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朋友聚会,畅谈间不经意地提出,在现代社会文明的圣光之下,人们的奴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大。这个不经意的想法,竟得到不少认同和赞许。
其实,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人们都是以不同形式的奴的身份而存在,要么是自然力量的奴,要么是社会力量的奴。而社会力量的奴又分成多种,有依附强权的奴,有膜拜神力的奴,有推从铜臭的奴,有留恋温情的奴,有酗酒仙化的奴,还有吸毒如命的奴......
难道人类注定非当奴不可?怎样才可以改变奴的命数?
奴,奴!恐怕这不仅仅是千年一叹,而是人类永远的叹息。
“奴”的概念不可泛化,一泛化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人面对如此强大的奴化力量仿佛不可作为了。作为文学式的人生慨叹使用“泛化”了的概念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从读者的角度说,我以为老翁也是如此而已),而在特定的领域里可不宜如此来泛化。人的自主性(独立性)也是相对而言的,绝对看了会走进思维的误区。
文学即人学者也。虽然文学反映的东西不是现实中各种人的临摹,但正是这种抽象的形象描写更能体现各种人的本质。例如,我们对某个邻居的认识可能只是限于他(或她)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等具体行为,但看了文学描写的《邻居》,整个认识水平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方面就大不相同了。
总的来说,人的奴性跟“主性”是构成一定的比例关系的。不可能只有纯粹奴性的人,也不可能只有纯粹“主性”的人。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或者合作方式,减少奴性,增强“主性”。至于怎么增强“主性”,办法常常因人而异,也常常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是,有效的办法,大概不外乎在创造中传承,或在传承中创造。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