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拟拍六集电视片《壮族》,现广泛征集意见 [打印本页]

作者: jhwtys    时间: 2012-8-21 11:00
标题: 拟拍六集电视片《壮族》,现广泛征集意见

我单位策划的六集电视片《壮族》已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原有的构思:反映新时代壮族,展现当代壮族取得的民族进步,以及对国家、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

以往,我们着重于宣传和展现壮族传统的东西,使得世人还以为壮族还生活在与现代社会相隔绝的、封闭的环境,因此,有必要向世人展示当代壮族的风采。

现就《壮族》的内容、结构、风格等,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

 

 

我的邮箱:jhwtys@163.com

 


作者: pcy109    时间: 2012-8-21 11:19

别吞吞吐吐的吧,是啥单位?让人明白了才好有针对性说话。

壮族是个啥样的民族?这应该作为一个需要重点介绍的东东!

目前,壮族给人的印象是:汉化了、没特点了,geb viz guh vunz mbouj gamj guhsing 了。真这样吗?值得挖掘。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2-8-21 12:07
支持,不过应该说明是什么单位拍的吧, **局么?当代壮族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壮语频道与壮文入校一直是两大难题,不知当局可认真关心壮族所关注的难题?
作者: 石灰岩    时间: 2012-8-21 12:47

那好吧,说说我的建议,片子里的情节与主题,应该表达出这几点:

一、壮族人们生活已经不再穷困,并没有“村无壮丁,寨无少年,老弱留守”的状况。裆的伟大政策下,壮族人们从思想领域到经济生活一步步地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并没有出现少壮一代为了谋生活而无何奈何抛弃母语的事情,壮族人们极积主动地融入民族大家庭,逐渐改变以前的不良生活习惯与落后风俗,普遍上学接受普通话教育,抛弃了通用性狭隘的土话;民间的歌坡活动也少了,随而由政府出面筹办

三、外来人群的涌入并没有给壮族人们造成生存压力,资源并没有被掠夺,而是被合理开放,很好地利用了资源。壮族人们热情地欢迎外来同胞,外来同胞真诚地帮助壮族人们发展当地经济,为边疆的发展与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一出出民族大融合的动人故事

做到这些,估计你的片子就会被领导赞扬,被组织授奖。

期待这样的好片子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2-8-21 13:39

“我单位”应该是指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吧?

经查,六集大型纪录片《壮族》确已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增补项目(详见 新出厅字[2012]374号 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 2012年8月1日 关于调整“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的通知 http://www.lawyee.org/Act/Act_Display.asp?RID=818496)

2001年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壮族》光盘曾在首届“中华杯”多媒体作品大赛中获惟一大奖。

[转帖]《壮族》光盘开发项目http://www.rauz.net.cn/bbs/viewthread.php?tid=2285

《壮族》光盘获[中华杯]多媒体作品奖 http://www.rauz.net.cn/bbs/viewthread.php?tid=364

《壮族》光盘独获首届“中华杯”最高奖 广西金海湾创电子出版新纪录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BGJ200110032.htm

大型多媒体电子读物《壮族》出版经过 http://unn.people.com.cn/GB/channel3234/3238/200212/04/231804.html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2-8-21 13:45

有个疑问:楼主所说的“六集电视片《壮族》”跟我在5楼说的“六集大型纪录片《壮族》”是同一个项目吗?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2-8-21 17:21

壮族民族语言文化的失落,乡村自然环境的恶化,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等等是不可能登上“当代壮族的风采”的了。

那么积极一点吧。

民族文化方面:

布洛陀文化的重建,武鸣“三月三”的歌圩,现代壮人对民族语言文化的继承发扬的努力,壮语歌曲的创造和流行,天琴和“尼低呀”山歌登上舞台……

经济建设方面:东巴风、边境公路会战,南昆铁路与高速公路的建设,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建设,平果铝业和平果县的崛起,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崇左的制糖业,百色、来宾城市建设发展,友谊关的边贸……

顺便宣传旅游方面的:

大新德天瀑布,乐业天坑和布柳河,东巴风的“三门海”“长寿之乡”,靖西的绣球,中越边境的风情……


作者: hbd    时间: 2012-8-21 18:12
我觉得,一个能成为经典的作品一定以客观为前提。


作者: 柳州覃起义    时间: 2012-8-21 22:25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执行长    时间: 2012-8-22 14:08

当代壮族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

壮语频道与壮文入校一直是两大难题,不知当局可认真关心壮族所关注的难题?

这是大实话!!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2-8-24 11:17

可以借鉴《勐僚西尼故》

我建议可以从:

一、文化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历史渊源、民族团结局面的形成、壮族在保卫祖国中的贡献等、花山壁画可以放这里,算历史的一部分)

二、歌谣文化(涉及到语言、文字、歌圩传统、风俗习惯、布洛陀史诗等)(刘三姐歌谣、那坡山歌、平果嘹歌、壮族歌圩等,都是和歌谣文化相关的国家级非遗名录)

三、铜鼓文化(涉及到宗教文化及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民间法等等)(壮族铜鼓习俗、壮族蚂拐节等都是和铜鼓文化相关的国家级非遗名录)

四、织绣文化(涉及到婚姻制度、家庭构成、传统技艺等)(壮锦制作技艺、绣球制作技艺等都是国家级名录)

五、戏剧文化(涉及到三大壮剧形式、宗教习俗等)(壮剧也是国家级名录)

六、未来空间(涉及1949年以后壮族的发展,及21世纪的未来走向等)

这些壮族文化的关键字出发,以小见大,从而反映壮族的真实全貌。壮族有好几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刚好和我所列的差不多。可能内容太宠大了,相信编者能以小见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4 11:23:54编辑过]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2-8-24 11:26
建议开个座谈会,请壮学研究专家去参与到这部剧的制作中。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