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对现行壮语文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2-11-22 18:41
标题: 对现行壮语文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下面是红棉树对现行壮语文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欢迎指点和探讨。一、拼音壮文一直没有取得成功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文字本身,而是与壮族社会本身与现行的政策有关。
1.壮族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权和强大的宗教,没有使用整个民族统一文字的传统,现代壮族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民族文字的重要性。
2.现行的壮汉双语教学制度是一种畸形的双语教学制度:现在实行壮语学校和汉语学校分开教学,绝大部分中小学与汉族地区无异,都实行单一汉语文教育,而在壮族聚居的各个县份成立少量壮语学校,实行先教壮文后教汉文的教学方式。本意是先在壮语学校试行壮汉双语教学,再看看实验的效果如何;而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了壮汉双语教学是比直接进行汉语教学更符合壮族儿童与青少年智力发展的。但是直至今日,自治区教育政策却没有给予壮语文应有的社会空间,反而一步一步扼杀这种社会空间,为了日后择业、工作和生存的需要,壮族人都不愿意选择壮语学校,从而导致壮语学校功能严重萎缩,名存实亡。
二、就一个民族语言权利的表现来说,我觉得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政府大力在壮族地区推广壮族的语言文字是一种义务,这种义务应该是不再实行壮语学校和汉语学校分开教学,而是在壮族地区(至少是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地区和防城港市)所有的小学和中学推行壮汉双语教学,在以上地区各个县份成立壮语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壮文报纸等媒体手段。
三、我反对“拼音壮文不应强迫在学校中推行学习,应顺其自然,谁愿意就学习,不必强制性,这样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情绪。本身壮语就是方言众多,为什么就要以某一语音为标准呢?这是对其他支系壮族同胞的一种岐视”这种说法,壮文应该在壮族地区的学校中推行,这是国家民族语文平等发展权的一种体现,绝对是对壮族语文权利的一种尊重,怎么可以“顺其自然”,坐视我们民族语文消亡而不管呢?所谓的反感情绪只不过是方言之间的矛盾,是一种狭隘的方言主义的体现,只要工作做得合适,就能消除这种隔阂和反感情绪。壮语的方言众多,那更需要一种通用语来规范和促进整个民族语言的发展和通融(注意不是统一各个方言,而是达到方言间交流的通融),确立标准音怎么能说是对壮语其他方言的歧视呢?就象我们现在拥护汉语普通话的普及工作一样,这是我们整个国家的通用语,学习普通话并不意味着歧视其他语言和方言。
四、我认为壮文本身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规范方块壮字,使之成为能够成为跨越方言障碍的全民族通用的文字,改良拼音壮文,使之成为未来方块壮文的国际标准化拼音。
1.拼音壮文固然在入门上比方块壮文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扫盲速度比方块壮文要快得多,但是壮族人接受汉字文化的洗礼已经不下2000多年,整个壮族社会对汉字远比拼音壮文要熟悉得多,各地壮族人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开始使用了脱胎于汉字的方块壮文(不过最大缺陷就是没有进行各地区的字型科学统一),在接受心理上,方块壮文比拼音壮文占优势。
2.汉字统一方言和区分同音词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北京人和广东人的区别,与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区别甚至要大得多,但是在文化上,他们却认同是一个民族,这是离不开超方言的汉字的。僚人各个地区方言的音变比汉语各个方言之间的音变规律性要强得多,所以一旦使用超方言的方块壮文,各个方言之间的通融就变得很明朗了。那样子,也避免了拼音壮文产生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拼音必须以某个方言为标准音而设计出来,而壮语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方言区能够有这种威望,从而导致其他方言区人民的反感。
3.方块壮字文化是一种脱胎于汉字的文化,有着汉字文化圈的共性,比拼音壮文纯属于一种记音符号更具有文化价值。而且,对汉字文化的种种研究都在表明,汉字对东方人智力的开发有着独特的功能。
作者: 南蛮 时间: 2002-11-23 10:17
我认为壮字的推广主要还是要政府花大历推广,同意反对“拼音壮文不应强迫在学校中推行学习,应顺其自然,谁愿意就学习,不必强制性,这样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情绪。本身壮语就是方言众多,为什么就要以某一语音为标准呢?这是对其他支系壮族同胞的一种岐视”的说法。
在推广方面,该强行的地方就要强行推广,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下周边国家的推广经验。我现在在西安工作,在当地,人们还对现行的“普通话”耿耿于怀,据说,在秦统一中国以前,各国有着自己的“国话”、“国文”,后秦灭六国后,对文字、语言、度量单位、货币进行统一,其中的语言就是时的秦国的语言,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方言,而这种方言在除原秦国外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得到认可,但秦政府仍然是通过长期的强制政策,才得以推广,这种“国语”一直使用到唐朝解体,进入五代十国后才停止,此后在一盘散沙的时期,各国又有着各国的“国语”,直到明朝定都北京后,又把北京方言定为“国语”,一直沿用至今。
我想,如果自治区政府真的用心推广、宣传,用不了十几年,一定会起很大的作用,但如果还是敷衍了事,做做样子,一百年都不会有用。
我对壮文没有研究,但我对现行的拼音文字感兴趣,这或许与我的工作有点关系吧,呵呵,我这里说的有关系不是说我是搞壮文或民族文字工作的,我是搞程序开发的,每天打的字母比汉字多,所以我说的有关系是指至少拼音文字在计算机处理方面方便,试想一下,现在哪行哪业没有电脑,哪个国家、哪个政府能离开电脑,如果用方块壮字的话,是不是又要搞出一套什么文字编码。现在的计算机编码已经够多的了,难道有必要再开发一套壮文系统?要处理壮文,还要学习壮文的拆字?如果用拼音文字的话,现行的不管哪国的操作系统都能马上处理,而学习者只需练习键盘就行了。
话再说回来,就算是推广方块壮字,也不见得人人接受,同样会遇到拼音文字所面对的问题。所以,我认为,现在只要锁定目标,就一直向前,排除各种人为因素,这样,不怕推广不了。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2-11-23 22:53
强烈支持"南蛮"贝侬“如果自治区政府真的用心推广、宣传,用不了十几年,一定会起很大的作用,但如果还是敷衍了事,做做样子,一百年都不会有用”的看法。"南蛮"贝侬提出的编码、输入等问题,也值得注意。但我想,这些都不是关键问题。
作者: 葛魏巍 时间: 2003-1-2 21:30
我觉得壮文就应该用方块字,但是读音用国际音标应该比较好一点,拼音壮文既不象汉语拼音那么熟悉,也不如国际音标那么易读,很难普及,特别是对于一些想学壮语的人来说。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3-1-6 20:27
还是拼音壮字好!
作者: zmldf 时间: 2003-5-22 11:30
有谁能告诉我,壮语代词、称谓词、副词的用法?拜托。
作者: 红棉树 时间: 2003-5-22 15:48
南宁的书店似乎有卖壮汉语法比较书籍的,里面就有很详细的壮语代词、称谓词、副词的用法。本抱歉我人在区外工作,几乎所有有关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书籍都不在身边,要不然我想网站的资料充实方面,进程就不会这么慢,也不至于这样的问题也无法按照语法教科书系统地回答。僚人家园目前来说,是集中讨论和探求僚人(壮族·布依族·岱侬族)的文化认同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道路的,而没有专门设分门别类的僚族语言文化的介绍空间,壮族在线网站正在改版,目标就是要将壮族在线进一步建设完善,开设僚人民族概况、语言、文化、历史、社会、宗教、各地等各个专页,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完善网站,将壮族在线建设成为壮族人的门户网站。届时希望类似问题可以直接在网站里就可以查询到答案。
不过,有任何贝侬手头上有壮语代词、称谓词、副词的资料,希望还可以先帮这位贝侬一个忙。
作者: sunnyrain 时间: 2003-6-2 20:58
zmldf贝侬,请找这本书来看:《现代壮汉语比较语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如果你找不到书,我再摘录下来关于壮语代词、副词的用法给你,因为内容较多,比较费时。
作者: 古榕 时间: 2003-6-20 16:42
壮文如果再不推广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象金文一样变死文字了。
作者: vaiz 时间: 2007-2-11 11:07
如果方块壮字用“训读”的话,我觉得肯定不会像日语那样好,因为日本人大多不知道汉字在现在中国的现在读音,他们只会“吴音”“唐音”“汉音”什么的,而我们呢?每天都在和汉字打交道,天天在读它的汉语读音,如“山”,我天天读作san、shan,要我读成bya,难。
作者: 岭南教主 时间: 2007-2-16 21:25
南蛮贝侬说的很在理,我也是非常支持现行拼音壮文方案的。
作者: 山寨NGO 时间: 2009-3-16 09:34
恢复常态的民族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自发组织成立草根公益的民间文化学社,由热心的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和志愿者来共同推动,资金来源可以试试看向李宁基金会申请援助。
现在想到就要去做,我不想看到这种情景,若干年后,后辈孩子会问你“怎么你们看着母语慢慢的消亡而无动于衷?”
作者: mak-yid 时间: 2009-3-16 09:39
“常态的民族文化教育”是什么样的呢?我竟然不知何为常态,哀哉!
作者: 山寨NGO 时间: 2009-3-16 09:58
政府部门考虑工作施政纲领是对其有利原则来预想实施的,包括其他别国政府都一样,现在是民间组织发展形成的初期,集合民间的智慧表达民间的声音,是社会结构元素必然补充部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