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最早发明生物防治技术 早过西方千年 |
广州日报 时间: 2010-09-16 |
陶牛,1955年大元岗出土。水牛是秦汉时期岭南社会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陶水田,1962年关东佛山澜石出土。
岭南先民很早便创造了水上农田、无土栽培、生态农业、围海造陆……
如果在十几个世纪之前,人类就掌握了卫星发射的技术,那么从遥远的外太空垂直拍摄下去,珠江三角洲会是怎样的景象?那是一座从绿海之中生长出来的城市。环绕着它的绿色,不仅仅是繁茂恣纵的原始森林和野生植物,还有一片片显然刻上了人工痕迹的地块——农田。从最早的先民在这里砌起城墙的同时,他们也围绕这个据点,营造出丰富的乡村生活。从此“乡土”也就成为广州城市文化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
本专题采写 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 广州博物馆提供
陶水田模型显示
汉代岭南农业水平很高
根据颜泽贤、黄世瑞等专家的考证,由于北方煤铁矿的运入,汉代珠江三角洲已经普遍冶炼并使用铁器,种类包括斧、锄、刀、镰、凿、削等生产工具。相对青铜器更为轻巧坚硬的铁器在岭南农业生产上的广泛使用,使岭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在广州等地汉墓出土的陶水田模型中可以清楚看出,水田周边围绕田基,中间以田埂分隔,田地中有从事劳动的陶俑。水田内的土地平坦整齐,说明当时农田的整治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在陶田中时常可见划水波纹以及旁边附着的小船,小船与水田之间有跳板相连。这种河网纵横,舟楫相连的水网景观成为之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水乡农业的标志性符号。
水上农田——葑田:
隋唐以后缓解了岭南耕地的不足
颜泽贤、黄世瑞在《岭南科学技术史》中还指出,隋唐五代后期,岭南先民创造性地发明了“葑田”这种形式种植作物,用以缓解耕地不足的难题。所谓葑田,是一种天然形成的水上田块。主要是由于泥沙长期淤积在丛生于浅水中的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茭草的根部,与茭草的众多细长根茎相互缠绕之后形成一层结层,越积越多,逐渐扩大,漂浮在水面,成为一种可以浮泛移动的自然土地。后来农民们又发明了人造葑田,也就是在木筏上铺土造成“蔬圃”或者“酒肆”,以充分利用水面空间。
葑田独特的性质让伴随其的农业生产充满了戏剧性。它们就像不听话的孩子,时不时就玩玩“离家出走”的把戏。例如《岭南考古辑要》中曾经记载五代十国大越后主刘鋹年间,“有稻田自海中浮来”;《玉堂闲话》中也记载了一则发生在五代的故事,是说番禺一家农户在葑田上“垦为圃”,种植蔬菜,结果“夜被人所盗,盗至百里外”。一夜之间可以被盗贼拖拽着长途奔袭百里而保证蔬菜无损。若不是考虑到这是一次“夜盗”的违法行径,它恐怕也能算是最早期的“远程保鲜”技术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