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需要民族文字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没事找骂    时间: 2004-5-30 03:50
标题: 需要民族文字吗?

沙南整理家园相关内容的帖子,见到老翁去年和大家的辩论,其中有一篇《壮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吗》,看到了老翁的理性、平和、博学,其他人除了少数人还不失清醒外,都是感性多于理性,发展民族文化,绝对需要激情,这是动力,但理性绝对不能少,他关乎成果的质量。

《壮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吗》,这个问题对于学术来说,确实是个问题,但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角度看,是不那么重要的,

倒是另一个问题就显得很重要:需要民族文字吗?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就那么重要吗?

不可以选择汉化(英国化 美国化)吗?

可不可以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促进汉化和国际化方面?

这样无论是民族个体还是整体的素质将大大提高,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4-5-30 05:01

“没事找骂”网友您好。在这里我只想用沙南贝侬花费了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的精神,以及他所找来的200个有关僚语文的帖子的成果,给您这个问题一个我自己的回答:如果不需要民族文字,那么就不可能有这些摆在面前的大量讨论了。

如果每个“落后”(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民族,都选择甚至促进汉化或者英国化、美国化,那不但不是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反而是人类的一场浩劫。这样的浩劫,就如同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一样,或许就是人类自取灭亡的道路。


作者: 宁静致远    时间: 2004-5-30 14:27
为了民族个体和整体的素质的大大提高,是不是可以考虑取消汉语这门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上街买菜也要讲英语!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4-5-30 15:29

真是没事找骂


作者: 路    时间: 2004-5-30 16:24
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字需要理由吗?
作者: 农侬    时间: 2004-5-30 18:54
连自己的语言文字都没有,那还是个民族吗?要想完全汉化,活不如直接叫做汉族算了。还叫做什么少数民簇呀!壮族!啊世界上最大的少数民族不!
作者: 农侬    时间: 2004-5-30 19:01
以前日本人占领中国的时候,不是在东北要用日本语教学吗?那为乍的人家不跟日本人走呀!日本够发达了吧!不论以前还是现在呀!真受不了。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4-5-30 21:32
真正是没事找骂,没一点民族自尊心。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4-5-31 10:34
有不同意见很正常啊。而且这种看法、想法的人也不少啊。
作者: shop    时间: 2004-5-31 11:57
找骂!!!
作者: 没事找骂    时间: 2004-5-31 13:20

正如自然界生物应该多样化,人类文化也应该多元化,这是无庸质疑的。

宪法也规定各民族有使用自己民族文字的权利,

但是,大家看看现实是什么样的呢?

现实社会中有民族文字和文化发展的空间吗。(如果你们说挂着民族文化之名,而行旅游开发之实的措施是发展民族文化的话,那就不用讨论了)

在其他一些国家,国家法定语言(国语)是有几种的,政府公文同时用几种文字发布,个人参加考试也是可以选择自己的母语,而我们国家呢,国语只有汉语普通话,在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文字虽然有法律地位,但形同摆设,政府有法不依,既不用民族文字用于政府公文中,也不全面普及民族文字,考试也不可以选择民族文字。大家(包括那些口口声声要发展民族文字的热心人士)都对此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从了也不追问政府为什么有法不依。

对于一个民族的个体来说,学好汉语进而学好英语或其他国际化语言,才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学好民族语言有什么用?我想不到有什么用,不要跟我说,爱自己的民族就要学,这样的理由太过感性,没有什么建设意义。

我认为在中国这个现实环境里,放弃民族语言文化,全面汉化和国际化,致力于发展经济,全面地与国际接轨甚至全民改用英语全部信奉基督教。这个民族的称号存在不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民族的个体生活提高就行了。我相信你们的终极目的还是希望这个民族的每个人都能幸福,而不是简单的追求文字和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你们对于发展民族文化是豪情万丈的,但是你们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吗?

只有激情和口号是不够的,可能还是有害的。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4-5-31 14:49
以下是引用没事找骂在2004-5-31 13:20:33的发言:

对于一个民族的个体来说,学好汉语进而学好英语或其他国际化语言,才能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学好民族语言有什么用?我想不到有什么用,不要跟我说,爱自己的民族就要学,这样的理由太过感性,没有什么建设意义。

我认为在中国这个现实环境里,放弃民族语言文化,全面汉化和国际化,致力于发展经济,全面地与国际接轨甚至全民改用英语全部信奉基督教。这个民族的称号存在不存在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民族的个体生活提高就行了。我相信你们的终极目的还是希望这个民族的每个人都能幸福,而不是简单的追求文字和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如果贝侬是正话正说而不是正话话反说的话,我冒昧来跟你交流两句:

1.如果你原来不是汉族的话,你完全有权利将自己和率领你的全部家人改成汉族。过几年之后,方便了,喜欢了,你同样有权利将自己和自己全家人的民族身份改成美国人。反正,地球上哪个地方好过就去哪个地方,跟哪个民族好过就跟哪个民族,这完全是你的个人权利,我当然尊重。

2.改变民族身份了,当然不需要去发扬光大原先那个被自己遗弃了的民族的什么文化了,发不发扬民族文化已经成了别人的事了,那是别人的权利,你也要尊重,你说对吧?假如自己不但改变了民族身份,还反过来嘲笑别人不肯改变身份,在祖族瘦弱的躯体上狠狠地咬一口,以求新主人的欢心,那就更加不厚道了。做人一旦不厚道,不管你投奔了谁,求得的富贵也会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这条通行了几千年的国际(人类)规则,可要注意接好轨啊。

3.不想改变民族身份的人,不但不甘心自己被汉化,更不甘心自己被美化。他们只想在民族白花园中自己有一席地位,哪怕是一块很贫瘠的土地,哪怕自己在这块瘦土上长得艰难,长得丑陋,他也要坚守那份属于自己的领地,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人格的独立,感觉到真正的自由,通俗地说就是感觉自在!这就是人的精神追求。物质追求当然重要,否则人类就没有今天的财富,而精神追求更加重要,否则人类只能被自己所追求的财富毁灭了。

4.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跟追求富裕是矛盾的吗?民族文化传承了,就一定以贫穷为代价吗?这种看法在当今是颇为流行,却没有人去好好地论证,大家都人云亦云的当成是真理了,可悲!

5.以改变身份、投奔有钱人来求得荣华富贵的想法自古就有,就如同一个姑娘找个有地位有金钱的贵族公子嫁而不要爱情一样,反正做人妻嘛都一样的,何必一定要跟哪个穷小子性交、生子,做穷孩子的母亲?抱这种生活理念而这样活着的人今天也好像越来越多。那是她们的自由,我们是追求爱情的,就是终其一生没有得到,也会比其他选择感觉自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31 15:10:49编辑过]

作者: 没事找骂    时间: 2004-5-31 15:30

光批驳我的思想是没有用的,因为我有很多兄弟,壮族1700万人口,每年考上清华北大和其他高等院校的有多少,这么多年背培养出了多少知识分子(也许他们只能算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算是壮族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除了以壮学为职业的一部分人和僚人家园的几个人外,大家都不关心民族的发展问题?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汉化才是潮流所趋,2 你们没有发展民族文化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既然没有办法,还不如放弃,致力于汉语和英语教育,虽然英语学起来要比壮语要难多了,但就其实用性来说,一定会比壮语更受欢迎.

我是来找骂的,如果骂我对发展民族文化有用,我会很高兴,但光是骂而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说明你们的失败.


作者: 没事找骂    时间: 2004-5-31 16:56

动辄给人戴上不爱族的帽子的做法和那些愤青给人戴上不爱国的做法本质上是一样的,发展民族文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汉化也不能说就不爱族,只是殊途同归罢了,再退而求其次,我们都是中国人,只要对中国(人民)有利的,都是爱国爱族的.

;老翁说过,事物的发展有他的规律性,违背了发展规律,大概只能徒劳(大意,可以看他的<壮族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吗?>,家园里大概只有老翁的视野比较开阔些,能够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民族发展问题.其他人都是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或者说视野偏狭.


作者: 沧海曾为水    时间: 2004-5-31 17:18

找骂贝侬取这样的名字可以看出他是很理性的!“汉化不一定就不爱族”我认为是对的

就如装西装不一定就不爱国,我们使用汉语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壮族情怀一样。爱族的最终判决还是心里的认同。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4-5-31 17:34

“没事找骂”网友,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本论坛的原则,这个原则决定了虽然我绝对反对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说话的自由,也维护你说话的权利。所以,也请你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反驳看成是不尊重你的言论自由,更不要将之看成是骂,因为反驳你的人也同样很坚持反对你的观点,既然你有说话的权利,他们当然有反驳你的权利。当然,论点和反驳双方在本论坛辩论的前提是——只要大家不违反论坛的规定,即不能用污言秽语和人身攻击语言来进行对骂。

事物有发展的规律是没错,但是“汉化”绝对不等同于所有民族发展的规律——我一向这么认为。既然你觉得壮族无论如何,始终会汉化,违背汉化就是违背了发展规律,那也请你放心好了,因为如果你的理论是正确的话,即使滋生出反对这个“规律”的一小撮顽固份子,始终还是被汉化的浪潮给吞没的,那么你何必又来操心“以壮学为职业的一部分人和僚人家园的几个人”来违背了这个“发展规律”呢?

还有一个我认为的定律就是,任何事物都会有矛盾的。因为你认为汉化是“潮流趋势”,所以就认为全壮族乃至全中国其他民族都会立即放弃本族语言文化,踊跃投身汉化的队伍?——事实上不是的,象僚人家园的诞生就可以证明,不是100%的壮族人都会象你这么想,无论如何,矛盾都是会存在的。要每个人想法都一样,要每个人的步调都一致,那才是咄咄怪事,那才不是什么事物发展的规律,违反了事物的矛盾定律。所以,我可以这么断定,你想让所有壮族人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化而全盘汉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那才是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

事实上是,无论你怎么说都好,我们这些人始终是会“执迷不悟”,所以既然大家谁都无法说服谁,那么我建议不如相互尊重算了,你可以继续发表很多人都认为是谬论的观点,但是也请你尊重许多人发表你认为是谬论的观点。大家做到这一点,就是论坛在原则上取得的胜利了。所以,大家尽管相互反驳好了,何必“没事找骂”?


作者: 沧海曾为水    时间: 2004-5-31 17:37

僚人家园中的人使用汉语,学习汉文化,可以肯定的说大家的汉化程度比之一般贝侬要高,然而我们并没有“改变身份、投奔有钱人来求得荣华富贵”,反而更激发了我们的爱族意识,想为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贡献。总之,无论汉化或是西化只是我们的手段,族人的团结和进步才是我们的追求!

-不管哪天我已经‘沧海’一片,依然不会忘记我来源于‘水’。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4-5-31 17:40

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其实很重要,重要得要命!因此,希望一心想找骂的贝侬,或者感觉到被骂的贝侬,或者想骂别人的贝侬……都来讨论,并且继续讨论。

说去说来,最要命的问题还是,既然一步到位融入先进民族就能够一步登天式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那么我们全体僚人都学习英语,全盘接受美国文化,行吗?你们说发扬民族文化行不通,那么全盘接受美国文化就行得通吗?请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 Is-peiq    时间: 2004-5-31 17:40

不過無可否認民族文字問題不只是簡單的「有否文字」、「應否有文字」等的理念問題,而必須把文字議題放在社會環境中考察。真正的問題,應是「如何有文字」的實踐問題。世上很多的矛盾皆源於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而我們的工作不是爭辯哪個才是對。因為從理想出發的和從現實出發的「對」並不一致。我們的工作是如何調和二者間的矛盾,收窄二者間的分歧。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4-5-31 17:42
以下是引用沧海曾为水在2004-5-31 17:18:01的发言:

找骂贝侬取这样的名字可以看出他是很理性的!“汉化不一定就不爱族”我认为是对的

就如装西装不一定就不爱国,我们使用汉语并没有影响我们的壮族情怀一样。爱族的最终判决还是心里的认同。

当然,你可以认为“汉化不一定就不爱族”,但是,如果按照“爱族的最终判断还是心理的认同”的观点,也请大家都明确一点,那就是“坚持本族语言文化一定是爱族”,因为这样的人在心理上始终会认同本族。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4-5-31 17:55

同时,你也要考虑,台湾为什么不全盘接受美国文化?他们为什么还要挖掘本土文化?为什么他们的“国学”研究水平超过大陆?世界上为什么还有成千上万的民族不愿全盘西化?他们死死守住本土文化受穷干嘛?远的不说,近的我们中国大陆在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这场改革运动中,为了国家民族都过上“好生活”而干脆全盘接受美国文化了吗?你要僚人汉化,根据你的逻辑我要中国都“全盘西化”,你可不要说我不爱国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31 17:56:59编辑过]

作者: 沧海曾为水    时间: 2004-5-31 18:22

作为族人,我有义务继承先人的鬼神文化、食人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甚至语言这一特殊文化现象,也有权利摒弃他们。


作者: 梅香飘逸    时间: 2004-5-31 18:33

谁又能真正分得清是汉化还是壮化呢?看看那些来到我们壮乡生活了那么久的汉族同胞们,他们和北方中原一带的汉人还是一模一样的吗?就算是离开壮乡的壮族乡亲们,他们又能真正摆脱得了壮文化的影响吗?我看真正的自然法则就是这样了,不是哪一个人主观上想汉化就能汉化得了的。


作者: 梅香飘逸    时间: 2004-5-31 18:33

为什么我们不乐观一点,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对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31 18:37:03编辑过]

作者: 没事找骂    时间: 2004-5-31 19:50
以下是引用梅香飘逸在2004-5-31 18:33:41的发言:

为什么我们不乐观一点,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对立中寻找最佳的结合点?

问题提的好,这是钻故纸堆的壮学家没有注意的问题,这个点在哪里?
作者: 没事找骂    时间: 2004-5-31 19:51
以下是引用梅香飘逸在2004-5-31 18:33:16的发言:

谁又能真正分得清是汉化还是壮化呢?看看那些来到我们壮乡生活了那么久的汉族同胞们,他们和北方中原一带的汉人还是一模一样的吗?就算是离开壮乡的壮族乡亲们,他们又能真正摆脱得了壮文化的影响吗?我看真正的自然法则就是这样了,不是哪一个人主观上想汉化就能汉化得了的。

也不是谁主观地想不汉化就不汉化的,只是过程较长,


作者: 没事找骂    时间: 2004-5-31 19:52

首先说明我取这个名字,是我低估了家园的宽容度,僚人家园的严谨的规则我是早有耳闻并有所了解的,我当然知道不会被骂脏话,但是提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观点可能会引起激烈的反映,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僚人家园貌似理性的外表下面,其实是小团体的狭隘与排外,这在我读老翁的帖子的时候就得出的印象,现在证实了,起特点就是在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大家群起而攻之,情感激烈,理性成分很少,似乎IP PEI较冷静,可能以为他不是壮族人,比较超脱吧。讨论的结果往往离题万里,纠缠与细枝末节,主旨却没有人去理,应该讨论的问题却不了了之,这个问题老翁的帖子中也说过,好象大家都没有当回事,说大家有些狂热可能不够实事求是,说大家感性多于理性,应该不算过分。

这个帖子的问题是需要民族文字吗?大家的反映当然是要,理由是不需要的(没有人说),接着的问题是,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发展民族文化?就没有人注意了,

IhPei

不過無可否認民族文字問題不只是簡單的「有否文字」、「應否有文字」等的理念問題,而必須把文字議題放在社會環境中考察。真正的問題,應是「如何有文字」的實踐問題。世上很多的矛盾皆源於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而我們的工作不是爭辯哪個才是對。因為從理想出發的和從現實出發的「對」並不一致。我們的工作是如何調和二者間的矛盾,收窄二者間的分歧。似乎抓到了重点,但也没有深入。

其他人就都在进行爱族主义教育了。说道汉化问题,普遍的反映就是,取消汉语,改学英语行吗,我的回答是汉化是爱国(爱民更确切)西化也是爱国,现在中国不是在西化吗,中国除了汉字,还有什么?你去看看科技类报章杂志,里面的汉字占多少比例?印度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看看人家的高科技的发展速度?

回答全盘西化和全盘汉化其实是性质是差不多的,

沧海曾为水:无论汉化或是西化只是我们的手段,族人的团结和进步才是我们的追求!

这就讲到了点子上了,

中国54运动以后就开始了全面的西化,虽然全盘西化这样的提法,普遍遭到质疑,但那是理论上是问题,中国的大地上西化的滚滚潮流已经势不可挡,特别是开放以后的20多年,大家想想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比较一些,10年20年前认为不可思意的事情,现在都已经很正常。国家现在也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什么是政治文明?就是民主制度的另一种表述。在不远的将来,汉族除了汉字这个标记符号外,将没有自己的东西了,你能说汉族灭亡了吗?壮族-=说僚人吧,僚人已经在各方面都落后与汉族,在全球化的今天,时不我待,为了避免成为时代的弃儿,我们只有以最决绝的勇气和魄力,直接和先进文化接轨,生活在汉人的海洋里,直接学英语而不学汉语是不现实的,只好两种语言都学,甚至而言,汉语学得好不好都不要紧,英语一定要学好,汉语熟溜不一定找到工作,英语顶刮刮却可以成为白领,

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放弃语言文化,就要亡族了吗?不会,我们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用于推动民族的英语教育,同时引入基督教,犹太人没有亡,因为他们有宗教,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复活了他们的语言。200年后在中国有一群说英语信奉基督教的族群,谁能否认他们是一个民族?

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发展民族文化?这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

大家先不要问我的方法的可行性,先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4-5-31 20:42

“没事找骂”网友,可能你觉得你自己比较超脱,觉得这里的大多数贝侬都在反对你,而你是一个掌握了真理的少数人,有一句话不是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么?不过,事实上僚人家园里的主流观点,在社会上却不一定是主流观点,我们这些持民族语言文化需要传承发展的人,在社会上却可能是少数人,而持你这样观点的人,却可能是多数的。你所认为的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所奉行的规则,以及所持的“历史潮流”观,却始终说服不了少数坚持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人,你说为何呢?为什么壮民族在持续汉化了如此长久之后(差不多2000多年了吧),在世纪之交,还有象我们这样“反潮流而逆行”的人呢?你可以回答我这些问题么?

“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发展民族文化”,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你却忽视了僚人家园里长久以来探讨的过程和某些成果,无视这么多贝侬一直在回答这个问题的种种答案,一句话就否定了这么多人的探讨,那你就是否看见了答案却去忽视了呢(当然每个人的回答都有限,也不一定是行之有效的)?事实上,僚人家园所起的作用,只是一个论坛的作用——即提出论点和进行探讨,奢望一个论坛挽救一个民族文化,那是天真的。作为我本人来说,回答你的问题就是,走出论坛,走进行动,那就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恕我懒惰,没有时间和精力将自己脑海中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案全部输入这里)。 而僚人家园理事会的成立,以及未来进行的工作,就是我们的答案。

这个世界上,不可能100%的人都会赞同某个观点,你的观点在社会上,可能会博取很多人的赞赏,但是在奉行传承和发展本族语言文化的僚人家园这里,也会导致“群起而攻之”,这也是正常的(因为连你都很清楚地注册了“没事找骂”这样一个名字)。既然你都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你还有什么不能够接受的么?


作者: 闻多    时间: 2004-5-31 21:26
民族文字不是我们的追求目的,而是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科学水平,进而提高全民族生活水平的手段。汉化也好,西化也好,只要能最终提高壮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和生活水平,我认为就是好事。但是,汉化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在汉化的道路上,我们民族的长进加快了吗?不!我们与汉族的差距越拉越远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民族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长进太慢!而长进太慢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民族没有自己通用的文字(或壮文没有普及)。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艰难地学习汉语文,在人生的起点上不公平地与人竞争。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受这份罪,起点是一样的,我们会是今天这个水平吗?我们族人经过优胜劣汰,少数人读了大学成了精英,而绝大多数回到农田沦为文盲。如果我们普及了壮语文,有个优良的壮语壮文应用环境,我们就可以在人生起步这最关键的时候少费点精力艰难学汉语,多一点时间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就可以和汉族孩子齐头并进平等竞争。这样,我们的族人整个文化知识水平就会更高,即使读不了大学,也不至于象现在的大部分人那样沦为事实上的初中毕业文盲。试点证明,“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的壮文进小学的方针是成功的,孩子们可以在小学阶段在不增加课时不感到压力的前提下,快乐学习,毕业时与汉族学生达到同样的水平。这就是民族文字推广的现实要求!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4-5-31 21:36
以下是引用没事找骂在2004-5-31 19:52:18的发言:

……

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放弃语言文化,就要亡族了吗?不会,我们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用于推动民族的英语教育,同时引入基督教,犹太人没有亡,因为他们有宗教,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复活了他们的语言。200年后在中国有一群说英语信奉基督教的族群,谁能否认他们是一个民族?

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发展民族文化?这是大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好啊,我们不再去纠缠枝节上的分歧,而是就你所提的这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

振兴民族文化的可行办法是什么?对此,我先开列我的意见之后,再谈可行不可行。我认为,只要中央支持,要振兴民族文化,下列两件事是当务之急:

一是彻底改造僚区现有教育制度,建立起僚人自己的现代教育体系。即在中学开办“僚语+英语”、“僚语+汉语”、“僚语+日语”、“僚语+德语”、“僚语+法语”……等多种形式的双语办学模式。在小学则只开办“僚语+汉语”的双语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汉语只要求掌握3000(会写会用)个常用汉字和能用普通话进行日常生活交流即可。中小学的僚语教育不只是一门僚语语文课,而是所有的人文教材都要用僚语编写,内容上在尽量挖掘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囊括全人类的文化精华。

二是尽快开办僚语广播电视台。

先说这两条,其他,以后再讲。

可行吗?这就难说了。关键是中央能支持吗?我们本来就应该有的权益,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这是中国国情。所以,什么好办法也好,可行不可行的关键是中央愿不愿你行。至此,摆在大家面前的真正的唯一可行办法就是唤起全体民族的觉醒,大家一起去争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31 21:43:34编辑过]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4-6-1 00:06

很久没有参加辩论了,想开口说话,感觉却像只公鸭。

真理与谬误,用云与雾来形容,比用水与火来形容,要恰如其分。因为:一、两者并没有像水火那样互不相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两者都有几分像云与雾,千变万化,令人琢磨不定。三、由于视角不同,同样的东西被叫成两个名字。这大概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对立统一律,即真理与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邓小平在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后提出,不要讨论姓资姓社,发展才是硬道理。这跟他在战争年代强调的四川民谣“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是连贯的。

如果老翁对真理与谬误的理解没有错误(或者正确)的话,那么,具体到壮族需要不需要民族文字的问题,老翁认为,壮族需要对壮族发展有利的民族文字,不需要对壮族发展不利的民族文字。

至于哪种文字对壮族发展有利,哪种文字对壮族发展不利,以前的帖子已经作过侧面讨论,相信读过那些帖子的贝侬都有比较明确的答案,所以在此就不赘述了。
作者: 越僚    时间: 2004-6-1 00:45

哇,这家伙真是大逆不道,确实找骂,得到那么多答案应该满意了吧。哦,老翁很久不见了,这种谬论也把老翁惊动了?

不过我觉得虽然是谬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发展民族文化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因为有些问题虽然显而易见,但也不一定人人都清楚明白。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4-6-1 01:47

全盘汉化,全盘西化,似乎壮族即将在一夜间被化掉的假设根本不可能发生,说是全盘,当然不是所有的1600万壮族人口一夜全盘化掉,现实和国际形势决定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也是规律吧?你想一夜间通过全盘西化来达到全部人口共同至富?这也是违反了发展规律了吧?壮族不可能有北魏孝文帝的那样的改革机会。

而且汉化西化也不是拿件西装套在自己身上,改唱汉族歌说汉话,关键是你学到了人家的精髓所在没有,壮族两千年的汉化就是一个值得分析的例子,在与汉族纠缠不清的两千年里,壮族自己的统一的民族精神确立了没有呢?假设一个没有人格独立精神的民族在*化之后,还会独立的存在吗?这点大家也早就认识到了,所以选择*化还是不*化的关键所在是:壮族有没有形成独立、统一的民族精神,如有,拿来任何东西都是被自己化掉,如没有,任何东西都能化掉壮族。物质落后不可怕,精神落后才可怕,壮族需要物质的大飞跃,但更需要精神素质的大飞跃。

问题是:有所为的是什么,有所不为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思考了很多次了,所以才会有很多的很多的意见和想法,显然僚人家园很多讨论在有所为,尽管力量还很小,但相对家园的实际情况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关心家园发展的比侬也会看到这一点。 持旁观者的态度自然会清楚些,如果不参与,毕竟永远是旁观者,如果是真的关心和为壮族的现状着急,比侬们还是多多的成为当事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行动起来,多给僚人家园关注和支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 11:47:29编辑过]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4-6-1 09:16

“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就那么重要吗?”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的是“民族文化有什么价值?”,或者更进一步的“文化究竟有何价值?”。 文化的价值可以在不同层面显示出来。首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本身就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试想一个没有自己的哲学、文学和艺术的民族,无论经济上如何发展,都是一个贫穷的民族。 其次,文化可以成为物质文明的推动力。 再次,文化还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 当然我个人认为后两者的重要性远远不能和文化自身的价值相比。如果没有孔孟儒学、百家经典,没有诗骚辞赋、书法丹青,那么中华文明的价值还能剩下多少?

任何民族无论大小贫富,其民族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彼此之间无法替代。一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无法通过其他民族文化来弥补,这就如同物种的灭绝,只能是永远的缺失。

民族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可以,也应当找到适合的平衡点,既适应现代社会又保持自身文化特色。这两者并不完全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在这方面,很多民族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而且,壮族本身也具有这样的优秀传统。在2000多年的对外交流中,壮族以开放和宽容的心态积极学习吸收先进文化,以致有“已经完全被同化”之讥。但实际上壮族并没有消失,今天仍然以一千多万人口之众傲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样顽强的生命力正来自薪火相传的民族文化,来自生生不息的民族语言。


作者: 桂柳僚    时间: 2004-6-1 09:58
解放那时划分民族是不是主要以语言为首要条件呀?我们僚区上的那些英雄人物可能只知道自己是某地人,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某族的吧?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4-6-1 12:13
以下是引用越僚在2004-6-1 0:45:55的发言:

哇,这家伙真是大逆不道,确实找骂,得到那么多答案应该满意了吧。哦,老翁很久不见了,这种谬论也把老翁惊动了?

不过我觉得虽然是谬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发展民族文化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因为有些问题虽然显而易见,但也不一定人人都清楚明白。

就此议题而言,是否“谬论”纯属个人看法,因为何为“真理”尚未形成共识。我认为正确的,我要坚持,而且可能要付诸行动。你认为正确的,你自己也秉持好了,不必看别人眼色。互相之间,则不必互扣帽子。

我想“没事找骂”贝侬发这个帖子的原意是引起争议和辩论,而不是想让全体贝侬都来附和、追捧的。既然如此,在线贝侬的批判、反驳、灌水、打哈哈都应该在意料之中,“没事找骂”和其他贝侬不必太激动。

要说理性与感性,我个人是比较理性的,但我不可能“理性”到傻蛋贝侬”中华无族“、”天下大同“的地步。因为我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我个人的”理性“是改变不了这个客观存在的,妄图去消除它则应该是错误的。既然如此,我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我们的民族文化有什么错呢?


作者: 桂柳僚    时间: 2004-6-1 14:25

谈来谈去 我都不知道需不需要了...


作者: 路    时间: 2004-6-1 18:15
严重赞同右江水和沙南观点,本来还想来掺和两句的,现在没话说了,呵呵。
作者: 没事找骂    时间: 2004-6-2 12:18

我要说明的是,我也是非常赞成文化多元思想的,世界也只能是多元的,在地球已经成为村的时代,想搞一元化是不可能的,就算中国人全部西化了,中国还是中国。世界上主权国家追求本土化,那是因为他要以一个国家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国家间竞争肯定要强调个性化,独特性。而一个国家内的少数民族要保持自己的民族个性相对就要难得多了,我强调僚人应该汉化,与多元化并不矛盾,我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民族生存状况的改善,而不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如果选择汉化更有利于民族发展,为什么要否定呢?其实这也符合优胜劣汰的规律。生物也可以进行基因改造的嘛,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都不作为,放任发展,这个民族的结局还是汉化,但是,放任的汉化和主动的汉化是不同的,主动去拿,你可以取舍,可以选择,被动的接受你无法知道你得到的将是什么。

有人说发展民族文化,有好办法,但上面不会给,是估计他不会给,还是法律规定不给,或者是问过上面,他们不给?有要求就要学会表达诉求,你不说他怎么会知道?他不知道你们的诉求,怎么会考虑给不给?还以为现行政策皆大欢喜了呢。大家对汉化观点很反感,很怕汉化,其实向上面要求全面汉化1000多万人立即改汉族,他才真正不会给。所谓取法乎上,望其中,而得其下。向老板要求加薪还要讲求策略呢,大家不是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那为什么不学学怎样哭才会有奶吃?

我的感觉是家园对政治问题,常常反映过敏,尤其是某些号称学识丰富,阅历宽广的老者,政治方面更是严重不及格,在学术问题上好象思维很清晰,但到了这些问题就犯迷糊了。其实有什么可怕的呢,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爱国行为,不是吗?爱国其实很具体,离我们很近,就在身边,并不是那些愤青的高呼口号,喊打喊杀。爱国的具体体现就是,爱我们的家人,爱朋友,爱邻居,爱生养我们的土地和这片土地的人民,而按照教科书的说法,我们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那么很自然的,爱家乡爱自己所属的民族,就是爱国,大家致力于发展民族文化,目的就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为国家提供更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而不是拖国家的后腿,花国家大量的扶贫款。这是大大的爱国行为,是应该大张旗鼓,理直气壮进行的。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行为就要大胆地去做去宣扬,不要怕人家说三到四,对于那些居心叵测的非议,要言辞驳斥,骂他个狗血淋头,触犯法律的就要好不留情地告他去坐监狱。

正如红棉树所说的,走出网络,走进行动。但如何行动,确实又是一个大问题,其实八桂大地自来文风鼎盛,人才众多,虽然在具体的做法上,如对文字的不同看法,对民族发展道路的不同选择,但很多人都是希望家乡好,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能多上好日子,也就是说大家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只是在具体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带着少数民族身份捞利益而对家乡建设冷漠待之的毕竟是少数,如何将最大多数的族人和关心广西发展的兄弟民族热心人士组织起来,为民族发展献计献策,才是最关键的当然也是难度最大最考验智慧的。这就需要一批素质良好全面发展的组织人才和公关人才,作为壮族最大的网站僚人唯一的论坛,应该自觉地担当起这样的重任。好些民间团体如环保组织,扶贫基金会等都作得有声有色,得到各方的热心支持,成效显著。应该好好地借鉴他们的作法和经验。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4-6-2 13:08

僚人汉化果真和多元化不矛盾吗?也许是我们之间对“汉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僚人群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民族,就是由于它具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文化。如果全面放弃以僚语为主要载体的僚人文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僚人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复存在,民族发展又从何谈起? 也许会像你所说的,通过“汉化”能使大多数僚人的个人生活状况会得到改善。但这样已经不具备僚人特征的个体累加,并不能等同于民族的整体进步,只是对本民族的群发性背弃。一个民族的发展不应当仅仅体现在物质进步的方面,还应该包括民族意识复苏、民族自尊心增强和民族文化的繁荣。

借用你的比喻,“主动汉化”和“被动汉化”的区别对僚人民族这只“青蛙”来说,无非是从缓慢加热的温水中直接跳进沸水而已。


作者: Duhhenj    时间: 2004-6-2 15:56

你们在说什么,各路辩论高手!我不懂辩论,我忍不住想说几句,可能也是离题万里,就当路过不小心放了一个屁,希望没有薰到人。

有这么复杂吗?,放屁就放吧,还这么多议论,有些人就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然后长篇大论。狗不就是直接去检骨头吗?兴许是它吃饱了,就想检骨头来玩玩而已,哪里管它(骨头)精华不精华的。累!

以好坏是非对错的心态来分析事物实在不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你只要说服别人停止对你的骚扰就够了,你有必要去说服人家顺从你吗?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4-6-2 16:07
Duhhenj你熏到我了。[em55]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4-6-2 16:10
支持辩论,辩论是一门艺术,能使人进步。
作者: Duhhenj    时间: 2004-6-2 16:17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4-6-2 16:07:28的发言: Duhhenj你熏到我了。[em55]
嘿嘿,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屁的出入!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4-6-2 16:22
以下是引用Duhhenj在2004-6-2 16:17:35的发言: 嘿嘿,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屁的出入!
我不能干涉你放……这个行为的权利,但是我总有抱怨的自由吧,熏到我了嘛。[em55]
作者: Duhhenj    时间: 2004-6-2 16:39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4-6-2 16:22:20的发言: 我不能干涉你放……这个行为的权利,但是我总有抱怨的自由吧,熏到我了嘛。[em55]

你跟我辩论?明知道我不会辩论!我投降!嘿嘿


作者: 威明    时间: 2004-6-2 23:17
你去学壮语壮族文字没人拦你,但起码有59%假壮族会去学吗?他们只冲少数民族政策可以照顾而改民族的,他们会去学吗?没有人去学的文字有存在价值吗?只会浪费老百姓血汗而已,有专家打民族招开发文字捞钱而已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4-6-3 09:06

“我的感觉是家园对政治问题,常常反映过敏,尤其是某些号称学识丰富,阅历宽广的老者,政治方面更是严重不及格,在学术问题上好象思维很清晰,但到了这些问题就犯迷糊了。”

对于这个问题,老翁是这么看的:

1、本论坛并非政治论坛,所以讨论政治问题有背离论坛宗旨之嫌。

2、本论坛开宗明义地讲清了有关管理规则,遵守规则是发帖讨论的起码要求。

3、现代中国的政治理论主要是在引进西方的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发展起来的。要讨论政治问题,除了要对中国革命理论的本源有个清晰的认识外,还要对中国革命的历程、结果、现状以及未来有个准确的把握。不然可能就谈不到点子上,只能发一些于事无补的牢骚而已。

4、English for Today 系列教材中有一篇名为《青年人的四项选择》的范文,这篇文章娓娓动听、耐人寻味地阐述了四种革命的道理,可以作为政治教材的辅助读物加以研读。

5、《不战而胜》应该作为讨论或研究国际政治的参考书目之一。

6、纵观世界历史,人类社会的政治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民主的多元交融型和专制的精神禁锢型。后者常常可以发展到一个极点:灵肉灭绝。中国历代的文字狱就是鲜活的事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3 23:06:06编辑过]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4-6-4 00:28
以下是引用威明在2004-6-2 23:17:37的发言: 你去学壮语壮族文字没人拦你,但起码有59%假壮族会去学吗?他们只冲少数民族政策可以照顾而改民族的,他们会去学吗?没有人去学的文字有存在价值吗?只会浪费老百姓血汗而已,有专家打民族招开发文字捞钱而已
59%的数据是来自一种臆想吧。可惜我们这些来自壮族地区的人,是很了解壮区的事实的,威明网友的数据只能够说明了外界人对壮族地区严重扭曲的谣传。
作者: 宁静致远    时间: 2004-6-4 01:05

在一个独立的僚人国家成立以前,壮族的汉化是不可逆转的。即使这个僚人国家真的成立了,也还是要深刻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时间的早晚而已。但汉化的过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主动汉化不见得就能很快提升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假如1700万人下个月就全部改为汉族,中央也同意了,那么这些改族的人就能和发达地区的汉人具有同样的汉文化修养了吗?其实还是有很多文盲,还有很多人听不懂汉话,而且还是和以前一样穷。既然如此,改不改都一样了,不改还可以享受民族政策。如果说壮话消失了,壮族的民族精神也随着消失,那么满族、回族、土家族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强大的英语文化影响下,美国不也保留了众多的少数民族,不会讲汉语的美籍华人难道就成了美利坚民族?


作者: 左江土著    时间: 2004-6-5 12:28

众多网友在此争来论去,长篇大论已经有50楼之数了。“没事找骂”网友提出的“需要民族文字吗”其实可以作为“需要民族文化吗”来理解,他并提出了壮族应选择汉化(英国化 美国化)是为了加快民族现代化的概念;其中心论就是我们该不该承传壮民族文化?承传壮民族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其实这早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了。本人建议,网友们最好在有关网页上将张声震副主席的《壮学丛书》总序一文用打印机刷出纸张来细读几遍(注:因为篇幅长,在电脑上可能只看一遍,而阅读纸张的效果可能会不同),将会很容易的得到关于“没事找骂”网友提出所谓“重不重要”的答案。现简要的摘录几段:

“纵观全球,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个先进民族的现代化,都必然和它的传统文化相承传、相结合,就如现代化较早、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英格兰、法兰西、日耳曼、大和民族等都是如此。就我国主体先进的汉民族的现代化而言,也是如此。”

因此,“壮族现代化与壮族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壮学研究面临的现实重大课题。”

“开展壮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壮学研究,使人们对壮族及其历史文化有更全面系统的认识,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次,壮学研究可以增进壮族人民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壮族及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而奋斗。由于长期受汉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加上壮族没有统一的文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壮族的文化认同心理比较淡薄,历史上,“汉裔”情绪根深蒂固,近代以来,“壮族已汉化”的观念影响深远,直到今日,仍有人说:“没有特点就是壮族的特点”。因此,我们开展壮学研究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猎奇和“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弘扬壮族文化,使壮民族认识自我,构建壮族的文化自觉,从而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第三,加强壮学研究,对促进壮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推动壮族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四,壮学的终极目标在于继承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接轨,使壮族在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时代里,赶上国内先进民族,最终实现壮族现代化。一句话,壮学将是壮族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之一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5 12:46:37编辑过]

作者: 宁静致远    时间: 2004-6-5 17:16
还是副主席说得好,高屋建瓴。也感谢左江贝侬摘录其中的一段,太长的文章我懒得看,也没有打印机。
作者: 古榕    时间: 2004-6-5 20:52
说到落后,其实也有一定的好处,如果壮族历史以来就很先进的话,那么我们今天也不叫壮族了, 我们赶上了民族平等的时代,所以我们也才有了正式的民族身份,要知道在民国时,壮族还是得不到承认.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说那么多:要不要民族文字的话呢?那不是太无聊了吗?要!这是一定的,只是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文字,和什么样让我们的文字得到普及,这才是我们要讨论和要做的事!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4-6-9 21:19
以下是引用没事找骂在2004-5-31 15:30:03的发言:

光批驳我的思想是没有用的,因为我有很多兄弟,壮族1700万人口,每年考上清华北大和其他高等院校的有多少,这么多年背培养出了多少知识分子(也许他们只能算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能算是壮族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除了以壮学为职业的一部分人和僚人家园的几个人外,大家都不关心民族的发展问题?

你错了,就是因为现在壮文化得不到普及,所以很多人(我看占百分之九十)从小都没有得到相应于对自己民族的认识,才会对自己民族感情那么淡薄,可是当所有的族人能认识到这样下去会让己族灭族的严重性时,大家都会出力为自己民族未来作贡献的。你让上面所说的那些上清华北大类的壮族子孙来这里看看吧,你看他们当中是不是大部份的人都会警觉和参予到这个为自己民族真正的切身利益的护族行动来吧。你把这个网址给他们呀。看我说的对不对。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4-6-9 21:39
以下是引用没事找骂在2004-5-31 19:52:18的发言:

首先说明我取这个名字,是我低估了家园的宽容度,僚人家园的严谨的规则我是早有耳闻并有所了解的,我当然知道不会被骂脏话,但是提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观点可能会引起激烈的反映,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僚人家园貌似理性的外表下面,其实是小团体的狭隘与排外,这在我读老翁的帖子的时候就得出的印象,现在证实了,起特点就是在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大家群起而攻之,

你又错了,不是大家群而攻之,而是你的话在这里根本就是错误的。如果你能理性点的话就应该知道,很多醒觉的族人是不会任自己的民族在这个世界民族之林中消亡的,如果你不能理性的理解的话那你才会说成我们这里的人对你“群而攻之”。并不想骂你,掌握高等汉文化的壮族子孙才会联想到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多么弱小也才会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4-6-9 21:45
以下是引用桂柳僚在2004-6-1 14:25:12的发言:

谈来谈去 我都不知道需不需要了...

这都看不出来吗,肯定的答案就是:非常需要。
作者: Stoneman    时间: 2004-6-12 10:26

Raeuz cih ndei couh mbouj doxceng baenz lai, raeuz boux boux sien daeuj hag Sawcuengh gonq menh caiq daeuj naeuz saw maz cingh. Yungh lai gang lai lo, cih ndei daj lwhnyez hag hwnq, baenzneix caiq gvaz geij daih ne Sawcuengh couh baenz Sawraeuz liux maz. Gaej doxceng daenz lai lo, raeuz boux boux cungj daeuj hag daeuj yungh gonq ma.

(We'd better not to argue so much. Let's first learn the Zhuang script and then make our comment on which script is the best. If we always use the Zhuang script, better from the kids, Sawcuengh will become our official script. Let's not argue to much and let's learn the Zhuang script first.)


作者: 威明    时间: 2004-6-12 12:59

田阳搞哪个布???,不知道有多少右江区城区里的人去过,当时我叫一些朋友去,他们的回答是“谁相信,不要错拜祖先,哪是有罪的”

  不知道这句话有不有道理,现实中跟你们的理想是有很大差距,如果你和一个非壮族的结婚,小孩跟姓,或者选择跟你一个民族,你选 哪样?


作者: XIAOLIN    时间: 2004-6-15 14:10

第一,有神仙施魔法“帮助”壮族在一夜间汉化完成了,那壮族还是壮族吗? 既然连壮族都消失了,那又何来的“族人”及其以后的加速发展? 首先把荔枝的根都砍了,你还幻想它在第二年结出品种更加优良的荔枝。 根之已失,发展无从谈起。(欲使壮族消亡之谈。)

第二,壮族汉化(甚至欧化、美国化),就能提高和加速壮族及壮族的发展。 这是一种十分片面幼稚的思想。 实际上,六、七年代以来,亚、非、拉美国家有许许多多的国家决策者(或决策核心,他们大多在西方国家完成中学和大学教育)信奉的就是一种在文化和制度上迅速或强制西化、欧化的国家政策。 看看普遍的结果怎么样呢? 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方面西化取得了某些进步改观,而文化方面西化带来的后果却是作为一个民族的消亡趋势以及几乎从根本上抽掉了民族发展的原动力!

一个民族要快速发展提高,必须开放,必须借鉴、学习先进民族和先进的东西----但万万不能丢了自己民族根本的东西!!!

汉文、英文再先进、再强势,那也是僚人应该努力掌握的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而工具怎么能代替僚人心中的母语。

第三, 作为一个个体,你可以不管自己民族的发展,你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牛津、哈佛成为博士,然后在欧美日本作非常高级的白领。可以享受你作为个人的荣华和富贵。这一切,没有人指责你、阻挡你。 而一个壮族子孙看到整个壮族发展兴盛起来了所具有和获得的自豪和幸福,相信你也不会有多少感觉。 因为你的心理......已经变化得跟“个人民族”或者跟英国人差不多一样了(尽管周围白种人在骨子里仍然认为某些个体是“博学奴才,一个黄脸的猴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5 14:14:39编辑过]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4-6-15 14:53
以下是引用XIAOLIN在2004-6-15 14:10:44的发言:

一个民族要快速发展提高,必须开放,必须借鉴、学习先进民族和先进的东西----但万万不能丢了自己民族根本的东西!!!

汉文、英文再先进、再强势,那也是僚人应该努力掌握的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而工具怎么能代替僚人心中的母语。

赞同这些话,说得很好


作者: 撞山色    时间: 2004-10-16 21:11
标题: [讨论]要以宽广之胸、理性之心对待“没事找骂”

“没事找骂”贝侬提出“需要民族文字吗?”、“可不可以汉化?”这样的问题,引起群起而攻之。从这可看出壮族的悲哀之一:狭隘、懒惰!当然也包括我。

但我还是依稀感觉到,没事找骂贝侬就象鲁迅,骂着啊,是为了汉人不象啊;就象张明敏,披着洋装却怀着中国心;就象拳手的陪练,打他,是为了拳手更强;就象律师,给罪犯辩护,是为了法律更完善。

需要壮文吗?可以汉化吗?出于民族感情、出于所谓的有点文化,许多人不假思索地反对,甚至说出“需要壮文无须理由”这样地话来。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理由!连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执着的人,勤奋的人,科学态度的人,都能找出它的理由。壮文推广不了,很大程度上在于许多人(包括官方)不了解壮文存在、推广的理由。

壮文只是谋求壮族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手段,这手段必须吗?科学吗?成本大吗?还有其他捷径吗?不能不考虑!只能从民族发展的自然规律、语言文字在其中的作用等方面去考察研究(参见我的其他跟帖),而不能以感情去想当然、以懒惰代替艰苦的研究。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4-10-18 23:09

“没事找骂”兄弟走了,带走了一片云彩,留下了一片空寂!

老翁突然想起这样几个问题:

1、本家园来过不少“异”客,但留下的并不很多,离去的倒是不少,原因在哪里呢?

2、为什么大家都精通汉字却不愿意利用汉字结构来标示壮文,而非用拉丁字母来标示壮文不可?

3、壮族的祖先曾经仿照汉字结构创造方块壮字,是他们不懂得拉丁字母还是有别的考虑?


作者: 越僚    时间: 2004-10-19 09:32

最近在读《布洛陀诗经》选本,这个选本是按壮字--拼音壮文--音标--汉译排版的。内容就不谈了,我主要是在熟悉壮文,有些篇章一些词汇较陌生,有些基本没有什么生词,用法和我的家乡一致得令人吃惊,估计是桂北土语的吧,看来真的应该到广西去走走,实地体验一下了。也留心看了古壮字,用字都很不规范,在不同的篇章,同样的意思使用了不同的字,可能是不同的经师写的吧,可能是看惯了汉字,觉得壮字实在不是一种好的文字,只是汉字的附庸,要辩读这些壮字有个先决条件,就是精通汉字,而且要对汉字的六书有一定的认识,对于汉文水平一般的人就勉为其难了。

老翁久违了,有您参与的时候总是很热闹,您离开了以后贝侬们都很寂寞,僚区建设没有你真是一大损失啊。

我是拼音方案的坚定支持者,但也认为他还不是完美的,以前的激烈争辩也只是因为方块字方案比起拼音来更不成熟,记得老翁曾经提过用现代汉语现有的字引入,再造一部分本民族特有的字,但好象没有详细论述,希望老翁讲得详细些,拼音方案决不是唯一的选择。在文字方面相信大家也很乐意见到一种新的思路,

我一向认为论坛只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网友的交流平台,应该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而不只是某种观点一统天下,正如一群人登山,共同的目标是登上山顶,但到达山顶的路不是唯一的,最快速度到达山顶也不一定是最优选择,慢慢爬,山腰也有别样风景。只要是两个人以上的群体就一定有不同意见,很难说谁就绝对正确,也没有人敢说掌握了绝对真理,相信贝侬们也都是这个意思。

最近论坛里讨论本民族文化的帖子好象少了,真诚希望贝侬们多关注民族文化的建设,那些无谓的争吵意义不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19 10:33:37编辑过]

作者: bbc    时间: 2004-10-28 13:26
懦弱和懒惰的人永远都没有机会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和幸福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