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想到哪说到哪 [打印本页]

作者: duzdinz    时间: 2002-12-12 13:49
标题: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想到哪说到哪

一个拥有近1700万人口的民族,却常常被人忽视,这1700万人的利益,却常常得不到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化,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扼杀,为什么?一个真正的广西土著民族,却正在她所生长发展的地方遭受一种隐性的谋杀,一种无形的践踏,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加快,则此种谋杀和践踏的强度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为什么?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从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至少70万年前,她的祖先就已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本来,她按照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逐步地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二千多年前被南下的秦王朝士兵的沾满血腥的剑锋给无情地斩断了,此后,她的发展就如同灵渠的水,被引向了另一个方向.此后过了一千多年,到了宋王朝,一个侬人部落的首领,曾经试图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但是,侬智高-----也许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唯一的英雄,和他所建立的南天国,短短的几年间就被宋王朝----一个被北方的金辽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朝廷给打败了.南天国的努力,在留下千年的遗憾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自此,这个多灾的民族陷入了她的漫漫千年的"中世纪的黑暗"之中,在封建王朝和地方土司的双重压迫下,她堕入了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的迷潭中,进而否定自我,竟然膜拜起打败自己的民族英雄侬智高的宋朝的刽子手狄青来,竟然编造出种种的谎言和传说,来证明自己的祖先来自于中原,甚至是随着狄青的南征大军来到广西的,于是乎,"韩信后裔""三公改姓"等等荒谬的传说横空出世------于是,"僮而非僮",趋于平庸和沉默,被同化与抹杀-------

在历尽了千百年的封建同化绞杀,在历尽了千百年的磨难与炼狱,到了二十世纪,这个弱小的民族很万幸地生存下来,"重生"了,但是,由于她受到了太长时间地压迫,太长时间地窒息,她实在是弱不经风,刚从历史的炼狱中解脱出来,她又手足无措地面临着现代化的滚滚浪潮,一下子,她又站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政治上的懦弱,文化上的失落,经济上的落后,民族凝聚力的微弱,都有可能把她推向被现代化的外衣所掩饰了的新的民族同化的高速公路上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失去自己的语言文化,失去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一切.语言,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最显著的标志.对于壮族,壮语更是其之所以作为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没有壮语言,我看不到有什么东西能维系这一人群,能使其还能认同为一个民族.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她有统一的宗教信仰维系着自己的民族认同,犹太民族曾失去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语言,但其强烈的犹太教信仰维系着分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民族认同,而能够于亡国二千多年之后重建自己的犹太家园---以色列,并且,在已经是死语言的古希伯莱语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活的现代希伯莱语.而自问,如果我们壮族失去了壮语言,我们还能凭籍什么东西来维系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呢,宗教?我们没有任何统一的信仰,是多神崇拜者,管它耶稣还是释迦牟尼,管它玉皇大帝或是莫一大王,都一样能找到自己的信徒.文化?失去语言这一重要载体,我看不出还有什么能维系壮民族的民族认同的微弱的凝聚力的文化来!

壮语对于己于我们壮族如此重要,而我们却没能善待它,好好地发展它.很多的人,特别是到了城市里生活了的壮族人,基本上都抛弃了他们的母语,或者耻于说他们自己的母语,而某些个芝麻小官之类的人,更简直他的祖宗十八代之前就与壮族毫无瓜葛了,那更不会说壮语了.天啊!人家客家人"宁卖祖宗天,不忘祖宗言",而我们壮族人,我看可以比为淮南之桔,迁到淮北则为枳了.近来,我看到广西电视台的一则新闻,说的是二百多年前从广西迁到美国去的瑶族同胞的后裔,这阵子回到广西富川等地寻根,而他们竟然还会说瑶话,竟然还能跟当地的瑶胞交流,我不知道这则新闻的可信度如何,但如果其中的主人公换成是壮族人,我是万万不会信的,别说二百年,就是二十年,再回来的壮人也许已是满口老鼠(NO)了.

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吧,其他4个民族自治区,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回族没有回族语,所以没有民语电视广播外,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都有专门的藏语,维语,蒙语电视广播频道,藏文维文蒙文的社会运用广泛,有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另外,朝鲜语,哈萨克语,傣语,彝语也都在其自治地方得到广泛应用.而我们的壮语呢,广西电视台深更半夜的那么几分钟的壮语新闻节目,是否以为壮族人都患有失眠症,或者说都有毛病,熬到三更半夜就为看那几分钟的新闻?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每天那五分钟的壮语新闻,也不知有谁听?这两个单位也许是为了应付说明壮语也在电视广播中应用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并不受到歧视而敷衍了事吧?说到底,这也跟我们壮族政治上的懦弱不无关系,如果我们壮族也存在有"藏独""东突厥分离主义""大蒙古主义"之类的"壮独",那我想,我们壮族在中国政治版图上的份量就不会与我们的人口比重相差太远了,那我们的语言文化,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了(此想法,我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感).

我们自己的不争气和政治上的懦弱势必造成当今的此种状况.很多的人,没有意识到壮语和汉语是两种语言,而是把壮语认为是一种方言,和粤语,桂柳话一样是相对于汉语普通话的一种方言,概念混淆了,而这种认识,与壮文壮语在政治上的毫无用处有关,当你学了壮文,却无法用壮文去考大学,去考取公务员,去找到工作----那你学它何用?而这就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造成心理上一种自卑的情结,认为壮语上不了电视广播的大雅之堂,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电视上藏族维吾尔族等群众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自豪地说藏语维语时,我们的壮族老乡却操着"标蠢"的普通话.当有时候某些人讲的普通话还要再翻译成普通话别人才能听得懂时,我不知道是觉得可悲呢,还是可笑?!抑或应该赞赏这种勇气?!

当粤语,客家话,四川话,闽南话等等汉语方言的人们还在为其方言的存在与发展作努力时,我们壮族----世界上人口排在第60位的民族(甚至比好多国家的人口还要多的民族),应该怎样善待我们的语言呢?在此,引用一句话:自重者,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爱你的语言,要胜过爱你自己的眼睛!众贝侬!


作者: 芒果树下    时间: 2002-12-12 15:07
问题在于如何让我们的同胞有“我说壮话,我自豪”的观念……
作者: 南蛮    时间: 2002-12-12 17:26
我不会讲壮语,更不会壮文,但我喜欢壮语、壮文。我可以说是在城里长大的,城里的壮族为什么不说壮语?并不是不想说,而是没环境说。坦白的说,我只会说桂柳话,而我堂哥他们家在南宁,他们家除了老大外,其余的小孩都只会说白话。我这个白话盲到了那里只能用普通话交流,老爸都觉得悲哀,一家人说话要用三种语言才能交流。我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其实我们也想说壮话。再有,会壮话不一定都要说壮话,除非聊天的人全都会说壮话,我爸的朋友有不少是汉人,几个汉、壮朋友在一起聊天,是不是都要用汉语?试想一下,他们几个会壮话的用壮话聊天,而把不会壮话的汉人撂到一边,或是一边用壮话说,再一边用汉话翻译?
  各位大哥大姐,我求求你们了,不要成天攻击我们这些不会壮话的族人了,我们不说壮话自然是有苦衷,虽然我们不会说母语,但我们还知道我们的根从何来,我们还知道为我们的民族振兴而努力。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2-12-12 22:30
由于历史的原因,僚区的城市大都不是僚人建立的,如柳州、南宁、百色、宜州,这些僚人包围中的城市其通用语言并非僚语,僚人个体、家庭或小群体进入这些城市不得不习用他族语言,这就是历史,这就是现状,我们不要责怪在这些城市中生活的僚人及其后代,而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共同建设僚人美丽的家园,共同开创僚人美好的未来。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2-12-13 00:27
谢谢 香港来的沛 对僚人文化的理解和支持。我想,有我们这些热心人在,僚人的语言文化不会那么快就淹没于华夏文化、欧美文化之汪洋大海的。
作者: zzhc    时间: 2002-12-13 13:47
  我是生活在广东省西部壮族散居区的壮族,我们这一带的壮族人,都已经转用汉语粤方言了,但我们一样非常认同自己的壮族身份。我并不认同壮族一定就非得要说壮语,不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都有许多民族是没有本民族语言的,语言并不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例如我国的畲族就是使用汉语的;世界上的例子也是非常普遍的,如拉丁美洲的大部分民族是说西班牙语的。
作者: liu-dynasty    时间: 2002-12-13 16:58
  我是在南宁这儿土生土长的一代壮人,而小时候每次回到家乡我都耳濡目染家乡的种种文化,壮话当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了,虽然懂得不是很多,但我喜爱使用,家乡的亲人、客人上来南宁,我都主动先开口和他们讲壮。等等的一切我深知应当保留什么,传承什么。
  离开了故土,我们这些城里长大的一代,更是不能也不该把传统的文化给忘记的。
作者: 文政    时间: 2002-12-18 14:07
如果有一些壮语的原音流行歌曲或流行的搞笑剧,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来用壮语,可惜啊,我在广西就是听不到、看不到这些东西,当然壮族山歌有的是(有一些好象还是桂柳话唱的,但它也叫壮歌,不理解),但调子应该是太专业了,离流行太远,听起来太让人怀古了。。。。。。
我始终认为不会讲壮语是现代壮人的最大错误,尽管大多数是历史和社会强加给他们,去重新学习自己的语言吧,要不然我们的后代又要去改“家谱”了。。。。。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2-12-18 19:01
我们是应该说我们的母语。但对于由于某种自己不能抗拒的力量(如周围的语言环境,生存的环境、工作、学习的需要等)而不得不改变的族人,我想应该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最重要的是永远保持一颗民族的心。
作者: lionhome    时间: 2003-1-4 13:35
僚语电视台、僚语广播应该即时开通让,所有僚人都能有一个语境。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3-1-5 12:10
  真的要给壮人一个良好的壮语言环境才行,否则壮语言的劣势是很难避免的了。
作者: 文政    时间: 2003-1-8 13:59
认为首先在“壮族在线”上开辟一个纯粹的壮语栏目或社区。当然现在有“僚语学校”,但是僚语学校的功能我认为主要应该提供一些学习僚语的专业资料,供贝侬们“扫盲”之用,如提供一些标准的壮语拼音教学、简易壮文读本、壮语词典、壮文字、词、句和写作知识和心得之类,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僚语学校,现在的僚语学校内容太杂了。而我提议的“开辟一个纯粹的壮语栏目或社区”,是为了贝侬们的僚语交流之用,为了使用僚语和普及僚语。在没有政府的僚语电台和电视台之前,“壮族在线”为何不先来先试一试呢?当然干起来肯定很累人。
作者: 族仆    时间: 2003-1-8 17:54
先要扭转部分人的市侩嘴脸才行!
作者: sunqin    时间: 2003-1-23 11:10
族仆贝侬,你好!
我认为,“市侩”是一种社会的普遍想象,它的主要反映是“优势地区看不起弱势地区,优势文化蔑视弱势文化,有优越感的人群小看自卑的人群”等等,这种现象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多的文化和科学上的理由,只是人类一种不健康的、自利的心理上需要,当然它的最终目的是以此建立新的“不正当”的物质竞争环境,以达到“以声杀人”、“以心杀人”的目的。
因此我认为,“先要扭转部分人的市侩嘴脸才行!”这种提法,心愿是好的,但肯定不是我们想“扭转”就马上能“扭转”的,因为别人的脑子是长在别人肩膀上,不是长在我们的肩膀上。因此我认为要想让别人平等地对待我们,首先要自信、自强,同时在心态、意识、智慧、行动和音量上与对方保持平衡,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精神和物质上不能与别人旗鼓相当,别人凭什么来看得起你、重视你?!社会不是靠“良心”来维持的,它是靠“物质关系”也就我们讲“实力”来维持的。
其实我们在这里的各种讨论,都是为了使壮民族尽快地走出目前这种令人尴尬的弱势低谷,但我们首先要有强大思想精神上的储备,同时具有物质上的基础,否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空谈而已。
族仆贝侬,不要误会,我没有任何“市侩”的意思,我只是认为一个敢以民族为己任的人,他的思想和社会概念应该是清晰而合情的,希望我们到能为壮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3-1-24 00:22
   二天我小孩假期要送到老家去体验。呵呵!鸭(媳妇)东(都,还)木(没)没(有)?国拉(怎么)没(有)愣(孩子)。
作者: 勒茂21世纪    时间: 2003-8-7 01:45
这篇文章我居然是到现在才得以拜读,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让我早一些日子看到,那么要指出老翁先生的“政府大力推行壮文”纯属假象这么一个事实,素材就多了很多了。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强烈共鸣!
作者: 山之魂    时间: 2003-8-9 17:50
我也是一位壮人,但是,壮语分支那么多,该用那个地方的壮语为准呢?广西电视台的壮语新闻,我想只有武鸣人才能听得懂的,我们只是听懂某个词语而已,怎么办?当然作为壮人,我们都希望能象客家人一样拥有到哪都能够交流的方言!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3-8-10 13:33
客家语也有很多小分支的!!!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壮语虽然有不同的方言,但是毕竟差别没有汉语方言间的大,只要固定了一种作为标准后,时间一长,就没什么问题了。
作者: leelek    时间: 2003-8-22 02:55
说实在的壮话~~~~~~~~~~~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3-8-28 09:05
希望这里的贝侬们怀揣着对自己母语的深爱,去讨论我帖的有关壮语使用特点的问题,特别是最近粘贴的关于各个版块壮文的完善问题。有问题而不解决,就跟孩子有病不医治一样,那不算是真正的深爱吧?

不要以为我不喜爱自己的母语,有理智的人看了我的帖子一定会产生这么一个印象:我对壮语的使用问题做过研究,不然写不出那样的帖子。而对壮语不感兴趣的人可能不会做什么研究,而是乱发议论而已。


作者: 勒茂21世纪    时间: 2003-8-30 00:10
我相信这里的大部分贝侬是热爱母语的。一个贝侬,是否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母语,在发表言论的过程里,明白人都能够用心去体会。有的人,可能掌握了大量的学问和方法论,有别人无法比拟的工作经验,所以发表的言论很有他自己的道理,这些道理很多贝侬由于自身知识面的局限性都没有反对的余地,但是,说来说去,“感情”二字某的人可能已经忽略了,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民族和母语的问题上只有理智的分析,而没有感情的倾注的话,那么还说什么热爱呢?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3-8-30 15:51
关于民族感情的问题,我在“深爱壮族”、“小议民族感情”以及其他一些跟帖里都有过说明。也许是因为没有讨论的缘故,所以印象不深。这或许又印证了关于讨论是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的那个实验结果(见“壮文教学·壮文教学建议”帖子中的跟帖)。

民族感情是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其表现往往因人而异,有的人只说不做,有的人只做不说,有的人又说又做,有的人既不说也不做,有的人对它嗤之以鼻,还有的人把它当作政治资本,糊弄百姓,可以说不一而足。

把它当作政治资本,糊弄百姓的,最典型者可能要算这么一个人了,他经常说:“我是壮族人民的儿子,我深爱自己的民族。广西人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我多年的心病!”最后他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判了死刑。在没有判刑以前,他的许多富有民族感情的言论不知打动了多少民众的心。

广西自治区主席陆兵是壮族,他很少讲那种“扇动感情”的话,上任后最大的行动之一就是深入东巴凤老少边山穷地区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决定集中基建资金,用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攻坚。这位新的领导人是在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他的民族情感,不知有多少人能够体会他的“体态语言”。

我觉得,人的民族感情应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只要不故弄玄虚,糊弄百姓就好。打个比喻,溪渠江河湖泊表达对大地的感情,形式可以说丰富多采,显而易见,但是,能因此而认定默不作声的大海对大地没有一往情深吗?

再打个比方,烧火的时候,有熊熊的烈焰,那可能是人们认为最炽热的,因为火焰最为醒目,但是,火焰底下那无声无息的火炭是不是没有火焰那样的炽热呢?人的情感历程多么像烧火呀,先是热热闹闹的浓烟烈火,然后是通红透亮的流金火炭。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3-9-2 16:21
9494,远离壮乡的朋友可要常打电话回家,和波(父亲)麽(母亲)聊聊家常,注意保持眼部卫生啊,
小别僚网数日,老翁风采更胜,可喜啊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3-9-4 12:31
僚人家园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三人同行,必有吾师。”老翁是跟贝侬们学习、交流以后才显“风采”的。希望贝侬们继续努力,把僚人家园建设成为有品格、有底蕴、有锋芒、有建树、有感召力的家园。
作者: 小野仔    时间: 2003-9-10 04:17
我是出生在柳州市的壮族人后代,但我只会讲柳州话,壮话一句都不会说,听柳江人说壮话就象听外国人说话一样,我该怎么办呢?
作者: 勒茂21世纪    时间: 2003-9-11 11:16
没关系,有空回到你父母出生的老家去呆一段时间,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经常去久呆,应该可以很快学会。
作者: hunter    时间: 2003-9-12 04:08
关于语言,我个人认为什么时候该说什么就得说什么 ~~~~~~~~~~~~~~~
在家里,说壮语;出去,用普通话;再出去,就是english了。事实是如此,无法回避!!!
如果你是说我们还要不要说壮语,我认为还是要的。毕竟,我们的族人是一代一代口对口将我们的历史传下来的(我们都知道解放前我们是没有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的)。
 但是从长远来讲,讲不讲,并不由我们决定。因为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壮族被汉族同化,中国被美国同化。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中国第二大族,但是我们连中国的1/13都不到,我们仍然是弱小的。
  虽然中央政府给了我们自治权,但是我们用得怎么样(还是跟本不是我们在用)?为什么广西的经济总是在全国的中间,甚是靠后?
 对于壮文,我个人认为其发展空间不是很大。我认为文字的发展源于科学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就不断有新的词儿出现。而壮文没有这种动力。很显然,汉文字,还有english已经先入为主。我们没有强的研发能力。即使是我们的研发能力,那也是汉文字或者english而已。从这点来讲,我们不是我们。
 壮文,看来只能去记录历史(记录现在的老人们讲的故事,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人这么做?)
 再而,做考古的参考,但决不是依据!!
作者: 勒茂21世纪    时间: 2003-9-12 10:18
我们不是不到中国人的1/13,而是连中国人口的 1/13 的 1/5 都不到(壮族加上布依族,中国僚人2000万左右,对13.5亿中国人口,你具体数数吧)。而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人口决定一切?这么说,与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人口总和相当的僚人,是否也拥有了相当的力量?文字的发展源于科学的发展,这又是谁的理论?

总的来说,两个字——谬论。


作者: 临尘居士    时间: 2003-9-12 22:21
壮族不强是因为分散

各部族被南下的秦军击溃后分散了,各顾各的,因此不容易凝聚

而满蒙藏维等比较凝聚力强


作者: 天下第一码    时间: 2003-10-6 01:50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从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至少70万年前,她的祖先就已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本来,她按照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逐步地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二千多年前被南下的秦王朝士兵的沾满血腥的剑锋给无情地斩断了

什么陈年老芝麻的事了还挖出来,我们广西本地汉人难道就不是土著原住民吗?你有亲眼看见自己的文明被南下的秦王朝士兵的沾满血腥的剑锋给无情地斩断了?莫名其妙,70万年前的一些化石、碎片、火炭等等东东能说明那就是壮族人的?
作者: 侬氏春秋    时间: 2003-10-6 20:48
我看莫名其妙的是你,没人说广西的本地汉族不是土著原住民,事实上反而是很多广西本地汉族不承认自己的祖先是百越族,不承认自己与壮族同胞是同宗同源。历史就是历史,史书为据,难道要你亲眼看见才叫真实?70万年前的东西,并不是我们自吹自擂说是壮族的,而是考古学家考证的,你不信可以,但请别来这里冲壮族同胞发火。
作者: 天下第一码    时间: 2003-10-7 03:26
[这个贴子最后由天下第一码在 2003/10/07 03:29am 编辑]

哦,有道理!我发现我的母语广西白话好象带有壮音,与正宗的广州话的确有些不同。不过,事实上我确实只相信亲眼看见才叫真实,我想大部分喝广西水、吃广西米长大的广西人都有这种观念。
作者: hong21131    时间: 2003-10-8 21:48
我要学壮语!!
我忏悔!一直以来我认为壮族是从汉祖先分化出来的!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壮族的历史!
作者: 侬氏春秋    时间: 2003-10-8 22:09
下面引用由hong211312003/10/08 09:48pm 发表的内容:
我要学壮语!!
我忏悔!一直以来我认为壮族是从汉祖先分化出来的!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壮族的历史!

嘿嘿,我也是这两年看了一些壮族的历史书后才知道我们的民族一直生活在谎言中!这个网站,使我更加认识到这个民族的真相!让我们一起为僚人母亲忏悔吧!
作者: 西壮银    时间: 2003-10-24 14:36
我是
 百越茫茫峻岭深处飘飞的一片树叶
  赤黄的颜色 正如
  红水河的波涛 流入我的筋脉
   汇聚在胸腔  幻化成祖先
       遥远的 布洛驼传说

 没有谁告诉我 木棉树的根在哪里
历史的风雨风化着神话 在花山壁画上诉说千年
而脚下的红土地 
   隐隐的传来板鞋舞的旋律
   踢嗒~踢嗒~踢嗒
 这是怎样的声音啊 铜鼓在激越的捶响 
而我的胸口  隐隐作痛
   


作者: 临尘居士    时间: 2003-11-10 13:00
下面引用由侬氏春秋2003/10/08 10:09pm 发表的内容:
嘿嘿,我也是这两年看了一些壮族的历史书后才知道我们的民族一直生活在谎言中!这个网站,使我更加认识到这个民族的真相!让我们一起为僚人母亲忏悔吧!

何止我们的民族生活在谎言中,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在谎言中长大的民族

所以,华人在海外受到蔑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诚实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基础!


作者: leelek    时间: 2004-1-1 03:24
那怎么和不会听壮话的人交流(这就算是在广西也是大多数的,更不用提南北壮话的巨大差异),想到哪说到哪听不懂是白搭
作者: hmf    时间: 2004-1-3 12:39
我认为一个民族要有民族认同感,我没有在广西呆过,但是我认为壮族人的凝聚力了像不是很强,而我所在的新疆的维吾尔族人的凝聚力就很强,民族认同感很很强,他们 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信仰,而壮族好像就没有吧
作者: 壮族万岁    时间: 2004-1-3 13:48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历史和现实共同形成的,壮族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也许不尽人意,但是这不应影响我们为改变这种缺陷而做的努力。壮族当然有共同的语言,也有普遍相近的信仰,如果说壮族没有共同的语言和信仰的话,那么汉族、苗族、瑶族、彝族等更加没有共同的语言和信仰了。壮族各个方言之间的差距比起上述语言中各方言的差距来说要小得多。据我所知,连藏语里也有多种相互之间不能通话的方言,难道我们能够否认藏族有共同的语言么?壮族的宗教虽然没有发育成熟,但是民间各地的信仰模式却惊人的一致,都普遍相信“摩”的存在,以及花婆、村社神等共同的信仰对象。

一个还没有形成标准语的民族,理论上应该认为这个民族有自己民族的共同语:
理由之一,当把某种话称为某个民族的方言时,民族心理上已经有语种的概念存在,因为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是相互依存的概念。这时的民族语虽然不具有语言的现实性,但是却具有心理的现实性;
理由之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民族标准语会在该民族的某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比如壮语,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又分为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马土语等,北部方言又分为桂北土语、柳江土语、红水河土语、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丘北土语和连山土语等。20世纪50年代,以北部方言的武鸣话为标准语的基础,制定了壮语共同语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拼音壮文。 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制定之前,虽然壮族没有共通语,许多方言差异很大,相互通话都比较困难,但是人们还是承认有一个壮语存在。在共同语标准建立之前或之后,壮族人的母语都会被认为是壮语。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4-2-13 17:57
顶一下楼上的贝侬。
作者: leelek    时间: 2004-2-14 23:29
那个什么韩信后裔、三公改姓是怎么回事?
作者: marsuncle    时间: 2004-4-26 20:14
以下是引用壮族万岁在2004-1-3 13:48:31的发言: 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历史和现实共同形成的,壮族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也许不尽人意,但是这不应影响我们为改变这种缺陷而做的努力。壮族当然有共同的语言,也有普遍相近的信仰,如果说壮族没有共同的语言和信仰的话,那么汉族、苗族、瑶族、彝族等更加没有共同的语言和信仰了。壮族各个方言之间的差距比起上述语言中各方言的差距来说要小得多。据我所知,连藏语里也有多种相互之间不能通话的方言,难道我们能够否认藏族有共同的语言么?壮族的宗教虽然没有发育成熟,但是民间各地的信仰模式却惊人的一致,都普遍相信“摩”的存在,以及花婆、村社神等共同的信仰对象。

一个还没有形成标准语的民族,理论上应该认为这个民族有自己民族的共同语: 理由之一,当把某种话称为某个民族的方言时,民族心理上已经有语种的概念存在,因为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是相互依存的概念。这时的民族语虽然不具有语言的现实性,但是却具有心理的现实性; 理由之二,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民族标准语会在该民族的某一方言的基础上形成。比如壮语,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又分为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马土语等,北部方言又分为桂北土语、柳江土语、红水河土语、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丘北土语和连山土语等。20世纪50年代,以北部方言的武鸣话为标准语的基础,制定了壮语共同语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拼音壮文。 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制定之前,虽然壮族没有共通语,许多方言差异很大,相互通话都比较困难,但是人们还是承认有一个壮语存在。在共同语标准建立之前或之后,壮族人的母语都会被认为是壮语。

支持,顶!


作者: chinjingh    时间: 2004-10-7 12:05
以下是引用hong21131在2003-10-8 21:48:43的发言: 我要学壮语!! 我忏悔!一直以来我认为壮族是从汉祖先分化出来的!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壮族的历史!
那些"严肃"的历史书是政府的**工具.
作者: 特田栏钟    时间: 2004-12-15 18:46
壮语存则壮族存,壮语亡则壮族亡! 所以,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 ------  生命!!!
作者: 小峰    时间: 2004-12-18 23:57

我国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曾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改革了文字,又帮助傣族、拉祜族、景颇族改进了文字。到20世纪80年代,拉丁文的彝文被废止,被经整理和规范的传统彝文所代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于1982年起,废止自治区五届人大常委会有关文字使用的决定,在全自治区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老文字。

我跟一个维吾尔族的朋友谈起这方面的问题,他便跟我讲新疆在他身边出现的现象。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不易学习和掌握老维文,但是将来的大学、社会上认可的是汉语,所以他们干脆放弃了维文而只接受汉语语言文字。到头来,他们看到汉语文章时能一字不漏流利地念出来,反而对以本民族文字写的书却一字不通……这位朋友越来越被汉化。

这涉及到民族同化的问题。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根据同化的原因、手段、过程和性质,它分为强迫(制)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民族同化有它自身的特点。首先它是一个过程,民族同化的现象有程度、范围、大小的差别,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在这过程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第三,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民族自然同化中的同化主体一定是比同化客体即被同化民族的发展程度高。在民族自然同化中,经济力量、文化水平起决定作用。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向前发展中的一种进步现象。第四,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民族同化中的易化点问题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时间、条件和被同化的情况不同而有多不同。一般来说首先涉及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明显的民族特征。

民族同化不同于民族融合,更不等同于民族消亡。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因而民族的差别最终消失。而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民族融合实现之日,就是民族最终消亡之时。民族消亡是民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在全世界民族范围内实现的世界性过程,是民族发展的最高阶段的最终结果。

一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转而使用先进民族的语言,从而客观甚至主观上达到发展本民族的目的,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现象吧。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维护本民族语?为什么还要发展它?为什么我们对这种现象会感到心痛?也就是我们孜孜不倦保护本民族语有什么意义?

我思考。

我首先想到国家何以给我们划分成不同民族。

对于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来说,民族识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归结起来如下:1、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得以顺利贯彻实施的根本;2、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3、有利于增强内部的凝聚力、推动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当前,我国民族经济仍比较落后,民族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十分缺乏,现代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也相当落后,如果没有国家的帮助,要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上过大的差距,一时难以办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既是少数民族自己的事情,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不富裕,在拿不出更多的财力、物力支援民族地区的情况下,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发展民族经济必须靠自力更生!从长远看,只有充分发挥民族经济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合理地开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培植自己的“造血” 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迅速有效到改变本地区的落后面貌。而这“造血”能力的培植,最根本的就是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优化。这既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条件。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心理意识素质和人口身体素质共同组成民族素质的基本要素。这四个要素中,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要素,因而对民族发展极其重要。在民族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的经济发展中,民族文化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又推动着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

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文化的普及工作。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法律法规中,都对科学文化的普及提出了要求。其中指出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向人们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大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显而易见,教育是最基础的手段和方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它的发展并不绝对取决于其资源的多少,更多的是取决于少数民族所拥有的开发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运用新技术开发市场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通过教育、训练和培养所获得的。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最大限度到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适应科学发展的趋势,使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新的思想。教育是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教育还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少数人掌握的知识,在较短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如果民族教育上不去,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教育,首先必然需要语言文字的运用。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教育、科技成果、文学艺术等大都是运用民族语言文字来表现和记录的。因此,继承、传播和发展民族文化,首要的条件就是掌握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这一主要工具。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得意生存发展和进行斗争的工具,能够保证该民族通过它更容易受到教育,通过它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愿。因此,各民族的无产阶级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语言文字,应该有权要求无条件地保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的权利。

因此,为了避免民族同化、为了避免语言文字上的汉化而做的努力是十分有必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2-19 11:36:28编辑过]

作者: 小峰    时间: 2004-12-23 19:0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1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巴黎召开的“以母语为教学媒介的国际专家会议”的总结报告指出:

母语是入门教育和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于维持一个土著集团的文化,母语教育是最好的向导和工具。

我国一位语言学家进而指出:

母语是教育的最好手段,是继承文化的最好工具,是促进人民参加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标志,是消灭文盲、愚昧、歧视和贫困的有力斗争武器。


作者: mzkj    时间: 2005-1-18 20:48
以下是引用hong21131在2003-10-8 21:48:43的发言: 我要学壮语!! 我忏悔!一直以来我认为壮族是从汉祖先分化出来的!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壮族的历史!
那些"严肃"的历史书是政府的**工具.
以下是引用chinjingh在2004-10-7 12:05:37的发言: 那些"严肃"的历史书是政府的**工具.

做过DNA才有资格说三道四的,似乎现在一味的抨击政府成了时髦,我呸。


作者: 忘记幸福    时间: 2005-3-6 21:14

我在县城长大,虽然我父母都会壮话,但我不会。现在每天都在学习英语,但其实内心的负罪感比什么都强,特别是每次回老家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现在在外面工作,接触壮话的机会不是很多,但学会壮话却是我多年的梦想,第一次到这个网站,确实是非常的感动,还有这么多的壮族人在这里为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献计献策。

我现在特别想找一个能够教我壮话的人,可惜各地的壮话都不相同,如果有靠近天峨县更新乡附近的(比如乐业等)兄弟,请与我联系,发短消息给我,我真的特别需要你们的帮助。我不是本民族文化的终结者,我绝对是一个捍卫者。


作者: 微斯人    时间: 2005-6-23 14:06

语言文字的根本目的是交流,不是作标志用的!

哈哈,我路过,顺便搭便车.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5-6-23 14:43
以下是引用mzkj在2005-1-18 20:48:39的发言:



做过DNA才有资格说三道四的,似乎现在一味的抨击政府成了时髦,我呸。


原来民族是靠DNA来辨别的。也只有“做过DNA才有资格说三道四的”。高见,实在高见。呵呵!只是不知道楼上可有“做过DNA”?哈哈……“我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3 14:45:18编辑过]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5-6-23 22:56
以下是引用忘记幸福在2005-3-6 21:14:38的发言:

我在县城长大,虽然我父母都会壮话,但我不会。现在每天都在学习英语,但其实内心的负罪感比什么都强,特别是每次回老家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现在在外面工作,接触壮话的机会不是很多,但学会壮话却是我多年的梦想,第一次到这个网站,确实是非常的感动,还有这么多的壮族人在这里为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献计献策。

我现在特别想找一个能够教我壮话的人,可惜各地的壮话都不相同,如果有靠近天峨县更新乡附近的(比如乐业等)兄弟,请与我联系,发短消息给我,我真的特别需要你们的帮助。我不是本民族文化的终结者,我绝对是一个捍卫者。


作者: nnnwood    时间: 2005-7-1 01:18
以下是引用微斯人在2005-6-23 14:06:08的发言:

语言文字的根本目的是交流,不是作标志用的!

哈哈,我路过,顺便搭便车.

最初语言出现的目的是交流,

然而经过上万年的发展,语言已经超出了简单交流的范畴,而显著的一群人的思维方式,习惯,性格.

并不是说要标志着什么,如果你不懂一种语言,就不可能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以及它的文明.


作者: nnnwood    时间: 2005-7-1 01:20

再顶一下.. ...这篇文章是我来到壮族在线的缘...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5-8-10 14:54
我也顶,这篇也是我来壮族在线后看到让我很感动的文章,壮语,壮文(虽然会写的不多)仍然是我心中最爱的语言文字。
作者: 政治部    时间: 2005-9-4 13:07
隆安壮话是世界上最好听语言.
作者: 新桂系    时间: 2005-9-16 17:52
我赞同楼主的观点,但关键是如何普及壮语标准语,让贝侬们能够用壮语交流。因为我们僚人在历史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不算傣/泰族),壮语没有得到统一,因此,方言较多,来自不同县份的贝侬往往无法用自己的母语沟通。例如,本人来自河池市,想用河池壮语与德保的贝侬沟通,但是非常困难。最后只能用“标蠢”的汉语了,确实很悲哀。目前,希望贝侬们,如有机会就向广西政府申请一个壮语频道,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频道推广壮语标准语。
作者: 红水河    时间: 2005-9-25 22:40
支持。
作者: 西粤人    时间: 2005-9-27 10:50

布依,布壮共同组建卫视僚文台,僚语标准语不就有了.


作者: ak47    时间: 2005-9-28 10:54
僚语电视台、僚语广播应该即时开通让,所有僚人都能有一个语境。
作者: 达布    时间: 2005-10-3 13:17
我是走到哪说到哪(包括有时候自言自语啦)。上次在南宁住了一个月,偶尔听到店主说壮话,一问是河池人,就用壮话和他交流,彼此都认为是老乡,感觉一下子亲近了好多。
作者: aro    时间: 2005-10-11 15:41
没有有质有形的文化,民族文化其实无法得到发展,甚至要走向灭亡。所以,我们当务之急应该穷己有之力,来促成僚语媒体的形成和流通,僚语媒体不仅包括我们常说僚语视频、音频媒体,而僚文书籍、报刊的通行,才是僚文化得到真正发展的开始。
作者: aro    时间: 2005-10-11 15:45
我们当前可以先把一些有趣的电影电视剧译制成僚语(或者某地区的土语)片,通过国家媒体机构,如本地电视台向僚人区播放,以获得一定的观众,然后,在制作一些僚区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的僚-汉双语短剧,以同样的途径传播,相信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 瓯骆氏    时间: 2005-10-22 23:21

我会说我这里的本地壮话,

但我不会写,也看不懂!!

我想学,可是中学那时候,只有年级成绩在前50名的人才能去壮语班学壮语!

不是我不想学,只是我没有环境。

直到今天我找到了《僚人家园》

也许,若干个月后,我就可以看懂,读出来了!


作者: mbwenndit    时间: 2005-10-23 17:09
以下是引用瓯骆氏在2005-10-22 23:21:12的发言:

我会说我这里的本地壮话,

但我不会写,也看不懂!!

我想学,可是中学那时候,只有年级成绩在前50名的人才能去壮语班学壮语!

不是我不想学,只是我没有环境。

直到今天我找到了《僚人家园》

也许,若干个月后,我就可以看懂,读出来了!

贝侬加油 Beixnuengx Rongz rengz


作者: kefung    时间: 2005-11-4 01:34

其实, 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思,就是怎么样去保护我们的母语。

但我认为一个地方的语言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以下的条件: 1:首先是经济的基础;2:文艺的繁荣;3:传播媒体的有力支持。就拿香港来说吧,当初移民过去多是广东人,但初期有许多方言:潮汕的,客家的.....,那为什么现在被中央定为广州语的官方语言,而广州却以普通话为标准。我认为有三大点,第一,香港的经济实力;第二,当地的政府大力在推广及使用,当然,现在的香港话比广州语更直,少了许多尾语;所以在香港,广州话得到统一;第三呢,近25年的经济的发展,使得香港的文化得到很大的繁荣,电影,音乐的,电视的,进行对其他人群进行影响;第四,香港的媒体均以广州语进行广播。7年前,在广东打工的,从内地来时,都没听过广州话歌曲,现在呢,久了,什么人都会几句广州语,并将许多广州音乐带回家乡去给家人一同分享,为什么呀,人家认为是一种先进及有一种自豪。这样,文化就传播。

反观我们母语,为什么能保存呢?1穷乡僻岭的,没人来打扰。2山高皇帝远的,也没有谁来推行国家政策,政府对我们的管理也松散。反而,因为我们的发展,反被汉文化入侵,如我们现在所用的,所学的均为汉文化,政府推行普通话,广播电视电影每天都对我们进行文化入侵。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所学的英语一样,国家为了与世界接轨,从初中开始进行英语教育,什么都得英语过关才能过关,评级的,考试的.......,其实70--80%的初高中学生考不上大一级学校而离开学校以后,看都不看过英语,国文都学不过来,看什么英语呢?想想又不用,学着干什么呀?当初是因为我们要发展经济,要洋为中用,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了,我认为,是可以将英语放开的时候了,不然会因为一代人而将我们中国的文化影响到的。

我自已认为如果一种文化入侵超过三代人,那么,此文化会长留在本地开花结果。

所以,要保护我们的母语,作为受汉文化开始入侵的我们,就要为发展僚人地区的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发展壮语的媒体(广播电视),再次是在本地区内,将我们的母语作为日常的本地的官方语言。

但愿我们能做到。


作者: td8839122    时间: 2005-12-20 09:30

我会讲,但不会写,也不识壮文。


作者: whl    时间: 2006-1-22 19:51

Beixnuengx Bouxraeuz Rongzrengz

Beixnuengx Bouxraeuz Rongzrengz

Beixnuengx Bouxraeuz Rongzrengz

太好啦!


作者: wenliqan    时间: 2006-1-22 20:05
看了这么多,呼声最高,愿望最大的,都是期待僚人地区的僚语广播电台,僚语播音的电视节目出现…………政府在做什么呢?????吃……屎……的
作者: 僚仔    时间: 2006-2-11 03:55

我生长在德保县城,和很多不会说壮语的贝侬一样,能听懂一些日常用语,却极少说出口。不是因为不想说,也不是没有语言环境(家人及周围人都会),而是因为经常会“口不对心”明明心里想好了但一说出口就变味(发音不准)了,常闹笑话。不过最让我郁闷的还是有时和不会普通话(能听懂)的长辈交流是以 壮语对普通话 的方式进行的。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滑稽哈哈``不过有时在外地遇到老乡还是会顺嘴溜出来几句壮语套近乎。认识僚人家园是在去年暑假,很感动,也激起了我学说壮话的热情,我希望能在这里得到众贝侬的帮助,以后请多多指教。

希望过段时间我能完整的学会壮语版的《爱就爱了》


作者: 朱六六    时间: 2006-2-17 18:56

呵呵~老帖还魂啊;D

偶也来凑凑热闹——当年偶转载以后也掀起一点小小的讨论呢:

BBS 烟雨漓江站 - 我们的家 - Chinese版(进版画面|添加到收藏夹)
同主题阅读: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
[本篇全文] [回复文章] [回信给作者] [本篇作者:enemy] [进入讨论区] [返回顶部] 1
  1. &l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con.php?bid=44&amp;id=2286"&gt;<br>
  2. </SCRIPT>
  3. 发信人: enemy (阿覃), 信区: Chinese<BR>标 题: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BR>发信站: 烟雨漓江 BBS (2003年01月17日00:19:15 星期五), 站内信件<BR><BR>  一个拥有近1700万人口的民族,却常常被人忽视,这1700万人的利<BR>益,却常常得不到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化,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扼杀,为什<BR>么?一个真正的广西土著民族,却正在她所生长发展的地方遭受一种隐<BR>性的谋杀,一种无形的践踏,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加快,则此种谋<BR>杀和践踏的强度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为什么?<BR>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从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至少70万年前,<BR>她的祖先就已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本来,她按照人类发展的普<BR>遍规律,逐步地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二千多年前被南下的秦王朝士兵<BR>的沾满血腥的剑锋给无情地斩断了,此后,她的发展就如同灵渠的水,<BR>被引向了另一个方向.此后过了一千多年,到了宋王朝,一个侬人部落的<BR>首领,曾经试图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但是,侬智高-----也许是这个民族<BR>历史中唯一的英雄,和他所建立的南天国,短短的几年间就被宋王朝---<BR>-一个被北方的金辽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朝廷给打败了.南天国的努力,在<BR>留下千年的遗憾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自此,这个多灾的民族陷入了她的<BR>漫漫千年的"中世纪的黑暗"之中,在封建王朝和地方土司的双重压迫下,<BR>她堕入了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的迷潭中,进而否定自我,竟然膜拜起<BR>打败自己的民族英雄侬智高的宋朝的刽子手狄青来,竟然编造出种种的<BR>谎言和传说,来证明自己的祖先来自于中原,甚至是随着狄青的南征大<BR>军来到广西的,于是乎,"韩信后裔""三公改姓"等等荒谬的传说横空出<BR>世------于是,"僮而非僮",趋于平庸和沉默,被同化与抹杀-------<BR>  在历尽了千百年的封建同化绞杀,在历尽了千百年的磨难与炼狱,<BR>到了二十世纪,这个弱小的民族很万幸地生存下来,"重生"了,但是,由<BR>于她受到了太长时间地压迫,太长时间地窒息,她实在是弱不经风,刚从<BR>历史的炼狱中解脱出来,她又手足无措地面临着现代化的滚滚浪潮,一<BR>下子,她又站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政治上的懦弱,文化上的失落,<BR>经济上的落后,民族凝聚力的微弱,都有可能把她推向被现代化的外衣<BR>所掩饰了的新的民族同化的高速公路上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失去自己<BR>的语言文化,失去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一切.语言,可以说是<BR>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最显著的标志.对于壮族,壮语更<BR>是其之所以作为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没有壮语言,我看不到<BR>有什么东西能维系这一人群,能使其还能认同为一个民族.回族没有自<BR>己的语言,但是她有统一的宗教信仰维系着自己的民族认同,犹太民族<BR>曾失去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语言,但其强烈的犹太教信仰维系着分散世<BR>界各地的犹太人的民族认同,而能够于亡国二千多年之后重建自己的<BR>犹太家园---以色列,并且,在已经是死语言的古希伯莱语的基础上,创<BR>造新的活的现代希伯莱语.而自问,如果我们壮族失去了壮语言,我们还<BR>能凭籍什么东西来维系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呢,宗教?我们没有任何统一<BR>的信仰,是多神崇拜者,管它耶稣还是释迦牟尼,管它玉皇大帝或是莫一<BR>大王,都一样能找到自己的信徒.文化?失去语言这一重要载体,我看不<BR>出还有什么能维系壮民族的民族认同的微弱的凝聚力的文化来!<BR>  壮语对于己于我们壮族如此重要,而我们却没能善待它,好好地发<BR>展它.很多的人,特别是到了城市里生活了的壮族人,基本上都抛弃了<BR>他们的母语,或者耻于说他们自己的母语,而某些个芝麻小官之类的人,<BR>更简直他的祖宗十八代之前就与壮族毫无瓜葛了,那更不会说壮语了.天啊!人家客家人"<BR>宁卖祖宗天,不忘祖宗言",而我们壮族人,我看可以比为淮南之桔,迁到淮北则为枳了.近<BR>来,我看到广西电视台的一则新闻,说的是二百多年前从广西迁到美国去的瑶族同胞的后<BR>裔,这阵子回到广西富川等地寻根,而他们竟然还会说瑶话,竟然还能跟当地的瑶胞交流,<BR>我不知道这则新闻的可信度如何,但如果其中的主人公换成是壮族人,我是万万不会信的<BR>,别说二百年,就是二十年,再回来的壮人也许已是满口老鼠(NO)了.<BR>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吧,其他4个<BR>民族自治区,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回族没有回族语,所以没有民语电视<BR>广播外,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都有专门的藏语<BR>,维语,蒙语电视广播频道,藏文维文蒙文的社会运用广泛,有从小学一<BR>直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另外,朝鲜语,哈萨克语,傣语,彝语也都在其自治<BR>地方得到广泛应用.而我们的壮语呢,广西电视台深更半夜的那么几分<BR>钟的壮语新闻节目,是否以为壮族人都患有失眠症,或者说都有毛病,<BR>熬到三更半夜就为看那几分钟的新闻?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每天那五分钟<BR>的壮语新闻,也不知有谁听?这两个单位也许是为了应付说明壮语也在<BR>电视广播中应用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并不受到歧视而敷衍了事吧?说到<BR>底,这也跟我们壮族政治上的懦弱不无关系,如果我们壮族也存在有"藏<BR>独""东突厥分离主义""大蒙古主义"之类的"壮独",那我想,我们壮族在<BR>中国政治版图上的份量就不会与我们的人口比重相差太远了,那我们的<BR>语言文化,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了(此想法,我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感).<BR>  我们自己的不争气和政治上的懦弱势必造成当今的此种状况.很多<BR>的人,没有意识到壮语和汉语是两种语言,而是把壮语认为是一种方言,<BR>和粤语,桂柳话一样是相对于汉语普通话的一种方言,概念混淆了,而这<BR>种认识,与壮文壮语在政治上的毫无用处有关,当你学了壮文,却无法用<BR>壮文去考大学,去考取公务员,去找到工作----那你学它何用?而这就造<BR>成事实上的不平等,造成心理上一种自卑的情结,认为壮语上不了电视<BR>广播的大雅之堂,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电视上藏族维吾尔族等群众在<BR>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自豪地说藏语维语时,我们的壮族老乡www却操着"标<BR>蠢"的普通话.当有时候某些人讲的普通话还要再翻译成普通话别人才<BR>能听得懂时,我不知道是觉得可悲呢,还是可笑?!抑或应该赞赏这种勇气?!!!!!<BR>  当粤语,客家话,四川话,闽南话等等汉语方言的人们还在为其方言的存<BR>在与发展作努力时,我们壮族----世界上人口排在第60位的民族(甚至<BR>比好多国家的人口还要多的民族),应该怎样善待我们的语言呢?在此,<BR>引用一句话:自重者,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BR>  爱你的语言,要胜过爱你自己的眼睛!众贝侬!<BR>引自:壮人社区: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8&amp;topic=64<BR>BY:duzdinz<BR>以上观点纯属作者所持,与转贴者无关<BR><BR><BR>--<BR>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知相忘于江湖……<BR><BR><BR><BR><BR><BR>※ 来源:·烟雨漓江 BBS lily.gxnu.edu.cn·[FROM: 211.98.68.149]<BR></FONT></TD></TR></TABLE><BR>
  4.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5. <TR>
  6. <TD class=t2>
  7.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8. <TR>
  9. <TD></TD>
  10. <TD align=middle><STRONG>2</STRONG> </TD></TR></TABLE></TD></TR>
  11. <TR>
  12. <TD class=t8><FONT>
  13.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con.php?bid=44&amp;id=2287">
  14. </SCRIPT>
  15. 发信人: admin (管理员), 信区: Chinese<BR>标 题: Re: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BR>发信站: 烟雨漓江 BBS (2003年01月20日09:57:23 星期一), 站内信件<BR><BR>太酣畅淋漓了。<BR> 这篇文章差不多就是我原来要写的。但是现在我放弃了,因为我没办法写得像<BR>这位作者深刻、全面。<BR> 歧视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对一个民族的歧视。<BR> 记得98年的时候,正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纪念,我正在念高中。壮族<BR>人民<BR>的政治代表(不管怎样,他名义上绝对是)李兆焯主席发表了一篇演说。同班中人<BR>嘲笑<BR>他的口音,哧之"夹壮"。有什么好笑的?这反而证明他是地道的壮族人。作为公职<BR>人<BR>员,如果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那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名壮族人,他带着本<BR>族的<BR>口音,完全是天津地义的,是宪法给予少数民族的权利,是人权。其实从我自初中<BR>以来<BR>,就屡见壮族的口音被人耻笑,壮语被人歧视。到看到自治区主席也不能幸免,我<BR>积聚<BR>的愤怒无法平息。<BR> 可悲的是,不仅是城里的汉族人,而且城里的壮族人的后代,都鄙视壮语。为<BR>什么<BR>没人鄙视英语和老外?设想一个老外阴阳怪调的学汉语,善良好客的中国人会嘲笑<BR>他吗?显然<BR>不会。不仅不嘲笑,反而觉得这个老外不摆架子、平易近人。因为在中国人的潜意<BR>识里<BR>,有一种等级:外国高于中国,普通话高于汉语方言,汉语高于少数民族语言,城<BR>镇高<BR>于乡村。所以看到老外学汉语,就觉得好像是皇帝学耕田一样。究其原因,我觉得<BR>是国民劣根性。近一个世纪的殖民侵略造成了在中华大地上洋人的高贵和国人的卑<BR>微。<BR>卑微的国人之后在国家内部寻找平衡。于是乎,汉人歧视少数民族,城里人歧视乡<BR>下人(不论民族)。这种意识代代相传,至今不绝。就如阿Q受人欺压,自己也得<BR>找小D、小尼姑等人耍威风。<BR> 教科书上说,中国今日之落后,拜西方列强所赐。书上还说,国人不要因为国家的<BR>落后而自卑,因为主观上,中国人要有民族自尊心;客观上,中国的落后,西方也<BR>有责任。今天,壮族人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以至偏远山区,这有壮族人祖先选择的<BR>原因,但绝对也有汉人王朝的罪责。可是从没有哪本书教育壮族人不要自卑。以致<BR>本来教育落后的壮族人更无所适从,汉族人歧视,族人就自卑。书上还说,中国人<BR>要团结,齐心合力建设国家。可是也没有哪本书教育壮族人要团结。以致有幸住到<BR>城里的壮族人也忘记了自己的本,不仅抛弃了族语,而且鄙视族人。壮族人的地位<BR>要靠自己来争取,就如中国人的地位要靠自己一样。后面这个道理有教育的支持,<BR>而前面那个却没有。壮族人的地位的提高,首先得靠教育,以教育将民族自尊心、<BR>自信心、自豪感注入族人的思想里。<BR><BR>【 在 enemy (阿覃) 的大作中提到: 】<BR><FONT>:   一个拥有近1700万人口的民族,却常常被人忽视,这1700万人的利</FONT><BR><FONT>: 益,却常常得不到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化,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扼杀,为什</FONT><BR><FONT>: 么?一个真正的广西土著民族,却正在她所生长发展的地方遭受一种隐</FONT><BR><FONT>: 性的谋杀,一种无形的践踏,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加快,则此种谋</FONT><BR><FONT>: 杀和践踏的强度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为什么?</FONT><BR><FONT>: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从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至少70万年前,</FONT><BR><FONT>: 她的祖先就已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本来,她按照人类发展的普</FONT><BR><FONT>: 遍规律,逐步地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二千多年前被南下的秦王朝士兵</FONT><BR><FONT>: 的沾满血腥的剑锋给无情地斩断了,此后,她的发展就如同灵渠的水,</FONT><BR><FONT>: 被引向了另一个方向.此后过了一千多年,到了宋王朝,一个侬人部落的</FONT><BR><FONT>: .................(以下省略)</FONT><BR><BR>--<BR> 夜雨寄北 <BR> 李商隐<BR>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R>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R> ——我最爱的诗<BR>※ 修改:·admin 於 01月20日09:58:06 修改本文·[FROM: 202.112.103.77]<BR>※ 来源:·烟雨漓江 BBS lily.gxnu.edu.cn·[FROM: 202.112.103.77]<BR></FONT></TD></TR></TABLE><BR>
  16.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17. <TR>
  18. <TD class=t2>
  19.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20. <TR>
  21. <TD></TD>
  22. <TD align=middle><STRONG>3</STRONG> </TD></TR></TABLE></TD></TR>
  23. <TR>
  24. <TD class=t8><FONT>
  25.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con.php?bid=44&amp;id=2288">
  26. </SCRIPT>
  27. 发信人: david (我想去桂林), 信区: Chinese<BR>标 题: Re: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BR>发信站: 烟雨漓江 BBS (2003年01月20日14:53:35 星期一), 站内信件<BR><BR>SP<BR>【 在 furruca (坏牙法鲁卡) 的大作中提到: 】<BR><FONT>: 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对小数民族来说,是够平等且优惠的了.</FONT><BR><FONT>: 如果发生诸如有人笑口音的事,就不应发一些煽动民族情绪的文字,</FONT><BR><FONT>: 应理智地把矛头的指向正确的目标.</FONT><BR><FONT>: 内聚最强的莫过一个家庭,如果一个家庭整天只会陶醉在祖上的辉煌中,</FONT><BR><FONT>: 与社会格格不入,真的难以想象这个家庭有什么发展前途,高贵的血统不</FONT><BR><FONT>: 是生来俱有的,注意自已的每一言行,高贵的血统就这样形成的.</FONT><BR><FONT>: 一个民族也如此.</FONT><BR><FONT>: 看了一些文章总觉得有点偏颇,发表一下人个看法,实在不愿斗嘴皮子.</FONT><BR><FONT>: 【 在 gadfly (半边莲) 的大作中提到: 】</FONT><BR><FONT>: : 语言的官方化,</FONT><BR><FONT>: .................(以下省略)</FONT><BR><BR>--<BR> 种两倾附郭田<BR> 量晴较雨<BR> 寻几个知心友<BR> 弄风嘲月<BR>※ 来源:·烟雨漓江 BBS lily.gxnu.edu.cn·[FROM: 211.97.73.37]<BR></FONT></TD></TR></TABLE><BR>
  28.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29. <TR>
  30. <TD class=t2>
  31.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32. <TR>
  33. <TD>[<a href="http://bbs.gxnu.edu.cn/bbscon.php?board=Chinese&amp;id=2289" target="_blank" ><FONT>本篇全文</FONT></A>] [<a href="http://bbs.gxnu.edu.cn/bbspst.php?board=Chinese&amp;reid=2289" target="_blank" ><FONT>回复文章</FONT></A>] </TD>
  34. <TD align=middle><STRONG>4</STRONG> </TD></TR></TABLE></TD></TR>
  35. <TR>
  36. <TD class=t8><FONT>
  37.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con.php?bid=44&amp;id=2289">
  38. </SCRIPT>
  39. 发信人: admin (管理员), 信区: Chinese<BR>标 题: Re: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BR>发信站: 烟雨漓江 BBS (2003年01月21日17:24:58 星期二), 站内信件<BR><BR>我首先声明两点: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守法公民,我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主义;<BR>二,我永远珍惜祖先传给我的少数民族血统,热爱自己的民族,维护本民族的正当权利<BR>。<BR> 当然,我不是什么大人物,我的声明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力(我也没有这样的企图<BR>)。我只想让大家不要误解我的观点。<BR> 我没有一词半字抨击国家的民族政策。我反对的是一部分人的民族歧视的意识和行<BR>为。我担忧的是民族语言的灭绝。<BR> 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与社会现实是有差距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国父们为美国的公<BR>民制定了一部奠定民主基调的宪法,可是事实上黑人和印第安人没能享有民主。林肯政<BR>府在南北战争结束之后,颁布了《解放宣言》,在法律上赋予黑人和印第安人民主。<BR>可是,此后的一百年,黑人和印第安人仍然饱受歧视和欺压。小马丁.路德.金牺牲以后<BR>,歧视丑闻还是是有发生。<BR> 我个人觉得,在多民族国家里,中国的政策是最合理公正的,而且贯彻得也很好。<BR>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民族歧视行为姑息养奸,也不能对民族文化消亡的危险漠不关<BR>心。<BR> 这位论者认为我夸大了事实,认为嘲笑口音是小事。我坚定地认为我没有危言耸听<BR>。恰<BR>恰相反,我在探寻这种歧视的根源。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分人民族歧视心理的外在表露。<BR>【 在 furruca (坏牙法鲁卡) 的大作中提到: 】<BR><FONT>: 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对小数民族来说,是够平等且优惠的了.</FONT><BR><FONT>: 如果发生诸如有人笑口音的事,就不应发一些煽动民族情绪的文字,</FONT><BR><FONT>: 应理智地把矛头的指向正确的目标.</FONT><BR><FONT>: 内聚最强的莫过一个家庭,如果一个家庭整天只会陶醉在祖上的辉煌中,</FONT><BR><FONT>: 与社会格格不入,真的难以想象这个家庭有什么发展前途,高贵的血统不</FONT><BR><FONT>: 是生来俱有的,注意自已的每一言行,高贵的血统就这样形成的.</FONT><BR><FONT>: 一个民族也如此.</FONT><BR><FONT>: 看了一些文章总觉得有点偏颇,发表一下人个看法,实在不愿斗嘴皮子.</FONT><BR><FONT>: 【 在 gadfly (半边莲) 的大作中提到: 】</FONT><BR><FONT>: : 语言的官方化,</FONT><BR><FONT>: .................(以下省略)</FONT><BR><BR>--<BR> 夜雨寄北 <BR> 李商隐<BR>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R>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R> ——我最爱的诗<BR>※ 来源:·烟雨漓江 BBS lily.gxnu.edu.cn·[FROM: 202.112.103.77]<BR></FONT></TD></TR></TABLE><BR>
  4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41. <TR>
  42. <TD class=t2>
  43.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44. <TR>
  45. <TD>[<a href="http://bbs.gxnu.edu.cn/bbscon.php?board=Chinese&amp;id=2290" target="_blank" ><FONT></FONT></A></TD>
  46. <TD align=middle><STRONG>5</STRONG> </TD></TR></TABLE></TD></TR>
  47. <TR>
  48. <TD class=t8><FONT>
  49.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con.php?bid=44&amp;id=2290">
  50. </SCRIPT>
  51. 发信人: enemy (阿覃), 信区: Chinese<BR>标 题: Re: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BR>发信站: 烟雨漓江 BBS (2003年01月21日18:30:48 星期二), 站内信件<BR><BR>我是这么看这个现象的<BR>是不是少数民族,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对该民族的认同意识,我认为从文化的角度看是这<BR>样的。<BR>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人种基本上单一、少数民族被同化程度高的国家。<BR>排除法律和制度上的“民族成员”的充分必要条件,自己是不是这个民族的一员,最重<BR>要的是你是否<BR>认同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语言、历史以及他的现状,也就是说,你至少知道这个民<BR>族大致是<BR>怎么一回事,你的亲人作为你的族人是怎么隶属于这个人们的共同体的!<BR>说深一点就是:你认同自己的根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吗??<BR>回答为肯定的——哪怕是托你的什么八秆子打不到一块的亲戚的福才成了个少数民族,<BR>你也可以<BR>堂堂正正说自己属于这个民族。<BR>如果回答为否定的——很荒谬吧——那你确实没必要说自己是什么什么族的了。<BR>话虽这么说,其实太理想主义了吧,现实哪里容得这么“教条”的人存活……<BR>呵呵……<BR>我自己就是托党的政策的福啊——我老妈是汉族,老爹是地道壮族,所以现在我是名正<BR>言顺的壮族……如果我是在老妈的老家广东<BR>长大的,估计我根本不会有这些觉悟,也更不会在此大放阙辞了^_^!<BR><BR>【 在 starsky (星星) 的大作中提到: 】<BR><FONT>: 因为现在中国实行的少数民族政策,好象现在很多不算少数民族的都填少数民族了。</FONT><BR><FONT>: 比如父亲是,而母亲不是的是少数民族;母亲是,而父亲不是的也填少数民族。</FONT><BR><FONT>: 接下去,只要近亲中有少数民族的,有些也变少数民族了。</FONT><BR><FONT>: 【 在 magicer (蝌蚪) 的大作中提到: 】</FONT><BR><FONT>: : 广西人口4000多万呢</FONT><BR><BR><BR>--<BR>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知相忘于江湖……<BR><BR><BR><BR><BR><BR>※ 来源:·烟雨漓江 BBS lily.gxnu.edu.cn·[FROM: 211.98.68.150]<BR></FONT></TD></TR></TABLE><BR>
  52.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53. <TR>
  54. <TD class=t2>
  55.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100%">
  56. <TR>
  57. <TD></TD>
  58. <TD align=middle><STRONG>6</STRONG> </TD></TR></TABLE></TD></TR>
  59. <TR>
  60. <TD class=t8><FONT>
  6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jscon.php?bid=44&amp;id=2291">
  62. <br>&lt;/script&gt;
复制代码
发信人: enemy (阿覃), 信区: Chinese
标 题: Re: 爱壮语要胜过爱你的眼睛
发信站: 烟雨漓江 BBS (2003年01月21日18:41:45 星期二), 站内信件

老兄是否有点上纲上线啊??
嘲笑别人带少数民族口音的人,自己一般不可能意识到自己犯了这么
严重的错误“歧视少数民族同胞”吧??!!
一个社会阶段的人有一个阶段的人的觉悟水平,人们普遍的认识水平
和经济发展程度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很高的阶段啊!
有识之士之所以会是有识之士,就因为他们比一般的人们普遍的认识
水平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嘛!
发现问题的人们努力解决问题并能够告诉人们问题何在,如果能够尽
力做好这点就很够了啊;)
美国的平权问题已经在这么多“仁人志士”的努力下走到今天的阶段,
都还有这么多没解决的矛盾和弊端,我们这样从封建时代走过来的国
家,要走的路就更长啦……
谢谢你这么认真地参与讨论哦! ^_^
我就不打算说什么了。

【 在 admin (管理员)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首先声明两点: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守法公民,我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主义;
: 二,我永远珍惜祖先传给我的少数民族血统,热爱自己的民族,维护本民族的正当权利
: 。
: 当然,我不是什么大人物,我的声明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力(我也没有这样的企图
: )。我只想让大家不要误解我的观点。
: 我没有一词半字抨击国家的民族政策。我反对的是一部分人的民族歧视的意识和行
: 为。我担忧的是民族语言的灭绝。
: 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与社会现实是有差距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国父们为美国的公
: 民制定了一部奠定民主基调的宪法,可是事实上黑人和印第安人没能享有民主。林肯政
: 府在南北战争结束之后,颁布了《解放宣言》,在法律上赋予黑人和印第安人民主。
: .................(以下省略)

--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煦以湿,相濡以沫,不知相忘于江湖……





※ 来源:·烟雨漓江 BBS lily.gxnu.edu.cn·[FROM: 211.98.68.150]


作者: 僚国荆轲    时间: 2006-2-23 03:43

石精灵先生 你说出了我们每位正直壮人的心里话 首先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文化不高 也不善于表达。

你能为民族利益挺身而出 仗义直言 我很佩服。虽说有点勉为其难 但我也要谈谈我的观点 说说我的看法。

两千多年来 我们多灾多难民族一直都处于被压制被歧视之中。直至我们前辈跟随共产党翻了身 但种种不平

等和歧视还延续至今 只不过是在心理方面通过另种形式反应出来而已。受大汉沙文的高压和几千年的奴化

我族人的心理大都被扭曲 变得不健康甚至变态了。这种现象在城市壮人和知识分子中较多见。我是城市壮

人 已不会自己的母语了 多麽可悲啊。但我决心学会 别的民族没有语言那是历史决定的 那些原有而消亡的

也不是好而值得高兴的事 拉美殖民地的结果也拿出来效仿 可悲。作为壮人不会壮语 不了解民族历史 不关

心自己民族文化发展 漠视母语象粪象土一样被侵蚀被遗弃而日渐消亡而不理 反觉得没什麽大不了 可耻可悲!干脆我国人都说英语算了 多好啊。我们身边那些祖籍不明的东西 那些无根的东西 那些没骨头的家伙

我见多了 我想对他们说做广西人不好吗?做壮族人不好吗?就算你的祖宗是从大西洋那边飘来的 你喝左右江的水 喝壮妈妈的奶水长大的 应以广西人为荣才对呀。

是的 城里壮人没环境说壮话 我有同感。但这也是不正常的 我住的城市身份证还挂着壮族的不少于50% 但

已不会壮话了 就是会的也不愿说 这还不包括那些抛弃自己族性的东西 如果拿DNA去鉴定的话 壮人不少于

80% 而他们却不很愿说自己是壮人 不愿说壮话 这正常吗?有的反过来嘲笑 歧视壮文化 这就是长期奴化和

高压下的产物。 在这种夹逢中成长 我们心理能健康吗?能不病态吗?

汉 壮都应相吾学习 双语共存共容 才是健康 和平 和谐社会。壮人最善良 最不排外了。一个壮人大都会汉语和几种汉语方言 而汉族同胞会壮话就少了 特别是领导。

芒果树贝侬说好 问题关键在哪里呢?在上面 在领导。广西是不是自治区 壮族人民是不是真正当家做主 是不是得到真正平等 民族权益得不得到保障重要标志就是壮语文在区内的地位和得不得到真正地尊重。

唯有通过单项立法才能确保以上各项得到真正落实。那些人大代表 民族局的民族利益代言人不知在忙些什麽 也不见有什麽提案出来。

假设 如果立法规定区主席不仅要是壮族还要会壮语文 并在区内重要场合要象征性地使用壮语。区内壮族聚居的县市 和区首俯权力部门的职员还有银行 通信等部门规定年限过度到用双语做标准择优录用。那时会是

什麽样的局面呢?还会不会有人说人们不愿学壮语文 学了没用呢?

要做到这些 还得靠我们自己 贝侬啊 团结起来 让我们高声呐喊!


作者: 狼兵后裔    时间: 2006-5-16 07:43

只要还有人记得自己是壮族人~~~~~壮语就不会消亡~~~~~~壮语万岁.


作者: 啊维    时间: 2006-8-4 16:26
看过了neikua也感动了haxinyrongle我想说的是guxengganglesi希望每一位贝侬himongkuobu burauz都能为母语做贡献做宣传guongnengweimehuakuelishizhouxuanzhuan
作者: 南盘之女    时间: 2006-10-13 22:14

上高中的时候我们班里90%都是壮族人,可是90%以上的人都不讲壮话,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想讲还是不会讲。很多壮族父母担心自己儿女普通话说得不好,就不让儿女说壮话,我对此真是不敢苟同。我有些同学父母在家交流都说壮话,但他自己就不会讲,真是弄不懂。人都说耳濡目染,总会学会的吧,除非是自己根本就不想学,对于这样的人就随他去吧。


作者: 布楼    时间: 2006-10-25 19:06
在家我只讲壮话。。我们家乡有在县城做事的人,回家久不久冒出桂柳话,我听得非常不舒服,村民们也听得很不舒服,觉得这个人在进程了就牛B起来了。如果两个村民见面用桂柳话对话,那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疯了,要么是喝酒喝得要死人了
作者: hs1ckness    时间: 2006-11-8 13:33
我还是觉得讲壮话好,但老家不少家,从小就让小孩学桂柳话,真是可悲啊!
作者: 小峰    时间: 2007-1-1 12:53

隔了那么久,今天,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又再一次看看这一篇文章,再刺激一次自己日渐麻木的心灵。

这一次看得没那么仔细,因为看着文章的时候心里想起别的事情,想起一件往事。

几年前刚来这里念书的时候,跟老师、跟同学都还不熟。有一次上语言学课,那个老师说了几个所谓的笑话,都是关于壮族人在北京讲普通话时的夹壮的。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一个壮族人请了一帮汉族人下田收割稻谷。差不多割完时,这个壮族人为了给大家指示任务,说了这样一句话:“该滚(捆)的滚(捆) 该跑(抱)的跑(抱) ” 结果大家都……

另一个“笑话”是说,有一个壮族人,为了称赞一下他的邻居的苗条漂亮的考上了大学的女儿,对邻居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女儿真胖(棒)啊!”……

老师在台上讲,同学们在台下笑。笑,是嘲弄的、取笑的笑。

那天我在作业本里对老师提了意见。大意是说,玩笑有善意的玩笑,有恶意的玩笑。但是嘲弄的、取笑的玩笑决不会是善意的。更何况取笑的是一个民族,完全无视我作为一个壮族人的存在。

后来老师道了歉,也没有再讲过类似的笑话(至少有我在场时)。

那时候刚来北京,一口京腔越来越顺溜,家乡的老同学都说我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但是因为这件事,此后我再也没有为了迎合所谓潮流而刻意学“标准”,重新操起了自己的“夹壮”普通话。后来家乡的老同学每每问起我普通话怎么又变差了、怎么不像京腔了,我总是心里充满了骄傲的对他们解释说:“因为我是壮族人!”。

我心里面一直装着这样的信念:“即使你们怎么嘲笑我也好,但是首先我要向你标明,我是壮族人!”

因为现在在这里,能够标明我是个壮族人的,只剩下语言这一道了。


作者: 野狼    时间: 2007-2-5 11:53
我爱壮语,但不怎么爱自己的眼睛,早就近视了。
作者: 花自飘零    时间: 2007-3-6 11:03

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北方人也经常说我的普通话夹壮,当时很是难过,决定要学标准的普通话,现在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并没有感觉到喜悦,想想自己是壮族人,为什么学别人呢?楼主真的是说到我的心坎去了!


作者: 追风之翼    时间: 2007-4-27 18:31
QUOTE:
以下是引用duzdinz在2002-12-12 13:49:00的发言:

  

       一个拥有近1700万人口的民族,却常常被人忽视,这1700万人的利益,却常常得不到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化,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扼杀,为什么?一个真正的广西土著民族,却正在她所生长发展的地方遭受一种隐性的谋杀,一种无形的践踏,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加快,则此种谋杀和践踏的强度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为什么?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从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至少70万年前,她的祖先就已在这片红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本来,她按照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逐步地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二千多年前被南下的秦王朝士兵的沾满血腥的剑锋给无情地斩断了,此后,她的发展就如同灵渠的水,被引向了另一个方向.此后过了一千多年,到了宋王朝,一个侬人部落的首领,曾经试图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但是,侬智高-----也许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唯一的英雄,和他所建立的南天国,短短的几年间就被宋王朝----一个被北方的金辽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朝廷给打败了.南天国的努力,在留下千年的遗憾后消失得无影无踪.自此,这个多灾的民族陷入了她的漫漫千年的"中世纪的黑暗"之中,在封建王朝和地方土司的双重压迫下,她堕入了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的迷潭中,进而否定自我,竟然膜拜起打败自己的民族英雄侬智高的宋朝的刽子手狄青来,竟然编造出种种的谎言和传说,来证明自己的祖先来自于中原,甚至是随着狄青的南征大军来到广西的,于是乎,"韩信后裔""三公改姓"等等荒谬的传说横空出世------于是,"僮而非僮",趋于平庸和沉默,被同化与抹杀-------

    在历尽了千百年的封建同化绞杀,在历尽了千百年的磨难与炼狱,到了二十世纪,这个弱小的民族很万幸地生存下来,"重生"了,但是,由于她受到了太长时间地压迫,太长时间地窒息,她实在是弱不经风,刚从历史的炼狱中解脱出来,她又手足无措地面临着现代化的滚滚浪潮,一下子,她又站到了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政治上的懦弱,文化上的失落,经济上的落后,民族凝聚力的微弱,都有可能把她推向被现代化的外衣所掩饰了的新的民族同化的高速公路上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失去自己的语言文化,失去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的一切.语言,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最显著的标志.对于壮族,壮语更是其之所以作为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没有壮语言,我看不到有什么东西能维系这一人群,能使其还能认同为一个民族.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她有统一的宗教信仰维系着自己的民族认同,犹太民族曾失去自己的国家自己的语言,但其强烈的犹太教信仰维系着分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的民族认同,而能够于亡国二千多年之后重建自己的犹太家园---以色列,并且,在已经是死语言的古希伯莱语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活的现代希伯莱语.而自问,如果我们壮族失去了壮语言,我们还能凭籍什么东西来维系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呢,宗教?我们没有任何统一的信仰,是多神崇拜者,管它耶稣还是释迦牟尼,管它玉皇大帝或是莫一大王,都一样能找到自己的信徒.文化?失去语言这一重要载体,我看不出还有什么能维系壮民族的民族认同的微弱的凝聚力的文化来!

    壮语对于己于我们壮族如此重要,而我们却没能善待它,好好地发展它.很多的人,特别是到了城市里生活了的壮族人,基本上都抛弃了他们的母语,或者耻于说他们自己的母语,而某些个芝麻小官之类的人,更简直他的祖宗十八代之前就与壮族毫无瓜葛了,那更不会说壮语了.天啊!人家客家人"宁卖祖宗天,不忘祖宗言",而我们壮族人,我看可以比为淮南之桔,迁到淮北则为枳了.近来,我看到广西电视台的一则新闻,说的是二百多年前从广西迁到美国去的瑶族同胞的后裔,这阵子回到广西富川等地寻根,而他们竟然还会说瑶话,竟然还能跟当地的瑶胞交流,我不知道这则新闻的可信度如何,但如果其中的主人公换成是壮族人,我是万万不会信的,别说二百年,就是二十年,再回来的壮人也许已是满口老鼠(NO)了.

    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国内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吧,其他4个民族自治区,除宁夏回族自治区因回族没有回族语,所以没有民语电视广播外,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都有专门的藏语,维语,蒙语电视广播频道,藏文维文蒙文的社会运用广泛,有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教育体系,另外,朝鲜语,哈萨克语,傣语,彝语也都在其自治地方得到广泛应用.而我们的壮语呢,广西电视台深更半夜的那么几分钟的壮语新闻节目,是否以为壮族人都患有失眠症,或者说都有毛病,熬到三更半夜就为看那几分钟的新闻?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每天那五分钟的壮语新闻,也不知有谁听?这两个单位也许是为了应付说明壮语也在电视广播中应用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并不受到歧视而敷衍了事吧?说到底,这也跟我们壮族政治上的懦弱不无关系,如果我们壮族也存在有"藏独""东突厥分离主义""大蒙古主义"之类的"壮独",那我想,我们壮族在中国政治版图上的份量就不会与我们的人口比重相差太远了,那我们的语言文化,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了(此想法,我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感).

    我们自己的不争气和政治上的懦弱势必造成当今的此种状况.很多的人,没有意识到壮语和汉语是两种语言,而是把壮语认为是一种方言,和粤语,桂柳话一样是相对于汉语普通话的一种方言,概念混淆了,而这种认识,与壮文壮语在政治上的毫无用处有关,当你学了壮文,却无法用壮文去考大学,去考取公务员,去找到工作----那你学它何用?而这就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造成心理上一种自卑的情结,认为壮语上不了电视广播的大雅之堂,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电视上藏族维吾尔族等群众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自豪地说藏语维语时,我们的壮族老乡却操着"标蠢"的普通话.当有时候某些人讲的普通话还要再翻译成普通话别人才能听得懂时,我不知道是觉得可悲呢,还是可笑?!抑或应该赞赏这种勇气?!

    当粤语,客家话,四川话,闽南话等等汉语方言的人们还在为其方言的存在与发展作努力时,我们壮族----世界上人口排在第60位的民族(甚至比好多国家的人口还要多的民族),应该怎样善待我们的语言呢?在此,引用一句话:自重者,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爱你的语言,要胜过爱你自己的眼睛!众贝侬!


一针见血


作者: 广州贝侬    时间: 2007-6-10 13:26

僚语电视台、僚语广播应该即时开通,也要发展壮文教育.


作者: hyker    时间: 2007-9-25 06:22

“一个拥有近1700万人口的民族,却常常被人忽视,这1700万人的利益,却常常得不到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化,正在一点一点的被扼杀,为什么?一个真正的广西土著民族,却正在她所生长发展的地方遭受一种隐性的谋杀,一种无形的践踏,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加快,则此种谋杀和践踏的强度和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为什么?”

楼主,你能不能说的清楚点,是谁不尊重你?被谁忽视?被谁扼杀?被谁谋杀?又被谁践踏?你的通篇文章太扇情了,不说清楚,在我浏览本论坛的这么长时间,不能不让我——一个汉人,一个中国人,产生严重的怀疑?你的话隐藏的背后,暗示的是我汉族吗!!!暗示着我汉族,从古至今,对壮族的不尊重,忽视,扼杀,谋杀,践踏吗!!!

历史是你说的那样吗!!!

请拿出证据来!!!

事实是你说的那样吗!!!

请拿出证据来!!!

如果历史是那样,如果事实是那样,原因又是你说的那般吗!!!

如果是,请拿出证据来!!!

如果是,你想怎么解决!!!

如果不是,你又想怎么解决!!!

“说到底,这也跟我们壮族政治上的懦弱不无关系,如果我们壮族也存在有"藏独""○○分离主义""大蒙古主义"之类的"壮独",那我想,我们壮族在中国政治版图上的份量就不会与我们的人口比重相差太远了,那我们的语言文化,就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了(此想法,我相信很多人会有同感).”

这就是你的回答吗!!!

请回答我!!!

从一个汉人的自尊,从一个做人的最基本的诚实道德,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

请楼主回答我!!!


作者: hyker    时间: 2007-9-25 06:29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峰在2007-1-1 12:53:00的发言:

隔了那么久,今天,新的一年的第一天,又再一次看看这一篇文章,再刺激一次自己日渐麻木的心灵。

这一次看得没那么仔细,因为看着文章的时候心里想起别的事情,想起一件往事。

几年前刚来这里念书的时候,跟老师、跟同学都还不熟。有一次上语言学课,那个老师说了几个所谓的笑话,都是关于壮族人在北京讲普通话时的夹壮的。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一个壮族人请了一帮汉族人下田收割稻谷。差不多割完时,这个壮族人为了给大家指示任务,说了这样一句话:“该滚(捆)的滚(捆) 该跑(抱)的跑(抱) ” 结果大家都……

另一个“笑话”是说,有一个壮族人,为了称赞一下他的邻居的苗条漂亮的考上了大学的女儿,对邻居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女儿真胖(棒)啊!”……

老师在台上讲,同学们在台下笑。笑,是嘲弄的、取笑的笑。

那天我在作业本里对老师提了意见。大意是说,玩笑有善意的玩笑,有恶意的玩笑。但是嘲弄的、取笑的玩笑决不会是善意的。更何况取笑的是一个民族,完全无视我作为一个壮族人的存在。

后来老师道了歉,也没有再讲过类似的笑话(至少有我在场时)。

那时候刚来北京,一口京腔越来越顺溜,家乡的老同学都说我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但是因为这件事,此后我再也没有为了迎合所谓潮流而刻意学“标准”,重新操起了自己的“夹壮”普通话。后来家乡的老同学每每问起我普通话怎么又变差了、怎么不像京腔了,我总是心里充满了骄傲的对他们解释说:“因为我是壮族人!”。

我心里面一直装着这样的信念:“即使你们怎么嘲笑我也好,但是首先我要向你标明,我是壮族人!”

因为现在在这里,能够标明我是个壮族人的,只剩下语言这一道了。

你这列举的这几个笑话,想说明什么,又能说明什么??

笑话多了,还有毛主席的黄色笑话呢!!!


作者: hyker    时间: 2007-9-25 06:53
QUOTE:
以下是引用僚国荆轲在2006-2-23 3:43:00的发言:

石精灵先生 你说出了我们每位正直壮人的心里话 首先向你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文化不高 也不善于表达。

你能为民族利益挺身而出 仗义直言 我很佩服。虽说有点勉为其难 但我也要谈谈我的观点 说说我的看法。

两千多年来 我们多灾多难民族一直都处于被压制被歧视之中。直至我们前辈跟随共产党翻了身 但种种不平

等和歧视还延续至今 只不过是在心理方面通过另种形式反应出来而已。受大汉沙文的高压和几千年的奴化

我族人的心理大都被扭曲 变得不健康甚至变态了。这种现象在城市壮人和知识分子中较多见。我是城市壮

人 已不会自己的母语了 多麽可悲啊。但我决心学会 别的民族没有语言那是历史决定的 那些原有而消亡的

也不是好而值得高兴的事 拉美殖民地的结果也拿出来效仿 可悲。作为壮人不会壮语 不了解民族历史 不关

心自己民族文化发展 漠视母语象粪象土一样被侵蚀被遗弃而日渐消亡而不理 反觉得没什麽大不了 可耻可悲!干脆我国人都说英语算了 多好啊。我们身边那些祖籍不明的东西 那些无根的东西 那些没骨头的家伙

我见多了 我想对他们说做广西人不好吗?做壮族人不好吗?就算你的祖宗是从大西洋那边飘来的 你喝左右江的水 喝壮妈妈的奶水长大的 应以广西人为荣才对呀。

是的 城里壮人没环境说壮话 我有同感。但这也是不正常的 我住的城市身份证还挂着壮族的不少于50% 但

已不会壮话了 就是会的也不愿说 这还不包括那些抛弃自己族性的东西 如果拿DNA去鉴定的话 壮人不少于

80% 而他们却不很愿说自己是壮人 不愿说壮话 这正常吗?有的反过来嘲笑 歧视壮文化 这就是长期奴化和

高压下的产物。 在这种夹逢中成长 我们心理能健康吗?能不病态吗

汉 壮都应相吾学习 双语共存共容 才是健康 和平 和谐社会。壮人最善良 最不排外了。一个壮人大都会汉语和几种汉语方言 而汉族同胞会壮话就少了 特别是领导。

芒果树贝侬说好 问题关键在哪里呢?在上面 在领导。广西是不是自治区 壮族人民是不是真正当家做主 是不是得到真正平等 民族权益得不得到保障重要标志就是壮语文在区内的地位和得不得到真正地尊重。

唯有通过单项立法才能确保以上各项得到真正落实。那些人大代表 民族局的民族利益代言人不知在忙些什麽 也不见有什麽提案出来。

假设 如果立法规定区主席不仅要是壮族还要会壮语文 并在区内重要场合要象征性地使用壮语。区内壮族聚居的县市 和区首俯权力部门的职员还有银行 通信等部门规定年限过度到用双语做标准择优录用。那时会是

什麽样的局面呢?还会不会有人说人们不愿学壮语文 学了没用呢?

要做到这些 还得靠我们自己 贝侬啊 团结起来 让我们高声呐喊!

请拿出事实证据来,不要大概的说一下!!!

我汉族老百姓的灾灾难难更多了去了,又去找谁!!!

广西是自治区,但在广西,壮人占多少比例,汉人又占多少比例,其他少数民族又占多少比例!!!请记住,广西不只是壮族的,也是汉族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的民族的!!!

这片土地上,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教育,生育,就业等等方面,享受着国家给予的各种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真正受国家歧视的确实我汉族!!!

你们得到好处了,比身边的汉人邻居厉害了,可以团结起来了,可以高声呐喊了!!!懂得使用“大汉沙文的高压“和几千年的奴化”这样的高深名词了,但请拿出证据来,具体的,全面的,双向的,这才是一个正直的壮族人所要做的,而不是大帽子压人!!!

先生,有几个问题提醒您

1,“ 你说出了我们每位正直壮人的心里话”,你还不能够资格代表每位正直壮人(你不要来争论我能不能,那没意义,但您肯定不能)

2,真正的正直壮人,肯定也是一个踏踏实实的,诚恳的壮人,从不说大话,空话,他们有自己的朴实生活,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轨迹!!!但先生,你肯定不是这样的壮人!!!

为什么你不是?

如果你是,你就得在高声呐喊之先,去把壮语壮文学好,把你的这篇正直的发言,改成壮文,才可能让人信服!!!


作者: hyker    时间: 2007-9-25 07:12
QUOTE:
以下是引用花自飘零在2007-3-6 11:03:00的发言:

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北方人也经常说我的普通话夹壮,当时很是难过,决定要学标准的普通话,现在普通话越来越标准了,并没有感觉到喜悦,想想自己是壮族人,为什么学别人呢?楼主真的是说到我的心坎去了!

老实说,这种心态,要不得!我汉人今天也在不断的学习外语,学习别族的长处,某些地方,甚至有走火入魔之势!

但我不会乱想,自己是汉人,为什么学别人呢!

语言的学习,本为相互交流沟通之用,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在当今社会,特别在广西,汉人比壮人还多,则学习普通话,也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强制,又何来歧视!我没到过广西,是无法想象这种语言的歧视如何存在,如果真有,希望有一个普遍的社会调查,不要莫名其妙的说什么我的邻居,我老家,我亲戚,而要拿出数字来,拿出具体表现来,拿出事实来,才能说明问题!

还有,我是黟县人,汉族,黟县话和普通话之差别,天南海北了去,除本县人外,没人听得懂,在大学读书,同学中,有各地口腔,没有相同的,黟县话甚至被我那些同学比做日本话,大家都没有互相的歧视嘲笑,我也不觉得心理难过什么的,顶多是一阵惊奇,偶然拿说得不准的地方,开开玩笑而已


作者: 度莫    时间: 2007-9-25 13:00
“黟县话和普通话之差别,天南海北了去。”。但还是汉语吧?
作者: luochifei    时间: 2007-9-27 10:43
我觉得发展我们壮族经济和普及科技知识为当务之急,当我们的经济强大了,自然会有经贸往来,随之推广壮文即训理成章了
作者: hyker    时间: 2007-9-27 11:08
QUOTE:
以下是引用luochifei在2007-9-27 10:43:00的发言:
我觉得发展我们壮族经济和普及科技知识为当务之急,当我们的经济强大了,自然会有经贸往来,随之推广壮文即训理成章了

相对于靠禁止壮人学用汉语来说,这个观点到是更有可能成功!


作者: 梧兰那依    时间: 2007-10-24 20:50

      有一天在北京的街头.听到有两位阿姨在说壮话,刚开始不知道,后来听着听着,我都能听懂,很激动,跑上前用壮语问她们是不是广西来的,她们也很吃惊,原来她们是宜山人.

     真的很想哪位朋友告诉我,怎么才能在一个没有人可能交流壮语的地方保持我的壮语水平.我是平果人,上小学开始就到城里去了,但是我一直很热爱壮语,虽然有很多都不大记得怎么说,但是普通的交流还可以.有没有什么电台广播之类的可以随时听到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4 20:51:46编辑过]

作者: c636    时间: 2008-4-6 21:20
忘了是哪位学者说的了,发现一个字的古音与发现一颗小行星有同等的价值。谚云:宁卖祖宗田,莫丢祖宗言。前人兴叹,良有以也!
作者: c636    时间: 2008-4-6 21:23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之魂在2003-8-9 17:50:00的发言:
我也是一位壮人,但是,壮语分支那么多,该用那个地方的壮语为准呢?广西电视台的壮语新闻,我想只有武鸣人才能听得懂的,我们只是听懂某个词语而已,怎么办?当然作为壮人,我们都希望能象客家人一样拥有到哪都能够交流的方言!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连武鸣僚人也不是全听得懂


作者: luochifei    时间: 2008-7-26 17:59

我们族人 政治上懦弱-----> 经济上落后-----> 文化上失落----->

<--社会生活无话语权 <------位卑言轻 <--------凝聚力微弱<---


作者: 漫画雨    时间: 2009-4-12 14:35

一是上一代的观念,看不起壮语,到城市后不教下一代壮语;

二是离开农村,一些壮语也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比如灶台、围鸭子的竹网、池塘等的壮语,到城市已经不存在这些东西了,相应的一些壮语也跟着丢失了;

三、一些新事物,只能借用汉语来表达了。


作者: 漫画雨    时间: 2009-4-12 14:46

当不会说壮语的壮族人变得越来越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壮族人继承壮语、推广壮文的难度或者说阻力会越来越大。


作者: loxmiz    时间: 2009-5-3 16:08
历史属于过去,珍惜现在,从自己做起,努力学习标准壮话~!!
作者: jywei38    时间: 2010-2-9 07:17
我离开家乡到外省读书工作已经50年了,在家没人跟我讲壮话,只有和几个老乡在一起时才有机会讲壮话,但和老乡在一起的机会一年也就是那么两、三次而已。可我现在给老家打电话,或回老家,我都讲壮话,我的口音并没有改变,有一次回老家碰上一位在县里工作的老同学时,他开口就跟我讲桂柳话,而我一开口就回他壮话,他开玩笑说“你不会说普通话啊”。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要自重,凡和贝侬们在一起时,就应该讲壮,丑吗?不丑。难听吗?不难听。丢人吗?不丢人。既然不丑,不难听,不丢人,为什么不讲呢?壮文呢,要用。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我们大家都讲壮话,都用壮文,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重。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10-2-9 10:29

楼上贝侬说得很好。“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我们大家都讲壮话,都用壮文,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重。”——我尤其赞赏这一句。

我在汉语汉字铺天盖地的中国城市里生活,也几乎每天都使用壮语的。今后我争取几乎每天都接触壮文(阅读或书写)。天天讲,天天用,坚持就有收效。


作者: jywei38    时间: 2010-2-16 10:13
想学壮文的北壮贝侬,可以加我QQ:775110836
作者: busai    时间: 2010-8-1 20:41
方法要顺应时代潮流。我认为壮语流行歌曲是当前最有效的母语保护方式,因为它可以很快在人群中流行。我希望有这方面天赋和能力的贝农多做贡献。
作者: 莫名    时间: 2010-12-25 11:04
这种认识,与壮文壮语在政治上的毫无用处有关,当你学了壮文,却无法用壮文去考大学,去考取公务员,去找到工作----那你学它何用?而这就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造成心理上一种自卑的情结,认为壮语上不了电视广播的大雅之堂,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电视上藏族维吾尔族等群众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自豪地说藏语维语时,我们的壮族老乡却操着"标蠢"的普通话.当有时候某些人讲的普通话还要再翻译成普通话别人才能听得懂时,我不知道是觉得可悲呢,还是可笑?!抑或应该赞赏这种勇气?!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