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壮满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东连柳州,南界南宁,西接百色市,北邻贵州。全市土地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8个世居民族共397万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神奇的自然环境繁衍了勤劳善良的河池各民族,也孕育出以铜鼓文化为代表的红水河文化和以山歌文化为代表的刘三姐文化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河池因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铜鼓之乡”和“刘三姐故乡”。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河池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河池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有刘三姐歌谣、毛南族肥套、仫佬族依饭节、壮族蚂拐节、壮族铜鼓习俗、瑶族服饰等6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壮族蚂拐舞、壮族春榔舞、贡川砂纸制作工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工艺、瑶族祝著节等11个项目入选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列为国家首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十个试点项目之一,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宜州下枧河流域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环江毛南族傩文化列为自治区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试点项目。
花竹帽是毛南族民间传统竹编工艺精品,毛南语称“顶卡花”,其编织工艺主要分布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境内。花竹帽既是毛南族妇女精美别致的雨具和装饰物,又是古代爱情故事中男赠女方的定情信物,被毛南女子视为获得爱情和幸福的特殊象征。花竹帽的编织要求手工精致,美观大方,观感亮丽。其编织工艺是在美丽的外观与严谨的结构上注入了爱情和民俗的文化内涵,是毛南族民间工艺的领衔代表作。
贡川纱纸主要分布在大化瑶族自治县贡川乡,是贡川壮族人民的一大产业。贡川纱纸采用当地丰富的纱树皮为原料,按照传统手工艺操作精制而成,纸张柔软、雪白、韧性强,是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殊软纸,用途广泛。贡川纱纸于宣统元年就开始畅销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目前,已打入了国际市场。
瑶族服饰以白裤瑶服饰为代表,主要分布在白裤瑶居住的广西南丹县里湖和八圩两个乡。白裤瑶服饰是利用棉花、树汁等植物为原料自制而成,是白裤瑶“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人们通过服饰,可以了解白裤瑶的历史变迁和发展。白裤瑶服饰手工艺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无论一图一案,一款一式,都凝聚着白裤瑶独特的文化意蕴,体现了远古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壮族蚂拐节流行于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南丹、天峨等县,也称“青蛙节”,其与红水河流域壮族铜鼓文化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通过祭祀、埋葬青蛙来预测年景、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的民俗活动,内容有铜鼓文化活动,山歌对唱,兴祝福祝寿语,跳蚂拐以及有传统的各式各样的面具制作方法等,在中国自然崇拜和民间信仰格局中独树一帜,具有十分鲜明的壮族文化特性。
仫佬族依饭节主要流行在广西仫佬族自治县。依饭节又称“喜乐节”,是仫佬族人民一个独特的节日,活动的中心内容是举办“依饭节道场”,道师们唱内容丰富的唱曲,以鼓点伴奏、边唱边舞,场面壮观。依饭节旨在庆祝当年风调雨顺人丁安康,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蕴涵着仫佬族文化的精髓,是仫佬族文化活动的缩影。
毛南族肥套是毛南族还愿等活动的总称,?主要分布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区,?主要表现形式有傩歌、傩舞、傩戏、傩乐、傩面具雕刻五大类,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融合了毛南族的口头文学、山歌、舞蹈、音乐,并把毛南族创世立族和教育后人的相关故事演示出来,具有强烈的社会教育功能,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是毛南族发展进化的历史见证。
红水河流域铜鼓文化主要分布于天峨、南丹、东兰、大化等县。铜鼓的铸造工艺非常高超,演奏方式与方法因区域和民族而不尽相同,集娱乐、祭祀、神器等功能于一体。铜鼓已流传两千多年,在大部分的地区和众多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有一部分地区和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成为了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活化石”,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红水河流域使用铜鼓的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是一部不成文的民族历史百科全书。
瑶族祝著节主要流行于巴马瑶族自治县,是瑶族布努瑶支系一年一度隆重的传统节日,用来欢庆战争胜利和纪念始祖密洛陀的节日。节期定在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最隆重的节庆是二十九日。节庆这天,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尽情欢娱,唱《密洛陀》长歌和《笑酒歌》,热闹非凡。祝著节具有群体性、历史性、文娱性和广泛性等特征。
白裤瑶葬礼习俗主要分布于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和八圩瑶族乡。整个习俗中的每一项活动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葬礼的全过程由打铜鼓、砍牛送葬及“买三”仪式等部分组成。这些活动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及对死者起死回生的寄托,场面悲情、壮观。白裤瑶葬礼是众多民族中保存最原始和最完整的少数民族风俗。
宜州刘三姐歌谣主要流行于宜州市及广西其他壮族聚居地,是壮汉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产物,分为壮歌和汉歌两大类,其主要内容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及创世古歌7大类。刘三姐歌谣具有以歌代言的文化传统,浸润在壮民族的婚丧嫁娶、人生礼仪的过程当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展示壮族鲜明的文化个性,以及中华民族活态文化的艺术魅力。
瑶族分架主要分布于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及其周边地区。布努瑶祖先集中了自己民族的聪明才智,创制了一种文学语言即“分”语言,用“分”语言创编了一支支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社交、礼节、爱情、婚姻、家庭、民风民俗、童话、寓言等方面的歌谣。这些歌谣瑶语叫做“分架”。布努瑶的“分”,相当于壮族的“欢”,属乐歌类。“分架”即是用“分”语言创编成内容固定的歌谣,是布努瑶民族的传统美德。
密洛陀古歌,是生活在广西都安、大化、巴马的中国瑶族布努支系布努瑶民间口碑传唱的创世古歌,溶入了许多独特的故事、歌谣和寓言传说,是幻想神话与解释神话的结合体。整部古歌篇幅浩瀚、气势恢宏、内容广阔,通过形象生动的诗的语言,热烈地歌颂民族始祖密洛陀的伟大业绩。是一部集布努瑶的历史、地理、风俗、信仰、民约于一体的百科经典,堪称一部瑶族史诗。
壮族舂榔舞又名“木棒舞”,主要分布于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县长江,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共庆丰收和喜悦的一个舞蹈。舂榔舞主要用器为实心木棍与木槽,舞蹈以长木棒头尾相击,发出强弱不同节奏的响声,有时还配有皮鼓、铜鼓或锣钹伴奏。在壮族的蚂拐节中,常伴有舂榔舞,唱山歌、打铜鼓等,节奏多变,极具战斗性、号召性。
壮族蚂拐舞主要流行于天峨县六排镇和岜暮乡,是壮族蚂拐节活动中的一个重内容。红水河流域稻作区壮族先民视蚂拐为雷神之子,跳蚂拐舞就是壮族后代对驱邪灭瘟的神灵的顶礼膜拜。蚂拐舞古朴粗犷,舞者二三十人,五六十人不等,是少见的自发性群众文化活动,整个场面充满着喜庆、欢乐和吉祥。蚂拐舞的发掘整理填补了壮族无民间舞蹈的空白。
瑶族猴鼓舞主要流行于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境内的布努瑶寨,是一出体现古老民族文化的传统舞蹈,以敲击铜鼓节拍为主旋律,以猴的动作为主要表演形式。演员人数可以灵活定员,全舞一般为19至24人。猴鼓舞服装精美、舞蹈带有绝技艺术;道器古朴,动作粗犷,豪放,形象。场面热烈、壮观、豪情奔放。
壮族打扁担流行于是广西都安、马山等地。每年从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节奏明快,韵律起伏有致。打扁担的舞蹈造型与劳作密切相关,其表演内容主要有:耙田插秧、戽水耘田、收割打场、新米尝新等,生活化的艺术形象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十二生肖鼓点是广西天峨县六排镇都隆屯宁氏家族世代相传的铜鼓鼓点,又名“四季鼓”,是以祭祀为核心,以乐、舞为表现的民俗文化事项。鼓点分别为春、夏、秋、冬四章,每一章代表一个季度,每一个月代表一个生肖,分别阐述了每个季节景象与农民生产生活的景观。该鼓点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艺术形式的规整与严谨性,它对铜鼓的演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其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地脱离了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出现后继无人的状况,如果不加以保护,它们就面临失传,走向消亡。为此,河池市在多年前就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正常化轨道。与此同时,河池市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途径和办法,连续8年举办“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传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举办展览展演活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0年起,河池市在2000多所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普及乡土文化知识、传承乡土艺术,进行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教育为内容的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正是因为有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河池的各类非物质文化才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才能继续作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记录着河池各“民族记忆的背影。”
学习了,这资料不错呢.
再来点图喂~~~就更好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