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我记得我》Loengz Cingl Soengl
[打印本页]
作者:
勒丁布壮
时间:
2013-3-29 02:40
标题:
《我记得我》Loengz Cingl Soengl
本帖最后由 勒丁布壮 于 2013-3-29 02:42 编辑
[attach]59979[/attach]
[attach]59978[/attach]
作者:
nasmbinl
时间:
2013-3-29 19:59
nuengx fat gais sawl: 我记得我(后记)
南北盘江红水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我记得,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家园有很多兄弟姐妹,她们的名字叫百越百濮。秦汉以后,他们越来越少,越走越远;在那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凭借着勤劳的双手,筚路蓝缕,用汗水、心血和智慧,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之中的西欧和骆越人,就成了今天的壮族和布依族。
我记得,我们的先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会编织和纺织。那1.5万年前用来作陶器“垫布”的植物纤维织纹,让人类从“未有麻丝,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南北盘江红水河到处发现布依族先民留下的石纺轮、陶纺轮,布依族的小棉花品种还盛开在“两江一河”上, “怜她月上三更后,有火无灯尚纺棉”的纺织习俗还深深保留在布依人家中。布依族多织女,望谟、册享、贞丰、罗甸等县的布依族土布“格子花”和扁担山的蜡染、织锦名扬中外。
我记得,我们的先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会做稻作。从东边的河姆渡到珠江源头,我们的家园到处留下碳化的稻种,他们用劳动创造出来的农作物品种,开创世界耕作农业的萌芽。有了稻种,南北盘江红水河的先民凭借着石锛、石斧、石铲、石磨盘、石杵、石磨棒,他们勇敢地从岩洞走向台地,从采集文明中闯进了一条以驯化动物、开田农耕、火耕水耨的“绿色革命”之路,使人类迈进了农耕社会辉煌的农业时代。骆越人的 “毫” 文化和“纳” 文化在《诗经》时保存有记录,并且覆盖在从中国的西南到东南亚的湄公河的流域里。先民的这一伟大贡献,可“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
我记得,我们的先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会做陶器。陶器的发明,大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告别“未有火化,茹毛饮血” 的野蛮时代,进入“熟食烹饪”的文明时代,在南北盘江红水河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我记得,我们的先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信仰 “摩教” 。摩俗发端于祭祀活动,而南北盘江红水河发掘的祭祀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摩公是布依族摩文化的传承人,他们既是民间的 “知识分子” 也是“社会工作者” 、 “心理医生”, 甚至是 “志愿者” 。
我记得,我们的选民在很很久以前就是一个水滨民族,他们 “习于水牛, 便于用舟” 。至今为止,南盘江上还穿行着古老的独木舟, “舟行山处” 是布依族的一个文化特征,当布依族的女孩岑南琴在皮划艇激流回旋的比赛中拿到世界冠军时,我一点都感不到奇怪,因为皮划艇就是独木舟,冲浪的皮划艇就是布依族独木舟文化。我们应该加深对布依族文化的了解,不要把她当作落后加以排斥,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布依族的文化特征和体质特征发展布依族的竞技体育,布依族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不是不可能;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布依族的资源做民族文化产业,布依族也能够从自然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WTO的游戏场上,解决贫困问题不会太难。
我记得,我们的先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农村习惯法,这个 “法律” 是理想社会的门票。他们通过“议榔制” 、“村规民约” 维系着乡村的 “桃园社会” ,在这里你随处看到当今的布依族社区仍然是 “农田同井 ,守望相助, 庶不忘之古道也” 、“耕云钓月” 、“耕读世家” 、“安耕纺织” 、“出入相友” 的村寨流田园风情。
我记得,我们的选民一一个深谙社会和谐的民族,不是说布依族没有“布衣之恕” , 从清王朝到国民政府,南北盘江红水河的历史几乎就是布依族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史。 “仲家”的渊源不管是别人强加的,还是本民族正谦的说法,布依族以温柔的“仲家意识” 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这种精神实为可贵;如果世界上每个民族都不知道谦让,悠悠都是“伯家” 无人当 “仲家” ,世界不打仗才怪。法国传教士埃藏拙基罗尔(Joseph Esquirol) 和卫利亚(Gustave Williatte)也有同样的感触,他们在《布依法语词典》的前言说: “布依族一一个松散而淳朴、坦率而温弱的民族,一个没有首领和内聚力的民族”。
布依族;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一个劳动协作的民族,一个以哀为美的民族,一个说话借调的民族,一个崇尚色彩暗淡的民族,一个以退为攻的民族,一个喝着 “便当酒” 的民族,一个有粮仓林立于村边的民族,一个规定着 “在进攻对方的时候也要留一条出路给对方” 的下棋规则的民族,一个“绿树村边合” 的民族,一个“优柔寡断、 似水柔情” 的民族……这些是布依族的价值观的表现,折射出布依族是 “一个守弱示弱的民族” , 仿佛符合老子的 “知其雄守其雌”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 的哲学思想。
综上所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南北盘江红水河养育了布依族文化,其显著的特征就是 “柔和谦卑” 、“守雌伏柔” 、“民风淳朴” 和 “虚心宽容” 。 古人云: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是道德的象征,水是智慧的表现。山间淌出的涓涓细流因山而存在。所以,要有册一样坚定的信念和操守才能驾驭水一样的自由无形的知识和聪慧。 水在老子眼中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他说“上善若水。 水善得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最伟大的善就像水一样,滋养哺育万物却不争名利。了解常人好胜争强的雄心,不断检点和反省自己,祛除自己的野马之心,以山谷一样的虚怀和沉静从容安守雌伏之道,才能真正成为有利于别人、有利于天下的溪水。子曰: “礼失而求诸野” ,哲理常常从乡土中汲起力量,我们应该从奔腾不息的南北盘江红水河的史前文化遗产中感到这里孕育有―――“盘江文明” ,从南北盘江红水河的民族多样性中获取不可低估的文化知识――“盘江文化”。
我热爱自己的民族,给自己民族说了这么多好话,但我不会沉溺在民族主义的“毒药”里;不管我对自己民族有多少知识,我始终不敢说“布依族是批一个……的民族。 ”
因为:
我记得,一个民族要成为成熟的民族,除了能够自我成长、保持开放的思想外,还应该更多的哲人来认识自己;我读的书少,特别是历史书,每当遇到问题,多是引用,没有多少个人见解;我不是政治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等专业人士,我的身份是理工科,不善于写,我只是喜欢用文化的视角看待自然遗产保护和农村发展的问题,深深的感触到离开文化,任何现代科技都无法发行传统文化向具有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发展道路前进。当今的发展理念,过分领先现代科技,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于是纷纷倒在“科技至上”的陷阱里,继而找不到科技低效的原因。
我记得我,是在“忍无可忍” 的情况下加入布依族文化研究的 “圈” 。我感到我们挖掘和保护布依族的文化遗产跟不上文化遗产流失的速度,文化工作还满足不到人民和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需求,很多布依族文化遗产的状态、内涵、特征和价值得不到全面的诠释,我为布依族文化在外宣上屡禁不止地发生错位、移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而痛心,我觉得我们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布依族文化的研究专辑为每一个行业服务。对师范院校的学生,应该奉献给他们一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书,让学生有这样的能力,自觉地把乡土文化软化为现代民族教育的资源,开展民族教育工作;对于公务员、干警和社会工作者,应该奉献给他们一本关于布依族政治治理历史文化的书,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南北盘江红水河,提高执政能力水平,展现干部政治文明的风采,建设和谐社会;对文化工作者,应该奉献给他们一本关于布依族历史文化的书,方便他们做文化定位、建立文化品牌、开发创意文化产业;对于工程师、农艺师,应该奉献给他们一本布依族乡土知识的书,让他们自然地把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践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产业开发、城市规划建设等。事实上,南北盘江红水河是一条古老神秘的河流,滇黔桂三江口、册享双江口、六里峡谷三家界、贞紫望镇四县交界区、格凸河、长田打尖羊架河、北盘江峡谷、南盘江河谷、红水河两岸、龙头大山、扁担山等都是布依族文化的“真空区” ,这些文化核心区地广人稀,文化资源期待着保护、挖掘、整理、认识和开发。
我记得,我只是“半瓶水” 。由于时间仓促,能力有限,错误尚多。恳请大写给我提意见,我会一一地记录下来,您的指正会帮助我在未来的大路上走得更好。书写完了,感受更多的只有一种义不容辞的歌舞团和义务,存在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努力修正、不断完善。这本书就当是《南北盘江红水河布依族历史文化研究》的第一本专辑,我将陆续把一个完整的南北盘江红水河展现于外面的世界,把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
我始终记得,我来自草根,唯愿自己持之以恒、脚踏实地、默默工作,回报生我养我的这片神奇土地!
龙青松
2010年12月25日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