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贵州民族学院简介 [打印本页]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4-3-31 16:58
标题: 贵州民族学院简介
贵州民族学院成立于1951年,1959年并入贵州大学,1974年国务院批准恢复,1977年开始招生。贵州民族学院从创办至今已有51年历史。
学校坐落在山清水秀,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州风景名胜区贵阳市花溪河畔。校园占地面积726亩。校舍面积18.4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55861平方米,学生宿舍47425平方米,教职工宿舍35142平方米,学生食堂3322平方米,学生浴室1720平方米,图书馆8000平方米。
贵州民族学院是贵州省民族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基地,也是培养民族干部的摇篮。学校现设有15个系:中文系、文化传播系、法律系、经管系、社会学系、民族文化系、外语系、公共管理系、美术系、音乐系、数学与计算科学系、物理与电子科学技术系、化学系、体育系、旅游系。1个二级学院:人文科技学院。有普通本科专业27个:法学、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民族学、历史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社会工作、英语、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体育学。民族师范本科班4个:数学、物理、中文、政史。专科专业9个:广告与广告管理、民族文化与旅游、体育、应用化学、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计算机、舞蹈。学校的学科专业覆盖了文学、史学、法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六大学科门类。其中省级重点学科4个:民族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校级重点学科4个:物理学、社会学、旅游学和“两课”。
根据省政府决定,在学校内设有中专部,属民族干部管理学校性质。另外还有成人教育中心和预科部、干训部。学校还设有民族研究所、民族法学研究所、 房地产法研究所、教育法研究所、民族文化研究所、民族文化与旅游研究所、广告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主要面向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招生。现在校统招学生8689人,其中本科生7048人、专科生279人、预科生639人、五年制大专生548人、中专生175人,加上成教学生5350人,在校生已达14039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近85%。学校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培养多种规格人才的办学体系。建校以来贵州民族学院已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输送18000多名各方面人才,很多毕业生现在已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条战线中懂省情、熟民情、素质好、留得住的骨干。
全校现有教职工1136人,其中在职901人,离退休235人。专任教学科研人员507人,正高职称60名、副高职称169名、中级职称206名、初级职称及一般教师72名。聘用客座(兼职)教授60人(其中院士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117人,其中,博士学位7人,在读博士16人,在读博士后2人;在读硕士生21人,在读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21人,在职教师中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57人。2002年考取硕士研究生教师11人。学校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委员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管专家5人、学科带头人17人、教学骨干20人。
学校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抓科研工作。“八五”以来,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在各级刊物上共发表论文、画稿3000多篇、其中,近三年来发表论文994篇。不少论文发表在权威刊物和核心期刊上,有的被SCI等收录。出版专著、论著200余部,编写教材60余部。其中,近三年来出版专著86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70项。2000年在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中,我校获奖1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在贵州省高校名列榜首。九五以来,获省部级以上项目14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2001年在贵州省申报的17项教育部社科课题中,仅批准的两项均为我校的申报课题。2002年3月5日《光明日报》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我校名列第19位(社会科学总论)。我校的一些学科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学校一直重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先后接待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等国的学者来我校讲学及学术交流,还派学者到美、日、澳、新、挪、芬兰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及进修,先后共接纳外国留学生30余名。我校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佛雷斯诺分校、韩国祥明大学、韩东大学、善邻大学分别缔结姊妹学校关系,为建立国际间合作与交流迈出了新的步伐。
贵州民族学院历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江泽民、胡锦涛、李瑞环、司马义.艾买提、周铁农、杨静仁等先后到我校视察。


作者: aro    时间: 2004-4-14 15:41
希望这样的民族学校能够培育出为少数民族服务的人才来。
作者: 森雨    时间: 2004-5-10 11:29
其实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力度以后更要进一步加大。
作者: more    时间: 2004-5-11 00:41
布依在线等待各位的光临!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