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http://epaper.gxnews.com.cn/ddshb/html/2012-10/25/content_2098183.htm
嘹歌也可以用英文唱
当代生活报 2012-10-25
■生活报记者 何珊 文/图
本报百色讯 10月24日,由百色学院、平果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百色学院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中心成立暨“壮族嘹歌英译学术研讨会”在广西百色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民语委、广西文联、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西社科院、广西民族艺术研究院等20余家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与翻译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英文“嘹歌”保持诗性风貌
嘹歌是壮族民歌的一类歌种,主要以口头传承和抄本相结合的方式流传于右江流域的平果、田东,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大化、武鸣等地,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先后收集整理出版了《壮族民歌文化丛书》、《平果壮族嘹歌》等书籍。
2011年12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英文版《平果壮族嘹歌(五卷本)》。这套书的出版,开创了壮族民歌的英译先河,填补了广西传统民歌的英译空白。
据《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主编周艳鲜介绍,本书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罗汉田教授的《平果壮族嘹歌》为蓝本,基于现代壮文拼音进行母语英译,包括《三月歌》、《日歌》、《路歌》、《房歌》和《贼歌》五部民间长诗,共计24000多行,其用壮文转写和汉译也采用了嘹歌五言四句的形式,“不仅较好地表达了原意,还保持了原诗的音节结构,较好地保持了原文的诗性风貌”。
英文版作品搭起对外交流金桥
2012年7月,《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版由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两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出版,搭建了一座壮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的桥梁,为进一步提高壮族文化提高影响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从研讨会上了解到,这些年广西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壮学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成就,但主要局限在狭小的学术圈内,影响不大,而被翻译成外文向外宣传和推介的更是几乎没有,研究壮族历史和语言文化的外国学者,还不如研究瑶族、苗族的外国学者多,“我们对本民族历史的语言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做得还不够好,单就壮语研究而言,最近10年来,中央民大和广西民大招收的壮语文专业硕士、博士生中,有将近一半是非壮族考生报考和被录取,有时汉族考生较壮族考生明显更多”。
英文版《平果壮族嘹歌》、壮汉英对照版《布洛陀史诗》的顺利出版,使壮族经典诗歌所承载的壮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气质有机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学习,“这是壮族诗歌的福分,也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这个民族的幸事,”从事壮语文基础研究和壮汉翻译工作20年的黄泉熙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壮族的语言文化,对壮族民歌和民间文学的民族性、文学性、艺术性没有做过什么研究,对嘹歌的了解也相当有限,这一次翻译工作让他受益良多。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罗汉田教授在研讨会上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