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原创]一个南国早报记者宣传壮民族文化的历程 [打印本页]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19:08
标题: [原创]一个南国早报记者宣传壮民族文化的历程

写下下面这些话,是因为觉得事实胜于雄辩。

2006年春节临放假前夕,我敬爱的一位壮族同事,你们的贝侬,拿着一个电话号码和写着壮族在线的纸条,走过来对我说,你大年初五有没有空,有空的话去采访一下这个壮族歌会。那年我没有回家过年,我接下了这个采访任务。

没想到,自此我与壮族在线结缘,由此认识了不少壮族专家、学者和精英人士,在宣传弘扬壮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我对壮族加深了了解,深深热爱那些淳朴的乡亲、贝侬,和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艺术,并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挖掘性报道,写了“壮族新歌”系列报道和不少文化专题报道、人物专访。

记得2006年做“壮语新歌”系列报道策划的时候,分管的领导很支持,还提议在条件合适的时候,策划一台壮语新歌歌会。那些日子真是毕生难忘。德保,那坡,田阳,平果……一个个民间歌手、歌队、民族文化艺术工作者,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守望,让我感动;那些动人的歌声,让我沉醉。而因为得到报社领导的支持,我所采写的系列报道,在版面上篇幅都很大,都是半版甚至整版。

为了南宁壮语新歌歌会,我拿着策划方案和报纸,到处找合作商家洽谈。最后还是因为壮语新歌的气候还没形成,没有如愿办成。

壮语新歌系列之后,我还曾采写过田阳敢壮山、忻城土司、平果嘹歌、龙州侬侗等壮族专题文化报道,本部门同事也对田林壮剧、壮族山歌等多次做专题报道,这些报道基本都是整版篇幅推出。

至今,在壮族在线和家园里,还可以搜索到一些当时上传的文稿。

此外,作为副刊编辑,我还编发过潘其旭教授撰写的关于壮族文化的随笔,红棉树、土人香草贝侬和其他一些贝侬的精彩散文我也曾在副刊编发。

举这些例子,只想说明,南国早报对于弘扬、保护传承壮族民族文化的宣传报道,是担当了一份责任的,更谈不上民族歧视。我们不少同事是壮族,侗族,苗族、彝族、回族,不少同事的家庭都是各民族融合。

当年那位让我去采访壮语歌会的壮族贝侬,两年前已经因病去世,他重病住院的时候,我也在家园发过帖,有不少贝侬伸出了援助的手。在家园里,我有幸认识了如覃乃昌、潘其旭、范西姆这样的专家、学者,还有叔扩这样的杰出民间艺人,红棉树站长、凹凸乐队、沙南这样的贝侬。

一直记得第一次采访覃乃昌先生时,他说第一次听到壮语新歌泪流满面的情形,记得范西姆老师拖着病体奔走的身影。

红棉树站长说过,我们都是广西人,不管你是壮族,汉族,在区外,我们就是广西人。

为弘扬宣传壮民族文化,我,一个南国早报记者用真心去践行了一位新闻工作者的道义,以后还会一如既往地为深爱的这片土地,为这片土地上的多元民族文化生态,奉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第一篇关于壮语新歌的报道,刊发于南国早报,壮族在线曾转载。

南国早报:壮语新歌和它的关键人物
作者:蔡立梅    文章来源:南国早报    点击数: 348    更新时间:2007-2-2    d.getSelection?d.getSelection():'');void(vivi=window.open('http://vivi.sina.com.cn/collect/icollect.php?pid=2008&title='+escape(d.title)+'&url='+escape(d.location.href)+'&desc='+escape(t),'vivi','scrollbars=no,width=480,height=480,left=75,top=20,status=no,resizable=yes'));vivi.focus();">
        ★★★【字体:
          

广西发行量最大的《南国早报》今天(06年2月14日)报道了本网站组织的靖西歌会,详细的介绍了各项内容和领军人物:

壮语新歌和它的关键人物

南国早报记者  蔡立梅/文   冯革里/图

    那一台壮族新歌会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可那些陌生的歌调的韵味,依然萦绕在我心头。我再一次登录壮族在线(http://www.rauz.net)网站,进入“僚人.僚语新音乐”页面,播放一首首壮语原创新歌和用壮语翻唱的流行歌,暗夜中心弦再一次被拨动——广西壮学学会会长、广西民族研究所的所长覃乃昌说,他第一次在网上听到这些歌曲的时候,忍不住热泪盈眶并热烈鼓掌——那么熟悉的曲调,那么亲切的乡音,而唱的却是最能宣泄现代人情感的流行歌曲!

    歌声中,一个壮族网站,一个在重庆工作的壮族歌手,一个在广东做日语翻译的壮族新歌创作者,一个研究壮族的日本教授,和那台新歌会的画面,交叉叠映,蒙太奇般一幕幕呈现……

德保县凹凸乐队在壮族新歌会上激情演绎原创壮语摇滚歌曲《德保情歌》

(靖西老摄 摄影)

第一幕:
2006春节(靖西)壮族新歌会

    2月3日晚8时,靖西县人民会堂。
  大红色的幕帘前,五个身着壮族传统民族服饰的中老年男子,即兴清唱了壮族山歌《靖西美》。帷幕拉开,五个歌手回到天保壮剧团乐队席。琴瑟二胡和马骨胡、牛角胡、田螺笛等壮族特有的乐器交相合奏,表演了第二个节目南北壮剧曲牌器乐联奏和唱腔演唱——新歌会用传统山歌和传统壮剧开场,与寻常的歌圩无异。转折点在四个年轻时尚的主持人出现后,他们以壮语为主、汉语为辅的主持和报幕形式,令在座的壮族观众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情,但是歌不再是纯粹的山歌,乐器变成了电声吉他,表演者变成了酷哥靓妹。壮语原创歌曲《壮家娃》一出场就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尖叫,已在网络上传唱的《当代天保》、《蝶恋花》、《木棉舞曲》、《映山红》等壮语原创歌曲,一一献唱;用壮语翻唱的流行歌曲《爱了就爱了》、《遇见》、《灰姑娘》等也在掌声中登场。摇滚、JAZZ、R&B、HIP-HOT、街舞,奇妙地和山歌、僚语融合,引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那些高分贝的尖叫提醒你,满当当的会堂里大部分观众是年轻人。
  德保县凹凸乐队的原创作品《德保情歌》是在德保北路山歌的基础上用摇滚乐的形式倾情演绎的,充分体现了当地民间乐队的创作实力;而靖西县MKT乐队用电子乐队形式和壮语方言全新阐释著名壮族诗人古笛作词的《赶圩归来阿哩哩》,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正走红的壮族网络歌手黎巍,一袭白衣,带着天使翅膀登场,掀起了歌会的最高潮。尽管很多观众已经在网上听过他演唱的首张壮语时尚音乐网络专辑,但当他边唱边走进观众席中时,还是引起了一阵阵骚动。而赵兵、陈智、吕跞遥、刘丽莎、邓宾燕、陆林、徐采乐等大家本不熟悉的壮语时尚歌曲新星也一夜之间纷纷涌现在这个舞台之上,年轻人队伍成为当晚精彩靖西的主角。
  新歌会在漫天飞舞的彩花中谢幕,FANS们纷纷跳上舞台,像追逐港台明星一样争着和自己的偶像合影。这台完全“民间”运作的壮语新歌会,演唱者、乐队分别来自壮族聚居地德保、靖西、宜州、田林等地,都是非专业的“民间人士”,却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


第二幕:
“壮族在线”和红棉树

    当晚,部分歌手和工作人员小聚。南宁市少数民族联谊会的副会长谢寿球告诉记者,这台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新歌会,是由壮族在线网站发起的。昏暗的灯光中,他指着一个穿黑色夹克的小伙子说:“他呀,就是网站的站长红棉树,从头到尾操办,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小脸都熬青了。小伙子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日语、英语、壮话、普通话都说得很好。大学毕业一年后他在广东创办了壮族在线网站,现在注册会员已经有近8000人,其中有不少专家学者。壮语原创歌曲最早出现在这个网站上,他是我们发展壮族文化的希望啊!”记者歌会前听见这个小伙子用日语和日本教授交谈,以为他只是翻译呢!
  返回南宁后,我第一次登录壮族在线。网站的页面上,铜鼓、壮锦、壮家少女,民族特色异常鲜明。栏目有“族情概述”“ 历史脉络”“ 语言文字”“ 文化风俗 ”“ 宗教信仰 ”“ 政经社会 ”“ 地理档案 ” 等,还有博客和“僚人家园”论坛,甚至专门开设了  “僚人.僚语新音乐 ”专区 ,可以随时在线点播壮语歌曲,每首歌都有壮汉文对照,其中不少词作者都是站长红棉树。
  打开红棉树的博客,在站长日记中,我看到红棉树写于4年前网站开张时的一段自白:

  “作为全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僚人(壮族1800万,布依族280万)的网上家园比别的很多少数民族开得都迟,作为一个壮族年轻人,我深感焦急和无奈。责任感使我义不容辞地选择了令自己去做一个领头羊。
  我并不算一个合格的壮族人。一个合格的壮族人至少具备一个条件——善歌。刘三姐的传说一直在描绘着这个民族美丽的诗性人格。以前的壮人自从从娘胎落到竹席上,一直到人生走到尽头,都要与歌打交道。然而,现在很少有年轻人知道自己民歌真正的意义在什么地方,一些壮族青年甚至忽视自己的母语。美妙的壮族语言,是构成丰富的壮族民歌的重要因素,丢掉了自己的语言,也就等于自我丧失了。
  我有义务来尽一个壮族新一代年轻人的责任,去维护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有意思的是,红棉树高中时的班长有一篇小文,如此描述这位同学:
  从高二起他就喜欢在班里找德保老乡,还跟我探讨壮语的发音区别,顺便极力褒扬德保话如何之纯正动听。此君甚至认识那些早已废置不用的方块壮字!天啊,那种上下结构上面一个山下面一个田字就代表一个村庄的稀奇古怪东西,他说起来唾沫能像泛滥的黄河水连绵不绝!
  他对自己是壮族人这个事实很自豪,而且三句话不离壮族,其次是壮语,再其次是那些咿咿呀呀听不懂的山歌(有些的确很婉转动听,可惜比英文歌还难懂)。这样的一个人,一厢情愿的沉浸在他自己的民族情结里。每次接他电话我都必须先把脑子过渡到壮语环境里……
  2月8日凌晨1时许,记者在线上遇见了红棉树。他还在德保编一些东西,估计和音乐有关。他说,自己是一个标准的壮族人,纯朴、正直、寡言少语,线上流行的壮语歌曲,很多是他翻译的,原创的歌曲,大多都由他作词。
  为什么在“一穷二白”的情形下,他连续两年不遗余力坚持操办壮族新歌会;为什么在毫不利己的前提下,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精英会无怨无悔地聚集在他周围?看了他的网站和壮族新歌会,或许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为壮族在线分别作壮语、英语、日语版,是他的又一个目标,尽管现在网站的工作已经耗费了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
  红棉树,德保的壮家后生,真名叫廖汉波,在广东中山工作,却时常思念壮乡田峒和山野处盛开的一株株红木棉……

第三幕:
网络壮语流行歌和思乡僚人

    2004年9月,在壮族民族音乐史上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时间段,从这时开始,一批将流行的汉语歌曲翻唱为壮语的歌曲,陆续出现在壮族在线、靖西在线等网站上,《暗香》、《十年》、《命中注定》、《橄榄树》等壮语流行歌,在壮族网民中广受欢迎,远在重庆的思乡僚人,也位列其中。
思乡僚人,是德保壮族音乐人黎巍的网名。从重庆交通学院毕业后,他就留在了重庆任图书馆的网络管理员。或许是因为壮乡人天生爱唱歌的秉性,或许是僚人的乡情激发了流淌在他血液中的音乐潜质,他不再满足于翻唱线上的壮语流行歌曲,推出了自己的壮语原创歌曲。
  2005年1月8日,重庆交通广播电台《异乡缘》节目播出了黎巍的壮语原创歌曲《壮乡娃》,广获好评,对壮语网络流行歌曲的传播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标志着壮族从此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母语流行音乐和歌手。
  一发不可收拾的黎巍,组建了一个音乐工作室,痴心沉醉于壮语歌曲的创作、制作。2005年末,他推出了《黎巍-音陀螺》专辑。 这张专辑,将许多壮族传统音乐元素与时尚音乐的演绎方式融为一体,“是历史上首张壮语音乐为主的专辑,也是历史上首张壮族时尚音乐专辑,更是历史上首张壮语音乐的个人专辑”,这几个“首张”,注定了这个专辑一旦诞生就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沉重分量。
  2006年1月7日,黎巍应邀走进了重庆交通台《异乡缘》节目的直播间。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专访,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坚信“母语最美”的壮族音乐人,在山城掀起了一股强劲的“壮族新音乐风”,节目主持人公布了黎巍的QQ号码之后,一天之内黎巍的QQ好友就爆满了,他只好将其他网友转到了另外一个备用QQ。而该专辑的网络版,在网上的点击率也居高不下。
  为何把专辑的名称定为“音陀螺”?黎巍答:“有两点原因:一是“音陀螺”为壮语“Eng Tojrauz”(壮家娃)的谐音;二是我把自己比作一边不停地旋转、一边发出音乐的陀螺,并且将不断地旋转下去,不断地做出更好的音乐。”从今年元月份开始,黎巍将他在壮族在线的网名“思乡僚人”正式改为“音陀螺”,表达了他日后投身壮族新音乐事业的决心。

第四幕:民族心理认同感和日本教授

    松本光太郎,日本东京经济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会说一口夹生的普通话,由于曾经在广西民族学院学过一年壮语,他还能听懂一些壮话。
  因为有了松本的赞助和其他一些热心人士的共同集资,并在靖西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促成了靖西的这一台壮族新歌会。歌会结束后,他有些激动地说:“所有的节目都喜欢。”
  松本发表了用中文写的论文《壮民族的自我意识的再生》。他认为,以前的壮民族传统文化,是靠政府、学校推广的,但是现在的推广形式已经变为主动的、自主的,年轻一代利用互联网对传统的民族文化进行了新的传承、包装、推广。“从这台新歌会来看,年轻人用自己喜欢的现代方式,用本民族的语言来表现自己心中的感觉,非常宝贵,壮族民族认同感的复兴是很有希望的。”

第五幕:壮学学者的声音

    这台壮族新歌会,不仅吸引了松本光太郎这样的外国学者,还获得了区内壮学专家的一致好评。我们来听听这些专家、学者的声音:

覃乃昌(广西壮学学会会长、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
  现在的流行新歌会用现代的手段来传播僚歌。不管是自己原创的歌曲,还是翻译成壮语的流行歌曲,都有它特定的价值,将会满足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心理。
壮语新歌首先在高学历的打工族中出现,它说明壮族的民俗文化已经上升到精英阶层,现在已经有广东的唱片商在和宜州的新壮人乐队接洽,准备签约出唱片。希望经过几年的努力,壮族新歌能打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潘其旭(广西壮学会副会长):
  我从小就听壮剧,为家乡创作壮剧。现在根据壮剧曲调改编的新歌,经过演唱者的重新演绎,用现代的音乐元素重新编排,歌词更加简洁,旋律也更加优美,更加生动。过去我们只能在民间听山歌,原生态的只有老年人才会唱,现在能在舞台上听到时尚的壮族新歌,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歌和歌手,层次还比较低,唱法上存在缺陷,能产生影响的作品比较少。

僚人老怪(《中国商人》首席营运官、壮族在线顾问):
  现在比较现实也比较迫切的问题是,支持、推动一两个文化经纪人的产生,来包装他们,带领他们走向市场,这尤为重要。

谢寿球(壮族在线总顾问):
  它是自发性的,毕竟专业训练不足,有待提高。比如,舞台应该增加字幕,加强伴唱、伴舞等。不管如何,经过一年的发展,它已经从一棵幼芽,发展成为一股不可抑制的力量。

      

详见:

http://www.rauz.net.cn/Article/nyinhmoq/yawjciengq/200702/68.html 

http://www.rauz.net.cn/bbs/viewthread.php?tid=17830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19:20

壮乡嘹歌好养心

——平果县“壮乡天籁.2010歌圩音乐节”侧记
南国早报   2010-07-31          ■ 本报记者 蔡立梅 唐辉吉 文/图

  参赛的农民歌手有点拘谨。
  夺得比赛冠军的陆锦邦歌队。左一为队长陆锦邦。
  “你赛你的,我唱我的。”
  观众的热情比天气还热。
  台下歌手交流。

  本报记者 蔡立梅 唐辉吉 文/图

  人如海哎,

  歌满城哎,

  去赶歌圩喜盈盈,

  有情人今夜来相会,

  相会对歌到天明啰

  ……

  有情日子歌里过,

  有歌日子好养心。

  ……

  7月25日晚,天上明月皎皎,刚下过一场雨,平果县马头镇那塘村那塘屯的空气湿润而清新,一户农家的土房子里灯光明亮,一阵阵悠扬的歌声和笑声不断飞出……“那一幕,月光、乡村和歌声融合在一起,感觉非常美好,和我之前对嘹歌的想象很吻合”。数日后,北京歌手杭航离开平果时,再次提起平果的夜歌圩时,依然心神向往。

  平果嘹歌就是有这等魅力,千百年来千回百转,荡漾在这片土地上。如今,一年一度的“壮乡天籁.2010歌圩音乐节”,更是“人如海,歌满城”,持续三天的热闹歌圩和音乐盛会,使城乡百姓和八方宾朋都沉醉在嘹歌之乡。

  

  母娘山歌圩的笑声

  在平果县20多个歌圩中,母娘山歌圩久负盛名。

  “今天平果摆歌台,八方歌手汇聚来,唱得江中鲤鱼跳,唱得鲜花朵朵开。”在母娘山歌圩歌手选拔赛上,一名来自巴马的女歌手拉开了歌喉。7月25日歌圩音乐节刚开幕,搭建在平果县烈士陵园大榕树底下的母娘山歌圩歌台,已经人潮涌动,山歌飞扬。

  赶去母娘山歌圩前,记者以为歌圩是在母娘山举行的,没想到是在县城里的烈士陵园,这里除了山歌台,还有跳健身舞的居民,像个公园。为何要叫母娘山歌圩呢?被问到的老人都笑着摇头,终于有一位中年女歌手说了个大概:原来平果县里有座山,山形酷似女人的乳房,当地人都认为它是神山,是它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平果的儿女,所以把它称为母娘山,并且时常聚集于母娘山唱歌、对歌;另外还有传说,“母娘山”在壮语中意为“姑娘”,母娘山是个美丽的仙女,时常与当地的歌手对歌,由此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青年男女前往,以歌传情……

  遗憾的是,母娘山后来因开山采石被毁,最终只能流传在传说中了,可是这里的人们依然爱唱歌,每年照旧赶歌圩,母娘山歌圩的传统就一直传承下来,尤其是每年农历七夕期间,母娘山歌圩更是热闹非凡。近些年来,母娘山歌圩的歌手选拔赛,不仅给群众带来许多欢乐,还让不少本土歌王脱颖而出。

  7月27日下午,进行到第三天的歌圩到了尾声,可是喜爱山歌的人们依然把歌台挤得满满的。山歌的诙谐、机智、幽默,时常让太阳底下坐着、蹲着、站着的观众哈哈大笑。上台比赛的,也不全是老歌手。当天参赛的第40队歌手,歌没唱完就因时间到而被叫停,他们正想下台却被主持人喊住。主持人采访这四位歌手,“年纪多大,唱歌多少年了?”60多岁的女歌手说自己唱了10多年,上舞台却是第一次,“有点紧张,所以没能唱完”;70多岁的男歌手学唱山歌才一个多月,但每次歌圩他都是忠实听众……朴实的言语和歌手挠头抓耳的羞涩神情,让观众们发出一阵阵善意的笑声。

  

  歌台之下的歌声

  在母娘山歌圩,挤不进人群中听歌你不用急,因为在远离歌台的树荫底下,到处是小歌台——三五成群的歌手,听别人唱觉得不过瘾,对歌对得正起兴呢!

  不过,台下的小歌台不像台上的歌手那般隆重,穿戴统一,两两相对,而是隐藏在休闲的人群当中,有的“对家”还隔得挺远,有的虽然坐在一起中间却隔着几个人。你得循着此起彼伏的歌声,才能判断出这两位大爷是和那边花坛的大妈对唱。

  最有意思的是,小歌台对歌的男女,男歌手手上都有一本小小的手抄本歌书,上面密密麻麻地用方块古壮字抄着一首首嘹歌。对唱前,两个男歌手先看看歌书,交头接耳一会儿才开唱,而女歌手接歌后也要交头接耳一会,然后即兴对唱。

  为什么男歌手有歌书女歌手没有?平果县委宣传部的干部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嘹歌与别的口口相传的山歌不同,它是用歌书传承的,而古时候女子通常都是文盲,不识字,那些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歌书自然只能由男歌手掌握了,女歌手则把歌调背熟,对歌时即兴应答。到了现在,虽然文盲少了,可能看懂古壮字的女歌手也不多,男歌手执歌书的传统就沿袭至今了。

  如今,在平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农敏坚的主持下,洋洋大观的五卷本《平果嘹歌》集萃已经出版,2万多首在民间传抄的数十个不同版本的嘹歌,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而在民间,新的嘹歌又在传抄、流传,适应市场的需求,平果县还出现了打印方块古壮字的文印店,专门为那些想复制手抄本歌书的群众服务。

  

  自由组合摘得冠军

  为期三天的母娘山歌圩歌手选拔赛,不仅吸引了许多平果本土的歌手,还有不少歌手是从武鸣、马山、大化、田东等地赶来的。“报名的有150多队,有些临时退出,实际上参赛的有130多队,每队4名歌手,总共有400多名歌手”。平果县文化馆的助理馆员黄玉邮告诉记者,在农忙时节还有这么多歌队参赛,有点出乎意料之外,这也是母娘山歌圩比赛规模最大的一次,各地歌手对唱的山歌曲调很丰富。

  7月27日下午4时许,比赛结果终于出来了,平果县旧城镇陆锦邦歌队的四位歌手夺得第一名,获得奖金2000元。

  队长陆锦邦介绍,该歌队四位歌手中有一位女歌手是商人,另外三位都是农民。四人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呢?“我们是在一个歌圩上认识的。”陆锦邦笑着说。5年前赶歌圩时,他和搭档遭遇了一对女歌手,双方对歌“棋逢对手”,声线也比较和谐,于是就组合成一支歌队,经常参加各种山歌比赛。“这次来比赛,在电话里约好了碰头时间就直接到歌圩了,没有排练过,没想到能夺冠”。农忙时赶歌圩会不会耽误农活?陆锦邦笑着说:“不会!难得来赛一次,农活回去还能忙。来唱歌,大家都开心。”

  以嘹歌之名,不管是听歌的,还是唱歌的,都能享受到一份源自于生活的真切的快乐;而每一个爱唱嘹歌的普通人,都有可能在歌唱中超越平凡,这或许就是嘹歌歌圩长久不衰的缘故吧。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19:21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0-07/31/content_419202.htm

壮乡嘹歌好养心

——平果县“壮乡天籁.2010歌圩音乐节”侧记


南国早报   2010-07-31          ■ 本报记者 蔡立梅 唐辉吉 文/图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19:25
陇峒节,龙州“布傣”的歌圩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12_36550_6_1.html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19:36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9-08/16/content_275312.htm

武鸣三月三歌圩 千年歌圩歌花开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19:40
类似的专题报道有不少,网上都可以搜索到。感兴趣的贝侬可以搜索一下。家园里也有不少。
作者: 桂西布依    时间: 2011-6-15 20:18

不管你是兄弟还是姐妹,感谢你对壮族的热爱,也感谢你对壮族文化所做的努力。

我在这里代表爱自己民族的的僚人再次感谢你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1:01
QUOTE:
以下是引用桂西布依在2011-6-15 20:18:18的发言:

不管你是兄弟还是姐妹,感谢你对壮族的热爱,也感谢你对壮族文化所做的努力。

我在这里代表爱自己民族的的僚人再次感谢你

不用谢,因为我们都是广西人,都有一份挚爱这个美丽家园的深情。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义不容辞。我愿意和家园的贝侬们一起努力,建设多民族和谐的美丽广西、文化广西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1:18

每次当我行走在广西的大地上,从空中俯瞰这片土地时,我都情不自禁地要感慨:我们拥有多么美丽的山水,多么淳厚的民风,多么优美的民族风情,多么悠久的民族历史……也深深为自己能在广西这个美丽家园生活而感到幸福、幸运。

尽管我不是壮族,可是我去北京大学百年讲堂采访时,穿上了美丽的靖西壮族土布服装,还行走在北京街头。那个时候,我是一个广西人,展示的是广西优美的民族文化,并为此深感自豪。

看到山歌的断层,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我和家园里每一位充满民族责任感的贝侬一样,满怀忧患。我也不止一次地和潘其旭教授等学者、专家探讨过,和红棉树站长、沙南等贝侬交流过。

很多时候,我记着前辈的话,用切实的行动去付出。也许每一篇报道的文字都很微小,但都沉淀着一份热爱。这份热爱永不会改变。只因我记着,我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1:31

相信每一位看过梁汉昌老师那本《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的画册的贝侬,和我一样有同感。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深爱自己的民族,为民族的崛起而奉献?像范西姆、潘其旭、梁汉昌这样的学者,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所以,我在早报上精心编发过梁老师拍摄的壮族民族艺术摄影专题,让其传播更广。

覃乃昌先生也是我十分敬佩尊重的前辈,可是我知道他逝去的消息太晚,没能送上他一程。只能把他的音容笑貌留存在电脑档案里。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铭记前辈的教导,多向贝侬请教,努力做得更好。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6-15 21:32

谢谢蓝莲花,是的一直能感受到你以《南国早报》作为平台,对宣传壮族文化所作的努力。

感谢你,也感谢《南国早报》。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1:42

第一次听到靖西山楂用壮语演唱的《橄榄树》的时候,我和覃乃昌先生一样,泪流满面,尽管我听不懂壮语。

橄榄树也许永远在前方,在我们无法抵达的彼岸,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心中有执着的家园梦想,为梦想同行,不分彼此。这就够了。


作者: szetobill    时间: 2011-6-15 21:43
不承认错误是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6-15 21:50

尽管说这句话好象很象宣传口号,不过我还是想说:广西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携手努力。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1:58

你又怎么知道不承认错误呢?有些真相,永远是浮在水面下的。

你又是否知道,你所指向的,都是自己的同胞贝侬呢?

当你以民族的名义言之凿凿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贝侬身处什么境界呢?

人生一世,焉能不错?改正错误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管哪一种,重要的是有没有看到它的真心诚意。

贝侬,能叫上一声多么沉淀。

我并不想辩驳什么,仅仅是为被指向的贝侬设身处地。


作者: 卜蛮    时间: 2011-6-15 21:58
我知道蓝莲花贝侬是针对“辱壮事件”而来。早报的‘失误’也可以理解,但是也要勇于承认错误呀。你和早报为我们民族做的宣传相信大家有目共睹……,是啊,河蟹很重要。提到靖西歌会,又把我的思绪带回当时激动感人的场面……
作者: 桂西布依    时间: 2011-6-15 22:03

呵呵,虽然很是感谢你所作的努力!

但是我对“辱壮事件”的态度还是没有改变。

就好像中国人和日本人因为很多原因,包括地理位置和经济关系现在很难分开,但永远都不会谅解当年日本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一样。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2:06

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民族凝聚力。如果对自己的贝侬都缺乏同胞手足之情,又谈何民族之大爱?

一个十多年冒着生命危险暗访,经常做揭露批评报道、监督舆论的老记者,一个壮族贝侬的女婿,难道会潜意识去触碰高压线,侮辱自己的民族吗?

人生一世,焉能不错?不是所有的错都应该不被原谅。何况还是同胞手足。

贝侬啊,贝侬,我只能无语。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2:15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11-6-15 21:50:57的发言:

尽管说这句话好象很象宣传口号,不过我还是想说:广西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携手努力。

香草妹妹,每次在采访中看见你全副武装全身投入,我都从心底里敬佩你,如同敬佩红棉树站长和沙南贝侬一样。记得那次在龙州采访,你穿上龙州壮族布衣,那么美丽动人。每个和你接触过的贝侬,都会被你的热情感染。我能理解你。希望以后还能一起去采风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2:24

我不是为什么事件而来的。而是为贝侬两个字而来。

我也并不代表谁而来,而是作为家园的一个成员而有感而发,说几句真心话而已。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2:31
诚如楼上贝侬所说,几年来,包括我在内的早报记者、编辑用早报这个主流平台,大力弘扬宣传壮族传统民族文化,又怎么会存心去“辱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有谁会愿意搬起石头去砸自己的脚呢?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2:38
QUOTE:
以下是引用桂西布依在2011-6-15 22:03:21的发言:

呵呵,虽然很是感谢你所作的努力!

但是我对“辱壮事件”的态度还是没有改变。

就好像中国人和日本人因为很多原因,包括地理位置和经济关系现在很难分开,但永远都不会谅解当年日本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一样。

桂西贝侬,难道你认为广西人里面的壮族和汉族、其他民族,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之分吗?


作者: koonjern    时间: 2011-6-15 22:45
有些版主对一些问题经常把握不准,删帖、屏蔽、封锁,伤及贝侬感情的例子多了去了,何必为这点小事争吵?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5 22:46

我相信,天道酬勤,也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所为承担责任。

因为我看到了贝侬为他的无心之错所担当的责任,所以本着手足之心在家园里说几句真心话。

我相信更多的贝侬会有更超卓的远见,更宽广的胸怀。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6-15 23:22

当然话又说回来,一事还一事吧。

漫画的作者也不应该因为受到批评而委屈,就我个人感受而言,真是一点都不冤枉作者的。

事实是,5月30日上午当我从订阅的《南国早报》上看到那副漫画时,心里是很不自在,非常难过的,但是我只是和我的汉族老公说了感受,他自己也觉得这副漫画有些欺负夹壮人。晚上上网后看到“五色糯米饭”比侬的感受,才发现原来也有比侬和我一样的心情,后来看了很多比侬的跟帖,更感觉到那副漫画,或者说平时被人嘲笑“说话夹壮”给比侬们带来的伤害,其实是挺深的。

作者也应该想想那句话: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你自己的感受来说可能没什么,因为你生来就说一种让你有优越感的语言,你是体会不到因为说壮话(讲土、讲曼)而被人嘲笑的心情;就象一个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永远体会不到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因为贫困而受到周遭人白眼的心境。所以作者应该要考虑到漫画涉及者的感受。如果作者本身也是一个夹壮人,也曾因夹壮受过歧视,我敢说他不会画出这样的漫画。

所以,在解决这个事件的时候,漫画作者、南国早报或者其他相关部门,应该站在“夹壮人”的角度,去理解受伤害者的表达愤怒的方式。将心比心,可能有利于事情的完满解决。

比侬们也不应该再纠结下去了,因为我绝对相信《南国早报》及相关人员在经过教育后已经认识到:“我们错了!”,并努力今后更深入做好民族文化宣传工作。平心而论,《南国早报》近年来做的文化版还挺有深度的。祝文化版越办越好。

经过这一些周折,我想事情已经得到较好解决。也达到了教育目的。咱们应该握手言和。携手并肩共同把广西文化推向更健康,更多元方向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5 23:47:14编辑过]

作者: 山之凤    时间: 2011-6-15 23:24

教育孩子记住绑匪特征的表达方式(包括漫画)很多,发表出来的作品那一定是作者经过思考的,但在漫画作者的眼里,“这两‘坏蛋’长兔牙,口音‘夹壮’的!”是最满意的表现形式。

有果必有因,与其说这是无意识的行为,不如说是潜意识的结果。


作者: 山之凤    时间: 2011-6-15 23:34
这种潜意识,是一种“脸谱化”教育结果的潜意识,是城市人对乡下人态度的潜意识。
作者: nheis    时间: 2011-6-15 23:53

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总之这次受到损失的是壮族人。大家有时间、精力多,还不如一起来谋划壮语卫视、壮语电台如何开播,网上电视、电台更好。这样壮族人有自己的主流媒体,才有利于传播壮族人民的声音。


作者: ashan100    时间: 2011-6-16 00:12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蓝莲花在2011-6-15 21:01:39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桂西布依在2011-6-15 20:18:18的发言:

不管你是兄弟还是姐妹,感谢你对壮族的热爱,也感谢你对壮族文化所做的努力。

我在这里代表爱自己民族的的僚人再次感谢你

不用谢,因为我们都是广西人,都有一份挚爱这个美丽家园的深情。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义不容辞。我愿意和家园的贝侬们一起努力,建设多民族和谐的美丽广西、文化广西

不管自己为族人做了多少事情,都不能代表我们自己民族的所有人,还所有僚人,我们族人是有很多贝农"被代表"了,再说<僚人家园>是为僚人服务,而不是为广西人服务,看看僚人家园对僚人的定义,不仅仅是广西壮族,更不是广西人,僚人-还有区外的贝农


作者: ashan100    时间: 2011-6-16 00:15
QUOTE:
以下是引用nheis在2011-6-15 23:53:58的发言:

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总之这次受到损失的是壮族人。大家有时间、精力多,还不如一起来谋划壮语卫视、壮语电台如何开播,网上电视、电台更好。这样壮族人有自己的主流媒体,才有利于传播壮族人民的声音。

壮语卫视开播很重要,不过在没有尊严的乞怜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作者: 三生石    时间: 2011-6-16 00:24

"经过这一些周折,我想事情已经得到较好解决。也达到了教育目的。咱们应该握手言和。携手并肩共同把广西文化推向更健康,更多元方向发展。"-------很赞同这句话







作者: 伤疤好咯    时间: 2011-6-16 00:50
标题: 回复:(山之凤)教育孩子记住绑匪特征的表达方式(包...

有果必有因,与其说这是无意识的行为,不如说是潜意识的结果。

------------------------------------------

这个分析对极!


作者: 那迷    时间: 2011-6-16 00:52
犯错道歉是必须的且应该的,,,,,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1-6-16 01:02

感谢蓝莲花贝侬为宣传广西本土文化所做的努力。支持蓝莲花贝侬继续为正面宣传广西本土文化奉献智慧和才华。

全面、客观地评判事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贝侬对《南国早报》的评判,明显不够全面、客观。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

我另一个ID(沙南)的签名栏有如下文字:“文学的激情,科学的理性,都是社会所需要的。”

或许我本人因是理工人士,激情不足,理性有余,不能算是典型僚人。但我仍坚持认为,诗性的僚人,也应该具备足够的理性,这样更能获得广泛的尊重和认同。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6 01:21

从第一天注册为成员到现在,我并没有看到家园中哪一位贝侬,因为我不是壮族而歧视我,管理员也没有因为我不是僚人而对我另眼相待。正因为这样,我在家园里才能畅所欲言。因为彼此尊重,真诚相待,真心交流,我也和家园的不少贝侬成为朋友,从红棉树站长、沙南、香草等贝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品质和民族精神,真正的民族气节。

我相信,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定是胸怀宽广,海纳百川的。所以,我并没有因为不是壮族而不把自己当做贝侬,我也不认为,有一个壮族身份就真的能深刻理解自己的民族精神,什么民族身份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他是否真正具有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如同香蕉人,尽管有着相同的表皮,内在的精神却已经改变。

我也亲眼看到,身为僚人的红棉树站长,他有五湖四海的知交、挚友,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

僚人家园作为一个开放的家园,自然也有他的胸怀和气度,绝不会以僚人为圆圈。

与家园的贝侬真诚相处,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沉之爱,生于斯长于斯,每一片绿叶都依恋自己的根,有谁会不爱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我们都是广西人,不管壮族,汉族,其他民族,广西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僚人家园是僚人的精神家园,它超越了地域界限,如同人类文明,超越国界,又怎会画地为牢?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6 01:32

一个有强大精神内核的民族,绝不会闭关自守。我相信家园的很多精英对此会有深刻的认识。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6 01:40

感谢香草、三生石和沙南贝侬,我们一定会吸取教训,做得更好。愿携手贝侬,建设更美丽的家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6 1:43:24编辑过]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1-6-16 08:55
QUOTE:
以下是引用ashan100在2011-6-16 0:12:0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蓝莲花在2011-6-15 21:01:39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桂西布依在2011-6-15 20:18:18的发言:

不管你是兄弟还是姐妹,感谢你对壮族的热爱,也感谢你对壮族文化所做的努力。

我在这里代表爱自己民族的的僚人再次感谢你

不用谢,因为我们都是广西人,都有一份挚爱这个美丽家园的深情。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义不容辞。我愿意和家园的贝侬们一起努力,建设多民族和谐的美丽广西、文化广西

不管自己为族人做了多少事情,都不能代表我们自己民族的所有人,还所有僚人,我们族人是有很多贝农"被代表"了,再说<僚人家园>是为僚人服务,而不是为广西人服务,看看僚人家园对僚人的定义,不仅仅是广西壮族,更不是广西人,僚人-还有区外的贝农

ashan100是身在广西的云南贝侬。凌大溪是身在广西的广东贝侬。僚人家园还有不少其他情形的贝侬。大家发言讨论确实应该注意区分总体和局部,讲到仅涉及广西的事物,最好不省略“广西”二字,讲到仅涉及中国的事物,最好不省略“中国”二字。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1-6-16 08:55
做了好事就值得赞扬,做了错事就得承认。这是两码事!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1-6-16 10:39
宣传民族文化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态度是成绩归成绩,缺点归缺点;正确归正确,错误归错误。错误不能掩盖正确。
作者: nheis    时间: 2011-6-16 11:42
论坛原本是比较开放和能包容的,可是最近有些版主根据个人主观判断个人喜好随意删帖,这就欠妥了。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6 11:46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11-6-16 10:39:35的发言:
宣传民族文化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的态度是成绩归成绩,缺点归缺点;正确归正确,错误归错误。错误不能掩盖正确。

完全赞成。对什么事都要理性辨证看待。不能用成绩掩盖错误,也不能用错误来掩盖成绩。更不能因为一事的错误上纲上线,无限扩大化。我举例子是为了让众贝侬看到更多真相,更辨证地思考。我们之所以能做出成绩,是因为我们担当起了责任,不是不负责任,更没有掩盖错误。我们的态度,家园的管理员看得到。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了解,但你不了解并不等于我们没有做。

我一直认为,切切实实地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所以,即便是潘其旭教授多次对我说,你为宣传壮语新歌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也从不敢居功,更没有在家园里张扬,这的确是我作为一个文化记者的责任,我只是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去尽一己之责,为宣传民族文化不遗余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6 11:52:07编辑过]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6 11:51
前路漫漫,我愿意携手更多的贝侬,宣传弘扬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也欢迎更多的贝侬、专家和学者,提供这方面的采访线索,给予这方面的专业指导、批评,多方交流,共同促进广西民族文化事业的进步、繁荣发展。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1-6-16 13:40
嗯,首先感谢楼主努力的宣传壮民族文化,也让人重新认识了南国早报的一些过往,但是无论如何,南国早报的辱壮事件还是时有发生,所以恳请楼主通过关系传达我们壮族人的心声,通过这件事希望南国早报多自省和自我检讨,以后不要再出现类似的辱壮话语才好。
作者: 桂西布依    时间: 2011-6-16 13:55
QUOTE:
以下是引用蓝莲花在2011-6-15 22:38:07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桂西布依在2011-6-15 22:03:21的发言:

呵呵,虽然很是感谢你所作的努力!

但是我对“辱壮事件”的态度还是没有改变。

就好像中国人和日本人因为很多原因,包括地理位置和经济关系现在很难分开,但永远都不会谅解当年日本在中国的所作所为一样。

桂西贝侬,难道你认为广西人里面的壮族和汉族、其他民族,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之分吗?

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也许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很懦弱,也许是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我认为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不是在学习历史,而是一直在被历史,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要是没有网络我们今天也许还是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全部是共产党的功劳,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要是两千多年前发生在岭南的战役不是那样的结果,要是当年的抗日战争没有能赢下了,要是~~~~~~,我都不知道我今天要学习的历史课本里面的内容会是怎么样的。“民族问题无小事”这一句话在中国不管放到什么时候都绝对不会错的,看看今天的这个“民族政策"就知道了。我不是要刻意去强调壮族和汉族的关系,但是我们有责任去了解我们民族的发展和历史,你们汉族也是一样的。

对于夹壮事件我们不应该太过简单地定义,但是你们也应该想想,身在外国的华人他们的神经绝对比我们敏感,在国外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不是都在刺激着国内的汉愤吗?所以说这是人类的共性,不管那个被侮辱的族群有多弱小。

兄弟,我很感激你在南国早报上对壮族文化宣传所作出的努力,你这个人的中肯我相信很多僚人也是表示肯定的。

我在上面发表的只是我的观点,代表不了整个僚人群体,同样的你也代表不了所有的汉人,更加代表不了你为之效力的《南国早报》。

所以僚人还是会继续要求《南国早报》道歉,因为那是必须的,否则还会有N此的辱壮事件发生。

德国人的自省行为不会发生在东方,特别是东亚。一个人应该有自省的能力,一个民族更应该有,否则灾难还是会继续发生的。


作者: 卜蛮    时间: 2011-6-16 16:06

国际气候,中国目前的民族状况,都要求我们“稳定压倒一切”,我相信早报肯定也会吸取教训并深刻反省,他们也有难言的苦衷。我也希望广大贝侬不要再就此事纠缠不放,以免影响到家园的生存,毕竟我们是“弱势群体”,呵呵(又会有人骂我胆小如鼠了)。感谢蓝莲花贝侬,你是我们的好贝侬,真的。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11-6-16 19:17

贝侬时常在《南国早报》发的长文,以前经常关注。我认为,那是《南国早报》中并不多见的很具分量、很有人文社科味道,同时也是很有深度和价值的佳作。那些文字连同文中那些思想和智慧,绝非等闲之辈能够操弄出来。楼主贝侬可是我们僚人家园的高人之一哦。

记得好像是2008年初夏,因为沙南曼森的引荐,我们拜访过“蓝莲花”。可惜了那地方,现在盖了房,是南宁市为数不多的均价突破1万元/平方米的地方。变化得好快。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11-6-16 20:28

“夹壮”漫画的事,可能就要过去了。外界有一些议论,我个人也有几个想法:

一是希望由于“夹壮”漫画引起许多壮族不快的失误,能够得到弥补和解决。责任人需承担过失的责任,该受到一定处罚,这个没有问题。如果他们没有受到处罚,那对那些情感受到伤害的人以及他们的诉求是不公平的。

二是希望责任人受到的处罚,不该超过本该由他们承担的那份责任。我认为,在此事中,作者、编辑、值班总编最大的责任就是疏忽和过失,把关不严,没有多一个心眼。平心而论,如果让他们受到超过这个责任的处罚,那对他们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的。事情过了度,就变成伤害了。大家都有年迈的爹娘、有弱小的子女、有需要照顾的病人、有需要扶持的穷亲戚,谁愿出点什么事呢?我们做编辑的都懂得,有些事确实不能强求于人,好比“夹壮”漫画这样的事,一不小心就出问题。“夹壮”漫画不久前,《南国早报》不也有其他问题嘛,幸好及时处理了。这种疏忽引起的事,确实不该上纲上线。近来,我们的一些网友还是显得不够成熟理性。我们不能“严于待人,宽于待己”,不该提出过于严苛的要求。有时候,我们的一些这样那样的要求或许可以得到暂时“胜利”,但这不是长久的,并不能让人真正心服口服。

三是希望外界都能够看到,壮族人是团结的、勇敢的,敢于呐喊出自己的合理诉求。要看到,“壮族在线.僚人家园”是一个不错的民族网站和论坛,这里有一批有良知的、公平公正的中坚力量在。这里始终有人能够说几句公道话。无论世事如何,外界怎么看,壮族人、汉族人、其他民族的人怎么看,网友怎么看,他们都能够坚持道义秉公处事;而且,这些人、这种理性力量在我们这里是主流,是可以代表我们“壮族在线”形象,乃至可以代表我们壮族人民形象的。“夹壮”漫画结束后,外界能对我们有这样的认识,也就足够让人欣慰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6 20:55:52编辑过]

作者: ashan100    时间: 2011-6-16 20:53
QUOTE:
以下是引用沙南曼森在2011-6-16 8:55:3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ashan100在2011-6-16 0:12:01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蓝莲花在2011-6-15 21:01:39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桂西布依在2011-6-15 20:18:18的发言:

不管你是兄弟还是姐妹,感谢你对壮族的热爱,也感谢你对壮族文化所做的努力。

我在这里代表爱自己民族的的僚人再次感谢你

不用谢,因为我们都是广西人,都有一份挚爱这个美丽家园的深情。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义不容辞。我愿意和家园的贝侬们一起努力,建设多民族和谐的美丽广西、文化广西

不管自己为族人做了多少事情,都不能代表我们自己民族的所有人,还所有僚人,我们族人是有很多贝农"被代表"了,再说<僚人家园>是为僚人服务,而不是为广西人服务,看看僚人家园对僚人的定义,不仅仅是广西壮族,更不是广西人,僚人-还有区外的贝农

ashan100是身在广西的云南贝侬。凌大溪是身在广西的广东贝侬。僚人家园还有不少其他情形的贝侬。大家发言讨论确实应该注意区分总体和局部,讲到仅涉及广西的事物,最好不省略“广西”二字,讲到仅涉及中国的事物,最好不省略“中国”二字。

对于僚人的尊严,要自己拿回来,不会因为你侮辱我的时候我愤怒,你对给我一块骨头我就摇尾乞怜,要让这些不尊重僚人的人知道不尊重僚人的后果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6 22:04

自信,是自信者的通行证;自卑,是自卑者的墓志铭。

真正的民族自信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家园里很多贝侬已经给出了答案。

当事情的真相摆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我也相信,很多贝侬会有更深远的目光和情怀。

民族自信和自尊,民族精神的构建,永远是以理性为基础的。

这么多年来,我亲眼看到不同的贝侬,依托壮族在线网站这个平台,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守望自己的民族文化,默默地耕耘,有技术的奉献技术,有才智的奉献智慧,从壮语新歌会到壮语网络学校,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播而殚精竭虑。他们是民族的中坚,也是家园的精英和榜样。他们如红棉树一样,沉默,但以笔挺的身躯,高贵的品质,谦和的品性,凝聚着新一代的贝侬,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脊梁和希望,也是贝侬的精神指引。僚人家园能走到今天,他们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当同龄人在K歌,在高谈阔论,在纸醉金迷的时候,他们为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每一个有民族良知的贝侬,问问自己吧,你为家园做了什么。那些躲在背后空谈的人,当你看着那些年轻单纯的贝侬的身影的时候,不觉得心中有愧吗?

有人对一位“夹壮”的先生说,你说话很夹壮啊。那位先生答:我哪里是夹壮?我是夹汉。——什么是气度,这就是气度,充满民族自信的气度。

正如沙南和粤西贝侬所说,家园里越来越多贝侬,已经具有越来越沉着冷静的大智慧。唯有这样,才会不违背壮族在线弘扬民族文化的初衷。


作者: 蓝莲花    时间: 2011-6-16 22:27
标题: [原创]一个南国早报记者宣传壮民族文化的历程

在工作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我来这里发这个帖子,不是为什么事件,也不是代表什么人而来,而是以一个家园成员的身份,为了我们的贝侬,为了家园未来的发展,为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讲述自己知道的事实和真实感受。

感谢每一位深明大义的贝侬。我想说的已经说完了。再次感谢理解我的每一位贝侬。欢迎以后多交流、指导。我该工作了。


作者: nheis    时间: 2011-6-16 22:31
以“夹壮”为乐是一种语言误区,不是民族自信!应当给予纠正和克服。壮族人,一要讲好壮话,二要讲好普通话。有些壮人以“夹壮”作为“炫耀”的资本,那不叫自信,叫“作贱自己取乐他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6 22:47:57编辑过]

作者: 桂西布依    时间: 2011-6-17 01:47

在这里,我想提醒在座的比侬,比侬这一称谓对应的是一个相对特定的人群。

那就是僚人和傣族、泰族等等,绝对不能滥用。

我认为不管是哪位兄弟民族,对我们的帮组有多大,我们有多感激。比侬之外的都只能称之为兄弟或是姐妹。

我认为这是原则问题,这样说不是针对哪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不只是团结和奋进,民族和民主这一观念是时候进到我们“落后”的僚文化了。

只有那样,我们才不会被一个灌输了几百上千年的文化完全腐化、同化,我们的民族才能发展和更有生命力。

最后我再发表我的个人观点,中国(中华)从古到今有的只是文化,中国(中华)的文明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作者: 依维    时间: 2011-6-17 12:34

    一段时间以来,作为区外的僚人,我一直关注这个辱壮事件,也为此很痛心!但我一直保持沉默,都没有发表什么观点,因为有时候我这个人痛苦极了更愿意把她埋在心底! 甚至于我有时候也在发问:“我为什么是一个壮族人,连讲不属于自己母语的语言时带点壮族口音都受人歧视?”。

   蓝莲花贝侬!你对家园的贡献,僚人家园的贝侬们都一直记在心里!

   既然说了,我还是表达我的观点,错了还是要承认错误!这是最起码的。 因为这不是在饭桌上的一句玩笑,而是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是白纸落着黑字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7 12:35:25编辑过]

作者: 依维    时间: 2011-6-17 12:39
其实,也有千千万万个贝侬和我一样在默默关注这事,不发言,不留脚印,把更多的痛深深埋在心底!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1-6-17 13:34
对这件事,我认为报社要正面回应公开纠正自己的错误,才是真正的担当,才能起到警示后人的意义,南国早报不敢正面来回应的话,我觉得他们以后还会出现更多辱壮事件的。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1-6-18 14:55
QUOTE:
以下是引用桂西布依在2011-6-17 1:47:42的发言:

在这里,我想提醒在座的比侬,比侬这一称谓对应的是一个相对特定的人群。

那就是僚人和傣族、泰族等等,绝对不能滥用。

我认为不管是哪位兄弟民族,对我们的帮组有多大,我们有多感激。比侬之外的都只能称之为兄弟或是姐妹。

我认为这是原则问题,这样说不是针对哪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不只是团结和奋进,民族和民主这一观念是时候进到我们“落后”的僚文化了。

只有那样,我们才不会被一个灌输了几百上千年的文化完全腐化、同化,我们的民族才能发展和更有生命力。

最后我再发表我的个人观点,中国(中华)从古到今有的只是文化,中国(中华)的文明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比侬是壮族语言,兄弟或是姐妹是汉族语言。比侬之外的都只能称之为兄弟或是姐妹这个说法我难以接受。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11-6-18 20:48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11-6-18 14:55:4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桂西布依在2011-6-17 1:47:42的发言:

在这里,我想提醒在座的比侬,比侬这一称谓对应的是一个相对特定的人群。

那就是僚人和傣族、泰族等等,绝对不能滥用。

我认为不管是哪位兄弟民族,对我们的帮组有多大,我们有多感激。比侬之外的都只能称之为兄弟或是姐妹。

我认为这是原则问题,这样说不是针对哪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的不只是团结和奋进,民族和民主这一观念是时候进到我们“落后”的僚文化了。

只有那样,我们才不会被一个灌输了几百上千年的文化完全腐化、同化,我们的民族才能发展和更有生命力。

最后我再发表我的个人观点,中国(中华)从古到今有的只是文化,中国(中华)的文明到现在还没有出现。

比侬是壮族语言,兄弟或是姐妹是汉族语言。比侬之外的都只能称之为兄弟或是姐妹这个说法我难以接受。

是的,难以苟同。只要以诚相待,无论是什么民族,都该要以贝侬相待。一句“贝侬”完全可以拉近彼此之间心灵的距离,金庸笔下的郭靖还是拖雷的“安答”呢。这个词汇哪有什么民族界限的框架呢?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11-6-18 20:52
QUOTE:
以下是引用nheis在2011-6-16 22:31:28的发言:
以“夹壮”为乐是一种语言误区,不是民族自信!应当给予纠正和克服。壮族人,一要讲好壮话,二要讲好普通话。有些壮人以“夹壮”作为“炫耀”的资本,那不叫自信,叫“作贱自己取乐他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6 22:47:57编辑过]

我听过你的“南壮电视台”的音频,那普通话“夹壮”得相当厉害,虽然没有北壮的那种p/b,t/d,k/g不分,但却主要表现在q/x/c/s/ch/sh不分,以及普通话的调值的不到位上。在说别人“作践”之前,是否应该纠正和克服自己的口音呢?


作者: 深深海洋    时间: 2011-6-18 21:51

我曾经在南国早报上看过蔡立梅写的关于壮族的新闻报道以为她是壮族贝侬呢,原来她汉族,非常感谢,坦白的说,生活中确实不少汉人对壮族还是很友好的,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贝侬


作者: 深深海洋    时间: 2011-6-18 2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nheis在2011-6-15 23:53:58的发言:

谁对谁错已经不重要,总之这次受到损失的是壮族人。大家有时间、精力多,还不如一起来谋划壮语卫视、壮语电台如何开播,网上电视、电台更好。这样壮族人有自己的主流媒体,才有利于传播壮族人民的声音。

如果连民族受到侮辱都不谴责,不抗争,拿还谈什么维护民族的利益!


作者: nheis    时间: 2011-6-18 22:29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11-6-18 20:52:12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nheis在2011-6-16 22:31:28的发言:
以“夹壮”为乐是一种语言误区,不是民族自信!应当给予纠正和克服。壮族人,一要讲好壮话,二要讲好普通话。有些壮人以“夹壮”作为“炫耀”的资本,那不叫自信,叫“作贱自己取乐他人”。

我听过你的“南壮电视台”的音频,那普通话“夹壮”得相当厉害,虽然没有北壮的那种p/b,t/d,k/g不分,但却主要表现在q/x/c/s/ch/sh不分,以及普通话的调值的不到位上。在说别人“作践”之前,是否应该纠正和克服自己的口音呢?

这是南方人(不管是哪个民族)讲普通话的特色,不叫“夹壮”,叫“夹岭南口音”还差不多。但“夹壮”绝对是北壮人才有的特色,因为南方再没有其他民族会或其他人群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夹壮”只属于北壮。另外,声调不到位不是“夹壮”,外国人讲普通话声调五花八门多了去了,但你不能说他们夹壮。“夹壮”这个外号估计是汉族人“发明”的,外族人所认为的“夹壮”特征,其实就是ptkj和bdgx不分,那些所谓“夹壮”笑话不外乎集中在这几个声母上来恶搞。
q/x c/s ch/sh其实就是送气与非送气,卷舌与非卷舌罢了。南方人讲话从不卷舌,除非舌头抽筋了~

顺便提一下南壮之声——南壮网络电台(不定期更新)的地址:http://blog.163.com/abc_1010/
粗制滥造,不拍砖即可。虽然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台,但其意义深远,结束了一个零的时代!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11-6-18 23:01

你的q/x不分,s/c不分,也是送气不送气之分,怎么不算“夹壮”?何况,在我听来,北壮的“夹壮”和你所谓的岭南特色,都一样,不存在哪个更好听的问题。另外,你的电台我也听了,个人感觉确实是粗制滥造,但既然是自娱自乐,也无可厚非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18 23:03:24编辑过]

作者: nheis    时间: 2011-6-18 23:22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11-6-18 23:01:25的发言:

你的q/x不分,s/c不分,也是送气不送气之分,怎么不算“夹壮”?何况,在我听来,北壮的“夹壮”和你所谓的岭南特色,都一样,不存在哪个更好听的问题。另外,你的电台我也听了,个人感觉确实是粗制滥造,但既然是自娱自乐,也无可厚非了。

南方民族除了北壮,没有哪个民族的语言没有ptk声母的。所以“夹壮”自然就是北壮的特色。另外,我可没说哪个好听,哪个不好听的问题哦,是你自己说的吧。
不管怎么说,粗制也好,滥造也罢,那是南壮人民乃至全壮族人民的第一个网络广播站,其意义就在那。另外,你没听过其他民族的民语台吧?


作者: nheis    时间: 2011-6-18 23:32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11-6-18 23:01:25的发言:

你的q/x不分,s/c不分,也是送气不送气之分,怎么不算“夹壮”?何况,在我听来,北壮的“夹壮”和你所谓的岭南特色,都一样,不存在哪个更好听的问题。另外,你的电台我也听了,个人感觉确实是粗制滥造,但既然是自娱自乐,也无可厚非了。

你看到的只是“测试版”罢了!南壮之声定位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及东南亚,打造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南壮语网络电台。


作者: 浪人    时间: 2011-6-20 13:27

感谢,蓝莲花!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1-6-29 11:15

这是南方人(不管是哪个民族)讲普通话的特色,不叫“夹壮”,叫“夹岭南口音”还差不多。但“夹壮”绝对是北壮人才有的特色,因为南方再没有其他民族会或其他人群犯同样的错误。

__________

nheis,你似乎很没常识呀,听听东南亚人(包括印度人)说英语就知道有没有你说的夹壮现象的发生了.虽然你很努力,可是努力也要对头才得捏.


作者: nheis    时间: 2011-6-29 13:32
QUOTE:
以下是引用土人香草在2011-6-29 11:15:46的发言:

nheis,你似乎很没常识呀,听听东南亚人(包括印度人)说英语就知道有没有你说的夹壮现象的发生了.虽然你很努力,可是努力也要对头才得捏.

   这么说土人香草更没常识了,东南亚、印度人的英语确实不敢恭维,“夹当地口音”很严重,但那叫“夹壮”吗?你把“夹某地口音”等同于“夹壮口音”,显然已经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当然不是说你,有些学者专家的可恶之处在于,以职务之便推行自己错误的可笑的论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9 14:27:51编辑过]

作者: 中庸之道    时间: 2011-6-29 17: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僚园星火    时间: 2011-7-4 22:18
我相信早报里有好人,但也很多老鼠屎。自从辱壮事件后,可知壮族在广西的话语权之弱,没有本民族的喉舌。
作者: 僚园星火    时间: 2011-7-4 22:42
哪个编辑通过的辱壮漫画?叫他视频道歉上传到家园啊!早报应严厉处置他!
作者: 旺角天王    时间: 2011-7-7 18:21

这句话永远是对滴    真是至理名言啊

我们越族得开放,像日本学习,向欧美学习,我们的民族才会强大,不然自己的后代一天也会向秦军一样给我们带来灾难了


作者: 执行长    时间: 2011-12-17 14:39

力推广壮歌现代版,我们要学习广东语流行歌曲,让壮人的歌曲行成一种潮流化,商业化、、、


作者: 音爱的你    时间: 2012-1-1 19:52
蓝莲花才是我们真正的贝侬。。虽然她不是壮族。
作者: 特鹏    时间: 2012-2-17 18:35
百色的壮学工作还不错,河池不行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