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自治区党代会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战略部署
自治区民委召开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规划起草座谈会
本报讯 (记者 覃雅妮)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作出的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战略部署,加快制定《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会上,卢献匾首先代表自治区民委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广西在今后5至10年要建成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是一个战略任务,也是一个战略部署。2012年,自治区民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主要任务是提出建议、起草规划、协调推进、监督落实。牵头起草《规划》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交给自治区民委的一项重要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规划。
卢献匾就《规划》起草工作的内容、形式、步骤、方式及参考文献材料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明确了规划起草工作任务分工和进度要求。他要求,用委托课题的方式起草《规划》,用社会化的方法,依靠社会力量,聘请3个课题组,分别由国家民委民研室、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社会科学院承担,分头开展工作,平行起草《规划》,然后综合提炼,确保《规划》体现“中央精神、全国经验、广西特色”,并符合我区实际。他强调,《规划》内容要体现虚实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原则与项目结合、基本方向与阶段性目标结合的基本原则。他希望,参与起草规划的单位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法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民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部署的实施意见》精神,严格把握时间进度,高质量的完成任务,起草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推进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区民族事业新发展。
会上,各课题组代表纷纷表示,一定会按照卢献匾主任的要求,全力以赴配合自治区民委,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规划》的起草工作。
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民语委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以及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民族报社、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广西壮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原载《广西民族报》2012年2月10日头版头条)
勾看到这样一句:
是一个战略任务
勾看到这样一句:
是一个战略任务
关于在南宁市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壮文交流学习中心”(暂定)的建议
由于历史的原因,壮语各地的方言有不小差别,不够统一,这是当前我们壮族人之间难以用壮语母语进行交流对话的主要障碍。过去,我们搞过一些沙龙、聚会,大家都是有民族情感的人,也很诚切想用母语交流。许多贝侬也是尽量这么去做,事实上大体也能进行得下去,但由于口音和方言的存在,总感觉有些障碍,导致交流不太顺畅。而我们这些人,也都能操很流利的普通话,而且一点问题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在人多的时候、在相对正式的场合中,壮族人之间还是以普通话交流为主了。
壮族标准音(或者说“壮族普通话”)不够普及,这是当前制约我们民族语言发展的核心,是问题的症结点、瓶颈。壮族人之间要进行无障碍的母语交流,说来说去,还得回到“普及标准壮语壮文”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
想要在全区统一地、强制性地普及标准壮语壮文,不太现实,恐怕也没有必要。至少这是一个长远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得了的,需要长久谋划。当前最紧迫、最可行、最实在的是,尽快提供一个供民族语言文化热心者、爱好者学习交流的平台。很多人想学壮语壮文,但苦于平时工作太忙,或者交通出行不方便。
我有个可能不太成熟的建议:希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开设一个壮语壮文培训交流中心(或基地、学校),类似于电大、夜校之类的。现在虽然有武鸣壮校,但离南宁市区还是有些远,一般人想学壮语并不方便。如果在南宁有这么一个平台,其好处有二:一是提供了便利条件,方便身居首府的年青人学习母语。二是弥补首府南宁作为“壮都”而民族语言稀少的尴尬局面,体现民族和谐,有利于展现我们壮乡特色和首府的民族语言文化多样性,为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语壮文交流学习中心”(或基地、学校),在当前自治区大力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时代背景和良好形势下,可以申请专项经费设立。这个中心(基地或学校),相当于自治区民委、民语委下辖一个副处级的事业性文化单位。相关人员不必另外找,只需从各单位抽调懂壮语壮文的专家学者,不占编制。刚开始,一切都是业余的,随意性较大,等将来影响大了、学员多了、教职员和研究人员多了,机制再逐步规划化、定型化。
在首府南宁开办这样一个壮语壮文基地(学校),真的是有必要。希望众贝侬商讨,也希望民委、民语委能够重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