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童年(四)
壮乡阴阳团聚的节日
经过春播夏收,紧张的双抢工作中,农历7月7到了,汉人把那天称为情人节,而壮人却有自己的诠释——逝去的公奶归来的节日。是日壮族的人们到集上买几两猪肉和香火和纸钱,然后在傍晚时在堂屋摆上一桌,算是为公奶接风洗尘,祭祀祖上。然而真正团聚的时间却在农历7月14,据说,凡是死去了的都要这一天回家,活着的人特别是嫁出去的妇女在7月14这天(有点地方风俗又有异,女的提前一天回来供奉,当天即走,男的在7月14)都要回来供奉。
据说,以前有一个单身汉很穷,在7月7这天,他没钱卖肉没鸡鸭宰来供奉祖上,于是他就去河里捉鱼,他捉呀捉,很久没捉住一条鱼,他正当他失望难过的时候,忽然见岸上站着一位带斗笠的老者,老者问单身汉:“年轻人,人们都在家过节了,你为何还在这里呀?”
单身汉答道:“我家里穷,没钱买肉,我想捉一些鱼回去祭共祖上。”
“不用捉鱼了,你拿这个小布袋回家吧,到家才能打开它。你马上回去,你的祖上的公奶(泛指逝去的祖先)都在等你回去吃饭了。”老者说后便没了身影。
单身汉回到家中没见祖上,于是拿布袋打开,一看,里面盛满了黄澄澄的金子。人们说,是单身汉孝的行为感动了他的祖上,给了他丰厚的回报,所以小孩一定要好好地对待自己逝去的祖宗,认真点香,鞠躬跪拜,然后要在供桌上斟三回酒,那祖上就喜欢你了,他们就让你今后过上幸福的生活。我的母亲很信这个,所以每次逢到祭祀时,母亲都和姐姐都叫我去烧香祭拜、斟酒、烧纸,我也从推让过,我祈祷我的祖宗们也能给我像那个单身汉的鸿运。我有时问问母亲我为什么还没见过带斗笠的老者,母亲说祖上在香火盆上,现在你做得还不够好,所以他不会让你见到他的。从此我对香火盆有了敬畏之情,从不敢怠慢过它,生怕触怒了祖上。但直到现在我也没意外碰见到给布袋与我的带斗笠的老者,更捡不到一块金子过。
逝去的祖宗一回来就要住上一个月,直到农历八月十五才走。这一天是祖上离开活在的亲人的日子,从壮人的角度来看,是饯别的节日。活着的人从早到晚都在张罗着丰盛的饭菜来给作他们饯别,有鸡的汤鸡,有鸭的宰鸭,没有这些的就供上猪肉,女人们这天也忙得不可开交,包一堆粽子,做一锅豆腐,还忙着屋里屋外的打扫。活着的人不管身在何方,也要千里迢迢赶回来为他们送行,作为一年最后一次在家中的团聚。
公奶归来离去一般是要坐船的,所以在7月初七和8月十五都会下些雨,使河水稍涨,方便公奶乘坐的阴船航行。吃完晚饭,女人们用箬叶包上从香火盆里取下的一小撮灰,用藤绳系住,做成了两个形状像船又像粽子似的东西,再用绳子拴在棍子两头,一边吊放一个,然后叫男孩放在肩上挑着,到河边放在河水中,留它顺水飘走。我小时这个差事都有我去做,母亲告诉我,要轻轻的放,不要让船弄翻,公奶如果翻船就不好办了,他们就难回到家了。
我小心翼翼的放着特别的船入水中,看着那棍子系住两个粽子似的船一荡一荡地顺河水而去,我虔诚地祈祷:祝公奶们一帆风顺,也愿公奶们保佑我今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今每次到中秋节时回到家中,都希望母亲能再做那样的小船,让我拿到河里去放,好好再送公奶一程。但母亲老了,动不了那么多了,一切的主持都由姐姐和姐夫来做,但他们是不知道这些的,也许他们忘了,也许别家的人都不这样做了。事实也是如此,我在其他的地方也没见有人这么做了。也许是社会发展了,公奶们不需做那慢悠悠的船了,而是改坐飞机了。但我也从不见人们用箬叶或纸什么东西来送公奶们归去。也许这个节日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了,而是属于活人的了。
注:由于双抢忙,没得趁着七夕发帖,有点遗憾,不过没关系,这个节有一个月时间。
虽然很短,但写得真好!
壮族的历史传说和民俗风情都结合到一起了!
我也才知道壮族人过鬼节(我知道对壮族人是很重要的节日)和八月十五的节日文化背景!
真希望更多的贝侬网友多说说自己家乡的事物和个人生活经验,有这种交流,才是家园的感觉!
请问版主,怎样才能消除阅读需要金币这一设置?
无意中设上了这个,不好意思,想办法消除。
蓝色的童年(四)
壮乡阴阳团聚的节日
经过春播夏收,紧张的双抢工作中,农历7月7到了,汉人把那天称为情人节,而壮人却有自己的诠释——逝去的公奶归来的节日。是日壮族的人们到集上买几两猪肉和香火和纸钱,然后在傍晚时在堂屋摆上一桌,算是为公奶接风洗尘,祭祀祖上。然而真正团聚的时间却在农历7月14,据说,凡是死去了的都要这一天回家,活着的人特别是嫁出去的妇女在7月14这天(有点地方风俗又有异,女的提前一天回来供奉,当天即走,男的在7月14)都要回来供奉。
据说,以前有一个单身汉很穷,在7月7这天,他没钱卖肉没鸡鸭宰来供奉祖上,于是他就去河里捉鱼,他捉呀捉,很久没捉住一条鱼,他正当他失望难过的时候,忽然见岸上站着一位带斗笠的老者,老者问单身汉:“年轻人,人们都在家过节了,你为何还在这里呀?”
单身汉答道:“我家里穷,没钱买肉,我想捉一些鱼回去祭共祖上。”
“不用捉鱼了,你拿这个小布袋回家吧,到家才能打开它。你马上回去,你的祖上的公奶(泛指逝去的祖先)都在等你回去吃饭了。”老者说后便没了身影。
单身汉回到家中没见祖上,于是拿布袋打开,一看,里面盛满了黄澄澄的金子。人们说,是单身汉孝的行为感动了他的祖上,给了他丰厚的回报,所以小孩一定要好好地对待自己逝去的祖宗,认真点香,鞠躬跪拜,然后要在供桌上斟三回酒,那祖上就喜欢你了,他们就让你今后过上幸福的生活。我的母亲很信这个,所以每次逢到祭祀时,母亲都和姐姐都叫我去烧香祭拜、斟酒、烧纸,我也从推让过,我祈祷我的祖宗们也能给我像那个单身汉的鸿运。我有时问问母亲我为什么还没见过带斗笠的老者,母亲说祖上在香火盆上,现在你做得还不够好,所以他不会让你见到他的。从此我对香火盆有了敬畏之情,从不敢怠慢过它,生怕触怒了祖上。但直到现在我也没意外碰见到给布袋与我的带斗笠的老者,更捡不到一块金子过。
逝去的祖宗一回来就要住上一个月,直到农历八月十五才走。这一天是祖上离开活在的亲人的日子,从壮人的角度来看,是饯别的节日。活着的人从早到晚都在张罗着丰盛的饭菜来给作他们饯别,有鸡的汤鸡,有鸭的宰鸭,没有这些的就供上猪肉,女人们这天也忙得不可开交,包一堆粽子,做一锅豆腐,还忙着屋里屋外的打扫。活着的人不管身在何方,也要千里迢迢赶回来为他们送行,作为一年最后一次在家中的团聚。
公奶归来离去一般是要坐船的,所以在7月初七和8月十五都会下些雨,使河水稍涨,方便公奶乘坐的阴船航行。吃完晚饭,女人们用箬叶包上从香火盆里取下的一小撮灰,用藤绳系住,做成了两个形状像船又像粽子似的东西,再用绳子拴在棍子两头,一边吊放一个,然后叫男孩放在肩上挑着,到河边放在河水中,留它顺水飘走。我小时这个差事都有我去做,母亲告诉我,要轻轻的放,不要让船弄翻,公奶如果翻船就不好办了,他们就难回到家了。
我小心翼翼的放着特别的船入水中,看着那棍子系住两个粽子似的船一荡一荡地顺河水而去,我虔诚地祈祷:祝公奶们一帆风顺,也愿公奶们保佑我今后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今每次到中秋节时回到家中,都希望母亲能再做那样的小船,让我拿到河里去放,好好再送公奶一程。但母亲老了,动不了那么多了,一切的主持都由姐姐和姐夫来做,但他们是不知道这些的,也许他们忘了,也许别家的人都不这样做了。事实也是如此,我在其他的地方也没见有人这么做了。也许是社会发展了,公奶们不需做那慢悠悠的船了,而是改坐飞机了。但我也从不见人们用箬叶或纸什么东西来送公奶们归去。也许这个节日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了,而是属于活人的了。
注:由于双抢忙,没得趁着七夕发帖,有点遗憾,不过没关系,这个节有一个月时间。
后注:为了让大家看到楼主的帖子内容,把他原文复制到这里了!
这样也好。
不过,俺听到另外一种说法:
就是汉族一般都是7月15日过“鬼节”。所以我们提前过“鬼节”(有的初8之后就开始过,一直到7月14。)。是避免汉族鬼会抢我们的供品。
陌生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因为我们都被现代了。
很小的时候,只有七月初七,七月十四的印象,没有过年印象,,,,
稍大点的时候,大多只有过年的印象了
楼主发帖时,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到,无需设置金币贴设置。如下图。
如果你想修改以前发的内容,可以点击你发帖右下角”编辑“来修改,如图所示
楼主发帖时,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到,无需设置金币贴设置。如下图。
如果你想修改以前发的内容,可以点击你发帖右下角”编辑“来修改,如图所示
已经有点熟悉了,今天发第一张帖,有点陌生。
其五,围绕大明山麓的壮族民间习俗,对骆越方国都城的存在做了佐证。
过去只知道夏历三月三歌节是特掘回来给龙母扫墓的日子,但对其更深层的含义尚未挖掘。
特掘由蛇升格为龙,是在以风送龙母下葬的那一天,这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信息,三月三可能是古骆越方国一个重要转折的日子,或许是其由部落联盟升格为方国之日,也就是骆越国建国日或重建日,三月三是其国庆节,或许是一位重要的王登基之日,总之不是一个平常的节日。
特掘送龙母下葬的地方是在大明山顶南侧的一座山峰,寸草不生,呈八字形墓顶,在两江、陆斡一带仰望,轮廓清晰。当然那是传说,不是真正的坟墓。
但透过这一传说,留下了一个信息,即特掘葬母于大明山上的那一天,是它成龙的日子,成龙就意味着新王登基,登基的地点当然在大明山下,则其都城必在山下无疑。
所以三月三歌节实为骆越国建国日或骆越国新王登基日。
大明山周围还有一个特殊的节日达汪节,纪念的是为保护鸟兽而殉身的女神,她的尊号也叫娅汪,壮语叫Yahvuengz,yah为祖母,vuengz是王的意思,故Yahvuengz意为祖母王。
在这里,娅汪已和龙母有所融合,都是保护动物的。
鸟兽不过是图腾的符号,也就是各部落的代码。
娅汪保护鸟兽,也就是保护辖下的各个部落,这正显示了她王者的身份。
关于达汪的殉身,民间传说是被土司剖腹而死,从麻雀将她抬到月亮里的神话情节看,明显是后加的,不是原生型情节。
民间广泛流行的俗语“十七达汪伤,十八达汪死,十九备棺木,二十葬达汪”,比较接近原型,这分明暗示,这位女王是在事变中受伤而亡的。
这一带历史上只存在过骆越方国,故娅汪当是骆越方国女王无疑,她的死日实为骆越国的国殇日。
她的死惊天动地,连鸟兽都一起哭泣。
壮族的“七月十四节”不应当叫做“中元节”,这是外人的叫法,壮族只叫“七月十四节”。
中元节来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据《盂兰盆经》,目连因其母死后受苦,他请佛帮助解脱,佛令他于每年夏季众僧安居终了之日,以百味飨众僧,即可解脱。这天正好是夏历七月十五,遂成节日,但汉族早已不过了。
壮族的“七月十四节”不同,在观念上完全没有目连救母的意识,而是纪念祖先。
节日过得很长,从七月七日开始,十四、十五、十六三天为正日,十七到二十日接达汪节,实际是达汪节的延展,其中有受中元节影响的部分。
这期间祭祀祖先,祭祀达汪,也祭祀野鬼,要烧鬼衣和冥币。
气氛凝重,确有国殇的氛围。纪念娅汪的节日如此延伸,如此隆重,又如此凝重,说明娅汪不一般,而是女王级的人物。
娅汪故事集中流传在大明山四麓,也传到古骆越境的一些地方,如云南富宁县也有娅汪节,但情节只说她教人们穿牛鼻绳驯牛。
也说她死于七月十八日,故富宁的娅汪节在七月十八日。
驯牛犁田,这涉及到壮族对水稻移栽技术的发明,这历史可就十分悠久了。
《富宁县壮族稻作文化资料选编》说:“娅汪在壮语里的意思是女王。”点明了她的身份。
富宁属于古骆越境,所说女王当然是骆越女王。
回到大明山麓,这位女王既然生活在大明山下,她的王国也必定在这里。
考证历史,这里只有过骆越国,故娅汪理所当然是骆越方国之女王。
惟有她这样的身份,而且是对推动壮族祖先耕作技术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才能在民间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以致为她形成了一个节日,并且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从这些传说、节日民俗中可以推断古骆越方国的都城方位。http://www.rauz.net.cn/Article/faenzcieng/mboengqcanghhag/hagsudnyimoq/200703/332.html
建议把这篇文章投到<广西文学>那里
多写好的点的,我帮你介绍到<当代广西>
建议把这篇文章投到<广西文学>那里
多写好的点的,我帮你介绍到<当代广西>
多谢版主的建议,我目前还不知道怎样才能把稿子投到<广西文学>,但有你的帮助,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认真把文章写好。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