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文学习并不难,主要是找本好教材,最好能把标准语和本县壮话做比较,找出声母、韵母、声调等的对应规律。
壮文学习并不难,主要是找本好教材,最好能把标准语和本县壮话做比较,找出声母、韵母、声调等的对应规律。
谢谢山之凤老师指教,昨夜我如饥似渴在网络上搜听搜读有关壮文和藏文的课件和文章,收获很大,启发有二:
一、壮文拼音化方向是对的,但可不可以不拉丁化?如藏文30个字母就很奇特美丽,据报道输入也很方便.藏汉两个民族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了藏文输入法软件等现代化!
二、藏文有很多体,是藏族历代伟大的藏文体法大师不断创造的结果,与汉字历史一样,壮文为什么不出大师?
尽管文字类型和语言有一定的互制性,但文字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符号,或者说工具。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表意文字,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比较来看,文字的表音化是它的发展趋势,拼音文字从学习和使用上看还是比较简便。另外,采用什么样的文字与民族的历史即发展历程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无法颠覆历史。个人认为花时间和精力去创造另一种文字也许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还不如马上学习现有的法定文字。我们如果不了解和掌握眼前的文字,又如何说出它的优缺点。
利用泰文字体就很好,老挝文也可以
不过,从易学角度,还是拉丁好
壮文韵母ei的读音跟汉语拼音ei一样,壮文韵母aen、aeng的读音跟汉语拼音en、eng几乎一样。我这样的解释,不知对楼主学习壮文是否有帮助?
另外,壮文韵母ai、ou、ang、ing的拼写和读音也与汉语拼音相同。壮文韵母au、oeng与汉语拼音ao、ong则是拼写不同,读音相同。拼写相同但读音不同的韵母则有iu、ui、eng、ong。
壮文的韵母,比较有规律,如主元音为"a"的韵母:
长音 | ai | au | (无) | am | an | ang | ap | at | ak |
短音 | ae(=aei) | aeu | aw | aem | aen | aeng | aep | aet | aek |
又如主元音为"o"的韵母:
长音 | oi | (无) | (无) | om | on | ong | op | ot | ok |
短音 | (无) | ou | (无) | oem | oen | oeng | oep | oet | oek |
以及主元音为"e"的韵母:
长音 | (无) | eu | (无) | em | en | eng | ep | et | ek |
短音 | ei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主元音后面的-i -u -w -m -n -ng -p -t -k等,叫做韵尾。
壮文有六个元音字母,分别为a e o i u w。其中i u w既可作为主元音,又可作为韵尾。如iu ui wi aw。
韵尾-i -u -w称为元音韵尾;韵尾-m -n -ng称为鼻音韵尾;韵尾-p -t -k及-b -d -g叫做塞音韵尾。
高音组塞音韵尾-p -t -k和低音组塞音韵尾-b -d -g的用法示例如下:
高音组 | aep | aet | aek | ap | at | ak | ||||||
低音组 | aeb | aed | aeg | ab | ad | ag | ||||||
声调调类 | 7短 | 7短 | 7短 | 8短 | 8短 | 8短 | 7长 | 7长 | 7长 | 8长 | 8长 | 8长 |
声调调值 | 55 | 55 | 55 | 33 | 33 | 33 | 35 | 35 | 35 | 33 | 33 | 33 |
壮文有8个调类、6个调值,具体如下:
调类 | 1 | 2 | 3 | 4 | 5 | 6 | 7短 | 8短 | 7长 | 8长 |
调符 | (无) | -z | -j | -x | -q | -h | -p -t -k | -b -d -g | -p -t -k | -b -d -g |
调值 | 24 | 31 | 55 | 42 | 35 | 33 | 55 | 33 | 35 | 33 |
其中,调符z、x、h的形状分别像数字2、4、6。
各地壮语的第7长调、第8长调的调值,一般与第5调、第6调的调值相同。有些地方,bak(嘴)演变成了baq(嘴),gug(做)演变成了guh(做),这正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对应规律。因此,第5调、第6调的调符-q、-h也可以理解成与-k、-g密切相关的写法。
在我的家乡话里,第7短调、第8短调的调值正好与第1调、第2调的调值相同(近似)。不少地方的壮语也有这种规律,比如红水河土语。但因为标准语不是这种规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利用泰文字体就很好,老挝文也可以
不过,从易学角度,还是拉丁好
我觉得,文字并不是为了易学与否存在的。拉丁壮文为了方便学习和书写,却多了不少冗余的信息(如后置调号、ae 表短 a 等)。也造成了一些本应相同写法的词,在书面上分离的现象(如“猪”有读 mou 也有读 mu ;“米 haeux/kaeuj”等)。这种牺牲是值得商榷的。
顺便说的是,从文字来源来说,藏文跟泰文可谓师出同门。楼主贝侬可以对比一下下面这个辅音的藏文写法,会觉得很有趣:
ก g- ม m- น n- ป b- บ mb- ส s- ล l-
上面最后两个要左转 90° 後再跟藏文比较。仅供娱乐,呵呵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