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请崇左市政府出面干涉假借开发龙州花山而对民族团结进行破环的商业集团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哥大    时间: 2010-6-28 09:33
标题: 请崇左市政府出面干涉假借开发龙州花山而对民族团结进行破环的商业集团

广西经济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刘国雄昨天在本坛发布了一贴,说,为了某种目的。龙州“海归派”林静纯先生以及商业利益伙伴广西南宁奔腾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将在花山岩壁上刻画“龙”字。 (如果这个是事实,那一定也有你们下属龙州政府参与)。 

如果为了促进当地旅游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刻这个“龙”字万万不得!华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请您研究历史,炎黄不是我们的祖先,炎黄子孙是对汉人民族的统称,可我们是壮族,先祖部骆驼。请崇左当局要对得起“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名字!(BY-大新某人)


相关链接:花山崖壁画附近将打造天下第一“龙”字
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5215596.html



花山崖壁画附近打造天下第一“龙”字

图文:刘国雄

昨天下午,我在“游子的梦----‘龙’回故里:打造天下第一‘龙’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一个高38米、宽18米的世界最大的“龙”字将落户在有着悠久革命历史和深厚文化背景的广西龙州县,盘踞于丽江河畔,距离闻名世界的花山壁画10多公里。此举将结束龙州无“龙”字的历史。同时,这个项目还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让全世界都知道:天下第一“龙”字在中国,中国第一“龙”字在龙州。

我早几年就去过宁明、龙州、凭祥,后来参加花山艺术节又坐游船在左江重游了一次花山壁画,花山壁画给我很深的震撼。

发源于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的左江,自西向东穿流于龙州、崇左、宁明、扶绥等县的崇山峻岭之中,滋润着两岸的青山沃土。左江两岸,群山绵延、奇峰耸峙、层峦叠翠、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花山壁画主要位于宁明县驮龙镇的左江岸边,由壮族先民创作,成画年代约在2000多年前的一组规模巨大、内容丰富而奇特的图画,整个画面由各种图画组成111组神秘的图案,宏伟壮美。神奇莫测,有关崖画作者、内容、颜料,以及如何绘制,众说纷纭,成为千古之谜,吸引着无数的学者和游人去思考、去探索。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龙州、崇左、宁明、扶绥的左江流域其实都有崖壁画的,从龙州码头也可以顺水而下往宁明游览花山的。

这次准备刻上天下第一“龙”字的崖壁是选取左江龙州段的一处大山绝壁,左江龙州段是整条左江旅游景点最密集的河段,有花山崖壁画、秀才看榜、酒壶迎客、花婆卧江等等上百过景点,可谓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好些景点我以前去过的,一直想再去一次。去年底倒是去了龙州,不过是带金霖、焦点乐队等去演出,到了直接去现场,演完回来,什么都没看。在这里的山上崖壁刻上一个巨大的“龙”字,相信也是一个奇迹。

主办单位南宁奔腾文化董事长唐铭介绍说,曾经荣获文化部颁发“中国青年书画突出贡献奖”的林静纯先生是龙州籍的书画大师,多年来一直想为家乡作出贡献,实现一个梦想。这次大师计划在龙州的锦江所处的金龟山崖壁上,打造天下第一“龙”字,完成“龙”回故里的心愿,也将给龙州旅游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

林静纯大师有绝活的,他可以书画合一,就是写了大字后还要画画,字画互相衬托又独立成画,他写字前还要求字者自己把字写好他根据求字者的笔迹和性格写字作画的。现场他和他的好朋友陽光辉一起即席为来宾挥毫,我和很多来宾都求到了字罗,确是难得一见的作品。

林静纯大师还透露一个秘密,他说天下第一“龙”字落成之时,将邀请万民华人书法家到现场泼墨挥毫,书写1万个风格各异的“龙”字,形成长达一公里的碑林,汇集成万龙之洲,与天下第一“龙”字交相辉映,那又将是何等的壮观啊。

花山壁画

左江两岸景色美丽,坐游船看壁画在江中也是一种享受。

 
新闻发布会现场,主办单位南宁奔腾文化董事长唐铭(左一)绍第一“龙”字的文化和故事,后面的背景是以后“龙”的效果图。中为林静纯,右为阳光辉。


林静纯(中)发言。

林静纯作画,请注意,是拿废纸做笔的哦。

这个龙字有他画好的画。

林静纯大师有绝活的,他可以书画合一,就是写了大字后还要画画,字画互相衬托又独立成画,他写字前还要求字者自己把字写好他根据求字者的笔迹和性格写字作画的。现场他和他的好朋友陽光辉一起即席为来宾挥毫,我和很多来宾都求到了字罗,确是难得一见的作品。

林大师帮我写字。

林大师创作的书画作品:龙人龙字在龙州和龙凤呈祥。

 

阳光辉大师书写“乐天派”。


作者: 大哥大    时间: 2010-6-28 09:34
来源: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php?t=5216569&page=1#post3035431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10-6-28 11:37
很震惊。坚决反对这种赤裸裸的破坏民族文化古迹的丑陋行径!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10-6-28 11:54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10-6-28 11:37:47的发言:
很震惊。坚决反对这种赤裸裸的破坏民族文化古迹的丑陋行径!

刚才看了新闻中的那张宣传图,还以为是要直接在宁明花山壁画上刻字,但看了文章内容后,才知道是在龙州县的“锦江所处的金龟山崖壁上”刻字。我不知道要刻字的地方是不是也有古代壮族先民壁画的存在,如果有,也是要坚决反对的。


作者: 骆越子孙    时间: 2010-6-28 13:15
就这点功夫也敢称大师?就这品德也敢在祖先头上撒尿。愚昧、无知、无耻!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10-6-28 13:52
在线面前,什么能制止他的无耻行为呢
作者: 王柏惠    时间: 2010-6-28 14:47
持续关注中。坚决反对在花山壁画所属范围的崖壁上刻字。
作者: 季人    时间: 2010-6-28 14:47
无论这种行为是否触及破坏人文古迹,至少会对自然景观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
希望各位贝侬群策群力,阻止此事!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0-6-28 15:08
就想借着花山来扬自己的名
要刻就是刻布洛陀三个字

作者: 勒布巴哈    时间: 2010-6-28 17:11
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 勒布巴哈    时间: 2010-6-28 17:12
在千古名胜古迹区刻新字,胆子也太大了吧!!!!!!!!!!!!!!!
作者: 粤西土著    时间: 2010-6-28 18:32

请文化厅文物保护单位、非遗部门出面制止这种行为!

刻个大龙,龙州就真有龙了吗?简直胡说八道。我坚决反对浮躁而没有意义的行为!


作者: 山级公路    时间: 2010-6-28 19: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0-6-28 20:43

脑壳坏掉了

严重BS~~~~~~~~~~~~~~~~~~

怎么能把莫名其妙的文化强加到本地人身上!

谁都知道珠江文明不是"龙"的文明

要写就写个弄字,上面还加个山.

气愤!我要给龙州宣传部打个电话问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8 20:49:26编辑过]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0-6-28 20:53

应该把龙州和宁明流传的“白马英雄”的故事刻在石壁上才对!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10-6-28 21:54

反对!请发起签名活动.


作者: 一知半解    时间: 2010-6-28 22:12

不管什么字,都不能在古迹上乱来.特别是少有罕见的壮先祖古迹.

有谁知道有关部门的电话?


作者: 越裔引强    时间: 2010-6-28 22:18
龙?用在所谓的中原地区比较庄严,用在我岭南荒蛮之地,充其量也只能有画蛇添足之功。族人们团结起来,这又是一次对我们卑微的尊严的挑衅。
作者: 荷锄郎    时间: 2010-6-28 23:30
不单单是在这里反对。只要是在中国搞天下第一的商业炒作我们都要反对。
作者: 那僚    时间: 2010-6-29 01:16
伪民俗要不得!强烈反对!!广西怎么尽出怪事!!!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0-6-29 09:13
关注……………………
作者: 了了了    时间: 2010-6-29 10:08

是啊,有宁明的贝侬朋友吗?

或者有认识一些能影响宁明当地政府的人吗?

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纯炒作的行为,怎么就能顺利的GS勾结了呢!

广西壮族的历史文化地位在广西本土、在岭南地区只要一天不被广泛认同,

壮族历史文化在区域历史文化中的边缘地位现状一天不改变,这种怪事儿就会不断!

建议公布宁明政府宣传部门的电话,每个关注此事的贝侬都来拨打这个电话,用实际行动支持民众的意愿吧!

就跟上次广西电视台《壮语报道》栏目被停一样,有实际的合理有效行动才有可能促使事件的改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9 10:12:32编辑过]

作者: 度莫    时间: 2010-6-29 11:54

突然想几年前崇左某些人给左江斜塔贴瓷砖的事情。

难道就没有吸取教训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9 11:59:15编辑过]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0-6-29 13:01

给左江斜塔贴瓷砖.!

太搞笑了


作者: maniachhz    时间: 2010-6-29 13:12
QUOTE:
以下是引用了了了在2010-6-29 10:08:53的发言:

是啊,有宁明的贝侬朋友吗?

或者有认识一些能影响宁明当地政府的人吗?

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纯炒作的行为,怎么就能顺利的GS勾结了呢!

广西壮族的历史文化地位在广西本土、在岭南地区只要一天不被广泛认同,

壮族历史文化在区域历史文化中的边缘地位现状一天不改变,这种怪事儿就会不断!

建议公布宁明政府宣传部门的电话,每个关注此事的贝侬都来拨打这个电话,用实际行动支持民众的意愿吧!

就跟上次广西电视台《壮语报道》栏目被停一样,有实际的合理有效行动才有可能促使事件的改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9 10:12:32编辑过]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10-6-29 14:06
QUOTE:
以下是引用了了了在2010-6-29 10:08:53的发言:

是啊,有宁明的贝侬朋友吗?

或者有认识一些能影响宁明当地政府的人吗?

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纯炒作的行为,怎么就能顺利的GS勾结了呢!

广西壮族的历史文化地位在广西本土、在岭南地区只要一天不被广泛认同,

壮族历史文化在区域历史文化中的边缘地位现状一天不改变,这种怪事儿就会不断!

建议公布宁明政府宣传部门的电话,每个关注此事的贝侬都来拨打这个电话,用实际行动支持民众的意愿吧!

就跟上次广西电视台《壮语报道》栏目被停一样,有实际的合理有效行动才有可能促使事件的改变!

不是宁明县的花山壁画,是龙州县境内的崖壁区域内,文中也说了距离宁明花山壁画只有10公里。
作者: 了了了    时间: 2010-6-29 15:23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10-6-29 14:06:16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了了了在2010-6-29 10:08:53的发言:

是啊,有宁明的贝侬朋友吗?

或者有认识一些能影响宁明当地政府的人吗?

这种没有文化内涵的纯炒作的行为,怎么就能顺利的GS勾结了呢!

广西壮族的历史文化地位在广西本土、在岭南地区只要一天不被广泛认同,

壮族历史文化在区域历史文化中的边缘地位现状一天不改变,这种怪事儿就会不断!

建议公布宁明政府宣传部门的电话,每个关注此事的贝侬都来拨打这个电话,用实际行动支持民众的意愿吧!

就跟上次广西电视台《壮语报道》栏目被停一样,有实际的合理有效行动才有可能促使事件的改变!

不是宁明县的花山壁画,是龙州县境内的崖壁区域内,文中也说了距离宁明花山壁画只有10公里。

太气愤了没看清楚!哈哈哈!

左江斜塔贴瓷砖这事儿我知道,因为我有同学就是崇左的,好多年前的事儿了吧,当时听说后也觉得很无语!行政行为从来是没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来约束的!有什么问题就是D出来形式权利了的,D又不能对行政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任,很可笑的逻辑!

还是要给龙州政府宣传部门电话表达民意的,否则这奇怪的龙字刻上去再弄下来又要出笑话了!

要不大家给龙州当地宣传部门出主意:让龙州的每个行政职能部门大门前都弄个民族团结宝鼎!比这个龙字要好!哈哈哈哈!


作者: 季人    时间: 2010-6-29 16:02
当年我兴致勃勃带着十几个朋友去看左江斜塔,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样子真是大吃一惊!
作者: 越僚    时间: 2010-6-29 16:34

若干年后也许会觉得贴上瓷砖是个不坏的注意,如果贴得好起码可以保护外墙少受风雨侵蚀.


作者: 了了了    时间: 2010-6-29 17:23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僚在2010-6-29 16:34:53的发言:

若干年后也许会觉得贴上瓷砖是个不坏的注意,如果贴得好起码可以保护外墙少受风雨侵蚀.

可以理解你所说的,只是文物保护的修护原则历来就应该是在尽量不损害文物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休整啊!照你这样保护,那还不如在斜塔外面再罩一个玻璃层供着呢!

那样更是双层保护了!


作者: 桂西布依    时间: 2010-6-29 17:24

坚决反对,要是真的这样做还是给它自己坏掉的好

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人


作者: 桂西布依    时间: 2010-6-29 18:21

看他留的那个头发就知道他是“大家”了

比垃圾桶旁边的那些还要恶心

人都那么恶心了,他那瓜瓢子里面的更肮脏。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0-6-29 18:57

离花山有十公里没错

可是没事干嘛刻个龙字呢?而且是在我们我们僚区.


作者: 勒布巴哈    时间: 2010-6-29 21:25
到布达拉广场刻上一个啊!!!!!!!!!!!!!!!!!
作者: 力量我的精神    时间: 2010-6-29 22:46

龙患啊。

虽然“表示强烈抗议”这话被反复用在我们这充满政治气氛的生活里,我们腻烦也感觉没有什么意义了,但今天我还是要用用,因为我没有别的办法表达我的不满。


作者: 025人僚    时间: 2010-6-29 23:10

坚决反对刻字,支持联名抗议!


作者: 岭南教主    时间: 2010-6-30 11:45
有本事他去布达拉宫墙上刻看看,这是强奸僚人的行为!!!东西!!!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0-6-30 16:29
在龙州,有不少人是反对的。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0-6-30 21:32

悲愤呀悲愤,文化认同难道就老依靠这种"被"的方式吗?

僚胞们一定要团结,记得自己该是什么身份呀

为自我文化的存活找一片天空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0-6-30 21:35

我们要做一个中国人

但是不要大一统的文化

没错,广西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僚人有承担民族和谐、边疆和谐、国家和谐的义务。

但是,真正的前进中的中国应该是“和而不同”的。

不管哪个民族,不管其“先进”还是“落后”都有权利选择和保存自己的文化。

而不被动地强加。

如果那位艺术家是僚人的话,建议他多了解自己是谁。

而不是靠卖民族利益达到“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目的。请自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30 21:45:18编辑过]

作者: 力量我的精神    时间: 2010-7-2 22:52

如果不可避免的被“龙”了一把。

那得想办法把整座大山被炸掉-----


作者: 蛊毒    时间: 2010-7-3 08:30

把龙蛇和鳄鱼奉为老祖宗和承认自己为其子孙,既与祖先崇拜有联系,又与蛇和鳄鱼崇拜有联系,是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文化的典型

龙的原始图形是什么?现在学术界公认的关于龙的原形的来源最主要的说法是原型学说和鳄鱼原型学说两种。原型学说有历史文献记载而鳄鱼原型学说十分少见,如《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有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而庆富则龙为鳄鱼说,他认为“最早的‘龙’就是鳄鱼,传说时代的‘龙’就是人工驯养的鳄鱼”[42]

最早从学术的角度论述由来于蛇的学者是闻一多[43]。闻一多用古文字学、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列举了许多古文献的论据,同时采用了当时新兴的民族学、民俗学的方法和研究成果,认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崇拜被称为龙的某种大蛇的图腾团族,这一集团后来“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闻一多从图腾的角度主张作为合成兽的龙是以为基调而创造出来的[44]。闻一多之后李岳南[45]、李[46]、刘城[47]、钟敬文[48]、王维[49]、王明达[50]根据新的资料和不同的论点试图发展原型学说。刘城维和王明达则主张龙的原型是与同为爬行动物的鳄鱼。王明达认为鳄鱼才是龙的真正原型,龙的观念最早产生于信仰鳄鱼的南方民族中,这种观念后世传播到了中原地区。

把龙蛇和鳄鱼奉为老祖宗和承认自己为其子孙,既与祖先崇拜有联系,又与蛇和鳄鱼崇拜有联系,是百越民族文化的典型。如《说文解字》记载说越人是蛇种:“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太平御览》卷一七○:“闽州越地,即古东,今建州其地,皆蛇种。”《逸周书.王会解》说:成周之会,“东越海蛤,欧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于越纳姑妹珍且瓯文蜃,共人玄贝,海阳大蟹自深桂会稽以……”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和《驻军图》上标有特殊的居民点君、垒君、部,以及“蛇障蛇上(里)、蛇下里”等,这里的蛇君所指的就是汉王朝通过长沙国在湘南民族地区设置、利用少数民族首领统治其民众的、相当于乡里级的行政区划名称,是岭北岭南的越人的居地,以他们的图腾物来标注地名[51]

古百越民族先民的拜蛇龙之风往往是通过断发文身的习俗来表现。关于越人对文身内涵的认识,史籍也多有记载。《礼记?王制篇》曰:“东方曰夷,被发纹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汉代刘安《淮南子》也载越人“文其身刻画其体,内其中,如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故曰以象麟虫也。”高注解说:“文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故曰以象鳞虫也”。南方多为水乡泽国,百姓每天都要与水打交道,被各种水中动物冲击和威胁也是颇为常见的,将自己装扮成水中动物之形,而避免伤害或少受伤害,这是原始初民的自然而然想法。此外,他们又笃信神灵,认为水中遭灾或遇难多为水神作怪,而作为水神之王“龙”也自然是人们的膜拜对象。他们把自己扮成想象中的水神“龙”的形象,也是极其自然的事[52]

壮族作为百越民族西瓯、骆越先民的后裔,其文身也渊源久远。《尔雅》说壮族先民“黥面绣额,为花草、蜻蜓、蝶之状。《太平寰宇记》在言及宋代州左、右江各州的壮族先民时说:“其百姓题,齿,画面,纹身”。后代史志对此亦多有记载。


作者: 蛊毒    时间: 2010-7-3 08:30
把龙蛇和鳄鱼奉为老祖宗和承认自己为其子孙,既与祖先崇拜有联系,又与蛇和鳄鱼崇拜有联系,是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文化的典型
作者: 蛊毒    时间: 2010-7-3 08:36

我支持写“龙”大字!!

现在在广西壮族民间口传故事中就是龙蛇并称,对龙蛇的崇拜也很突出。在广西大明山地区的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四县及其周围地区如果、隆安、天等、大化、都安、城等流传有蛇化为龙的民间传说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一老妇(是寡妇,人称“乜掘)在外面捡到小蛇,后把蛇养起来,后来为了使它长大,便砍断了蛇的尾巴,人称“ Daeggud话是秃尾巴的男子),老妇过世时,由蛇化为龙回来为老妇守灵、出殡, 把老妇到大明山顶上(具体的位置就在大明山的龙头山上,从现在大明山上的观日山庄——大明山观日出的最佳地点往南方望去,可以看见主峰龙头山—耸立南边,连绵群峰犹如蟠龙起舞),以后每年三月三还给老妇扫墓(拜山) 。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特扫墓”故事。

由于“特扫墓”的故事是一则传统的民间故事。故而在对它的解读上不应该用神话研究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神话和故事的研究在方法上大有不同。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 神话中人类借助想象和幻想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其中蕴含着大量蒙昧时代人类的文化信息,表现的是原始人类在“万物有灵”观念指导下的奇思妙想, 必须将其置于原始文化的视野下才能对其有所认识或了解。而对故事的研究重点却应该放在对其所表现的理性意识上,而断不可完全从原始思维的角度去考察[53]在 “特扫墓”的故事里,“乜掘”是寡妇,而寡妇的厄运直接就是“无后”。她们老死之后,无人祭祀,就成了“饿鬼”,多么凄凉!故事就让“特”这类精灵充当了尽孝的儿子,为老死的妇人出殡, 把“乜掘”抬上大明山埋藏,并每年都来扫墓。在当地人来看是尽了孝道[54]。什么是孝道?《论语?为政》载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无”,事后又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特”身上,凝聚了东方民族特别看重传宗接代的文化传统观念。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壮族群众历来把大明山当作宇宙或祖宗神山看待,人死后灵魂都要归于大明山,即“魂归岜社(大明山)”。现代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壮族群众历来把大明山当作宇宙或祖宗神山看待。在大明山周围的人们对老人表孝道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dai cij ram hwnj Bya cwx bae”,即“人老死后抬上大明山埋藏”,当地的壮族群众在人死后都要请师公和道公前来念经举行葬礼,把死者灵魂送归祖宗神山大明山,此即所谓“魂归岜社(大明山)”。民间相传大明山“天”是壮族古老的鬼神妖怪和神仙经常聚集成的地方。

民间口传故事每每虚幻而生动,但是在现实的历史上,“特扫墓”的故事在俗世中也有着具象的影子。你看,在 “特掘扫墓”的故事里,“特”是主角,“乜掘”是配角,主角“特”在配角“乜掘”的关照下,由蛇化为龙,“特”的主角特色由始至终都被强调着,并煞有介事的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武鸣罗波镇的布凌村有龙,传说是“特”成龙之地。在武鸣县的罗波有罗波潭、上林县塘红乡的石门村有石南海(这个的水面约60亩,海底冒出清澈的两大喷泉,静静地流淌出一条20米宽的小河,灌溉河畔的良田,流向珠江入海),这两个潭底据说都是“特”的龙宫水府,正可印证了《管子.形势》:“蛟龙得水神可也”的说法。武鸣县两江镇合耸村后大山谷石壁间据说也有“特”庙。与龙有关的地名也相当多:如大明山东南方的龙湖,大明山东麓的大龙洞、大龙湖,以大明山主峰命名的、大明山脉东南部分的龙山自然保护区,都和龙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55]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10-7-3 11:09

对于“蛊毒”的上述观点,我不敢苟同,且不论壮族龙蛇鳄鱼与后来的“龙”是否真有传承关系,在花山范围内的崖壁上刻任何现代的东西本来就是对古迹的直接破坏。就算在这样的古迹上刻上任何壮族的图腾、字样,也是应该反对的。

如果花山崖壁区保留下来的完整性受到这个新刻的、与原本的古老崖壁格格不入的“龙”字所破坏,那么花山崖壁景区整个价值也将会大打折扣,日后当地政府要将此古迹申报自治区级或国家甚至世界级的文化遗产,也将完全不再有可能了。

为了一两个谁都没听过的艺术家赔上景区日后巨大的旅游经济潜力,请问对当地政府来说值得吗?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10-7-3 15:05

大明山东南方的龙湖,大明山东麓的大龙洞、大龙湖,以大明山主峰命名的、大明山脉东南部分的龙山自然保护区,都和龙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

____________-

按照黄老师您说的

北方和龙相关的地名更多

难道那里都是壮族龙文化北传过去的结果吗?

难道那里都是壮族龙文化北传过去的结果吗?

还是先考证下壮语里和"龙"相关的地名是不是真的就是现在所指的"龙".还事实上是壮语里的陇\弄\峒\琅(大水塘)\大.

说明定"大(河)龙(大)"是大河的意思,龙山是"山谷"的意思呢.


作者: 卜丁    时间: 2010-7-3 15:14
要刻刻一个“虫+额”字吧,既满足一下政府的好大喜功心理,又发挥一下古壮字的魅力,皆大欢喜!
作者: 好好瑟1001    时间: 2010-7-3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10-7-3 16:27

要找有效的途径反应上去,特别是反应到相关人员,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是违反壮族人民意愿的!这样才有用,因为有些壮族地区的官员,对民间呼声是很少听得到的!


作者: 了了了    时间: 2010-7-4 12:19
QUOTE:
以下是引用好好瑟1001在2010-7-3 16:00:34的发言:

看来壮族在线的影响还不足以影响到僚人的知识贵权们!!“小社会”当然没有大发展了!

呵呵,好好瑟着什么急,即使壮族在线现在把发展理念改成所谓的“大社会”,影响力也影响不到所谓的僚人的知识权贵哦!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0-7-4 22:32
QUOTE:
以下是引用蛊毒在2010-7-3 8:30:34的发言:
把龙蛇和鳄鱼奉为老祖宗和承认自己为其子孙,既与祖先崇拜有联系,又与蛇和鳄鱼崇拜有联系,是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文化的典型

第一次听说,真是“大开眼界”!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10-7-4 22:34
QUOTE:
以下是引用蛊毒在2010-7-3 8:36:42的发言:

我支持写“龙”大字!!

现在在广西壮族民间口传故事中就是龙蛇并称,对龙蛇的崇拜也很突出。在广西大明山地区的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四县及其周围地区如果、隆安、天等、大化、都安、城等流传有蛇化为龙的民间传说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一老妇(是寡妇,人称“乜掘)在外面捡到小蛇,后把蛇养起来,后来为了使它长大,便砍断了蛇的尾巴,人称“
Daeggud
话是秃尾巴的男子),老妇过世时,由蛇化为龙回来为老妇守灵、出殡,
把老妇到大明山顶上(具体的位置就在大明山的龙头山上,从现在大明山上的观日山庄——大明山观日出的最佳地点往南方望去,可以看见主峰龙头山—耸立南边,连绵群峰犹如蟠龙起舞),以后每年三月三还给老妇扫墓(拜山) 。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特扫墓”故事。

由于“特扫墓”的故事是一则传统的民间故事。故而在对它的解读上不应该用神话研究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神话和故事的研究在方法上大有不同。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
神话中人类借助想象和幻想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其中蕴含着大量蒙昧时代人类的文化信息,表现的是原始人类在“万物有灵”观念指导下的奇思妙想,
必须将其置于原始文化的视野下才能对其有所认识或了解。而对故事的研究重点却应该放在对其所表现的理性意识上,而断不可完全从原始思维的角度去考察[53]在 “特扫墓”的故事里,“乜掘”是寡妇,而寡妇的厄运直接就是“无后”。她们老死之后,无人祭祀,就成了“饿鬼”,多么凄凉!故事就让“特”这类精灵充当了尽孝的儿子,为老死的妇人出殡, 把“乜掘”抬上大明山埋藏,并每年都来扫墓。在当地人来看是尽了孝道[54]。什么是孝道?《论语?为政》载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无”,事后又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特”身上,凝聚了东方民族特别看重传宗接代的文化传统观念。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壮族群众历来把大明山当作宇宙或祖宗神山看待,人死后灵魂都要归于大明山,即“魂归岜社(大明山)”。现代居住在大明山周围的壮族群众历来把大明山当作宇宙或祖宗神山看待。在大明山周围的人们对老人表孝道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dai cij
ram
hwnj
Bya
cwx
bae
”,即“人老死后抬上大明山埋藏”,当地的壮族群众在人死后都要请师公和道公前来念经举行葬礼,把死者灵魂送归祖宗神山大明山,此即所谓“魂归岜社(大明山)”。民间相传大明山“天”是壮族古老的鬼神妖怪和神仙经常聚集成的地方。

民间口传故事每每虚幻而生动,但是在现实的历史上,“特扫墓”的故事在俗世中也有着具象的影子。你看,在 “特掘扫墓”的故事里,“特”是主角,“乜掘”是配角,主角“特”在配角“乜掘”的关照下,由蛇化为龙,“特”的主角特色由始至终都被强调着,并煞有介事的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武鸣罗波镇的布凌村有龙,传说是“特”成龙之地。在武鸣县的罗波有罗波潭、上林县塘红乡的石门村有石南海(这个的水面约60亩,海底冒出清澈的两大喷泉,静静地流淌出一条20米宽的小河,灌溉河畔的良田,流向珠江入海),这两个潭底据说都是“特”的龙宫水府,正可印证了《管子.形势》:“蛟龙得水神可也”的说法。武鸣县两江镇合耸村后大山谷石壁间据说也有“特”庙。与龙有关的地名也相当多:如大明山东南方的龙湖,大明山东麓的大龙洞、大龙湖,以大明山主峰命名的、大明山脉东南部分的龙山自然保护区,都和龙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55]

此龙非彼龙


作者: 僚园星火    时间: 2010-7-5 18:26
希望联合国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关注不良商人破坏土著自然文化遗产问题,并与中国交涉解决。
作者: mrhxq    时间: 2010-7-13 13:42
要有人去抗议啊。
作者: 红水河    时间: 2010-7-14 00:26

坚决反对刻字支持比侬联名抗议!


作者: Rindaengj    时间: 2010-10-30 23:14

就在网络上抗议毛有,上街去搞大的~~~~~~~


作者: 称最    时间: 2010-10-31 16:43

不知道刻了没有?

真刻的话我们就准备油漆等


作者: 南雁    时间: 2010-11-1 23:13
说到底还是那功利在作怪,如此一举,字、人均与花山的壁画一样流传千古。这是借左江的美景扬名。如果有钱就行,估计会有非常多的人想作此念的。这样能为秀丽的左江增色?估计没人会因有一个龙字而到左江旅游。前些年有人写了首诗刻在碑上,私自安放到白雪隘上的观景台旁,政府发现后砸烂了。两件事一个理。
作者: mcvince    时间: 2011-3-7 18:41
僚人不够强大,才会有这种后果。如果僚人强大,谁敢来动我们的山我们的水!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