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转帖]一针一线总关“琴” [打印本页]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2-7-13 21:06
标题: [转帖]一针一线总关“琴”
麻桂红在量布制衣。本报记者罗承品摄
    当龙州县“天琴女子弹唱组合”把天琴艺术搬上舞台,天琴“天籁之音”的独特艺术魅力倾倒全国观众时,天琴弹唱组合的“黑色旋风”服饰也被人们所喜爱。
    麻桂红,一位为天琴女缝制衣裳的制衣人,曾是村里同年代惟一一位懂得缝制黑衣壮服饰的女性,如今,随着这种独具魅力的壮族服饰越来越受到龙州县山歌女性爱好者的追捧,传播民族艺术的她也备受人们关注。
学艺
    今年51岁的麻桂红是龙州县金龙镇花都村人,十几岁就开始学做黑衣壮服饰,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多年的缝制民族服饰的经验。
    说起学做黑衣壮服饰,麻桂红有一段伤感往事——
    麻桂红有七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因家境贫寒,她只上了一年半学就辍学回家务农。不能再上学求知,麻桂红心里觉得空荡荡的,于是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做黑衣壮服饰,让自己有一技之长。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家家户户视布料如珍宝,哪能轻易把布料拿出来给小孩学制衣。
    果不其然,当麻桂红向母亲提出要学做黑衣壮服饰时,被母亲一口回绝。“当时在农村,布料靠自己制染,首先要种棉花,再经过除籽、拔丝、手工纺织、浸染等繁杂的工序,麻烦不说,且历时较长。加上缝制黑衣壮服饰比做一般的服饰要难得多,母亲担心我把布料弄坏,当然不肯轻易让我学。”麻桂红回忆当年时说。
    痴迷于黑衣壮服饰的麻桂红自己偷偷学习。她趁母亲不在家,偷偷地到织布机前摸索或到邻居家观摩织布;有时候,她还拿母亲做的黑衣壮服饰半成品一针一线地琢磨;白天去地里劳作,晚上她就点着煤油灯,拿着偷偷积攒下来的布照着母亲做的衣服裁剪、缝制。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过半载,她兴奋地告诉母亲:“阿妈,我会做衣裳啦!”
    看着小小年纪的麻桂红用略微生硬的手法缝制的一套衣服,母亲心软了,于是拿出自己织的一块壮锦,指点麻桂红按照上面的图案和经纬走向进行编织。“织壮锦是一种高难度的编织手艺,学会了织壮锦,学其他壮族服饰手艺就容易多了。”麻桂红说道。
    在麻桂红17岁那年,一次,她在观摩一个邻居老太太织壮锦,由于老太太将一块花纹编错,使整块壮锦显得不够美观,站在旁边的麻桂红着急地大喊:“阿婆,阿婆,那里错了,不应该这样编。”老太太惊讶之余有些不屑:“你懂?那你来编。”麻桂红毫不客气地坐下,把老太太编织出错的那块花纹拆开后,又一点点地重新编织。很快,麻桂红就把老太太编错的一块花纹修整好了,图案美观大方,老太太赞不绝口。
制衣
    布傣是壮族的一个支系,金龙镇约有65%的人口是布傣族群。他们在重大节日,如每年正月初十侬垌节以及嫁娶等,都要穿戴黑衣壮服饰。
    “我结婚时穿的衣裳就是自己缝制的黑衣壮民族服饰。”麻桂红告诉记者。    1978年10月,是麻桂红的大喜日子。当年9月,麻桂红就开始为自己的嫁衣忙碌,麻桂红用了四天时间,将一套包含头衣、体衣、足衣的黑衣壮新嫁娘服饰做了出来。
    “可是作为嫁衣,全部是黑色,总感觉有点别扭,但又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让嫁衣变得更美丽喜庆。”即将做新娘的麻桂红很不甘心。
    临近结婚日,麻桂红到镇上赶圩。经过一家杂货店,麻桂红看到店里挂着当时鲜有的红色纺线。顿时,麻桂红脑中闪过绣上红色纺线点缀嫁衣的念头。于是,麻桂红买了一匝红色纺线,赶回家按照自己的思路修饰嫁衣。
    结婚当天,麻桂红身上的黑衣壮服装衣领上多了一些精美的红色修饰线,格外引人注目。“这样一来,黑衣壮服饰的颜色就不再过于单调。”
    麻桂红从自己嫁衣的制作中走出了一条缝制黑衣壮服饰的“创新路”。渐渐地,麻桂红又尝试把其他颜色的纺线绣到衣领、袖口、衣襟上,使素净的黑衣壮服饰别有韵味。
    渐渐地,麻桂红的手艺得到大家的认可,附近村庄的人都来请麻桂红制作黑衣壮民族服饰。2005年,麻桂红随丈夫搬到了龙州县城,但金龙镇的一些村民还慕名到龙州县城请她帮做黑衣壮民族服饰。
    采访当天,记者恰好遇上了两位拿着布料请麻桂红缝制黑衣壮服饰的妇女。其中一名叫谭碧群的妇女告诉记者,她是金龙镇人,每年金龙歌圩前,都要去买布料请麻桂红帮忙缝制黑衣壮服饰。“麻姐做的衣服精致,合身,穿在身上特别漂亮。”
盼传承
    2003年,龙州县全面挖掘、整理和提升天琴艺术,组成龙州县“天琴女子弹唱组合”,把天琴艺术搬上舞台。很快,“黑色旋风,天籁之音”的独特魅力征服了观众,一炮走红。
    而天琴女身上的着装,正是朴素大方的黑衣壮服饰。除了天琴的天籁之音,天琴女身上的“黑色旋风”更以其独特风采而引人注目。
    2009年至2010年,龙州县文体局先后到麻桂红家订做25套黑衣壮服饰。龙州天琴艺术团的姑娘们穿着麻桂红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衣服,已到过德国、泰国、越南等国以及北京、香港、上海等地演出。
    在麻桂红家充当作坊的一楼大厅,麻桂红独自忙碌着,缝纫机上放置着一些制作好的头巾、上衣、腰带、长裤,墙上挂着四五张她女儿身着黑衣壮服饰拍摄的照片。
    “现在一些工序使用缝纫机,速度快多了,一天可以做出一套黑衣壮服饰。”麻桂红对记者说:“能为壮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和龙州文化旅游事业做些事,我感到特别高兴。”
    麻桂红希望有人能接过她的班,传承黑衣壮服饰制作工艺。
    为此,2010年,麻桂红曾让自己的妹妹跟着她学做黑衣壮服饰。可是,学习了一年时间,妹妹始终找不到感觉,做出来的服饰要么不好看,要么显示不出穿着者的身段,妹妹失去了信心,打了退堂鼓。
    “目前我还没有找到肯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麻桂红对黑衣壮民族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不无担忧。
2012-07-03 第06版左江日报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2-7-14 20:40
嘿嘿 ,那衣服还是蛮有味道的。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2-8-29 16:47
QUOTE:
以下是引用wenliqan在2012-7-14 20:40:5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嘿嘿 ,那衣服还是蛮有味道的。

壮味十足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