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文字产生形成,就能以符号方式记录这个民族的语言和思维,传递和传承这个民族的文化。没有文字就没有文化的完整传承,也就难以留下可考的历史。所以抛弃自己民族文化将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文字的产生首先是图画式的然后经过演变到象形字再到拼音文字,因为拼音文字拼写简单,语音表达丰富,适用于拼写各种不同民族语言文字。所以拼音文字是世界各种文字最终趋势,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与民族都是使用拼音文字。而象形文字最后的捍卫者代表是汉字,这种文字在结构方面比较复杂,但字形丰富,组词简单,用几千个汉字就可以拼合成各种不同意义的词组、句子,并且能准确表达意思,这是方块汉字一大优势,所以深得人民的喜爱。自从五笔录入问世以来,提高了汉字的输入速度,使汉字免遭数字信息电脑时代的遗弃,重新焕发诱人光彩!文字有在学习技术方面强大的传递信息功能,还有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最大功用。既然文字这么重要,那么一个具体的民族,是否需要自己的民族文字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壮族是否需要自己的民族文字呢?也许有人不肖一顾,嗤之以鼻……但我还是肯定的说需要,除非壮族人民愿意自我泯灭!
目前壮族文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建国后中央为壮族人民创制的统一性拼音文字。一种是历代来壮族文人自发的仿汉字或借音汉字书写的方块壮文。拼音壮文最早出现在1930年,贵县(贵港)的几位僮(壮)族知识分子设计了一套拉丁化壮文,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未能推广应用。解放后,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自由。”党中央的政策激发了壮族人民拥有壮文的热情,应广大壮族群众的请求。从1952年2月到1957年11月,经过五年多时间调研和创制,壮文终于正式诞生了。1958年有290多万人学习壮文,一般大约学习300个学时便可掌握壮文,能用壮文写报告、文章等。但后来经过文革年代的重创打击,壮文走向了消沉。1982年,以“进一步完善,国际通用化”的精神,自治区政府把原方案中的非拉丁化字母改成拉丁字母,形成目前使用的壮文。方块壮文是古代壮族文人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创制的壮文,称土俗字,现统称古壮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借汉字四种。古壮字有很大缺点:一,汉字本身笔划已很繁,而古壮字一般比汉字更繁,如用几个汉字拼成一个壮字。二,掌握学会古壮字的人必须学会汉字才能掌握古壮字。三,各州县因方言,口音不同,使用的古壮字也各不相同,不规范,所以难以统一。这些缺陷限制了古壮字的使用和流通范围。通过上面的解说,大家应该稍微明白了两种壮文的来历。我个人认为对于拼音壮文,希望大家不要有抵触心理,拼音壮文虽然目前来说也还有很多缺陷,比如使用字母过多,借汉时过于依赖桂柳口音,太注重使用借词而懒于创新的民族词……等等。但拼音壮文在原生态壮语词组,句子的完整表达性还能表现出原味,还不至于到不值一文的地步,所以仍值得推广发展,在使用中改进!目前拼音壮文在推广方面遇到的阻力主要是经过文革的打击,壮族人民学习壮文的热情受到了扑灭,再加上壮族人自古来对拉丁字母的生疏而得不到政府及时的帮助,壮文教育停滞,这样拖过了好几代,到如今壮族人民对拼音壮文更加不了解,更加陌生。其实要结开这个解并不难,只要自治区政府、教育部门在壮区从小学就开展实质性的、扎实的壮文普及教育。然后增加在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壮语播音节目和时间。这么经过几代人,壮族人民能在生活中,工作中普遍接触到拼音壮文,那么对拼音壮文的陌生、生疏情况自然水到渠成的改变。现在有些人对普及壮文有抵触思想,这个原因有多样性。如有的人认为现在的拼音壮文不完善,不完美,不宜普及;有的人则认为不必劳民伤财普及壮文……其实世界上每种文字都不会是完美的,而是循序着在使用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条规律。对现在的拼音壮文我们为什么就不可以让她普及并在使用中逐渐完善这条规律呢?而非要一开始就强求她的完美?为何就只因现在的拼音壮文不够完美就嫌弃她呢??而别人的,也不一定完美的文字,却无比荣幸的去拍屁呢?看来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民族自卑心态!对于那些有不必普及壮文心态的人,分析起来就困难了。大抵是不愿看到壮族人民的民族文化水平得到发展,或者是认为壮民族没资格配有自己民族语言文字教育的权力.甚至有希望壮民族快快消失,免得争取什么民族权益……这是一种封建主义打压和压迫壮族人民的思想,不顾及壮族人民的权益,无论如何都是严重歧视壮族人民,污辱壮族人民!!他们别忘了,壮族人民历代反封建反压迫的抗争是强大的,也是无穷尽的……!
还有一种论调认为壮语内部方言太多,统一性差,所以不必要做什么标准壮文标准壮语。此言差也,民族内部就是因为有方言差别,所以更应该发展一种统一性强的标准文字语言加以普及,这样才有利民族内部交流,团结!正是基于此,世界上各民族才大力推行和发展本民族普及化的标准语言文字方案。中国汉族内部的方言差异要比壮族远得多,很多方言间根本不能直接交流,不然简直就是“鸡同鸭讲”了。虽然差距非常大,但是也不妨碍国家推行和发展普及通用化标准汉话(普通话)。而壮族内部方言虽也有差距,但大多是口音的差别和些许词语的不同罢了,基本能直接交流。我本人在外所遇见到的广西各地壮族人时,大都试着用壮语进行交流,而且基本能进行勾通,就算是跟口音差别最大的南壮贝侬也能说得明白..我就曾经有跟德保贝侬用壮话交流的经历,词汇基本相同,口音稍有不同,但能听明白对方的话。最久的一次经历是我在广州读书时跟一个桂北同学用各自口音的壮语交流,其结果是我后来说话的口音趋向他那边的口音,以至于有一次我回家在大丰(上林县城)说壮话时,人家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大丰的,他们竟然不能相信,因为我说话带有桂北口音。呵……但从这来说足以证明壮族内部方言并没有外人所想象中的大!所以我认为某些人以壮方言的差距为由,依此差距责疑现在的壮族群体不具有成为一个整体民族,说壮族是人为生造出来的民族这个的说法感到可笑,也感到可恼!他们的用意不过旨在破坏壮民族内部方言群体间团结。如果是壮族人这么说,那么他就真具有背叛民族的嫌疑了,如果是另外别有用心的人在传言,那么他的用意就更值得人们去探讨了……!
说了这么多,我的用意只是想说明发展和推广标准壮语,壮文有利于民族交流、民族团结,有利于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加人民自尊心.有利于社会安宁,有利于整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稳步走向繁荣!
http://user.qzone.qq.com/539531963/blog/1195106467
拼音壮文最早出现在1930年,贵县(贵港)的几位僮(壮)族知识分子设计了一套拉丁化壮文?
这个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啊?想知道
特顶贴,声援靖西人民。
ding
hao
好,,,
顶
要求政府加强对壮语的推广!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