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原创]二次葬 [打印本页]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0 00:41
标题: [原创]二次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9 18:09:05编辑过]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11-8-30 08:07
没离开广西前,我以为全国人民都是二次葬。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8-30 10:13
这埋几年捡的呀,骨头都挺全的,也可能是选的一次葬地方也好。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11-8-30 12:08

我奶奶03年去世,是二次葬,3年捡骨。爷爷大前年去世,是火化的。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1-8-30 13:15

可以拍照吗?

好像有的人家很忌讳拍照啊。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8-30 19:13
QUOTE: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11-8-30 13:15:24的发言:

可以拍照吗?

好像有的人家很忌讳拍照啊。

拍照应该没关系呀,旧俗里还有舅舅家的人来鉴定,看这个骨头有什么问题没有,通过骨头判定女性死者是不是死得明白。要是骨头黑什么的可能会问责夫家的人。


作者: 贝侬班    时间: 2011-8-30 19:17

我们这边已好久没看见这风俗了。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0 21:13
以下是引用毛毛虫在2011-8-30 8:07:09的发言:没离开广西前,我以为全国人民都是二次葬。
小时候就怕长大了得加入"八大金刚"还没想到全国人民是什么葬法……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0 21:18
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11-8-30 10:13:14的发言:这埋几年捡的呀,骨头都挺全的,也可能是选的一次葬地方也好。
三年捡骨一般是如此,文雅一点的说法好像是:拾金(百度壮族)。这次是把他们都挖出来一起合葬。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0 21:24
以下是引用粤西土著在2011-8-30 12:08:00的发言:我奶奶03年去世,是二次葬,3年捡骨。爷爷大前年去世,是火化的。
一个土葬一个火葬,到了阴间土葬的那个肯定不会和火葬那个在一起了,因为他(她)已烧焦,嫌焦臭味嘛……这是我们那里的笑话,调侃一下……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0 21:29
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11-8-30 13:15:24的发言:可以拍照吗?好像有的人家很忌讳拍照啊。
自己家的,不怕。若是拍人家的,得看情况,一般是偷拍,我就是用这种不什么见得人的手段拍了邻居的大伯,效果还行,因太多人物露面,不宜上传,锁在QQ空间里了。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0 21:37
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11-8-30 19:13:21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度莫在2011-8-30 13:15:24的发言:可以拍照吗?好像有的人家很忌讳拍照啊。拍照应该没关系呀,旧俗里还有舅舅家的人来鉴定,看这个骨头有什么问题没有,通过骨头判定女性死者是不是死得明白。要是骨头黑什么的可能会问责夫家的人。
听香草贝侬一说,差点出冷汗,我奶奶的骨头就是比较黑的,一般我们认为是生时劳累过度所至。"死了骨头也不白"这是劝那些忙碌终身而不懂得休息的人的民谚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0 21:44
以下是引用贝侬班在2011-8-30 19:17:50的发言:我们这边已好久没看见这风俗了。
零几年开始在农村实行火葬了,推广得很顺利,现代的人谁都不愿意去翻骨头,确实有点恶心,烧了好,一干二净,况且俺也不担心被参加  八大金刚啦……
作者: 月夜僚人    时间: 2011-8-30 22:34
小时候经历过一次,场面挺壮观的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0 23:22
QUOTE:
以下是引用月夜僚人在2011-8-30 22:34:09的发言:
小时候经历过一次,场面挺壮观的

小时候见过好几次了,没什么感觉。也就十来个人在那里忙吧,另外一部分人则在家做饭什么的......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8-30 23:50

确实是没什么可怕的。

去年大寒,家里给两位外婆捡骨,我也参加到一点点剔骨的过程中,触摸到自己亲人的遗骨,只觉得非常亲切。

大外婆的骨头比较黄,说明她长期体力劳动,身体健康。大外婆是84岁走的。她自己觉得身体不行后,就要我们送她回老家,才一个星期就安心地走了。

小外婆骨头比较脆,黑,可能因为她去世前,在轮椅上待了很多年。不过也是89岁高寿走的。

两位外婆一左一右陪着外公完成了终葬。后来,梦到两位外婆笑着对我说:终于安稳下来了~~我把梦告诉家人,家人也都很高兴,大家总算是放宽心,入土为安呀。

两位外婆都很疼爱我们,可惜作儿孙的却没能好好孝敬老人家,孙欲孝而亲不在,真是难过呀。

愿老人们在娅娃的花园里平安快乐,早些托花下凡。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1 00:01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11-8-30 23:50:52的发言:

确实是没什么可怕的。

去年大寒,家里给两位外婆捡骨,我也参加到一点点剔骨的过程中,触摸到自己亲人的遗骨,只觉得非常亲切。

大外婆的骨头比较黄,说明她长期体力劳动,身体健康。大外婆是84岁走的。她自己觉得身体不行后,就要我们送她回老家,才一个星期就安心地走了。

小外婆骨头比较脆,黑,可能因为她去世前,在轮椅上待了很多年。不过也是89岁高寿走的。

两位外婆一左一右陪着外公完成了终葬。后来,梦到两位外婆笑着对我说:终于安稳下来了~~我把梦告诉家人,家人也都很高兴,大家总算是放宽心,入土为安呀。

两位外婆都很疼爱我们,可惜作儿孙的却没能好好孝敬老人家,孙欲孝而亲不在,真是难过呀。

愿老人们在娅娃的花园里平安快乐,早些托花下凡。

游过贝侬有你十分之一的胆量就好了,她说这些图像很恐怖

[em63]
作者: 使君子    时间: 2011-8-31 00:59
火葬是印度传过来的习俗,不是中原习俗了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8-31 08:29
从二次葬的习俗推出,很有可能壮族人在骨科或者人体知识的了解是比较全面而且很早。
作者: EWEI    时间: 2011-8-31 14:10
QUOTE:
以下是引用毛毛虫在2011-8-30 8:07:09的发言:
没离开广西前,我以为全国人民都是二次葬。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8-31 21:28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11-8-31 8:29:04的发言:
从二次葬的习俗推出,很有可能壮族人在骨科或者人体知识的了解是比较全面而且很早。

只知道,中国第一张“人体解剖图”是壮族起义领袖“被贡献”的。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8-31 21:29
都没有亲身经历过,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8-31 21:36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8-31 21:29:14的发言:
都没有亲身经历过,

可能是 那迷 那里很早就跟上时代了吧,火葬是零几年才开始在我那里实行的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8-31 21:50
QUOTE:
以下是引用干笑在2011-8-31 21:36:48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8-31 21:29:14的发言:
都没有亲身经历过,

可能是 那迷 那里很早就跟上时代了吧,火葬是零几年才开始在我那里实行的

我一直在外,很少有机会参加这类活动,我们那里村上应该仍然是土葬,是否还“二次”,就不太清楚了,,

我老爸的老爸是二次,,,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11-9-1 08:47

八大金刚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 18:47
QUOTE:
以下是引用毛毛虫在2011-9-1 8:47:33的发言:

八大金刚是什么意思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抬棺材的那8个人呀


作者: cc818266    时间: 2011-9-8 09:55
恐怖哟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14 00:05
QUOTE:
以下是引用cc818266在2011-9-8 9:55:56的发言:
恐怖哟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传统下来的


作者: 庾楼月色    时间: 2011-9-14 09:05
二次葬曾经在南方很多地方普遍存在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15 22:53
QUOTE:
以下是引用庾楼月色在2011-9-14 9:05:25的发言:
二次葬曾经在南方很多地方普遍存在

听说广东个别地方也是2次葬


作者: 庾楼月色    时间: 2011-9-16 21:18
有较大金坛的墓葬都可以认为是二次葬区域,我在东莞发现不少。当然,当代和近现代差异很大,东部地区火葬开始盛行,算是被迫的吧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16 23:04
以下是引用庾楼月色在2011-9-16 21:18:29的发言:有较大金坛的墓葬都可以认为是二次葬区域,我在东莞发现不少。当然,当代和近现代差异很大,东部地区火葬开始盛行,算是被迫的吧

说火葬是被迫,可能是思想比较封建的老一辈才这样觉得。现代人,谁想去扒开个死人坟墓清理骨头呀,真的很不卫生。反而觉得火葬才是好的。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9-18 12:12

我也是支持火葬的.

如果哪天我死了,希望能进入火海享受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1-9-19 01:23
死后灵魂需要有所依附。百年不腐、千年不化的骨骼,就是灵魂依附的良好载体。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19 07:56
以下是引用沙南曼森在2011-9-19 1:23:08的发言:死后灵魂需要有所依附。百年不腐、千年不化的骨骼,就是灵魂依附的良好载体。
老沙高见
有人身死他处,不见其尸,其亲或以桃木代葬。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19 08:00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18 12:12:49的发言:我也是支持火葬的.如果哪天我死了,希望能进入火海享受      
火葬很热的,不怕热吗?(说笑的,绝对支持火葬)
作者: 黄中黄    时间: 2011-9-19 11:05
去年大寒,“扶奶奶奶奶坐起来”(捡骨—擦拭——作坐姿入金钱缸),是安详宁静的,终可归于祖位。我们这边,捡骨跟二次葬,有时还不连在一起,除非已经有选好的二次葬的万年吉地,否则就是先就地起圆坟(缸入葬是做长坟),时间一般选在大寒前后。捡骨是大事,众子、子媳、女儿、女婿、孙辈等六亲合家都到场,是日约好早起,带好工具上山,不能刷牙、洗脸等,不能说笑。到墓地后焚香告慰,开棺捡骨,擦拭,从脚趾开始入金钱缸,采用坐姿,最后入头颅,盖上缸盖(注意要做好标记,下葬是头颅要正对墓门的),其他随葬品也同时捡出,分与众人,谓之分财托福。然后,开挖穴位,原地下葬。然后众人返家洗漱,备好祭品,上山扫墓。扫墓回家后,再回家里拜祭祖宗(此时逝者已得归祖宗灵位),然后吃大餐。没捡骨的,平时过年过节祭祖时,因逝者尚未归位,因此都是在正厅门外另设一桌拜祭,待捡骨归位后方不另设。捡骨后,觅得万年吉地,再寻吉日迁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9 12:02:20编辑过]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19 18:14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中黄在2011-9-19 11:05:15的发言:
去年大寒,“扶奶奶奶奶坐起来”(捡骨—擦拭——作坐姿入金钱缸),是安详宁静的,终可归于祖位。我们这边,捡骨跟二次葬,有时还不连在一起,除非已经有选好的二次葬的万年吉地,否则就是先就地起圆坟(缸入葬是做长坟),时间一般选在大寒前后。捡骨是大事,众子、子媳、女儿、女婿、孙辈等六亲合家都到场,是日约好早起,带好工具上山,不能刷牙、洗脸等,不能说笑。到墓地后焚香告慰,开棺捡骨,擦拭,从脚趾开始入金钱缸,采用坐姿,最后入头颅,盖上缸盖(注意要做好标记,下葬是头颅要正对墓门的),其他随葬品也同时捡出,分与众人,谓之分财托福。然后,开挖穴位,原地下葬。然后众人返家洗漱,备好祭品,上山扫墓。扫墓回家后,再回家里拜祭祖宗(此时逝者已得归祖宗灵位),然后吃大餐。没捡骨的,平时过年过节祭祖时,因逝者尚未归位,因此都是在正厅门外另设一桌拜祭,待捡骨归位后方不另设。捡骨后,觅得万年吉地,再寻吉日迁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19 12:02:20编辑过]

一般在清明的前天“拾金”的,呗侬所讲诉的和我那里大致相同。


作者: 庾楼月色    时间: 2011-9-19 19:10

我们一般是清明期间或者小大寒都可以,下巴骨头是不要的,牙齿也要打掉,不然子孙就会犯个"贪"字

我不赞成火葬,或者说有条件的地方坚持固有传统二次葬,没条件的地方火葬。僚人大多分布在广大山区,二次葬对耕地影响几乎为零,不向北方坟头乱占耕地。现在民族特性已经逐渐衰微,一些传统再丢失的话就真的无所谓民族了


作者: 石灰岩    时间: 2011-9-20 01:13
QUOTE:
以下是引用庾楼月色在2011-9-19 19:10:35的发言:

我们一般是清明期间或者小大寒都可以,下巴骨头是不要的,牙齿也要打掉,不然子孙就会犯个"贪"字

我不赞成火葬,或者说有条件的地方坚持固有传统二次葬,没条件的地方火葬。僚人大多分布在广大山区,二次葬对耕地影响几乎为零,不向北方坟头乱占耕地。现在民族特性已经逐渐衰微,一些传统再丢失的话就真的无所谓民族了

非也。

我们那里现在仍然土葬,并且是二次葬。据我走过一些地方得知,重庆湖北一些地方也行二次葬。

行二次葬的头葬,要选好地才能保证尸骨不烂,好地的标准是:1、土层深厚,厚德以载物,太薄的土地会认为令后代贫寒,同时土层厚能渗走水分不积水,积水对尸骨不利。2、向阳,背阳处阴冷对尸骨保存不利。3、缓坡,徒坡会雨水冲刷坟头,平地不利排水。 依这些标准选出来的葬场,一般是宜耕之地,会占用宜耕土地。

一个村的人,头次葬都集中在一个葬场里。一般三年后捡金(不能说捡骨头),各自到自家的坟山,坟山就不要求土层深厚了。


作者: 庾楼月色    时间: 2011-9-20 09:27

我们就直接说 gip goet . 我们的坟场也是整个村公用的,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循环往复地用下去。

我们的坟场就在山脚下,宽度约20米。土层不要多厚,只要能放下棺材就可以。挖到石头再在旁边挖。

捡好骨头放在碳火上烤干,大概是一个小时吧。到了时辰就背上山去。鞍部,悬崖,崖下,山洞里,,,,能放下金坛就可以。

所以我说对耕地影响小到极点。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9-20 12:54

二次葬,是典型的百越习俗,百越人群基因标记为01-M119混合一定的02a-M95.

约出现于七八千年前,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现。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早中期,就盛行二次葬。河南贾湖遗址除此俗外,还发现了人工稻谷遗存。这些都为越人专利。

约五六千年前,西北一带的汉藏人群东进扩张,战败的百越人群一部分向北迁徙,把此俗带入东北一带;另一部分向南迁徙,就是后来的百越(后来退缩到西南一带,留下的汉化)。向台湾及太平洋岛屿迁徙的成为南岛语人群祖先,他们既有此俗。

汉藏人群是没有二次葬风俗的,他们占领黄河流域后,此俗也随之消失。之后他们创造了龙山文化,,,,

今天,凡持此俗者,皆为百越后裔。

比如客家人,广府人,,,,,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和考古学上的发现是完全吻合的。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13:02:53编辑过]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9-20 15:57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0 12:54:52的发言:

二次葬,是典型的百越习俗,百越人群基因标记为01-M119混合一定的02a-M95.

约出现于七八千年前,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现。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早中期,就盛行二次葬。河南贾湖遗址除此俗外,还发现了人工稻谷遗存。这些都为越人专利。

约五六千年前,西北一带的汉藏人群东进扩张,战败的百越人群一部分向北迁徙,把此俗带入东北一带;另一部分向南迁徙,就是后来的百越(后来退缩到西南一带,留下的汉化)。向台湾及太平洋岛屿迁徙的成为南岛语人群祖先,他们既有此俗。

汉藏人群是没有二次葬风俗的,他们占领黄河流域后,此俗也随之消失。之后他们创造了龙山文化,,,,

今天,凡持此俗者,皆为百越后裔。

比如客家人,广府人,,,,,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和考古学上的发现是完全吻合的。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13:02:53编辑过]

应该还有荆蛮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0 18:02
QUOTE:
以下是引用庾楼月色在2011-9-19 19:10:35的发言:

我们一般是清明期间或者小大寒都可以,下巴骨头是不要的,牙齿也要打掉,不然子孙就会犯个"贪"字

我不赞成火葬,或者说有条件的地方坚持固有传统二次葬,没条件的地方火葬。僚人大多分布在广大山区,二次葬对耕地影响几乎为零,不向北方坟头乱占耕地。现在民族特性已经逐渐衰微,一些传统再丢失的话就真的无所谓民族了

牙齿不要,这点相同,但我们还是要下巴骨的。火葬与土葬只是中间个别环节有异,其程序还是没多大改变,立的坟墓还是和土葬的坟墓一样。一般第2次是叫风水先生选址的,他说哪里就哪里。乱占耕地的很少呀,除非在山脚下的那种地,还有在河边。河边葬的都是未婚的死人,等哪天找到TA的“另一半”(冥婚)时,可以挖出来一起搬到别处合葬。;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0 18:13
QUOTE:
以下是引用庾楼月色在2011-9-19 19:10:35的发言:

我们一般是清明期间或者小大寒都可以,下巴骨头是不要的,牙齿也要打掉,不然子孙就会犯个"贪"字

我不赞成火葬,或者说有条件的地方坚持固有传统二次葬,没条件的地方火葬。僚人大多分布在广大山区,二次葬对耕地影响几乎为零,不向北方坟头乱占耕地......

QUOTE:
以下是引用石灰岩在2011-9-20 1:13:1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庾楼月色在2011-9-19 19:10:35的发言:

我们一般是清明期间或者小大寒......

非也。

我们那里现在仍然土葬,并且是二次葬。据我走过一些地方得知,重庆湖北一些地方也行二次葬。

行二次葬的头葬,要选好地才能保证尸骨不烂,好地的标准是:1、土层深厚,厚德以载物,太薄的土地会认为令后代贫寒,同时土层厚能渗走水分不积水,积水对尸骨不利。2、向阳,背阳处阴冷对尸骨保存不利。3、缓坡,徒坡会雨水冲刷坟头,平地不利排水。 依这些标准选出来的葬场,一般是宜耕之地,会占用宜耕土地。

一个村的人,头次葬都集中在一个葬场里。一般三年后捡金(不能说捡骨头),各自到自家的坟山,坟山就不要求土层深厚了。

来张图:初葬的地方在这丘的后右边,前面见到的这几个坟时风水先生说可以才安葬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18:13:42编辑过]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0 18:20
QUOTE:
以下是引用庾楼月色在2011-9-20 9:27:19的发言:

我们就直接说 gip goet . 我们的坟场也是整个村公用的,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循环往复地用下去。

我们的坟场就在山脚下,宽度约20米。土层不要多厚,只要能放下棺材就可以。挖到石头再在旁边挖。

捡好骨头放在碳火上烤干,大概是一个小时吧。到了时辰就背上山去。鞍部,悬崖,崖下,山洞里,,,,能放下金坛就可以。

所以我说对耕地影响小到极点。

鞍部,悬崖,崖下,山洞里,,,,

我那里很少这样做,除非那里风水的确好(声明:我不迷信,风水先生或老人说的)可以永久安葬。

还有一种情况————暂时找不到好地方,姑且寄葬崖下。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0 18:23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0 15:57:53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0 12:54:52的发言:

二次葬,是典型的百越习俗......

http://wenku.baidu.com/view/601522dba58da0116c17493e.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0 13:02:53编辑过]

应该还有荆蛮

谢谢那迷提供知识分享


作者: 黄中黄    时间: 2011-9-21 11:40
寄(放)葬:我们当地一般是二次葬后,发现所选之地不合适,比如说二次葬后几年,开金查看,假如说骨头为黄色干燥的,就是好地,假如说骨头变黑、积水、长草等就要考虑迁葬。但新地又还没有选好,那么就会选择寄葬,就是先把金坛启出。选择山崖、或山坡边干燥的地方,向内挖一个小凹面,足够金坛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进行寄放。每年照常祭扫。有些没有找到好地的,寄放10几年的都有。
作者: 黄中黄    时间: 2011-9-21 11:51
金坛有两个盖子,一个内盖、一个外盖。内盖与坛口一般大小,外盖加宽,一般是内盖的1.5-2倍大,像倒扣的盘子。内盖盖在金坛口后,在加盖外盖,均直接盖上,不封口。挖好穴位后,时辰一到,一般撒上几把芝麻、绿豆还有朱砂等,再放入金坛。撒芝麻、绿豆示为百子千孙、人丁兴旺。
作者: 不夜天    时间: 2011-9-21 16:55
这种风俗我们那还是盛行的
作者: 蝶朵    时间: 2011-9-21 23:23

作者: 蒙罡古玛    时间: 2011-9-21 23:42
二次葬,想看全文。十二字节了没有
作者: 蒙罡古玛    时间: 2011-9-21 23:44
这个小时候见过哦,没带怕的
作者: 义军卡西    时间: 2011-9-23 00:03
请问,广西有哪些地方的壮族采用二次葬,甚至是曲肢蹲葬的?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9-23 16:34
QUOTE:
以下是引用义军卡西在2011-9-23 0:03:58的发言:
请问,广西有哪些地方的壮族采用二次葬,甚至是曲肢蹲葬的?

不光广西,壮族应该是普遍盛行二次葬的,,,至于曲肢蹲葬现在应该很少。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3 20:15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中黄在2011-9-21 11:51:31的发言:
金坛有两个盖子,一个内盖、一个外盖。内盖与坛口一般大小,外盖加宽,一般是内盖的1.5-2倍大,像倒扣的盘子。内盖盖在金坛口后,在加盖外盖,均直接盖上,不封口。挖好穴位后,时辰一到,一般撒上几把芝麻、绿豆还有朱砂等,再放入金坛。撒芝麻、绿豆示为百子千孙、人丁兴旺。

我们外面是水缸,要破底(以放得下金坛为宜),金坛盖以 石灰、水泥、沙搅拌成泥密封死。水缸套住金坛外面,其间以木炭填满,起吸水抗潮作用。即:金坛密封好,又用水缸加多一层保护,再以土堆覆盖成坟。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3 20:18
QUOTE:
以下是引用蒙罡古玛在2011-9-21 23:42:18的发言:
二次葬,想看全文。十二字节了没有

俺学识粗鄙,不会码文字,仅会发图片,基本算是个文盲。还请比侬多多包涵~~~~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3 20:22
QUOTE:
以下是引用那迷在2011-9-23 16:34:57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义军卡西在2011-9-23 0:03:58的发言:
请问,广西有哪些地方的壮族采用二次葬,甚至是曲肢蹲葬的?

不光广西,壮族应该是普遍盛行二次葬的,,,至于曲肢蹲葬现在应该很少。

曲肢蹲葬???我听说某翁身材高大,其腿骨骸不下金坛,无奈之下只能敲断处理了事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9-23 20:25
QUOTE:
以下是引用蝶朵在2011-9-21 23:23:01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听说现在个别国家不火化,准备水化了。为的是更加环保。死后就是一滩水,而非骨灰啦~~~~~


作者: mygray    时间: 2011-9-28 01:04
非要回复啊,哎
作者: mygray    时间: 2011-9-28 01:10

二次葬是这样的啊?这是移栽坟墓吧?

我们这是死人之后请比麽查找吉日,办丧事,送先人出家,抬到山上放几天,用树枝等遮盖棺材,完事。再等到比麽选定的良辰吉日下葬,土埋棺材,堆砌坟墓,放块小石碑。完毕。

我还以为这种是二次葬呢

居然等到尸骨都这样了还要“二次葬”?太恐怖咧...


作者: 武鸣鸣    时间: 2011-10-7 00:08
好像我这也这样做》》》》》》》》》》》》》》》》》》》》》》》》
作者: 干笑    时间: 2011-10-10 19:55
QUOTE:
以下是引用mygray在2011-9-28 1:04:31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非要回复啊,哎

因为图片有点......

担心吓到个别贝侬

请见谅......


作者: gygygy    时间: 2011-10-15 00:53
什么是二次葬!!
作者: gygygy    时间: 2011-10-15 00:53
什么是二次葬!!
作者: 惠水贝依    时间: 2011-10-22 21:10
什么阿斯
作者: zhaotuan1987    时间: 2011-11-8 21:32

我们那边也一样


作者: hyxtylove    时间: 2011-11-10 13:45

以下是引用毛毛虫在2011-8-30 8:07:09的发言:没离开广西前,我以为全国人民都是二次葬。


作者: 靖西壮壮    时间: 2011-11-10 16:08
不回复也可以看[em8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0 16:09:49编辑过]

作者: 锦绣壮乡    时间: 2011-11-24 14:05

我们这边也是二次葬


作者: vc226    时间: 2011-12-4 09:41
看看,还需要回复呀。现在城市里的很难二次葬啦。
作者: 查莫    时间: 2011-12-19 22:36

作者: dongyong1234    时间: 2011-12-20 14:47

一直都不太明白也不太理解,学习下


作者: 覃智超    时间: 2012-8-31 12:20
以上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所以回复
作者: 北纬二十二    时间: 2012-9-1 10:01
我外公就是二次葬,三年拾骨
作者: 李子    时间: 2012-9-1 22:05
回复才给看 看我不回复你给不给
作者: mgw5_05    时间: 2013-2-2 23:46
有相同,也不尽相同。但第一次丧有的是土葬,有的是砌的长方形的白色墓(汉语拼音叫mo hao),好像是死在外面或者早逝的,跟在家/过60的是不一样的。
作者: 楠楠    时间: 2013-2-3 09:36
看一看......
作者: bracwx    时间: 2013-2-3 11:25
mgw5_05 发表于 2013-2-2 23:46
有相同,也不尽相同。但第一次丧有的是土葬,有的是砌的长方形的白色墓(汉语拼音叫mo hao),好像是死在外 ...

非也!你都不知道,还好像。
用砖砌成的墓大体呈长方体,但上方是有似于瓦房的的斜顶,通体呈白色,用石灰浆刷成,整体酷似西方的教堂,壮语称“洋教墓”:moh yangzgyauz。这并不是死于非命的待遇,而是土葬的最高待遇。(这样在以前是显示死者家属的显赫钱财,有钱为死者使用砖头。没钱的活人住的还是泥墙的房子)
有些在墓的“门”又透开一个小洞,以便通入空气,加快尸体的腐烂,三年过后便于“捡骨”(gip goet)。因为有了洞口,有些墓就会成为蜜蜂的巢穴,更因为是坟墓的缘故,蜂巢更显得很安全,因此有些人捡骨的时候会得到数十斤的蜂蜜。有些捡骨之后没有把墓捣毁,便会有神志不清的疯子钻到里边去睡觉。要是到地里劳作,那也是怪吓人的。
因为捡骨过后,用来磊墓的砖头便会废弃,不会再有人使用,但墓大多在地里,这样便会荒废土地,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丧葬方式已经渐渐的被人拒绝,回归到原始的土葬,把棺材埋入土中,然后再进行二次葬。
作者: gxnnlibin    时间: 2013-3-6 20:10
我也参加过两次,一次是外祖母,一次是朋友的奶奶....
作者: kxj    时间: 2013-3-6 20:45
每个民族都用自己特殊丧葬方式,但是,有势力的民族的丧葬方式得到尊重和保护,而没有势力的民族,统统和所谓的主体民族一样活化。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13-3-7 10:25
本帖最后由 南粤孤客 于 2013-3-7 10:35 编辑
bracwx 发表于 2013-2-3 11:25
非也!你都不知道,还好像。
用砖砌成的墓大体呈长方体,但上方是有似于瓦房的的斜顶,通体呈白色,用石 ...

贝侬所知的这个葬俗是哪个地方的?现在还流行吗?您的这个信息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们家乡就遗留有这样的用石块砌的空穴坟。我们布依话称为“莫布冗”(mbosbuxrongz),即冗人的坟,汉族则称为“亻尧人坟”。尽管我们牛场罗氏在清初之前是行“二次葬”的,但没有听说像贝侬所介绍的那样要用砖块来砌一个存放尸体方便进行“二次葬”的大坟。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13-3-7 10:31
这个帖子及其各位贝侬所讨论的,很有文化含量,其中还涉及到了“凿齿”习俗。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13-3-7 10:43
本帖最后由 南粤孤客 于 2013-3-7 10:47 编辑

下面是我收集家乡人文资料的一段文字,可能跟“二次葬”有关:

    大约是在1972年,大寨不少家庭修建石质水缸。此类水缸由五块石板构建,底为最大石块,厚10多厘米,四边凿槽,再将四块厚约4厘米等高的石块镶入槽里,构成方形石箱,接缝处用水泥敷补。传统的水缸是木质的,容易腐烂漏水。一般的石质水缸高70余厘米,长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大的可装10来挑井水。上苑罗朝友(老黄)为了建石质水缸,投便利,把蛮外田坎边的“石板坟”给挖了,取下造坟的大石板来修凿水缸边墙。
    蛮外大田的田坎和播停山梁上原有不少座石板坟。这类石板坟坐向跟垒土坟相反,是顺山而坐,用方形石块砌成长方形的墓室,上盖石板,三面封闭,一头留空,可能是为方便输送尸体或棺木。布依话称为其为moc buhrungz,意即“冗人的坟墓”。牛场罗拥附近的山地旁也有石板坟。朝友拆除的这座蛮外石板坟可能是牛场地区所有石板坟中最大型的,朝宽八九岁时放牛,弓腰就可钻进去,蹲在里面头不及顶,地面平整,不见半截棺木,偶尔见里面散放零星的陶瓷类物件。该坟空口朝向东方。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3-3-7 14:54
“moc buhrungz”似乎应为“moh buxrungz”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13-3-7 17:24
二次葬应该在南方百越民系后裔中广泛存在。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13-3-7 20:29
本帖最后由 南粤孤客 于 2013-3-7 21:03 编辑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3-3-7 14:54
“moc buhrungz”似乎应为“moh buxrungz”


还是老沙细心!你修改得完全正确,前面我写的都是错的。多谢!
作者: 阿依呀    时间: 2013-3-7 23:15
那迷 发表于 2011-8-31 21:28
QUOTE: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11-8-31 8:29:04的发言:从二次葬的习俗推出,很有可能壮族人在骨科或者人体知 ...

这个是从哪里来的信息呢?很感兴趣啊,贝侬有空指教一下。
作者: 邯郸小孩    时间: 2013-3-8 10:52
广西大多是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13-3-8 13:39
我们那里已在推行火葬。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3-3-11 10:14
阿依呀 发表于 2013-3-7 23:15
这个是从哪里来的信息呢?很感兴趣啊,贝侬有空指教一下。

区希范(?~1045年),壮族,广南西路宜州所辖环州思恩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宋代进士,试礼部,

宋景韦占五年(1038年),区希范与其叔区正辞曾效劳于宋廷官军。后来不被朝廷重用,希范前往宫廷,历数自己的“功劳”,“击登闻鼓,求录用”。朝廷责成宜州(州治在今宜山)地方官吏处理此事。知州冯伸已不但不予录用,反将区希范贬到广西北部的全州,由地方官监管,不久,区希范从全州潜逃回乡。

希范回乡后,闻知贵州荔波洞白崖山酋蒙赶聚众造反,便召集族人前往贵州与蒙合作,组织武装暴动,计划夺取广西一方,建立“大唐国”。经过筹划后,便设坛筑台,杀牛祭天,举行仪式,建制称尊,拥戴蒙赶为“大唐国”皇帝,区正辞为“奉天开基建国桂王”,区希范为“神武定国令公桂(州)牧”,区丕绩为“宰相”,区志铨为“都统使”,崖盈为节度使,蒙怀为“百胜将军”,谭护为“突阵将军”,甘彻为“龙路将军”,吴程为“蜂毒将军”,廖陈为“游奕将军”,蒙樗为“雷行将军”,区世庸为“飞天神圣将军”。大小官员共30多人,向北叩拜,以表示受天命讨伐宋朝。

庆历四年(1044年)正月十三日,希范等500将士,树起义旗,一举攻破环州城(今环江县城) ,在环州城组建“武成军”,继则派兵向西北进发,连破带溪寨(今洛阳镇合作村和大安乡一带) 、镇宁州(今水源乡、川山乡、下南乡一带) 及普义寨(今洛阳镇大、小普乐屯) ,各族农民纷纷响应,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1500多人。宋仁宗立即诏转运使、钤辖司发兵围剿。

次年(1045年)正月,杜杞诱降希范不成,便带大批官军涌至环州。蒙赶于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初四率领600多部卒出来与杜杞谈判。

庆历五年(1045年) 正月初七,势力孤单,四面受堵的区希范及部属242人在荔波洞的古绾寨被宋军俘获,十三日,押到环州,不日,送宜州。二十九日全部被杀于宜州城下(今宜山工人文化宫和宜山县防疫站一带)。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3-3-11 10:16
本帖最后由 那迷 于 2013-3-11 10:17 编辑
阿依呀 发表于 2013-3-7 23:15
这个是从哪里来的信息呢?很感兴趣啊,贝侬有空指教一下。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9-06/04/content_242442.htm

“血淋淋”的《区希范五脏图》

南国早报   2009-06-04          ■ 黄振南

今天,人们在医院或学校的教室里见到人体解剖图,不会大惊小怪。而提起宋朝的《区希范五脏图》,则令人毛骨悚然——因为这是一幅血淋淋的图。

  北宋前期,宜州(治今宜州市庆远镇)附近有个抚水州,是被称为“夷”、“蛮”、“獠”的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为了同化这些少数民族,宋廷把抚水州改为“安化州”,把该州所属的抚水县改为“归仁县”、京水县改为“长宁县”。但是,这里并没有因此“安化”、“归仁”、“长宁”。景佑五年(1038年),安化州民众再次起兵造反,进攻宜州。曾任宜州推官(主管司法的官员)的苏绅上书认为,这是“国家姑息之太过”的结果,此前广西安抚都监马玉曾率兵去围剿安化州,杀了不少人,但被桂州(治今桂林市)知州曹克明阻止了,未能杀光灭绝,以致事端再起。为此,苏绅建议朝廷调两广、两湖驻军前往踏平安化州,彻底根除那里的少数民族。

  宋仁宗赵祯采纳了苏绅的意见,派掌管军事的广南西路钤辖兼宜州知州冯伸已,负责解决安化州的问题。宜州所辖环州思恩县(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人区希范(进士出身),和他叔叔区正辞一并应募从军。结果,未经硝烟弥漫的战争,没有血雨风腥的屠杀,安化州恢复了昔日的宁静。本来,这样的结局是与区希范等人的作用分不开的。可在冯伸已看来,区希范只是“言语侏离”,“去禽兽无几”的“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只能作为调和民族矛盾的工具,只配做镇压民族斗争的鹰犬,怎能与占据统治地位的汉人平起平坐?贪功独霸的冯伸已,对区希范的作用只字不提。用当时谏官余靖的话说,这叫“将帅贪功,不录其绩;朝廷吝赏,不与其恩。”区希范义愤填膺,亲自赴京上访,击登闻鼓(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击登闻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状告冯伸已的不公。

  解铃还须系铃人,事情被退回宜州处置。冯伸已是宰相冯拯的儿子,他不像区希范那样凭真才实学考取功名,而是靠父帮忙混进官场。初到广西时,任桂州兵马都监(掌管军事的官员)。后经广西转运使俞献可举荐,两度当上宜州知州。显然,这样的纨绔子弟,不可能容纳进士出身的区希范,更不可能容忍少数民族知识分子进入赵宋王朝的国家机构。于是,冯伸已罗织区希范“妄要赏朝廷”的罪名,除其名籍,贬谪全州(今全州县),严加监管。一时间,物议沸腾,纷纷指摘冯伸己。

  功变成过,进而获罪,有口难辩,天理何在?区希范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设法逃出全州,返回故乡。这时,同样据理力争而不得回报的区正辞,也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叔侄俩于是商讨对策。

  和平解决安化州的经历,使区希范、区正辞更加珍惜和平。但在黑白颠倒、有理说不清的特殊历史关口,和平需要付出代价。

  叔侄俩找来族人,还请来附近的荔波洞、白崖山(均今贵州省荔波县境内)的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商量,其中白崖山的头人蒙赶最具号召力。经过一番谋划,他们决定以占领广西,摧毁赵宋王朝,恢复唐朝相激励,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大唐国”。

  庆历四年正月十三日(1044年2月14日),蒙赶、区希范等率领部众500人,揭竿而起,一举攻下环州(今环江),旗开得胜。

  一番招兵买马之后,蒙军乘首战告捷之风,挥师北上,破带溪寨,下镇宁州及普义寨(均在今河池市金城江镇以北),一路势如破竹,官军望风披靡。沿途少数民族备受鼓舞,纷纷加盟,队伍迅速增至1500人。星火燎原,使得两广骚动,声播湖南,皇帝为之旰食。

  宜州知州冯伸已曾任桂、宜、融、柳、象各州沿边兵马都监,专事镇抚广西少数民族。在化解安化州矛盾过程中,区希范的才能使冯伸已感到黔驴技穷,而区希范起兵后摧枯拉朽之势,冯伸已更扛不住了。宋廷便派入内供奉官王昭明前往宜州,募兵围剿区希范。然而,这位内官也未能给朝廷排忧解难。

  广西的官吏束手无策,京官无可奈何,宋廷想到了湖北转运使田瑜。田瑜是河南人,曾任广西提刑(司法官),对当地情况有所了解。他沿用历代“以夷制夷”之策,招募“土人骁悍敢战者”对付造反者,但还是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多次调兵遣将均无补于事,京西转运、按察使杜杞又被提拔为刑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广西转运按察安抚使,南下扑灭广西的烈火。杜杞和冯伸已一样荫补得官,曾到广西当过横州(今横县)知州,有率兵镇压安化州少数民族的经历。这一回,杜杞使用软硬兼施之法,南下途中即发出劝降信,区希范没有理睬。接着,杜杞释放囚犯前往游说,仍未奏效。诱和不行,他大开杀戒了。

  当时,宜州驻有禁军(国家正规军)2000名,宋廷还调拨1000名澄海军(厢军名号之一,厢军是宋朝驻戍地方的部队)到宜州,以备杜杞调遣。杜杞团团围住,使区希范陷入困境。在节度使崔盈、突阵将军谭护被俘后,区希范退守荔波洞,与官军对峙。尽管官府张榜以“赐袍、带,钱三十万,盐千斤”的赏格捉拿区希范等人,但无人敢去领赏。

  兵不厌诈。狡黠的杜杞在使用武力的同时,继续施行诱降术。这一回,莫辨是非的蒙赶上当受骗了,他带领600多位将士去与杜杞签订盟约。一年来你死我活的战斗,竟在朝夕之间有如此结局,杜杞暗暗发笑。他下令张灯结彩,杀牛宰马,在环州城大设宴席,“招待”蒙赶等人,却在酒中加入毒草曼陀罗,乘对方昏醉之机,活活擒拿屠戮。

  庆历五年正月初七日(1045年1月27日),也就是杜杞在环州诱杀蒙赶等将士之后第三天,区希范等于荔波洞古绾寨被俘。杜杞没有就地处决战俘,而是押到宜州之后才动手杀戮,一同遇害的共有243人。

  杜杞阴险残忍,用两天时间,对区希范等56人开膛破肚,并在宜州推官吴简的监视下,由画工宋景绘成图。这便是流传后世的《区希范五脏图》。血淋淋之状,惨不忍睹。

  杜杞还觉得不解心头之恨,又将区希范的躯体剁成肉酱,拿到各少数民族山寨示众。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杜杞下令将此次镇压活动所斩的1494个首级分送各地示众,首府桂林得到其中的四分之一。示众之后如何处理这些首级?桂林地方官经过讨论,决定在北郊筑京观(为炫耀武功而聚集掩埋敌方尸体,成为大冢),以“应古谊”、“章大戮”。钦州军事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节度推官孔延之写了一篇《瘗宜贼首级记》,刻于桂林镇南峰(今称铁封山),成为今人了解区希范事件不可多得的文献。

  冯伸已的倒行逆施曾引起公愤。区希范起兵之前,曾计划杀掉冯伸已以平民愤,但未能抓到冯伸已而使之成为漏网之鱼。宋朝政府不但不理会民情,反而擢升冯伸已为右武卫大将军、分司西京,理由是他“讨蛮贼有功”。黑白颠倒,可见一斑。

  杜杞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御史梅挚上书,弹劾他杀降“失朝廷大信”,要求治其罪。杜杞被降职后说:“杀降者,臣也,得罪不敢辞。”此后,他常梦见区希范前来索命。一天傍晚,他如厕时竟口鼻流血而倒地,自言“区希范以拳击我”,而后一命呜呼。古往今来,敌对双方不伤害战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更何况他是通过阴谋手段俘获敌手的。杜杞不择手段诱降杀降,而且是惨绝人寰的剖杀,伤天害理,世所不容,人所不齿。清代广西巡抚谢启昆说:“鬼神冥报,固不可知,然杀降固宜及此也。”

  历史上第一个遭到剖腹刳肠酷刑的,倒不是区希范,而是早此1000多年(公元16年)王莽诛杀翟义等人。王莽派人刳剥造反者后曾量其五脏,但没有留下血腥的图录,《区希范五脏图》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最野蛮、最恐怖的人体解剖图。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也曾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而进行过人体解剖,其中并没有夹杂不可告人的腥臭味。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851年上海墨海书馆刻印首部系统介绍西方人体解剖学著作《全体新论》,竟在中国医学界轰动一时。这一轰动效应发生在早就将人剖腹绘图的国度,实在耐人寻味。

作者: 阿依呀    时间: 2013-3-11 13:52
谢谢那迷!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13-3-11 17:40
希望传统的文化和习俗能得到尽可能的保持。
作者: gangjdoj    时间: 2013-3-12 09:10
一次葬,墓形长条形,墓顶插高竹竿挂白纱布标识。3-5年开棺取骨。。准备二次葬,如果二次葬暂时找不到风水宝地,暂时把骨头装入瓷坛中置于山上崖洞等干燥处,叫“缸寄”。。
二次葬,墓形圆形,与汉族相同,不过墓顶还是插高竹竿挂白纱布标识,而汉族直接用一块砖头把白砂布压在墓顶。
作者: 山谷散人    时间: 2013-3-14 01:26
为了看帖,回复!
真是无聊!
作者: Ditto    时间: 2013-3-27 09:16
haha 很常见的事情,见怪不怪了.
作者: huizehao    时间: 2013-4-21 10:20
很想知道僚人的丧葬文化
作者: rosarito    时间: 2013-4-24 12:35
我外婆最近也2次葬了,在高地弄了個風景不錯的地方,弄了時候沒下雨,一弄好就下雨了,雨水剛好黏合了泥土,我媽說這是外婆顯靈
作者: bracwx    时间: 2013-5-14 12:25
终于被我找到了,一般为白色,可以仔细的看远一点儿的那座。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