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族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民族。在壮族地区,古籍屡有这样的记载:其民“惟知耕作,不事商贾”。他们把土地看成生存的命根。
壮族的农业萌发于新石器时代。那时的壮族祖先,已从山地穴居走向平地河岸,聚成村落,发明石锄、石凿、石铲等农业劳动工具,过着农耕的经济生活。在考古发掘中,新石器时代有关壮族的文化遗址很多,使用的农业器具也是多种多样,表现出壮族祖先已走向了农业文明。
秦统一前的西瓯、骆越时代,壮族先民们耕种“骆田”。顾名思义,“骆田”,就是骆越人耕种的田,骆越人分布的地区都有这种田。汉基中出土的牛耕图和禾仓,又是壮族先民农业发展的有力证据。
唐、宋以后,壮族地区农业获得很大发展。唐代新泷州,俚、僚的垦田技术水平已相当高。他们选择平荒之处,用锄锹开为町哇,春时储水,放鲩鱼苗于田水中。一二年后鱼儿长大,将草食尽,栽上水稻,既收渔利,又能促使水稻生长。他们种田,不仅使用猪牛粪等农家肥,而且学会煅烧石灰作肥料。南方土质酸性重,以碱性的石灰作肥料,起中和作用,使酸性土转为中性土,并可提高水温,兼能除虫防病,促进作物生长,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发明创造。宋代,中原战乱,经济重心南移,加上官府的鼓励垦荒和轻赋措施,壮族地区农业迅速发展。其表现: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除平原地区早已普遍用牛犁田之外,桂西山区已使用踏犁,这样易于掘地开荒,功效比锄高得多,对山区的农业生产起到巨大的作用。二是水利建设。在桂北和桂南,俚、僚、土人在江河边修堤坝,架设水筒车提水,灌溉高处田亩,或用木枧、竹枧引山泉水灌田。三是改造种植制度,栽种多季稻和大量种植苎麻,移植小麦等。如在桂南的钦州俚、僚地区,利用天时地利种植水稻,无月不种,无月不收,或二月种,四五月收(早禾);或三四月种,六七月收(中禾);或五六月种,八九月收(晚禾);甚至有十一二月种,次年二三月收的(月禾);一年二至三造,并逐步向北推广。俚、僚、土人也普遍种植苎麻,一年收割二三次,用于发展纺织业。他们又从北方引种小麦,扩大了粮食种植品种。由于农业的发展,粮食吃不完,储粮的禾囤布于田间。余粮便运下广东出售。当然,这是在桂东地区。而桂西山区,人们或狩猎,或种畬,收获甚少,但于龙江两岸的平地则种稻,与湖南差不多。
明、清时期,壮族的农业又有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桂西地区,进步更为明显。在土州土县地方的大小河流上,到处可看到拦河筑坝,蓄水灌田,到处可看到以水为推动力的水筒车日夜不停地转稳,把水提上高处。明末的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弘祖(徐霞客)来到广西考察,在柳江河畔看到人们正在运收获的禾把和进行粮食交易,一片繁忙景象;在桂南的太平、安平土州,壮民耕种的田块十分平整,以致感到这里“与江浙无异”;在上林的三里,看到一片片开阔的田野;在南丹山区,看到山间梯田上下盘绕,如堆漆叠彩。这些都是这位旅行家看后所作的客观记载。过去偏僻的庆远、镇安府境,没有种植小麦,清代康熙、嘉庆以后已普遍种植小麦。双季稻的种植已从桂南向桂中地区推广。
作为农业组成部分的水果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早已闻名。如龙眼、荔枝,汉代已传誉中原,成为官中珍果;唐、宋以后出产更多。甘蔗于汉朝也已种植,到清以后,广西逐步成为甘蔗的主产区。八角、玉桂在唐以前已普遍种植,成为壮族地区的特产,远销中原以至海外。而桐树在壮族山区也多有种植,清代至民国年间,桐油就成为广西出口的大宗产品。
壮族的农业文明,是壮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但也同汉族的帮助分不开,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壮、汉民族的共同创造。
壮族的手工业历史悠久,并有其辉煌的时期。有的工艺制造技术高超。主要表现如以下几个方面。
金属铸造业 人们都知道,古代的壮族地区是铸造和使用铜鼓最多的地区。铜鼓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从采矿、冶炼到铸成铜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高超的冶炼和铸造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候,骆越人就铸造铜鼓,东汉时马援南征,曾得到骆越铜鼓,铸成“马式”。历代至今,壮族地区仍不断有铜鼓出土。虽然铸造铜钱鼓的遗址和铸造的方法尚没有具体的记载,但观察出土的各式古代铜鼓,其造型的多样,纹饰的精致复杂,甚至现代人都难以仿造,可知其铸造工艺的复杂和艰巨,工匠们不仅要掌握冶炼技术,而且须掌握造型、绘画、雕刻技术和声学知识。如果没有大批精通技艺的工匠和大的作坊,是制作不出来的。此外,壮族的一些铁器制造也很有名,如宋代冻州出的峒刀,可连斩数牛而不钝;梧州炼铁,熔如流水,以之铸器可薄如纸,没有破洞,既轻巧又耐用,被称为天下之美材。可知铁器铸造,亦有很高的技术水平。
造船技术 壮族地区境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又濒临浩瀚的北部湾,渡江航海需用船只,于是逐步发展了造船技术。江河小舟,皆刳木为之。如今桂西的驮娘江上,壮族人民仍在使用这种刳木舟,保持古老的传统。近海居民便造大船,称木兰舟,一舟可载数百至千人,扬帆而行,用于海上运输。此外,还用藤编成藤舟,其制法是用藤将空板穿连约束而成,再用茜草塞于缝中。茜草浸水后膨胀,不透水,可用于江海航行。造船这门技艺,在壮族也有悠久历史了。陶瓷手工业在宋代,壮族地区的陶瓷手工业就相当发达。在桂北、桂中、桂东的沿江一带,多发现有窑址。如桂北全州永岁乡湘江两岸的蒋安岭窑址、桂林北部的星华窑址、兴安县严关窑址;桂中永福县中和窑址;桂东桂平县西山窑址、容县的城关窑址、北流的岭峒窑址;桂南合浦的上窑窑址等。有的规模宏大,工匠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产品有杯、碟、碗、盏、壶等数十种,多上青釉,或青中带黄,绘有花草虫鱼等纹饰。质地轻薄细密,底部印有工匠姓氏,如覃、韦、梁、莫、陈等。这些姓多是壮族中的常见性,可知陶瓷工匠中有不少是壮族人。
织染业 壮族的手工纺织和印染业不仅发达,而且历史悠久,时至本世纪的50年代,广大农村还是机声哒哒,捶布冬冬。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纺织用的陶纺轮。秦、汉时期已织麻布。宁代初,壮族地方大种苎麻,年织苎麻面37万匹,或交换于市场,或出售给官府。当时壮族所产的面类品种很多,如桂布、柳布、象布、郁林布,是以产地为名;还有葛布、蕉布、竹布、青贝布、水绸等,是以制作原料为名;又有斑布,是以色彩为名。其中壮族聚居的左右江溪峒地方出的緂布和綀子布最出名。《岭外代答》记载:邕州出緂,“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 綀子布“署衣之,轻凉离汗”,“一端十余缗也”。 綀子布早在汉代已很有名,故汉高祖有令禁止贾人不得穿用綀子布,以示轻商。特别是壮族所织壮锦,色彩斑斓,达官富商都把它当成贵重之物,明朝时作为贡品上贡朝廷。现在已闻名于海内外。
此外,壮族地区盛产油桐、油茶、花生、甘蔗,广大农村的榨糖、榨油业不少,蔗糖和桐油成为大宗的出口产品。
壮族的手工业,许多还是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手工业。即从事手工业者仍拥有土地,耕田为主,农忙之余便进行手工业生产。特别是手工纺织业,多数是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生产。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提供其家庭自身的需要,有剩余时才出售于市场。又如铁器、榨油、榨糖业,都依季节进行生产,其余时间则从事农业劳动。只有那些需要有较高的专门技术的行业如铸造、陶瓷业等,规模较大,才从农业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手工业。
壮族的农业和手工业历史悠久,有许多发明创造,有的闻名于全国。这些,都是壮族及其先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在满足壮族同胞自身的需要,保持其社会稳定,创造灿烂辉煌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这种结合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保守性,迟滞了壮族社会的更快发展。
2000 年 6 月 5 日
文章来源:八桂大地——广西民族
)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