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方案:
1) 如果按照传统汉语声韵学的角度来说,这里的符号:—(不用标)、/ 、\ 相当于汉语的: 平、上、去声(每个符号各包括阴、阳两调)。
2) 如果从与泰文的对应角度来说,符号/ 相当泰文的 ้ 调号 ;符号\ 相当泰文的 ่ 调号;用法是一样的。
3) 如果从语壮文的对应角度来说,高、低辅音不标调分别= 壮文的第一、第二调(z);高、低辅音加 / 调分别= 壮文的第三( j )、四调( x );高、低辅音加\ 调分别= 壮文的五( q )、六( h )调。前面已经写清楚了。
此方案的“上标声调法”,我是第一个实践者。相比其他文字或拼音(例如越南文),输入的麻烦度为1/10甚至更小。本套拼音字符,只要英文可以显示的地方它就可以显示,在网络上是畅通无阻的。(不仅如此,跟英文一样,其字体也很丰富)
相关输入法简介:
键盘同英文键盘,数字键1代表/调,数字键2代表\调。打完元音后,按1或2即可标调(或不标)。例如
sorn(教),键盘输入s-o-r-n 即可;kérn(上),键盘输入 k-e-1-r-n 即可;dhà(河),键盘输入d-h -a-2 即可。。。
据统计,总体上字节数相对壮文有所减少,因此输入速度要比壮文快。因此在电脑上输入速度也是很快的,在手机上(例如诺基亚)也可以输入和显示。
例如:
luq corq gin káu zaq lum tòu
下 桌 吃 饭 还 忘 筷子
英汉语是不标声调的,壮拼音文应该想办法不用标声调.
咱们是拼音文字,而且还有5个或6个声调甚至更多,因此需要有声调符号。首先,壮语的第一、第二调的词汇,在壮语中出现频率最高,前面已经实现不用标调了。但还剩下4个调需要标调,根据前面1、2、3楼的规则,只需/和\两个符号就个可以对这4个调进行区分,这是目前最简单的标调形式。
fu1 fu2, fu3, fu4, fu5, fu6
夫 (husband), 苦 (bitter), 富 (rich), 扶 (to lean), 妇 (woman), 父 (father)
fu 1 fuj 3 fuq 5 fuz 2 fux 4 fuh 6
这就是粤语调类与壮语调类的对应关系;
Rau cèw ghern gaáq lùq (lò gaáq nuq) yhù dhì wuéq naam, maw gaáq và tin dáq lò và dà sín gau càm dhíq rú...
在前面举例的调值对照表中,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扶绥处在邕南土语的的范畴,南五处在左江土语的范畴,那坡处在德靖土语的范畴,砚山、广南处在砚广土语的范畴,也就是说:这几个地方跨越了壮语南部方言的几个土语区:邕南、左江、德靖、砚广土语,而调值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说明:南部方言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你推荐的这个方法很好,输入速度提高了。南五拼音已经简化为仅用两个声调符号:“一上一去(即/ 和 \),平声不标”。
个人认为,上声用倒"^"(高辅时是J调,低辅时是X调),
平声不标(若辅音是高的,而想表示低平的调值,上面加"-",而辅音是低的,而要表示高平调,侧也加"-".中辅音的平声通通不表示.)
去声跟你的一样(高辅时是Q调,低辅时是H调).
问题是要规划好高低辅音的对应组,傣文就是这样处理的.
个人认为,上声用倒"^"(高辅时是J调,低辅时是X调),
平声不标(若辅音是高的,而想表示低平的调值,上面加"-",而辅音是低的,而要表示高平调,侧也加"-".中辅音的平声通通不表示.)
去声跟你的一样(高辅时是Q调,低辅时是H调).
问题是要规划好高低辅音的对应组,傣文就是这样处理的.
南五拼音的来由是这样的:原来用4到5个声调符号上标,但有些调符往往不能正常显示,而且写法较麻烦。泰文的启发,想到要用辅音分级的写法。在泰文写法与拉丁拼音写法之间,炮制出了南五拼音。
用泰文拼写壮语,一个难点就是中辅音的问题,因为对于泰语的中辅音,壮语有可能六调都要拼读,显然声调符号不够了(南五由于也是五调,中辅音最多也拼读五调,不存在这个问题,只需调用那两个不常用的调号)。因此说明,中辅音的存在对泰语有意义,但对于壮语没有用处。因此壮语的辅音已经没必要再分出中辅音来,只需高、低辅音即可。
1)高辅音就是经常以1、3、5调出现,出现频率较高的那些词的声母(或称辅音),就把他们列为高辅音的级别;
2)低辅音就是经常以2、4、6调出现,出现频率教高的那些词的声母(或称辅音),就把他们列为低辅音的级别;
之所以这样,就是要尽可能的少标调而又能起到区分词义的作用。这样,1~2调就不用标调了,3~4调均只需加一个/即可;5~6调均只需加一个\ 即可。用 — / \ 的调号,是因为这几个调号能显示的范围较广,也更容易输入,视觉上对应“平上去”的概念,也分别对应泰文- ? ? 的调符,均可以看出对应关系。
话说我一直对声母分高低组不太感冒,因为在学泰文时,就被它的这种标调方式搅晕了。
我的声调符号还是和基本的五度标调法的连线走势相一致的。
调符 | — | / | ∨ | ‥ | ∧ | \ |
调值 | 33 | 24 | 31 | 11 | 35/55 | 53 |
顺数第四个调符(‥)在拼写时不标注,比如kë写成ke。---这是因为在我这边,这调的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如niz这,mengz你,laez哪,何。
∨音近汉第三调,我们这边的官话,就是只降不升。
∧则是最高昂的音,像山峰一样。
话说我一直对声母分高低组不太感冒,因为在学泰文时,就被它的这种标调方式搅晕了。
我的声调符号还是和基本的五度标调法的连线走势相一致的。
调符 | — | / | ∨ | ‥ | ∧ | \ |
调值 | 33 | 24 | 31 | 11 | 35/55 | 53 |
顺数第四个调符(‥)在拼写时不标注,比如k胄闯蒶e。---这是因为在我这边,这调的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如niz这,mengz你,laez哪,何。
∨音近汉第三调,我们这边的官话,就是只降不升。
∧则是最高昂的音,像山峰一样。
看调值也大概知道怎么读了,不知1~6调你是如何排序呢?我是按“教你上马过河”排的。我发现泰文虽然不这么排,但是如果按“教你上马过河”去看泰文,也是按“不标、标调、标调”的方式。我这边“教你上马过河”调值大致是24 55 33 33 12 31,口音有点接近文山壮语新闻的口音。
但也容易看出差别。例如:r 我们这边发得更明显,文山口音有点接近 L;这,文山是nei,我们是nay;做,文山是hork,我们是hat;六,文山是chork,我们是rok;是,文山jew,我们是cew;到,文山是taang,我们是terng等等。。。我这边的55调,文山读成33调,偶尔也听见有读成55调的。我这边合并的33调,在文山有两调:22和53。由于我这边没有53调(该调应放在对应壮文 x 调的位置),往往难以区分 j 和 x 调对应的词汇的写法,,,。
就按上表那个顺序排的。其实每个调都有一个符号对应。略写是之后规定的。是基于“好写易学美视观兼千容”原则做出的决定。所以,略调符的是第四个。之前我说的,可以根据自己地方确定省略哪个;因为见到其它五个符号后,就知道省略哪个了。
如果我不略第四个,由于高频常用词的原因,那就满篇文章很多小点点了。
不错,但各地的调值不一样,武鸣人看不懂贵港人写的.
就我方言来说:
调符 | — | / | ∨ | ‥ | ∧ | \ |
调值 | 33 | 24 | 31 | 11 | 35/55 | 53 |
贵港 j 一 x z q h.
如果是你你看得懂我的方言吗?
其实最终,如果真的普及了,到最后这些符号只能对应标准语的调值连线,其它地方的语言也用相同的符号,但要读成其它的调值。像布依话的c调类,我这里要读成标准点的h调值,而h调类又反过来读成c调值。但我还是用原来的符号。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