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原创]也谈“夹壮” [打印本页]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3-12-19 00:47
标题: [原创]也谈“夹壮”
[这个贴子最后由红棉树在 2003/12/19 00:48am 编辑]

也谈“夹壮”

今天晚上看广西卫视播放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新闻发布会,广西代主席陆兵用了不少篇幅来发言,从头到尾那个“夹壮”的口音令我觉得十分亲切和骄傲。

事实上,我并不以“夹壮”为敖,但也不以“夹壮”为耻。今晚之所以看着陆兵主席发言“夹壮”而感到骄傲,只是因为他在发言的场合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场合下发言,如果他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当然更好,但是既然办不到,那何必不索性用夹壮的口音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民族身份呢?事实上他做到了,不管他自己有无自觉,但从我们的角度去看,代主席先生面对全国全世界的记者和观众,说着浓浓的僚人口音,我们又如何能不感到骄傲呢?

其实,这些天来看着贝侬们围绕这个话题热烈地讨论,感触颇深,只是最近是思想的“枯竭期”,感觉无法插上话。今晚既然兴致来了,也顺势来说上几句吧。

●首先是“夹壮”的定义。

季人贝侬转载的《广西“夹壮”现象的研究与解决》,给“夹壮”下的定义为:“夹壮”是广西壮族说普通话时夹杂壮语,尤其是北壮特点的语言现象。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夹壮”绝对不等同于壮族群众说汉语普通话时“夹杂壮语”,而是母语为壮语的群众在说汉语的时候,汉语的发音、词汇、语法受母语(壮语)发音、词汇、语法特点的影响。大部分壮族群众在说汉语时的“夹壮”现象,主要是汉语发音不准确,受到母语发音特点的强烈影响,但是很少有“夹杂壮语(词汇)”的现象。而且不论是北壮的群众还是南壮的群众,都普遍存在着“夹壮”现象。——僚语北部方言(壮语和布依语)的本族语词汇一般都没有类似汉语拼音送气塞音的 t、k、p等,很多土语对塞擦音和擦音也不加以区分(如邕北土语不分z、s,不分j、x),所以“夹壮”现象比较明显;僚语南部方言一般都有送气塞音的 t、k、p,但是大部分土语也没有缺少汉语拼音的送气塞擦音 c、ch、q,所以在遇上这些汉语发音时,很多南壮人仍然会“暴露”出其民族标签来——如将“吃饭”说成“斯饭”、将“七窍”说成“嬉笑”等。

●其次是对“夹壮”现象的描述。

客观来说,“夹壮”是一种很正常的语言社会现象,之所以正常,那是因为绝大部分壮族人的母语都是壮语,汉语对他们来说是第二语言,现代壮族社会正在大面积地接触汉语学校教育、汉语媒体传播,与此同时必然会从单语社会朝着双语社会的方向发展,目前的壮族社会里,双语现象已经是非常普遍,从而必然会出现“夹壮”这样的语言社会现象。

Ⅰ“夹壮”产生的过程,我认为有:
①最早接触汉语的壮人在学说汉语的时候,必然会将自己母语的特点带入自己所说的汉语当中,“夹壮”现象由此产生(这个现象甚至几百年前就出现了);
②随着汉语教育体系在壮族社会真正确立起其地位,许多最早接触汉语的那批壮人也因为自身既熟悉母语又熟悉汉语的优势而成为壮族地区的汉语教育的主要力量,本已“夹壮”的他们对壮族学生的汉语启蒙,必然使得“夹壮”现象在壮人当中更加深化和扩大化(主要是建国之后到70年代末这段时间);
③进入20世纪80、90年代之后,随着以汉语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在壮乡越加普及、特别是汉语普通话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因特网)的强势传播,壮族人学习汉语的最主要方式由从老师和教科书的那里学习转变为主要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耳濡目染而习得,这种习得的方式主要是自习,缺乏正规语言教育机构和科学教学方式的指导,母语为壮语的壮人在集体普遍无意识自习汉语的时候,受到母语强烈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影响的社会层面非常广,成为壮人“集体双语化”的主导因素,因此,集体无意识的双语化必然会导致“夹壮”成为当代壮族地区的普遍社会现象。

Ⅱ“夹壮”人群的心理特征特征,我觉得有这么几种情况:
①在壮人高度聚居的地方,虽然许多壮人都通过媒体手段而习得了汉语普通话,但由于日常生活中都只说壮语而不说汉语,缺乏汉语的练习和说话的对象,所以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夹壮”并没有感觉,认为自己说的汉语普通话是标准的,所以基本上对“夹壮”的认知是比较麻木,如桂西的德保县、靖西县、田阳县、天等县等壮族人口超过90%、特别是县城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的县份。
②在壮汉杂居的地方,壮族人因为要通过说汉语与汉族人交往,因此有了参照对象,对于“夹壮”的感知就比较明显,但是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心理上呈现出复杂的状态——A. 桂西一带的壮汉杂居区里,由于壮族是土著民族,占据了所有的平地和水田,经济地位较高,汉族是后来者,一般只能居住在高山上,所以壮人即使知道自己说的汉语为“夹壮”但也不愿意去学当地汉语口音,基本上以母语为豪,而说汉语的时候通过“夹壮”的口音来区分本族人与汉族人;B.在桂东的壮汉杂居地区,由于壮族人口较少,经济地位较低,通过周围汉族人而认知自身的“夹壮”事实,自卑心理就比较明显,很多人甚至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壮族身份,但是却经常由于自身无法改变的口音而无可奈何。
③在壮族地区的城市里,汉语特别是普通话已经成为强势交际语,城市里长大的壮人通常也不再以壮语为母语,所以,“夹壮”口音往往是来自郊区或者周围县份的人,甚至成为了“乡下人”、“小地方来的人”的一种标签,这种情况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来宾等城市里非常明显。在这些城市里,大部分“夹壮”的人经常受到周围汉人或者不夹壮的壮族的嘲笑或纠正,所以自卑感也比较明显,许多人试图去改变自己的口音。
④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外省,许多远离家乡去工作或学习的壮人通过周围人对其“夹壮”口音的评价也也认识到了自己民族身份,这些人由于环境因素,通常能够较好地纠正自己的“夹壮”口音(当然也有无法改变的),由于身处于与壮乡社会人文、语言差距巨大的汉族地区,开始产生了对家乡和本民族的强烈眷恋,形成了比较强烈的民族意识,往往不再对“夹壮”抱有自卑心理,甚至反而产生了自豪的心理。比如说我们僚人家园里的很多贝侬。

●再次是对“夹壮”的看法。

§“夹壮”需要解决么?可以解决么?

我认为,需要还是不需要解决“夹壮”,应该是因地、因人而异。

比如说,一个人在城市或外省学习或工作,如果感觉到自己“夹壮”的口音造成了自己与周围人士交流的不便,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那么,尽量去克服母语的影响、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说好普通话是有必要的,而很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很多母语是壮语的壮族人普通话说得比许多汉族人都好。从自身的层面上来看,解决“夹壮”是应该值得提倡的。

不过,也有很多壮族同胞由于自身学习语言的能力问题,解决“夹壮”是做不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还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去掩饰自己的“夹壮”口音,不解决“夹壮”就无法解决自卑心理,那只能是一种自寻烦恼,会将自己弄得更狼狈、更尴尬,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看,我看解决“夹壮”是大可不必,就象很多贝侬在相关的帖子里所说的——其实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无需解决,要解决也只是帮助那些已经夹壮却不想夹壮的人解决好了。

至于广大的壮区,“夹壮”根本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这种母语为壮语的壮族社会普遍自发习得汉语的模式,决定了“夹壮”是根本无可避免的,不可能在短期内能够解决,甚至永远无法彻底解决——全国的许多汉族地区尚无法解决方言口音问题,壮族人难道就有能力解决“夹壮”问题?

反过来看,在壮族聚居区内,大多数壮族同胞在说汉语的时候“夹壮”,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通话的方言,他们根本不觉得自己说汉语是“夹壮”,用“夹壮”的普通话沟通的时候毫无障碍,那么说这个“夹壮”如何需要解决?

再将目光看远一点,壮族地区现在产生了“夹壮”这样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侧面上也可以看出壮族地区普通话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事实上也是如此,单从广西来说,桂西壮族地区的普通话运用频率,比桂东汉族的粤语、客家话、平话地区要高得多,汉语普通话水平也要高很多,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我们还需要为自己的“夹壮”现象感到不安么?从这个角度来看,考虑如何好好地解决许多地区开始出现的母语危机、解决壮族人母语的传承和发展问题,比解决“夹壮”问题要紧迫而有必要得多!

总之,我对“夹壮”的看法就是——提倡解决“夹壮”,但是不要对“夹壮”心存偏见,“夹壮”者也不应该有自卑心理。

最后一个观点是,不管“夹壮”需不需要解决,都绝对不能以放弃母语为代价,那种因为壮族人说话“夹壮”而怪罪于壮语、甚至提倡壮人放弃壮语的看法是十分荒唐的,明显是对壮人母语发展权的不尊重,也是对多元文化发展权的不理解。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3-12-19 01:10
还有许多的广西汉人严重夹壮(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而不自知,呵呵

我听过夹用大量壮语词汇的土白话(属粤方言),他们很乐意说这种话,因为那是他们的家乡话,他们所热爱的母语。


作者: Lwgyungh    时间: 2003-12-19 08:44
   在我的家乡,“土汉人”说的汉语中“借壮词”比比皆是,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占到决词汇量的确良10%以上。
作者: 西域老怪    时间: 2003-12-19 15:49
在邕宁的壮族人是夹白话(广东)的多。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6-11-17 22:37
不管“夹壮”需不需要解决,都绝对不能以放弃母语为代价,那种因为壮族人说话“夹壮”而怪罪于壮语、甚至提倡壮人放弃壮语的看法是十分荒唐的,明显是对壮人母语发展权的不尊重,也是对多元文化发展权的不理解。我赞同.

作者: 好瑟涩    时间: 2006-11-17 22:53
“夹壮”就好比白人和黑人的结合产下的结果,没有必要违反自然规律!
作者: vaiz    时间: 2006-11-21 12:28
QUOTE:
以下是引用红棉树在2003-12-19 0:47:00的发言:
QUOTE:

④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外省,许多远离家乡去工作或学习的壮人通过周围人对其“夹壮”口音的评价也也认识到了自己民族身份,这些人由于环境因素,通常能够较好地纠正自己的“夹壮”口音(当然也有无法改变的),由于身处于与壮乡社会人文、语言差距巨大的汉族地区,开始产生了对家乡和本民族的强烈眷恋,形成了比较强烈的民族意识,往往不再对“夹壮”抱有自卑心理,甚至反而产生了自豪的心理。比如说我们僚人家园里的很多贝侬。

我大概就是这样了,在青岛这边,越来越想家乡。除了zh, ch(zhi、chi我能读出来,好像大二的时候才分出来,但和别的元音拼合时就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读出来了没有),我觉得音调(声调)最能体现我是南方人,还有a的长音。我不是不想改,只是很难,当然我也有点懒,真的是好难,也因为我的口音吧,好难找到工作,什么时候我想回去了


作者: 南盘之女    时间: 2006-12-3 15:53
我说普通话不“夹壮”,说壮话的时候严重“夹汉”,这才真正郁闷呢。
作者: vaiz    时间: 2006-12-5 11:29
我们那也是,说壮严重夹汉,连语法都夹得厉害!
作者: 壮家村姑    时间: 2006-12-18 12:39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盘之女在2006-12-3 15:53:00的发言:
我说普通话不“夹壮”,说壮话的时候严重“夹汉”,这才真正郁闷呢。

那是当然了,现代社会要用壮话来描述一件事情,想不夹汉,那简直太难了。比如“大学毕业后我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这句话,除了“了”、“我”、“从事”能找到直接对应的词或者替换词,其他的无不是直接用的汉语。

城市里的所有的地点、所有的站名、建筑名、人名、岗位名……无不是汉语的主宰。有时候冷漠的路牌上,第二行字上也偶尔躺着一些说不清是对还是错的壮文,但是它们的功能不是指路,而是供一些语言学家评论对错用的。而壮语,就象一个自惭形秽的村姑,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中,只能羞涩于部分人的日常用语间。想要顺利沟通,还要穿上汉语的衣服,甚至戴上外语的帽子,只露出一小截尾巴,打扮得怪异,躲闪在众人的言谈中。

常常有朋友要我说几句壮话,明明就在嘴边,但是老是发不出音来,舌头滞塞无比,即使憋出来声来,感觉也是怪抢怪调的,或许在没说出来前,我已经觉得不自信了,已经担心人家会不会笑话了。

可以批评我可以抨击我,但是我觉得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8 12:45:10编辑过]

作者: leelek    时间: 2007-1-2 08:19
说到夹壮!南宁市图书馆就太典型了,那里连看自行车的牌子的夹壮,把“图书馆”打成“读书馆”也不知道是在哪做的这牌子!经典!
作者: leelek    时间: 2007-1-2 08:24
昨天去南宁图书馆更搞笑!我放自行车拿牌,看车的阿姨扫了我一眼说:细点哦!~~我一惊本能的遮住下面心想:“你怎么知道?”~~~刚扭头看见旁边的牌子“元旦期间车辆保管至下午四点”~~哦!~~原来是看车到四点!
作者: qinem    时间: 2007-1-4 12:09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盘之女在2006-12-3 15:53:00的发言:
我说普通话不“夹壮”,说壮话的时候严重“夹汉”,这才真正郁闷呢。

不会吧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7-1-4 17:01
QUOTE:
以下是引用leelek在2007-1-2 8:24:00的发言:
昨天去南宁图书馆更搞笑!我放自行车拿牌,看车的阿姨扫了我一眼说:细点哦!~~我一惊本能的遮住下面心想:“你怎么知道?”~~~刚扭头看见旁边的牌子“元旦期间车辆保管至下午四点”~~哦!~~原来是看车到四点!

这明显不是夹壮而是“夹粤”了。


作者: leelek    时间: 2007-1-13 00:53
是吗?不太懂,在南宁白住了二十年!只会听白话不会说白话,在南宁讲壮话的人基本也都讲白话,所以我分不清!
作者: admin    时间: 2008-2-18 13:30

可是我却夹白话了,,,


作者: 使君子    时间: 2009-1-22 00:08
QUOTE:
以下是引用沙南曼森在2003-12-19 1:10:00的发言:
还有许多的广西汉人严重夹壮(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而不自知,呵呵

我听过夹用大量壮语词汇的土白话(属粤方言),他们很乐意说这种话,因为那是他们的家乡话,他们所热爱的母语。

不单是广西,广东珠三角以西的地段就已经开始出现这种现象了。
作者: lihlohbu    时间: 2009-1-23 14:48

夹壮的地区很大的

上海 台湾省 福建 广西广东 越难 老哥 太哥 免税 文莱 运泥 新家婆 马来妻

都是夹壮重灾区!


作者: 称最    时间: 2009-1-23 23:56

古越地浙江绍兴话也是夹壮的,

如:坐 说成 硕

涂 说成 毒

桶 说成 懂

。。。。。。。等等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09-12-18 10:50
坐 说成 硕

涂 说成 毒

桶 说成 懂

。。。。。。这明显是操北壮方言的贝侬常有的现象


作者: 南雁    时间: 2009-12-18 23:02
分析得相当好,很全面。夹不夹壮好象是与生俱来的,从壮语的根上长出的汉语,自然有根的特征。要想不夹壮只有另种一条根,就是学好汉语拼音,就看你愿不愿,有没有决心。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感觉到壮夹汉免不掉,原因是壮语是比较简单的原始语言,很多现代的专用名词、抽象意思的表达,都不得不借用汉语。平时碰到最多的是物品的牌子、书籍的名称、影视作品等,如果要谈论对书籍、影视作品的看法,只好全部用汉语来表达,这样更顺畅一些。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09-12-19 14:27
QUOTE:
以下是引用lihlohbu在2009-1-23 14:48:55的发言:

夹壮的地区很大的

上海 台湾省 福建 广西广东 越难 老哥 太哥 免税 文莱 运泥 新家婆 马来妻

都是夹壮重灾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同意,呵呵呵~~~~~
作者: mak-yid    时间: 2009-12-19 14:39
QUOTE:
以下是引用lihlohbu在2009-1-23 14:48:55的发言:

夹壮的地区很大的

上海 台湾省 福建 广西广东 越难 老哥 太哥 免税 文莱 运泥 新家婆 马来妻

都是夹壮重灾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贝侬故意打错好多字。不过,天等县的人把运泥读成印尼是很正常的,我就有同事是这样。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09-12-22 15:10
必须纠正一点:不是所有方言的壮族都夹壮,南壮一般不夹壮,不要混淆了。
作者: 土人香草    时间: 2009-12-22 18:07
QUOTE:
以下是引用黄胜祥在2009-12-22 15:10:46的发言:
必须纠正一点:不是所有方言的壮族都夹壮,南壮一般不夹壮,不要混淆了。

楼主已经定义好什么叫夹壮

所以南壮也有夹壮


作者: 山魂    时间: 2009-12-22 21:39
带口音很正常。一些客家人说普通话也很有特点,有时听起来倒也亲切。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9-12-23 00:24

普通话里的j q x z c s zh ch sh r十个声母,我家乡人不需要努力学习就可以掌握的只有j x二个,其余八个不会发或发不好,就成了夹杂本地语音的普通话。普通话里的yu yun yuan yue er,我家乡人也往往发不好,变成了yi yin yan ye ê 。普通话的声调55 214 51往往被我家乡人发成44 21 53。这么多易错点,想不“夹壮”挺难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3 8:54:52编辑过]

作者: 毛毛虫    时间: 2009-12-23 02:23
夹壮就夹吧,语言又没什么贵贱之分,重要的是表达的内容。有本事讲宇宙语去。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09-12-23 14:51
听不惯的就是北壮兄弟讲普通话时,k,g不分了,干书和看书,口音和~音道相同吗?我以前的老师夹这种口音特别严重~当然,我是去北壮地区求学的
作者: Liuyuexue    时间: 2009-12-31 00:28
我分不清:
b,p
d,t
g,k
j,q,x
c,ch,s,sh,z,zh

以前还分不清i和v(u上加两点),后来能区分了。

也就是说,汉语拼音的半数多声母我是读不准的,韵母基本能读对。

我的小孩能完全区分我不会的这些,但却区分不了 l n,an ang。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10-6-15 10:55
最近黄胜祥喜欢谈“北壮懒音”,因此将这个帖子顶起来对照一下。
作者: 南虎    时间: 2010-6-15 12:01
岭南地区哪有不夹壮的,无论白话、平话、客家话、桂柳话、南宁普通话等。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10-6-15 14:19
QUOTE: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10-6-15 10:55:25的发言:
最近黄胜祥喜欢谈“北壮懒音”,因此将这个帖子顶起来对照一下。

懒音是懒音,夹壮是夹壮,两者是不同的~!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10-7-6 23:22

以下是引用Liuyuexue在2009-12-31 0:28:34的发言:

QUOTE:
我分不清:
b,p
d,t
g,k
j,q,x
c,ch,s,sh,z,zh

以前还分不清i和v(u上加两点),后来能区分了。

也就是说,汉语拼音的半数多声母我是读不准的,韵母基本能读对。

我的小孩能完全区分我不会的这些,但却区分不了 l n,an ang。

你应该是讲北部壮语的了~!北壮大部分这样,这很正常!怎么区分呢??

b,p后者送气
d,t后者送气
g,k后者送气
j,q,x中者送气
在我的《壮语通用拼音方案》中j,q,x,z,c,s,zh,ch,sh,被统一为:zi qi xi zw qw xw zr qr xr

作者: 黄胜祥    时间: 2010-7-6 23:23
《壮语通用拼音方案》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 好好瑟1001    时间: 2010-7-7 17: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好好瑟1001    时间: 2010-7-7 17: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obnobn    时间: 2010-7-26 18:49

建议高考考生想加民族分通过壮语考试才给加。

考试可以简单些,会讲几十句壮语就可以满分。目的看其爱不爱自己族的语言。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