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长河◆廖庆堂
早就听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有北宋牌坊,当初误以为是北宋时修建的,其实是因建在北宋村而取其名。面前这两座三门四柱式的石牌坊,似是一位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其身世据铭文载叙,环江籍北宋村团练首领卢含瑄一家九人于同治帝四年(1866年)在御寇保家战斗中壮烈牺牲,光绪皇帝在其胞弟卢式慎的奏请后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恩准赐建以纪“忠烈”。卢式慎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精挑细选当地名工巧匠莫有文等人修建,以纪念悲壮战死的九位亲属。
北宋牌坊构建之巍峨,气势之雄伟,精雕之巧艺,匠心之独运,作为清朝寥寥无几的馈赠遗产,的确能让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那门窗上的龙飞凤舞,那檐宇上的飞禽走兽,无不栩栩如生,尽是活灵活现。前后相距十来米的两座牌坊,可谓异曲同工,但却各司其职。其一座为“忠孝之坊”,赐题“一门贞烈”,专赠壮烈牺牲的本家五妇人。那高达十几米的门柱上,镌刻着抚滇使谭钧培及云南按察使岑毓宝的敬题:“义烈出深闺古井寒波昭近节,思荣崇绰楔名山贞石纪芳徽”、“巽命赐荣封优诏即今褒苦节,坤维留正气贞珉终古挹清芳”。另一座为“懿德留光”之坊,赐题“一门九烈”,为全家九位先烈而立,门柱上镌刻 “百战卫乡邦在昔风雷沈毅魄,九重褒节久自今泉壤发幽光”、“湛露沐宸光九陛纶音旌邑里,疾风标劲草千秋义愤壮山河”的对联熠熠生辉,意味深长。斗拱上还铭刻有光绪皇帝的批文,有各级大小官员歌功颂德赞美节烈的文章及诗词。牌坊的北侧耸立着四块大理石石板,清朝廷给卢含瑄及其父母与先祖的诏书,用满汉两种文字于其上清雅地雕刻着,与牌坊相伴相随,相得益彰,默默地守望着岁月的长河。
参谒这静默于旷野中的牌坊,揣摩清朝廷在乡村野岭树牌立坊的良苦用心,倾听牌坊背后断断续续的历史故事,追溯牌坊中蕴藏的那段不同寻常的历史,那风烛残年般的牌坊,疲惫不堪地面对苍穹,默默无语地面对来者。我难以知晓是什么样的先人想起聚石为坊,是显皇恩浩荡?或是想垂功德千古?作为芸芸众生中一介村夫的卢含瑄,当年举全家挺身而出以一当十慷慨就义死保一方平安,也许仅仅是出于造福一方桑梓的义举,或许不会意想到那是效忠朝廷保江山社稷可换取千古流芳的举动吧?而其身后二十多年竟能得到异朝皇帝光绪的旌表,下达圣旨为其修牌造坊,让其功德昭示后人,这偶然中获得的殊荣,难道仅仅是时光的遗物,历史的碎片?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多少年过去了,这如凯旋门般的牌坊伴随着历史的风云送走了清朝光绪宣统两代末皇,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终结,踉踉跄跄走到了今天。面对着她,她仿佛在向你再现清王朝由前清康乾盛世到晚清日落长河那异彩纷呈异乎寻常的清史,仿佛在向你演绎同治光绪两帝在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中万端愁绪一筹莫展郁郁而亡及至宣统苟然残喘暗淡无光而终的史剧,仿佛在向你吐露着刀光剑影尔诈我虞令人毛骨悚然的宫廷政治秘史。也许当年的光绪皇帝在冥思苦想中已意识到清王朝即将寿终正寝,不然,为何要立下这么坚固而华丽的牌坊以传世呢?
在情思遐想之中,不觉已是暮色四合,沉重的夜幕已与牌坊藏匿的故事合二为一,慢慢地沉淀、过滤、凝结。于是,我想,该与牌坊挥手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