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既无评语,就只能算是“小集”,谈不上“小议”。
建议用国际音标比较好,因为任何拼音方案都很难做方言或语言之间的对比。
实际上,泰语的“你”也有 [mƜŋ33]、“我”也有用[ku33]的,属于不礼貌用语,只能用于关系非常密切的好友之间,或者骂架时候可以用到。
对于“jau”放在“我”的行列,我倒没见过,南壮德靖土语和泰、老、傣语的zauj [tsau3],都是第二人称“你”,表示礼貌用语。
泰语的人称代词,非常复杂,粗略数来就有几十种,保留有人称代词敬语体系的壮语方言(如德保话、田林话等)也很复杂,这个小集目前还远不能概括其繁。
因为我用的是《壮语通用拼音方案》来拼写的,基本上包括泰语在内的都可以拼出来了,无需用国际音标。加上各地调值差异极大,要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的话,又显得不妥,所以就姑且不标调了。
jau是“自己”的意思,“jau rwn”就是“主人”的意思。jau确实用来代指“你”,但强调“你自己”,比如:Jau gark bay(你自己去)。在这句话里,jau应该侧重指“你自己”。还有,“Jau mei tirn nda~? "(你自己不知道吗?)。综上,Jau确实用来指“你”。
jau是自己的意思?不会吧?“自己”“某人份内”应该是独爱duh(泰dua)、ndang、faenh等等。
泰语中也用mwngz\gu的,电影里常见。骂对方是用mengh(疑是meh mwngz演变过来)。
jau是自己的意思?不会吧?“自己”“某人份内”应该是独爱duh(泰dua)、ndang、faenh等等。
泰语中也用mwngz\gu的,电影里常见。骂对方是用mengh(疑是meh mwngz演变过来)。
没错,jau是“自己”的意思,可以表示“我自己”、“你自己”或“ta自己”。
merng和gu在泰语里确实有,但常见的还是 can/poom、koon、kau/ter
我家乡话(邕宁区壮语):
gouz 我,mungz 你,maenz 他
hux 我们,slouz 你们
laeuz 咱们,taeuz 他们
我家那边的
aih/mij 我
yuj 你
hij/himj/cij/hwj 他
viz/aj ciz我们
yuz oj 你们
auz wh ceuj 咱们
deiz/demj他们
我家乡话(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的壮语。被称为侬话的不在此):
gou 我,mungz 你,de他
laeuz(gaeq laeuz) 我们,huj sou 你们
huj de 他们
因为我用的是《壮语通用拼音方案》来拼写的,基本上包括泰语在内的都可以拼出来了,无需用国际音标。加上各地调值差异极大,要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的话,又显得不妥,所以就姑且不标调了。
jau是“自己”的意思,“jau rwn”就是“主人”的意思。jau确实用来代指“你”,但强调“你自己”,比如:Jau gark bay(你自己去)。在这句话里,jau应该侧重指“你自己”。还有,“Jau mei tirn nda~? "(你自己不知道吗?)。综上,Jau确实用来指“你”。
壮文的调号,是调类而不是调值(调值是各地不同,而调类则各地大致相同),你说“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可见连调值和调类的概念都不知道了,声母、韵母的声调是壮语语音三大要素,如不能反映调类,何以制订所谓的通用拼音方案呢?在我看来变得更不通用了。
“jau3”其实本意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主人”之意,“自己”为延伸意,意思就是“自身的主人”也即为自己。壮语南部方言和泰老语大多将jau3当做是“您”这个第二人称的敬语来用,是因为它与“koi3”(奴仆,引申为“我”的谦称)是对应的,用“主人”来表示对方和用“仆人”来替代自己,这才是壮泰语敬语体系最初形成的一个社会背景的反映。
“我是大学生”在8楼的跳梁之技,除了表达了哗众取宠的表现欲毫无意义,本人越发鄙视此君了。
因为我用的是《壮语通用拼音方案》来拼写的,基本上包括泰语在内的都可以拼出来了,无需用国际音标。加上各地调值差异极大,要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的话,又显得不妥,所以就姑且不标调了。
jau是“自己”的意思,“jau rwn”就是“主人”的意思。jau确实用来代指“你”,但强调“你自己”,比如:Jau gark bay(你自己去)。在这句话里,jau应该侧重指“你自己”。还有,“Jau mei tirn nda~? "(你自己不知道吗?)。综上,Jau确实用来指“你”。
壮文的调号,是调类而不是调值(调值是各地不同,而调类则各地大致相同),你说“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可见连调值和调类的概念都不知道了,声母、韵母的声调是壮语语音三大要素,如不能反映调类,何以制订所谓的通用拼音方案呢?在我看来变得更不通用了。
既然“调值各地不同”,何来“调类则各地大致相同”??前后矛盾~!
什么是调类??
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所以我说“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并没有什么不妥~!
楼上是为反对壮语通用拼音而反对~
就在大家后面的“议”,
我:gu(S/N/T)、gau(S)、gou(N)、ra(S)、pou(S)、jau(S)、koi(S)、hoi(N)、can(T)、poom(T)、ka(T)、nu(T)
你:maw(S)、moi(S)、merng(N/T)、koon(T)、ter(T)、tarn(T)
他/她/它:dee(S)、de(N)、min(S)、kau(T)、 ter(T)
我们:rau(S/N/T)、dou(N)、hau(T)
你们:sou(S/N) su(S/N)、pug-koon(T)
回楼上:(由于没有越南语字母软件只能用拉丁字母代替了)
嗯,大家对越南语都有研究,不过越南语并不属于壮泰语支的范畴~。。。
把大家知道的壮泰语支的“我你ta”都列出来(包括傣语、老挝语等等)吧~
因为我用的是《壮语通用拼音方案》来拼写的,基本上包括泰语在内的都可以拼出来了,无需用国际音标。加上各地调值差异极大,要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的话,又显得不妥,所以就姑且不标调了。
jau是“自己”的意思,“jau rwn”就是“主人”的意思。jau确实用来代指“你”,但强调“你自己”,比如:Jau gark bay(你自己去)。在这句话里,jau应该侧重指“你自己”。还有,“Jau mei tirn nda~? "(你自己不知道吗?)。综上,Jau确实用来指“你”。
壮文的调号,是调类而不是调值(调值是各地不同,而调类则各地大致相同),你说“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可见连调值和调类的概念都不知道了,声母、韵母的声调是壮语语音三大要素,如不能反映调类,何以制订所谓的通用拼音方案呢?在我看来变得更不通用了。
既然“调值各地不同”,何来“调类则各地大致相同”??前后矛盾~!
什么是调类??
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所以我说“用某个地方的调值来标”并没有什么不妥~!
楼上是为反对壮语通用拼音而反对~
是你还搞不懂调值和调类的概念,而不是前后矛盾。
调值是声调高低变化的“值”,国际音标用五度标法,1为最低,5为最高。如“猪”一词,在武鸣话念23调值,也就是说从中低2升至中平3,而靖西话念53调值,也就是从高平降至中平,这就是所谓的各地调值不同。
调类的概念虽然你查过了,但你还是没搞懂。比如说“猪”mou/mu、“狗”ma、“去”bae等词,在武鸣话里它们都是23调值,靖西话里它们都是53调值,所以它们都是同一个类别,在壮语研究里把这个调归入第一调,也就是说,虽然武鸣话和靖西话它们调值不同,但他们的调类都是相同的,都是第一调。又如“杀”gaj、“脸”naj、“五”haj等,武鸣话调值都为55,靖西话调值都为2323,但它们在武鸣话和靖西话都属于第三调,所以都可以用同一个调号,在两地读不同的调值。壮文的调号是表示调类而不是调值的,所以,无论是武鸣话还是靖西话,这些词的调号都可以统一拼写,而读各自的调值。这就是所谓的只要是同源词,各地调类基本一致。
所谓“壮语通用拼音”除了你自己还没人承认过,它根本从未通用,我犯不着去反对它,而是直接忽视“通用”二字。
调值是声调高低变化的“值”,国际音标用五度标法,1为最低,5为最高。如“猪”一词,在武鸣话念23调值,也就是说从中低2升至中平3,而靖西话念53调值,也就是从高平降至中平,这就是所谓的各地调值不同。
调类的概念虽然你查过了,但你还是没搞懂。比如说“猪”mou/mu、“狗”ma、“去”bae等词,在武鸣话里它们都是23调值,靖西话里它们都是53调值,所以它们都是同一个类别,在壮语研究里把这个调归入第一调,也就是说,虽然武鸣话和靖西话它们调值不同,但他们的调类都是相同的,都是第一调。又如“杀”gaj、“脸”naj、“五”haj等,武鸣话调值都为55,靖西话调值都为2323,但它们在武鸣话和靖西话都属于第三调,所以都可以用同一个调号,在两地读不同的调值。壮文的调号是表示调类而不是调值的,所以,无论是武鸣话还是靖西话,这些词的调号都可以统一拼写,而读各自的调值。这就是所谓的只要是同源词,各地调类基本一致。
所谓“壮语通用拼音”除了你自己还没人承认过,它根本从未通用,我犯不着去反对它,而是直接忽视“通用”二字。
调值不同,却归入同一个调类,违反了调值调类的定义~!这是背道而行。。。
很多贝侬看不懂方言拼写~原来如此~!
另外,靖西话的“杀”读作“ka”而不是“ga”~
越南语并不属于侗傣语的范畴~。。。
调值是声调高低变化的“值”,国际音标用五度标法,1为最低,5为最高。如“猪”一词,在武鸣话念23调值,也就是说从中低2升至中平3,而靖西话念53调值,也就是从高平降至中平,这就是所谓的各地调值不同。
调类的概念虽然你查过了,但你还是没搞懂。比如说“猪”mou/mu、“狗”ma、“去”bae等词,在武鸣话里它们都是23调值,靖西话里它们都是53调值,所以它们都是同一个类别,在壮语研究里把这个调归入第一调,也就是说,虽然武鸣话和靖西话它们调值不同,但他们的调类都是相同的,都是第一调。又如“杀”gaj、“脸”naj、“五”haj等,武鸣话调值都为55,靖西话调值都为2323,但它们在武鸣话和靖西话都属于第三调,所以都可以用同一个调号,在两地读不同的调值。壮文的调号是表示调类而不是调值的,所以,无论是武鸣话还是靖西话,这些词的调号都可以统一拼写,而读各自的调值。这就是所谓的只要是同源词,各地调类基本一致。
所谓“壮语通用拼音”除了你自己还没人承认过,它根本从未通用,我犯不着去反对它,而是直接忽视“通用”二字。
调值不同,却归入同一个调类,违反了调值调类的定义~!这是背道而行。。。
很多贝侬看不懂方言拼写~原来如此~!
另外,靖西话的“杀”读作“ka”而不是“ga”~
不同的调值在相同的方言里必定不是同一个调类,调类相同调值必定相同,但在不同的方言里,不同的调值却可能归入一个调类,如何个违反调值调类的定义?这是语言学的常识,你却说这是背道而行,可见你连这个常识都不知晓。
靖西话是 ka 没错,但调类也是 kaj (第三调)而不是其他调。
越南语并不属于侗傣语的范畴~。。。
贝侬你讲错了,应该是北僚的hoi,南僚的koi。。。
在我们这里,“我”最常见的称呼是“ra”,其次才是“gau”,貌似跟泰语的“ka”同源。
越南语并不属于侗傣语的范畴~。。。
贝侬你讲错了,应该是北僚的hoi,南僚的koi。。。
在我们这里,“我”最常见的称呼是“ra”,其次才是“gau”,貌似跟泰语的“ka”同源。
南壮语普遍有 raz 这个词,泰语古语也有这个词。raz不能对应到ka,ka是巴利语或梵语借词。
不同的调值在相同的方言里必定不是同一个调类,调类相同调值必定相同,但在不同的方言里,不同的调值却可能归入一个调类,如何个违反调值调类的定义?这是语言学的常识,你却说这是背道而行,可见你连这个常识都不知晓。
靖西话是 ka 没错,但调类也是 kaj (第三调)而不是其他调。
“不同的调值却可能归入一个调类”这句就是背道而行,违反语言学的常识~
靖西话的“杀”,是人为地从左到右按顺序规定为“第三调”。。。然后,其他方言也有人从左到右按顺序排列,得出另一个“第三调”,然后你就认为这两个“第三调”是同一个调类,是这样吗?
那我打个比方,越南语有一个第三调,泰语有一个第三调,那么这两个“第三调”是同调类吗?
德靖土语的“raz”这个词,有“你”、“我”和“我们”三种意思(德靖土语的rauz也有完全同样的用法),要看语境而定。相对于口语的rauz,raz属于文雅用语,日常生活中少用到,但常见于德靖山歌、南路壮剧等。
1、★Miongzrauz 勐僚风情【南僚(德靖)语文版】Kauj maz slon raz yag sley Toj, Meiz luemz guengszoj zoux mboengmban.
本论坛的这个分版块的这句标题语意思为“进来教你学土文,不忘祖宗才兴旺”,就有 raz 这个词,意思是“你”。与之对立的“我”就用 goenz(guenz)(本意是“人”)来表示。靖西县靠近越南边境一带的乡镇还常用这两个词来表示带有亲切意味的“你”和“我”。
2、黎巍演唱的德保“末伦”新歌《末伦.梁山泊叹调》(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14_16992_1.html)里,也用到这个词。
该歌曲第三段的“Beih kyo nuengh slaek bayz zaengz hoyj,iyom box haet boyx moys angj raz”(为兄想借来穿一次都不给
,私藏着做新娘让我妒嫉)的“raz”,就是“我”的意思。
3、raz更多的时候则和rauz一致,表示“我们”的意思。如:
Meizsayj bay lour, de haetreyz hoyj raz bay doihgaen. 不用去了,他怎么可能让我们一起去啊。
不同的调值在相同的方言里必定不是同一个调类,调类相同调值必定相同,但在不同的方言里,不同的调值却可能归入一个调类,如何个违反调值调类的定义?这是语言学的常识,你却说这是背道而行,可见你连这个常识都不知晓。
靖西话是 ka 没错,但调类也是 kaj (第三调)而不是其他调。
“不同的调值却可能归入一个调类”这句就是背道而行,违反语言学的常识~
靖西话的“杀”,是人为地从左到右按顺序规定为“第三调”。。。然后,其他方言也有人从左到右按顺序排列,得出另一个“第三调”,然后你就认为这两个“第三调”是同一个调类,是这样吗?
那我打个比方,越南语有一个第三调,泰语有一个第三调,那么这两个“第三调”是同调类吗?
黄贝侬既然对壮语言的研究这么有兴趣,建议先读语言学特别是语音学的一些入门教科书,这样就会理解越色僚人贝侬的意思了。大家都有壮语言文化的背景,不同的只是方法和理论的基础。如果大家都在正规的方法论上来讨论,那么相互理解的基础就有了,分歧就会小很多。
嗯~可以看出,德保至今还保留丰富严谨的称谓体系,由此可见一斑。我们这边因为种种原因,称谓上已经比较随意了。。。
在我们这里,ra只用来自称,男女都可。而附近的有个地方,却是男用ra自称,女用gu自称。
黄贝侬既然对壮语言的研究这么有兴趣,建议先读语言学特别是语音学的一些入门教科书,这样就会理解越色僚人贝侬的意思了。大家都有壮语言文化的背景,不同的只是方法和理论的基础。如果大家都在正规的方法论上来讨论,那么相互理解的基础就有了,分歧就会小很多。
谢谢红棉树站长的指导建议~
之所以不同的方言不同的调值能归为同一调类,是因为认为它们有对应规律,但调类排列总要定一个基准点,那就是古汉语中的“阴阳*(平上去)+入”。
你举的例子越南语与泰国语都受古汉语影响(在调类上),所以可以用同一调类规则,但它们是不同的语言,实际上一般按调值来比较。
我:gu
你:mwngz
他/她/它:de
下面的hoh伙,相当于汉语的们.
我们:raeuz,hohraeuz(我们),hohdu(咱们,对话双方中的本方)
你们:su,hohsu
Ta们:hohdej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