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人家过端午
文/覃佳生
南方近日降雨一阵连着一阵,把暮春遗留回潮时的浊浑的空气一扫而净。雨后天晴,山愈显丽秀,水盈满河堤,天地清朗了起来,原来是端午节准备到了。
据说,端午节起源古代汉族屈原投江而来的祭祀日,这天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来纪念这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划龙舟
、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热闹的景象不亚于其他的节日。壮族人过端午也有自己一番特别的风味。
是日,壮族人家男女老少可闲不了,一天到晚都忙着张罗过节的事儿。早上男人们先把二三斗的糯米到河边掏洗,然后拿回浸泡三五个钟头,女人们责张罗清洗着箬叶和细致的草绳,这些都是为准备包粽子用的。到了下午一两点钟这样,女人们就可以包粽子了。她们把五香粉、苞豆绿豆切好的五花肉(纯瘦的不好吃)等辅料均匀搅拌,把箬叶三四片叠连放于左手心上,右手用勺子将湿透的糯米两勺放在箬叶上,铺平,再把辅料放置上,使之自上而下呈条形状,舀糯米一两勺将辅料均匀盖住,把两边箬叶合拢,再把两头的箬叶扳倒拇指压紧,将细草绳绕粽身一圈紧紧系住,一般绕扎三处即紧。粽子一般包成直条圆柱形的,一个大约有六两至一斤重这样,男人们口味粗爱吃;也有的包成三角形,女人细腻,爱吃三角粽。包完后,一咕噜脑儿到入大锅中炸煮。烧煮用的柴火,壮族人也是很讲究的,一般多用黄金柴,用黄金柴煮炸出来的粽子,黄澄澄的,色泽较好,味道也特香醇。如果用其他的柴火烧煮味道则没有这么鲜美。大约煮两个钟头,就可以出锅了,男人们迫不及待地从热气蒸腾的锅中抽出两个,一路小跑一路不断抛着吹着,到村中与其他家的男人交流成果去了。全家人也在还没吃完饭前,各拿着一个,解开细绳,扳开箬叶,露出橙黄略带箬叶青的粽肉,细细的品尝,热乎乎的粽香飘满院落。据说,端午节吃了粽子,来日温饱就不用愁了,心里就永远踏实了。
端午节,壮族人家少不了要做豆腐,我如今还依稀记得她们豆腐的情景。女人们一大早就将前夜泡浸的黄豆,放在石磨上,一勺米放进磨孔就不断的推拉着磨,后断续充豆入磨孔中,白皑皑的豆浆如瀑布般从石磨沿缓缓淌下,躺在盆垫着的纱布中,磨完后,将纱布中的豆浆提起,倒入布袋中,再撒上烧熟擂好的石膏粉末,搅匀,把袋子口套住水缸,然后就将汤水冲入袋中,要一瓢一瓢地冲,以防过汤豆腐老化,冲一瓢荡抖一下,冲水够了之后,就是挤浆水,把浆水挤在缸中,让浆水在缸中晾着,不久就可以倒入放在桌上的纱布裹着的木框上了,将纱布轻轻地翻过覆盖住,再而等水分流完,凉后掀开纱布来,就可以用刀小心翼翼地切割成方块的豆腐了,白嫩嫩的一块又一块的整齐排列着,这时各家的妇女们可闲不住了,互相走家串户了起来,评看谁做的豆腐嫩,谁家做的豆腐砂老,可她们多少很谦虚,都说自己比不上别人的鲜嫩、色泽好,而且感觉自己的酸。晚饭时,妇女们的筷条第一夹就是急切地从锅中夹起热腾腾的四四方方的豆腐,放入自己的碗中,再撩上一小撮放进嘴里,似停若止地轻嚼着,似乎很满意地回味。但小时候的我,更感兴趣的是吃豆腐皮,所以做豆腐时总是呆在缸边,等待那缸里的水浆上结着一片如水面上的涟漪般的豆腐皮,将一根小棍子深入“涟漪”的底部再捞起,然后扬起头张开嘴,放如口中,慢慢嚼着,味道异常的馨香,比买来的豆腐皮好吃远了。
壮族人过端午时,总是要挂艾草菖蒲的。老人们特别是妇女这一天不许干什么累的活,任务就是到河边或者到水塘边摘一把艾草和一把菖蒲回来,及时地叫孩子们把这些艾草和菖蒲在们两边还有房子四面挂上。据说大人说是为了避邪,妖魔鬼怪见了墙上挂的艾草和菖蒲就远而避之,不敢进屋来,一家人就可以平平安安了。晚上老人们还努力叮嘱孩子和大人们不要到河边洗澡,一定要在家里洗。洗澡时还一定要用泡有艾草的温水洗,她们的理由是洗了艾草水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被鬼附身,更不会被鬼玩弄而生病,因此当晚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努力的地认真洗上一两桶艾草水,虽然那冒着艾草的味道的温水,不是很好闻,但洗了心里却显得踏实多了,身子也舒畅多。
壮家人端午过节荤菜不需很丰盛,一般宰一只鸭就够了。但是鸭肉是不能拿来放在桌上供奉的,所以还要买一斤猪肉来祭祀祖先。祭祀祖先一般在傍晚十分,供奉完后,老人家还忘不了,从香火盆抓一小撮灰和稻草灰混合分别放入箬叶中,包成两个如粽子形状,用绳子系住,再绑在小棍子的两端,叫小孩拿到河里放,放完后,就可以回家跟大人们一起享受令人早已垂涎的晚饭了。晚饭时分,河中飘荡各种形状不一的箬叶小船了,两个相连,或几个互相推靠,缓缓地顺水而去。
据老人解释,那是给公奶(祖先)回地府时乘坐用的船,以前先人们活着养育我们不容易,今天也需要他们在天保佑着我们平安,所以要做这样的船送他们回去。这也许是壮族老人家对端午节的诠释。但提起屈原,壮族的老人家是极少知晓的,我有些疑惑,为什么偏偏这样的祭祀与汉族同胞祭祀屈原定在同一日。这也许是汉族和壮族的人民长期的接触融合的结果吧,即使是各民族节日内涵的不同,但各族人民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名称的节日——端午节,中国人的节日。正由于有了中国各民族的同一天同一名称的节日,各民族在共过这种节日中的,互相潜移默化,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才使节日内容日趋丰富,更有滋味。如今在各族年轻人心中,已经分不出到底是供奉公奶的还是纪念屈原的,但心里都清楚明确的知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
但提起屈原,壮族的老人家是极少知晓的,我有些疑惑,为什么偏偏这样的祭祀与汉族同胞祭祀屈原定在同一日。这也许是汉族和壮族的人民长期的接触融合的结果吧,即使是各民族节日内涵的不同,但各族人民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名称的节日——端午节,中国人的节日。正由于有了中国各民族的同一天同一名称的节日,各民族在共过这种节日中的,互相潜移默化,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才使节日内容日趋丰富,更有滋味。如今在各族年轻人心中,已经分不出到底是供奉公奶的还是纪念屈原的,但心里都清楚明确的知道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全文已拜读。这段议论精彩!
另:我们布依族除了狗肉不能上供桌外,其他的均可上供桌。
在人的眼里狗是贱牲畜,传统节日,狗肉都不会入席的,如果入席就是对公奶的不敬。
即使是各民族节日内涵的不同,但各族人民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名称的节日——端午节.
----------------
端午是汉族叫的,我们壮族叫之为“ngoux ngied ngoux 五月五”。
划龙舟也是汉族特色的词汇吧,我们以前称之为“bad luz 拔船”
另外,不知其他地方什么过,我们这里却不把五月五它当节日,根本没有供品、祭祀和客人,除了做炭水粽当零食以外,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如果是节日的话,我们是必须祭拜土地和禄厅(相当于祠堂,当到另外地方安家时,会有分厅)祖宗才吃饭的。
在人的眼里狗是贱牲畜,传统节日,狗肉都不会入席的,如果入席就是对公奶的不敬。
好象是这样,,,,
一般喜欢吃狗肉的人,大多是村里的闲人,偷鸡摸狗的,,,晚上搞夜宵
我们村里的人,一般都不知道屈原和端午节,,,,,除了学生,,,,,
只知道五月初五
即使是各民族节日内涵的不同,但各族人民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名称的节日——端午节.
----------------
端午是汉族叫的,我们壮族叫之为“ngoux ngied ngoux 五月五”。
划龙舟也是汉族特色的词汇吧,我们以前称之为“bad luz 拔船”
另外,不知其他地方什么过,我们这里却不把五月五它当节日,根本没有供品、祭祀和客人,除了做炭水粽当零食以外,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如果是节日的话,我们是必须祭拜土地和禄厅(相当于祠堂,当到另外地方安家时,会有分厅)祖宗才吃饭的。
是叫做五月初五,壮人从来不把这个节叫做端午节。
春节(元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初十、冬至等……。壮人基本只用数字表示节日。
即使是各民族节日内涵的不同,但各族人民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共同名称的节日——端午节.
----------------
端午是汉族叫的,我们壮族叫之为“ngoux ngied ngoux 五月五”。
划龙舟也是汉族特色的词汇吧,我们以前称之为“bad luz 拔船”
另外,不知其他地方什么过,我们这里却不把五月五它当节日,根本没有供品、祭祀和客人,除了做炭水粽当零食以外,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如果是节日的话,我们是必须祭拜土地和禄厅(相当于祠堂,当到另外地方安家时,会有分厅)祖宗才吃饭的。
是叫做五月初五,壮人从来不把这个节叫做端午节。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由来之一)http://ganzhi.china.com.cn/ch-jieri/duanwu/2.htm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大部分壮族老人不知道端午节和屈原的关系!
俺也是上中学之后才知道端午节原来和屈原扯上关系了。呵呵!
我们村里的人,一般都不知道屈原和端午节,,,,,除了学生,,,,,
只知道五月初五
我们这一带说壮话的村里人也不知道布洛陀,但他们知道“炎黄子孙”。
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其实真的是从中原来的?
我们村里的人,一般都不知道屈原和端午节,,,,,除了学生,,,,,
只知道五月初五
我们这一带说壮话的村里人也不知道布洛陀,但他们知道“炎黄子孙”。
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其实真的是从中原来的?
“炎黄子孙”这个词语只能从汉语书里找到,如果我要向父母提起“炎黄子孙”的话,恐怕我要解释好久才得。“布洛陀”倒是小时候老人(没读过汉书的老人)提到过。
我们村里的人,一般都不知道屈原和端午节,,,,,除了学生,,,,,
只知道五月初五
我们这一带说壮话的村里人也不知道布洛陀,但他们知道“炎黄子孙”。
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其实真的是从中原来的?
他们可能是从电视电影里学来的“炎黄子孙”,,,还有学校里
说明童话很成功
端午节,壮族人家少不了要做豆腐,我如今还依稀记得她们豆腐的情景。女人们一大早就将前夜泡浸的糯米,放在石磨上,一勺米放进磨孔就不断的推拉着磨,后断续充米入磨孔中,白皑皑的米浆如瀑布般从石磨沿缓缓淌下,躺在盆垫着的纱布中,磨完后,将纱布中的米浆提起,倒入布袋中,再撒上烧熟擂好的石膏粉末,搅匀,把袋子口套住水缸,然后就将汤水冲入袋中,要一瓢一瓢地冲,以防过汤豆腐老化,冲一瓢荡抖一下,冲水够了之后,就是挤浆水,把浆水挤在缸中,让浆水在缸中晾着,不久就可以倒入放在桌上的纱布裹着的木框上了,将纱布轻轻地翻过覆盖住,再而等水分流完,凉后掀开纱布来,就可以用刀小心翼翼地切割成方块的豆腐了,白嫩嫩的一块又一块的整齐排列着,这时各家的妇女们可闲不住了,互相走家串户了起来,评看谁做的豆腐嫩,谁家做的豆腐砂老,可她们多少很谦虚,都说自己比不上别人的鲜嫩、色泽好,而且感觉自己的酸。
现在是买的多,做的少。
春节(元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初十、冬至等……。壮人基本只用数字表示节日。
左江壮族也是用数字表示:正月、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十、冬至叫过冬、腊月二三。
糯米做豆腐?第一次听说,能做吗?能做也不应叫豆腐了。
春节(元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四、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初十、冬至等……。壮人基本只用数字表示节日。
左江壮族也是用数字表示:正月、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十四、八月十五、九月初九、十月十、冬至叫过冬、腊月二三。
糯米做豆腐?第一次听说,能做吗?能做也不应叫豆腐了。
感谢贝侬的提醒,写米写得上瘾了,把豆写成米了。
端午节起源古代汉族屈原投江而来的祭祀日.
几乎没有几个壮族人知道“端午节起源古代汉族屈原投江而来的祭祀日”。
我们村里的人,一般都不知道屈原和端午节,,,,,除了学生,,,,,
只知道五月初五
我们这一带说壮话的村里人也不知道布洛陀,但他们知道“炎黄子孙”。
这又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其实真的是从中原来的?
如果没有学校日复一日的宣扬“炎黄子孙”,我是本科生 知道“炎黄子孙”?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