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01月14日16:29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 |
![]() |
![]() |
与藏族孩子在一起 |
![]() |
5800米矿区的九月白雪皑皑 |
内容来源:http://epaper.gxnews.com.cn/ngzb/html/2007-06/13/content_494996.htm
——访“百人会英才奖”获得者壮家妹韦慧晓
南国早报 2007-06-13 ■ 邓志勇
本报记者 邓志勇
6月12日晚,在南宁机场,一位身材高挑、长发飘逸的姑娘登上了飞往深圳的班机。这位姑娘名叫韦慧晓,她从百色来,目的地是西藏拉萨。
颁奖那天她因故缺席
“韦慧晓从西藏回广西了!”5月底的一天,一位尚在援藏的广西朋友致电记者。韦慧晓其人其事,记者早有耳闻:她是百色市人,壮族,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在西藏支教,最近获得美国“百人会英才奖”。
近日,韦慧晓来南宁办事,记者采访了“不同寻常”的韦慧晓。
韦慧晓是那类“走在街上回头率极高”的女性。她告诉记者,做事从不后悔的她,前不久有一件憾事:4月4日,2006年度美国“百人会英才奖”(南方区)的颁奖典礼在上海复旦大学隆重举行(北方区的颁奖在南开大学举行)。本应14人上台领奖,结果只有13人。那位缺席的获奖者,就是韦慧晓。
“没有参加领奖,真的很遗憾。”韦慧晓说,“颁奖方一直以为我在西藏而没通知到我,其实,我当时正好回到了广州。”
这是一个极具含金量的大奖,是对中国高等学府内优秀研究生的高度肯定。韦慧晓与中山大学另一名研究生,同时获得这一大奖。在接受来自各方的祝贺时,韦慧晓已开始从喜悦转入思考:如何才能不负众望。
老布什夸奖她很美
小时候在路边踩中鹅卵石都要捡回家把玩一阵的韦慧晓,研究的是与大自然有关的专业:先是从南京大学地学院大气科学系本科毕业;2004年,她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都市白领工作,考入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进入很多人望而生畏的地质领域;继而她通过考试,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广西一家报纸的总编辑,曾在西藏林芝地区采访过当时正在支教的韦慧晓。谈到对韦慧晓的印象时,这位老总感叹:“她的身上充满着侠气和胆识!”
大一那年,南京大学新校区的学生活动中心即将落成,韦慧晓勇敢地向学校自荐组织落成典礼的礼仪工作。礼仪工作出色完成后,大二那年她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把萌生已久的一个大胆想法变成了现实:组建一支代表学校形象的学生队伍——“南京大学学生礼仪队”。
1998年10月,南京大学授予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名誉博士”学位,要在学校举行一个仪式,其中一个礼仪环节就是给老布什献花。为了这一不到5秒钟的瞬间,学校的外事办和校团委提前10天开始进行英语及各个细节的强化训练。到最后确定谁当献花使者时,学校选择了韦慧晓。
“布什博士,祝贺您!”那天下午,一袭白色连衣短裙的慧晓手捧鲜花,用流畅的英语向笑容可掬的老布什道贺。“你是个很美的姑娘!”老布什接过鲜花,握住了她的手。
她把爱心送到雪域高原
“在高中时,我们同学就知道韦慧晓特别敢想敢做。”韦慧晓在南宁的一位同学这样评价她。
上西藏当教师是韦慧晓人生中弹奏的一个别样音符。2005年8月,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韦慧晓参加了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赴西藏林芝县中学当了一年英语老师。
林芝虽有“西藏的江南”之称,但条件还是相当艰苦的。从拉萨到林芝有400多公里,在沿途有人烟的地方停驻,便会有成群的学龄儿童挤到你身边,得到一颗糖或一块巧克力,这些辍学的孩子就会开心地久久不愿离去。
有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很远,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还要走两个多小时泥泞山路,韦慧晓毫不犹豫地将这一家排入了家访日程。据了解,在这以前,学校的老师还从来没有对学生进行过家访。
在韦慧晓的推动下,林芝县中学的各级领导都参加到家访队伍中,并高度认可了这种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的方式。时至今日,她仍不断地为家访过的这些品学兼优但家庭贫困的学生牵线,寻找一对一的资助人,从物质、精神上持续地支持这些藏族学生,直到他们大学毕业。
西藏的教育需几代人努力
谈起藏族孩子,韦慧晓认为他们活泼可爱,也很聪明,但很多孩子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她叹息:“其实,不仅仅是这些孩子,甚至是他们的父母,都还没有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为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韦慧晓发动了“给雪域高原的孩子送书香”的筹款活动,通过北京的朋友帮助,筹到两万多元义款。韦慧晓没有将这笔款直接给学校,而是全部换成图书,送到了林芝县中学,及全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墨脱县的小学。
“这里的失学孩子都很贫困,但我们不能让他们因为贫困而失学。”韦慧晓说,“一到收冬虫夏草的季节,很多孩子就随家长上山挖虫草去了。孩子大一点,家长就盘算着让他们干活,不愿让孩子多念书。所以,孩子失学不是给一点钱就能解决问题的。”
说到西藏的教育,韦慧晓颇有感触:“西藏的教育基础还相当薄弱,要提高整体教育水平,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所以我们不能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
她立志为广西人争光
韦慧晓的老父亲韦国梓曾是一名游击队员,她这次专门从西藏回家乡,一是为照顾病重的父亲,二是为完成父亲的一个夙愿,在广西境内寻访父亲还健在的老战友。
风风火火地走在街头,啃着两片面包,韦慧晓看起来还像个意气风发的在校大学生。
“从15岁起,我参加过不少选美比赛。”韦慧晓毫不掩饰自己张扬的个性和对美的追求。2004年和2005年五六月,她参加环球洲际小姐大赛,获2004年中国特区赛区十佳。2004年五六月,她还入围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英雄古道”特辑选拔,飞赴新疆集训营受训。
“我参加过无数次各种社会活动和比赛,有过成功,有过失败。但我只后悔没做过什么事,从不后悔自己做过什么事!”就是这种洒脱和执着,一直伴随着韦慧晓去尝试和探索,也将伴随她的一生。
“你是一名壮族女孩,有没有想过学成之后回家乡作贡献?”面对记者的问题,韦慧晓眼中流溢着自信的光采:“虽然还没有考虑毕业后的工作地点,但不管我身在何方,都希望广西为我而骄傲,都会为广西争光!”
相关链接:17年前,不同领域的百余名杰出美籍华人创办了“百人会”。2005年,“百人会英才奖”首次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12所重点名校中设立,后又增加到14所,用于奖励具有杰出领导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拥有出众学术知识的优秀研究生,以支持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精英。这一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每校2人。
她能“愿广西为我而骄傲”,就不能“愿壮族为我而骄傲”?
没忘本的僚人各界精英,都可成为咱们民族的骄傲。汉阵营争取他们,僚阵营不能放弃他们。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