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客人千里赴邕求壮族刺绣背带 壮族刺绣手艺却面临失传 [打印本页]

作者: 五色糯米饭    时间: 2011-9-14 11:31
标题: 客人千里赴邕求壮族刺绣背带 壮族刺绣手艺却面临失传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0914/newgx4e6fdb49-4128970-2.shtml

http://www.gxnews.com.cn  2011年09月14日 06:38  来源: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  字号:

广西新闻网记者 冯耀华 实习生 彭丽洁

  北京客人千里迢迢南下,为的是到南宁找黄碧瑜买一块纯手工制作的壮族刺绣背带。一个小小的刺绣背包卖出上千元却难有货,精美的壮族手工刺绣作品似乎奇货可居,然而,记者昨日深入采访隆林刺绣女黄碧瑜后发现,从事壮族手工刺绣耗时耗力,生活单调,收入不高,目前,这一行业正逐渐被边缘化。

  精美壮族手工刺绣:一幅背带半年才绣成

  黄碧瑜今年28岁,从事壮族手工刺绣已有几年时间。13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宁市北湖路某小区黄碧瑜的家中,当她打开衣柜,摆出柜子里储藏的手工刺绣作品时,记者不禁大吃一惊。壮族童帽精美华丽,绣着斑斓的蝴蝶和许多珠饰,9个银质小寿翁镶嵌在帽沿栩栩如生;绣花鞋精巧结实,鞋帮绣上了一朵朵艳丽的红花,还有壮族姑娘结婚用的喜帘、背孩子用的背带、女孩背包等等,每一件刺绣作品做工精细,花色鲜艳,色彩搭配自然巧妙,手摸上去,柔软舒适,让记者无不惊叹这位艺人的巧手。

  黄碧瑜介绍,从曾祖母亲手制作的背带,到弟媳使用过的背带,几乎囊括了隆林壮族同胞5个年代的背带文化,这个小小的柜子仿佛是一个壮族背带文化博物馆。

  黄碧瑜告诉记者,壮族手工刺绣是一个需要耗时耗力又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浩大工程。单说织布,就有十几个工序,用自己种的小棉花染成蓝靛布,需要多人从山上到山下摆开晒干,刺绣上的这些花朵虫鱼,每一件都是村里多个老人分头用小剪刀剪出来的,每一个花色用多少针线,都必须心中有数,不能多也不能少。仅做一件背孩子用的背带,耗时起码要半年以上,复杂的甚至需要一两年时间。
刺绣作品身价不菲:小背包也要卖出上千元

  一件作品半年成,有的甚至要花上数年时间,这样的精品工艺品在市场上能找到识货的人来买吗?

  “来买的人不少。”黄碧瑜介绍,过去她在园湖花鸟市场开过一家店专卖壮族手工刺绣,有不少人是慕名来找。一次,一位北京顾客想要购买一件广西的特色工艺品,她专门来到黄碧瑜的店,当即掏钱买下。有一次,台湾一位名模要上台走秀,急需一双漂亮的绣花鞋,打听到黄碧瑜这里有,她的经纪人从台湾寻来,租借绣花鞋回去试穿,结果名模在台上大放异彩。后来,这位模特要求高价买下这双鞋子,但因为是祖上传下来的刺绣作品,黄碧瑜没舍得卖,又把鞋子拿了回来。

  黄碧瑜说,做成的这些刺绣作品根本不愁卖。但因为现在的刺绣活儿全都是她一个人在干,慢工细活,几个月半年才做出一件,因此,虽然价钱比较高,但一年到头来也没能做出几件来。如做一个绣有精美图案的背包,售价起码要1000元以上,一个小小的杯垫,做工精细的都要上百元。

  壮族刺绣手工艺何处去:

  三大原因让传统工艺面临失传

  尽管壮族刺绣手工作品精美绝伦,但记者了解到,纯手工的壮族刺绣手艺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推介,后继乏人,极有可能面临失传的危险。

  首先是原料的缺乏。黄碧瑜给记者展示了一幅她外婆手绣的背带,背带上的“狗牙”图案是用细如牙签的羊皮条来锈成的,绣成后的图案平滑舒适,而现在,这么细的羊皮条已经没有人生产了,改用了塑料绳来代替,做出来的图案舒适度和精美度大打折扣。现在即使是在壮族村寨,也没有几个生产土布的人,这也给传统刺绣带来了原料荒。二是刺绣手艺没有人愿意去学。机器织的布料大批涌进农村,原来会刺绣的村民再也不愿意花几个月时间去做一个小小的背带,年轻人更愿意外出打工挣钱。

  黄碧瑜说,她的堂姐是她的启蒙老师,现在堂姐嫁人后迫于生计变成了批发市场里的菜商,另外一个弟媳妇也是刺绣高手,到工厂做工后再也不沾针线活了。而村里那些还做刺绣活的中老年人,也因为年纪大、眼花手抖等原因,纷纷罢手不干了,“像我这个年纪还在做刺绣的,更没什么人了。” 黄碧瑜笑着说。

  此外,壮族手工刺绣在市场上并没有得到广泛宣传与发扬,养在深闺人不识。一次,一位北京客人在黄碧瑜的店里看上了她的一幅作品,看到一针一线如此精密均匀,顾客怀疑是机器绣出来的,黄碧瑜再三解释,这是纯手工绣出来,怎么说人家就是不相信,“广西还有这等绝活刺绣?”

  黄碧瑜对记者表示,她的妈妈是村里的刺绣高手,如果要拿她和妈妈的手艺相比,自己仅仅学到了妈妈手艺的50%。她担心,在自己之后的下一代,这一门手艺损失会更大。

 采访手记

  总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地坚守

  采访黄碧瑜的时候,她正在丈夫开的二手汽车店里做刺绣活儿。此前,记者想象中做针线刺绣的都是上了年纪的阿姨,而她今年才28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她是如何甘心寂寞宅在家,每天不厌其烦地穿针引线呢?“我从中专毕业后,就喜欢上了这些精美的刺绣图案,我便偷偷地开始跟我的亲戚们学。”偷学的黄碧瑜从此爱上了这门手艺,然而,并没有多少人像她这么痴迷,村里有老人骂她,做这些又辛苦,又没得什么钱。

  黄碧瑜告诉记者一个故事,几年前,云南有人到隆林大量收购土布,一扎只收3元,当时不少村民像卖芭蕉叶一样一捆捆地卖了出去。而现在,做土布的人没有了,土布也没处买了,“云南的民族手工艺为什么发展这么好?就是因为人家的保护意识比我们强,会保护和发展,如果我再不坚持,这门手艺早晚要失传。”她对记者表示,她一定会默默地坚持下去。

  记者采访后深有感触,如果不是凭着对这个传统手艺的热爱,谁能想像,要花几个月才做出一件作品时,她靠什么来生活?我们的生活中正是有了这些默默坚守的人,这些传统的民族艺术瑰宝才有可能发扬光大。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1-9-14 12:35
守望家园![em60]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9-14 12:43
呵终于看到关于碧瑜的报道了。大家之前相信也看过咱们网上介绍她的绣品了,确实是难得的自身文化的守望者。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9-14 12:47

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45_43351_1.html

ID“那壮刺绣”就是黄碧瑜本人哦。


作者: lzs158    时间: 2011-9-14 16:48
支持!
作者: 石灰岩    时间: 2011-9-15 11:52
哦,我们那都没人做这个了,早失传了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1-10-3 16:27
我们的生活中正是有了这些默默坚守的人,这些传统的民族艺术瑰宝才有可能发扬光大。我向这些贝侬致敬。
作者: 红水河畔    时间: 2011-10-11 14:51

我老爸都把我奶奶的老织布机当柴火烧了。


作者: 那壮刺绣    时间: 2011-10-22 09:46
标题: 纯手工绣花袋子

好久没上网了,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做一些袋子,赶做了两个月,这两天就可以做好,到时可以发到网上给大家看,到大家可要支持和提意见。谢谢大家,过两天会发布相片。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10-22 15:06
最近文化界隆林人挺红火的,可能和新修了高速有关呀,呵宝贝都出山亮相来了。
作者: 那壮刺绣    时间: 2011-10-23 13:45

最近有什么活动吗


作者: mnblkj123    时间: 2011-10-24 19:54
壮族的文化和艺术,有待宣传和推广。壮族的文化和艺术,是一座富矿,有待人们去开采。
作者: 靖西壮壮    时间: 2011-10-27 11:33
手工刺绣这一文化为何在壮族地区面临失传呢,首先手工刺绣的产量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般是低于投入的大量精力,人们可能愿意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做这个。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大多数的年轻人喜欢出去看看。好的手工刺绣是要好的刺绣的人可能有的,这就需要大量的熟练的人员。同时,壮族的手工刺绣面向的市场对象是哪些群体,手工刺绣宣传的重点是哪些,有别于其他刺绣的特点。
作者: 那壮刺绣    时间: 2011-10-30 17:07
标题: 壮族绣片

做成这么一个绣片花两个月时间。所以卖得低了不值,卖得高了又没有接受,想要更好的保护这些文化只能多宣传,多搞一些活动。让大家觉得还有做下去的希望。


作者: 那壮刺绣    时间: 2011-10-30 18:25
标题: 手工刺绣
http://weibo.com/u/2489909002    这是我的微博地址,里面有更多的壮族手工刺绣,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10-31 17:00
可能做一些小小的绣片更好,因为所花时间不多,价格会下来,更多人可以收藏。
作者: 那壮刺绣    时间: 2011-11-1 13:50

是呀!手工太多,价格必定会上去,花的时间也长。也没想过这些东西能帮我赚钱。只是对这些东西的喜欢,所以才一直做。要是一天不绣花觉得整个人全身不对劲,手发痒。


作者: 那壮刺绣    时间: 2011-11-7 09:19
标题: 刚做好的绣花袋
昨晚很晚刚做好了一个袋子,花了两个多月时间。终于完工了,说真的做到后面是真想不做了,时间太长了。不知道做得好不好看。全是手工缝,没有一个地方是用衣车车的,虽然家里放了衣车。这个袋子图案也是很特别,是在土布上挑花的,因为布很细很难挑,布不是成格的,要一面数一面挑,问我妈妈她说我绣的图案是马蜂窝,里面的补色是蜂蛹,寓意多子多孙的意思。不过还好就是完工了。在家帮看看,提点意见。

作者: com60400    时间: 2012-2-17 20:42
精美壮族手工刺绣:一幅背带半年才绣成
作者: 459524222    时间: 2012-2-17 22:53
震惊!竟然用半年时间才完成一件小刺绣,看来传说中为了一个好的刺绣壮锦把“少女熬成婆”的活话还是有根据的哦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