸣公沛村\长安村)打到长安城去的.
作者: 季人    时间: 2013-11-16 00:31
本帖最后由 季人 于 2013-11-22 21:12 编辑

据《长安廖氏宗源碑记》载:江西省宁都市是中国廖氏发祥地之一,开基始祖是崇德公。长安廖氏宗族的始祖上溯至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时移居南昌市吉水县的廖永安、永忠两兄弟随朱元璋起事征战,奉命征南有功,封永忠为建安伯、南镇将军,后遭明太祖忌功妒才而遇难,廖氏祖公携家人隐居于南宁府(今南宁市)。永忠公生男宗源,生孙二,即德兴、然兴。德兴公官封千户,生男三,即汉斌、郭斌、朝斌。

上面这段话和《明史》中的记载不符。

《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廖永忠传》:

明年九月还京师,帝命太子帅百官迎劳于龙江。入见,仍命太子送还第。复出,抚定泉、漳。三年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克察罕脑儿。还,封德庆侯,食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战鄱阳时,忘躯拒敌,可谓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八年三月坐僣用龙凤诸不法事,赐死,年五十三。

子权,十三年嗣侯,从傅友德征云南,守毕节及泸州,召还。十七年卒。子不得嗣,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与议兵事,宿卫殿廷。与弟皆尝受学于方孝孺。孝孺死,镛、铭收其遗骸,葬到处宝门外山上。甫毕,亦见收,论死。弟及从父指挥佥事升俱戍边。

——————————————————

根据以上记载,廖永忠受封“德庆侯”,不是“建安伯”;因故被朱元璋赐死,不是隐居南宁;他的儿子叫廖权,不是“宗源”;他的孙子叫廖镛、廖铭、廖钺,不是“德兴”和“然兴”。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3-11-18 11:23
本帖最后由 江河 于 2013-11-18 11:39 编辑
季人 发表于 2013-11-16 00:31
据《长安廖氏宗源碑记》载:江西省宁都市是中国廖氏发祥地之一,开基始祖是崇德公。长安廖氏宗族的始祖上溯 ...


  这是作志人没有办法把来龙去脉搞清楚而出的差错,廖永忠是被朱元璋忌妒功高而杀是真的,在杀他之前,廖永忠是征战到过广东广西的,其后人或旁亲也有流散于广东\广西的,后边怎么认祖断代是搞不清楚了.作记人应多方查寻资料为好.原来是有一块碑的,文革打坏了,后来村中五位老人回忆重记下来,可能有出入是真的,也可能是来自江西的认同吧,总之村上都说与廖永忠有缘.现在村上人名字排辈也有"永"字辈的.
作者: 飘凌雁    时间: 2014-3-20 15:48
宁武镇这几年新不少村屯都在建庙。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4-3-20 16:23
江河 发表于 2013-11-18 11:23
这是作志人没有办法把来龙去脉搞清楚而出的差错,廖永忠是被朱元璋忌妒功高而杀是真的,在杀他之前,廖永 ...

说明还是乱编造出来的。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4-3-25 11:46
wenliqan 发表于 2014-3-20 16:23
说明还是乱编造出来的。

现在广西各村有几个能找到五十代以上的祖宗的,多是乱编的,廖氏本是南国廖叔安的后裔,人家还把他搞到北方去呢,华夏在此,中华大姓出自南国,光武鸣一个小乡镇就有92个姓,这是出骆越潮水的地域,安邑、安阳是夏商周人的故地,以后各家姓氏来源还有得改先。哈哈。
作者: 南虎    时间: 2014-3-25 12:22
不说远的就在南宁地区共同祭祖时有说壮语的、平话的(汉粤词)、白话的(汉粤词)、说武鸣官话(夹带壮词汇)、南普(假捞话,夹带壮语词汇的)的说明什么问题呢?真相不言自明。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4-3-25 13:40
汉族村还是壮族村?
作者: 特荡    时间: 2014-3-25 16:07
好多姓成的汉人认成吉思汗为祖先并以此为豪……
作者: 荷锄郎    时间: 2014-4-4 23:15
修庙比重教积极!!这个除了宣传岀了几个官出了几个有钱老板外还有什么用?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4-4-5 23:05
度莫 发表于 2014-3-25 13:40
汉族村还是壮族村?

长安村是壮村。问汉族村还是壮族村?能找到祖宗吗?在古代南国,华夏是与少数民族杂处的,王族、官家北迁以后就汉化了,毕竟是做汉朝的官嘛。在周朝只有十二诸侯和夏商遗民是汉族,其他士、卿、大傅等多是土著人为辅佐的官,汉化了的也就成了汉族了,他自己也以此为荣的,就像现在你做了公务员,就会感觉你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一样,有守土的责任和光荣。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4-4-5 23:27
荷锄郎 发表于 2014-4-4 23:15
修庙比重教积极!!这个除了宣传岀了几个官出了几个有钱老板外还有什么用?

现在还有谁不送孩子上学的,大家都重教了,你可能说是把钱用在了修庙上了,那也没有错呀,那是为了让子孙们不忘祖宗和家乡,团结奋进呀,是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于从用钱来说,一个家长给一个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多少万,大家心里清楚,而给村上建一个教育庙堂,每户只不过数十元或数百元,这是不可比的。如果说群众愿意把钱投入修庙,说明他们觉得有这个必要,是觉得学校的教育还欠缺点什么,至少在爱家乡、爱亲人方面的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如果学校教育比不上村约民俗有吸引力,那只能说明那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作者: 江河    时间: 2014-4-5 23:35
特荡 发表于 2014-3-25 16:07
好多姓成的汉人认成吉思汗为祖先并以此为豪……

我想他们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在过去也许是为了保全族人吧,可以理解的。现在如果他们找到了真的族源或有所寄托,也可以有修改和选择的权利。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